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术 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 系 性;

(2)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
下 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 编 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 艺 和艺术追求;

系 (3)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统 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2、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 和时代特色

编 (1)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
艺 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 术 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
佳瞬间。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
下 派、艺术思潮

正是由于艺术天地中有
艺 着许许多多的艺术风格、艺
术 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才使得

统 艺术殿堂如此多姿多彩、百
花争艳。
一、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
艺 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

系 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
统 色。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

编 (1)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
系 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 统 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
需要。
(2)艺术风格的时代特色,

编 是指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
艺 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
术 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

统 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2、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
编 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
艺 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 术 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

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
术 系
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
统 定的民族和时代,他和社会
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和
下 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 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 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 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 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认 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 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 烈的愉悦。”
➢艺术学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坚持认为 “国有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力 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墨子指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 夫彻县”。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 ,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子的看法是:“ 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 ,“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艺术概论PPT

艺术概论PPT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6
❖ 人們愛花 ❖ 在花的生命中感覺到美 ❖ 並且希望與他人分享, ❖ 也就是因為人在花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之美
吧!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6
❖ 我們用花來祝福 ❖ 嬰兒的誕生、婚姻與戀愛, ❖ 我們也用花來安慰病人, ❖ 告別親友,安息死者。
四、植物的生態--7
❖ 大約是因為花的短短幾天, ❖ 其實也具體而微地說完了我們的一生。 ❖ 我們把花送給別人,也就是想和他人分享花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2
❖ 我們在植物的成長中, ❖ 往往看到的也就是自己的成長, ❖ 我們覺得美 ❖ 常常也是因為在植物中看到了自己, ❖ 看到了成長過程的喜悅與艱難罷
美的喜悅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3
3.「花」, ❖ 是植物的生殖, ❖ 一棵樹開花,花佈告著生命的成熟。 ❖ 生命在自我完成之後 ❖ 很重要的另一個意義 ❖ 走向另一個階段:擴大自己和延長自己。 ❖ 花就是生命的擴大和延長的象徵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4
4.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 ❖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 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都是為了生殖 ❖ 花的香味,也是為了招蜂或引蝶,
招蜂或引蝶
四、植物的生態--5
5.花期短暫, ❖ 花的生命其實很短 ❖ 花的爭奇鬥豔, ❖ 也隱含著生命存在的自我努力。
花的爭奇鬥豔
❖ 禪師在此透露了迦葉尊 者守不住秘密,經過一 夜的落花雨的洗禮,似 乎滿城的流水也載滿了 花香!演說著佛性遍一 切,有情無情無不含藏 著佛性。
艺术概论 绪言
❖ 课程类型:实务考试课。 ❖ 授课教师:柯杰 ❖ 联系方式:13226767918
250294392@

课程内容
❖ 绪言 ❖ 第一章 美的起源 ❖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 第三章 艺术的特质

艺术学概论-第十一章-艺术作品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第十一章-艺术作品PPT课件
❖ 一部艺术作品一般可以看做是三个层次组合 而成的,即:
第一层—艺术语言,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 第二层—艺术形象,是作品内在的结构; 第三层—艺术意蕴。
2021
❖ 一 艺术语言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 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 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 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 段,就叫做艺术语言。
2021
1、艺术语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艺术形象。 而由于艺术作品首先诉诸与欣赏者感官的就 是艺术语言,它是人们感受艺术美的直接对 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语言本身也 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2、各门艺术都十分重视对于艺术语言的研究和 运用,并致力于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探索。
2021
莫 奈 ( 法 ) 《 青 蛙 塘 》
2021
齐 白 石 《 虾 》
2021
❖ 二 艺术形象 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艺术语言的主 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 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见, 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形象可以分为: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综合形象 文学形象
2021
❖ 视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 接感受到的艺术形 象,它的构成材料 是空间性的。特别 富有直观性和生动 性。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2021
❖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 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 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 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 美鉴赏对象。.
❖ 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艺术作品处于中心 的地位与中心的环节。
2021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3、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 性,造成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

