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的性质

合集下载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2,它的结构式为H-C≡C-H。

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

本文将对乙炔的基本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乙炔的制备、性质及反应等方面。

一、制备乙炔乙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石灰石法:将石灰石(CaCO3)与焦炭(C)加热至高温,然后通过输送氮气或空气进行高温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CaO)和一氧化碳(CO)。

接着,将二氧化钙(CaO)与焦炭(C)加热至1400℃左右,反应生成乙炔。

CaCO3 + C → CaO + COCaO + C → CaC2 + CO2. 乙炔仪法:利用乙炔仪将水合乙酸或乙腈等物质电解制备出乙炔。

CH3COOH + H2O → C2H2 + CO22CH3CN + 2H2O → C2H2 + 2NH33. 液体乙炔法:通过各类液体烃类(如乙烯)的脱氢反应,得到乙炔。

二、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与空气具有较大的爆炸范围。

乙炔可以溶解于水、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丙酮和水。

乙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在高温、高压、阳光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

乙炔的燃烧产生高温和暴露的炽热火焰,可用于切割金属。

三、乙炔的反应乙炔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主要反应有:1. 加成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乙炔可以和H2、Cl2、Br2、HCl、HBr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乙炔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C2H2 + H2 → C2H42. 氢化反应:乙炔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乙烯。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等贵金属。

C2H2 + H2 → C2H43. 氧化反应:乙炔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乙炔含有不完全燃烧产物时,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C2H2 + 5O2 → 4CO2 + 2H2O4. 卤素化反应:乙炔与卤素(Cl2、Br2)反应可以生成卤代烃。

乙炔炔烃课件资料讲解

乙炔炔烃课件资料讲解

1.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溶沸点逐渐升高,相 对密度逐渐增大 2.炔烃中碳原子小于等于4时,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 他的炔烃为液态或固态
3.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炔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炔烃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点燃
CnH2n-2 + (3n-1)/2 O2
nCO2 + (n+1)H2O
(3)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不能(填能或不能) 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
(a)a 使c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 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 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H2S具有较强还原性,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 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
探究三
3、如何避免H2S造成的干扰,验证乙炔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选择必要的装置 (可重复使用)。
探究三
4、如何从试剂上进行改进,避免H2S造成的 干扰,验证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探究四
1、该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饱和食盐水滴下速度 显著减小,试分析原因。 2、如何改进装置,解决这个问题?
CH3 选主链 :选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编号 : 从距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起编号
写名称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三键位置—母体名称
4、异构体书写顺序 (与烯烃的异构体书写原则相似)
碳链异构
三键位置异构
种类异构
导练 写出下面物质的同分异构体:
C5H10

【化学课件】乙炔

【化学课件】乙炔

(3)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 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 体会有难闻的臭味;
(4)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请选择合适的装 置和试剂。
NaOH溶液
排水集气法
乙烷、乙烯、乙炔的燃烧
聚氯乙烯薄膜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乙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报告

乙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报告

乙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制备乙炔,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

实验原理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乙炔的制备可以通过乙烯的部分氧化反应得到。

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乙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乙炔。

2.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碳酸钙与酸的反应制备乙炔。

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乙炔。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乙烯气体•空气•碳酸钙(CaCO3)•酸(如盐酸)•试管•导管实验步骤1.实验室准备工作:–预先准备好所需实验材料。

–建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以确保安全。

2.方法一:乙烯的部分氧化制备乙炔–将乙烯气体导入试管中。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氯化铜等)。

–用导管将空气导入试管中,与乙烯反应。

–观察试管内是否产生气体,并判断其性质。

3.方法二:碳酸钙与酸反应制备乙炔–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酸(如盐酸)。

–观察试管内是否产生气体,并判断其性质。

4.性质观察:–观察乙炔气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观察乙炔气体是否燃烧,并记录燃烧现象。

–注意安全,避免过量使用乙炔和火源。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制备了乙炔气体。

根据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乙炔气体是无色的,并具有刺激性气味。

- 乙炔气体在火源的作用下可以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 乙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较高,可应用于某些高温实验或工业中。

然而,本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只是制备乙炔的两种常见方法之一。

乙炔的制备过程还有其他更复杂的方法和工艺,如通过炼油厂的乙烯制备和工业生产中的炼焦炉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乙炔的制备方法和初步观察了其性质。

