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_邓勇辉

磁性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_邓勇辉
磁性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_邓勇辉

磁性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

邓勇辉1,汪长春1,杨武利1,胡建华1,金 岚1,褚轶雯1,府寿宽1*,沈锡中2

(1.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上海 2000433;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

摘要:磁性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磁性聚合物微球;制备;应用;研究进展

引 言

磁性聚合物微球是一种由磁性材料和非磁性聚合物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功能微球,其中磁性成分主要是铁、钴、镍,或者它们的氧化物以及合金等,非磁性聚合物材料可以是合成聚合物如聚苯乙烯和各种丙烯酸树脂或天然聚合物蛋白质、淀粉、葡聚糖、琼脂糖等,也可以是无机聚合物如二氧化硅等。以无机聚合物作为非磁性组分的磁性聚合物微球方面的文献报道得不多,因此本文着重综述有机-无机复合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并将这类微球称为磁性聚合物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通常由无机磁性材料和有机聚合物材料构成,一方面,它具有有机聚合物微球的众多特性,如可通过共聚、表面改性等途径,赋予其表面多种反应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氨基、醛基等),通过吸附或共价键合的方式与酶、细胞、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另一方面,由于它具有超顺磁性可以很方便地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从介质中分离出来。因此,磁性聚合物微球被广泛地应用作分离材料和载体,如免疫分析、固定化酶、靶向给药、细胞分离等。另外磁性聚合物微球也被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影、磁记录、环境保护以及磁性塑料和磁性橡胶等领域。

1 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分类

磁性聚合物微球按照其结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核壳式,即内核是无机磁性颗粒,外壳是聚合物,这种复合微球中,无机磁性颗粒完全被聚合物包埋,形成典型的核壳结构,如图1A所示;第二类,反核壳式,即内核是聚合物,外壳是无机磁性颗粒,在这类复合微球中无机颗粒通过静电作用或络合等方式沉积在聚合物微球的表面从而形成无机磁性壳层,如图1B所示;第三类,夹心式,即内外层均为聚合物,中间为无机磁性颗粒,这类复合微球往往是通过对第二类微球再包裹一层聚合物而制备的,如图1C所示;第四类,弥散式,即无机磁性颗粒遍布在聚合物微球中,如图1D所示,这类微球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Ugelstad等报道的。

2 磁性纳米颗粒(磁流体)的制备

磁性纳米颗粒可以是金属铁、镍、钴或其合金或其氧化物等,由于镍、钴等存在毒性,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严格限制,而铁的氧化物(Fe3O4,γ-Fe2O3)因其低毒(LD50约2000mg kg体重,远远高于目前临床应用剂量)、易得等特点通常被用作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磁性组分。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

基金项目:NSFC(No50173005,50343019)和STCS M(03JC14012)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邓勇辉(1977-),男,江西临川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通讯联系人E_mail:skfu@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

图1 不同类型的磁性聚合物微球

Figure1 Different types of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

包括物理法(即机械研磨法)、化学法(铁盐沉淀法、金属有机物高温热解法以及高温溶液反应等)。

2.1 物理法

机械研磨法是早期制备磁流体的方法,1965年Papell等[1]首先报道。Papell利用油酸作为界面活性剂,制备了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的四氧化三铁颗粒,这种方法制备的颗粒在烃油中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后来Rosensweig等[2]进一步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首次将所制备的分散液命名为“Ferr ofluid”。机械研磨法通过长时间对铁氧体矿物(如四氧化三铁颗粒)进行湿法研磨并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得粒径大约10nm的四氧化三铁颗粒,这些纳米颗粒经过不同方法处理可以稳定分散在烃油(如煤油)或水中。虽然机械研磨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非常费时,现在已很少被使用。

2.2 化学法

化学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氧化法和热解法。

2.2.1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通常是向铁盐溶液加入碱液并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搅拌速度等,或者添加一定的稳定剂制备磁性纳米颗粒。早在1852年Lefort就首次报道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水性和油性磁流体[3],他通过将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加到铁盐和亚铁盐的混合溶液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胶溶过程制备了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四氧化三铁颗粒,其反应如下式所示:

Fe2++2Fe3++8OH-=Fe

3O

4

+4H

2

O

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颗粒可以分散在含有一定的稳定剂的有机溶剂中。Massart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磁性颗粒进行酸化处理并令其吸附柠檬酸根离子制备了电荷稳定的水性磁流体[4]。这种方法制备的磁性颗粒小并且在水中能够长时间稳定分散。

此外,也有人[5]采用氧化法制备磁流体,如在向亚铁盐溶液滴加碱液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可以制备磁流体,其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3Fe2++H2O2+6OH-=Fe3O4+4H2O

此方法中常常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聚合物做稳定剂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表面活性剂稳定的磁流体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普遍的一类磁流体。过去通常是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化学共沉淀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制备这类磁流体,同时,通过简单的调节酸碱度可以很方便改变其亲油和亲水性[6],如在合成磁流体过程中加入过量的长链脂肪酸(如油酸,月桂酸等),产物经过磁分离可以稳定分散在水中,形成水性磁流体。此时所得到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由两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包围,其中第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离子头吸附在纳米颗粒的表面,第二层表面活性剂的尾端与第一层表面活性剂尾端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一起,而离子端伸向水中,从而使得纳米颗粒稳定分散在水中。如果向水性磁流体中加入一定的酸液(如盐酸),通过磁分离收集沉淀下来的磁性纳米颗粒,然后用丙酮洗去第二层表面活性剂,剩下的第一层表面活性剂稳定的纳米颗粒可以分散在烃油中,从而形成油性磁流体,如图2所示。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中,常常需要水分散性的可生物相容的磁流体,通常是在水溶性的(改性的)天然高分子[7]或者合成高分子[8]存在下原位合成氧化铁纳米颗粒。

2.2.2 热解法 热解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由于这种方法制备的颗粒不仅粒径均一,而且晶形完善,因此逐渐被用来制备各种金属及其合金纳米颗粒和氧化物纳米颗粒等[9~11]。该法通常以金属络合物如Fe(CO)5,Fe(Cup)3(Cup:N-nitrosophenylhydroxy-a mine)等作前驱体,通过高温裂解产生金属纳米粒子,如果再进一步氧化就可以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IBM Watson研究中心的Murray小组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2,13]。他们以联苯醚为反应介质,使乙酰丙酮铁和长链醇以及油

图2 表面活性剂稳定的磁流体

(a)在水中;(b)在煤油中

Figure2 Surfactant stabilized magnetic fluid using

(a)water(b)kerosene as dispersant

酸、十二氨等在高温(200~300℃)回流,可以制备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磁性铁氧体纳米颗粒(MFe2O4,M 是Fe,Co,Mn等)。国内Li等[14]采用一罐法在吡咯烷酮存在使乙酰丙酮铁高温回流制备了水溶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

3 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磁性聚合物微球自其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有磁响应性和易功能化特点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早期的简单乳化交联法到随后Ugelstad 首创的原位合成法再到常规单体聚合法(乳液聚合,分散聚合等)以及现在一些先进的方法如活性聚合(如基团转移聚合等)。目前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方法越来越趋向以小尺寸、单分散、强磁性以及易功能化和生物相容性为目标。

3.1 包埋法

包埋法是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最早的一类方法,它是将磁性微粒分散于天然或合成聚合物溶液中,通过雾化、沉积、蒸发等手段得到磁性聚合物微球[15]。由于其制备过程简单,费用低等特点,至今仍被加以改进并应用。Bahar等[16]将悬浮有Fe3O4的油相倒入水相,搅拌,然后在室温下蒸发油相溶剂氯仿,制得带有反应性醛基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并将其用于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研究。Yen等[17]在FeCl2和FeCl3的酸性水溶液中溶解壳聚糖,然后通过控制pH值得到磁性壳聚糖微球。Emir等[18]将磁粉分散在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然后将其乳化在矿油和石油醚组成的油相中,以戊二醛作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国内中南大学张阳德研究小组等[19,20]采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磁性白蛋白微球并用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载体。Chatterjee等[21]将人血清蛋白溶解到悬浮有铁氧体粉末的水中,并进一步将其乳化在含有司班的棉籽油中,然后加热使乳化体系升温至130℃,令蛋白固化制备了磁性蛋白微球。Delgado研究小组[22]采用复乳技术(Double-emulsion),将分散有磁性颗粒的水乳化分散在溶有聚乳酸的二氯甲烷中形成W O乳化体系,然后再将其乳化分散在含有1%w v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W O W复合乳液,最后在搅拌下将二氯甲烷挥发制备了磁性聚乳酸微球。

包埋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所制备的微球形态不规整,微球平均粒径较大(约500nm以上甚至微米级),且粒径分布宽。此外,包埋法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通常要使用较大量的乳化剂,尽管通过一些后处理可以去除大量乳化剂,但是微球中不可避免会有残余,这样使磁性聚合物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3.2 单体聚合法

单体聚合法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并且被广泛采用的制备方法。早在1977年Avremas等[23]就报道了一种亲水性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即在铁氧体纳米粒子存在下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制备了磁性聚丙烯酰胺微球。单体聚合法一般是先制备无机磁性颗粒,然后在磁性颗粒存在下加入单体、引发剂、乳化剂或稳定剂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制得包含无机磁性颗粒的聚合物微球。其中无机颗粒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

