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嫁接苗的培育技术

合集下载

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管理技术刍议

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管理技术刍议

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管理技术刍议发布时间:2021-04-15T13:40:40.2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期作者:姜军龙[导读] 在东北地区红松的种植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因为红松具有营造果材兼应姜军龙黑龙江省虎林市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158400摘要:在东北地区红松的种植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因为红松具有营造果材兼应用林及生态林的双重优势。

在对红松进行种植时,需要加强红松育苗与嫁接技术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红松的成活率,保证红松的产量。

在不同地区,红松嫁接技术措施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掌握有效的红松嫁接技术,需要在了解红松嫁接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红松的管护以及繁育工作质量。

从而保证红松嫁接苗能够顺利生长,提高红松种植效益,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红松嫁接苗;繁育技术;管理技术一、苗木的培育意义红松是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松树类型,其观赏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比较高。

此外,红松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是城市绿化、建筑材料、家具制作以及食品加工中应用比较普遍的重要树种。

近些年来,红松的应用范围以及深度也在不断扩展,为了提高红松林业资源的质量,需要林业技术部门保证红松资源供应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红松种植水平,才能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在对红松进行繁育时,主要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其中性繁殖指的是以种子为基础,进行育苗。

而无性繁殖主要是以嫁接育苗为主,红松嫁接苗的繁育速度更快,树苗成长速度也比较快,能够提前结实,资源质量也比较高。

对北方地区红松嫁接育苗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红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红松嫁接苗的嫁接管理和繁育过程中,必须根据红松种植区域的具体特点,保证嫁接方式和嫁接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这样才能够提高红松嫁接苗树体的管理水平,可以对红松嫁接繁育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点进行优化和分析,能够真正提高红松嫁接苗的成活率,保证红松嫁接苗成林以及成材速度。

红松果林优质异砧嫁接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红松果林优质异砧嫁接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变 异来源 因变 量 平方和 d f 均 方 F sg 1
由此 我们 有 定 理 3考 虑方 程( ) ( ) I~ 3 相关 的动 力系 统 , n 由 (8 所 确 定 , 有下 列 结 论 : 设 l 3) 则 ( )当 c 。时 , 1 一。 相平面 v上 的 m维体积 元 一 致 地 指 数 衰减 为 0 。 () 2 整体吸引子 A的 Hasrf维数 d( udo HA) ≤I, n 分形维数 d( 2 A) m。
科 技 ,2 0 ( ) 8 5 . 0 9 3 :4 ~ 0
】刘 颖 ,张 海 军. 松嫁 接 技 术 IJ. 业科 技 红 J 林
开 发 , 2 0 ( ): 1 7 9 09 1 1 —1 . 1
『】齐立明. 5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及其推 广应用 fI农 村 实 用科 技 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0 () 2 J. 09 1 :2 . 『]宋 德 利 ,姬 少 玲 等 . 松 不 同嫁 接 方 法 成 活 6 红 率 及 生 长 势 初 探 … . 林 林 业 科 技 ,2 0 吉 07
农 林 论f fI 坛
王 春 红 李 德 玉 李 雪 杨 艳超

红松 果林优 质 异 砧嫁接 苗培 育 技术 的研 究
(、 1 黑龙 江 省 海林 林 业局 , 龙 江 海 林 17 0 2 黑 龙 江 省牡 丹 江林 业 科 学研 究所 , 黑 5 10 、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0 ) 50 9
方法是适宜的。
参 考 文 献
f】 3戴正德 , 汉春 . 带对数项 非线性 Sh8 杨 二维 er
dne igr方程 的整体吸 引子【. J 云南大学学报 : 1 自 然科 学版 ,94,6 4 :1— 1. 19 1( )3 2 3 7 『] 4 宋守根 . 类长波模 型方程 的解及其整体吸 一 引子l1 学研 究与评论 ,9 3 1 ( )5 7 5 2 J. 数 19 ,3 4 :5 — 6 .

