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及考察报告
赴日本考察果业有感工作总结_被考察对象工作总结

赴日本考察果业有感工作总结_被考察对象工作总结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经从日本考察果业的行程中回国了。
这次考察之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对果业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在这次考察中,我访问了多个果业企业,并与他们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以下是我对这次考察的总结:我对日本果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感到非常震撼。
日本果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世界果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考察过程中,我参观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果业企业,看到了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果品品质的苛刻要求。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果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他们通过使用先进的远程监控系统和无人机技术,实时监测果树的生长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成为我今后在果业发展过程中的借鉴和启示。
我对日本果业的品种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印象深刻。
在考察期间,我了解到许多日本果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种研发团队,并致力于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
他们将果品的品质和口感放在首位,通过不断改良和选育,使得他们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双重提升。
在市场推广方面,他们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自己的果品推向市场。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在果业发展中的品种选育和市场推广工作将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对日本果业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和农民培训工作印象深刻。
在考察期间,我访问了几个农业合作社,并了解到他们在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农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技术指导、设备供应、市场推广到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都为农民提供了保障。
这种农业合作社模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也促进了果业的整体发展。
在我回国后,我将努力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并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收入水平。
我对日本果业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印象深刻。
在考察期间,我了解到许多果业企业都倡导绿色种植和环保理念,在果园管理和果品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种子管理站工作总结4篇

种子管理站工作总结4篇种子管理站工作总结篇1 一、20xx年总结201c年,我站结合实施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服务项目,围绕开展种子“双打”行动,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检查,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网上备案。
根据新修订的法规,通过业务培训和宣传指导,做好种子经营单位在全国种子管理综合业务平台备案工作,全年种子经营户门店备案率超过80%。
2、监督抽查。
春秋两季开展种子市场监督抽查,规范操作,及时上传赝品信息,圆满完成省站安排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全年共抽检种子样品68个。
3、品种测试。
做好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安全性测种植测试,全年累计测试新品种45个,总面积50亩。
4、市场监管。
春秋两季对全市持证种子企业和种子经营门店开展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涉嫌违法行为移交执法大队查处。
5、行业管理。
包括种子法规宣传、种子知识培训和种子质量鉴定等。
全年开展种子管理知识培训大会2次,培训人数500人次,发放种子法规宣传材料500份。
二、20xx年计划1、继续实施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服务项目。
2、继续开展种子“双打”行动,确保农业用种安全。
3、做好委安排的其他工作。
种子管理站工作总结篇2 20xx年上半年市种子管理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聚焦农牧业厅“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工作。
一、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1、组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
一是 4月中旬到5月中旬,在相关旗县种子管理站的配合下对种子市场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60多家种子门市部。