表面处理使其易分散在反应体系或者带有特定的表面性质如强亲水性或疏水性。早期的单体聚合法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较宽,且表面不规整。随着制备方法的逐渐发展和改进,许多种单体聚合法都可以成功地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根据文献报道,单体聚合法按照聚合方式主要分为乳液聚合法(包括无皂乳液聚合、种子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以及反相微乳液聚合等)、分散聚合和(微)悬浮聚合法等。

3.2.1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制备聚合物微球特别是功能型聚合物微球的常用方法,是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常用方法之一。最早采用乳液聚合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是日本东京大学的Noguchi等[24],他们以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作乳化剂,在磁流体存在下,通过添加少量水溶性单体以过硫酸铵引发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制得包裹四氧化三铁的聚合物乳胶粒。随着这一制备方法的不断改进和逐渐完善,乳液聚合法可以制备近单分散的磁性聚合物微球,Xu等采用改进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并用于制备磁控光子晶体[25]。

反相(微)乳液聚合是制备亲水性聚合物微球的一种有效途径,Dresco等在反胶束中制备了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颗粒并进一步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包裹四氧化三铁的磁性纳米微球[26]。作者组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水性磁流体,并在其存在下利用反相微乳聚合制备了磁性聚丙烯酰胺微球[27,28]。Gupta等[29]利用可聚合的乙二醇衍生物在氧化铁存在下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40~50nm的水溶性的磁性聚合物微球。Wormuth等[30]制备了PE O-PAA稳定的磁流体然后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亲水性磁性聚合物微球。

自从1973年Ugelstad等首次提出“细乳液”概念以来,细乳液技术由于其兼有常规乳液聚合的大多数优点以及其自身制备粒径均一粒子的聚合机理,常常被用于制备无机-聚合物复合微球,无机组分可以是二氧化硅、氧化钛、铁氧体以及碳酸钙等纳米颗粒[31]。Landfester小组采用细乳液聚合制备磁性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微球中无机铁氧体含量高达60%(wt),因此具有很强的磁响应性[32]。Xu等[33]采用反相细乳液制备了亲水性磁性聚丙烯酰胺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适于制备单分散的亚微米级的聚合物微球,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聚合物微球包括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在这类方法中最关键的是必须使无机颗粒充分分散在反应介质中,同时反应条件如体系的酸碱度、反应介质的极性、反应温度以及单体的选择等也必须加以控制。Xie等[34]在磁流体存在下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微球,研究了通过加入极性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以及改变引发剂的用量调节微球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对产物磁性聚合物微球单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当极性溶剂有利于提高微球的单分散性,而过高的用量会降低微球的单分散性。另外,通过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一定的表面改性可以增加其与聚合物间的相容性,这样所制备的复合微球不仅包埋效果好而且微球形态比较规整,同时没有空白聚合物微球产生[35,36]。作者课题组通过在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型二氧化硅并进一步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表面带有双键的磁性纳米二氧化硅球,并以此为种子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近单分散的亚微米磁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球[37]。

此外也有人利用电荷相互作用导致的异相凝结原理制备了磁性聚合物微球即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微球然后将表面带负电的Fe3O4通过电荷相互作用结合到聚合物微球上[38,39],或者制备表面带有特定基团的聚合物微球,然后通过基团与无机磁性材料发生络合制备反核壳结构的磁性聚合物微球[40~42],如果再在其表面包裹聚合物则可以制备夹心磁性聚合物微球[43,44]。

3.2.2 分散聚合 分散聚合是指一种由溶于反应介质的单体通过聚合生成不溶于反应介质的聚合物,而且形成胶态稳定的分散体系的聚合方式。Horák等对于分散聚合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作了系统研究[45~48],分别使用商品氧化铁粉末和自制磁流体,考察了单体种类、立体稳定剂以及反应介质等对于所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发现使用商品氧化铁粉末通过分散聚合制备的微球表面含有大量未包裹的氧化铁。国内Liu等[49]首先了合成带氨基的亲水性大分子单体(MPEO),然后在四氧化三铁存在下采用分散聚合与苯乙烯共聚制备了两亲性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微球粒径约10μm,氨基含量为0.01~0.25

mmol g。王艳君等[50]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得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微球,进而采用磁流体存在下的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磁性聚合物微球,分别研究了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的用量对微球表面羧基含量、直径与直径分布的影响及磁流体用量对微球磁响应性、直径与径分布的影响。作者认为由于磁性Fe3O4粒子对单体和引发剂的吸附作用,使得在反应初期粒子表面成为主要的聚合反应场所,磁流体量增加导致成核数目增多,从而使最终微球直径减小;但当磁流体用量过大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聚凝加重,使得最终直径增大,稳定性也变差。李孝红等[51]采用分散聚合法,以Fe3O4粉末为磁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为聚合物壳层,合成了带羟基的磁性复合聚合物微球,由于Fe3O4与苯乙烯等单体的亲和性差,作者采用聚乙二醇溶液事先处理磁粉从而增强其表面亲水亲油性,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得粒径为50~500μm,Fe3O4含量为0.5~2.5%的磁性微球。邱广明等[52]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具有磁响应性的Fe3O4PSt-AA核-壳复合微球,考察了复合微球的形态及结构,研究了分散介质、引发剂、聚合条件和种子粒子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节有关反应条件可以使复合微球的粒径达到23.0μm,磁性氧化铁含量达到9.0mg g。罗正平等[53]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5~2.0μm、单分散性好、磁含量可达10%的PSt、P(St MAA)磁性高分子微球。讨论了温度、引发剂、分散介质、稳定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所得磁性微球的外观形态、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升高温度磁球粒径增大;增加引发剂用量磁球粒径增大;介质极性增加磁球粒径减小,分散系数减小;稳定剂用量增加粒径减小。偏高或偏低的温度、引发剂及稳定剂浓度都会使分散系数增大。

3.2.3 (微)悬浮聚合 Rembaum采用悬浮聚合制备了磁性聚戊二醛微球,其平均粒径约100nm[54]。Liu 等[55]采用改进的悬浮聚合通过单体共聚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带有环氧基的超顺磁性聚合物微球。Lee采用悬浮聚合物制备了微米级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改性分别得到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56]。国内万惠文等[57]使用表面活性剂先对γ-Fe2O3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能够很好地分散在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中,然后采用悬浮聚合法结合超声波技术制备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超顺磁性,粒径约1μm,大小不均匀,粒径分布较宽。王胜林等[58]在分散有磁流体的苯乙烯中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然后将此磁流体分散在水中,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形成较稳定的微悬浮液,采用微悬浮聚合法进行聚合,合成了0.4μm~6μm,主要分布在0.7μm~2.0μm的磁性微球。

3.3 化学转化法(原位法)

上世纪80年代,挪威科学家Ugelstad[59]首次提出了化学转化法合成磁性聚合物微球并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进而开发了一系列的商品化的产品Dynabeads。该法首先利用乳液聚合或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的致密的或多孔的聚合物微球,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功能单体或对微球进行后修饰使微球带有大量能与铁盐形成配位键或离子键的基团,如—NH2,—COOH,—SO3H,—NO2等。然后将一定浓度的Fe2+和Fe3+渗透到微球的内部与上述基团作用而被固定,并升高pH值使Fe2+和Fe3+在孔中形成Fe3O4或者通过氧化还原法使结合在微球上的铁离子转化为磁性纳米颗粒,从而制备了单分散的磁性聚合物微球。通过对磁性聚合物微球进行后处理可以使其表面具有不同功能基团以满足磁性聚合物在特点场合的应用。原位法可以制备各种粒径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其中500nm到20μm最佳。其突出特点是合成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无机磁性磁组分在每个磁性聚合物微球中均匀分布,无空白聚合物微球;磁响应性强,微球中无机磁性组分高达30%(wt)。

采用类似的方法,Lindlar等制备了单分散的磁性聚丙烯酸酯微球,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制备400~800nm的微球[60],Zhang等通过在聚合物凝胶微球中合成纳米氧化铁、硫化铬等颗粒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的微球[61]。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方法、新途径被提出用来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如活性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聚合[62],也有人采用裂解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磁性微球[63,64]。

4 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磁性聚合物微球不仅具有聚合物微球的诸多特性,同时具有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定向运动到

特定部位,或迅速从周围介质中分离出来,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磁球不但在靶向给药

[65~67]、细胞分离[68~77]

、亲合色谱[78~83]、核酸研究[84~87]、固定化酶[72,79,88,89]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而且在有机和生化合成[90~93]、生物催化[94~96]、环境 食品微生物检测[97~100]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文就简要

介绍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靶向给药以及环境检测等部分领域的应用进展。

4.1 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无论是在临床还是生物工程以及食品卫生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101],细胞分离是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典型应用之一[102]。与传统的细胞分离方法相比,磁性聚合物微球用于细胞分离具有以下优

点[103],可以直接从原样如血样,骨髓、组织匀浆、培养介质等中将目标细胞分离出来,同时这种分离方法简单快捷。不像在电场,使用磁分离,由于在静磁场中样品中的离子或带电溶质中不会受到干扰,最重要的是:和传统的离心或过滤方法分离细胞相比,磁分离细胞的结合和洗提过程很温和不需要很大剪切力,因此对细胞不会产生破坏;此外,当需要分离大量某种活细胞时,磁分离技术更易于放大操作,而传统的流式细胞术难以实现这一目的。

