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计量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计量工作情况总结(2篇)

2024年计量工作情况总结(2篇)

2024年计量工作情况总结2024年是计量领域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计量技术和应用迎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对于推动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2024年计量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计量技术创新在2024年,计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在计量仪器方面,新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仪器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计量仪器的智能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校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在计量标准方面,新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也进一步推进。

各个行业的标准制定机构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同时,计量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也得到了加强,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二、计量应用推广在2024年,计量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计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个行业的生产企业积极引进计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计量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

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计量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在医疗健康领域,在线监测和记录个人健康数据,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计量管理和监督在2024年,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得到了加强。

各级计量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和机构的监督力度,确保计量工作的规范进行。

同时,加强了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确保计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计量认证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各个行业的企业积极参与计量认证,提升自身的计量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计量认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了计量认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计量国际交流和合作在2024年,计量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的工作,积极推动计量领域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制定。

与此同时,中国的计量技术和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量测试仪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和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本文将从计量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计量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计量测试仪器是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的装置,它们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测量。

常见的计量测试仪器包括电子测量仪器、光学仪器、力学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

电子测量仪器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的一类仪器,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频谱仪等。

它们通过感应和放大被测量的电信号,然后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光学仪器则是利用光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激光测距仪等。

它们通过光线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测量被观测物体的各种特征。

而力学测量仪器则是利用力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称重传感器、动平衡仪、压力表等。

它们通过测量物体受力产生的变形或者位移来确定被测量物体的力学性能。

化学分析仪器则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测量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它们通过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离来实现对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测量。

以上仅是计量测试仪器的一部分分类和原理,实际上这一领域的仪器种类非常丰富,每种仪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和专业性,使得计量测试仪器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量测试仪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测量和计量方面就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比如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简易的水平仪和测量尺来保证建筑的水平和垂直度;古希腊人在进行天文观测时使用了简易的望远镜和日晷来测量时间和角度。

这些古代的测量仪器虽然简陋,但却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计量测试仪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当代医学计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医学计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数 也较 多 , 一 台B 的测 试参 数 ( 括 声 强 、 者 漏 电 如 超 包 患
流、 纵横 向分 辨 力 、 敏 度 等 ) 一 台生 化 分 析 仪 既 有光 灵 ;
学 参数 , 有 电学 、 化参 数 。 又 生
来 的一 种专 用 于医学 领 域 的质 量保 障体 系 . 括 所建 立 包
学计 量 的显示 度 和有 效性 . 规 范 医疗 卫生 机 构质 量 管 是
我们 对 医学 计量 的特点 、目的 和任 务进 行 重新 认 识 , 并 共 同努 力 构 建 和 完 善 医学 计 量 的监 督 管 理 体 系 和技 术 体系。 医用 测量 器具 ( 测量 标 准 、 准 物 质 , 同 ) 仪 器 含 标 下 、 设 备在 生产 环 节有 严 格 的计 量 保证 体 系 . 于 工业 计 量 属 的 范 畴 工 业 计 量 的所 有 技术 工作 是 围绕 提 高 产 品质 量 . 证产 品的设 计 性 能及 相 应技 术 指标 的可 靠性 等 进 保
理 的重 要 工 作 伴 随 计 算 机 和 信息 集 成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信息 化 和数 字化 已成 为 时代 的潮 流 和发 展趋 势 。为 适 应 医学 计量 的特 点 和 医学 计量 发 展 的需 要 . 有必 要 建
立 医学 计量 量值 溯 源和 量值 传 递体 系 。
随着 高新 技术 的 飞速 发 展 . 别 是计 算 机 技术 在 医 特 学领 域 的应用 ,计 量 已 成为 医学 发 展 的重 要 技 术基 础 ,
的 多 层 次 的 管 理 机 构 、 术 机 构 和 医 学 测 量 基 准 、 准 技 标
和 检定 装 置及 管理 法 规 、 度 、 制 规程 、 规范 和 实验 室 认 可

计量相关的发展趋势

计量相关的发展趋势

计量相关的发展趋势计量学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学科,涉及到统计学、数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计量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以下是计量相关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计量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的产生和应用使得计量学的观测样本更加庞大和多样化,为计量分析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基础。

计量学家将会从大数据中发现新的模式和规律,并应用于决策和预测。

2.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计量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挖掘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关联,计量学家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预测和分析经济、金融和社会现象。

