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分别形成夏汛和冬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均为夏汛,汛期长短取决与雨季长短(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
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世界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世界和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的变化一、世界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流经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两支流;分别是靑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这两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流经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支流的水量较大..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所以尼罗河的水量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地区;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背风位置;发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密西西比河:流经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其最长的支流为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构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其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地处赤道及附近地区;支流发育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很大;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但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含沙量小;但近年来有增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原始森林早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含沙量有所增加..阿姆河和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地区;向西北注入咸海;为内流河..依赖于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冰期;以夏汛为主..这两河为中亚重要的灌溉水源;流经图兰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上游发源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上游地区受地中海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量大;而下游流经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加之农业灌溉用水;径流量较少..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大图册P19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国家;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注入阿拉伯海..源头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去;该河流的径流量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恒河: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出现在6---9月;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西南季风;含沙量较大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其入海口附近常发生洪涝灾害..中南半岛上的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中南半岛的“浮稻”即说明;水流较急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水系南北纵列分布;流域上游窄下游变宽..二、中国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3、内流河水文特征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为汛期、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有断流现象..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4、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分段分析: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黄河:分段分析: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初冬和早春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时间同上东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盖高;流速平缓东北平原;冰期长..西南地区的河流横断山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窄;支流较少..汛期在夏季..汛期较长..但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会出现秋汛现象..东南地区珠江、闽江等: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流较急;尤其是流经低山丘陵地区的..汛期较长;出现在夏秋季节..秋季东南沿海有台风影响。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一、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状特征,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
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组成的形状,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无规律地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似树木的主干与枝桠的形状,称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状如木梳,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状如羽毛,则为羽状水系。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涨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则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河流流向、河流流程、水系形态、流域面积、河道状况、河网密度等。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因素,河流的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如下:1.河流流向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
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断河流流向。
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河流沿线,等高线图凸向河流上游。
河流流程。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和陆地比较破碎(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
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一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水系形态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
常见有扇状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平行状水系等。
如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故为扇状水系。
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呈树枝状排列的为树枝状水系,如中国的长江、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店铺整理了⾼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站更新。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考考查的重点。
河流⽔⽂特征包括⽔量、⽔位、汛期、含沙量、有⽆结冰期、凌汛、⽔能; 河流⽔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密度、落差或峡⾕分布。
河流⽔系特征和⽔⽂特征考查⽅向有三个,⼀是建⽴的⽔系⽔⽂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较;三对具体河流⽔系⽔⽂特征进⾏成因分析。
(⼀)河流⽔⽂特征 径流量 (1)径流量的⼤⼩---------取决于五⽅⾯:第⼀,降⽔量的多少;第⼆,流域⾯积的⼤⼩;第三,⼲流的长度;第四,⽀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 以⼤⽓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量主要取决于降⽔的多少,以⾼⼭冰雪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温的⾼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或⼩,若⼤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地⾯⼟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温有关。
最冷⽉均温⼩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急 5、⽔能--------⼤⼩取决于⾼差的⼤⼩和⽔量的⼤⼩。
(⼆)河流⽔系特征 1、河流的长度和流向 2、流域⾯积⼤⼩ 3、⽀流的多少及其长短和分布(对称的、向⼼的、辐射的)-------地势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处流向低处,所以,⼭地常形成放射状⽔系,盆地常形成向⼼状⽔系。
例如,下图为四川盆地的等⾼线及河流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发现,盆地周围海拔⾼,等⾼线闭合,河流由周围向盆地中部汇聚,形成向⼼状⽔系。
4、地上河(河道平直、弯曲、地上河) 5、⼊海⼝(有没有⼊海⼝) 6、河流是否弯曲 补充:河流流向的判读 1、根据河流名称判断 这种判断⽅法的应⽤基于平时对世界河流的分布及流向的识记,可⽤于熟悉的河流流向的判断,例如:长江、黄河和尼罗河、亚马孙河、恒河、刚果河、墨累----达令河、密西西⽐河。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总结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总结:水系水文河流特征世界水文水系特征包括哪些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哥斯达黎加水文特征篇一: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一、世界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
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
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
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
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
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
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1.引言1.1 概述伊犁河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下游地区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是指在该区域内,河流的水量、水质、河道形态和流量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了解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对于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伊犁河下游地区的水量特征主要体现在河流的水量丰枯变化上。
由于伊犁河流域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加之山区融雪和冰川融水的补给,伊犁河下游在不同季节和年份都存在水量的明显变化。
在丰水期,河水湍急,水量充沛;而在枯水期,河水减少,流速减缓。
这种水量的丰枯变化对于下游地区的农田灌溉、供水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其次,伊犁河下游的水质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由于伊犁河上游存在农业生产、工业排污等因素影响,下游地区的河水中的悬浮物、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等含量较高,尤其是在丰水期和冲洪水期间。
这种水质特征可能对下游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伊犁河下游河道形态的特征也值得关注。