利用聚合物微球进行细胞分离的一般过程是:将细胞表面特异性抗体包覆磁球表面,与细胞原液混合孵育、磁分离,然后用适当方法将目标细胞解离,并将聚合物微球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细胞。磁性聚合物微球在应用于细胞分离时,通过选择表面特异性抗体的不同,既可以用于分离不需要的细胞(反相分离),也可用于富集所需要的细胞(正相分离),如图3所示。

图3 通过直接或间接法的磁分离细胞Figure 3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s for magnetic separation of cells

Poynton 等[104]用含有抗生素蛋白、植物凝结素等

配体结合的磁性微球,进行骨髓中T 细胞的分离,用

于白血病的治疗。Josephson [72]则将戊二醛活化的硅烷

化磁性微球用于人血中淋巴细胞的分离;Bjerk [105]用来

分离并纯化人血中嗜碱细胞。Rembaum 等将磁性聚戊

二醛微球标记分离人血红细胞,可分离除去超过95%

的未标记细胞[106]。Durc ova [107]使用磁性微球从体细胞

分离并纯化干细胞,可以获得纯度高达83%的干细

胞。此外,Ugelstad 等就磁性微球用于细胞分离也作了

较详尽的综述[108]。

4.2 固定化酶

酶是一种生物蛋白质,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

具有高选择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广

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但天然酶

稳定性差、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反应后混入产品,纯化困难,使其难以在工业中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酶在大规模生产中,使酶能反复使用,是很有经济价值的课题。固定化酶的使用,推动了酶在生产上的应用。固定化酶,即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一类技术。用磁性微球作为固定酶载体有以下优点:(1)可以很好地保持它的活性和稳定性;(2)通过磁分离使得体系中酶的回收更加方便,提高了酶的使用效率;(3)磁性载体固定化酶放入磁场稳定的流动床反应器中,可以减少反应体系中的操作,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4)利用外部磁场可以控制磁性材料固定酶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替代传统的机械搅拌,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

Kondo 等采用两步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热敏性磁性聚合物微球,并进一步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胰蛋白酶固定在微球上,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这种微球固定的胰蛋白酶仍具有非常高的活性。国内邱

广明等[109]采用改进的乳液聚合制备了表面带有羧基的磁性聚合物微球,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在磁性微球表面固定中性蛋白酶,制备活性高达700U g ;缓冲溶液pH =6.0、离子强度较高时,固定化酶的活性最高。邱广亮等[110]研究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聚乙二醇微球,并以此为载体,固定化a -淀粉酶,在最适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活性达34000U g (干胶),并且该固定化酶对酸、碱、热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其操作稳定性也大

大增加。Bilkova 等[111]利用将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磁性P (HE MA -co -ED MA ),D -半乳糖激活反应结果表

明固定后氧化酶具有高活性几乎相当于是其本来活性。

4.3 靶向给药

磁靶向给药系统(Magnetic Tar geted Drugs Deliver y System ,MTDDS )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型靶向给药体,在一些疾病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采用MTDDS 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通常磁靶向给药系统由磁性聚合物微球和药物组成,药物通过物理吸附、包埋、化学键合等方式结合在微球上。大多数载药磁性微球是通过大动脉注射给药的,然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定位至病灶部位通过微球的聚集时产生的栓塞作用以及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如图4所示)。因此MTDDS 在疾病治疗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

图4 磁靶向载药微球用于疾病治疗Figure 4 Administration of magnetic targeted drugs carrier 1960年,Freeman [112]首先报道了将5~100nm 的铁

晶导入血管系统,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铁晶聚集

在身体的特定部位。Myas 等[113]制备了含吲哚美辛的

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经动脉或静脉给药后,在

大鼠尾部施加磁场,给药60min 后,大鼠尾部的药物浓

度比对照组高出60倍。近年来,磁性聚合物微球作为

药物载体用于肝癌治疗受到许多学者广泛兴趣[114,115]

,最早将磁性聚合物应用于临床试验的是L ǜbbe 等[116],

他们使用粒径为100nm 的载有表柔比星(一种抗肿瘤

药)的磁性微球应用于14例晚期实体瘤病人的治疗,

结果表明这种给药方式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同时实现了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微球在靶区的大量积

累,然而,MRI 观察表明由于粒子尺寸很小以及较弱的顺磁性,很大一部分微球滞留在肺部。国内张阳德等[117,118]开展了载阿霉素磁性白蛋白微球的用于治疗肝癌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正常肝的磁靶向性、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等。结果表明,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具有高效磁靶向性,在大鼠移植肝肿瘤中的聚集明显增加,而且对移植性肿瘤有很好的疗效。

H ?feli 认为,磁性微球应用于动物体内首先微球必须是水性的,即必须是分散在水中,同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19]:(1)载体的骨架物质同在体内能代谢,代谢产物应无毒性,并在一定时间内排出体外;(2)微球中所含的不能生物降解的铁磁性粒粒子直径一般应低于20μm ,(供注用者的粒径应在1~3μm 以下,其间保持一定相斥力,不聚集成堆,不堵塞血管。在毛细血管能均匀分布并扩散到靶区,产生疗效);(3)具有最大的生物相容性和最小的抗原性;(4)所含铁磁性物质,在一定强度的体外磁场作用下,在大血管中不停留,而在靶区毛细血管中滞留;(5)具有运转足够量药物能力,而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生物降解速度。释药速度适宜,保证在停靶区释放出大量药物。

目前,尽管国内外在磁性聚合物微球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磁性聚合物微球用于靶向给药的大多数研究尚处起步阶段。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磁性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医学、生物学、工业应用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国内外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大多数应用研究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仍处实验室阶段,今后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制备具有高磁含量,粒径单分散、表面易于功能化的、表面亲 疏水性能的磁性聚合物微球,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

(2)研究具有强磁响应性和高比表面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应用等领域,最主要是利用其磁响应性和表面吸附、键合特性。然而,强磁响应性和高比表面是一对矛

盾。为了得到强磁响应性的微球,往往以提高粒径为代价,而粒径的提高,不仅降低了其在溶液中的悬浮稳定性,而且使其比表面大幅降低。因此,研究强磁响应性和高比表面的磁性高分子微球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3)提高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稳定性。将目前开发出的磁性微球用作固相载体系统(特别是在有机溶剂存在的化学合成中)存在着两大缺点:(a)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因外层包覆体不够稳定而失去部分磁性;(b)因磁性微球在不同的溶剂和温度条件下溶胀、收缩或溶解而使反应活性点被包理或失去。因此,提高磁性微球的稳定性(如耐溶剂性、耐热性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探索多功能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目前虽然制备磁性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这些方法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制备表面带特定功能基磁性聚合物微球,充其量只是为了利用其磁性和表面功能基团。具有多重功能的磁性聚合物微球报道较少,为了赋予磁性聚合物微球更高的使用价值,有必要探索多功能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比如在赋予聚合物微球磁响应性的基础上,赋予其光响应、温度响应等性能;(5)深入研究磁靶向给药用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其载药载体上的应用,磁性聚合物微球用于疾病的靶向治疗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要同时实现高磁靶向效果、药物在靶区的可控释放以及聚合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仍有一定难度,与此相关研究工作仍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只有这三者都实现了,磁性聚合物微球才能真正在疾病治疗方面大规模使用,从而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Papell S S.U SP3,215,572,1965.

[2] Neuringer J L,Rosens weig R E.Phys Fluids,1964,27:1927.

[3] Lef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tes R endus Acad Sci Paris,1852,34:488.

[4] Massart R.IEEE Trans M agnetics,1981,17(2):1247.

[5] 邱广明,孙宗华.化学试剂,1993,15(4):234.

[6] Shen L F,Laibinis P E,Hatton 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ngmuir,1999,15:447.

[7] Molday R S,M ackenzie D J.Immunol Methods,1982,52:353.

[8] Harris L A,Goff J D,et al.Chem M ater2003,15:1367.

[9] R oc kenberger J,Scher E C,Ali visatos P A.J Am Chem Soc,1999,121:11595.

[10] Hyeon T,Lee S S,Park J,et al.J Am Chem Soc,2001,123:12798.

[11] Guo Q,Teng X,Rahman S,et al.J Am Chem Soc,2003,125:630.

[12] Murra y C B,Sun S,Gaschler W,et al.IBM J R es&Dev,2004,45:47.

[13] Sun S,Murra y C B.J Appl Phys,1999,85:4325.

[14] Li Z,Chen H,Bao H,et al.Chem Mater,2004,16(8):1391.

[15] 谢钢,张秋禹,李铁虎.高分子通报,2001,6:38

[16] Bahar T,Celibi S S.J Appl Pol ym S ci,1999,72:69.

[17] Yen S P S,R embaum A,Landel R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4,285,819,1981.

[18] Emir B D,Ebru K,Cengiz B,Eylem O.R eact Funct Pol ym,2002,50:225.

[19] 周少波,龚连生,张阳德.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4.

[20] 龚连生,张阳德,刘恕.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543

[21] Chatterj ee J,Haik Y,Chen C J.J Magn M agn Mater,2001,225:21.

[22] Gomez-Lopera S A,Plaza R C,Delgado A V.Colloid Interface Sci,2001,240:40.

[23] Guesdon J L,Avraemas S.Immunochemis try,1977,14:443.

[24] Noguc hi H,Yanas e N,Uchida Y.J Appl Pol ym Sci,1993,48:1539.

[25] Xu X L,Friedman G,Humfeld K D,et al.Chem M ater,2002,14:1249.

[26] Dresco P A,Zaits ev V S,Gambio R J,e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ngmuir,1999,15:1945.

