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合集下载

构建校园博客催生教育教学新天地

构建校园博客催生教育教学新天地

772006年第10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随着教育B l og 和学生B l og 人数的飙升B l og 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作用日趋凸现在网络流行的今天构建校园博客为实施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一建立校园博客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构建校园博客的依据建构主义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或是一种假设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作为教育者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它强调学习的平等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互动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协作性和互动性目前在国内各大中专院校的网上教学工具包括教育网站E m a i l BBS 和I C Q 等平台尽管内容丰富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进度无法掌控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无法落实而学生的能动性也难以发挥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也无法实现因此这种网络教学的本质不过是传统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延伸而已而Bl og 的出现恰恰给了教育界一个较完美地解决网络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契机二建设校园博客平台催生教育教学新天地当前互联网上的很多资源对教与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网站和资源库往往只关注搜集大量的数据而忽视按照一定的知识建构规律去管理这些资源使学生在网络学习时容易迷失于信息的海洋中不利于自主性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众多网络平台中B l og 对信息的优化和再精炼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校园博客的优势分析目前想成为一名博客不受任何技术形式和理念的约束而且使用时Bl og 体现出零机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特点是博客们(B l ogger )的理想与个人主页相比较一般的个人主页门槛相对较高需要注册域名或申请租用服务器空间并要掌握许多软件使用的常识博客日志则不同一个会上网打字的网民就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从内容上讲博客是个人性的行为博客的文章是从个人的角度反映个人的思想是以个人的大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这是目前任何搜索引擎技术无法做到的从时效性角度博客日志是经常动态更新不断积累的有些博客(B l ogge r )甚至出差在外也通过PD A 以无线传输式及时将个人的行为信息和思想记录在博客日志上这就使得博客内容的系统性有别于其他个人文章与传统的电子邮件BBS 和I CQ 这三种互联网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是一种较严肃的沟通工具BBS 公共性很强而个人性很弱发帖的主题受版主制约数据的管理也受级别限制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它的管理也比BBS 灵活自由得多电子邮件和I CQ 则是多用于个人间的通讯无法实现集体共享而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二构建校园博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博客就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 og 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它可以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实现知识和思想的共享通过即时发布即时更新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为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1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的客体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如何教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利用博客师生角色界限变得模糊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信息并随意选择老师和课程是学习的主体也是Bl og 世界的主导者之一2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个性化思维博客的知识性和广泛性使学生自己能够轻易拓宽接触面获取丰富的知识教学活动就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3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正迁移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通过博客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个别学习在线交流协作与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就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和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4有利于教与学的充分互动博客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构建校园博客催生教育教学新天地朱爱娇湖南株洲职工大学湖南株洲412008摘要博客因其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平等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文章阐述了构建校园博客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博客平台的优势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校园博客的基本模型同时提出了使用校园博客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博客平台建构主义教育教学校园博客模式Intern te 校园网站学习社区教育博客德育博客班级博客校外联欢教学博客英雄楷模知心小屋优点展台家校连线小荷尖尖作业展示问题解答课堂延伸书山有路课程讲义78现代教育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是教师开展教研室活动的虚拟教研室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和讲义等还可以通过博客的I Tr ac kB a ck 和R ss R D F Si t e Sum m ar y 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技术实现校园内外的博客资源共享三校园博客的建立方式与开发模式目前建立校园博客有两种方式其一在在线B l og 服务提供商例如专为师生提供服务的sc hool B l 申请一个B l og 空间作为实现教学过程的公共平台可以由授课教师来申请并承担也可以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较好较具责任心的学习者承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把其他学员设置成管理者或者作者其二对已经具备校园域名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博客频道开发模式见上图这是以在校园网站开设博客频道为例的Bl