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程科技)

合集下载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1
2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表
人员定 2 序 位系统 项目 号 年 评估内容 5、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区、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等重点区域 出/入口、限制区域、爆破区域出/入口等地点必须设置读卡器,并 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 求。 1、硐室及安全出口前后20m范围内采用锚喷、砌碹等不燃性材料进 行支护。 2、开闭灵活、密封可靠,能够里外锁牢。 3、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出口压力0.1~ 0.3MPa,供风量≥0.3m3/min•人,连续噪声≤70dB(A)。 4、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5、能监测井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 3 紧急避 6、直通电话、无线通讯或应急通讯。 险系统 7、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 8、生存室:O2、CO、CO2、CH4、温度监测;过渡室:O2、CO监测; 外界:O2、CO、CO2、CH4监测。 9、有效防护时间不少于45min的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数量为额定 人数的1.2倍。 10、消防器材的种类、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灭火器必须在保 质期内。宜采用干粉灭火器,且容量不少于40kg。 存在问题 处理结果 评估结果 月 评估人 日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表
年 序 号 项目 评估内容 1.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备机热备。主机或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 度室。 2、地面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对 联网主机应配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3、机房必须有24h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各类传感器设置位置及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 围的定义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 监测监 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 控系统 5、甲烷传感器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调校并建立调校记录备案。 6、系统值班人员每班至少1人,实行24h不间断值班,填写系统运行 日志、打印监控日报表,监控日报表报矿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审阅、签字。 7.甲烷、一氧化碳及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 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 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1、系统主机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min内启动。主机或显示终端设在 调度室。 2、机房(或控制室)必须配备打印机,录音电话等设备。 3、矿井要配备系统值班、网管和维护人员。有分管领导和专门组织 人员定 机构负责系统的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工作。 位系统 4、系统要覆盖井下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中央变电所、中央水 泵房、放炮区域等重要的人员聚集区、危险地段和区域。 存在问题 处理结果 评估结果 月 评估人 日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有限公司****************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严格依据矿井2017年采掘接替计划安排及河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制定了安全紧急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如下:一、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职责:统筹安排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有关事宜。

二、评估方式采用依据矿井采掘接替计划对照标准和井下现场检查方式进行评估工作。

三、评估时间年12月20日至22日四、评估管理部门及参与人员评估管理工作由防突科负责,调度室、安全质量科、机电运输科、开拓掘进、救护队、通风队等部门配合。

具体各部门负责人员名单为: 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单位姓名联系方式五、评估标准防突科组织业务部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对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开展评估工作。

具体标准:1、根据六百八十九条(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回采长度超过500m时,应当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避险设施)规定。

2、根据第六百九十一条突出与冲击地压煤层,应当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压风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当可供5-8人使用,平均没人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业务部门,3、评估分为“安全有效”、“安全无效”两个等级。

六、评估程序为确保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评估程序,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1、防突科负责对矿井避险系统中压风自救系统、食品、药品等内容进行评估。

矿井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实施报告

矿井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实施报告

会审表会审意见表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中煤科工集团研究院的KJ90NB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设计在井下各地点安装3#临时避难硐室、5#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所、5#变电所、3#变电所、5#二采区变电所、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16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3台、温度传感器20台风速传感器9台、二氧化碳传感器4台、水位传感器1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6台、开停15个、风门传感器5个、烟雾传感器5台、风筒传感器2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3、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外、变电所、水泵房、乳化液泵站安装温度传感器。

24、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24、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府谷县老高川乡恒益煤矿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之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通风矿长成员:各科室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由安检科长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时间2020年3月底之前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1、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监控室主任黄晓华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由通防科科长负责;(3)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科科长负责;(4)紧急避险系统由安检科科长负责。

2、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取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依据《陕西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府谷县老高川乡恒益煤矿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及《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且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不中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方案