二是在自治区种子管理站统一部署下,我站联合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兴安盟种子管理站执法人员完成对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种子市场的检查,共检查2区3县6旗145家种子经销户,并抽取23个玉米种子样品。
2、加大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一是4月1日至4月30日,在乌兰察布市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农民购种须知公告;二是利用3.15科技活动周,农资下乡、农资打假宣传周等活动深入旗县市区宣传种子法等法律法规。
赴日本考察果业有感工作总结_被考察对象工作总结

赴日本考察果业有感工作总结_被考察对象工作总结一、考察目的在日本这个发达国家,果业一直都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一直以来都处于领先地位。
我作为农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怀着对日本果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申请赴日本考察果业。
二、考察时间我共在日本考察果业工作了一个月的时间,分别访问了日本东京、北海道和冈山等地的果业基地,深入了解了日本果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
三、考察内容1. 了解日本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走访日本各地的果农和果业基地,我深入了解了日本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
日本果业在科研、栽培技术、品种改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世界果业的一面旗帜。
2. 学习果树栽培的先进技术在考察过程中,我学习了日本果树栽培的先进技术,包括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经验。
日本果业在栽培技术方面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了果树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劳动成本,极大地提升了果农的收益。
3. 了解果品的加工与销售我还参观了日本一些果品加工厂和销售渠道,对日本果品的加工工艺和市场销售有了深入的了解。
日本果品的加工工艺精湛,包装精美,包装设计非常用心,并且在销售渠道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四、得到的启发与收获2. 推动果品加工与销售的提升在考察中,我对于果品的加工工艺和销售渠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果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我将来在果品加工与销售方面有更多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3. 增进了对日本果业的了解通过亲身考察,我深入了解了日本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日本果业的管理模式、技术水平以及市场销售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对我将来在果业发展规划和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工作总结通过这次赴日本考察果业,我深刻认识到了日本果业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成就,同时也意识到了我国果业在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市场销售等方面与日本果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_word版本

————————精选范文————————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赴日本豆类考察报告
根据农业部的派遣,应日本亚西亚农业技术交流协会的邀请,我们一行七人于____年9月15-28日,对日本进行了豆类产销和科研等方面的考察。
先后考察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旱作振兴课和农业综合研究所、日本豆类振兴会、日本杂谷输入协会、远藤制馅株式会社,加商株式会社,以及北海道农业试验场及其带广旱作研究所、什胜农业试验场、农业体系株式会社等。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总的感觉到,在日本,豆类生产量很少,但消费需求很大,基本都是靠进口,大豆、绿豆、蚕豆、豌豆的年进口量大约在90%左右,红小豆、芸豆的进口量约占一半。
现将考察的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豆类生产、进口及加工、销售概况
(一)生产
1、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
日本是个岛国,地形狭长,山地较多,耕地较少。
____年全国耕地面积为490.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2%。
其中,水田267.9万公顷,旱地222.6万公顷。
旱地包括普通旱地、树园地和牧草地,面积分别为120.6万公顷,37.0万公顷和65.0万公顷。
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占75%(常年200万公顷)。
水稻由于近年来生产过剩,自____年种植面积出现最高峰,达到221.2万公顷以后,近几年连续减少,____年减到195.3万公顷。
普通旱地主要种植蔬菜、麦类和豆类,____年分别为。
精选赴日学习报告范文2篇

精选赴日学习报告范文2篇精选赴日学习报告范文2篇精选赴日学习报告范文2篇篇一:赴日学习报告10月12日至23日,应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邀请,中国基础教育教职员访日团一行137人前往日本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和教育交流。
长沙市教育局派出了由5位老师组成的考察学习小组,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参加了访日团的B组(小学组之一)的学习交流活动。
按照中国基础教育教职员访问团的各项部署,结合市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圆满完成了本次考察学习任务。
