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红松果林是我国一种非常宝贵的森林资源,其种植与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森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红松果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采用科学的营林建设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就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红松果林的营建技术1. 种子选育:红松果林的营建首先要选取好品质的种子,以保证苗木的质量。
在选育种子时要选择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红松树种,避免采用人工选择的树种。
要对种子进行检测,排除有害虫或病害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健康。
2. 土壤改良:红松果林营建中,对于土壤的改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透水、排水和保水是改良土壤的关键措施。
在改良土壤的还要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红松的生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3. 种植技术:种植红松果林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地块,对于山地、高原等大气环境恶劣的地区,要进行秧苗的培育。
要合理设置栽植密度,保证红松的生长空间,避免过密造成竞争。
种植时要注重种植季节的选择,避开极端气候,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4. 病虫害防治:红松果树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营建红松果林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及时清除林间杂草,消灭病虫的滋生源,加强林木的保护。
二、红松果林的管理措施1. 生长期管理:在红松果林的生长期,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剪和疏伐工作,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
对于生长受限的树木要进行适当的整形,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要对于林间杂草进行定期清理,避免杂草竞争养分,影响红松的生长。
2. 营建后期管理:红松果林的营建后期需要进行密切的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疏伐等方面。
在红松果林进入成林期之后,要进行定期的施肥,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状态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保证红松的养分供应。
3. 疾病和虫害的防治:随着红松果林的生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需要持续加强。
及时排查和发现林木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蔓延范围。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为了实现高效的红松果林营林建设,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
具体步骤。
1. 土壤改良。
红松果树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pH值、透气性和保水性。
因此,应根据
土壤种类和质地,选择适当的土壤改良方法。
如在土地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石灰,以调
节土壤酸碱性和提高土壤肥力。
2. 种植管理。
红松果树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因此应把握好种植密度,保
持适当间隔,在植株生长初期勤施肥水,并及时清耕除草,保持环境整洁,提高幼苗生育
质量。
3. 森林防火管理。
红松果林建设地通常分布在南北多风高温干旱区,很容易因野火
漫延而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引导
群众不野外用火,加强火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等。
4. 林木病虫害防治。
红松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如松马铃薯焦病、
松毛虫、松材线虫等。
因此,应定期巡查防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扩散。
5. 采伐管理。
红松果林是一种重要的林业资源,采伐时应考虑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控制采伐强度,避免破坏森林生态平衡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6. 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红松果林营林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加强管理
体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全面有
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实现。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一、引言二、高效红松果林的特点1. 生长环境广泛:高效红松是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可以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生长,同时对环境也有着较强的调节作用。
2. 优质木材和果实:高效红松的木材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建筑、家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高效红松的果实也有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开发利用。
3. 生长速度快:高效红松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能够快速形成林分。
4. 生态环境保护:高效红松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有助于改善气候,同时对于水源保护、土壤保护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的特点,高效红松果林在生态建设与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种子选择与培育:种子是高效红松果林建设的关键环节,要选择优良的种子进行培育。
在种子培育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营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种苗的良好生长。
2. 土壤改良:土壤的改良是高效红松果林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土壤的改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种植密度的选择:建立高效红松果林时,种植密度的选择对于后期的林分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林分结构等因素进行科学的选择。
4. 合理管理栽培:要根据高效红松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包括修枝、施肥、除草等措施,保证林分的良好生长。