山不拉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条规定:“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行管【2017】5 号)中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部分之规定:“ 按规定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光伟(总工程师)副组长:贾玉(通风副总)、徐忠平(地测副总)、孙保贵(机电副总)成员:李君(调度室)、王建珂(安监部)、段保军(生产技术部)、赵建华(通风区)、谭晓峰(机运区)、李军为(皮带队)、蒋健革(设备管理中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总工程师胡光伟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配合组长搞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

成员职责: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好安全避险系统的评估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和分管范围对安全避险进行有效性评估,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时间2017年6月底之前。

三、安全避险系统评估形式及程序(一)评估形式评估形式采用分系统、分专业的方式进行评估。

具体各系统评估和负责人分工如下: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通讯联络系统由调度室李君负责;2.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区谭晓峰负责;3.紧急避险系统由通风区赵建华负责。

(二)评估程序评估程序采用现场检查和查看设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四、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标准和内容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炭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全区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意见》(内煤局【2013】453 号)、《准格尔旗荣祥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不拉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初步设计》要求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如下:一)监测监控系统现我矿用的为KJ70N 型安全监控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地面及井下分站、不间断电源以及各类传感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价报告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价报告

二O 一九年度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编制时间:二○一九年一月一日编制单位:富源县大则勒煤矿大则勒煤矿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价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防科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KJ90NB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在井下各地点安装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氧气传感器、风门传感器和风筒传感器。

采掘工作面瓦斯报警设置≥0.8%,断电设置≥0.8%,复点浓度<0.8%,掘进工作面全部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瓦斯一旦超限,断开该区域所有非本质型安全电源。

通过断电测试,断电灵敏可靠。

(四)传感器监测及标校我矿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120台,使用90台备用30台,在地面设有专人发放、回收,定期进行标校,各类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干涉式瓦斯测定仪、每年向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一次,并取得合格证。

监测监控巡检员按规定对井下所有甲烷传感器、机载断电仪用标准空气样和甲烷气样做一次调校。

2018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5篇

2018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5篇

2018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5篇第一篇:2018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2018年度煤矿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六百七十三规定,矿井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评估,现我矿安全避难系统评估如下:一、成立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技术员)成员:各办公室、区队负责人。

二、评估时间:2018年8月30日三、系统评估(一)、监测监控系统评估:现我矿用的KJ80N型矿井监控系,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矿用监控仪、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地面中心站主机连续不断地轮流与各个分站进行通信,每个分站接收到主机的询问后,立即将该分站接收的各测点的信号传给主机,各分站又不停地对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号(开关量、模拟量)进行检测变换和处理,时刻等待主机的询问,以便把检测的参数送到地面。

需要对井下设备进行控制时,主机将控制命令与分站巡检信号一起传给分站,由分站输出开关控制设备。

监控主机将接收到的实时信号进行处理和存盘,并通过本机显示器、电视墙等外设显示出来。

KJ70N系统的中心站设在办公楼,中心站配备两台三级以上品牌工控机作为监测主机(互为备用),两台主机均插有网卡,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工作站监测主机的信息可以进入全矿井计算机局域网。

监测系统配置一台激光打印机。

中心站计算机电源由电网经交流净化电源供给,同时配备在线式UPS电源,以保证在电网停电时系统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两小时。

监控分站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为矿用本安型,符合爆炸环境电器设备的使用要求,频率50Hz。

分站在接传感器时,不用区别开关量、模拟量。

分站主要实现对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存储、显示\控制和与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具有红外遥控初始化设置功能。

2022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

2022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

2022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评估一、引言安全避险系统评估是为了确保组织在面对各种安全风险时能够有效应对和减轻损失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2022年度安全避险系统进行评估,旨在全面了解系统的安全性能,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评估目的评估的主要目的是:1. 确定当前安全避险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 发现系统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和问题;3. 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系统的安全性能。

三、评估范围本次评估将对组织的安全避险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系统的设计和架构;2.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3. 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4. 系统的备份和恢复能力;5. 系统的监控和报警机制。

