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瑞教授用针灸治疗耳鸣临床经验的分析_李洋 (1)
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刘菲【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36例,与普通电针组治疗36例患者作对照.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电针耳后穴组有效率为91.67%,针刺组为86.1%,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6【总页数】2页(P842-843)【关键词】电针;耳后穴;神经性耳鸣【作者】刘菲【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成都 611130【正文语种】中文耳鸣是一种自觉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导致。
神经性耳鸣,与中枢及耳蜗神经传导病变相关,在临床中常见,多发,且疗效欠佳。
目前尚无针对此病的特异性疗效,针灸因为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负担相对较小,在治疗此病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我们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及经验总结后,在传统选穴及针刺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探索、创新,采用电针耳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收得满意疗效。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会诊患者(2012年7月—2014年1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19~67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3个月。
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3~63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个12月。
两组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以耳鸣为主症,经纯音听域电测听及声导抗检查为神经性耳鸣,伴或不伴听力下降者。
耳鸣为持续性,影响生活、工作。
1.3 排除标准颅内原发肿瘤或转移瘤、全身系统疾病、外耳及中耳疾病等导致的耳鸣,病程超过2年。
心肾肝功能差、精神行为异常、既往发生晕针、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等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者。
近期或现在正在口服或使用可能影响结果判断的药物者。
针药联合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9), 13929-1393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91947针药联合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吕慧敏1,李悦芳2*,李 娜11青海大学医学系,青海 西宁 2青海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青海 西宁收稿日期:2023年8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6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4日摘要 耳鸣(Tinnitus),是指无外界声源刺激,病人自觉耳中有鸣响声的表现,或有鸣响的听觉功能障碍。
耳内或颅内出现鸣响,即患者听到耳内或颅内的声音,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耳鸣和耳聋在临床上常伴随出现或者是先后出现,中医上将其视为同一种疾病。
目前治疗多以口服或鼓室注射激素、高压仓氧疗、掩蔽等常规手段。
针药结合治疗耳鸣耳聋有一定的独特点,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耳鸣耳聋,针灸,针药联合,研究进展Progress in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Combined Treatment for Tinnitus and DeafnessHuimin Lyu 1, Yuefang Li 2*, Na Li 11Department of Medicine,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Qingha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ing Qinghai Received: Aug. 1st , 2023; accepted: Aug. 26th , 2023; published: Sep. 4th , 2023AbstractTinnitus refers to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sound source stimulation, the patient consciously has the performance of ringing in the ear, or has ringing auditory dysfunction. Ringing in the ear or intracranial, that is, the patient hears the sound in the ear or intracranial, which can occur on one *通讯作者。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性耳鸣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就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68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针灸治疗组选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B12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数,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88%,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能有效缓解神经性耳鸣患者的耳鸣强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电针;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患者全部来源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就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患者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
其中,针灸治疗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的年龄在47-6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82±5.35)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52±1.48)年;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6例,患者的年龄在45-5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8±6.52)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12±1.98)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针灸治疗组:取穴为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率谷,百会,双侧四神聪、外关、太溪,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消毒后,用1、5寸针灸针(环球牌针灸针)常规针刺法刺入上述穴位,得气后,于患侧听宫、听会加用电针治疗仪,留针40min,治疗一周3次,共治疗4周。
对照组:予维生素B12片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共4周。
李忠仁针刺治疗耳鸣耳聋经验