og 模型其中学习社区包括各种网络工具BBS 等博客平台里分为德育博客教学博客班级博客校内外博客四大模块每一个博客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课程资源BBS 校园网站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博客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四使用校园博客的冷思考博客的应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尽管博客与教学的整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校园博客的发展与应用并不会象想象那样乐观还有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1博客的使用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否则会影响知识的可信度2博客的撰写贵在坚持重视思想和内涵如何激励师生坚持不懈地博客下去这种机制还有待研究3目前教育博客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如何发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激起教师内在的热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4对于博客的应用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只有技术没有思想的现象上参考文献1冯忠良等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第1期3程乐华B l og 对学习系统的影响分析[E B/O L]htt p://w w w .psych apeo .co m /do c/li st.asp ?i d=4602004.114张慧杰B l og 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EB /O L ]ht tp://w w w .st /xuek e/051214/20051214678.ht m l 02005.12一当前国外的几种双语教学模式国外对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较早大致形成了五种较为稳定的双语教学模式一沉浸式双语教学该模式一般把学校中外语较差的学生通常是少数民族学生或外来移民后裔从常规创立中隔离出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门的语言培训强调口语语言技巧而较少关注文化或学科内容以外语作为唯一的教学语言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为低外语水平学生提供最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最初外语只作为一种科目被学习其它科目仍然用母语进行教学然而逐渐用外语教授各科目三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母语语言发展和掌握学科外语知识目标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学生刚入校时仍使用本族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四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此模式是从融入这个概念中发展而来的一般有两种形式外语融合与母语融合外语融合是通过创设全面化的外语环境用各种渠道或方式对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很少或基本不用学生的母语而母语融合则相反五双向式沉浸教学模式该模式让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学生或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接受两种语言的教学一种语言的学生能对另一种语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他们在进行学科知识磋商的交互活动中角色在一种语言的专家和一种语言的新手间互换形成一种积极的跨文化交流的态度和提高各自语言文化自尊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几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有特殊的社会意图与教育目的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验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母语汉语的地位对国外双语教学模式借用到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学改革实验中应当慎重而有所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外的五种双语教学模式都不适用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双语教学如何界定好双语教学中的母语与外语的比例如何营建一个协和的双语学习环境都需要我们在实验与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造二我国双语教学之界定及面临的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双语教学是用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对汉语和英语以外的某些学科课程进行的教学双语教学,既然是学科教学,就必须完成学科教学的内容,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形成能力;同时,把外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密切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外语课以外的学习外语的新渠道,达到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并使学生逐渐形成学科外语思维(即用外语进行学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的目的,为他们将来成为能用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进行工作的双语人才打下初步基础我们更多地把双语教学定位于国际理解与公共素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中的有些合理做法如母语与外语在课堂上的比例确定等但完全套用国外双语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地区学校间的差异按照人的发展需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一些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首先是双语课程往往演变成英语课老师讲解单词句子以及语法等等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听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其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有显现这给教师展开教学提出了一个挑战另外学生数量多大班教学一直是我国语言课程的障碍在双语课堂上学生人数超过一定的量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关于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的设想互动式双语教学模式初探任涛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系摘要为了使双语教学能够达到开设的目标十分有必要探讨研究教学模式在对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介绍以及对我国高校开设双语课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之基础上双语教学一定要结合相关学科之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互动教学形式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学科特点互动教学。

