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 课题名称 伯牙鼓琴 课时

安排 共 2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2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韵味,在读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积累文言词语。

3.了解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积累文言词语。

了解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音”是什么意思吗?对,“知音”的本义是“通晓音律”,现在一般用来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为什么“知音”会有这样的意思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伯牙鼓琴》去寻找答案吧。

二、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有方向,让我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韵味,在读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积累文言词语。

3.了解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出示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可编辑修改- 三、文学常识

要想更好地学习课文,首先来了解一下文学常识。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很好,课下注释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它。

初读

熟读是感知文章的基础,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大屏幕上的字音。

锺子期( zhōng )善哉(zāi)巍巍( wēi )少选( shǎo)

汤汤( shāng )绝弦(xián)

节奏

读准字音是阅读文章的基础,读对节奏才能把握住文章的韵味。那么如何才能读对文章的节奏呢?老师给大家一点划分节奏的小技巧。

1、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2、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发现预习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指导。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把疑惑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写下来,准备与小组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可编辑修改-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3、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后面应停顿。

下面请大家拿起你的笔,划分一下全文的节奏。

大家划分完了吗?看看和大屏幕上的一样?好,哪位同学起来展示一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疏通文意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注释和上下文来解决本文的文言实词解释和全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1文言实词

伯牙鼓琴 弹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正当 心志,情志

提要求

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使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可编辑修改- 巍巍乎若太山 高大的样子 像

少选 一会儿,不久

汤汤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2全文翻译

伯牙弹琴,锺子期倾听。正当他弹琴的心志在高山的时候,锺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过了一会儿,弹琴的心志在流水,锺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七、研读“知音”

刚才我们已经疏通完文意,相信大家对文章内容也已有所了解。那老师想考考大家,在这篇文言文中,伯牙的琴声都表现在了什么地方?能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一下吗?锺子期是如何评价的?

志在太山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好,同学们,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潇潇春雨)

小结:伯牙在琴声里表达的所感所想,锺子期都能

品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学生阅读重点段落

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解惑。

-可编辑修改- 迅速听懂并大加赞叹,这仅仅是一般的朋友吗?不,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但遗憾的是,伯牙的知音锺子期去世了,此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去朗读最后一句话? 悲痛、深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齐读一下最后一句。

锺子期死后,锺子期回到了无人理解的音乐生活,纵使琴声美妙,但痛苦煎熬着伯牙。所以,伯牙只能以“破琴断弦”的形式来祭奠知音,这也体现了古人的高尚情操。

拓展延伸

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作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优美的伴奏声中试着背一下这篇文章吧。

听着同学们的朗诵,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八、作业超市

1、整理文言实词。

2、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如人物的对话、神态、心理等),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

-可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