现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基本情况访日期间的各项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全权运营,日本文部科学省、受访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和相关学校、教育文化机构对我们的此次访问进行了周密安排和热情接待。
我分团访问了东京、荒尾、大阪、京都4个城市的5所中小学校,8个教育文化设施机构,拜访了多个普通日本家庭,听取了2堂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的讲座,参加了3次团(组)内信息交流会和1次总结报告会。
我们深入到日本的普通中小学校和特别支援学校,和日本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拜访了文部科学省和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和日本教育官员进行了亲密接触;我们走进了普通日本家庭,受到了他们的盛情款待;考察了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国立科学博物馆、荒尾市万田煤井、宫崎先生的故居等教育文化机构,对日本文化有了初步了解。
总的说来,在日考察的这12天里,行程紧,节奏快,任务重,收获多,我初步了解到了日本基础教育的模式和成果,切身感受到了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规范的社会管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教育同行高度的敬业精神。
二、认识和感受一路走来,我用心观察,用心聆听,勤记录、勤发问、勤思考,积极和同伴交流心得体会,收获颇丰。
总结起来,我有以下一些认识和感受:(一)日本社会印象1、交通便利,秩序井然。
日本这个狭长的太平洋岛国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
城市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人口密度之大,建筑物之密集,拥车量之高举世罕见。
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

赴日本学习考察报告10月30日至11月10日,我随延安市政府果业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东京大田青果批发市场、青森县农协果汁加工厂、青森县果树试验场、野村园艺场、长野县果树试验场以及长野县农协。
亲身感受了日本国科技和经济的发达,尤其是果业生产管理技术领先世界。
启发很大,收获很多。
日本不但自然环境好,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 而且城乡差别小,人民生活也很富裕。
日本在果业方面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果业概况。
日本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亿,其中农业人口1200万人,农户307万户,现有耕地479万公顷,人均亩。
苹果在日本有120多年的栽培历史,总面积7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主要分布在青森、长野等县,其中青森县是日本果业的代表,生产技术世界领先,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日本的50%。
日本的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科技含量高。
日本苹果生产历史悠久,果农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把生产力水平推向了世界一流。
日本果园耕作便利,通风透光条件好;果园放蜂,人工授粉,以花定果,喷施无公害农药以及摘叶转果、分批采收;园内一般2-3种草混种,覆盖率非常高(本资料权属范文先生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苹果多为无袋栽培,占到70%以上;反光膜普及应用,果实全面着色浓红,既见不到红绿相间的斑块,更见不到75%以下的小果。
日本果园的商品果在80%-90%,什么位置结果,什么时候结果,果的大小色泽都是精心安排的,日本苹果主栽品种是富士,约占50%以上,果树的整形、修剪细致,树形规范,整齐划一。
— 1/2 —— 1/2 —2、生态条件高。
日本苹果园一般海拔在2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最高气温34℃,夏无炎热,冬无严寒,年降雨量为1200一1300毫米,日照时数2400小时,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土壤肥沃,黑油油的,高腐殖质,高有机质,一般在6-7%左右,有的达10%以上,养分含量丰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非常适宜苹果生产。
学士赴日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日本的工作生涯已接近尾声。
回顾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我深感荣幸能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工作学习。
以下是我对这段经历的总结与反思。
二、工作概况1. 工作内容:我在日本某知名企业担任市场分析员,主要负责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产品推广等工作。
2. 工作环境:日本的企业文化严谨,同事之间互相尊重,团队协作精神浓厚。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和”与“敬”的传统美德。
3. 工作时间:日本的工作节奏较快,但企业注重员工福利,保障了员工的身心健康。
三、收获与成长1. 专业技能提升:在日工作期间,我熟练掌握了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技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跨文化沟通能力:在与日本同事的交流中,我学会了用英语和日语进行沟通,提高了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日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我在工作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生活自理能力:在日本生活,我学会了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租房、购物、出行等,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四、反思与建议1. 语言能力:虽然我在工作中掌握了日语,但仍然存在一些沟通障碍。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日语水平,以便更好地融入日本社会。