[27] 邓勇辉,王雷,杨武利,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5):920.

[28] Deng Y,Wang L,Yang W,et al.J Magn Magn Mater.2003,257(1):69.

[29] Gupta A K,Wells S,IEEE Transcations on Nanobioscience,2004,3(1):66.

[30] Wormuth K 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1,241:366.

[31] R amirez L P,Landfester K.M acromol Chem Phys,2003,204:22.

[32] Landfester K.Adv Mater,2001,13:765.

[33] Xu Z Z,Wang C C,Yang W L,et al.J Magn Magn Mater,2004,277:136.

[34] Xie G,Zhang Q Y,Luo Z P.J App Pol ym Sc,2003,87:1733.

[35] Yanase N,Noguchi H,Asakura H,et al.J Appl Poly Sci,1993,50:765.

[36] Bourgeat-La mi E,Es piard P,Guyot A.Pol ymer,1995,36(23):4385.

[37] Deng Y H,Yang W L,Wang C C,et al.Adv Mater,2003,15:1729.

[38] Jin L,Deng Y H,Hu J H,et al.J Pol ym Sci polym c hem,2004,42:6081.

[39] Sauzedde F,Elais sari A,Pichot C.Colloid Pol ym Sci,1999,277:846.

[40] Wang Y M,Wang Y,Feng L X.J Appl Pol ym Sci,1997,64:1843.

[41] Wang Y M,Feng L X,Pen C.J Appl Pol ym Sci,1998,70:2307.

[42] Moore L R,Zboro wski M.J Biochem Biophys Methods,2000,44:115.

[43] Sauzedde F,Elais sari A,Pichot C.Colloid Pol ym Sci,1999,277:1041.

[44] Furusawa K,Nagas hima K,Anzai C.Colloid Polym Sci,1994,272:1104.

[45] Horák D.J Pol ym Sci,Part A:Poly Chem,2001,39:3707.

[46] Horák D,Nataliya B,J Pol 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4,42:5827.

[47] Horák D,Semenyuk N,Lednicky F.J Polym Sci(Polym Chem Ed),2003,41:1848.

[48] Horák D,Lednicky F,et al.M acromol Mater Eng,2004,289:341.

[49] Liu X Y,Ding X B,et al.J Appl Pol ym Sci,2003,90:1879.

[50] 王艳君,刘江峰,姚兆玲,等.天津大学学报,2001,34(1):64.

[51] 李孝红,丁小斌,孙宗华.功能高分子学报,1995,8(1):73.

[52] 邱广明,高晓松,杨春雁,等.聚合物乳液通讯,1995,15(2):11.

[53] 罗正平,张秋禹,吴昊,等.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15(2):147.

[54] R embaum A.U SP4,267,234,1981.

[55] Liu X Q,Guan Y P.Chin J Chem Engin,2003,11(6):731.

[56] Lee Y,R ho J,Jung B.J Appl Poly Sci,2003,89(8):2058.

[57] 万惠文,张强,宋宏涛,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9,21(1):22.

[58] 王胜林,朱以华,吴秋芳,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1,27(4):364.

[59] Ugelstad J,Ellingsen T,Berge A,e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4,774,265,1988.

[60] Lindlar B,Boldt M,Eiden-As smann S,Maret G.Adv Mater,2004,14:1656.

[61] Zhang J,Coombs N,Kumacheva E.J A m Chem Soc,2004,126:7908.

[62] Christ y R V,Zhang Z J.J Am Chem Soc,2002,124:14312.

[63] Nic hol as A D,Burke H,Stover D H,et al.Chem Mater,2002,14:4752.

[64] Okubo M,Minami H,Komura T.J Appl Pol ym S ci,2003,88:428.

[65] Safarik I,Safarikova M.Mon Chem,2002,133:737.

[66] Fricker J.Drug Dis cov Today,2001,6(8):387.

[67] Schutt W,Gruttner C,Teller J,et al.Artif Organs,1999,23:98.

[68] Mol day R S,Yen S P S,R embaum A.Nature,1977,268:437.

[69] R embaum A,Dreyer W J.Science,1980,208:364.

[70] Senyei A E,Widder K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4,230,685,1980.

[71] Ugels tad J,Stens tad P,Kilaas L,e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5,763,203,1998.

[72] Jos ephs on L.U SP4,672,040,1987.

[73] 吴传斌,何素梅,高文伟,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2):63.

[74] Wilson R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5,932,097,1999.

[75] Kat harine M P,Eric J J,Graham A.J Immuno M eth,1999,223:195.

[76] Safarik I,Safarikova M.J Chromatogr B Bi omed Sci Appl,1999,722:33.

[77] Safarik I,Safarikova M:Cells isolation:magnetic techniques.In Encycl opedia of Separation Science(Edited by:Wils on ID,Adlard TR,Poole CF,

Cool M).London:Academic Press2000,2260.

[78] Mosbach K,Anderss on L.Nature,1977,270:259.

[79] Whitehead R A,Chagnon M S,Groman E V,e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P4,554,088,1985.

[80] Lochmuller C H.Wigman L S.Separation Sci Technol,1987,22(11):2111.

[81] Hubbuch J J,Thomas Ort.Biotec hnol and Bioengin,2002,79(3):301.

[82] Xu H,Zhang G L,Zhang F B,et al.Chin J Chem Engin,2003,11(4):456.

[83] Frenz el A,Bergemann C,Kohl G,et al.J Chromatogr B,2003,793(2):325.

[84] Uhlen M.Nature,1989,340:733.

[85] Peter R L,Stephen E B.J Chromato A,1998,816:107.

[86] Bach H J,Hartmann A,Trevors J T,et al.J M icrobio M eth,1999,37:187.

[87] Weiz mann Y,Patolsky F,Lioubashevs ki O,et al.J Am Chem Soc,2004,126(4):1073.

[88] Horak D,R ittich B,Safar J,et al.Biotechnol Prog,2001,17(3):447.

[89] Chen J P,Su D R.Biotechnol Prog,2001,17(2):369

[90] R ans S,White P,Bradley M.Tetrahedron Lett,1999,40:8137.

[91] Benner S A.EP113,452,1984.

[92] Sucholeiki I.U SP5,684,130,1997.

[93] Sucholeiki I.U SP5,858,534,1999.

[94] Hirsch R,Katz E,Will ner I.J Am Chem Soc,2000,122(48):12053.

[95] Weiz mann Y,Patolsky F,Katz E,et al.J A m Chem Soc,2003125(12):3452.

[96] Katz E,Willner I.J Am Che m Soc,2002124(35):10290.

[97] Skjerve E,Ols vik O.Int J Food M icrobiol,1991,14:11.

[98] Bruno J G,Yu H.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6,62(9):3474.

[99] Yu H.Anal Chem Acta,1998,376:77.

[100] Sylvie H S,Emmanuelle G.FE MS M icrobiol ogy Lett,1999,176:285.

[101] Nakamura M,Decker K,Chos y J,et al.Bi otechnol Prog,2001,17(6):1145.

[102] Andreas T,Alexander S,Andreas R.Immunotechnol,1998,4:89.

[103] Safari k I,Safarikova M.J Chromatogr B,1999,722:33.

[104] Poynton C H.U SP4,920,061.1990.

[105] Bjerke T,Niels en S,Helgestad J,et al.J Immunol Meth,1993,157:49.

[106] Rembaum A,Dre yer W J.Science,1980,208:364.

[107] Durcova G,Tokunaga T,Takahasi S,et al.Theriogenology,1997,47:242.

[108] Ugel stad J,Berge A,Ellings en T,et al.Prog Pol ym S ci,1992,17:87.

[109] 邱广明,孙宗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5,12(3):209.

[110] 邱广亮,张艳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8,27(2):129.

[111] Zuz ana B,Marcela S,et al.J Chro matogr B,2002,770:25.

[112] Freeman M W,J Appl Phys,1960,31(5):404.

[113] M yas S P,Sihorkar V.J M icroencapsul,1989,6(4):493.

[114] Wu C B,Wei S L,He S M.J Clin Pharm Sci,1995,4:1.

[115] Jones S K,Winter J G.Phys Med Biol,2001,46:385.

[116] Lǜbbe A S,Bergemann C,Riess H.Cancer Res,1996,56,4686.

[117] 张阳德,龚连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4.

[118] 龚连生,张阳德,刘恕.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543.

[119] H?feli U O.Inter J Pharm,2004,277:19.

Research Progress in Magnetic Polymeric Microspheres

DE NG Yong-hui1,W ANG Chang-chun1,YANG Wu-li1,HU Jian-hua1,JIN Lan1,

CHU Yi-wen1,FU Shou-kuan1*,SHEN Xi-zhong2

(1.Dep artment of Macr omolecula r Science and Key Labo ratory of M olecular Engineering o f Polymers,Ministry o f Educatio n,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2.D ep artment of G astro enterolo gy,Zhongshan Hos 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A bstract:As a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magnetic polymeric micr ospheres offer high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particularly in biomedical and bioengineering field.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mor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polymeric microspheres as well as prospected futur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polymeric micr ospheres.