博客典型教育案例分析(3篇)

博客典型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班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曾遇到一位学生小明(化名),他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以下是我对小明的教育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小明,男,12岁,是我班的一名学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课堂上经常走神,作业完成情况不佳。

起初,我并未重视这个问题,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小明的表现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氛围。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深入了解小明首先,我通过与小明谈心、与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到他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他的关爱。

这导致小明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困扰,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习。

(2)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育方案:①心理疏导:定期与小明谈心,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②学习方法指导: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掌握学习方法。

③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3)开展班级活动为了激发小明的潜能,我组织了一系列班级活动,如:班级运动会、读书分享会等。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2. 案例分析(1)激发潜能的重要性小明案例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潜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2)班级管理的关键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在小明案例中,我通过深入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开展班级活动等方式,帮助小明克服了困难,实现了自我突破。

(3)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小明案例中,我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为他的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启示与反思1. 激发潜能,点亮未来通过小明案例,我深刻认识到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性。

教育Blog设计初探

教育Blog设计初探
和引用 ( r k ak 等 进 行 深 度 交 流 沟 通 ; 通 过 Ta bc ) c ⑤
Bo 组 成 : l g 师生 个人 Bo( l 主要 作为教学 学 习积累反 g
思工具 ) 学 生 Bo 群组 交 流 Bo ( 、 l g和 l 如班 级 、 习 g 实
设计 、 究 团队 ) . 研 等 每一 个 Bo 可 以直 接对校 园 网 l g
维普资讯
综合
谢剑猛 : 教育 B 设 计初探
39 l
1 安装发布简单 , ) 操作界面友好 , 运行效率高, 系统稳 定 .
2 )能对 各类 文档 ( 本 、 文 图像 、 画 和视 频 ) 动 以
1 帐号管理和验证 : ) 用户注册 、 用户登录、 修改 帐号信息、 帐号管理
内容的其他人所做出的评论或评价信息 . 学生和教
师 , 至教 育管理 者 , 甚 都可 以融 入到 Bo . l g中 这样 的 就
识管理体系和新型评价体系. 在这个体 系中, 教师
1 教育 Bo 功能分析 l g
Bo 应用到教育实践领域 中, l g 有一些其特有 的 作用I : ①过滤信息; ] ②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 ; ③提
教 育 Bo 设 计初 探 l g
谢 剑猛
( 华东交通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中心 , 江西 南昌 30 1 ) 303
摘要 : 分析 了教育 Bo( l 博客) g 的功能和设计 目标 , 绍 了¥ - o 介 c bg的一些关键技 术——R S Tak k Pm Lk和 Tg对在校 g s ,r l ,e mi c  ̄c n a,
为 了充分 发挥 Bo l g的特性 , 满足教 育 教学 的需
同的观点; ⑤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协作 .

临床医学教育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

临床医学教育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
臻螂 谊 僻 骞 § 蟊 簟 秘秘 腺 器譬穗 蠡 l 鼯 嚣鞲器

_
职称授 鸯 罅 蕊攫壶掌鹗后备
蘩 燕^ 帮塞 渗 :c 携淹 麓
啤器 : 举 姆 童镪秘 譬湾嚣 《 赶疆簸跨辐 魈 : 麓逑 愈粥鞋 鼗 莲 科 芏程 溅 露静淫靛疗 帮鼗簧螫鸯篓费 《 芾盛 艘 壤 鼙姆京髓 鲤 。
维普资讯
中 国高 等 医学 教 育
20 0 8年
第 8期
・ 29 ・
垂 羹 囊

临床 医学 教 育 的博 客 化 教 学 与 管 理
王 斌 王世 泽 严敏 婵 朱 忠 , , ,
(. 州 医学 院 附 属 台 州 医 院 , 江 台 州 3 7 0 ;. 州 医学 院 护 理 学 院 , 江 温 州 3 53 ) 1温 浙 10 0 2 温 浙 2 0 5 [ 要] 博 客 ( lg 是 时 下互 联 网 最 流 行 的 元 素 , 互 联 网进 入 w b . 自媒 体 时代 的 标 志 , 广 泛 地 摘 bo ) 是 e20 它 应用在工作、 管理 、 活 、 流 中[ 。 时 下 如 何 运 用博 客 自由 、 享 、 互 的特 性 以及 独 立 、 生 交 1 3 共 交 立体 的 管 理 模 式 为 医学 教 育 服 务 , 近 师 生 间 的 时 空 距 离 , 进 情 感 交 流 , 施 实 时反 馈 指 导 , 断提 升 教 学 内在 质 量 , 医 学 拉 增 实 不 是 临床 教 育 改 革探 索 的 终 极 目标 。作 者 经 过 近 三 年 的探 索 和 实践 , 建 了临床 教 学 型 的 医 学博 客 平 台“ 网情 创 医 深 博客 社 区 ht :/ w.w sn t。 成 功 实现 了临 床 医 学教 育 的 博 客 化 教 学 与 管 理 , 临 床 医生 、 t / ww e q . e” p 将 临床 兼 职教 师 、 实 习 学 生 、 修 医生 、 教 部 、 见 进 科 医务 部 管理 人 员 整合 形 成 一 个 系统 化 管 理 的 教 育 平 台、 研 平 台 、 科 共 享 平 台、 资料 积 累 平 台 、 流 宣 传 平 台 , 得 了不 错 的 教 学和 管理 效 果 。 交 取 [ 键词] 博客 ; 关 管理 ; 临床 ; 学教 育 医 [ 图 分 类 号 ] G4 4 中 3