四、评估方法本次评估将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对系统的设计文档、操作手册、安全策略等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2. 现场检查:对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配置。

3. 安全漏洞扫描:利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扫描,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4. 安全测试:通过摹拟攻击和渗透测试等手段,评估系统的抗攻击和入侵检测能力。

5. 用户访谈:与系统的管理员和用户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系统安全性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五、评估内容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是否合理有效;2. 系统的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是否得到保障;3. 系统的漏洞和弱点是否存在,并进行相应的修复;4. 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是否可靠;5. 系统的监控和报警机制是否完善。

六、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的结果,将给出以下结论:1. 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组织的安全需求;2. 系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3. 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4. 系统的监控和报警机制需要加强。

七、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惟独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系统;2. 加强系统的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3. 对系统的漏洞和弱点进行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4. 完善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5. 加强系统的监控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使用备用使用备用防爆环网交换机KJJ63 3 1 监控分站KJ70N-F 15 6 甲烷传感器GJC4 115 25 监控分站KJ70N-F1 9 3 风速传感器KGF2 5 2 温度传感器KGW5 20 8 开停传感器GT-L(A) 15 20 烟雾传感器GQL0.1 5 5 CO传感器GTH1000 20 9 风筒传感器KGV6 4 3风门状态传感器GFK30A 14 5 馈电/断电仪KHJ6.3 20 5 氧气传感器GYH25 5 2 CO2传感器GRG5H 3 1 粉尘传感器GC1000 5 1 液位传感器GUY5 2 1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1、矿井总回、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及工作面、回风流中机电设备上风侧、避难硐室内外、中央变电室、水泵房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3、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变电所、水泵房、乳化液泵站安装温度传感器。

4、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5、副斜井测风站上侧、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测风站上侧安装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

7、井下掘进供风主扇、水泵房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

8、采掘工作面安装有馈电状态传感器9、避难硐室内外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

10、各采掘工作面安装粉尘浓度传感器11、井下所有传感器进行挂牌管理,并有专人负责。

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设置≥0.8%,断电设置≥1.2%,复点浓度<0.70%,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报警设置≥0.8%,断电设置≥1.2%,复点浓度<0.70%,掘进工作面全部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瓦斯一旦超限,断开该区域所有非本质型安全电源。

通过断电测试,断电灵敏可靠。

(四)传感器监测及标校:我矿配备中煤科工重庆研究股份公司AZJ-2000型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125台,使用100台备用25台,在地面设有专人发放、回收,定期进行标校,各类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干涉式瓦斯测定仪、定期在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并取得合格证。

县调校中心每15天对井下所有甲烷传感器用标准空气样和甲烷气样做一次调校。

安全监测工每15天对井下所有使用的甲烷传感器进行更换。

甲烷电闭锁,风电闭锁每半个月测定一次,并填写各种记录。

(五)检测监控自查问题:1、有时作业地点未能及时吊挂传感器。

2、有时掘进工作面迎头传感器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检测可能出现误差。

(六)检测监控解决方法:1、督促安全监测工及时对井下各作业地点各类传感器的接线吊挂工作。

2、针对瓦斯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贯彻瓦斯危害性,加强瓦斯检测意识,瓦斯监测的重要性。

(七)监测监控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瓦斯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设置齐全,各检查点按规定设置了监测监控传感器,能够较好的监测井下各监测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系统状态良好。

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的井上监管、井下巡查。

经过评估,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可靠、合理、完善,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紧急避险系统:(一)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我矿与山西省xx县救护大队签订了煤矿应急救援协议,救护的范围包括: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煤矿井下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矿井设置了兼职救护中队,分为两个小队,兼职救护队有21名队员组成。

为加强事故应急管理,矿编制了山西xxx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并已在相关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内容全面,危险源分析比较具体,应急指挥,抢险组织,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符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能够保障应急救援的需要。

