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45分钟(一课时)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期发生额、余额的含义,理解发生额与余额的关系,

掌握借贷记账法账户的结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分析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

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培

养学生对财务工作的热情,为以后从事经济工作奠定感情

基础。

[教学重点] 账户中余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各类账户的结构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双向互动,共同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工具] 电脑、投影仪和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5分钟)

1、问题:超市中散装大米销售后剩余的量怎样计算?(动画演示添加及出售大米的过程)

2、过渡:什么是账户?如果将账户比作米筐,期末账户余额怎样计算?

3、激励:账户怎样实现它的工具作用?它的结构怎样?引导学生研究本节问题: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二、共同探索、研究新课(约25分钟)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板书课题)

1、账户的基本结构(板书)左方账户名称右方

[识记]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增减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根据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联想](问)各种金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剩余大米的量的计算

(答)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形成概念]屏幕演示肯定答案,板书强化学生记忆。

[迁移]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账户有不同的性质,那么不同性质的账户中,增减金额的登记方向怎样确定?引入下一个问题。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板书)借方账户名称贷方

[识记]借贷记帐法下,账户左右方分别称作借方、贷方,本期发生额即为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余额分别有借(贷)方期初余额、借(贷)方期末余额。其基本结构即为“借、贷、余”三栏。

[实例]具体结构为①账户名称②日期③编号④摘要⑤借贷金额⑥余额。(演示帐页实例)

[尝试、探究]根据基本关系式得出不同性质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①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板书)

(屏幕演示登帐方法,学生用基本关系式尝试资产账户余额计算公式,

教师肯定答案)

资产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②权益账户的结构(板书)

提示旧知:权益对立于资产,启发学生讨论其结构与余额计算公式。(屏幕演示学生讨论结果。)

权益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③收入账户的结构(板书)

提示旧知:收入的增加可认为是权益的增加,启发学生得出收入账户与权益账户增方一致,既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由于月终计算利润,所以期末一般无余额。(屏幕演示)

④费用账户的结构(板书)

费用与收入对立,故与收入账户相反,启发学生得出其结构。(屏幕演示)[归纳总结]

借方账户名称贷方

资产增加资产减少

负债减少负债增加

所有者权益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成本增加成本减少

收入减少收入增加

费用增加费用减少

[创新思维]账户结构是以后做会计分录必须熟练掌握的,为使同学们记忆方便,介绍“左手法则”。即:左手手心为资产和费用,手背为权益

和收入。大拇指表示增加,小拇指表示减少。左边为借方,右边为

贷方。(动画演示)

三、巩固练习,反馈回授(约10分钟)

1、分析下列业务应记入账户的借贷方向:

[业务1] 11月15日,以银行存款3000元偿还应付账款。

[业务2] 11月11日,接受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价值80000元。

[业务3] 11月20日,收到营业外收入200元。

[业务4] 11月22日,计算出当月应付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2、判断正误:

①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借方栏、贷方栏和余额栏。

②所有账户的左方均记录增加额,右方均记录减少额。

③账户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的。

④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

四、归纳小结,深化目标(约5分钟)

1.小结:账户中余额的计算方法、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2.作业:①基础:习题册第24页习题二

②拓展:记忆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其他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节课所介绍的”左手法则”,帮助学生记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能让学生长时间记住这种化繁杂为简单

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