乙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过量使用乙炔和火源,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乙炔msds

乙炔msds

品隔离存放,库温保持在 30℃以下。
健 侵入途径 吸入
康 健康危害 毒性 危


救 措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防 护
呼吸系统 防护
配备、使用呼吸防护器。

其它 全面通风换气。

临界压力:6250 千帕
相对湿度:低于 80﹪

燃烧性:易燃
爆炸极限:2.5﹪~82﹪

最易引爆浓度:10.3﹪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14.5﹪
爆 最大爆炸压力:101 牛/厘米 2
最小引燃能量:0.019 毫焦

易燃气体,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空气或氧化物生成爆炸
危 危险特性 性混合物。于铜、汞、银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与氟和氯发生爆炸性
气味,极易燃烧、爆炸,可微溶于水,溶解于丙酮中才能在高压下保持稳定,否则易


熔点(℃):-81.8
分解成氢与炭。 密度:1.173g/L(0℃)

闪点:(℃):-17.78
自燃点:305℃
质 燃烧热:1301 千焦/千克
熔解性:微溶于水及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气化热:829 千焦/千克
临界温度:35.5℃

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 性
灭火方法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
事 故 处 置
泄漏应急 处理
储存运输 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 大泄漏时隔离 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强扩散。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 乙炔的包装方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丙酮)及 多孔物中,装入钢瓶中, 钢瓶白色,红色“乙炔”字样标明。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内,远离火种、 热源,避免日光直晒、雨淋、水湿,与氧气、 压缩空气及其他化学危险

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
[相对密度(空气=1)]:0.91
自燃温度(℃):
燃爆物性与消防
燃烧性:
闪点(℃):<-50
爆炸下限(V%):2.5
爆炸上限(V%):100.0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建筑火险分级:
燃烧(分解)产物:碳、氢。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重金属尤其是铜、重金属盐、卤素。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储运包装
储运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TLV-TWA(mg/m3): TLV-STEL(mg/m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Βιβλιοθήκη 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乙炔

中文名称:乙炔。

别名:电石气
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sup3;,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 m&sup3;
熔点: - 83℃
沸点:-81℃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15℃和1.5MPa时,乙炔
应用盐酸或硝酸处理,使之分解,
(4)酸碱(取代)反应:炔烃中C≡C的C是sp杂化,使得Csp-H的σ键的电子云更靠近碳原子,增强了C-H键极性使氢原子容易解离,显示“酸性”。

连接在C≡C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当活泼,易被金属取代,生成炔烃金属衍生物叫做炔化物.
CH≡CH + Na → CH≡CNa + 1/2H2↑(条件NH3)
CH≡CH + 2Na → CNa≡CNa + 1/2 H2↑ (条件NH3,190℃~220℃)CH≡CH + NaNH2 → CH≡CNa + NH3 ↑
CH≡CH + Cu2Cl2 (2AgCl)→CCu≡CCu( CAg≡CAg )↓ + 2NH4Cl +2NH3 (注意:只有在三键上含有氢原子时才会发生,用于鉴定端基炔RH≡CH)。

其外,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

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电子式:H:C:::C:H
C-C键中间是六个点,分两列,每列三个——H:C:::C:H。

乙炔的理化性质

乙炔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安全防护
乙炔 C2J2
1.别名·英文名
电石气、亚次乙基、乙叉撑;Acetylene、Ethyne.
2.用途
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有机合成、原子吸收光谱、标准气、校正气、合成成橡胶、照明。

3.制法
(1)甲烷的部分氧化法。

(2)电石的水解。

(3)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用蓄热式热分解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甲烷气为原产用部分燃烧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丙烷为原料,用完全燃烧法生产。

以碳氢化合物为原料用电弧法生产。

4.理化性质
分子
量:26 .038
三相点:
(128kPa):—80.55℃ 沸点(170
kPa):—75.0℃ 液体密度(—80.75℃):610㎏/m3气体密度(273.15K,101.325 kPa): 1.1747 ㎏/m3
相对密度(空气=1,0℃,101.325 kPa):0.908
比容(15.6℃,101.325 kPa):0.9008m3/㎏
气液容积比(15℃,100 kPa): 556L/L
临界温
度:35.2℃ 临界压
力: 6190 kPa
临界密
度: 230.4㎏/m3
压缩系
数:
温度K
压力 kPa 50.66 101.33 506.63 1013.25。

