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美ppt课件

课文精讲
画面丰富 色彩艳丽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果 色形

诗意: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 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静景
—精品资源—
课文精讲
从侧面说明农事正 忙,农民早出晚归,所 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一句更衬托出村 中的寂静。静中有动, 显得更静。
课文精讲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精品资源—
课文精讲
精品资源—
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 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 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精品资源 —
字词揭秘
我会写
yán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屋檐 飞檐走壁 造句:屋檐下有一窝小燕子。 书写指导:木做偏旁时略变窄,捺变点。字形要紧凑。
精品资源 —
字词揭秘
我会写
chú
结构:左右 部首: 钆
组词:锄草 锄头 造句:农民下田去锄草。 书写指导:字形要紧凑,三部分要匀称。 ” ” “且”“力”都变窄。
精品资源 —
— 精品资源—
字词揭秘
多音字
sù 宿舍 周末室友都回家了, 宿舍里显得格外 冷清。
宿
xiǔ 一宿 我生病发烧的时候,妈妈几乎一宿没 睡, 一直守在我身边。
xiù 星宿 “星宿”是天文学术语。
字词揭秘
多音字
xìng
兴趣 他对登山、钓鱼都很感兴趣。
精品资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这三首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古人的思想感情和诗词的深层含义还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感受古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难点: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的原文和译文,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2.音频:准备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发音和节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些诗词的信息。

同时,播放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首古诗词的原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的理解。

《古诗三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古诗三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品PPT课件

结构:半包围 部首:厂 组词:大雁 雁群 造句:秋天到了,一排排大雁往南飞。
书写指导:撇要舒展,横画等距。
字词揭秘
yàn

结构:左右 部首:石 组词:砚台 石砚 造句: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要写小, 弯钩支撑。
字词揭秘
qián

结构:左右 部首:乙 组词:乾坤 乾陵 造句:他定能扭转乾坤,收拾残局。
课前导读
古诗是古时候文人墨客 交流和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 诗句简洁有力,更好地诠释 了诗人的感情,今天让我们 学习几首古诗。
字词揭秘
我会认
fú róng
芙蓉
luò
洛阳
chán
单于
yàn qián kūn
砚台 乾坤
字词揭秘
dān(简单) 对于妈妈来说,做饭是件很简单的事。 单
chán(单于) 古时候匈奴的国王被称为单于。
字词揭秘
我会认

徐 公店

杂草

篱笆
chú
锄头
shū
稀疏

剥 莲蓬
字词揭秘
我会写
字词揭秘
我会写

结构:上下 部首:⺮ 组词:篱笆 笊篱 造句:微风吹过小篱笆,把春天送到我的家。 书写指导:字形要紧凑。第十五笔是撇折。
字词揭秘
我会写
shū
结构:左右 部首:疋 组词:稀疏 疏远 造句:小院周围是一圈稀疏的竹篱笆。 书写指导:字形要紧凑。第一笔横撇的撇要短,右上角 不是“亡”
和谐安详 自然宁静
课堂练习
二、比一比、再组词。
篱( 篱笆 ) 蔬( 蔬菜 ) 离( 离别 ) 疏( 稀疏 )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51张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51张PPT)
词语学习:
—精品资源—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 稀疏 【阴】 树荫
字词揭秘
词语学习:
—精品资源—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 奔跑
字词揭秘
词语学习:
—精品资源—
xìng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 四季 【杂兴】 随兴而写的诗。
字词揭秘
词语学习:
—精品资源—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课堂小结
—精品资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 中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 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艳丽。 诗的后两句写昼长人稀,蜻蜓飞蝴蝶舞。 第三句从侧面写出农事正忙,农民早出 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第四句 “惟有蜻蜓蛱蝶飞”,更衬托出乡村的 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精品资源—
课文精讲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稀疏的篱笆,天真烂漫的儿童,遍地金黄的菜 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诗人把乡村生活描写的这么 美。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课堂小结
—精品资源—
小学学科网
小学学科网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幼安,号稼轩。南
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
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
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
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
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著有《稼轩长短句》。

树叶新长


公 店
动态: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课件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课件
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政府统治的愤懑情 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 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 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 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了余生。
写作背景
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 又不愿巴结权贵,一次次失意之后,他归隐九 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王冕曾说:“画梅须 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高。”作者已与墨 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中心思想
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 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 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 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拓展延伸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充满乐观和鼓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嘴巴,头戴帽子,身上 描花。(打一物)
luò

左右结构 与“落”结合记忆


上边是“士”,不是“土”, 下边是“业”,不是“亚”。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 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哪些?
清晨(平明送客)。 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 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 辛渐》。
写作背景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去到扬州,北 上洛阳。诗人此时被贬在江宁(今江苏 南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友人到了润 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 践行,并写下这首诗。由此可见,这是 一首送别诗。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 伯,陕西西安人,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诗多 写边塞生活,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有“诗家天子”之称,世称 王龙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实用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实用PPT课件

