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金属与酸和水反应、铝与碱溶液反应
【新教材】3.1.2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练习(2)(解析版)

3.1.2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①FeCl2②Fe(OH)3③FeCl3,通过化合、置换、复分解反应均能制得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①③D.全部【答案】A①Fe与氯化铁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都能制得,故①符合题意;②Fe(OH)3可通过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通过NaOH与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但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故②不符合题意;③FeCl3可通过铁和氯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通过氯化钡与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故③不符合题意;2.常温下,向下列各溶液中分别投入铁片,溶液质量变化最小的是A.浓HNO3B.HCl C.CuSO4D.AgNO3【答案】A试题分析: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铁片,铁钝化,溶液质量几乎不变;常温下,向HCl中投入铁片,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质量增加;常温下,向CuSO4溶液中投入铁片,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质量减小;常温下,向AgNO3溶液中投入铁片,生成硫酸亚铁和银,溶液质量减小,故A正确。
3.下列关于铝热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铝和铁的混合物是铝热剂B.利用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C.铝热剂发生的铝热反应需要用镁带和氯酸钾引燃,所以铝热反应是吸热反应D.工业上常用铝热反应来大量冶炼金属铁【答案】BA选项,铝热剂应是铝和金属性比铝弱的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B选项,利用铝热剂的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故B正确;C选项,铝热剂发生的铝热反应需要用镁带和氯酸钾引燃,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因此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选项,工业上不能用铝热反应来大量冶炼金属铁,因为制得金属铝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主要用碳还原法来制铁,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4.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被腐蚀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⑤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答案】B当铁中含有杂质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Ⅷ族,而不是第ⅧB族;铁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被氧化为Fe3+,但若铁过量,则Fe3+被Fe还原为Fe2+,所以,Fe与HNO3反应的产物可能因铁过量而生成Fe(NO3)2;FeCl2、Fe(OH)3可分别通过化合反应Fe+2FeCl3=3FeCl2、4Fe(OH)2+O2+2H2O=4Fe(OH)3制得。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第2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铝与盐酸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错误!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都产生氢气(或H2)。
H2+Cl2错误!2HCl错误! 1 ∶ 1 ∶2错误! 1 ∶ 1 ∶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物质的量之比1 mol ∶ 1 mol ∶2 mol错误!1体积∶1体积∶2体积(1)结论: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2)应注意的问题①任何一种反应物,只有实际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部分不参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
③列比例式时要符合“左右量相当,上下单位同”的原则.4.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图示关系:(2)计算公式:①n=mM;②n=错误!;③n=错误!;④n=c·V(溶液)(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知识点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下列金属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Mg B.AlC.Fe D.Cu答案:B解析:Al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Mg、Fe只能与稀盐酸反应;Cu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2.下列关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失去电子,作还原剂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NaOH与H2O作氧化剂D.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lO错误!答案:C解析:反应中铝失去电子,铝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故铝是还原剂,A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B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水作氧化剂,C项错误;溶液中铝元素以AlO错误!的形式存在,D项正确。
3.1.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迁移训练 1 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 cm-3)各 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 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 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解析:苯与水互不相溶而分层,水的密度较大在下层,苯的密度较小 在上层。钠的密度介于苯和水的密度之间,钠的位置在苯和水的位置之 间。 钠与苯不发生化学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推动 着钠粒向上运动。钠粒上升到苯中失去了氢气的推动力以后 ,在重力的 作用下又回到了苯与水的交界处。这时的钠粒再次重复先上浮后下落 的现象,直到钠粒消失为止。 答案:D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一、钠与水、酸、碱的反应的实质
活动与探究 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用镊子取一绿豆粒大 小金属钠,用滤纸吸净 其表面的煤油,投入到 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 冷水烧杯中 实验结论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 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地 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 小球消失 溶液变红色 2Na+2H2O 2Na+2H2O 原因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的熔点较低 反应剧烈,产生的气体推动 小球移动 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有碱性物质生成 2NaOH+H2↑ 2Na++2OH-+H2↑
1 2 1 3 1 2
)
B.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铝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摘要:
1.铝的性质和应用
2.碱的性质和分类
