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doc

合集下载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

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报告金川铜镍矿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其含铜镍物质主要存在于矿石中,并与黄铁矿、辉锑矿、绿泥石等多种矿物伴生。

经过初步破碎、磨矿和浮选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金川铜镍矿矿石含金属较多,但同样也包含大量的低品位矿物,称为贫矿石。

为了提高铜镍的回收率和品位,需要进行贫矿石的选矿处理。

本文将对金川铜镍矿贫矿石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行报告。

一、选矿工艺流程首先,对金川铜镍矿矿石进行一般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其主要性质和成分,从而制定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矿石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选矿方法和流程。

以金川铜镍矿为例,其选矿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选:将原矿经过破碎、磨矿等处理后,采用机械枪选等粗选方法,将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与非硫化矿物(如绿泥石)分离出来,为后续的选矿过程做好准备。

(2)中选:采用浮选法,将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与废物矿物分离出来。

具体流程为:先将矿石粉碎磨细,然后将矿浆加入浮选槽中,与气泡一起升上水面,浮选出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的浮选泡沫,废物矿物沉入底部。

(3)精选:对浮选出的含铜镍矿物及其伴生矿物进行进一步的选矿处理,提高金属含量。

方法一般采用电选法、磁选法或重选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采用重选法进行精选较为常见,通常使用螺旋选矿机、离心筛选机等设备进行操作。

选矿列采用的设备具有高效、能耗低、选效好的优点,能够实现更高的回收率和更好的铜镍品位。

二、选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是选矿工艺和选矿产品改进和优化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矿石中的矿物学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矿物的影响,制定不同的选矿流程,最终获得高品位和高回收率的选矿产品。

对于金川铜镍矿的贫矿石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矿物学分析:对含铜镍矿物及伴生矿物(黄铁矿、辉锑矿、绿泥石等)进行分析和测试,确定各种矿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矿体开采工艺的特征

矿体开采工艺的特征

矿体开采工艺的特征
矿体开采工艺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能够实现高效的矿石提纯和分离,以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回收率。

2. 经济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能够在保证矿石品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安全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考虑到安全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设备,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4. 环境友好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采取措施处理有害物质,节约能源和资源。

5. 可持续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具备可持续性,考虑矿体开采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影响,采取措施保护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灵活性:矿体开采工艺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矿体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并能够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矿体开采工艺的一些特征,不同矿体的开采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些
特征是普遍适用的。

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选矿工艺研究

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选矿工艺研究

浅谈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与选矿工艺研究[摘要]文章通过对某铁尾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掌握了含铁矿石种类、矿石间共生关系以及有用组分嵌布粒度细等特点,并对铁矿石选矿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铁尾矿石;工艺矿物学;合理回收;选矿工艺中图分类号:ts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0-0625-01多年来,广大选矿工作者针对我国铁矿资源“贫、细、杂”的特点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研制并成功应用了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浮选药剂,使选矿工艺技术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了贫矿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国贫铁矿选矿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本文针对某铁尾矿资源储存量大(约500~600万t),铁品位高,含铁矿石种类多、矿石间共生关系复杂以及有用组分嵌布粒度细等特点,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尾矿中有价铁的综合回收利用工作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

1、矿石性质1.1 主要矿物和嵌布特征某铁选厂老尾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磁赤铁矿)、重晶石、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铁)白云石、绿泥石、绢云母、高岭石和长石、石英和磷灰石(胶磷矿)等。

赤铁矿在矿石中矿物含量20%,在矿石中多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多呈粉屑状(细粒)产出,粒度一般在0.015~0.04mm左右。