第一课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语文 部编版 四年级下
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 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谥文穆。诗文题材广泛,以反映 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 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写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 大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 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共六 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生 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当孩子们在追黄蝶的 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动 作,嘴巴会不会闲着,心 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诗中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孩子 们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你们能 找出来吗?
“追”与前问照应,将儿童 天真烂漫、不服输的性格跃然纸 上,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篱落(疏疏 )一径( 深 ), ( 树头 )新绿( 未成阴 )。
认读生字

xìng
篱落 杂兴jiá蛱蝶shū Nhomakorabea稀疏
今天举行跑步比赛,我们 高兴(xìng )地走向操场, 同学们个个都十分兴(xīng) 奋。
读一读诗句中描写了哪 几种事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读一读: 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 他们都到哪去了?
·吴音是什么意思? ·含着醉意的吴音又是怎样? ·是谁在对谁说? ·会说些什么?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图中还有哪些人物, ·他们都在干什么, ·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们?
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这真是幸福美满、温馨和 谐的一家人!让我们齐读, 感受这和谐快乐的村居人 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精品实用PPT课件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当孩子们在追黄蝶的 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动 作,嘴巴会不会闲着,心 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诗中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孩子 们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你们能 找出来吗?
“追”与前问照应,将儿童 天真烂漫、不服输的性格跃然纸 上,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篱落(疏疏 )一径( 深 ), ( 树头 )新绿( 未成阴 )。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常识积累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 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乐”在此处读yuè 。
《清平乐·村居》歌曲谱,清 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 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 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 《醉东风》、《忆萝月》。
认读生字

xìng
篱落 杂兴
jiá
蛱蝶
shū
稀疏
今天举行跑步比赛,我们 高兴(xìng )地走向操场, 同学们个个都十分兴(xīng) 奋。
读一读诗句中描写了哪 几种事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读一读: 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 他们都到哪去了?
第一课 宿新市徐公店
语文 · 部编版 · 四年级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 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一生为官清廉,被人诬 陷,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大量收 集民间语言,描写细腻,形象鲜明。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 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 物也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人教版四下语文1《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 火, 春来江水绿如 蓝。 能不忆江南?
词,词是我国古代诗
歌的一种。可以配上 乐曲歌唱。词的句子 有长有短,又叫长短 句。词有各种不同的 词牌,比如:“忆江 南”、“渔歌子” ,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等。词可 以歌唱,每一首词根 据格律,都有一个曲 调名,成为词牌。 《忆江南》就是词牌。 宋朝时词创作的鼎盛 时期,因而有“唐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河南人,历任江州司马、 杭州、苏州刺史、太傅 等职。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 文学史上颇负盛名。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代表作有:《长 歌行》《卖炭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 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 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 《忆江南》。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 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他带领老百姓治理西湖, 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田,并疏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 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 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 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 作婴儿啼”。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 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 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白银盘
青螺
古诗中有三处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 像。
像白色银盘。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
描写江南风光的古诗词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阴:树荫。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感觉非常有趣) 4.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6.谁愿意把整首诗背给大家听? (1)1分钟背诵记忆古诗。 (2)填空式背诵。 (3)全诗背诵,背诵比赛。 7.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诗,小朋友在干什么?(捉蝴蝶) 你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吗?大家仔细看,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2.依次请几位学生表演“捉蝴蝶”。(预设:分别表演“走”着追蝴蝶和“跑”着追蝴蝶。) 3.我们再来看诗句中写的是“急走追黄蝶”,表演时到底是应该“走”着追还是“跑”着追?(学生讨论)我们来看看古代汉语词典中“走”的意思。(走:跑,疾行。) 4.现在,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小演员”呢?说说你的理由。 5.美读:诗中不仅有美丽宜人的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在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简直太有趣了,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 1.动动手,画一画。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图上该画出哪些景物呢?(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蝴蝶、油菜花。)赶紧动手画一画这美丽的景色吧。(提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听,再依照自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赞美春色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 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村居》《所见》……) 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2.注意节奏。 (1)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2)自主练习朗读。(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读注释) 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农家忙)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读出你的喜爱与赞扬之情,并评价。指名说。(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在美丽的田园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荞麦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黄稀疏,蜻蜓蝴蝶飞舞,寄托着收获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齐读本诗。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恬静,他们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篇。请看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体会又忙又乐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再读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齐诵,感受大家在田间忙碌劳作之美。 3.引导学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诵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 第三课时 - 一、直接导入,明确诗题。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解题: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教师指着板书“清平乐(yuè)”,请再齐读一遍“清平乐”,读了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 4.师简单介绍:“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用它作词牌的词一般给人一种宁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5.那就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富于感情。 2.学生自读: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教师正音) 3.指导书写“锄豆”的“锄”。 4.指名学生朗读。 5.齐读全词,读的同时请注意观察,这首词与前面的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词的特点:有长短句,有词牌名,分上下两片。)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哪个字、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不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共同讨论交流。 7.讨论交流。 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1)你们是怎么理解“翁媪”的? (“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个“公”字,“翁”指老公公。“媪”左边是一个“女”字,是指老婆婆、老奶奶。所以“翁媪”就是指老翁、老妇。) (2)“锄豆”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锄豆”这个词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你们能猜出这个词语的意思吗?“锄豆”就是锄豆田里的杂草。)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 1.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特别想读一读。教师入情入境地范读。 3.教师朗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方法。 教师简单介绍:请读这三个字,“小”“草”“媪”(课件闪烁),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最末有相同的韵母,都有“ao”。)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大家读读词的上片,感受一下。(生练习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