3.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铝与碱反应的实际情况及应用
5.反应的产物及性质
6.总结
正文:
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的金属材料,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于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众多铝的化学反应中,铝与碱的反应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铝在碱性环境下易于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碱的性质和分类。
碱是指能与酸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根据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般形式为:2Al + 2NaOH → 2NaAlO2 + H2。
这个方程式表示,在反应中,铝与氢氧化钠生成亚铝酸钠和氢气。
在实际应用中,铝与碱的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属清洗剂中,碱性物质可以与铝氧化物薄膜发生反应,从而去除薄膜,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此外,在铝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使用碱性物质进行清洗和除垢。
反应产物亚铝酸钠(NaAlO2)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制备其他铝化合物,也可用作缓冲剂、媒染剂等。
氢气(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铝与碱反应中最常见的副产品。
总之,铝与碱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铝的性质、碱的分类以及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反应的特点和应用,为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铝和酸碱反应的方程式

铝和酸碱反应的方程式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铝的薄层保护。
然而,当铝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铝与酸的反应酸是一种具有酸性的物质,它在水溶液中释放出氢离子(H+)。
铝与酸发生反应时,铝会与酸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当铝与盐酸(HCl)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氯化铝(AlCl3)和氢气(H2):2Al + 6HCl → 2AlCl3 + 3H2这个方程式表明,每个铝原子与3个盐酸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氯化铝分子和3个氢气分子。
类似地,铝与其他酸如硫酸(H2SO4)、硝酸(HNO3)等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
反应的产物包括相应的盐和氢气。
铝与碱的反应碱是一种具有碱性的物质,它在水溶液中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
铝与碱发生反应时,铝会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当铝与氢氧化钠(NaOH)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氢氧化铝(Al(OH)3)和水(H2O):2Al + 6NaOH → 2Al(OH)3 + 3H2O这个方程式表明,每个铝原子与6个氢氧化钠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氢氧化铝分子和3个水分子。
类似地,铝与其他碱如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铜(Cu(OH)2)等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
反应的产物包括相应的盐和水。
总结铝与酸碱反应的方程式可以总结如下:铝与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2Al + 6HNO3 → 2Al(NO3)3 + 3H2铝与碱反应:2Al + 6NaOH → 2Al(OH)3 + 3H2O2Al + 6KOH → 2KAlO2 + 3H22Al + 3Cu(OH)2 → Al2O3 + 3Cu + 6H2O这些方程式描述了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过程,反应的产物包括相应的盐和氢氧化物(或氧化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板书】二、金属与水的反应【讲述】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演示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现象:1、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圆球。
3、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4、有嘶嘶的声音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5、反应后的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浮)2、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较低(熔)3、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游)4、产生的氢气与水摩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反应放热等,从而发出响声。
(响)5、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NaOH) (红)【说明】:①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Array得到2×e,被还原②钠与水的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即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③钠的保存:实验室中的钠需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有:(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与水反应;(3)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其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思考】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铝的腐蚀性能及海洋大气环境中铝的腐蚀特性

铝的腐蚀性能及海洋大气环境中铝的腐蚀特性1、铝的耐氧腐蚀性能铝是一种活泼金属,极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起化应生成氧化铝。
氧化铝在铝制器皿表面结一层灰色致密的极薄的(约十万分之一厘米厚)薄膜,这层薄膜十分坚固,它能使里力的金属和外界完全隔开。
从而保护内部的铝不再受空气中氧气的侵蚀。
2、铝的酸碱腐蚀铝和氧化铝薄膜都能和许多酸性或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一旦氧化铝薄膜被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溶解掉,则内部铝就要和碱性或酸性溶液起反应而渐渐被侵蚀掉。
3、铝的腐蚀形式(1)点腐蚀:点腐蚀又称为孔腐蚀,是在金属上产生针尖状、点状、孔状的一种为局部的腐蚀形态。
点腐蚀是阳极反应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一种自催化过程,即点腐蚀孔内的腐蚀过程造成的条件,如有腐蚀介质(CL-、F-等)、促进反应的物质(CU2+、ZN2+等),既促进又足以维持腐蚀的继续进行。
(2)均匀腐蚀:铝在磷酸与氢氧化钠等溶液中,其上的氧化膜溶解,发生均匀腐蚀,溶解速度也是均匀的。
溶液温度升高,溶液浓度增大,促进铝的腐蚀。
(3)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
金属部件在电解溶液中,由于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缝隙,其宽度足以使介质浸入而又使介质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使得缝隙内部腐蚀加剧的现象称为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特别容易发生在机械组件接合的地方,例如金属垫圈或是铆接处和铝门窗与灰浆填隙处。
它是属于一种电池效应,但是缝隙一般需在特定程度大小的范围内才会发生,例如:有足够的宽度可使溶液进入,足够窄得使溶液可以停滞等,所以在应用或工程上必须要小心,避免发生足以产生缝隙腐蚀的环境。
缝隙腐蚀的机构很类似穿孔腐蚀的情况,首先是均匀腐蚀,然后因氧浓淡电池会引起阳极反应(缺氧区)和阴极反应(富氧区),由于间隙内氧无法补充,因此阳极反应会继续在同一个位置进行,因此产生严重的腐蚀结果。