•老中医经验・李忠仁针刺治疗耳鸣耳聋经验张慧】,穆艳云S方婷1(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识码]B李忠仁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达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临教特色。
李忠仁教授善治多种疑难杂病,对中风后遗症康复、老年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面瘫、慢性鼻炎等尤为擅长。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中有鸣响或异常声音而周围环境中无声源的症状,单耳或双耳均可出现,甚至有时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脑鸣”或“颅鸣”。
耳聋则是指听觉系统受损导致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听力减退。
临床上耳鸣耳聋既可以单独症状出现,亦可以合并出现。
现代医学认为耳鸣耳聋病因主要有药物、噪声、失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年龄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的因素则有心理因素、体位改变等他因素等⑴。
目前,耳鸣耳聋的治疗多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主,其中针灸等传统疗法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多。
李忠仁教授治疗常另辟蹊径,效果显著。
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云:“耳鸣者,聋之渐也,唯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中医认为耳鸣耳聋二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颇有相同之处,因此常常合而论。
其病因主要归咎于外感风、寒、暑、燥、热、脏腑内伤、外伤等。
病机总属脏腑虚实(肾精亏损、肝胆病变、肺脏变病、脾胃虚弱等)、气血逆乱、经脉失调炉釘。
李忠仁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耳鸣耳聋患者发病多因觴劳累、精魅充等导致髀不足,械感劭卜邪致肺失宣肃、邪犯清窍,甚而外邪循经而上致妙阳气机逆乱、清窍不利而发病。
耳鸣耳聋的病位在耳,与肾、肺、胆关系密切,病机虚实错夹。
2针刺治疗李忠仁教授在选用基本处方穴位的基础上,根据症状与证型,辨症与辨证结合,配以验穴施针。
基本处方:智三针、百会、印堂、耳禾醪、听宫、牵正、翳风、完骨、风池、中渚、液门、足临泣、地五会、合谷、外关、太冲、照海。
国内外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Meta分析

国内外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性。
方法以针刺并含耳鸣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有关针刺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疗效和方法学评价。
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比值比(OR)评价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Begg秩相关检验及Egger线性回归法判断漏斗图是否对称。
结果15篇文献108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痊愈率合并OR值为2.82,95%可信区间(CI)为[1.89,4.20];显效率合并OR值为1.75,95%CI为[1.26,2.44];总有效率合并OR值为3.68,95% CI为[2.62,5.16],针刺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Begg秩相关检验所得P=0.350,Egger线性回归法所得P=0.887,漏斗图大体对称,但仍有缺角,文献存在一定程度偏倚。
结论根据纳入的研究资料显示,针刺或针刺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或其他非针刺治疗方式;国内外文献标准不同,质量不一,研究方法迥异,故仍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来进一步验证。
标签:针刺;耳鸣;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耳鸣是周围环境无声源存在而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轰鸣的声音感觉。
美国和欧洲有15%~20%的人体验过5 min以上的耳鸣,其中5%~10%耳鸣者经常寻医问药,0.5%~1%因耳鸣犹如残疾,65岁以上者33%有过耳鸣[1]。
针刺对神经性耳鸣具有治疗作用,为客观评价其疗效,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策略参考,并为临床试验方法改进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1.1.1 数据库选择①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2012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年1月-2012年12月)、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年1月-2012年12月);②外文数据库:PubMed(1980年1月-2012年12月)、EMBASE(1974年1月-2012年12月)。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近10年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近10年的临床研究进展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掩蔽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手术治疗、耳鸣再训练等多种疗法,疗效均不满意。
近年来临床发现,选择针灸治疗该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神经性耳鸣;针灸;综述耳鸣是耳部疾患或其他疾病所伴有的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存在多种学说争议。
神经性耳鸣又称感音神经性耳鸣,其强调的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
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
中医治疗耳鸣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运用针灸治疗是历代医家比较重视的。
早在《灵枢》就有多处提及针刺法,如《灵枢·经筋》提出“耳中鸣,痛引颔……寒热在颈者,治在潘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这是以温针疗法治疗耳鸣等症的论述。
现将近10年来,采用针灸治疗该疾病的相关疗法汇总疏理,综述如下。
1体针治疗鄢路洲[1]针刺治疗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以百会、听宫、人中、下关、翳风等作为主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分型配穴。
痊愈16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
汪金宇[2]对30例耳鸣耳聋患者采用耳周围刺法进行针刺,选取主穴:耳门、听宫、听会及率谷、天冲、头窍阴、完骨。
结果:耳周围刺法治疗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达为92.6%。
杨鸿飞等[3]运用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针刺治疗组54例,临床常规用药对照组36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9.4%,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陈具堂等[4]针刺耳门、听宫和听会穴治疗耳鸣67例,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05%。
朱振富[5]运用针刺患侧听宫、听会、翳风、完骨、角孙等穴治疗62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配合辨证取穴(实证开四关;虚证补肝肾配穴),总有效率为91.9%。
“发蒙”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部,因此,内关对吞 咽 功 能 的 改 善 有 重 要 作 用 [16G17]. 然
而,关于皮内针的最佳 留 针 时 间 尚 无 文 献 探 讨,留 针 时
间过短则疗效不佳,留 针 时 间 过 长 则 患 者 耐 受 性 下 降,
容易导致脱针、疼痛等不良反应.