Key words:Magnetic microsphere;Preparation;Application;Research advance

常用高分子聚合物名称缩写 中英文对照

常用高分子聚合物名称缩写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无忧塑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版权所有) 塑料类别俗称中文学名英文学名英文简称主要用途 热 塑 性 塑 料 聚苯乙烯类硬胶通用聚苯乙烯General Purpose Polystyrene PS灯罩、仪器壳罩、玩具等 不脆胶高冲击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 HIPS日用品、电器零件、玩具等 改性聚苯乙烯类ABS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电器用品外壳,日用品,高级玩具,运动用品 AS料(SAN料)丙烯腈-苯乙烯Acrylonitrile Styrene AS(SAN)日用透明器皿,透明家庭电器用品等 BS(BDS)K料丁二烯-苯乙烯Butadiene Styrene BS(BDS)特种包装,食品容器,笔杆等 ASA料丙烯酸-苯乙烯-丙烯睛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 ASA适于制作一般建筑领域、户外家具、汽车外侧视镜壳体 聚丙烯类PP(百折胶)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包装袋,拉丝,包装物,日用品,玩具等 PPC氯化聚丙烯Chlorinated Polypropylene PPC日用品,电器等 聚乙烯类LDPE(花料,筒料)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包装胶袋,胶花,胶瓶电线,包装物等 HDPE(孖力士)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包装,建材,水桶,玩具等 改性聚乙烯类EVA(橡皮胶)乙烯-醋酸乙烯脂Ethylene-Vinyl Acetate EVA鞋底,薄膜,板片,通管,日用品等 CPE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CPE建材,管材,电缆绝缘层,重包装材料 聚酰胺尼龙单6聚酰胺-6Polyamide-6PA-6轴承,齿轮,油管,容器,日用品 尼龙孖6聚酰胺-66Polyamide-66PA-66机械,汽车,化工,电器装置等 尼龙9聚酰胺-9Polyamide-9PA-9机械零件,泵,电缆护套 尼龙1010聚酰胺-1010Polyamide-1010PA-1010绳缆,管材,齿轮,机械零件 丙烯酸脂类亚加力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透明装饰材料,灯罩,挡风玻璃,仪器表壳 丙烯酸脂共聚物改性有机玻璃372#,373#甲基丙烯酸甲脂-苯乙烯Polymethyl Methacrylate-Styrene MMS高抗冲要求的透明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脂-乙二烯Methyl Methacrylate-Butadiene MMB机器架壳,框及日用品等

表面含羧基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第22卷第4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22,No.4 2006年7月POLYMER MAT 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06表面含羧基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赵吉丽1,韩兆让1,王 莉1,刘春丽1,余 娜1,张群利2 (1.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3;2.东北林业大学包装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 e3O4纳米微粒,并对F e3O4微球表面进行改性,以磁性Fe3O4为核,通过苯乙烯和丙烯酸的乳液共聚,制备了粒径均匀、以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为壳、表面含有一定羧基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复合微球。测定了此微球的形态、结构和粒径,探讨了聚合单体、乳化剂等因素对微球合成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Fe3O4;乳液聚合;核壳粒子;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中图分类号:T Q31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6)04-0204-04 近几十年来,性质特殊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备受关注[1]。它是一种高分子生物材料,既保留了高分子的特性,又具有超顺磁性,因此可方便地利用磁场进行定位。当微球经过共聚或表面改性后,其表面可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如-COOH、-NH2、-OH、-SO3H、-CH3Cl 等),从而使材料获得了新的性能,例如,可在室温下形成Schiff碱共价结合蛋白质、酶和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还可用于磁场分离,因而在细胞分离核酸分离、免疫检测以及靶向药物等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人们已采用分散聚合[2]、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3]、双乳液聚合[4]、反相乳液聚合[5]等方法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利用改进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并对其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 FeCl2 4H2O:分析纯;FeCl3 6H2O:分析纯;无水Na2CO3:分析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化学纯;油酸:化学纯;苯乙烯(St):分析纯;丙烯酸(AA):化学纯,单体经减压蒸馏除去阻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重结晶后使用;二乙烯苯(DVB):分析纯;经碱洗除去阻聚剂;氨水(质量分数为25%~28%):分析纯;蒸馏水。 1.2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合成 1.2.1 油酸改性的磁性Fe3O4的制备[3,6,7]: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7g FeCl3 6H2O和12 g FeCl2 4H2O,用100mL蒸馏水溶解,激烈搅拌下,快速加入80mL质量分数为25%~28%的浓氨水,反应10m in,然后加入11mL油酸,加热到70℃反应30min,继续加热到110℃,以除去水蒸汽和未反应的氨水,静置,冷却至室温,多次用蒸馏水(每次用150mL)洗涤,干燥,保存。 1.2.2 羧基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将0.5g 上述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M P)、0.5m LDVB、0.1g无水Na2CO3和0.4g SDBS依次加入体积为60mL的蒸馏水中,在N2气氛下移入250 m L三颈圆底烧瓶中,充分搅拌乳化30min,升温至70℃,加入0.04g AIBN,保持N2气氛,加热到75℃时,滴加含有0.06g AIBN和体积比为10∶1的St与AA的混合液11mL,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反应10h。所得乳液呈棕色。 收稿日期:2005-06-20;修订日期:2005-09-08  联系人:韩兆让,主要从事高分子纳米材料与仿生材料研究,E-mail:hanz r@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

免疫磁性微球技术专题

免疫磁性微球技术专题 技术简介: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Microspheres,IMMS),或称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是免疫学和超顺磁性磁珠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免疫磁珠是包被有抗体或具有抗体结合功能的超顺磁性微球,当它与含有靶物质的样品混合孵育时,可与靶物质特异性地结合而形成具有磁响应性的复合物,此复合物可被磁场滞留,从而与样品中其他杂质分离。免疫磁性分离简便易行,分离纯度高,保留靶物质活性,且高效、快速、低毒,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免疫检测、免疫纯化、免疫沉淀等领域。 核心原理: 磁性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或是磁性颗粒的粒度很小时,其磁性很容易随周围的磁场改变而改变,磁体的极性也呈现出随意性,难以保持稳定的磁性能,这种现象就是超顺磁效应。超顺磁性磁珠能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迅速聚集,当磁场撤离后即可重新分散而不带有剩磁,这种特性使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基质被广泛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上。理想的磁珠具有均匀的球形、由具有超顺磁性的铁质核心及高分子保护外壳,大小从50~10000nm 不等。表面常带有化学功能的基团,如-OH、-NH2、 -COOH和-CONO2等,使得磁珠几乎可以偶联任何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磁珠与多数生物高分子如多聚糖、蛋白质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工程,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磁珠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 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各种需要的特定种类的细胞进行分离,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多的细胞分选方法,其原理是用荧光标记抗体的细胞受光激发后在电场中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藉此来将抗体阴性细胞分开,但该方法存在费用高、分离时间长,细胞处理量小等缺陷。 应用免疫磁珠分离细胞是细胞分选的一大突破,该方法方便、快速、分离细胞的纯度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使用免疫磁珠进行分离细胞有两种方式;直接从细胞混合液中分离出靶细胞的方法,称为阳性分离;用免疫磁珠去除无关细胞,使靶细胞得以纯化的方法称为阴性分离。免疫磁珠技术可用来分离人类各种细胞如红细胞、外周血嗜酸/碱性粒细胞,神经干

磁性微球的生物医学进展

磁性微球的生物医学进展 1、磁性微球的制备 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较多,不同类型的磁性微球制备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有喷雾干燥、热处理法和冷冻凝聚法。化学法有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自组装法和生物合成法等。 1.1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基体材料的溶液中,利用喷雾干燥制得磁性微球。王强斌等〔7〕将纳米磁流体分散在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得到外形规整、粒径分布较窄、磁含量约15% 的聚丙烯腈磁性微球,得到的磁性微球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 1.2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将蛋白质分散在磁流体中,在超声激烈搅拌下加热,使蛋白质稳定,可得到蛋白质包覆的磁性微球。Jchatterjee等〔8〕采用此法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磁性微球。将HSA加入到磁流体中,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棉子油中,先在低温(4℃)下高速超声搅拌,然后加热到130℃,同时保持高速的搅拌,持续一定时间,然后冷却洗涤。得到的磁性微球分散良好,稳定性较化学交联蛋白质得到的磁性微球更好。 1.3冷冻凝聚法 冷冻凝聚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再加入液体石蜡,搅拌。低温冷却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过滤、洗涤可得到包覆Fe3O4的磁性微球。张胜〔9〕等利用冷冻法制备了包裹超微Fe3O4和平阳霉素的明胶磁性微球。此微球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和缓释性。 1.4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法是将磁流体分散在高分子单体中,加入乳化剂,高速搅拌剪切乳化。同时高分子单体在乳液滴中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了磁性颗粒均匀分散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谢钢〔10〕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聚苯乙烯)/Fe3O4复合微球,并研究了不同的分散稳定剂对所制备的复合磁性微球的影响。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类似,将磁流体加入到高分子单体中,不加乳化剂的情况下,借助高速搅拌的作用将单体分散成小液滴,单体在小液滴中反应,得到磁性高分子微球。王胜林〔11〕等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将Fe3O4磁性粒子用一种复合分散剂进行表面处理后分散到苯乙烯中,从而形成苯乙烯磁流体,在磁流体中加入引发剂单体二乙烯基苯(DVB),然后将磁流体分散在水中,经过高速剪切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概述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概述 1概述 高分子聚合物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因其综合性能优越、成形工艺相对简便以及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因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然而.高分子材料又有诸多需要克服的缺点。以塑料为例,有许多塑科品种性脆而不耐冲击,有些耐热性差而不能在高温下使用。还有一些新开发的耐高温聚合物又因为加工流动性差而难以成形。再以橡胶为例,提高强度、改善耐老化性能、改善耐油性等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同题都要求对聚合物进行改性。用以强化或展现聚合物某些或某一特定性能为目标的工艺方法.通称为聚合物改性(poly-mermodification)。可以说,聚合物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就是在不断对聚合钧进行改性中发展起来的。聚合物改性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者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克了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 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划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及纤维增强复合改性、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及其他方法改性。 聚合物改性的目标如下。