赤铁矿碎屑间常被粉晶-细晶白云石胶结,部分被后生的重晶石或磷灰石(胶磷矿)胶结。

褐铁矿在矿石中矿物含量17%,通常是针铁矿、纤铁矿、水针铁矿、以及含水的氧化硅、泥质等的混合物。

在矿石中多呈非晶态的胶状、粉末状,常呈浸染状分布于泥晶-细晶白云石中或泥质中,其粒度最大0.15mm,一般在0.003~0.10mm左右。

部分褐铁矿中含有含磷或硫的机械混入物。

磁铁矿为极少量的矿石矿物,含量0.5%左右。

其粒度最大0.10mm,一般0.02~0.08mm,现大多已蚀变呈磁赤铁矿。

赣南某白钨矿工艺矿物学特征与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赣南某白钨矿工艺矿物学特征与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第2 5卷第 4 期 2l 0 0年 8月
Vo . 5, . 1 2 No 4
Aug20 0 . 1
文 章编号 :0902( 1) —030 10-62 00 402-4 2 0
赣南某白钨矿工艺矿物学特征与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李爱 民 ・ 阶庆 罗仙 平 2周 晓文 2陈江安 2 , 郭 , , ,
(. 1福建 宁化行洛坑钨矿有 限公司, 福建 宁化 35 0 ; . 64 1 2 江西理工大学 。v i r i 赣州 3 10 )  ̄ 4 0 0

要: 赣南某白钨矿为白 夕卡岩型钨矿石, 钨一 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白钨矿、 黑钨矿、 黄铁矿、 黄铜矿、 铜蓝、 磁黄铁矿、
闪锌矿等。 其中 WO 含量较高, , 是主要回收的元素。 白钨矿粒度范围较宽 , 总体属 中细粒不均匀嵌布。 矿石在+. 4m 时, 07 m 0
1 矿 石 工 艺 矿 物 学 特 征
11 矿石 化学成 分 及矿物 组 成 .
矿石综合样 的多元素分析结果( : , . , %)WO O 0 8
C .8 P .9, n00 B .6, .2, .3 S u01 , b00 Z .5, i 0 S 17 Mo00 , n 0
可 见 , 石 中 WO 含 量 较 高 , 矿 , 是主 要要 回收 的元素 ; 其他 金属元 素含 量都较 低 ,不 考虑 对 它们 的综合 回 收 ; 要 的脉 石是含 SO 和 碳酸 岩 的矿物 。 主 i:
矿石中矿物种类较多 , 但各类矿物含量微少, 主 要以脉石碳酸盐等钙质岩 占绝对优势 。其 中钨矿物
关 键词 : 自钨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中图分类 号 : D 1:D94 T 92T 5

矿石特征研究报告

矿石特征研究报告

矿石特征研究报告矿石特征研究报告矿石是指可以从地壳中开采和提炼出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或所含有用元素的矿体。

矿石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矿石特征的研究对于矿石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报告将就矿石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矿石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矿石资源。

一、矿石的物理特征矿石的物理特征主要包括颜色、透明度、硬度和密度等方面。

不同种类的矿石由于其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其物理特征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观察矿石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含有用元素的种类。

透明度则可以反映矿石中的杂质情况。

硬度是指矿石抵抗外界物理力量破坏的能力,其硬度越大,说明矿石的结构越稳定。

密度是指矿石单位体积所含有用元素及其杂质的质量,不同密度的矿石在选矿过程中的分离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二、矿石的化学特征矿石的化学特征主要通过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来进行研究。

矿石中所含的有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其经济价值的高低。

常见的矿石有金矿石、银矿石、铁矿石等,其化学成分分别是Au、Ag、Fe等。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进一步了解矿石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矿石的成分和性质,从而对矿石进行选矿和提炼。

三、矿石的形态特征矿石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晶体形态、结晶度和断口形貌等方面。

晶体形态是指矿石晶体的外形和结构,通过观察和测量晶体形态可以推断矿石的晶体系统和晶体学特征。

结晶度反映了矿石晶体内部的有序程度,结晶度越高,矿石的性质也会越稳定。

断口形貌是指矿石在断裂时所呈现的形态特征,不同断口形貌可以反映矿石的韧性和脆性。

研究矿石的形态特征对于确定矿石的品质和开采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矿石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形态特征对于矿石的资源评价、选矿和提炼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矿石的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矿石资源,为矿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
选矿工艺矿物学主要研究矿石工艺性质和选矿过程产品的矿物特征参数(含量、解离度及粒度等) 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以及优化选矿生产工艺流程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矿产资源利用的优化。