1.
2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摘要】 目的:
观察“发 蒙”针 法 治 疗 特 发 性 耳 鸣 的 临 床
效果.方法:将 80 例特 发 性 耳 鸣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针法组,每组 40 例.对 照 组 采 用 普 通 针 刺 加 电 针 治
疗,针法组采用“发蒙”针刺法加电针治疗.治疗 2 个疗
ni
ntra来自cer
e
b
r
a
lh
emo
r
r
h
a
emod
e
l[
J]
T
i
s
s
u
eEngPa
r
t
g
A,
2015,
21(
1/2):
62
G
74
参考文献
“发蒙”针法治疗
特发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
1]窦祖林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
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9:
282
[
2]张凝远,吴小炼,孙永兴,等 针 灸 联 合 神 经 肌 肉 电 刺 激 对 颅
脑损伤吞咽障碍 患 者 吞 咽 功 能 及 相 关 指 标 的 影 响 [
J]
中华
中医药学刊,
2019,
李瑞玉教授应用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

李瑞玉教授应用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贾英民1ꎬ高晓冉2ꎬ苗㊀伟3ꎬ李瑞玉2(1.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ꎬ北京101300ꎻ2.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耳聋重点研究室ꎬ河北邢台054000ꎻ3.滦平县中医院ꎬ河北滦平068250)㊀㊀[摘要]㊀李瑞玉教授从事中医㊁中西医结合临床㊁科研和教学工作近40年ꎬ传承与创新ꎬ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ꎬ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且取得明显疗效ꎮ通过师承学习李瑞玉教授的临床经验ꎬ尤其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ꎬ对胃虚痰阻气逆引起的不同临床疾病ꎬ应用相同的治法收到满意的疗效ꎬ体现了中医 异病同治 的特点ꎬ本文对李教授的学术特点进行了总结ꎮ[关键词]㊀旋覆代赭汤ꎻ眩晕ꎻ梅核气ꎻ胃痞满ꎻ尿毒症呕吐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1.15.022[中图分类号]㊀R289.5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文章编号]㊀1008-8849(2021)15-1689-05㊀㊀旋覆代赭汤为胃虚痰阻气逆的常用方ꎬ出自汉代张仲景中医经典名著«伤寒论»ꎬ首见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中第161条: 伤寒发汗ꎬ若吐若下ꎬ解后心下痞硬ꎬ噫气不除者ꎬ旋覆代赭汤主之ꎮ 旋覆花三两ꎬ人参二两ꎬ生姜五两ꎬ代赭石一两ꎬ炙甘草三两ꎬ洗半夏半升ꎬ大枣十二枚ꎬ以水一斗ꎬ煮取六升ꎬ去滓ꎬ再煎取三升ꎬ温服一升ꎬ日三服 