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指令的机器码通常包含操作码(OP)和操作数两部分指...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 7 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

(A)ENIAC (B)Z3 (C)IBM PC (D)Pentium

2.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兼容机( )0520微机。

(A)联想 (B)方正 (C)长城 (D)银河 3.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 )个月翻一番。

(A)6 (B)12 (C)18 (D)24 4.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微处理器 (B)集成电路 (C)存储器 (D)晶体管 5.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 )化两个方向发展。 (A)科学 (B)商业 (C)微型 (D)实用 6.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A)CPU (B)DRAM (C)CD-ROM (D)CRT 7.计算机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高性能计算机、( )、嵌入式系统和工作站四类。

(A)微机 (B)服务器 (C)工业PC (D)笔记本微机 8.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 )组成一个计算机群。

(A)CPU (B)DRAM (C)PC (D)计算机 9.( )系统是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A)高性能计算机 (B)网络 (C)嵌入式 (D)服务器 10、指令的数量与类型由( )决定。 (A)CPU (B)DRAM (C)SRAM (D)BIOS 11.一条指令通常由( )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 (A)程序 (B)操作码 (C)机器码 (D)二进制数 12.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 )。 (A)BCD码 (B)补码 (C)ASCII码 (D)汉字编码 第 3 页 共 7 页

13.执行下列二进制算术加法运算:01010100+10010011,其运算结果是( )。

(A)11100111 (B)11000111 (C)00010000 (D)11101011 14.在存储一个汉字内码的两个字节中,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是( )。

指令、伪指令、伪操作的概念及其作用。

指令、伪指令、伪操作的概念及其作用。

指令、伪指令、伪操作的概念及其作用。

指令、伪指令和伪操作是计算机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类概念,并探讨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指令是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操作单位,用于告诉计算机要执行的操作。

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操作码表示要执行的操作类型,操作数表示该操作所需的数据。

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硬件所支持的真正的操作,也可以是一些高级语言编译成的机器码。

指令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计算结果。

计算机通过执行指令来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数据处理、运算、存储等。

伪指令是一种不是真正被计算机执行的指令。

它们通常是由汇编语言编写的,用于在程序的编译或汇编过程中指示编译器或汇编器执行一些特定的操作。

伪指令不是计算机硬件所支持的真正的操作,而是一些在编译或汇编过程中产生的辅助指令。

它们可以是一些声明、调用、分支等指令,用于指示程序的结构和执行流程。

伪指令在编译和汇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控制程序的编译和执行过程,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伪操作是一种在程序编译或汇编过程中执行的操作,它们通常是由汇编器或编译器实现的一些特定功能。

伪操作也是一种在程序编译过程中产生的辅助操作,它们可以用来定义一些数据、常量、符号等内容,或者执行一些初始化、分配内存等操作。

伪操作在程序编译和汇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管理程序的数据和符号,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指令、伪指令和伪操作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重要性。

指令是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操作单位,决定了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计算结果,是程序的核心部分。

伪指令和伪操作则是在程序编译和汇编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帮助程序员控制程序的结构和执行流程,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三者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程序的编译和执行过程。

指令、伪指令和伪操作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指令是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操作单位,它决定了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计算结果。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部分习题答案(新)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部分习题答案(新)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习题答案为了配合《计算机原理及硬件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编制此部分习题答案,以便对广大同学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但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之处,请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错误尽快找老师联系进行更正,可以通过email 邮箱联系: gongdajixi@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一台完整的微机系统应包括( )。

AA.硬件和软件B.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C.主机和外部设备D.主机和实用程序2.微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CA.运算器B.主存储器C.CPUD.输入/输出设备3.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A.CPUB.主存储器C.硬盘D.显示器4. 带符号数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 )来表示。

CA.原码B.反码C.补码D.BCD码5.已知某数为-128,其机器数为10000000B,则其机内采用的是()表示。

CA.原码B.反码C.补码D.真值6.在8位二进制数中,采用补码表示时数的真值范围是( )。

CA.-127~+127B.-127~+128C.-128~+127D.-128~+1287.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

BA. 41HB. 42HC. 61HD. 62H8.某数在计算机中用8421-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

CA.10010011BB.93HC.93D.147二、填空题:1.微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主机和外设等部分。

2.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各种实用程序等。

3.任何计数制都可以采用基数和位权来表示,二进制的基数为2,其中第n位的位权为2n-1。

4.计算机中的数有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种表示方法,前者的特点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特点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