原矿中组成矿物的分选性与矿物的解离性是决定矿石可选性的内因。

矿物的分选性取决于矿石中各组成矿物的物性差(如密度、润湿性、磁性、介电性等),矿物的解离性取决于矿物的嵌布特征与嵌布粒度。

因此,在制定选矿工艺流程前必须对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掌握矿石中各组成矿物的解离性及分选性,利用目的矿物与其他矿物性质的差异,选择相适应的分选方法。

在选矿过程中,为了检查选矿分离效果,査明精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尾矿金属流失或粒级回收率差异的原因,究竟是分选效果不佳还是尚未单体解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就必须对选矿流程中的产品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体来说,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任务,是为选矿工艺流程的研究制定与改进选矿厂工艺流程,提供所需的关于矿石的组成矿物及其工艺性质方面的资料。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查明矿石及其流程产物的组成元素和含量。

通常是借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的,用以査明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便确定回收的主元素、伴生元素和选矿产品中有害元素对选矿工艺、产品质量和环境的影响等。

(2)元素的化学物相分析。

对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进行化学物相分析,例如:铜矿要进行原生硫化铜、次生硫化铜、氧化铜、水溶铜、与铁结合氧化铜和与硅结合氧化铜等物相中铜含量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元素的赋存状。

宁乡式铁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选矿效果预期

宁乡式铁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选矿效果预期

亿 t约 占全 国铁 矿资 源 总量 的 7 。湖 北 鄂 西地 区为 , % 宁乡式铁 矿最 重 要 的 产 区 , 明 资 源储 量 1 . 2亿 t 探 99 ,
占宁乡式 铁矿 总量 的 5 . 7 ¨ 。 35% J
宁 乡式铁 矿发 现于上 个 世纪 3 0年代 中期 , 以发 现 地湖 南宁 乡命 名 , 简单 定 义为 “ 于 泥盆 系地层 中 的 可 产 海相 沉 积 铁 矿 , 矿 石 以 含 磷 高 的 鲕 状 赤 铁 矿 为 特 其 征” 。建 国后 , 别是 上个 世 纪五六 十 年代 国家对 这 类 特
化 学性 质 ,并 对 重 选 、 强磁 选 、 浮选 等 方 法 的 选 矿 效 果 和 可 能 存 在 的 问 题 作 了预 期 , 旨在 帮 助 开 发 利 用 及
研 究选 准 方 向 ,避 免 无 为 工作 。
关 键 词 : 宁 乡式 铁 矿 ; 工 艺矿 物 学 ; 选矿 ; 效 果预 期 中图 分 类号 :P 1 .1 6 8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11 (0 8 0 0 8 — 7 6 1 2 1 20 )5— 4 1 0
有一 定 的盲 目性 。因此 , 了使试 验早 日获 得成 功 , 为 必
须 十分重 视 , 透彻 地进 行试 样 的工 艺矿 物 学研 究 , 并 弄 清 问题 的症结 , 准攻关 方 向 , 免无 为工 作 。 选 避
西宁乡式铁矿 中伴生磷的资源量计算结果 , 伴生磷总
量为 1 6 4万 t折合 成 PO 3 % 的矿 石 930万 t接 6 , 2 0 7 ,
1 概 述
宁 乡式铁 矿是 中国重要 的铁 矿类 型 , 布 于湖 北 、 分 湖南、 西 、 西、 南 、 州 、 庆等 1 江 广 云 贵 重 1个 省 市 区 , 经