ꎮ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㊁降逆止噫ꎬ代赭石重镇胃中冲逆之气ꎬ两药协同ꎬ镇逆降气㊁消痰和胃力强ꎬ为方中主药ꎻ半夏㊁生姜化痰消痞ꎬ降逆和胃ꎬ助主药降逆止呕ꎻ人参㊁炙甘草㊁大枣健脾益胃㊁扶正祛邪ꎬ防重镇燥散伤胃ꎻ炙甘草调和诸药ꎬ兼使药之用ꎮ诸药合用ꎬ下气降逆不伤正ꎬ化痰和中不留邪ꎬ共奏降逆化痰㊁益胃和中之功效ꎬ为治胃虚痰阻㊁气逆不降常用方[1-2]ꎮ李瑞玉教授认为只要具备本方针对的病机ꎬ即使病症不对ꎬ也可在临床上应用ꎬ现举例如下ꎮ1㊀眩㊀㊀晕患者ꎬ男ꎬ49岁ꎬ工人ꎬ2019年4月5日就诊ꎮ主诉头晕伴血尿1dꎮ2019年4月5日早晨出现头目晕眩ꎬ视物旋转ꎬ痰多ꎬ乏力心悸ꎬ腹胀不适ꎬ口干口苦ꎬ时有呕恶ꎬ心烦ꎬ纳呆ꎬ发现小便发红ꎬ呈洗肉水样ꎬ无尿频㊁尿急及尿痛ꎬ无腰痛及发热ꎬ大便调ꎬ舌质淡红㊁苔黄微腻ꎬ脉弦滑数ꎮ血压166/115mmHg(1mmHg=0.133kPa)ꎻ尿检:尿隐血( )ꎬ尿蛋白(+)ꎻ生化检查提示血肌酐140μmol/Lꎻ泌尿系超声未见异常ꎮ既往饮酒及吸烟史多年ꎬ否认有高血压及糖尿病ꎮ诊断为眩晕ꎮ证属痰湿中阻ꎬ肝风上扰ꎮ治以降逆和胃ꎬ平肝熄风ꎮ用旋覆代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ꎮ处方: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25g㊁党参15g㊁半夏12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15g㊁黄芩12g㊁柴胡15g㊁枳壳10g㊁竹茹15g㊁石决明20g㊁生姜3片㊁大枣4枚㊁炙甘草6gꎮ每天1剂ꎬ分2次口服ꎬ共7剂ꎮ4月12日二诊:自觉头目晕眩㊁视物旋转症状较前改善ꎬ口苦㊁呕恶基本消失ꎬ仍有口干ꎬ腹胀不适ꎬ小便呈淡黄色ꎬ舌质淡㊁苔白微腻ꎬ脉弦滑ꎮ未应用西药降压ꎬ测血压141/95mmHgꎬ继续嘱其调畅情志ꎬ并调整处方: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25g㊁党参15g㊁半夏12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15g㊁黄芩12g㊁柴胡15g㊁枳壳10g㊁竹茹15g㊁石决明20g㊁厚朴15g㊁炙甘草6gꎮ上方继服14剂ꎮ4月26日三诊:患者精神好转ꎬ自觉头目晕眩㊁视物旋转症状较基本消失ꎬ食欲改善ꎬ未有呕吐ꎬ自诉夜间睡眠不佳ꎬ多梦ꎬ腹胀ꎬ小便淡黄ꎬ大便稀ꎬ舌质淡苔白ꎬ脉弦滑ꎮ血压136/85mmHgꎻ尿检:尿隐血(+)ꎻ复查血肌酐94μmol/Lꎮ调整处方: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25g㊁半夏12g㊁党参15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15g㊁黄芩12g㊁桂枝10g㊁枳壳15g㊁厚朴15g㊁龙骨25g㊁牡蛎25g㊁炙甘草6gꎮ上方继服14剂后随访3个月ꎬ未再有眩晕ꎮ[按]«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ꎬ皆属于肝 ꎬ此患者素体阳盛ꎬ又饮食不节ꎬ伤于脾胃ꎬ聚湿生痰ꎬ而致痰湿中阻ꎬ肝风上扰ꎮ«丹溪心法 头眩»曰 头眩ꎬ痰加气虚并火ꎬ治痰为主 无痰不作眩 ꎬ证见头目晕眩ꎬ痰多腹胀ꎬ时有呕恶ꎬ符合痰湿中阻㊁肝风上扰表现ꎬ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ꎮ治以降逆化痰㊁平肝熄风ꎬ以旋覆代赭汤加减ꎬ重用代赭石ꎬ苦寒质重ꎬ能平肝潜阳ꎬ清降肝火ꎮ脾胃是三焦枢纽之处ꎬ气机升降㊁水湿运化全在于此ꎬ采用党参㊁炒白术㊁茯苓㊁半夏㊁枳壳㊁厚朴等健脾祛湿㊁调畅气机ꎬ龙骨㊁牡蛎与赭石相配伍ꎬ质重潜阳安神志ꎬ治疗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㊁耳鸣目胀诸症ꎮ临床体会是