5.计算机中参加运算的数及运算结果都应在用原码表示的-2n-1 ≤ X < +2n-1范围内,若参加运算的数及运算结果-2n-1 > X±Y ≥ +2n-1,称为数据溢出。

计算机原理学习指导第一章到第九章综合练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马群

计算机原理学习指导第一章到第九章综合练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马群

第一章绪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第一代计算机语言是机器语言,第二代计算机语言是汇编语言,第三代计算机语言是高级语言,计算机惟一能执行的是机器语言。

2 、主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

3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构成中央处理器( CPU ),这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4 、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由5 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前三者合称为主机。

5 、计算机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如磁盘存储器)。

6 、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单项选择题1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D )A. 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B. 外围设备和主机C. 主机和使用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D )A. RAMB. ROMC. 主存储器D. 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3 、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 A )领域的应用。

A. 实时控制B. 数据处理C. 辅助设计D. 数值计算4 、计算机科技文献中,英文缩写 CAD 代表( C )A. 计算机辅助制造B. 计算机辅助教学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计算机辅助管理5 、对于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来说,它的监控程序可以放在( B )中和 ROM6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 C )A. 数字计算机B. 模拟计算机C. 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D. 特殊用途的计算机7 、个人计算机( PC )属于( C )A. 大型计算机B. 小型计算机C. 微型计算机D. 单片机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B. 仪态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存储及算术逻辑运算 5 个单元C. 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 CPU 的控制器中完成D. 以上答案均正确9 、计算机主存的 ROM 的特点是( D )A. 不能改变其中的数据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C. 通常用来存储计算机系统中一些固定不便的程序D. 以上都是10 、( D )属于应用软件A. 操作系统B. 编译程序C. 连接程序D. 文本处理程序11 、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D )A. 操作系统B. 存储器C. 主机D. 外围设备12 、计算机中有关 ALU 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只能做算术运算,不能做逻辑运算B. 只做加法运算C. 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D. 以上都不正确13 、将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以取得有价值的信息,计算机的这种应用称为( C )A. 数值计算B. 辅助设计C. 数据处理D. 实时控制14 、( D )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

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习题)1、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到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是由于。

A. 设计先进、元器件质量高B.CPU速度快、功能强C.采用数字化方式表示数据D.采取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运行的工作方式2、以二进制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最早提出的。

A. 布尔B. 巴贝奇C. 冯•诺伊曼D. 图灵3、内存与外存的主要不同在于。

A. CPU可以直接处理内存中的信息,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外存则相反B. CPU可以直接处理内存中的信息,速度快,存储容量小;外存则相反C. CPU不能直接处理内存中的信息,速度慢,存储容量大;外存则相反D. CPU不能直接处理内存中的信息,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外存则相反4、计算机算法是指。

A. 程序B. 指令的集合C. 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步骤D. 程序和文档5、不同的外部设备必须通过不同的才能与主机相连。

A. 接口电路B. 电脑线C. 设备D. 插座6、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二进制数 101001B. 八进制数 52C. 十六进制数 2BD. 十进制数 447、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 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C. 指令系统和系统软件D. 主机和外部设备8、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字B. 字节C. 位D. 千字节9、软件包括。

A. 程序和文档B. 命令和文档C. 程序和指令D. 算法和数据结构10、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专家系统属于计算机在方面的应用。

A. 科学计算B. 人工智能C. 信息处理D. 实时控制11.一条指令通常由()和操作数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A.程序B.操作码C.机器码D.二进制数12.按对应的ASCII码值来比较,不正确的是()。

A.“b”比“a”大B.“f”比“Q”大C.逗号比空格大D.“H”比“h”大13.设a为二进制数101,b为十进制数15,则a+b为十进制()。

A.16 B.18 C.20 D.11201114.显示器的分辨率高低表示()。

计算机一级考试计算机文化基础易错题

计算机一级考试计算机文化基础易错题

1、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结构。

2、世界上的第一台个人微机于1971。

3、计算机的分类:按计算机的综合指标分为:巨型、小巨型、大型、小型、微型和工作站。

发展趋势:向五化方向发展,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目前计算机产品朝着巨型化和微型化两个方向发展。

4、相对于巨型机而言微型计算机的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最广泛。

5、第一代与第二代计算机都没有使用操作系统。

6、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属于第五代计算机,其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是第五代计算机的标志。

7、计算机的字长,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是指一个英文字符在计算机内部存放时所需的二进制位数。