红松嫁接及管理技术探讨

红松嫁接及管理技术探讨

2018 年第 5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95科研◎林业科学红松嫁接及管理技术探讨时美雪振江镇位于朝鲜边境的鸭绿江边。

近几年,松籽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激发了从业者栽植红松的热情,现已栽植红松400多万株,面积达5万多亩。

为了解决实生红松结实晚、产量低、见效慢等问题,我们对红松进行嫁接试验,经多年的试验、示范、不断地总结完善了红松实用嫁接技术,从而推动了全镇嫁接红松产业的大发展。

1 嫁接穗的采集技术1.1 选择优质种树:在当地30年生以上的实生红松或15年以上嫁接红松园里选择的优树。

选择枝叶茂盛,树势健壮,针叶长,颜色深绿,主侧枝结果大而多,籽粒大,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性好的红松树做为种树。

1.2 采集红松接穗在嫁接的当年春天2月下旬~3月上旬采接穗枝条。

在树液停止流动期内,采穗越晚,嫁接成活率越高。

在选好的种树树冠的中上部外围(上三蓬枝不采),选枝条健壮的一年生枝,顶芽饱满并有侧芽的壮枝,每株一般采15~20个,两轮轮生枝,长50~70厘米,可出80~100个接穗。

采后每50个捆一捆,及时拿到存放地点。

1.3 接穗贮藏农户一般以冰窖储存为主。

在头年冬季前封冻前,选择背阴处,挖好储存窖,宽2米,深1.7~2米,长以接穗多少而定,上面搭木材,盖土封严,并留窖口。

等到冬季气温下降零下10度以后,窖内壁封冻后,往窖内灌水。

第一次灌水10厘米,冻住后第二天在往窖内灌水10厘米深。

如此经过多次少量灌水,冷冻使冰层厚度达到50厘米,盖上窖门。

并将整个窖上面都铺上厚厚的稻草。

春季,把采来的红松接穗立放在窖中的冰上,盖严窖门,覆盖厚厚的稻草,保持窖冰到嫁接时期不融化。

也可用农家的菜窖,春季在窖底铺上50厘米厚的冰块,把采下接穗捆立放于窖中冰上,盖上窖门进行存储。

也可把接穗枝条捆包上冰块,放在冷库冷藏到嫁接时期。

2 红松的嫁接技术2.1 红松苗的栽植选择本地红松籽粒育出的红松苗,按3米×3米或4米×4米栽植,长三年达到50~60公分高时进行嫁接 。

红松苗木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松苗木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松苗木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红松是一种常见的森林树种,其苗木的培育管理是实现红松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以下将针对红松苗木的培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红松苗木的培育管理1.选址:红松的生长适宜温度为6-20℃,适宜的土壤pH值在4.0-6.5之间,因此在选址时应该选择独立的庇荫渐进的山地。

2.育苗技术:红松苗的育苗采用加温模式,尽量采用自然幼苗。

育苗条件要求土层肥厚,压实度适宜、透气性好,并且土壤加入适量的腐熟的落叶、泥炭以及磷酸肥为肥料。

3.嫁接技术:嫁接是红松苗木的重要技术,可通过顶接或管接方式实现。

接穗要选择有着健康生长、茂密的叶子、比较直的干杆以及扭曲度较小的枝平均。

4.田间管理:技术中做好土作物养分平衡,增施适量肥料,进行灌溉和控制杂草。

5.管护费用:根据林业管理部门的要求,每个月对红松苗木进行惯性疏伐,一般为5次左右。

对于需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区域,可能还需要进行喷洒农药及相对病虫害控制。

1.病虫害防治技术:红松苗木患有的主要疾病有根腐病、枝叶枯萎病,主要虫害有红松天牛、红松森马等。

防治方法有如下几点:(1)提高栽培质量以及加强树轮保护、营养供给和培传管理;(2)预防措施:定期对红松苗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红松金钱龟、红松天牛等一些危害根部和根颈部分的害虫,增施适量的杀虫剂,加强巡视,防止害虫在高温或干旱时进入根部;(3)病虫害防治方法:采取中效、低毒杆菌杀虫剂,可对红松天牛进展有效控制。