罗湖教育博客应用与实践研究——“青青小水点”与“网络情境教学”

罗湖教育博客应用与实践研究——“青青小水点”与“网络情境教学”
活课 堂 , 生 实效 。B o 产 lg成 为 开展 网络教 研 的信 息 平 台 、 育教 学工 作 平 台和 资 源平 台 , 为 “ 教 成 课 堂—— 社 区— — 学 生”网络 情境教 学的 交流平 台。 关键 词 : 育博客 ; 教 网络 情境 ; 客 交流社 区 博 中图分 类号 : 3 G4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6 3 8 5 2 0 1 — 0 0 0 1 7 — 4 4( 0 9) 4 0 4 — 3
随着 教 育 Bo lg实 践 的深 入 发 展 .人 们 对 教 育 Bo l g的认 识 也更

教 育博 客— — 青青 小水 点
教学研 究 ” 也逐 渐 成长 起来 。特别 是 在 罗 湖 教 育业 内人 士 的 引导 点 拨下 , 为今 天罗 湖课 堂博 客 教学 成
2 0 年 为 寻 求 一 种 新 的 教 育 06
教 学 方 式 ,成 为 新 课 标 的探 索 者
加深 化 。对 每一个 个 体而 言 。 唤醒
学 生 的参 与 意识 , 拓一 片新 的天 开
和实 施 者 ,我 们 在 罗 湖教 育 教 研 和博 客教 学研究 的优秀代 表 。 博 客 建 立 了教 育 博 客 “ 青 小 水 青
史演 进来 看 , 将是 一 种教育 社 会结 研究 ” 客 圈在 “ 青 小水 点 ” 博 青 的博
的教 学交 流 和知识 分 享 , 打破 了传 统 的信息 隔离 难 以沟 通 的状态 , 形
班 级成 长 周 记 、学 生 文 集 毕 业 作 构 的变革 。“ 网络情 境与语 文 教学
点 ”( t:y l .lg u h e un t h p/ qi bo . o u d . ) t / u 1 e ( 站 页 面 截 图 见 图 1 和 课 堂 教 网 )

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从Diigo,Blog与Wiki三种社会性软件入手,阐明了三种社会性软件最能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并探讨了三种社会性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为社会性软件促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发展,社会性软件逐渐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工具。

社会性软件的出现与发展,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建立了可靠的联系,并促进了人们的知识共享与协作学习,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连接学习与生活的平台。

这样的易用型软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促进学习的作用,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性软件概述1.社会性软件的概念社会性软件源于英文的Social Software(SS),是能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人的日常活动与软件融为一体的应用型软件,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网络将人们聚集到一起,进行信息的交换、知识的传播、观点的交流等。

由于社会性软件自身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尚未有较为严格的学术定义。

部分社会性软件研究者对社会性软件的理解主要有以下3点: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网络化的工具;社会性软件构件的是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与传统认知中的软件不同的是,社会性软件是基于Web2.0技术上开发的,它将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从传统的“人机对话”转变为“人与人的对话”。

传统的软件在使用时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或处理信息,而社会性软件的功能则是让人们在网络中进行交流,而不是人与浏览器进行对话。

社会性软件更多的关注如何构建人们在网络中的社会关系。

目前最为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是QQ,Blog,Wiki和刚发展起来的Diigo。

2.社会性软件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性软件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中国博客第一人”毛向辉曾经将社会性软件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显式的社会性软件,即能够简单地建立起社会联系;第二类是协作和通信工具,即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及协作行为;第三类是个人出版和聚合,即Blog和Wiki等一类能进行知识管理和观点表达;第四类是智能社会软件,如计算机协同工作软件。