乙炔的理化性质

乙炔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安全防护
乙炔 C2J2
1.别名·英文名
电石气、亚次乙基、乙叉撑;Acetylene、Ethyne.
2.用途
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有机合成、原子吸收光谱、标准气、校正气、合成成橡胶、照明。

3.制法
(1)甲烷的部分氧化法。

(2)电石的水解。

(3)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用蓄热式热分解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甲烷气为原产用部分燃烧法生产。

以天然气或丙烷为原料,用完全燃烧法生产。

以碳氢化合物为原料用电弧法生产。

4.理化性质
分子
量:26 .038
三相点:
(128kPa):—80.55℃ 沸点(170
kPa):—75.0℃ 液体密度(—80.75℃):610㎏/m3气体密度(273.15K,101.325 kPa): 1.1747 ㎏/m3
相对密度(空气=1,0℃,101.325 kPa):0.908
比容(15.6℃,101.325 kPa):0.9008m3/㎏
气液容积比(15℃,100 kPa): 556L/L
临界温
度:35.2℃ 临界压
力: 6190 kPa
临界密
度: 230.4㎏/m3
压缩系
数:
温度K
压力 kPa 50.66 101.33 506.63 1013.25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乙炔气体的安全使用

乙炔气体的安全使用乙炔气体是一种常用的燃料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然而,乙炔气体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因此在使用乙炔气体时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炔气体的安全使用,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乙炔气体的性质和基本知识1. 乙炔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和爆炸性。

其燃烧反应非常剧烈,能够产生高温火焰和大量热量。

2. 乙炔气体的燃烧温度非常高,可达到约3090℃,并且在与氧气接触时会立即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3. 乙炔气体具有高度的可燃极限,即在空气中的浓度范围内才能燃烧。

乙炔气体的可燃范围为2.5%至82%。

4. 乙炔气体具有毒性,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吸入乙炔气体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

二、乙炔气体的安全使用措施1. 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乙炔气体。

乙炔气体应在通风良好的室外或设备配备排风系统的室内使用。

2. 确保使用乙炔气体的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设备和管道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3. 使用合适的乙炔气体储存设施。

乙炔气体应存放在封闭、防火、通风良好的储存设施中,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

4. 当使用乙炔气体时,确保周围环境干燥。

湿度会使乙炔气体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

5. 严禁在有火源或明火的地方使用乙炔气体。

乙炔气体要避免直接暴露在明火或高温物体中,以防止产生爆炸。

6. 使用乙炔气体时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

避免杂物堆积和堵塞安全通道,以便应急情况下及时撤离。

7. 使用乙炔气体时要全程监控和监测。

可以使用乙炔气体检测仪等设备监测空气中乙炔气体的浓度,确保安全。

8. 在使用乙炔气体时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这样做会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三、乙炔气体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1.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在接触乙炔气体时,应戴好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化学品溅入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课标人教版)选修5教学设计
§2~1 脂肪烃——乙炔的结构与性质探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2. 认识乙炔的结构,理解乙炔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掌握乙炔的制法;
2. 通过模型认识乙炔的结构并探究其性质;
3. 通过与乙烯的对比学习熟练对比法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模型教学感受到物质结构的立体美;
2. 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通过歌谣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各学科都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体系。
二、教学重难点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乙炔的化学性质探究。
三、教学用具:
仪器:分馏烧瓶、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等;
试剂:电石、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等;
其它:多媒体设备、球棍模型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用品20套,收集乙炔气体60余管,学案每生一份。
学生复习必修2中乙烯的性质,预习乙炔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投影图片 看图片认识氧炔焰 设疑,引入课题

投影课题




实 验 室 制 法 【过渡】首先看看实验室怎样制备乙炔,教材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一、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制备原理并介绍电石 从教材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 学生意识到教材是学习的材料 【投影】气体发生装置图 指导学生组装气体的发生装置 (已检查过气密性)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学生通过操作提高自
己的实践能力,掌握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视频】乙炔的制取 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分析除杂和收集方法 学习除杂试剂和所含杂质 比较排水和排空气法的适
用条件后得出结论。