同时,针对红松苗木可能产生的病情,可使用适量的化学药物进行处理,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2.抗病防止和绿色防治:适量增施肥料,并及时对灰腐病、褐根病、松针枯萎病等病害进行维护,加强注意观察和杀虫防护,减少药物的使用,以绿色防措施为主。

3.红松苗木的药物确定方案:针对红松的病虫害及对应药方,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和规范来制定,药方必须清楚明确,同时要成文备案,以便随时运用。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红松坚果林的嫁接是指将优质红松的顶芽或分支嫁接在野生红松苗木上,以加速红松的生长和增加果实的产量。

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技术,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丰收。

下面是对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

1. 地面管理: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需要进行适当的地面管理,包括松针、杂草和树皮等的清理。

清理松针可以减少虫害和病害的滋生,清理杂草可以减少竞争养分和水分的情况发生,清理树皮可以促进红松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2. 勤浇水: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因此需要勤浇水。

在干旱季节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水分积聚和根系缺氧。

3. 施肥管理: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可选择有机肥或化肥,以提供红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施肥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春季和秋季,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

4. 病虫害防治: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害,如红松毛虫、杨小舟蛾等。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通过合理的间作和轮作,提高红松坚果林的抗病虫害能力。

5. 剪枝修剪: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需要进行定期的剪枝修剪。

剪枝可以控制红松树冠的形状,促进坚果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选择在冬季休眠期进行剪枝,剪去枯死和病虫害的枝条。

6. 杂交授粉:红松坚果的结果需要进行花粉的传播与授粉,而红松的花粉很少能自行传播。

在红松坚果林中,需要选择适量的授粉树种进行杂交授粉,以提高果实的结实率和质量。

7. 果实采摘: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的果实成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果实的成熟度,避免果实过熟或不成熟。

采摘后要及时清洗、晾干和存储,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通过以上的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红松坚果林的生长和增加果实的产量,最终获得丰收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嫁接后的红松坚果林的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树龄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红松优良无性系嫁接改造培育红松果林规划

红松优良无性系嫁接改造培育红松果林规划

红松优良无性系嫁接改造培育红松果林规划概述红松果林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为了提高红松果林的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其进行嫁接改造和培育。

本文将重点介绍红松优良无性系嫁接改造培育红松果林规划。

红松优良无性系介绍红松优良无性系是指通过对红松进行无性系选择和嫁接培育而得到的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松树。

红松优良无性系相对于野生种源,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抗寒性好、营养含量高等优点。

因此,其在红松果林的嫁接改造和培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红松果林嫁接改造嫁接方法红松嫁接一般采用“芽接法”,即在接穗上留下一个芽眼,接在接穗上,使其生长出新的干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嫁接红松的最佳季节,将接穗从优良无性系上剪下,选择二年生以上健壮的基质树为嫁接对象。

2.在基质树干上开一个纵向切口,长度为3-5厘米,切口宽度尽可能与接穗相同。

3.将接穗通过芽眼与基质树干紧密结合,用草绳或胶带固定,待芽眼萌发并生长出新的干芽后,即可剪去基质树上方的树冠,使新芽独立生长。

嫁接时间红松嫁接一般在5-6月份适宜进行,具体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和地区差异而定。

嫁接后管理嫁接后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浇水,并及时修剪基质树与新芽之间的草绳或胶带,避免勒伤新芽。

红松果林培育地址选择选择生长条件适宜、土地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相对平坦的地块作为红松果林培育基地。