2. 专业知识:日本的企业注重创新,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 文化差异:日本的文化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我在工作中要尊重日本的文化,同时也要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日本。
4. 职业规划:在日本工作期间,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后,我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五、结语总之,在日本的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此,感谢公司给予我的机会,感谢日本同事的关心与帮助。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日本的工作生涯已接近尾声。
农业执法种子情况汇报

农业执法种子情况汇报近期,我单位对农业执法种子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执法种子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首先,我们发现一些种子市场存在着假冒伪劣种子的问题。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采用低劣的种子冒充高质量的种子进行销售,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种植风险。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其次,一些地方存在着种子质量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监管力量不足,一些农民购买的种子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和保障,导致了种子的质量参差不齐,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另外,一些农业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不作为、失职等问题。
他们对于种子市场的监管不够到位,对于违法行为的查处不够及时,导致了一些违法商贩得以逍遥法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民购买的种子质量合格。
三是加强对农业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执法责任制度,确保农业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农业执法种子情况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推动解决。
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农业执法种子情况的改善,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汇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农业执法种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清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全力推动农业执法种子情况的改善,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日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及考察报告
赴日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及考察报告
赴日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及
根据日中农业年度交流计划及日本日中经济协会农业委员会的
邀请,笔者一人于97年11月16日至21日,赴日本进行种子管理
工作交流和短暂的考察活动。按照事先安排,中日双方互相交流近年
来的种子管理工作及农业发展状况。在四天的有效工作期间,前两天
是双方座谈交流情况,后两天是实地考察学习。参加座谈交流的日方
单位有日中经济协会、日本贸易振兴会、农林水产省、大东文化大学、
东京农业大学、神奈大学、农林水产省农业综合研究所等单位的负责
人和专家。笔者利用一天多的时间向日方简要介绍了中国种子工作发
展成就、种子管理现状、种子产业政策、种子工程、种子法制建设等
情况,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新中国农业发展变化和今后发展前景。座谈
中双方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先后拜访了农林水
产省农产局、经济局和日中经济协会农业委员会,听取了日本农业方
面的情况介绍;次后,又乘车到枥木县和茨城县及筑波科学城三个地
方,走访了地方农协组织,参观了种子生产加工厂,良种研究农场和
国家种子管理中心。现将交流和考察如下:
一、日本种苗产业现状
根据农林水产省农产园艺局提供的情况,过去日本农民种苗自采
自用的多,现在通过市场购买种苗的多,今后仍有增长趋势。尤其是
高质量、高效益的作物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加。近些年日本全国种苗市
场销售额不断扩大,种苗产业不断发展。1981年全国种苗市场销售
额为2400亿日元,到1991年销售额为3200亿日元,6年增长32%。
在各种业中,花卉种业发展最快,份额最大,1991年达到1252亿日
元,占种苗销售总额的39%;蔬菜为第二,达到1024亿日元,6年
花卉种苗销售额增长39%,蔬菜增长38%。
种苗选育──因其作物的重要性不同,选育的单位不同。粮食类
作物品种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研究单位选育,蔬菜、花卉类作物品种主
要由民间单位选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选育出的品种未经登记,不得推
广应用,新品种权受《种苗法》保护。种苗在市场出售之前必须检查