CPU进行运算和处理的最有效长度称为字长。

计算机字长取决于数据总线的宽度。

8、16位字长的计算机是指能计算最大为16位十进制数的计算机(错误)9、计算机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比特(又称bit)。

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位,一个字节由八位组成。

1byte=8bit。

字节:最小的存储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数,符号Byte,简写为“B”;10、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处理能力、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程序自动执行。

11、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运行速度。

12、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5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与控制器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13、控制器在ALU和主存储器间工作,控制器能理解、翻译、执行所有的指令。

14、计算机中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具有相同的逻辑基础。

15、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由加法器和若干寄存器部件组成,前者用于实施运算,后者用于存放参加运算的各类数据及运算结果。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用MTPS来衡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第3章MCS1的指令系统

第3章MCS1的指令系统
25
7.位寻址
3.4
MCS-51指令系统分类介绍
MCS-51 的指令系统,共有 111 条指令,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下面5大类: (1)数据传送类(28条) (2)算术操作类(24条 (3)逻辑运算类(25条)
(4)控制转移类(17条)
(5)位操作类(17条)
26
3.4
MCS-51指令系统分类介绍
程序存储器 DPTR
2000H A
2010H 64H 64H(10H) 10H
2000H
变址寻址示意图
18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址寻址方式(变址寻址) 说明: (1)本寻址方式是专门针对程序存储器的寻址方式,寻址范围 可达到64KB。 (2)本寻址方式的指令只有3条: MOVC A,@A+DPTR
8
3.3
1.寄存器寻址方式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以通用寄存器的内容为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通用寄存器指A、B 、DPTR以及R0~R7 。 寄存器寻址就是从寄存器中读取操作数或存放操作数进寄存
器。
MOV A,Rn ;(Rn)→A,n=0~7 表示把寄存器Rn的内容传送给累加器A 寻址范围: (1)4组通用工作寄存区共32个工作寄存器。 (2)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例如A、B 以及数据指针寄存器 DPTR等。
在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中,给出了地址偏移量,以“rel” 表示,即把 PC 的当前值加上偏移量就构成了程序转移的目的
地址:
目的地址=转移指令所在的地址 + 转移指令的字节数 + rel 偏移量rel是一带符号的8位二进制数补码数。 范围是:–128 - +127 向地址增加方向最大可转移(127+转移指令字节)个单元

微机原理与汇编期末复习重点

微机原理与汇编期末复习重点

微机原理与汇编期末复习重点单选、填空(单选10个,20分;填空10个,20分)1、8086通用寄存器?P23通用寄存器又称数据寄存器,主要用来保存算术或逻辑运算的操作数、中间运算结果。

当用作16位时,称为:AX、BX、CX、DX;当用作8位时,AH、BH、CH、DH存放高字节,AL、BL、CL、DL 存放低字节,并可独立寻址。

2、8086地址线、寻址范围?P378086系统有20根地址线。

可供寻址范围0~220 -1,其存储器的最大容量为1MB,对应的地址范围:00000H~FFFFFH。

3、总线的分类?P39按总线内部信息传输的性质分类: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和电源总线(PB)。

按总线在系统结构中的层次位置分类:片内总线、内部总线、外部总线按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分类:串行总线、并行总线按总线的传输方向分类:单向总线(地址总线)、双向总线(如数据总线)4、寻址方式?P678086系统中的操作数主要有3种: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

指令构成:操作码+操作数。

立即寻址方式。

指令中包含操作数。

如:MOV AX,12H寄存器寻址方式。

操作数存在于指令规定的8位或16位寄存器中。

如:MOV BX,AX直接寻址方式。

是存储器直接寻址方式的简称,是一种针对内存的寻址方式。

指令代码中给出操作数的偏移地址,即有效地址(EA)。

默认情况下,操作数存放在数据段(DS)。

物理地址=16dx段地址(DS)+偏移地址(EA)。

如:①MOV AH,[3000H] ;将地址为DS:3000H存储单元中的数复制到AX寄存器中。

当(DS)=5000H时,物理地址=16dx5000H+3000H=53000H,指令的执行结果(AX)=(53000H)(53001H)。

②在汇编语言中,也可以用符号地址代替数值地址来表示有效地址。

如:MOV AX,[A]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对内存的寻址方式。

操作数的有效地址(EA)在指定的寄存器中,EA放在基址寄存器BX、BP或变址寄存器SI、DI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