5. 病虫害防治:高效红松果林的病虫害防治是影响林分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保证林分的健康。
6. 采伐和更新:高效红松果林的定期采伐和更新是保持林分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要科学制订采伐计划,合理安排更新栽植。
1. 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划:在高效红松果林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划,包括种植密度、经营周期、采伐计划等内容。
2. 强化管护:在果林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对林分的管护,包括杂草的清理、树木的修枝、施肥等环节,保证林分的健康生长。
3. 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效红松果林的病虫害对于林木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对病虫害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防治,避免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红松果林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林种,也是重要的经济树种。
高效红松果林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一、营林建设技术1.选种和造林高效红松果林的种子应选取健康成熟的苞松果作为母本,具有良好的穗状松果结构、强劲的生长势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造林前应进行土壤分析,根据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肥料。
种植时应注意控制树苗的密度,对合理摆放、方向对正的树苗进行种植,并及时修剪枝叶,留住适当的树冠。
2.育苗与移植育苗时应以符合规范的育苗基地为主,培育优质苗木。
移植前应适当浇水、洒肥,并保证苗木的健康和根系完整。
进行移植时,应先挖好栽地坑,然后将苗木移到栽地坑中,使苗木的根系与土壤完全结合,然后填土、浇水。
3.密度控制高效红松果林的密度应根据林龄进行调整。
在幼龄期,应控制树量,以防生长不匀,也可以适当加密,提高每亩的经济收益。
在中龄期和成熟期,应适当稀植,减少树间竞争,促进一定的林内光线和水分供应,提高单株的生长性能。
二、管理措施1.整林与疏伐高效红松果林的整林和疏伐对于树木突出的林形和林分结构的调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整林和疏伐措施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红松果林的生产力。
疏伐时要注意剩余树木的品质、数量、生长旺盛度等杂事,保证森林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防治病虫害高效红松果林的管理工作中,防治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红松虱、松墨天牛、树木疫霉等病虫害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防治。
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放养天敌、培养细菌、使用植物提取物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环保型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3.施肥管理高效红松果林营林管理中的土壤施肥和肥料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根据不同的林地类型、林龄、土壤质量、气候环境等相关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
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红松果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品质,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摘要】嫁接技术应用于红松综合果园营造,为林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营造红松综合果园;嫁接技术;配置整地;果树选择经济林经营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故被称为铁杆庄稼。
由于沾河地区气候寒冷,抗寒果树品种少、开发年限短,仍然处于小面积栽植状态,其他面积尚不到林地面积1%,根本没有形成寒地果树带。
就目前果树栽植技术落后的状况看,所栽培的果树品种抗寒力弱,质量差,栽培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尚未形成规模,产量低。
栽培后经济效益不佳。
近几年由于红松种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引起栽植坚果红松林的兴趣。
对此笔者认为应选择高产结实的红松与抗寒、优质、见效高的果树共建综合果园。
沾河地区虽然地处寒冷地带,但是地产果树的生产潜力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适宜种植红松果树的低价林、速生丰产林地、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面积较大,其中可种植高产果树用地的土地也很多。
具有栽植果树土地资源外,还有山区气候好的潜力。
红松树高大,树冠宽后,结果期长达百年,它可作为果树的天然屏障,保护果树免遭风、冻、干旱等灾害。
而果树生长快,由此又为红松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
果树结果早,成熟早,见效快两类树木共组合果园各有其长处,具有互补性。
1.选择嫁接、砧木、接穗和果树品种及土地的利用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及小兴安岭,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
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
红松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为70%以上,松籽油是实用和工业的油料,松籽为食用干果,并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
红松属半阳性树种,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温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
深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
红松虽然对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有效地利用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克服红松实生苗沙地造林难以成功的障碍。
红松坚果林营造及抚育管理技术

红松坚果林营造及抚育管理技术【摘要】从我国现有的冷林业经济建设现状来看,很多单位对林业生长存在偏见,认为林业的种植周期长,收益慢,林业经济发展态势不好。
实际上,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选用优良的树种能够发挥林业的建设效益,全面促进产业和生态化建设。
【关键词】:红松;果林;营造;抚育管理技术红松的产量高、品种优良,用途广泛,属于一种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物;红松主要在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长白植物区系的标识种,仅能在特殊的气候和环境下获得良好的产量。
为了获得优质的红松产量,很多林农在生产中采用了错误的种植方法,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后期也出现了树种坏死、产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导致造林失败。
针对此,本文结合红松良种基地建设以及红松坚果抚育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相关内容如下。