机器学习技术也可以帮助计量学家自动识别和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关系,提高计量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结构计量模型:传统的计量模型通常假设数据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和稳定的。

然而,实际的经济和金融系统往往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和动态特性。

因此,结构计量模型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计量模型可以更好地捕捉到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动态特征,提高计量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4. 非参数计量方法:传统的计量方法通常需要对数据分布和参数做出一些假设,然后通过估计参数来进行分析。

然而,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分布和参数可能是未知的或难以估计的。

非参数计量方法通过不假设数据分布和参数,直接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和进行分析。

非参数方法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场景和数据类型。

5. 高维计量分析:由于科技进步和数据的快速增长,计量学家面临着越来越高维的数据。

高维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是计量学的一个重要挑战。

高维计量方法可以帮助计量学家在高维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减少维度灾难的影响,并提高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

总的来说,计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成果。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变革,计量学将会继续发展和创新。

我国计量工作的前景展望

我国计量工作的前景展望

我国计量工作的前景展望一、当前国际计量的发展趋势现代计量的发展趋势:一是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国际单位制及其实验基础,使单位的定义及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的稳固基础上;二是通过国际量值比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与测量能力的演示,推动全球计量体系的形成,逐步实现国际间校准与测量结果的相互承认。

(1)在科学计量方面国际上计量基础研究的原理性创新速度在加快。

目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现代量子计量基准,一些国家已开始研究以物理常数为基础的普遍适用的计量单位基准体系。

各国普遍加大了科学计量方面的投入,都在集中财力建设国家计量院。

各国计量院都是政府机构或政府直属机构,人员大多为公务员,队伍稳定。

各国计量院的经费均由政府支持。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0年修订的实验室能力评价国际标准(ISO17025)规定,各类实验室.出具的所有测量数据都必须能溯源到本国的计量基标准;国际计量局已要求对200余项物理、化学关键量进行各国计量:基标准的比对;1999年4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和测量证书互认协议》。

(2)在法制计量方面各国均通过计量立法,强化对对涉及贸易、健康、安全、环境等领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管,并由政府组织实施。

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抓生产环节的型式批准和流通环节的计量检定;对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管理抓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正在加大对各国法制计量工作的协调:制定1号文件《计量法》草案,供各国制定《计量法》时参考;制定并通过《型式评价多边互认框架协议》,实现各国颁发统一的证书;加大计量国际建议的制修订力度,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协调相关国际标准。

地区性的法制计量组织都在加大对参与国法制计量工作的协调。

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召开国际性的计量研讨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法制计量工作等,促进各国在法制计量工作方面的协调。

(3)在工程计量方面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微细工程、纳米技术、新材料的特性需要更新更精密的测量;化学计量面临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的挑战。

计量技术发展

计量技术发展

计量技术发展计量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各行各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精确度要求的提高,计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计量技术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探讨计量技术的发展。

一、背景计量技术的出现源于人们对于度量和比较的需求。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重量和其他属性。

然而,这种主观的判断往往存在误差,无法满足科学和工程上的精确要求。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计量技术,以实现对物理量的准确测量。

二、发展历程计量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利用简单的工具如日晷和漏壶进行时间的测量。

而在埃及,人们使用尺子和绳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这些简单的计量工具为后来的计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计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7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国际单位制的概念,并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度量单位,如米、千克和秒。

这标志着计量技术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计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计量技术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的一致性。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种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被用于检测和控制零部件的尺寸和质量,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计量技术还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计量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规律和理论。

例如,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进行微观粒子的测量和分析,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三、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精确度要求的提高,计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计量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高精度计量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需要,对于精确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人员将继续改进计量仪器和方法,以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

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计量仪器将具备更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现代计量测试仪器是指利用电子、光学、机械等技术手段,根据相关的测量标准和要求,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特性进行测量和测试的仪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量测试仪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计量测试仪器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计量测试仪器在采集数据、测量精度、测量范围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使得计量测试仪器在形态学分析、颜色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微纳米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也为计量测试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现代计量测试仪器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关键因素。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功能上不断完善也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的功能主要包括测量精度、测量速度、测量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户对计量测试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在测量精度、测量速度等方面有更大的提升。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不断提高测量精度的也在提高测量速度和稳定性,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操作方面也越来越简便,智能化的设计和控制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测量和分析。