河道的曲率、宽度和深度等参数对于水流的输运和河床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伊犁河下游的河道曲率相对较大,这可能导致水流速度的增加和水力能量的集中,进而影响河道的侵蚀和决口。
因此,对于河道形态的研究和监测对于河流治理和防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在水量、水质和河道形态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合理利用和管理伊犁河下游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和总结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探讨其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启示。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旨在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2.1 伊犁河下游地理背景:介绍伊犁河下游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基本背景信息。
哈德逊河水文特征

哈德逊河水文特征
哈德逊河是美国纽约州的一条重要河流,其主要的水文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度和流域:哈德逊河全长约 507 公里,是美国最长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阿迪朗达克山脉,流域面积约为 34,628 平方公里,涵盖了纽约州的大部分地区。
2. 流量和降水:哈德逊河的年平均流量约为 670 立方米/秒。
其流量受到降水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流域内的降雨和融雪。
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和降水量的分布会导致河流水位和流量的波动。
3. 水质和污染:哈德逊河的水质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导致了河水中营养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富集。
近年来,通过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努力,哈德逊河的水质有所改善。
4. 河口和潮汐:哈德逊河在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附近注入大西洋,形成了一个大型河口。
河口地区受到潮汐的影响,潮汐作用会导致水位的周期性变化,对航运和港口活动产生影响。
5. 生态系统:哈德逊河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支持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河流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了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对许多鸟类和鱼类物种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哈德逊河的水文特征受到降水、流量、水质、河口和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管理这些特征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水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亚洲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流域规划

亚洲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流域规划亚洲是一个拥有丰富河流资源的大陆,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贯穿着整个亚洲大地。
这些河流以其独特的水文特征和多样的流域规划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水文特征和流域规划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为读者带来深入了解亚洲河流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来关注亚洲河流的水文特征。
亚洲河流的水文特征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亚洲地势复杂,山脉、高原和平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河流系统。
比如,流经中国境内的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蜿蜒穿越山川,最终汇入东海。
长江河谷平原地带水平发展,形成了许多类似“天堑”一样的峡谷和险峻的河道。
这种地形特征使得长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和交通要道。
此外,在亚洲的高山地区,许多河流源于冰川融水,这使得亚洲河流在流域规划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冰川融水的增加和减少直接影响着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的速度加快,一些河流可能面临着枯水期的缩短和洪水期的增加。
这对于流域规划者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考虑到变化的水文特征,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洪涝灾害的防范。
其次,我们来探讨亚洲河流的流域规划。
亚洲河流的流域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国家对河流的规划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以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洪涝灾害。
一方面,亚洲国家通过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来调节水资源。
比如,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供需不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工程通过调水、储水和输水,有效地实现了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带来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也开始重视生态保护,以维护河流的生态系统。
比如,印度的恒河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河流库存地之一,同时也是诸多濒危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生态系统,亚洲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政策和规划,包括限制污染、禁止捕鱼和开展生态修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
2、中国
A、内流区和外流区
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B、我国主要的外流河水文特征比较
长江: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汛期较长(6---9月)以夏汛为主,无冰期。
分段分析:从源头到宜昌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接纳支流),含沙量较小,河道较窄。
从宜昌到胡口为中游:流量大增,水流趋缓,含沙量增大,河道弯曲。
从胡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江阔水深
黄河:分段分析:源口到河口镇为上游:水流急,水能丰富,水量逐渐增大,沿途有湟水、洮河等支流汇入,但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有所减少,含沙量较小,在宁夏段有凌汛现象。
(初冬和早春)
河口镇到旧孟津为中游:含沙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流众多,水量较大,但季节变化很大,水位会暴涨暴落)
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变窄,流速缓慢,在山东境内有凌汛现象。
(时间同上)
东北河流(黑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覆盖高),流速平缓(东北平原),冰期长。
西南地区的河流(横断山区):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流域面积窄,支流较少。
汛期在夏季。
汛期较长。
但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会出现秋汛现象。
东南地区(珠江、闽江等):水量丰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水流较急,尤其是流经低山丘陵地区的。
汛期较长,出现在夏秋季节。
(秋季东南沿海有台风影响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有无结冰期等五个方面,与流域的气候密切相关。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归纳,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于不同的河流,其侧重点也有差异。
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包括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华北地区的河流,包括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在夏季(因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冬季结冰;西北地区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密切相关,水量小且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水位高,冬季断流,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横断山区的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小,冬季不结冰;华南地区的河流,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支流,台湾省各河流,珠江流域大部分河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汛期较早且时间较长(5~6月受梅雨影响,7~8月受台风影响),但江淮地区有夏旱,南岭以南有秋旱和冬旱。
就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年内变化)而言,我国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而且自南向北随纬度增高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越来越大,非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而季节变化大。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径流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流域面积。
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且降雨量愈大流量愈大;以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
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2)水位及其季节变化,与补给量密切相关。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降水多的季节水位高,为汛期;降水少的季节水位低,为枯水期。
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的水位相对平稳。
②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为汛期;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为枯水期。
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河流,春季积雪消融,水位上升,称为春汛。
③以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补给量稳定,水位的季节变化小。
同等条件下,流域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水位的变化越小。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
若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滥垦陡坡等,则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则含沙量较小。
(4)结冰期,主要与流域最冷月气温有关。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则河流会结冰,并且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结冰期也越长;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则无结冰期。
若流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河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则易出现凌汛现象。
(5)流速,取决于河流的落差。
河流落差大,则流速较快;反之,则流速较慢。
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和峡谷地段流速较快;河流下游多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
就河流某河段横剖面而言,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自河面至河底,流速先变大后变小,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至3/10处。
在曲流的凸岸和凹岸,流速与流向皆发生突变,导致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一侧坡度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