浅谈教育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很 多学生对信 息技 术课程认 识不足 。 导致 了他们 一 旦 离开 了教 师的监督会做 一 些与课 堂无 关的事 ,如聊 天、 游 戏等。在这种 情 况下 , 利 用博 客开展信 息技术教 学对 于主 动 性 和 自觉 性 差 的 学 生 来 说 更 加 不 利 ,影 响 了教 育 博 客 的 初 衷 。为 了改 变 这种 现 状 , 充 分发 挥 博 客 的教 学作 用 , 一 方 面 信 息技术教 师要加 强对他 们的指 引和监督 : 一 方面要 在保持 学 要。 生 注意 力上 多下功 夫 。 如在 博客 中加入 一些 与信 息技术相 关 第三 , 利 用 博 客 的 评 价 功 能 可 以 畅 所 欲 言 。 学 生 可 以把 且 学生感兴趣 的动画、 视频 等 , 使 学习 内容更有趣 。 2 . 传 统 思 维和 行 为 习 惯 的 影 响 自己的作 业或作 品上传 到 c a已的博客上 , 让 更 多的 同学来参 与 评 价 。 老 师 不 可 能 在 课 堂 上 评 价 所 有 学 生 的作 品 , 而 且 就 在博客教 学 中学习的主体是 学生 。 教 师 起 到 监 督 和 引 导 件 作 品 的 评 价 有 时 也 会 陷 入 教 师 的 观 点 使 得 评 价 的 公 正 作 用。在 高 中阶段 的信息技 术教 学中。 有些 学生 已习惯 了以 性得 不到体现 。 往的 师 生面对 面、 边讲 边 练 的 课 堂 教 学 , 他 们 的 学 习 习惯 和 三、 教 育 博 客 在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的 应 用 思 维. - - i 惯与博客 的思维方式存在 冲 突 , 对 于他 们来说 实施 博 此外 , 一 些学生过 于保 守。 不愿意在 博 客 兼 具 了个 人 性 和 公 开 性 的 特 点 , 其 中的 内容 是 个 人 客教 学可能会 适得其反 。 决 定的 , 同时可 以发布 出来供 男 - 1 人 阅读 交流 , 在 思 想 上 给 互 博 客 上 写 下 自己 的观 点 和 感 言 , 这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影 响 了博 客 联 网 及 教 育 界 以 巨大 的 冲 击 , 改 变 了我 们 的 思 维 习 惯 、 学习 作 用的发挥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 学 中教师要充分 考虑 学生的

信息技术《小小博客》教学反思(17篇)

信息技术《小小博客》教学反思(17篇)

信息技术《小小博客》教学反思(17篇)篇1:信息技术《小小博客》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小小博客》一课的教学反思:六年级学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

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

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小博客》一课,是在学习完注册BBS及申请号后的内容,所以学习这一课内容就相对比较容易一些,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演示操作,多让学生看一些课任教师的博客让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这样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

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

如果一堂课理论多动时间少,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

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交流为同学的自主思考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的互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

另外,由于侧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氛围,各组成员教师提前划分好,每组都应有2名操作能较强的同学,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并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2: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孝感一中侯著宏
博客相对其它网络工具有众多优点,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采用,并逐步应用到教学中去。

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并针对教学专门设计了博客程序在网上发布,吸引了部分教师的参与,一起开展Blog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验。

实验的范围包括个人博客(主要作为学生学习反思工具)、群组交流(班级使用、实习团队、学习团队使用)、课堂与课外教学(信息技术课、电子技术课、程序设计等课程)等,根据这些实验,笔者认为博客在教学中可有以下作用:
1.博客作为教学中的工具
(1)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它可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
(2)博客是教学反思工具;
(3)博客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
(4)博客可以作为教师、学生的个人网站;
(5)博客可以作为学校的信息发布系统;
(6)博客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
(7)博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
(8)博客可以作为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
也许它还有更多的作用……
2.教育博客平台的开发
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博客的专业提供商,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简单的注册就可以拥有一个博客。