功能的不断完善是现代计量测试仪器不断提升性能和品质的关键。

现代计量测试仪器在应用领域上的不断拓展也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计量测试仪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在制造业领域,计量测试仪器的应用已经成为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涉及到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设备状态监测等多个方面。

2024年计量检测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计量检测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计量检测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计量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计量检测市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计量检测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主要的市场机会。

2. 市场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计量检测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

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外的计量检测设备制造商、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等。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国家对质量认证的重视以及技术升级的推动,计量检测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3. 市场机遇分析3.1 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计量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如光学测量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因此,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3.2 国家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国家对计量检测的重视和支持,为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加大对计量检测行业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这将促使市场进一步扩大。

3.3 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计量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对计量检测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产业升级将为计量检测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4. 市场挑战分析4.1 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增多,使得市场份额争夺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升级等。

4.2 法规标准的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国家法规标准的变化,计量检测行业也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法规标准的变化,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和业务转型,以满足市场需求。

4.3 技术壁垒的挑战计量检测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企业需要具备核心技术和专利,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跟。

因此,技术壁垒是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3期2010年9月中国计量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 f M etro lo gy V ol.21No.3Sep.2010文章编号 1004 1540(2010)03 0187 05收稿日期 2010 07 14 作者简介 赵克功(1936),男,河北固安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技术.当代计量科学发展的新趋势赵克功1,张宝武2(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2.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 回顾了计量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以实物计量基准建立的计量单位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以基本物理常数(真空光速值c 0,元电荷e,普朗克常数h,波尔兹曼常数k B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和原子的物理特性(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进行计量基本单位量子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长度、质量、电学量、温度和时间等计量基本单位量子化研究的新趋势.简单介绍了欧盟计量科学研究计划新动向.关键词 计量技术;计量基准;量子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 T B91 文献标识码 ANew development trends of contemporary metrology scienceZH AO Ke g ong 1,ZH ANG Bao w u 2(1.National Ins titute of M etrology,Beijing 100013,C hina;2.College of M etrology &M easu rem ent Engineering,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 angzhou 310018,C hina)Abstract:T he impor tance of metr olog y in daily life and scientific r esear ch was r eview ed,and the pr oblems o f the metro log y unit system based on classical physics wer e po inted out.T he impo