新疆某铁矿铜深部矿体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新疆某铁矿铜深部矿体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矿 石 中 主要有 价元 素铜 含 量为 115 . %,铁 含量 3
从表 2可 以看 出 : 铜在 矿石 中主 要 以硫 化 矿 的形
为 3 . , 和银 的含量 分 别 为 07 4gt 48 , 式存在 , 1% 金 6 .0 /和 . 7 氧化率很低 , 仅在 4 9 . %。从表 3 2 可以看出 :
面 的研 究势 在必行 。 矿石 工艺矿 物学 研究 是矿石 开 1 矿 石 化 学 组 成 而
发利用 的基 础性工 作 , 制定 选矿 工艺 流程 和工艺参 11 矿石化 学 多元素 分析 是 . 数 的重 要依 据 , 有重要 指 导性作 用 。本课题 对铜 矿 具 对 矿 石 中的主 要 有益 元 素 和有 害元 素及 造 渣元
矿 石 中赤 褐 铁 的含 量 较 高 , 3 . % , 达 03 5 因此 , 制 定 在
根据 多元 素分 析结果 , 对矿 石 中的铜 和铁 元素进 看 , 部分 铁 能够 采 用 弱磁选 工 艺 回收 , 有一 定 的 大 具
选矿工艺时 , 应重视这部分赤褐铁 的回收 , 以提高铁
的选矿 回收效 果 。
31 矿 石构 造 .
4 主要金属矿物 的嵌 布特征
矿石 中的含 铜矿 物有 黄铜 矿 、 斑铜 矿 、 铜矿 、 辉 铜 蓝等 铜 的硫化 物 。显微 镜 观察 发现 : 黄 铜 矿 : 他 形 粒 状 分 布 , 径 在 00 ~ . m 呈 粒 .105 m, 二者 溶蚀 交代 , 晚期 的黄铜 矿 与闪锌 矿形 成 乳浊 状结
3 矿石 的结构 构造
矿石 的结构 构造 也是 选矿 工艺 的一个 重要 方 面 ,
() 4 脉状穿插结构。 碳酸盐矿物呈细脉状穿切交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⑴ 矿物组成、结构与构造
该矿为构造破碎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
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白铅矿、铅黄、密陀僧、铅丹、菱锌矿、铜兰、
辉铜矿、兰辉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简单,主要是石英、白云石,少量绢云
母和绿泥石。原矿主要矿物组成及矿物含量详见表1-1。
由于该矿经受过多次构造活动和多次成矿过程,矿物与矿物间的关系比较复
杂,矿石的结构类型也相应较多,主要是压碎结构(包括:破碎结构,碎斑结构,
糜棱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环边(带)结构,交代残留结构,包含结构),
其次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不等粒浸染状结构,压碎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是角砾状构造,其次为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表1-1原矿矿物组成及目测百分含量/%
矿 物 含 量 矿 物 含 量
方铅矿 5~8
白铅矿、铅黄、铅

丹、密陀僧
2~3
闪锌矿 4~5

黄铁矿 15~18 石 英 35~45
褐铁矿 3~5 白云石 10~12
黄铜矿、斑铜矿、
铜蓝、蓝辉铜矿
1~2
绢云母 2~3

绿泥石 2~3
菱锌矿 2~3

⑵ 矿物的嵌布特征及粒度分析
铅锌矿物均以小于0.03mm的粒径为主,含量超过70%。而且小于0.01mm
的粒径占据较大比例,且这些细小的颗粒多被其它矿物包裹或连晶,这部分矿物
在碎磨过程中难以单体解理,将直接影响矿物的分离和富集。从矿物的赋存状态
研究看,该矿矿石不仅结构多样,不同矿物相互包裹或穿插,或破碎后以角砾和
胶结物形式存在,或被其氧化物交代,呈细粒状残留在氧化物中,这使得矿石的
选矿分离难度很大。总之,其矿石属于细粒复杂嵌布的铅锌混合矿,只有细磨才
能得到较高品位的合格产品。
方铅矿和闪锌矿的粒度测定结果见表1-2。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方铅矿还是闪锌矿均以小于0.03mm的粒径为
主,含量均大于70%。而且小于0.01毫米的粒径都占据着相当的比例。这些细
小的颗粒从镜下观察都被其它矿物包裹或存连晶,这一现象对选矿不利。
表1-2 方铅矿、闪锌矿粒度测定结果
粒 级(mm)
<0.01 0.01~0.03 0.03~0.05 0.05~0.1 0.1~0.2
方铅矿
颗粒数 558 343 92 114 60
含量/ % 45.4 27.91 7.49 9.28 4.88

闪锌矿
颗粒数 437 623 166 156 59
含量/ %
29.15 41.56 11.07 10.41 3.94
粒 级(mm)
0.2-0.3 0.3-.5 0.5-1 >1 合计