基质土改良红松喜欢生长在松针落叶混合土中,土壤要求疏松、透气、保水性好。

基质土改良应针对地块实际情况进行,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翻耕、松土,促进土壤的松散,增加土表面的透气性。

2.在耕地前或冬季施入农家肥或腐熟堆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根据土壤PH值和营养元素含量施入有机肥、磷酸氢钾等养分。

种植密度红松果林种植密度一般为667-1333株/公顷,因地制宜、因地制针。

植树方法红松果林栽植方法一般采取园地移植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秋季,在种植地块开挖深60厘米、宽60厘米的坑穴,将坑穴分别堆积于桥头平坦地。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红松坚果林嫁接是指将红松苗木与高产优质的坚果树种进行嫁接,从而提高红松坚果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需要运用一定的管理技术来促进树木生长和坚果产量的提高。

下面将从嫁接后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生长环境管理等方面介绍红松坚果林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首先是嫁接后的修剪工作。

修剪是红松坚果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技术,可以促进树冠的生长和坚果的发育。

嫁接后的红松树枝往往较为弱小,容易造成树体不平衡,因此在苗木嫁接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可以选择适当剪除掉一些侧枝和过密的枝条,有利于整株红松苗木的树冠形态的规整,并提高树体的透光性。

也可以通过修剪的方式控制树冠的大小,合理分配光合作用和养分,促进坚果的发育和生长。

其次是施肥的管理。

红松坚果嫁接苗木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坚果树的生长需要,合理选择施肥方式和施肥量。

在嫁接后的第一年春季,可以通过在树周围铺盖废弃的农作物秸秆或麦草等有机肥料,既能保持土壤湿润,又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提供养分。

可以在夏季和秋季进行相应的底施磷、钾肥料,有助于红松坚果的花芽分化和坚果的形成。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科学合理地补充缺少的养分,提高红松坚果的吸肥效果。

再次是病虫害的防治。

红松坚果嫁接后,由于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在嫁接后的管理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保证红松坚果的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病害有红松针锈病、红松大斑病等,可以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或嫁接红松树种抗病性强的枝木,提高红松的抗病能力。

常见的虫害有红松毛虫、红松象甲等,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杀虫剂和误伤虫用药,控制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最后是生长环境的管理。

红松坚果嫁接后需要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红松坚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首先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控制土壤湿度,保证树木的根系供水供养分。

其次要做好杂草的清理,减少杂草对养分和光的竞争,保证红松坚果的正常生长。

红松嫁接繁殖技术

红松嫁接繁殖技术

红松嫁接繁殖技术红松:常绿针叶大乔木,是一种优良的果材兼用林树种,其木材材质优良,是建筑、装修、制作家具的高档材料。

种子既可食用,又可加工出口,经济价值很高。

大力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对加快山区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利用率,特别是在天然林禁伐后,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更具有重要意义。

红松嫁接技术是以红松作砧木,选择结实多的优良红松母树采接穗进行人工嫁接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

通过人工嫁接可以使红松提前结果(嫁接后7~8年结果)、提前见效,能完全保证母树优良的结实特性,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接穗的准备(1)母树的选择母树选择是进行无性繁殖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根据培育的目的,选择优良母树。