rtance and urgency to establish a quantum metr olog y unit system o n basic physical constants (the vacuum speed of lig ht c 0,per char ge e ,Planck constant h ,Boltzmann constant k B and A vo gadro constant N A )and t he at omic physical pr operties (the Josephson effect and quantum H all effect)w ere analy zed.T he new tr ends o f quantum research of the basic units of length,mass,elect rical capacit y,temper atur e and t ime as w ell as the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 o f EU metro log y a re intro duced.Key words:metr olog y techno lo gy ;metr olo gy primar y standar d;quantum metr olog y unit system计量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伴随着物品交换活动诞生和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社会产品对通用性和互换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古代度量衡逐步发展为计量技术,即所有的测量值只有在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溯源到计量单位上才可靠.任何测量仪器只有经过计量校准后方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测量值不可靠,不可信.计量科学历经18世纪的力学计量和热力学计量,19世纪的电磁计量和20世纪的量子计量等阶段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种类的当代计量学,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计量学是一切测量技术的科学基础;2)计量学是建立在最新物理学理论和效应的基础上,利用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研究物理量与化学量及其测试方法的一门崭新的学科;3)计量学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4)计量学是社会安全与安定的技术保证和科学基础[1].当代计量学正处于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的交界处,也处于宏观与微观的交界处,它趋于利用原子与原子间的物理特性及其新型量子效应和基本物理常数,建立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的新型量子单位制,这就预示着当代计量学正处于变更和更新时期.为此,各个国家都在投入大量资金,召集高端人才进行计量科学的研究,其中从事的项目之一是计量基本单位定义的更新研究,例如现行国际单位制(SI)的7个计量基本单位中除了千克(kg)还是以实物作为基准外,其他6个: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和摩尔(mo l)等都已经利用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的基本物理常量和原子的物理特性作了更新[2].1 计量基本单位的量子化研究1.1 量子国际单位制!!!建立计量基本单位的里程碑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各国根据经典物理学的原理,用某种特别稳定的实物建立起了实物计量基准,使基本单位的量值由实物计量基准复现和保存.尽管这种实物基准是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界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材料及工艺制成,在当时也满足了对于计量基准的准确度及稳定性的要求,但是它的局限性很大.原因一是这样的实物基准一旦制成后,总会有一些不易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其特性发生缓慢的变化,因而它们所保存的量值也会有所改变.如铂铱合金千克砝码会缓慢地吸附在其表面及内部的气体,表面沾上的微尘,甚至多年使用中形成的磨损及划痕均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这种逐年积累变化的准确数量也很难确切查明.原因二是最高等级的实物计量基准全世界只有一个或一套,一旦由于天灾、战争或其他原因发生意外损坏,就无法完全一样地复制出来,原来连续保存的单位量值也会因之中断.为此,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计量科学研究者与物理学研究者紧密合作,使计量单位的定义逐步抛弃实物基准,更新在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的基本物理常数(真空光速值c0,元电荷e,普朗克常数h,波尔兹曼常数k B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和原子的物理特性(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上.从目前的物理学知识来看,这些基本物理常数不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原子的量子特性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原理相同的装置重复产生,因此,如果以此为基准定义计量基本单位,则基本单位的定义将能长期保持稳定,完全解决了实物基准存在的问题.这在计量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 长度[米]定义更新的研究用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基本单位的做法首先在长度单位的定义方面取得了突破.主要更新原理就是把真空中的光速数值固定下来,视作无误差常数,反过来用时间单位和真空中的光速导出长度单位,即把长度单位米的定义变更为∀米是光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运行路程的距离#.这也就是说真空光速值c0=299792458m/s是一个不受精度限制(即无误差)的基本物理常量,在物理学中再也不是可以测量的量[3].1.3 质量[千克]定义更新的研究如上文所说,现行国际单位制(SI)的7个计量基本单位中只有千克(kg)还是以实物作为基准.因此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质量定义的更新.千克的定义是在1887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的,以巴黎国际计量局保存的千克原器(铂铱合金的圆柱体)作为质量基本单位的国际基准.经研究,这个实物基准的质量以平均每年0.5 g的变化率在增长.它的质量变化早已超过国际质量∀kg#比对的精度.另外,这种实物基准易损坏,不易保存.