但是现有的博客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要么功能不完善、要么不够稳定、要么是速度慢,另外面向大众的博客提供商的网站上不可避免出现信息的杂乱等现象,也不能充分发挥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建设一个教育博客平台,专门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该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
1.易于安装和维护;
2.主要是在校园网内使用,也可以发布在互联网上;
3.教师和学生经申请都能拥有自己的博客;
4.能申请各种类型的博客,如个人私有的博客、小组协作型的博客、电子相册型等。

另外小组协作型的博客至少有三种用户级别限制: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5.不仅能达到平台内所有博客资源共享,还能进行跨平台的资源共享。

这可以通过博客的相关技术如:TrackBack和RSS技术来实现;
6.具有统计分析和评价功能:统计主要是用来统计博客使用者在博客中的活动记录,评估是对学生活动进行的评价。

当前在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网校、教育网站和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这些网站和资源库往往只注意搜集大量的资源,而忽视按照一定的知识建构规律去管理这些资源,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相对比较低的现实,使得学生在网络学习时容易迷失于信息的海洋中,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信息进行再精炼和再筛选。

此外,根据知识管理的原则,知识首先要进行积累,然后再通过共享和交流才能使知识发挥其巨大的价值,而Blog平台正好具备了这一特点。

在博客平台里,主要由三种博客组成: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和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组成的混合型的群组博客。

每一个博客可以直接对互联网、课程资库、BBS、校园网站和其它的网络
工具上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和筛选。

同时博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它博客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四、博客在教学中的冷思考
博客一旦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它就自始至终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不能指望它可以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教学工具的使用要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表达,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术的复杂程度;此外,博客这样一种教学活动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跟其它网络教学工具一样也存在相类似的问题:在互联网这个知识的海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网上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行为,如何达到高绩效学习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现将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做一反思:
1.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

笔者不提倡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用博客进行教与学,因为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

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习惯和思维习惯与博客的思维方式很相似,那么他也就会乐意去用博客进行教与学;反之,则会对博客产生抵触情绪,对他们,博客不一定合适;
2.博客的使用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在知识管理中我们强调知识的可信度,如果博客的使用者没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或者在使用上受BBS定势的影响,像使用BBS一样使用博客,则易造成知识的杂乱和可信度不高的问题,在使用群组型的博客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如果博客应用在教与学中,并不是说使用了博客这样时髦的网络工具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使用博客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否则大部分的博客可能记录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信息。

教师使用博客教学时,一定要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教师更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3.博客的撰写贵在紧持,重视思想和内涵。

如果只是把网络上的一些文章搜集在一起或是做个链接,就成了流水帐和网络文章管理系统;如果只是兴致来了就写,平常不坚持的,最终会成为网络上的知识垃圾。

博客注重记录思想,例如对某个学术观点的看法、反思自己的学习等,随着这些思想的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必会产生思维的创新和提高研究的能力;
4.博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但笔者认为可能更适合课堂外的教学。

在课堂中,博客可以作为学生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的工具,并把这些信息展示出来大家共享。

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笔者认为,博客更适合作为课后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工具;
5.博客提倡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没有公开的博客都没有坚持或是上面所记录的信息太少。

即使信息量较大,往往也只是一个“信息的孤岛”,另外,国内大部分的博客不喜欢用TrackBack等技术,交流的范围有限。

当把博客公开以后,博客的使用者就会有一种个人责任感,会坚持记录自己的思想,别人也会通过回复来参与交流,达到思想的链接和碰撞。

为了使自己的博客吸引更多的访问者,必然会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6.博客的外在环境有待提高。

很多博客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要么功能不完善、要么不够稳定、要么是速度慢,特别是有信息价值的博客不多,国内使用博客的教育工作者也还不是很多。

国内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写在博客上拿出来共享或者没有意识到信息共享的好处;此外,博客如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上网条件和在网上写网志的习惯,因而短时期内还很难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教育博客群,很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总之,博客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网络工具,正在也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以上对博客的认识还很肤浅,我们的实践也还很欠缺,我们希望能与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合作,真正发挥博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探索博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