(4)晶间腐蚀:是在金属界处发生局部腐蚀的现象。
就电化学的观点来看,由于材料的晶粒为阴极,而晶界一般为阳极,因此在均匀腐蚀的情况下,晶界处的腐蚀性仍稍大于晶粒处,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材料的晶界抗蚀元素又相对减少,晶间腐蚀的现象就会发生。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精练:3.1.2 铝及铝合金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 铝及铝合金1.将表面已经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2.铝镁合金因坚硬、轻松、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闸门、防护栏等。
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 .不易生锈B .导电性好C .密度小D .强度高3.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 B .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 .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起反应,铝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4.铝用来焊接钢轨是利用( ) A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疼惜层 B .铝是热的良导体C .铝是强还原剂,铝热反应放热D .铝合金强度大5.等质量的Al 分别加入到0.3 L 1 mol·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则加入Al 的质量为( )A .2.7 gB .5.4 gC .8.1 gD .10 g6.用铝箔包住0.1 mol 的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1.12 L 的H 2C .大于1.12 L 的H 2D .小于1.12 L 的气体7.某无色透亮 溶液可以与铝反应产生氢气,下列离子组中,在其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OH -、NO -3、Ba 2+、Cl -B .H +、Mg 2+、Ba 2+、NO -3C .H +、SO 2-4、Al 3+、Cu 2+D .Na +、K +、MnO -4、Cl -8.将a mol 钠和a mol 铝一同投入到m 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 -1,则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18a 46a +m %B.11 800a 46a +2m %C.11 800a 46a +m %D.11 800a 69a +m % 9.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 2的用量打算的 B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猛烈燃烧 C .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确定是金属 D .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10.Mg 、Al 、Fe 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H 2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B .三种金属均过量C .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 .盐酸均过量11.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的缘由是( ) A .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 .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 .铝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前面D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12.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O 2反应 B .铝不能与Cl 2反应C .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D .Al 2O 3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13.小明家保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温下,Fe、Al可被浓硝酸、浓
硫酸钝化,在铁、铝表面形成一层致
密的保护膜,阻止了内部金属的进一
步氧化。因此,可用铁制容器或铝制 容器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
小结: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的固体,质 软,密度比水还小(0.97g/cm3),熔点较 低(97.87℃),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6e-
2Al+2NaOH+6H2O=2NaAlO2+4H2O+ 3H2↑
思 考2
铝制餐具是否适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盛放
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为什么?
铝和氧化铝均能跟酸、碱反应,因而铝的 保护膜和铝制品会直接被酸、碱、盐侵蚀,所 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 碱性或咸的食物。
以上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
西汉湿法炼铜 原理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CuSO4+Fe==FeSO4+Cu 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结果会如何呢?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Na2SO4+Cu(OH)2↓ 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 应用: TiCl4+4Na
铁粉的反应 ③气体产物的检验等。
实验装置1
3Fe+4H2O(g) == Fe3O4+4H2
水蒸气与铁 粉反应装置
产物收 集装置
水蒸气的 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2
3Fe+4H2O(g) == Fe3O4+4H2
实验装置3
3Fe+4H2O(g) == Fe3O4+4H2
思考: Na、Fe与水的反应哪个容易发生?
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
生了变化,它们从0价升为正价。
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
了强的还原性,做还原剂
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态 存在,只有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 如金以游离态存在。
1.钠失火能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如不能,
应怎样处理?
不能,用沙土盖灭 2.下列液体可以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是( C ) A.水 C.煤油 B.浓NaOH溶液 l4(ρ>1g/cm3)
写出K、Mg、Fe、Cu与H2O反应的方程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面)的金属 能与水反应。金属越活泼,反应越易发生。
(1)K、Ca、Na 与冷水反应生成碱和H2。
(2)Mg与热水反应生成碱和H2。 (3)Al难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 (4)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 (5)Cu不与水反应生成H2。
① 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
与水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 金属越活泼。
②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
与酸反应产生H2越容易,反应越剧 烈,金属越活泼。
③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Na、Mg、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
反应, Mg、Fe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Al能 否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呢?