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伴有痰气互结的患者ꎬ可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应用ꎬ体现了师古而不泥ꎬ继承而创新的治学精神ꎮ2㊀梅核气患者ꎬ女ꎬ55岁ꎬ会计ꎬ2019年10月9日就诊ꎮ主诉咽部异物感3年余ꎬ加重1周ꎮ患者平素情志不遂ꎬ脾气大ꎬ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中如有异物梗阻ꎬ如痰状ꎬ咳不出咽不下ꎬ多次就诊于中㊁西医ꎬ喉镜检查已除外咽部的器质性病变ꎬ应用理气化痰之品ꎬ诸如逍遥㊁四逆散之类效果不满意ꎬ咽部梗阻时轻时重ꎬ未能完全缓解ꎮ1周前咽部异物感加重ꎬ遂来就诊ꎮ曾有慢性肾炎㊁高血压病史ꎮ查血压135/77mmHgꎮ再次请耳鼻喉科行喉镜检查未见肿物ꎮ自诉:咽部异物感ꎬ如有痰在喉部ꎬ胸满不舒ꎬ呃逆频频ꎬ偶有气喘ꎬ活动后加重ꎬ腰痛绵绵ꎬ喜温喜按ꎬ小便可ꎬ大便偏干ꎬ舌淡胖ꎬ苔白微腻ꎬ脉弦滑ꎮ诊断:梅核气ꎮ证属痰气互结ꎬ肺失宣降ꎬ痰气结于咽喉ꎮ治拟宣肺降逆ꎬ化痰开结ꎮ选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12g㊁厚朴15g㊁陈皮12g㊁生姜12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15g㊁炒苏子15g㊁白芍20g㊁僵蚕15g㊁瓜蒌皮20g㊁杏仁12g㊁杜仲15g㊁炙甘草10gꎮ7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2次温服ꎮ10月18日二诊:自诉咽部异物感好转不明显ꎬ仍有痰在喉部ꎬ呃逆ꎬ气喘较前加重ꎬ活动后更甚ꎬ腰痛改善ꎬ腹胀ꎬ小便可ꎬ大便偏干ꎬ舌淡胖ꎬ苔白微腻ꎬ脉弦滑数ꎮ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ꎬ血压129/73mmHgꎮ治拟降逆ꎬ化痰㊁开结ꎬ宣肺平喘ꎬ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6g㊁党参15g㊁半夏12g㊁生白术15g㊁茯苓15g㊁玄参15g㊁僵蚕15g㊁瓜蒌皮20g㊁麻黄12g㊁杏仁12g㊁厚朴15g㊁生姜12g㊁炙甘草10gꎮ14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2次温服ꎮ11月1日三诊:患者精神较前改善ꎬ自诉咽部从未有过的舒服ꎬ异物感好转ꎬ喉部的痰自觉变小ꎬ吞咽不适感大减ꎬ呃逆基本消失ꎬ气喘较前加重ꎬ活动后更甚ꎬ腰痛改善ꎬ腹胀ꎬ小便可ꎬ大便偏干ꎬ舌淡胖ꎬ苔白微腻ꎬ脉弦滑数ꎮ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ꎬ血压123/75mmHgꎮ治以降逆㊁化痰㊁开结ꎬ宣肺平喘ꎬ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12g㊁党参15g㊁半夏12g㊁生白术15g㊁茯苓15g㊁玄参15g㊁浙贝母12g㊁瓜蒌皮20g㊁麻黄12g㊁杏仁12g㊁厚朴15g㊁生姜12g㊁炙甘草10gꎮ14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2次温服ꎬ症状明显改善ꎬ守方继续应用2周ꎮ2个月后电话随访ꎬ诉咽部异物感几乎消失ꎬ心情大好ꎮ[按]梅核气是以咽喉中有异物感ꎬ咳吐不出ꎬ吞之不下ꎬ状如梅核阻于咽喉ꎬ但不影响进食为主要临床表现ꎮ«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症并治»说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ꎬ半夏厚朴汤主之 即为此病ꎬ为常见的非器质性疾病ꎮ梅核气现代研究相当于西医的咽异感症ꎮ«诸病源候论»说 