1)功能性使某一聚合物具有特定的功能性,而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磁性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含能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分离膜等。 2)高性能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抗蠕变、硬度和韧性等,获得全面或大部分提高。 3)耐久性使聚合物的某些性能,如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药溶剂性、耐应力开裂性、耐气候性等,得到持久的提高或改善。而成为特种高分子材料。 4)加工性许多高性能聚合物,因其熔融温度高,熔体流动性差,难以成形加工,采用改性技术,可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 5)经济性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题下,采用较低廉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与聚合物共混或填充改性,可降低材料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另外采用共混或填充改性手段,还可提高某些一般聚合物的工程特性.如采用聚烯烃与PA、ABS、PC等共混,或玻璃纤维填充PA、PP、PC等就是典型的范例。 2共混改性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的产生与发展,与冶金工业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尽管已经合成的裹台物达到了数千种之多,但能够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只有几百种,而能够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以及广泛应用的只有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简介:吴颉,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化学。 开发与应用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吴 颉 王 君 景晓燕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本文对新型功能材料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组成、制备方法、应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简要介绍。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微球,磁性载体,固定化酶 The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gnetic microspheres Wu Jie Wang J un Jing Xiaoyan Zhang Mili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agnetic microspheres are re 2 viewed in this article 1 K ey w ords magnetic microspheres ,magnetic carrier ,immobilized enzyme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 能高分子材料。它兼具磁性粒子和高分子粒子的特性,既可方便地从介质中分离,又可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从而赋予其表面多种功能团。因为其具有优异的特性,得以广泛地应用于精细化工、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学、细胞学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适应不同要求的磁性高分子微球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作简要介绍。 1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111 组成材料 目前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微球主要有核-壳式结构和壳-壳-核结构。核-壳式结构中,核既可为 磁性材料,也可由聚合物组成,壳则相应为聚合物或无机物。通过单体共聚可以在磁性微球表面载上一定的功能团,实现磁性微球的表面功能化。如果单体共聚反应困难或表面无功能团,则可通过功能团 的转化得到所需的功能团。 制备磁性微球通常应用的磁性物质有:纯铁粉、羰基铁、磁铁矿、正铁酸盐、铁钴合金等,尤以Fe 3O 4磁流体居多。与磁性材料结合的高分子材料中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壳聚糖、明胶、纤维素等,合成高分子材料最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PAM )和聚乙烯醇(PVA )。其中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具有价廉易得、生物相容性好、可被生物降解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12 制备方法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包埋法、单体聚合法、化学转化法、生物合成法等。11211 包埋法 包埋法是运用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等方法使磁性粒子均匀悬浮于高分子溶液中,通过雾化、絮凝、沉积、蒸发等手段制得磁性高分子微球。磁性粒子表面与亲水性高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和力,所以 第30卷第8期 化工新型材料 Vol 130No 182002年8月 N EW CHEMICAL MA TERIAL S Aug.2002

高分子微球

1.1 高分子微球概述 高分子微球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高分子微球的起源非常悠久,最早的天然高分子微球来自天然的橡胶树的树液,被称为乳胶(Latex)。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最早的合成高分子微球被应用于橡胶制品或橡胶制品的添加剂,这些高分子微球都是由具有弹性的聚合物组成,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以后,随着微球制备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又开始被应用于涂料、纸张的表面加工、胶粘剂、塑料添加物、建筑材料等领域。近十几年来,由于高分子微球应用领域又从以往的一般工业应用发展到高尖端技术领域,如医疗和医药领域、生物化学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等。在高分子微球应用方面,传统应用领域的产品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在涂料应用领域,产品的结构已经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即品种多样化和少量化,但附加价值较高。高分子微球在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应该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这是因为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复合高分子微球又称核壳高分子微球,是制备共混高聚物的一种新技术。它是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已从宏观的聚合物共混物发展到亚微观的复合高分子乳胶。近年来,通过复合技术制备复合乳胶以及对复合型乳胶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核壳结构乳胶聚合物尤其令人感兴趣。核壳结构乳胶聚合物属于异种高分子复合乳胶,是由性质不同的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即种子聚合或多阶段聚合,一般以先聚合的材料为中心,后形成的聚合物为外层,使乳胶粒子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富集不同种成分,通过核壳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形态的非均相乳胶,从而可赋予核、壳各不相同的功能,可获得一般无规共聚物、机械共混物难以具有的优异性能。 核壳高分子的性能与其结构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Okubo等提出“粒子设计”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控制乳胶粒子的形状、异相结构、粒径分布及功能基的分布等。复合乳胶能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塑料、涂料和油漆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人们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手段(如:交联、包埋、附着和反应)赋予乳胶颗粒以光导、电导、热敏和磁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医药和照相工业[1~5]。 1.2 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 1.2.1 乳液聚合 高分子微球的合成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技术。乳液聚合是有单体和水在乳化剂作用下配制的乳液中进行的聚合,聚合体系主要有单体、水、乳化剂及溶于水的引发剂四种基本组分组成。该技术开发起始于本世纪早期,二十年代末已有和目前生产配方类似的乳液聚合过程的专利出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乳液聚合方

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磁性高分子材料通常可分为复合型和结构型两种。前者是指以高分子材料与各种无机磁性物质通过混合粘结、填充复合、表面复合、层积复合等方式加工制得的磁性体,如磁性橡胶、磁性树脂、磁性薄膜、磁性高分子微球等;后者是指不用加入无机磁性物,高分子结构自身具有强磁性的材料,由于比重小、电阻率高,其强磁性来源与传统无机磁性材料很不相同,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1、复合型磁性高分子材料 复合型磁性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在塑料或橡胶中添加磁粉和其他助剂,均匀混合后加工而成的一种复合型材料。复合型高分子磁性材料分为树脂基铁氧体类高分子共混磁性材料和树脂基稀土填充类高分子共混磁性材料两类,简称为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和稀土类高分子磁性材料,目前以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为主。 (1)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 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具有质轻、柔韧、成型后收缩小、制品设计灵活等特点,可制成薄壁或复杂形状的制品。但是其磁性不仅比烧结磁铁的差,也比稀土类磁性塑料的差。如果大量填充磁粉,制品的加工性和强度都会下降。所以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主要用于家电和日用品。 (2)稀土类高分子磁性材料 填充稀土类磁粉制作的高分子磁性材料属于稀土高分子磁性材料。它与烧结型稀土类磁铁相比,虽然在磁性和耐热性方面较差,但

其成型性和力学性能优良,组装和使用方便,废品率低。稀土类高分子磁性材料的磁性虽不如稀土类烧结磁铁,但优于铁氧体类烧结磁铁,其力学强度、耐热性能和磁性能均优于铁氧体类高分子磁性材料。稀土类高分子磁性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出色,可以满足电子工业对电子电气元件小型化、轻量化、高精密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可应用于小型精密电机、通讯设备传感器、继电器、仪器仪表、音响设备等多种领域,将成为今后高分子磁性材料发展的方向。 (3)复合型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粘结剂 目前磁性塑料的粘结剂主要是橡胶、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橡胶类粘结剂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主要用于柔性复合磁体制造;热固性粘结剂一般用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热塑性粘结剂主要为聚酰胺(PA)、聚丙烯和聚乙烯等,其中PA类最常见,目前最常用的PA基体是尼龙6、尼龙66和尼龙12等。 (4)影响复合型磁性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复合型高分子材料磁性能的主要是磁粉的用量和粒径。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磁性能基本上不受高分子种类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磁粉的性质和用量;磁粉的粒径对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如果磁粉粒径较大,粒度分布不均匀,则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不均匀,导致内退磁现象增强,还会造成应力集中,降低物理机械性能。磁粉粒径较小时,磁粉在高分子材料中分散均匀,且退磁能力也越小。当粒径足够小时,各颗粒成为单畴,这样当磁粉的粒径接近磁畴的临界晶粒直径时,磁性材料的矫顽力会大大增加。因此从理

