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_3_5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油气田是地球深处埋藏着的宝贵资源,油气的开采与生产对于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油气田开发的初期阶段,为了了解油气层的性质和产能,需要进行井下测试工艺。
本文将重点介绍油气井测试工艺的原理及应用,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1. 井下测试简介井下测试是指在油气井钻井、完井或生产过程中,通过井下测试工艺探测井底情况,了解井底流体的性质、产量和流态特征等关键参数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井下测试,可以准确地获得有关井底及岩层流体的参数,为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
2. 井下测试的原理井下测试的原理主要基于压力传递与流体性质的基本规律。
当地下水力压力与地层内部流体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井底的压力称为静态地层压力。
在井下测试中,通过井底气压测量装置、流量计、油气采集器等设备,监测地层流体在产能试井和试压过程中的压力、温度、产量等参数,并结合产量曲线和时间来评价地层压力、地层渗透率、流体产能等关键参数。
三、油气井测试工艺应用1. 产能试井产能试井是井下测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控制升降汲液速率,记录相应的井底压力和流体产量数据,并绘制出产能试井曲线,由此来评价油气层的产能情况。
通过产能试井可以评价地层产能和压力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发油气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试压测试试压测试是油气井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艺,通过试压测试可以确定油气层的静态地层压力、动态最大吸水压力,以及地层渗透率等参数。
试压测试对于评估油气层的产能和压力表现十分重要,能够为后期的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四、油气井测试工艺的意义1. 为油气层的开发提供重要数据通过井下测试工艺,能够获得地层的产能、渗透率、压力等关键参数,为油气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对于合理选择开发方式、确定开发规模、制订开发方案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为油气田的生产提供重要参考通过井下测试可以真实反映油气层的流态特征、产能、压力等参数,为油气田的生产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Ξ李栋明1,2,刘群星3(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中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3.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研究所,湖北潜江 433124) 摘 要:地震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田勘探领域,是油气田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地震技术的发展和油气田开发难度的不断提高,地震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油气田开发的不同领域,为油气田的开发与调整提供直接的依据,提高油气田最终采收率。
本文列举了12项地震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供油气田开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地震技术;油气田开发;沉积相;微构造研究;储层反演;全三维地震解释;四维地震;振动采油;提高采收率前言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学科,地震是一门新型学科,但地震技术一经产生,立刻得到迅猛的发展,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三维地震首次得到商业性应用以来,地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从模拟地震向数字地震、二维地震向三维地震、普通三维地震向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以及三维地震向四维地震的一系列发展。
目前地震技术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成熟学科,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
在多年的勘探实践中,人们充分认识到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油田构造研究方面,对于寻找有利圈闭非常有效,但随着地震技术的发展和油气田开发难度的进一步提高,地震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开发领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并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帮助层序地层对比,合理划分流动单元地震资料具有覆盖面积大、能客观反映沉积体宏观的三维形态和地层相互接触关系并能连续追踪等特点,为建立盆地内的年代地层格架提供了科学依据。
油田开发井的测井资料采集一般只针对开发的目标层段,在沉积环境变化较快的地区,往往不能找到可靠的对比标志,造成地层对比困难。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切割多条联井剖面,以地震剖面为桥梁,借助其可连续对比追踪的优势,可以实现层序地层的等时对比,并在等时格架下进一步合理地细划流动单元,使油田的开发与调整更有针对性。
伊朗Y油田基于流动保障的完井设计

伊朗Y油田基于流动保障的完井设计何汉平;侯立中;王长林;黄建林;于玲玲【摘要】流动保障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油气井寿命和油气田开发效率.针对伊朗Y油田的特点,从流动保障角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完井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高温高压、产出酸性流体对井筒安全性的影响;沥青质沉积对油管的堵塞;固相对油层的堵塞及其对生产管柱和井口的冲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流动保障完井措施:下入封隔器,采用压力级别高的井口和采油树、抗腐蚀的合金套管和油管,及注入缓蚀剂来保证井筒的安全性;下入沥青质清除剂注入管线和注入阀,以便注入沥青质清除剂来清除沉积的沥青质;控制生产压差防止固相产出,并下入滤砂筛管防止固相进入生产管柱对其产生冲蚀;安装固相产出检测设备检测固相产出情况并保护油嘴.【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0(038)005【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流动保障;完井;高温;高压;腐蚀;沥青质;伊朗Y油田【作者】何汉平;侯立中;王长林;黄建林;于玲玲【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流动保障 (flow assurance)是巴西石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深海石油开采面临的生产化学技术等难题而提出来的[1],目前流动保障包含的内容已扩展到陆上油气开采领域。
流动保障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
就油气井完井设计而言,流动保障内容涉及潜在堵塞处理(包括沥青质沉积、结蜡、出砂等)和系统完整性保障(可靠性、腐蚀等)等方面。
伊朗Y油田油气藏较为发育,已完钻的多口井揭示有多套油层,并获得了良好的工业油气流。
油田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油田工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其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油田工业的特点,提出一套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油田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生产。
一、油田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概述油田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整合传感器、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平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油田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管理和优化。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油田设备监测与诊断2. 油田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3. 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4. 油田信息化与智能化二、油田设备监测与诊断1. 设备状态监测通过在油田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
2. 设备故障诊断结合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专家知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3. 设备维护管理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维护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三、油田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1. 生产数据采集在油田生产现场,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如产量、质量、能耗等。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2. 生产过程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如优化生产流程、调整设备参数、降低能耗等。
3. 生产调度与决策支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策略。
四、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1. 安全监控在油田生产现场,通过安装各类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安全参数,如泄漏、火灾、爆炸等。
伊朗Y油田基于流动保障的完井设计