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ꎬ逆上咽喉之间结聚 ꎮ多因饮食不节ꎬ损伤脾胃ꎬ情志不遂ꎬ肝失条达ꎬ引起痰气互结咽喉㊁肺胃宣降失司ꎮ此患者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效果不佳ꎬ再次辨证ꎬ抓住胃虚痰阻气逆ꎬ气机升降失调病机ꎬ换化痰降逆力更强的旋覆代赭汤加减ꎬ同时加入玄参㊁浙贝母㊁瓜蒌皮㊁麻黄等ꎬ起到软坚㊁化痰㊁宣肺的作用ꎬ解决痰气互结日久引起的异物感ꎬ收到良好疗效ꎮ临床体会是明辨人体气机的升降失司及药物的升降浮沉ꎬ遣方用药具有针对性ꎮ3㊀糖尿病胃痞满患者ꎬ女ꎬ67岁ꎬ农民ꎬ2019年6月28日就诊ꎮ主诉血糖升高8年ꎬ腹胀痞满1个月余ꎮ12年前诊断诊断为糖尿病ꎬ现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ꎬ效果不佳ꎬ2年前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8IU三餐前治疗ꎬ血糖控制不佳ꎮ平素有抽烟ꎬ少量饮酒ꎮ近1个月来自觉腹胀不适ꎬ脘腹痞满ꎬ噫气不止ꎬ恶心呕吐ꎬ身倦乏力ꎬ少气懒言ꎬ口干口苦ꎬ痰多ꎬ睡眠差ꎬ小便泡沫多ꎬ大便不调ꎬ舌质淡ꎬ苔白腻ꎬ脉沉滑ꎮ既往有高血压ꎬ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ꎬ血压130/85mmHg左右ꎮ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ꎻ空腹血糖7.9mmol/Lꎬ血肌酐122μmol/Lꎻ消化超声提示脂肪肝ꎬ余无异常ꎻ电子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ꎬ轻度反流性食管炎ꎮ证属痰浊内阻ꎬ气逆不降ꎮ治宜降逆化痰消痞ꎮ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15g㊁黄芩12g㊁黄连12g㊁党参15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15g㊁厚朴15g㊁陈皮12g㊁生姜5片㊁大枣3枚㊁炙甘草6gꎮ7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2次口服ꎮ7月5日二诊:自觉腹胀㊁脘腹痞满稍改善ꎬ仍有噫气ꎬ食欲差ꎬ胃中饱胀感ꎬ身倦乏力ꎬ少气懒言ꎬ痰多ꎬ睡眠差ꎬ小便泡沫多ꎬ大便偏干ꎬ舌质淡ꎬ苔白腻ꎬ脉沉滑ꎮ治宜降逆消痞ꎮ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5g(包)㊁代赭石5g㊁清半夏15g㊁黄芩12g㊁太子参15g㊁炒苍白术各15g㊁茯苓15g㊁丁香8g㊁厚朴15g㊁陈皮12g㊁炙甘草6g㊁生姜5片㊁大枣3枚ꎮ14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2次口服ꎮ7月26日三诊:自觉腹胀㊁脘腹痞满大减ꎬ噫气消失ꎬ食欲改善ꎬ胃中饱胀感ꎬ身倦乏力㊁少气懒言改善ꎬ睡眠可ꎬ二便调ꎬ舌质淡ꎬ苔白腻ꎬ脉沉滑ꎮ自诉应用中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4mmol/Lꎮ继续原方再进14剂ꎬ2个月复诊未再复发ꎮ[按]«伤寒论»曰 心下痞ꎬ按之濡ꎬ其脉关上浮者ꎬ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发汗ꎬ若吐若下ꎬ解后心下痞硬ꎬ噫气不除者ꎬ旋覆代赭汤主之 ꎮ«医学传心录»说: 痞满者ꎬ非痞块之痞ꎬ乃胸中痞闷而不舒畅也ꎬ以致积湿成痰ꎬ留于中脘ꎬ而感痞闷也ꎮ 本病例表现为胃痞满ꎬ结合病史ꎬ符合糖尿病胃轻瘫诊断ꎬ是由糖尿病引起胃排空延缓而导致ꎮ«伤寒论»首提 