实验探究:
实验3-4: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的盐酸、 NaOH溶液,再分别加入几片铝片、铝片,观 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 别放在两支加铝的试管口,你能看到什么现象?
700-800℃
Ti+4NaCl
3、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先与水反应,而不直接置换金属
钠与FeCl3溶液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3NaOH+FeCl3==Fe(OH)3↓+3NaCl
比较 金属 活动 性强 弱的 实验 方法
可以通过哪些实 验事实来比较不同金 属的活动性强弱?
)A. FeO
C. Fe3O4 A. FeO
C. Fe C.Fe Fe B. Fe 3O 2O 34 2O 3 3O4 B.
D. Fe(OH)3 B.D. FeFe(OH) 3 2 O3
D. Fe(OH)D. 3 Fe(OH)3
4
C. Fe3O4
D. Fe(OH)3
退
出
1.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2Al + 6HCl == 2AlCl3 + 3H2
离子方程式为: 2Al+6H+==2Al3+ +3H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偏铝酸钠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2Na 2H 2O 2NaOH H 2
2 Na 2 H 2O 2 Na++2OH H 2
钠与水反应实质 钠与水电离所产生的氢离子反应,
_
生成氢气。
思考与探究 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 1、实验室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
思考与探究 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 2、
提示 不能,钠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应用干燥的 沙土盖灭。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很活泼
(1) 与氧气反应
4Na + O2 === 2Na2O 2Na + O2 === Na2O2
点燃
常温
(2) 与其它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Na+Cl2 == 2NaCl (3) 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4) 与酸的反应 2Na+2HCl == 2NaCl+H2 注意: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的反应, 酸里面的H+浓度大,所以钠与酸反应更快。 (5) Na与盐溶液反应?
1.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 CuSO 金属单质中,能从 ( CuSO ) 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 ) 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 、 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A. 汞 CuSO B. 答案 银( A. 汞 ( 51. ) ( ) A. 汞 A. C. 汞钠 C. 钠
B. C. 银 钠 D. 铁
取一小试管,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 水和煤油,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到 试管中,可以观察到何种现象?并解释
实验:
铁不与冷、 热水反应, 能否与水 蒸气反应?
3Fe+4H2O(g) == Fe3O4+4H2
请用三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 导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 设计一个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 置,画出装置简图。 应考虑:①水蒸气的发生 ②水蒸气与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金属与水的反应
在烧杯中加一 现象: 浮、
熔、 响、 红 游、
些水,滴入几滴 酚酞溶液,然后 把一小块钠放入 水中。你看到什 么现象?
你能解释是什么原因吗?
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在水面与空气摩擦 有碱性物质生成
B. 2:3 B. 2:3 3.铁在一定条件下与 O2、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 3.铁在一定条件下与 O2、水蒸气反应 C. 1:1 D. 1:2 C. 1:1 D. 1:2 3.铁在一定条件下与 O2、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一定条件下与 O2、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 ( ) ) O .铁在一定条件下与 O2、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 FeO B. Fe2O3 ( B. 答案 C Fe A. FeO ( 73 ) 2 3
钠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若 能,试分析反应的剧烈程度,并写出
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钠与酸的反应
[反应的实质]
2Na 2H 2Na H 2
因为酸中H+浓度比水中的要大,所 以反应速率更快。
N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时,是Na先与 HCl反应,过量的Na再与H2O反应。
偏铝酸根离子
铝的特殊性质: 既能跟酸反应产生 H2 ,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
思 考1
在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中,
H2O 、还原剂是____ Al ,转移的电子 氧化剂是_____ 6e数为______.
请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金属与酸的反应
2Na+2HCl=2NaCl+H2↑ 最快
思考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最慢 Na、Mg、Fe 分别与盐酸反 应,哪个最 结论: 快?哪个最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 慢?为什么? 面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2。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现象: 铝片放入盐酸、NaOH溶液中都有气
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思考
为什么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开
始时气体产生的速度较慢,而后越来越快? 因为开始时是铝表面的氧化膜先发生作用, 氧化膜反应完全以后才有H2产生,且随着反应的 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度也加快。
D B. )银
B.钠 银 C. D. 铁 B. 银
D. 铁
D. 铁
D. 铁
2.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稀 H SO 溶液反 4和NaOH .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稀 H2SO 和 NaOH 溶液反 62 、 42 应,若消耗的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应,若消耗的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为 答案 A ) 之比为 ( () A. 3:2 A. 3:2
3.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 的是( C )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