学生体验科学思维过

乙 炔 的 物 理 性 质 【展示】已制备出的乙炔气体
【置疑】乙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乙炔的性质 观察已备的气体,判断乙
炔的物理性质。
体验物质物理性质的

一般研究规律

【投影】乙炔物理性质 总结乙炔物理性质





【展示】乙烯、乙炔的球棍 指导学生根据炔烃官能团知识组装乙烯和乙炔球棍模型。 【投影】乙烯和乙炔的结构比较 组装乙烯和乙炔的球棍模型; 根据模型写出乙炔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学生再现炔烃官能团
知识,应用所学知识
强化认识乙炔的结
构。

指导学生总结乙炔的结构特点 总结乙炔的结构特点 熟悉乙炔的结构及碳碳三键和碳氢键的键
角,体验物质结构的
立体美。






【置疑】根据乙烯和乙炔的结
构,你能判断乙炔具有哪些性质吗? 收集学生分析情况。 比较乙烯和乙炔结构异同 并对乙炔的化学性质作出判断和猜想。 由官能团推断物质性

【投影】乙烯和乙炔的性质对比【播放视频】乙炔的燃烧 (视频未验纯) 观看视频,在学案中记录
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方程
式。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引导】请同学们利用已备仪器和药品探究大家后面的猜想,各组注意合作。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乙炔与溴水及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观察现象并记录,书写有
关反应方程式。

【视频展示】展示学生探究结果
分析总结,完善方程式的
书写

【置疑】根据探究,能否写出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乙烯的性质,模仿书
写乙炔的加成反应和加聚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体验举一反三的科学

学习方法
【视频展示】检查学生书写情
况,完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修改、完善方程式。




【课堂小结】通过歌谣形式小结乙炔与乙烯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课堂复习。 巩固所学内容
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与化学也有关系




【投影】课题:《乙炔在科研和工业生产领域应用的研究》 提供可查阅的网址 学生能力可以得到拓
展,将自主学习进一
步延伸到课外。
§2~1 脂肪烃——乙炔的结构与性质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2、认识乙炔的结构,理解乙炔的性质。
一、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炔的制取原理

实验中注意问题:
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只有气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
③制得的气体是无色无臭的吗?
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
会有难闻的臭味。为了除去这些杂质常使用硫酸铜溶液
④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怎样控制反应速度?
用分液漏斗代替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控制流量;
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
斗活塞,停止加水;实验室中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来减缓制备乙炔的速率。
⑤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
主要原因是:a.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b.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仪器,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c.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与球形漏斗。

二、乙炔具有什么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密度:比空气 ;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三、比较乙炔和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探究报告

比较 乙烯
乙炔




化学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学性质 氧化反应 燃烧 现象: 方程式: 通入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
现象:

加成通入溴水 现象:
方程式:


与水加成

与氯化氢
加成
加聚反应
四、炔烃
1.炔烃的概念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链烃
2.炔烃的通式
CnH2n-2 (n≧2)
3.炔烃的物理性质
自学、讨论、总结、归纳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①一系列无支链、叁键位于第一个碳原子和第二个碳原子之间的炔烃,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也就是
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密度越小,溶沸点越低;
②炔烃中n≤4时,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他的炔烃为液态或者固态;
③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④炔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4.炔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的相似: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随堂练习】
1、按相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下列气体,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甲烷和乙烯 B.乙炔和丙烯
C.乙烷和乙烯 D.丙炔和乙烯
2 、含有一个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结构式为

,此炔烃可能
有的结构简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1mol烃完全燃烧时,在标况下生成89.6L CO2,又知0.1mol此烃能与4.48L氢气加成,则此烃的结构简
式可能是( )
A.CH3CH2CH2CH3 B.CH3-C≡C-CH3 C.CH3CH2CH= CH2 D.CH2=CH-CH= CH
2

4、 若用乙炔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时,下列过程可能生成产物为CH2Br-CHBrCl的是( )

A.加HCl再加Br2 B.加HCl再加HBr
C.加Cl2再加HBr D.加Cl2再加Br2
5、通式为CnH2n-2的一种气态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这种烃的链状同分异
构体有(已知一个C原子上连有两个双键的物质不存在)(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