因此,满足不了当今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基本物理常量或原子物理特性作为变更方向.这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始了,其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N A;二是功率天平;三是收集金原子.有关这些途径的原理,测量要求等详细论述可参阅作者发表的有关论文∃更新计量基本单位!!!质量(kg)定义的研究%[4].目前国际上从事与准确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研究的单位以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188中 国 计 量 学 院 学 报第21卷(PTB)的研究历史最长.其原理是利用单晶硅晶体密度 、质量m 、体积V 、克分子质量M 以及它的单晶胞体积V 0来推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要准确测定N A ,要求最终测量不确定度为2&10-8.截止到2010年5月20日,相关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如图1,其中,BIPM 和INRIM 分别为国际计量局和意大利国家标准研究院.另外,在硅球直径测量方面PT B 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 )分别达到0.9nm 和1.2nm,它们非常接最终的要求1nm.图1 单晶硅晶体相关量的测量不确定度Figure 1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 f related parameters forSi crystal由图1可以看出,单晶硅球体表面因为直接与空气接触会形成成分复杂的表层,另外,球内部还会产生硅氧化层,并且在这两层之间还有过渡硅氧化层,如图2.这些都是影响测量N A 的不确定度,其中包括晶体中的晶胞数,硅球体的直径精度等.对这个表面层的测量有望在2011年达到0.1nm.图2 单晶硅晶体表面层结构F ig ure 2 Surface structure of Si cr ystal在精确测量N A 过程中,还必须精确了解硅元素的同位素含量和它们的原子质量M (Si),这样才能精确确定28Si 的摩尔质量.图3是近两年PTB 和参考物质与测量研究所(IRMM )两个单位对28Si 摩尔质量实验测量结果.图中显示PTB 的四次测量结果都比较接近0.9999578,而IRMM 的测量结果却与此相差较大,只有0.9999493.我们怀疑这其中存在系统误差.图3 近两年PTB 和IRM M 两个单位对28Si 摩尔质量实验测量结果F ig ur e 3 PT B and I RM M experimental r esults o f28Simole1.4 电学量[电流、电压、电阻]定义更新的研究约瑟夫森效应(Jo sephso n effect)预言,超导体中的库柏电子对越过两块超导体间的势垒时,量子跃迁所吸收或发射的电磁辐射,普朗克公式同样成立.利用这种量子效应,可把电压与微波辐射频率联系起来,得到准确度与频率基准相接近的量子电压基准.利用量子化霍尔效应(Quantum H all effect)可以建立一种准确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实物基准的量子电阻基准!!!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不确定度为10-10量级.由于这些巨大进展,国际计量委员会建议,从1990年1月1日起在世界范围内启用约瑟夫森电压标准及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代替原来由标准电池和标准电阻维持的实物基准.与此同时,给出了定义约瑟夫森电压标准及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的约瑟夫森常数KJ 和冯克里青常数RK 的国际推荐值KJ 90=483597.9GH z/V ;RK 90=25812.807 .这两个值等效于用普朗克常数h 和元电荷e 这两个基本物理常数结合频率标准来导出电压单位和电阻单位,如图4的内三角.另外,近年来,发现了一种单个电子隧道电流现象.它的特征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极小隧道结只能存储或通过单一的电子.记录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子数目,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该电路中的电流值.利用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建立电流的自然基准.由于这种现象是由具有量子化性质的隧道库仑阻塞效应所产生的,因此由这一现象所建立的电流基准将是自然基准,类似于约瑟夫森电压基准和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189第3期赵克功,张宝武:当代计量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图4 普朗克常数h和元电荷e结合频率标准导出电压和电阻单位关系结构Figure4 Relation between vo ltag e,resistance and h,e1.5 温度[开尔文]定义更新的研究对于温度单位开尔文,一直沿用至今的是按水的三相点来定义和导出单位.这种实物基准无法消除同位素效应造成开尔文单位的附加误差.为此,研究者们把眼光转向了波尔兹曼常数k B= 113806505&10-23J/K,以此直接导出热力学温度单位.从波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可知,从原理上讲,能够测量热力学温度的方法都能用于定义波尔兹曼常数.目前开展研究的有声学共鸣法、激光吸收谱线多普勒频带测量法、噪声温度计法和电介质常数定容气体温度计法.其中声学共鸣法具有最高的测量精度,为大多数参与者采用.1.6 时间[秒]定义更新的研究在未来的量子单位制中,唯一利用量子效应,但要通过实验装置来体现的计量基本单位就是时间单位∀秒#.当前一种量子计量基准是1967年在国际上正式启用的铯原子钟.此种基准用铯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之间的量子跃迁所发射和吸收的无线电微波的高准确频率作为频率和时间的基准(见图5),代替原来用地球的周期运动导出的天文时间基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物理学家与计量学家开始探索利用新型物理效应,如单离子储存、原子喷泉钟、原子囚禁等方法探讨新型时间(频率)基准.A)铯原子喷泉钟的原理如图6,其稳频不确定已达到10-16量级,比地球运动的稳定性高了6到7个数量级,如此计算,几千万年才有可能相差一秒. B)单离子储存的原理如图7,其稳频不确定将提高到10-18量级,如此计算,一百亿年不差一秒.图7 单离子储存原理Figure7 Pr inciple of sing le io n tr aps190中 国 计 量 学 院 学 报第21卷现在正在实施的单离子储存有以下几种.a)Yb+Linie Breite3H z:这种离子阱现在可达1.5&10-16量级.它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离子囚禁位置不在囚禁中心,这就会带来非常大的频率漂移.