1.简述红松坚果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1.1造林选址不科学导致树种成活率不高红松造林选址特殊,若选址错误会导致红松产量低,坚果质量差;由于历史背景影响,很多集体的山林、荒地、河滩规划后没有经过科学的整治就种上了红松,在恶劣的环境下,红松的耐受力差,造林后要么不成林,要么成林劣质,产量低,效果不好。
1.2造林苗木的成活率不高苗木是造林的基础,由于种植的苗木选择范围有限,种植人员为了节约成本选用了劣质地苗木,这些苗木可能是稻田苗,生命质量不高,若后期将其种植到山地,会降低其成活率,林农可收获的资源有限。
1.3选种质量不高科学选种可以保证红松坚果的生长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坚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红松籽和坚果仁成本变高,一些林农发现红松的盈利空间大,因此纷纷种植红松,在选种时候也没有考虑质量,多在乎成本,最终导致种子的成熟度不高、出苗率差,此外一些林农为了过早实现结果,会采用红松嫁接种植,这种方式会破坏红松的质量,效果不佳,就算嫁接成功,其后期也可能不结果。
1.4嫁接后种植处理嫁接是红松种植的常见方法,很多红松嫁接需要接受科学的整形修枝处理,以保证树木生长结实。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红松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林种,其果实富含营养,可用于制作食品、饲料和医药。
因此,红松果林的建设和管理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选地造林红松果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山坡上,因此,在选地造林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区域。
(二)苗木培育红松果营林建设中,苗木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用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种苗,做到采取合适的育苗方法,掌握苗期管理技术,从而保证幼苗的生长健壮,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成活率。
(三)造林技术在红松果林的造林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合适的间距和株行,既要保证株距适当,又要兼顾营林效益和林分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成活率。
(四)施肥技术红松果在幼苗期需要施肥,从而确保苗木的生长发育。
根据实地情况和土壤含量,适时施入有机肥与化肥,可以促进红松果的生长,并提高成活率。
二、红松果林管理措施(一)灌溉管理在干旱等缺水环境下,为了保证红松果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要及时进行人工灌溉。
同时,还需注意合理调节水量,以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株造成负面影响。
(二)病虫害防治红松果易遭受天敌和病害的侵害,因此,对于红松果林的保健工作,要识别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红松果林的健康。
(三)除草管理红松果的生长在各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其生长环境中常常长有杂草,严重影响了光照的质量和潜在的产量,因此,要采取除草措施,保持林区的整洁和生态环境的卫生。
(四)修枝整形在生长过程中,红松果林需要进行适时修枝整形。
通过修剪,可以促进抽枝及芽生,增加光照面积,使叶面通风透光,控制树干及枝干往叶子方向生长。
修枝整形对于红松果林的林分调整、丰产增收、提高林分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论综上所述,红松果林的营林建设技术和管理措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抓好苗木培育、改进造林技术、注重病虫害预防等,有效提高林分成活和产出效益。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树木茂密,木质坚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红松林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效的红松果林营林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的技术及管理措施。
一、土壤改良红松对土壤要求较高,营造红松果林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剖面翻松,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气性。
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对于酸性土壤,还需要进行石灰或石粉的施用,以提高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肥力。
二、优质种苗选育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红松种苗是红松果林营林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断地选择和育种,培育优质的红松种苗,可以提高红松果林的产量和质量。
在种苗选育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生长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苗,以保证红松果林的健康生长。
三、合理布局在红松果林的营林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布局种植密度和株行距,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红松的生长空间。
一般来说,红松果林的株行距宜在2米至2.5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红松树木的生长,同时也为后期的管理提供了便利。
四、合理施肥红松对养分要求较高,特别是氮肥、磷肥和钾肥。
在红松果林的养护管理中,需要根据生长季节和生长状况,适时适量地施入各种肥料。
在春季和夏季,可以适量施入氮肥和钾肥,促进红松的生长;在秋季和冬季,可以适量施入磷肥,促进红松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还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微量元素的施肥补充,以保证红松的健康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在红松果林的养护管理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要定期巡查果林,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也要注意果林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树枝和枯叶,预防病害的传播。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的方法,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
六、适时修剪红松果林的适时修剪,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保持林分的整齐美观。
在春季进行适度修剪,可以促进红松的萌发生长;在秋季进行适度修剪,可以修整树形,促进果实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摘要】嫁接技术应用于红松综合果园营造,为林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营造红松综合果园;嫁接技术;配置整地;果树选择
经济林经营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故被称为铁杆庄稼。