伊 朗 Y 油 田基 于 流 动 保 障 的 完 井 设 计
何 汉平 侯 立 中 王 长 林。 黄 建 林 于玲 玲
( .中 国石 化 石 油 工程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1 北 1 0 0 ; .中 国 石化 国际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 京 0112 北 10 8 ) 0 0 3
第 3 8巷 第 5期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V O138 N O . .5 Se ., 0l p 2 0
2l 0 0年 9 月
I ETR(IEUM fRI I _ G TE ) ) I N I9 9 j is . 0 1 0 9 . 0 0 0 . 2 o : 0 3 6 /.s n 1 0 ~ 8 0 2 1 . 5 0 4
a s a c i l i h m p c s o g r s ur nd hi h t m pe a ur a i c fu d f r a i n on w e l r s ur n e,ncud ng t e i a t fhi h p e s e a g e r t e, cdi l i o m to lho e s f t t m p c fa ph le e pr cp t ton on t bi l g n t m p c s o o i s pl g n nd isi — a e y, he i a to s a t n e i ia i u ng p u gi g, he i a t fs ld u gi g a t m
pa to u n n lhe d e oso Th o s d me s e o e ur l w s u a c n Y lil r ut c n t bi g a d we l a r i n. e pr po e a ur st ns e fo a s r n e i Oifed a e P
保护油气层的修井液技术

2、地层压力预测
地层孔隙压力、井壁坍塌压力、地层破裂压力等 为确定合理的钻完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设计等提供依据。
贾敏效应 毛细管中非润湿相流体液滴对润湿相液体运动产生的 附加阻力的现象,即润湿相驱动非润湿相时,会出现 贾敏效应。 A. 油滴在毛细管中 Case 1 毛细管附加阻力
Pc Pc 2 (cos 2 cos1) / r
Water
1
Oil
2
Pc
Pc
1 2
311.7 234.3
3
312.8 239.2
4
321.0 231.6
5
324.0 231.6
%
-19 4.2
注:前一块岩心为过滤海水+1.5%KCS-18;后一块为过滤海水+2.0%CPCS-1。
保护储层的修井液技术
1.粘土稳定剂种类的筛选
Hale Waihona Puke 所选用的粘土稳定剂除能防止粘土矿物的膨胀和分散,还应能控制敏感 性矿物的运移,所以选用的粘土稳定剂是聚季胺和短链聚合物类的产品 加量1%的KCS-28的损害程度最大,达到32~34% 1%KHC-0l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使用后会产生10.7%~13.6%的弱损害 BC-51加量达到1%以后,其损害率为8.75~17.3% KCS-18 浓度达到 1%后,效果较好,储层岩心的损害范围在 -2.0~16.0% 之间 而CPCS-1在加量达到1%以后,与秦皇岛32-6油田的矿物的配伍性最 好,损害范围为-0.3~5.54% 从效果上看可排序为:CPCS-1>KCS-18>BC-51>KHC-01>KCS-18。 据此选用KCS-18和CPCS-1为主选粘土稳定剂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
油气井测试是指对油气井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获取井下油气层的相关参数和性质,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有井底流动压力测试、堵水测试、产能测试、脆性岩性测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工艺的原理及应用。
井底流动压力测试是通过在井底插入流动压力计,测量油气井底流动压力,并根据流动压力曲线分析井底渗流能力和油层压力。
该测试可提供油气井的动态渗流能力和油层压力数据,为后续的产能测试、井下作业等提供重要依据。
堵水测试是在油气井中注入明显高于油气层压力的水,观察水的渗流情况,以判断油气井的产层渗流能力和有效储集性能。
通过堵水测试可以评估油气层的渗流能力、渗流类型(均匀或非均匀)以及渗流轴向长度等参数,对油气井的开发和管理至关重要。
产能测试是通过调节油气井的井口阻力,测量井口流量,确定油气井的产能,包括油井的产油能力和气井的产气能力等。
通过产能测试可以评估油气井的产能、确定油头、气头等参数,为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脆性岩性测试是通过在油气井中制造水力裂缝或压裂裂缝,测量裂缝的扩展行为和参数,以评估脆性岩性油气藏的裂缝产能。
通过脆性岩性测试可以评估脆性岩性油气藏的裂缝产能、裂缝总体性质和单个裂缝属性等,为脆性岩性油气藏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就是油气井测试工艺原理及应用的简要介绍。
油气井测试工艺是现代油气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工艺之一,通过对油气井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获得油气层的相关参数和性质,为油气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BZ34-1油田工艺流程整体优化

BZ34-1油田工艺流程整体优化马亮【摘要】在2010年渤海油田3 000万t建设中,BZ34-1油田在充分利用平台原有原油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流程控制参数优化、工艺设施改造等方法,解决流程处理能力受限、外输压力低、外输量小等问题,实现原油工艺流程的整体优化和扩容,有效地实现了油田增产的目的。
%In the construction of 30 million tons of Bohai Oilfield in 2010, in the full use of existing oil processing and facilities process, and on the basis of 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s through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solv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capacity, low external input pressure, small amount of outside input and other issues, and achieves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and expansion of crude oil.The purpose of oil production is achieved.【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1【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增产;流程;扩容【作者】马亮【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3BZ34-1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属于渤中34油田群,海域水深约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