(二)永久避难硐室概况:我矿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位于集中轨道巷700米处,主要为井底附近提升、排水、辅助运输、供电作业人员和瓦斯监测人员、维修人员等作业人员以及在发生事故时从15112综采工作面、15113综采工作面、15115运输顺槽掘进、15116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就近逃出的作业人员提供避难场所。

设计永久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100人。

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缓冲区(净化室)、避难区(生存室),缓冲区(净化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生存室)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避难区(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

永久避难硐室为一字型布置,采用双出口、双过渡室的结构,有二个通道分别与井底车场轨道大巷和集中运输相连,生存室长36m,硐室宽4.0m、净高2.8m,有效使用面积144m2。

人均占用1.2m2>1m2。

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组成及设备配备配置硐室防护、密闭系统;正压、喷淋系统;除湿系统;压风系统供氧、压缩氧气供氧和自救器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供水系统、动力保障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照明、通讯系统;附属系统等参照永久避难硐室执行。

永久避难硐室内外设有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室外五大系统对接,各种救生设备、设施按设计布置,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可供额定人数生存96h。

(三)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1、避难硐室饮用水过期。

(四)紧急避险系统解决方法:1、编制计划进行购置。

(五)紧急避险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紧急避险系统各类设施完善,避难硐室系统整体完整,救灾物资个别存在过期需加强食用物品管理和完善,及时补充足够的生活用品。

紧急避险系统可靠、合理,能够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压风自救系统:(一)基本情况:我矿在工业场地地面安装2台空气压缩机,型号为KG-350A,其技术参数为:额定排气量40.8m3/min,配用电动机250KW,380V;另一台型号为LGFD-22/18,其技术参数为:额定排气量22m3/min,配用电动机132KW,380V;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主斜井井筒中、主要大巷铺设压风管路为:Φ159×4.5型无缝钢管,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铺设压风管路为:Φ108×4型无缝钢管。

压风能力满足井下生产及压风施救的风量需求。

(二)压风自救装置: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阜宁县顺帆矿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ZYJ(A)型压风自救装置由外管系统、压风接头、开关阀、进气连接管、压力表、气动减压阀、排水装置、面罩等构成,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煤工作面巷道和掘进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并设置供气阀门为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永久避难硐室等提供压缩空气。

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25-40m 设置两组ZYJ型压风自救装置,然后每200m设置一组;进风巷距工作面40-100m设置两组,然后每200m设置一组;掘进巷道距工作面25-40m设置两组,然后每200m设置一组,每组系统可供6人使用,可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紧急避险压风自救需要。

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巡查。

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三)空气压缩机设备检测:2017年12月25日由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对两台空压机进行了外观质量、证件审查、压缩机油闪点、安全保护装置、风包、温度、容积流量、排气压力、转速、比功率、机房噪音、振动等十二项目进行了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分别为晋煤检【2017】0501-KY-D0150和【2017】0501-KY-D0151,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四)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1、部分压风管路连接处存在漏风现象。

2、压风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损坏。

(五)压风自救系统解决方法:1、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

2、加强压风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换。

(六)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经过以上分析,我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

评估过程中发现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风现象、个别压风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对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加强管理维护,确保完善、合理、可靠的压风自救系统。

经过评估,我矿压风自救系统整改后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四、供水施救系统:(一)基本情况:我矿建立有完善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由井上、下两部分并联组成,并按规定在井下各地点供水管路上每隔50m及避难硐室处设置有一个三通供水阀门地面建有200m3静压水池,水源来自深水井,井下防尘水源均通过副立井井、各巷道沿线铺设的防尘管路与静压水池相接,井下大巷道均铺设直径108×4防尘洒水管路,掘进头、生产工作面铺设54×2防尘洒水管路,且防尘管路上每50m安设有三通阀门,用以满足防尘洒水及各转载点用水。

(二)供水自救装置: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阜宁县顺帆矿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ZYJ(A)型供水施救装置由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等构成,每套可供6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5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200m安装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看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