8-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八章(2019.4.2)【已改格式】

8-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八章(2019.4.2)【已改格式】
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第一节艺术风格第二节艺术流派第三节艺术思潮第一节艺术风格一艺术风格界定二艺术风格的类别三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一艺术风格界定艺术风格主要是指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三、艺术思潮的评述
艺术思潮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综合因素的呈现。 艺术思潮可以影响和推进艺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迅捷发 展。 艺术思潮具有突出的流动性和交叉性。
艺术思潮有时也可能参与和影响社会及时代的变革,作 用于社会发展。
艺术思潮并非全都体现为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有时某 些艺术思潮可能会出现不够积极甚至消极的形态,与社 会及文化发展相游离,甚至相背反。
倡导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是使中国艺术走 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艺术流派
• 一、艺术流派的形成 • 二、艺术流派的流变 • 三、艺术流派的影响
一、艺术流派的形成
艺术流派是指由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 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作为 一个成熟的艺术流派,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 特点。同时,这种形式与特点也就成为辨析一个流派得 以形成的基本依据。
风格具有很强的独创性,无论是艺术家或者作品的风格, 还是民族、时代、地域或流派的风格,均是对前人艺术 风格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必然凝结着人们的创造精神 和独具的个性意识。 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前人艺术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 并加以改造,与自身的艺术特色相融合,以形成独具一 格、不落俗套、较为稳定的风格特色,才是优秀艺术家 追求的目标。
艺术风格,是形成艺术风格的首 要原因。 第二,客观因素。风格并不是艺术家主观随意性的表现, 而是在艺术家的主观特性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 合中表现出来的。

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概论课件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艺术作品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媒介 •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形式 •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
媒介
形式
内容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类别
(一)物质材料媒介 (二)艺术语言媒介
二、艺术媒介的作用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类型区分 (二)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形式建构 (三)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内容生成
对于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认知,一般认为,经历了 三个重要阶段: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以内容压倒形 式;形式统摄内容的形式本体论;形式与内容不分的 形式结构层次论。如果单就形式而言,则可以说形成 了形式重于内容或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两个方面的观念, 虽然各个类型的艺术作品形式多样、不胜枚举,但这 两方面的观念却可看作艺术形式的概括性特征。
1. 艺术感兴的物质材料媒介 2. 艺术制作的物质材料媒介 3. 艺术传播的物质材料媒介
1. 艺术感兴的物质材料媒介
• 其一,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有时会因为 一定的物质材料而起兴,这些物质材料与构成艺 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其二,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又会对形形 色色的物质材料进行取舍,并最终制成可以感知 的艺术作品,受众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最先 接触到的其实并非艺术符号或艺术形象,而是某 种可以生发感兴的物质材料媒介。
(二)结构
结构在一部艺术作品中是处于统摄地位的重要形式,如 果一部作品结构欠佳,就将一损俱损,即使具有完美无 缺的艺术语言组合或艺术符号,也难于传达出艺术作品 真正的思想与情感内涵。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你愈 是深入地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会愈加清楚地发现艺 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 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 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使它们看上去像是一种生命的 形式。”