由于沾河地区气候寒冷,抗寒果树品种少、开发年限短,仍然处于小面积栽植状态,其他面积尚不到林地面积1%,根本没有形成寒地果树带。
就目前果树栽植技术落后的状况看,所栽培的果树品种抗寒力弱,质量差,栽培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尚未形成规模,产量低。
栽培后经济效益不佳。
近几年由于红松种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引起栽植坚果红松林的兴趣。
对此笔者认为应选择高产结实的红松与抗寒、优质、见效高的果树共建综合果园。
沾河地区虽然地处寒冷地带,但是地产果树的生产潜力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适宜种植红松果树的低价林、速生丰产林地、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面积较大,其中可种植高产果树用地的土地也很多。
具有栽植果树土地资源外,还有山区气候好的潜力。
红松树高大,树冠宽后,结果期长达百年,它可作为果树的天然屏障,保护果树免遭风、冻、干旱等灾害。
而果树生长快,由此又为红松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
果树结果早,成熟早,见效快两类树木共组合果园各有其长处,具有互补性。
1.选择嫁接、砧木、接穗和果树品种及土地的利用
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及小兴安岭,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
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
红松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为70%以上,松籽油是实用和工业的油料,松籽为食用干果,并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
红松属半阳性树种,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温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
深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
红松虽然对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有效地利用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克服红松实生苗沙地造林难以成功的障碍。
嫁接红松比实生的提前结实。
另外完全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嫁接成活率高,嫁接红松无明显病虫害,尤其是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可有效地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
选用优质红松结果枝同樟子松进行异砧高枝嫁接,樟子松树高在1.0-1.5m,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生长健壮,密度900-1100株/h㎡的樟子松人工林,采用高枝嫁接的方法改建成红松无性系果林,使红松果林的结实期由20年缩短至4-5年。
果树采用抗寒型树苗应用矮化技术进行处理。
如果把红松树象果树那样施肥、中耕修枝等经营措施十几年就可挂果。
果园初期也可在果树和松树中间利用手扶
牵引旋耕机进行翻耙整地种植黄豆、饭豆,利用农药虎威、拿朴净进行田间除草这样既省去了抚育又增加经济效益。
黄豆根瘤部分疏松了土壤又无形中给松树果树增加了营养。
红松综合建园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2.配置与整地
高枝嫁接红松与果树隔行交替或一行红松两行果树。
红松株行距为3m×6m;果树为3m×6m。
穴状整地:穴面积直径80厘米,深40cm-60cm、可以换土,改良土壤结构,也可修成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培育好的松树容器苗也可按株行距为3m×2m,果树为3m×6m进行栽植。
3.砧木的培育
砧木培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造林地直接培育砧木,即在造林地按设计时的株行距栽植砧木,一般每穴栽植3株,待定植的砧木生长到能够进行嫁(5年生左右)进行嫁接。
另一种是在苗圃地培育砧木,选择2年生健壮的樟子松苗,装入较大的塑料容器袋中,袋中的营养土要有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待容器苗生长到5年生左右时进行嫁接。
第一种培育砧木的数量大,速度快,较为经济划算,但嫁接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林相往往不整齐。
为了避免上述缺陷,采用一穴3株定植砧木进行嫁接,待成活后,去掉另外2株,即可使林相保持整齐。
采用容器袋培育砧木进行嫁接,虽然速度较慢,但由于苗木集中,便于管理,且一次造林就能成功,因此,多被采用。
4.接穗的选择、采集、储藏
砧木的年龄是按照接穗的粗度而确定的,因为砧木和接穗的直径配合比是决定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接穗应选择中壮龄林母树中,上部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枝条。
穗条长8-12cm以上,每10个穗条为1捆装入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装10捆,然后放入适量的积雪或碎冰,封好后,运输到储藏地点进行储藏。
储藏方法是挖深2.0-2.5m,长、宽视穗条多少而定的窖,底部铺上积雪或碎冰,一层接穗,一层积雪或碎冰摆放好,在最上一层接穗上面盖上碎冰后,再用锯末覆盖在上面,防止积雪或碎冰溶化。
5.嫁接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根据嫁接时期的不同,可采取两种嫁接方式。
5.1四月中旬,在头一年生长的老枝上嫁接在优林树冠顶部的雌花枝,接穗的粗度应大于0.6mm,用高枝多头髓的形成骨贴接砧木高度达1.2米-1.6米。
5.2五月中下旬,当砧木当年生枝条伸长到15cm以上时进行嫁接。
无论在老枝还是在新生枝上嫁接,方法都是取3月份储藏的接穗,去掉接穗下部的针叶,靠近顶芽处留2.0cm长度的针叶,穗长6-8cm,用嫁接刀将接穗剪口处削成马蹄
形,从接穗的底部沿髓心向上切至距顶芽2.0-2.5cm处。
砧木去掉针叶后,用刀从下沿形成层向上切削,长度应与接穗切口长度一致。
然后将接穗与砧木贴严,用塑料条绑紧。
30-45天接穗彻底成活后,距接口2cm处去掉砧木顶梢,以促使接穗快速生长。
翌年4月初,解除塑料带,剪掉对接穗生长有影响的枝条,使接穗完全代替主枝生长。
一般在当年生枝上嫁接,比在老枝上嫁接成活率要高出20%-45%以上。
6.枝嫁接
在 1.2-1.6m人工林里,技术人员试验中采用了多种砧木,进行了多组合的嫁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以2针一束双维管束的樟子松为砧木同5针一束单维管束的红松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良好特性要互补。
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
所以,选择的砧木应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
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了抗逆性强的树种樟子松作为组合设计的首选树种。
7.果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苹果有K9、大秋果、铃铛果、金红、黄太平、黄海棠。
梨有秋香、晚香、李子有绥李3号、绥李4号、吉林6号等。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可利用俄罗斯大果沙棘进行混种或利用黄太平、黄海棠、山梨进行嫁接抗寒果树,这样就把单一果园变成综合果园。
此方法发挥了生物综合效应,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利用嫁接技术营建红松综合果园是目前林业实现经济转型一条好的致富途径,其不仅可以增加红松种子产量,提高红松林近期效益,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同时也为广大林区职工群众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