医用高分子微球

河北联合大学Hebei United University 2008级 《医用高分子》课程论文医用高分子微球 姓名陈朝阳 班级08应用化学 学号02 分数

医用高分子微球 陈朝阳 (河北联合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唐山,063009) 摘要:本文对高分子微球的结构性能做了简要介绍,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方法,并对高分子微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最后对其性能及制备技术的改进和在生物医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发展前景做了简单预想。 关键词:高分子微球;功能化;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医学应用 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级至微米级形状为球形或其它几何体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由载体、键合在微球表面上的功能基以及所固定的生物活性物质三部分组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和合成高分子微球两大类。前者有聚多糖类和蛋白质后者多以苯乙烯、乙烯基吡啶、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及它们的衍生物为原料制备。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兴趣,进而更加快了其开发应用的步伐。可以通过选择聚合单体和聚合水平上来设计合成和制备,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与功能。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对材料特性要求较高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无机材料微球或来源于生物体的血球等相比,高分子微球除具有固相化载体特有的易于分离和提纯的优点外,还具有廉价、比表面积大、单分散性好、易于制备及功能化以及对生物体相容性可调、有利于研究与生物体成份相互作用等特点。 1. 高分子微球载体的制备 天然高分子微球本身带有反应性基团,可直接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化。合成高分子微球则必须通过如下方法引入功能基团:(1)功能单体共聚法。即少量功能单体与主单体进行共聚的方法,有时可以加入交联剂以获得交联的微球;(2)微球载体表面修饰法。其中,功能单体共聚由于易控制功能度及交联度,不易产生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常用设备 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形貌分为微观结构形貌和宏观结构形貌。微观结构形貌指的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观尺度上的聚集状态,如晶态,液晶态或无序态(液态),以及晶体尺寸、纳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匀程度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的微观结构状态决定了其宏观上的力学、物理性质,并进而限定了其应用场合和范围。宏观结构形貌是指在宏观或亚微观尺度上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断面的形态,以及所含微孔(缺陷)的分布状况。观察固体聚合物表面、断面及内部的微相分离结构,微孔及缺欠的分布,晶体尺寸、性状及分布,以及纳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匀程度等形貌特点,将为我们改进聚合物的加工制备条件,共混组份的选择,材料性能的优化提供数据。 高分子聚合物结构形貌的表征方法及设备包括: 1.偏光显微镜(PLM) 利用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光学性质特点,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测不同高分子液晶,由液晶的织构图象定性判断高分子液晶的类型。 2.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表面的亚微观结构,确定高分子聚合物内和微小缺陷。体视光学显微镜通常被用于观测高分子聚合物体表面、断面的结构特征,为优化生产过程,进行损伤失效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 3、体视显微镜 使用体视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在取样时不得将进一步的损伤引入受观测的样品。使用金相显微镜时,受测样品需要首先在模具中固定,然后用树脂浇铸成圆柱形试样。圆柱的地面为受测面。受测面在打磨、抛光成镜面后放置于金相显微镜上。高分子聚合物亚微观结构形貌的清晰度取决于受测面抛光的质量。 4.X射线衍射 利用X射线的广角或小角度衍射可以获取高分子聚合物的晶态和液晶态组织结构信息。有关内容参见高分子聚合物的晶态和高分子聚合物液晶态栏目。 5.扫描电镜(SEM) 扫描电镜用电子束扫描聚合物表面或断面,在阴极射线管上(CRT)产生被测物表面的影像。对导电性样品,可用导电胶将其粘在铜或铝的样品座上,直接观察测量的表面;对绝缘性样品需要事先对其表面喷镀导电层(金、银或炭)。 用SEM可以观察聚合物表面形态;聚合物多相体系填充体系表面的相分离尺寸及相分离图案形状;聚合物断面的断裂特征;纳米材料断面中纳米尺度分散相的尺寸及均匀程度等有关信息。 6.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可以用来表征聚合物内部结构的形貌。将待测聚合物样品分别用悬浮液法,喷物法,超声波分散法等均匀分散到样品支撑膜表面制膜;或用超薄切片机将高分子聚合物的固态样样品切成50nm薄的试样。把制备好的试样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托架上,用TEM可观察样品的结构。利用TEM可以观测高分子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形状,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第45卷第10期 当 代 化 工 Vol.45,No.10 2016年10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October ,2016 收稿日期: 2016-04-09 作者简介: 许博文(1990-),男,湖北省潜江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E-mail :116171354@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78395.html, 。 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 许博文, 欧阳传湘,邹 斌,孙晨祥,何梦莹,吴俣昊 (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 要: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幵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关 键 词:纳米微球;高温高盐油藏;调驱参数;驱油效果 中图分类号:TE 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10-2306-03 Study on Nanospheres Flooding i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XU Bo-wen ,OUYANG Chuan-xiang, ZOU Bin , SUN Chen-xiang, HE Meng-ying, WU Yu-hao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Yangtze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100, China ) Abstract : Zhao 86 fault block is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block reservoir in Huabei Oilfield, water channeling and flooding are serious between oil and water wells in the reservoir, the validity of conventional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is short ,and the results are poor, in this case, this block urgently need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o improve the deep flow of reservoir, increase the role of oil and water control, increase ultimate recovery reservoir. Nanospheres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is a new proposed technique. Nanospheres which become gel on the ground, can reduce the effect of salinity, formation temperature, formation shear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ystem. Nanospheres have small initial size, low viscosity, the inje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xpansion time can be controlled, progressively plugging can be achieved in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s. Key words : nanosphe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 ;flooding parameters ; flooding effect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岩芯分析孔隙度为9.7%~20%,平均为 14.0%,渗透率64.4~165.5×10-3μm 2 ;压力恢复曲 线分析有效渗透率19.19×10-3μm 2 ,储层渗透能力较强,物性较好,但井周围存在一定的污染。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由于油藏温度高(达107 ℃),调驱有效期短,效果差。 为了对现场施工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岩心实验对聚合物微球的注入性及注入方式进 行了优化[1-3] 。 1 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 聚合物微球【4-6】 是通过分子、原子相互作用,按需要制作的纳米级的材料,最内层为交联聚合物凝胶,最外层为水化层,平均尺寸为几百纳米,在水中可以均匀分散、易于进入注水地层,随后缓慢吸水膨胀。深部调驱堵水的原理是将分散体系中的微凝胶胶团随着注入水进入储层内部后,慢慢吸水 膨胀,对水流通道进行暂堵-突破-再暂堵-再突破的过程,优先进入高渗层区、大孔喉,产生堵塞作用,同时分散体系中的水进入低渗层区、小孔喉,直接作用于其中的剩余油。因此,微球调驱由于微球凝胶胶团和水共同作用,能达到调驱协调同步。聚合物微球具备的“注得进、堵得住、移得动”的特性,表现为: (1)微球初始粒径达到纳米或微米级,满足“进得去”的要求; (2)经过吸水膨胀后,能达到封堵大孔道,改变注入水方向,满足对地层大孔喉“堵得住”的要求; (3)本身的弹性和固相特性,既可以停留,又可以运移,满足了调驱剂能够进入地层深部发挥“移得动”的要求; (4)耐温、耐盐、耐剪切,在地层条件下长期稳定。 万方数据

磁性微球在生化领域中的应用

do i:10.3969/j .iss n.1002-154X .2010.06.013 磁性微球在生化领域中的应用 冯国栋 赵卫星 (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 要 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磁性微球在生物分离、固定化酶、靶向药物等领域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磁性微球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引起制备和应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并且实现商业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关键词 磁性微球 生化领域 超顺磁性   收稿日期:2010-06-03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资助项目(ZK09135) 作者简介:冯国栋(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磁性材料。   Magneti c M i crospheres i n the Fi eld of Appli cati on of Bi oche m i cal Feng Guodong Zhao W eixing (Depart m ent of Che m istry and Che m ical Engineering,Baoji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Shanxi Baoji,721013) Abstract Magnetic m icr os pheres,as a ne w functi onal material,has a wide range of app licati ons in the bi ol ogical engineering field .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the app licati on of the magnetic m icr os pheres in bi ol ogical separati on,enzy me i m mobilizati on,drug targeting,and other fields .A s peop le study the magnetic m icr os pheres the deepening of p repara 2ti on and app licati on of technol ogy will lead t o rev oluti onary advances,and commercializati on of a p r o m ising future . Keywords magnetic m icr os pheres bi oche m ical field super para magnetic behavi or 磁性微球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磁性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纳米粒子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复合微球,是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磁性,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方便地被定位、导向和分离,有学者因此将其形象地称为动力粒子;同时,磁性微球既具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易加工和柔韧性,又具有无机材料的高密度和高力学性能以及生产成本低、能耗少、无污染等特点;至于结构特征尺寸属于纳米范畴的磁性微球,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显著的界面效应和量子效应。而磁性微球的磁性仅仅是其性能的一部分,真正将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还必须根据研究和应用需求将其通过共聚、表面改性等化学反应在微球表面引入多种反应性功能基(如:—OH 、—COOH 、—CHO 、—NH 2、—SH 等)外,也可以通过共价健来结合 酶、细胞、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而可以结合各种功能物质,使物质同时具有多种功能;显然,所有应用于生物医学体系中的磁性微粒一般均具有核壳或类似核壳结构。其核心具有磁性,外层具有识别或键合作用的官能团的功能化层。根据材料组成可将磁性核的壳层功能化材料分为,无机和有机功能化材料。一般磁性微球按结构可分为3类(见图1):一是核为磁性,壳为非磁性的核/壳式结构(A ),二是核为非磁性,壳层为磁性的核/壳式结构(B );三是内外层皆为非磁性,中间层为磁性的夹心式结构(C ) 。 图1 常见的磁性微球结构 F i g.1 The s truc tu re o f the comm o n m agne ti c m i c r o sp he re — 54—第24卷第6期2010年6月 化工时刊 Chem i ca l I ndu s try Ti m e s Vo l .24,No.6 J un.6.2010