若是以生产培育用材林所用的种子园,就应选择生长性状好的母树。

以培育果材兼用林(以生产种子为主)就要选择结实能力强的优良母树。

(2)接穗的采集采集接穗应在嫁接当年的春季进行。

一般在早春3月上、中旬,在树液停止流动期内,采条越晚越好。

采集部位,在母树树干的中上部的外围枝条,这部分枝条生长健壮,l年生枝条比较长,适于作接穗。

中下部和内膛枝条生长较弱,l年生枝条纤细,不易作接穗。

采条要保护优良母树生长不受影响,一次采条不易过多。

一般每株母树采l5~2o个枝,每个枝条要带两轮侧枝,采后按优树编号捆成捆。

(3)接穗的贮藏枝条贮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

如果采条地与贮藏地较远,长途运输,应将枝条装到塑料袋中,放入少量锯末封口,保湿运输。

枝条贮藏以冰窖贮藏(类似农村的菜窖)为好,窖的大小视接穗数量而定。

秋季挖好窖后不要搭盖,在冬季向窖内灌水,一次5~6公分,如一次灌水过多,窖底冰融化时水易下渗,多次灌水使窖底冰层厚度达到3o公分即可。

将接穗装入,而后在窖上部搭盖封严,留-进窖口,平时盖严。

也可利用秋季盖好的窖子,在春季2~3月份在窖底装入约5o公分厚的冰块,把枝条装入,而后封严窖口。

2、砧木的选择红松嫁接砧木以4o~45公分高的移植大苗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松嫁接苗的培育技术
孙兴志红松嫁接苗的培育,应选择3年生留床苗或4年生移植苗进行移植,移植时采用大垄双行移植,在作垅前施足底肥。

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

垅底宽60厘米,在合垅前,每亩施入二铵20公斤。

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

如果在外地购苗,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

装车后浇一次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

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假植期间每天浇一次水,使苗根湿润即可,不能水量过大。

移植密度为每亩地移植2.2万株左右,植株行距10×10厘米。

苗木移植后的第二年进行嫁接。

当年嫁接,由于苗木刚刚移栽,根系还没有完全长出,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影响嫁接成活率。

接穗的采集应在种子园或选择的结实高产母树上采集。

采集时间在3月初,采集后立即进行贮藏。

嫁接前准备好塑料条、刀片、剪枝剪、医用酒精、脱脂棉、小桶等物品。

当苗木高生长1厘米时,即开始嫁接,一般在4月下旬。

嫁接方法可采用芽端楔接法(芽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两种。

芽接法的特点是容易操作,嫁接成活后接穗的生长量大。

缺点是如果嫁接成活率低,对砧木苗的损伤大,第二年再嫁接时没有明显的主梢。

髓心形成层贴接
法的优点是当嫁接成活率低时,每二年可继续在主梢上嫁接,对苗木的主梢没有太大影响。

缺点是嫁接操作要求高,嫁接技术不容易掌握,与芽接法相比,接穗当年生长慢。

实际应用当中,可根据嫁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嫁接方法。

嫁接后苗木的管理对于红松嫁接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

红松嫁接苗的生育特点与红松幼苗的生育特点相同,苗期需要遮荫,可用遮荫网(透光度70%),或在床边一侧种植高杆农作物(玉米、向日葵等),株距50~60厘米。

嫁接前要对圃地进行一次除草松土,保证圃地内无杂草。

由于红松嫁接后接穗的芽很嫩,容易被碰坏,因此,嫁接前清除杂草,嫁接完成后,由于嫁接时人员活动频繁,造成土壤板结,对圃地用犁趟一遍,减少杂草的生长和松土。

嫁接后应尽量减少圃地内的作业。

除草方法采用人工或使用除草剂的方法。

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圃地杂草。

为防止土壤板结,对比较粘重的土壤,在每次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

松土要做到不伤苗、不压苗,逐渐加深,全面松到,不留生格。

松土后垄间和步道要及时中耕培土。

红松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时解除绑扎物。

采用芽端楔接法(芽接法),嫁接后80~90天才能确定嫁接苗是否成活。

如果接穗的顶芽抽出的新梢已达3厘米以上,表明已经成
活。

嫁接成活后于第二年春季树液流动前解除包扎的塑料条。

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贴接)法,嫁接后80-90天才能确定嫁接苗是否成活。

如果接穗上的针叶仍为绿色或针叶已经脱落但顶芽抽出的新梢已达3厘米以上,表明已经成活。

这时,可解除包扎的塑料条,对愈合较差的可重新松绑,并剪去砧木主梢,留0.5~1.0厘米的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