另外,它还需要冷却激光的线宽要尽量的窄,磁场要十分稳定.b)T h223离子囚禁,因为是核跃迁,不确定度将提高到10-22量级,冷却系统也比较容易,是我们认为最有希望的.c)Al+离子囚禁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精度,但是装置十分复杂,现在没有人再进行实验.另外还有Sr+和Hg+离子囚禁的相关工作.在所有这些离子囚禁方案中,从长远看还要解决冷却问题.2 欧盟发展现状2008年欧盟计量科学研究计划里面明确提出要投资4亿欧元(折合40亿人民币)进行量子工程和时空的研究(Centre for Quantum Engineering and Space T ime Research,简称QUEST-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建立1018~1022准确度的时间频率标准;b)研究更好的测量仪器,使星球与星球之间距离的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m;c)癌症的诊断和治疗;d)纳米技术等.另外,为了发展新型物理理论,进行空间技术研究等.德国PTB成立了量子计量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a)新型超高精细光谱学,目的是提高微波钟和光钟的精度,力争达到10-18量级,如果是原子核内部跃迁,力争达到10-22量级;b)基本物理常数随时空变化的研究;c)量子力学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力争在10-22量级水平上测量出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微小长度变化;d)发展量子传感器和超高精度的钟用来研究基本物理常数的变化和大地测量中的亚毫米量级的变化.3 计量科学的新领域和开展当代计量科学研究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除了传统的力学量、热学量、电学量、光学量和量子计量以外,现在的计量科学已经深入到声学量、放射性物理量、化学量,并且发展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保计量、医学计量、生物计量、信息计量、法理计量、食品计量、机床计量、材料计量和新型能源计量等.另外,最近医学计量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方向就是针灸原理的探测,即如何将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医术通过计量手段进行量化研究. 3.1 利用计量科学技术指挥生产,控制生产21世纪的工业计量将有很大的变更,工业测量数据的溯源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大力发展在线与动态测量,发展在线智能与虚拟式计量仪器仪表,同时应有在线校准,达到能控制生产和指挥生产,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目的.另外,还有发展在线与动态计量标准及其校准方法,要有国际上的认证、认可和国际的比对.图8、图9和图10分别给出了一种新型高精度激光跟踪补偿仪(high precision laser tr acking co mpensator,H PLT C)及其相关补偿性能的测试.(下转第221页)191第3期赵克功,张宝武:当代计量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图5 46#机械油低比例数据拟合误差Fig ure 5 Fitting erro r o f 46#mechanical oil w ith lowpro po rtio n3 结 语采用混合两种不同粘度的油品以获得中间粘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大范围温度变化对流量计特性的影响,从而单一的得出粘度对流量计的影响.根据混合油中某一油品的含量与温度跟粘度的关系拟合出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粘度控制的模型.在变粘度试验装置的设计中,通过控制不同比例油品混合的方法比控制温度来改变粘度的方法更为方便.参 考 文 献[1] 冷 林,张吉祥.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8,18:48 56.[2] 苏彦勋,梁国伟,盛 健.流量计量与测试[M ].北京:中国计量版社,2007:11 13.[3] 牟明仁,孙延伟,姜 丽,等.煤油与柴油按不同比例调合对油品特性的影响[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10(6):43 46.[4] 杜改喜.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性能的影响[J].石河子科技,2006(1):28 30.[5] 童 刚,陈丽君,冷 健,等.液体粘度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6(28):539 541.[6]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7] 王肖芬.流量传感器信号建模、信号处理及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8] 杜水友,章 皓,郑永军.最小二乘拟合压力传感器二次曲线及精度分析.[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3):184 186.[9] 袁亚湘.非线性规划数值算法[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5 85.[10] NOCEDAL J,WRIGH T S J.Num erical optimization[M ].Sp ringer Verlag,1999:130 132.[11] 王 成,邹海雷.条件特征函数及性质[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8,19(4):360 362.[12] 后 敏,曹飞龙.一类神经网络逼近可积函数[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7,18(2):155 158.(上接第191页)图10 激光跟踪补偿仪对园工作台(角度)的测量和补偿F ig ur e 10 M easurement and co mpensation for circle w orking table of H PL T C3.2 发展信息计量规范网络计量量值的传递21世纪是信息社会,必须建立现代信息科学的计量标准,如传真、通讯等计量标准规范网络计量量值的传递.本文核心内容整理于赵克功教授(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德国国家计量院高级研究员,我国激光测量和激光应用计量科学研究开创者之一)在中国计量学院的报告.参 考 文 献[1] 赵克功.当代计量学的现状和发展∋!!!序言[J].大学物理,2002,21(2):45.[2] 赵克功.当代计量学的现状和发展(!!!20世纪的度量衡,21世纪的量子计量学[J].大学物理,2002,21(3):42.[3] 赵克功.长度计量基本单位!!!∀米#的定义及其复现[J ].大学物理,2003,22(4):38.[4] 赵克功.当代计量学的现状和发展)!!!更新计量基本单位!!!质量∀kg #定义的研究[J ].大学物理,2002,21(4):38.221第3期梁华锋,等:油品混合粘度合成方法的试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