高分子磁性微球

磁性微球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磁性材料,是通过适当方法将磁性无机粒子与有机高分子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复合微球。磁性复合微球不仅具有普通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还具有磁响应性,所以不仅能够通过共聚及表面改性等方法赋予其表面功能基(如-OH、-COOH、-CHO、-NH2,等),还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导向功能。目前,磁性复合微球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细胞学和分离工程等诸多领域。 一、功能化高分子磁性微球 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生物材料是高分子功能团, 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另一方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个重面又因其具有超顺磁性,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要的边缘领域, 是近50年以来高分子科学发展能快速、简单的分离, 使其在生物工程(固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功能化的高分子磁性微球一酶)、生物医学(靶向药物、酶标、临床诊断)、细胞方面因其具有能够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学(细胞分离、细胞标记)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1)功能化磁性微球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理 包覆磁性颗粒的高分子材料带有多种具有反应活性的功能基团, 如羧基(—COOH)、羟基(—0H)、氨基(—N H2)、巯基(—SH)等, 这些功能基团能够与生物高分子(氨基酸、蛋白质、酶等)中的活性基团共价结合, 从而实现磁性微球作为生物载体的功能。同时通过磁性微球的功能基团也可在颗粒表面偶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 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 在细胞摄粒作用下进入细胞内, 可实现安全有效地用作靶向性药物、基因治疗、细胞表面标记、同位素标记等。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Mikhaylova等[ 3] 利用表面含有的—NH 2功能团的磁性微球运载BSA (牛血清蛋白), 先将功能基团—N H2 修饰到磁性纳米颗粒表面, 然后将BSA 中的—COOH 活化,利用—CO OH 和磁性微球表面的—NH2 形成肽键,从而实现磁性微球对BSA 的运载。红外光谱(FTIR)证实BSA 分子成功地联接到磁性纳米颗粒上;化学分析表明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对BSA 的运载能力远远大于未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磁性测试表明, 磁性微球表面包覆BS A 分子后, 仍呈超顺磁性,但饱和磁化强度有所降低。沈鹤柏等[ 4] 用微乳液的方法将SiO2 包覆在磁性粒子γ-Fe2 O3 表面, 通过脱水反应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TS)进行表面巯基化, 然后使修饰有过硫键的DNA 分子与M P TS 分子中的—SH 配位基形成-S-S-双键, 从而将磁性微球与生物大分子键合在一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分析证实DN A 被有效地联接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 (2)磁性微球的功能化方法 磁性微球的功能化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来实现:共混包埋法、界面吸附法、活化溶胀法和单体聚合法。 ○1共混包埋法:共混包埋法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主要是通过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或共价键等作用, 使溶解的高分子链缠绕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 形成高分子包覆的磁性微球。Bahar 等[ 20] 通过共混包埋法将悬浮有Fe3 O4 的油相倒入水相, 经搅拌后在室温下蒸发出油相溶剂氯仿, 制得带有反应性醛基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 ○2界面吸附法是利用纳米颗粒本身的表面效应来制备磁性微球的一种方法。纳米颗粒由于表面原子的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 导致了表面原子的晶体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的原子不同, 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并且, 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这使得纳米颗粒表面能大大增加, 从而比较容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生物大分子大都是两性分子, 因而当与纳米颗粒均匀混合后, 调节溶液的pH 值使生物大分子与纳

各类高分子聚合物的缩写

PA 聚酰胺(尼龙) PA-1010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 PA-11 聚十一酰胺(尼龙11) PA-12 聚十二酰胺(尼龙12) PA-6 聚己内酰胺(尼龙6) PA-610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 PA-612 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 PA-66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 PA-8 聚辛酰胺(尼龙8) PA-9 聚9-氨基壬酸(尼龙9) PAA 聚丙烯酸 PAAS 水质稳定剂 PABM 聚氨基双马来酰亚胺 PAC 聚氯化铝 PAEK 聚芳基醚酮 PAI 聚酰胺-酰亚胺 PAM 聚丙烯酰胺 PAMBA 抗血纤溶芳酸 PAMS 聚α-甲基苯乙烯 PAN 聚丙烯腈 PAP 对氨基苯酚 PAPA 聚壬二酐

PAPI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PAR 聚芳酰胺 PAR 聚芳酯(双酚A型) PAS 聚芳砜(聚芳基硫醚) PB 聚丁二烯-[1,3] PBAN 聚(丁二烯-丙烯腈) PBI 聚苯并咪唑 PBMA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PBN 聚萘二酸丁醇酯 PBR 丙烯-丁二烯橡胶 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 PBS 聚(丁二烯-苯乙烯)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C 聚碳酸酯 PC/ABS 聚碳酸酯/ABS树脂共混合金 PC/PBT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弹性体共混合金PCD 聚羰二酰亚胺 PCDT 聚(1,4-环己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 PCE 四氯乙烯 PCMX 对氯间二甲酚 PCT 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对二甲醇酯 PCT 聚己内酰胺

PCTEE 聚三氟氯乙烯 PD 二羟基聚醚 PDAIP 聚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AP 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 PE 聚乙烯 PEA 聚丙烯酸酯 PEAM 苯乙烯型聚乙烯均相离子交换膜PEC 氯化聚乙烯 PECM 苯乙烯型聚乙烯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EE 聚醚酯纤维 PEEK 聚醚醚酮 PEG 聚乙二醇 PEHA 五乙撑六胺 PEN 聚萘二酸乙二醇酯 PEO 聚环氧乙烷 PEOK 聚氧化乙烯 PEP 对-乙基苯酚聚全氟乙丙烯薄膜PES 聚苯醚砜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E 涤纶长丝 PETP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云南化工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Mar.2018 Vol.45,No.3 2018年3月第45卷第3期 研究合成与油层直径相匹配的聚合物微颗粒,实现油层的深部调驱效果。对注入井的吸入剖面进行调整,使其适应聚驱开发的需要。通过聚合物驱油采油技术的应用,达到三次采油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状态,实现油田长期持续地高产稳产。 1 聚合物驱油技术措施 为了解决水驱开发油田的弊端,提高注入剂的波及体积,采取聚合物驱油的方式,扩大了注入剂的波及体积,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而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应用聚合物微球进行注入剖面的调节,达到预期的调剖效果,相应地提高水驱的开发效率。 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酰胺,通常油田应用颗粒状的聚合物,通过加药漏斗将其加注到聚合物的配制系统,本身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将纯净水的温度升高至8~14℃,使其与聚合物颗粒在熟化罐中充分熟化,提高聚合物和水的溶解程度。经过搅拌处理,在进行过滤,将未溶解的鱼眼等颗粒除去,得到聚合物母液,应用螺杆泵输送,经过静态混合器按比例加水稀释,将其注入到油层中,实现聚合物驱油的效果。 2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2.1 聚合物调驱封堵机理 聚合物微球的颗粒直径在微米或者纳米级别,可以封堵不同直径的孔隙,纳米级别的微球,在聚合物注入的初期,随着注入水的携带作用,可以渗透进入油层孔隙的深部。当注水时间延长后,微球颗粒发生水化膨胀的现象,直径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储层的孔隙实施了堵塞,达到调剖的效果。 而聚合物微球的大颗粒的调剖过程中,微米级别的聚合物颗粒,使其具有双层的结构,带有不同的电荷,实施油层的调剖处理。注水开发的初期是聚合物微球进入到油层的深部,使微米级的聚合物颗粒带负电,和岩石表面的负电荷相互排斥作用,防止聚合物微粒直接粘附在岩石表面,而影响到调剖的效果。 2.2 聚合物调驱体系的优化设计 应用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措施,达到最佳的调剖效果。如果针对注水开发的区块实施整体的聚合物微球调剖设计,对于不同的开采条件,采取不同的调剖设计。针对井组采出程度高的油层,存在裂缝的油层结构,采取调堵调驱并重的施工方式,达到优化注入剖面的效果。 如果单井的注入程度高,已经形成了均匀的水线推进的方式,应用复合调剖体系的作用,封堵大孔道和裂缝,改善储层的非均质性,提高纵向的波及体积,扩大油田的开发面积,得到最佳的油井产能。 2.3 聚合物调驱的注入工艺技术措施 调驱剂的注入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注入工艺流程,实现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状态,按照调剖设计要求,封堵大的孔道,保证注入剂达到预期的驱替效果,提高油井的开采程度。采取在线注入的方式,达到调剖的技术要求。 对注水井进行洗井操作,将井筒中的污物杂质清洗出井,连接注入泵和管汇组合,建立微球注入的工艺流程,保证达到设计的注入压力,才能使微球进入到油层的深部。 应用泵注的技术措施,实现聚合物微球的调剖注入,首先进行段塞注入的方式,验证聚合物微球体系与油层的配伍性,封堵深部的大孔道,保持流体的畅通,避免注入水的窜流。再进行第二段塞施工,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防止聚合物微粒的流失,而影响到调剖的效果。第三次的段塞施工过程中,延长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有效期限,保持调剖的效果。 3 结语 通过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的研究,提高三次采油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后期增产的技术要求。优化设计聚合物微球调剖技术措施,结合注水井的实际情况,对聚合物微球的纳米级和微米级的颗粒进行区分,用于封堵不同直径的孔隙吼道,达到最佳的封堵效果。满足注水井调剖的技术要求,对聚合物微球调剖施工程序进行监控,优化三段的挤注工艺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储层特点,提高调整注水剖面的精准度,达到注水井的注入量,满足水驱开发的需要,从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衣哲.聚合物微球调驱机理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3, 14(6):1-4. [2] 任瑞峰,陆诗文,周长国,等.文中油田微球调驱的研究与应用 [J].辽宁化工,2013(11):1354-1356. 收稿日期:2017-11-18 作者简介:易永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8.03.033 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易永根,侯军刚,师现云,毕台飞,潘 昊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调驱;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5X(2018)03-047-01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