4-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四章【备注:已完成】

4-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四章【备注:已完成】

的长城化出。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充分显示出意境
的感人的艺术魅力。
.
35
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相传宋徽宗时,北宋画院多以命题画方式来招考画师, 主要意图就是考察画师运用绘画意境来表达诗意的能力。 例如,人们熟悉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画师 就仅画一舟人卧于船头,手横一支竹笛,而诗意全出。 “深山藏古寺”,则根本看不见崇山峻岭之中的庙宇, 只画一个小和尚在山下的小溪边舀水足矣。还有“踏花 归去马蹄香”,这一诗意本来是很难用绘画形象来表现 的,结果中选的画以奔驰的马蹄后,一群蝴蝶正翻飞追 逐的画面,唤起了观众的联想和想象。可见,在意境中, 境是基础,如果没有境,就无法塑造丰满鲜活的艺术形 象,这样一来,情与意也就无从产生,更无所寄托。
.
15
二、艺术媒介的作用
•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类型区分 • (二)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形式建构 • (三)艺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内容生成
.
16
(古希腊).《拉奥孔》
17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形式
一、艺术形式的特征
(一)相对独立性 (二)必然共生性
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一)艺术语言组合 (二)结构
.
32
南宋马远的画惯取一角之景,并善用空白,因此常被戏称为“马一角”,他的《寒江
独钓图》,更是运用大片空白突出了“寒”与“独”的意境。
.
33
在郑君里导演的《林则徐》中,林则
徐送别邓廷桢的一场戏,有意将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的意境融入画面。
34
《城南旧事》的片头,镜头摇过秋日中随风摇曳的枯草,然后由巍峨古老
.
37
三、艺术作品的意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什么是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也叫艺术理论。是艺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学 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二、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 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绪论
三、学科性质 艺术学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
32学时
教学数的安排 课堂讲授:
课堂学习:
考核:
教学内容:
上编 艺术总论
中编 艺术系统
下编 艺术种类
成绩评定:
考核、考勤、作业
26学时 4学时 2学时
13次 2次 1次
第一编 艺术总论
狩猎图
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敦煌壁画
文物艺术 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 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 展过程。
照夜白图
秋郊饮马图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特征 任何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这就
是艺术的独创性。不同的取材,不同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 作品自然各不相同。
艺术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墨竹图(文同)
墨竹图(郑板桥)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征
任何一副画都是一 场精美的叙述。
阻止战争的萨宾妇女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鲁迅也讲过: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 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 《宫庭秘事》”,所得的感受迥然不同。
个人在欣赏中包含着注意、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 等诸多心理因素的自由协调。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蒙娜·丽莎
吉内弗拉·德·本齐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韩熙载夜宴图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巴尔扎克像
罗丹
老妇人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思想者

小手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匕帝之手
女人
少妇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水浒》所叙108将,人人有其性情,人人有其气质,人人有 其形状,人人有其声音,都是英雄好汉,但又具独特的个性。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属于社会科 学的范畴。 四、学科的建立
19世纪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 学完全不同”的观点,解决了艺术学研究对象的问题。从此,艺术学 就建立起来了,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功能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娱乐。
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是把这种感 发变为一种规范制度。乐(享受)则是陶冶人的性情和德性, 使人达到一种思想的人格。
“客观精神说”
你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现实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主观精神说”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摹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的看法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学概论
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 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 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 一。本课程对于在学生中普及艺术常识、提高艺术修养、 增强人文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目的要求
•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
三、审美性
1、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什么是艺术品?
维纳斯的诞生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梳妆的维纳斯
断臂的维纳斯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罗中立的《父亲》
嫉妒的偏执女人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西斯廷圣母
园丁圣母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悉尼歌剧院 帕提农神庙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 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 需要,才能起到社会功能和艺术教育功能的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审美认识作用
女贵族莫洛卓娃
艺术的起源
分别主管音乐、史诗、抒 情诗、情歌、悲剧、喜剧、 舞蹈、历史、天文、颂歌。 居斯塔夫·莫罗(法国) 《阿波罗和九个缪斯》
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个观点
1、艺术起源于“摹仿” 2、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巫术” 4、艺术起源于“表现” 5、艺术起源于“实践”
课堂讨论:
艺术源于模仿、游 戏、巫术、表现、实践的 几种观点,你更赞同那种 观点?
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
接受的全过程。
参考教材
•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艺术学概论
潘必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艺术学概论
杨琪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设计艺术学概论 余强
重庆大学出版社
艺术学导论、艺术学研究、艺术设计学等
教学时数: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是旧中国农村一个贫苦 落后而又不觉悟的一个农民艺术形象。他朴实憨厚,麻木不仁, 奴性,惯于自我欺骗,常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
阿Q的这种个性,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 的普遍、落后的精神状态,成为那个时代民族所共有的弱点。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