合格才能流通。
种苗生产──粮食类作物原种、原原种是由政府控制的单位生产,
农协组织进行大田扩繁和销售推广。蔬菜、花卉、水果、饲料等作物
原种及原原种,一般由民间种苗业者或种苗公司扩繁和推销。但随着
日本农业老龄化日趋和工业发展造成的制种环境不断恶化,现在制种
不断向美国等海外国家转移。种苗制种规模以中小、个体企业生产为
主。据农林水产省统计,1994年一个制种农户的规模,水稻的制种面
积0.967公顷,麦类的制种面积0.95公顷,大豆的制种面积0.458
公顷,马铃薯制种面积规模最大,为1.29公顷,蔬菜的制种面积规
模最小,为0.15公顷。
种苗经销──零售店1988年至1991年是减少的,但到1994年
又开始回升,达到1.4万家。经营粮食等主要作物的种苗销售店减
少,而经济类小作物的种苗零售店增加;主营种苗零售店减少,而兼
营种苗零售店的增多。在全国50人以上的经销店,其中有1―2个人
经营种苗的占种苗总经销点的63%。从销售额看,有法人资格的商
店销售额1.2亿日,个人商店销售额1600万日元。
种苗进出口──1995年全国种苗出口额9500万美元,是1985
年的2.6倍,相应种苗进口额为3.43亿美元,是1985年的4.7
倍,总的看进口仍大于出口。而球状体种苗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蔬菜、
花卉种苗的出口要大于出口。球状种主要从欧州进口,饲料种子主要
从南美进口,蔬菜种主要从北美进口。日本的种苗出口区域:亚州占
41%,欧州占45%。进出口价,出口价格大大高于进口价格。因为日
本的种苗质量好,加工包装技术高。往往从其他国家进口初级种子,
加工包装后再销售别国。
种苗产业开发趋势──随着食物消费量的日趋饱和,社会愈来愈
需求优质化品种,要求更鲜美,更健康,更安全的品种。另外,农业
生产正面临老龄化,劳动力减少,要求种苗生产省力,采用机械化。
二、指定种苗制度
日本1947年10月2日颁布了《种苗法》,随后的50年间又经
过10多次的修正。特别是1978年修正后的《种苗法》,是由指定种
苗制度和品种注册制度这两根支柱构成。通过制定种苗的标名方法以
及为保护新品种而实行的品种注册等制度,使种苗流通更趋合理化,
促进新品种的培育,以利于农林水产业的发展。
法律中的“种苗”,是指供繁殖用的植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指定
种苗”是指种苗(林业的树木种苗除外)中,为了便于识别其品质,在
出售时须标明有关项目的种子、孢子、茎、根、苗、苗木、接穗、砧
木、种菌及政令所规定的种苗,由农林水产大臣指定。目前指定种苗
有125种,其中谷物类5种、蔬菜类36种、果树15种、饲料作物及
草萍草24种、菌类13种。不同的作物标明既有统一规定,又有不同
的要求。即强制性标记和建议性标记。“种苗业者”是指以营销指定种
苗为业者。经营者对经营的种苗,在包装物上要标明有关事项及说明,
否则不许出售。必须表明的项目有:种苗者的姓名及地址、种类及品
种、产地、采种年月或有效期及发芽率、数量及农林水产省规定的事
项。为了需求者在选择适合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品种时易识别,还
必须标明其品种的适宜栽培地区、用途及栽培上或利用上的特点。
指定种苗的生产或经营没有许可条件,只要有能力、有技术、有
条件,谁都可涉足此行。但种苗生产或经营必须尊循法律要求。比如,
蔬菜种苗,一个制种农户只能是一个作物,萝卜的制种隔离区至少
600米。作业场地要干净,防止混杂。生产的种子纯度、发芽率都有
严格要求。不同的作物要求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对种苗生产和经营经
常进行检查、监督。
三、品种注册制度
品种育成者,对其育成的品种可申请注册。从事法人业务的高级
职员及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育成的品种,属于法人或国家、地方公共团
体的业务范围。新品种权受保护,发明者的保护期限是15年。保护
的条件是均一性、区别性和稳定性。也就是对现有同类品种能区别开,
同一代长出的要一样,多年种植长出的一样。对同一品种的申请,只
能给优先申请者予以注册。申请注册的名称,如果一个申请品种有两
个以上的名称,或申请品种的名称与申请品种种苗的注册商标或与该
种苗类似的商品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则不予注册。日本1982年
加入国际新品种保护公约组织,同样保护参加公约组织的国家。
品种注册者要按要求向注册单位提供品种审查用的有关资料。在
进行品种审查时,农林水产省责成专职人员赴现场调查或进行栽培试
验。如果书面材料审查通过,可以不进行调查或试验。调查或试验可
委托研究单位、学校等单位执行。符合规定的应予注册。注册要将品
种名称、特征特性、有效期限、注册者的姓名、住址以及有关事项记
载在品种注册簿上。全国品种注册都在农林水产省,地方无权注册。
品种注册后由农林水产省令发布公告。目前已有467种植物品种注
册,其中属257个,202个,亚种8个。截至1997年10月,已申请
注册的品种*****件,实际能得到注册的5843件。据农林水产省主管
种子的官员介绍,一般注册一个新品种一年可以完成,除非试验失败
或受灾影响。注册品种按规定要缴纳注册费,每件每年不超过*****万
日元。注册的品种或杂交亲本材料实行有偿转让。
四、参观的三个单位情况介绍
1、国家种苗管理中心:该中心是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一个专
业管理机构。全中心有346人,在全国分设12个试验农场。总部设
在着名的筑波科学城内,部内仅有37人。该中心的主要工作:(1)
负责注册品种的试验鉴定工作。主要承担农林水产省受理的申请注册
品种栽培试验,按照不同作物的适宜生长区安排在不同的试验农场。
申请的注册品种与相类似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报送农林水
产省种苗科审查,若确认是新品种则予注册。(2)负责商品流通种子
检查。检查包装标记是否按规定注明,出售的种子是否有检疫性病虫
害,种子发芽率、纯度、净度、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一种是强
制性,采用抽查办法。一种是对外出口种苗进行检验确认,合格
者初具国际公认的证明,以提高种子信誉度。(3)负责马铃薯、甘蔗
的原原种生产。为民间快速繁殖高质量的种苗。(4)负责植物遗传资
源的保存繁殖。目前该中心对市场流通的种子收集很多,低温存放。
2、枥木县黑羽粮食种子加工厂:该县有四个粮食种子加工厂。
该厂归黑羽农协管理,1973年开始从事粮食种子生产加工。1990年
现投资兴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种子加工厂,总投资3.67亿日元,其
中国家提供无偿资金2亿日元,农协自筹1.67亿日元。种子从精
选、分级、药物处理、包装等全是自动化,整个车间只有5―6个人。
日加工能力9吨,主要加工水稻种子。加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