方铅矿
颗粒数
28 23 8 3 1229
含量/ % 2.28 1.87 0.65 0.24 100

闪锌矿
颗粒数 46 11 1 1 1500
含量/ % 3.07 .73 .07 极微 100

1.2 原矿分析
1.2.1原矿化学分析
矿石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3。
表1-3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元 素
Pb Zn Cu S TFe
含 量
7.41 4.18 0.15 10.75 8.66
元 素 Au* Ag* As* SiO2 CaO
含 量 2.69~3.67 131 126 38.0 3.11
元 素 MgO Al2O3 烧失量
含 量
3.40 3.5 13.8
*注:Au、Ag、As的含量单位为g/t。

从表1-3中可见,Pb、Zn是该矿的主要金属元素,Au、Ag、Cu可综合回
收,特别是Au 、Ag已达到工业品位要求,其价值更值得注意。SiO2 、CaO、
MgO、Al2O3是组成脉石矿物的主要成分。
1.2.2 铅锌物相分析
铅、锌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1-4和表1-5。
表1-4 铅物相分析
相类 硫化物 氧化物 结合相 相合
相别/ % 5.04 1.83 0.21 7.08
相率/ % 71.19 25.85 2.96 100

表1-5 锌物相分析
相类 硫化物 氧化物 结合相 相合
相别/ % 2.47 1.78 0.05 4.30
相率/ % 57.44 41.39 1.17 100

2.试验建议的工艺流程、指标、药剂及试验结果
某有色冶金设计院对李清地铅锌矿矿样进行了小型试验,其选矿工艺为重选
-浮选联合流程,即将原矿磨细到-0.074mm含量占80%,首先进行重选,重
选的重产品经再磨后进行一次铅粗选一次铅精选,得到铅精矿,尾矿即为金精矿。
重选的轻产品经铅的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得到铅精矿的工艺流程,银矿物
主要富集在铅精矿和锌精矿中,选矿试验流程见图1-1,选矿试验指标见表1-6。
表1-6 小型试验闭路试验指标

产品名称 产率(%)
品 位(%) 回 收 率(%)
Pb Au* Ag* Pb Au Ag
铅精矿1
4.55 42.74 23.67 373.95 27.54 16.46 10.70
铅精矿2
5.55 42.43 23.25 705.55 33.36 19.75 24.66
总铅精矿
10.10 42.57 23.44 556.27 60.90 36.21 35.35
金精矿
8.39 6.47 35.94 202.88 7.69 46.11 10.71
尾矿1
70.56 2.26 1.48 101.95 22.49 15.97 45.26
尾矿2
10.95 5.75 1.02 125.91 8.92 1.71 8.67
总尾矿
81.51 2.73 1.42 105.16 31.41 17.68 53.94
原矿
100.00 7.06 6.54 158.93 100.00 100.00 100.00
*
Au,Ag品位为g/t

3.3对选矿试验的评价
由试验结果可知,由于试样的氧化率较高,试验只得到了铅精矿和金精矿,
且铅精矿中铅品位只有42.57%,铅回收率只有60.90%,银总回收率只有46.06%,
锌没有回收,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建议在选矿工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加强对有价金属元素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并且在选厂设计时预留选锌场地,待选
锌试验完成后,进行选矿流程改造。
小型试验铅精矿产品未对杂质组分铜、锌、砷、氧化镁、氧化铝等进行分析,
金精矿产品未对砷等杂质组分进行分析,建议对其进行分析化验,分析结果如高
于要求值,则应采取降低杂质措施。
原矿(0~15mm)
重 选
铅粗选

铅精选2铅精选1铅扫选铅粗选铅精选铅精矿1金精矿铅精选3铅精扫选
尾矿2
铅精矿2

尾矿1

磨矿细度-0.074占80%
六偏磷酸钠 100
×
#黑药 10

×乙硫氮 10
×#黑药 10

丁黄药 10
磨矿细度-0.043占70%
× 乙硫氮 20
× 25#黑药 20

×亚硫酸钠
×水玻璃
六偏磷酸钠
×#黑药

图1-1某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选矿试验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