痞 的概念ꎬ并结合正虚邪陷㊁升降失调ꎬ制定寒温并用㊁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ꎮ此患者属本虚标实ꎬ根据仲景的治疗大法ꎬ重在降逆化痰ꎬ调节升降ꎬ在旋覆代赭汤的基础上与半夏泻心汤合方加减思路ꎬ体现理论与实践灵活结合的具体应用ꎮ旋覆花㊁代赭石配合ꎬ苦辛通降ꎬ寒温并用ꎬ而理气降逆ꎻ半夏㊁生姜涤痰消痞ꎻ人参㊁甘草益气补中ꎬ黄芩清热ꎮ现代研究显示ꎬ黄芩有抗炎㊁抗变态反应及缓解肠管痉挛作用ꎮ临床体会重视先天脾胃功能ꎬ重剂量的代赭石有碍脾胃运化ꎬ不易使痰气消除ꎬ小剂量赭石符合经方原意ꎬ日后临床再进一步体会ꎮ4 尿毒症呕吐患者ꎬ女ꎬ63岁ꎬ农民ꎬ2020年4月10日就诊ꎮ主诉尿检异常20余年ꎬ血肌酐升高6年ꎬ呕吐1周ꎮ20年前体检发现尿中有白蛋白及红细胞ꎬ未引起重视ꎬ也未行肾脏穿刺活检ꎮ6年前出现血压升高ꎬ血压180/100mmHgꎬ伴血肌酐升高ꎬ当时血肌酐146μmol/Lꎮ1年前因全身皮肤瘙痒ꎬ在门诊检测提示血肌酐436μmol/Lꎬ尿素氮18mmol/Lꎬ血红蛋白92g/Lꎬ全天尿量2000mLꎬ规律给予纠正贫血㊁降压㊁保肾等对症治疗ꎮ1周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ꎬ为胃内容物ꎬ食欲不佳ꎬ皮肤瘙痒ꎬ夜间为重ꎬ乏力气短ꎮ查体:慢性病容ꎬ轻度贫血貌ꎬ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ꎬ小便可ꎬ遂到门诊就诊ꎮ刻下症见:腹胀便秘ꎬ噫气反酸ꎬ纳呆呕吐ꎬ夜间皮肤瘙痒ꎬ乏力心悸ꎬ口干口黏ꎬ四肢微畏寒ꎬ手心烦热ꎬ眠差ꎬ小便泡沫多ꎬ大便2d一行ꎬ便干ꎬ舌质淡胖ꎬ苔薄白腻ꎬ脉沉滑数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㊁慢性肾小球肾炎㊁高血压病3级ꎮ现应用尿毒清颗粒㊁百令胶囊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等治疗ꎬ肾功能缓慢改善ꎮ既往否认有糖尿病病史ꎮ血压150/90mmHgꎻ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 )ꎬ隐血( )ꎬ空腹血糖5.9mmol/Lꎬ血肌酐501μmol/Lꎬ尿素氮25mmol/Lꎬ尿酸623μmol/Lꎬ血钾4.35mmol/Lꎻ肾脏超声提示双肾萎缩ꎮ证属湿阻气机ꎬ气逆不降ꎮ治宜化湿止呕ꎬ降逆排毒ꎮ常规控制血压ꎬ同时给予非布司他控制尿酸治疗ꎮ中医给予旋覆代赭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旋覆花12g(包)㊁代赭石15g㊁清半夏15g㊁黄芩12g㊁党参15g㊁苍术25g㊁茯苓20g㊁厚朴15g㊁枳实15g㊁酒大黄8gꎬ炙甘草6g㊁生姜5片ꎮ7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4次口服ꎮ4月17日二诊:患者自觉恶心改善ꎬ未再呕吐ꎬ腹胀基本消失ꎬ仍有噫气ꎬ纳差ꎬ口干ꎬ畏寒怕冷ꎬ身倦乏力ꎬ眠差ꎬ小便泡沫多ꎬ大便2~3次/dꎬ舌质淡滑ꎬ苔白微腻ꎬ脉沉滑ꎮ复查生化:空腹血糖5.9mmol/Lꎬ血肌酐476μmol/Lꎬ尿素氮20mmol/Lꎬ尿酸562μmol/Lꎬ血红蛋白89g/Lꎮ加促红细胞生成素1万IU皮下注射ꎬ1次/周ꎮ治宜化湿降逆排毒ꎮ方用旋覆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旋覆花12g(包)㊁代赭石12g㊁清半夏15g㊁竹茹15g㊁党参20g㊁苍术20g㊁茯神30g㊁砂仁6gꎬ陈皮10g㊁干姜10g㊁厚朴15g㊁酒大黄5gꎬ炙甘草8gꎮ14剂ꎬ每日1剂ꎬ水煎分3次口服ꎮ5月3日三诊:患者自觉未再出现恶心呕吐ꎬ腹胀基本消失ꎬ食欲尚可ꎬ口干㊁乏力㊁眠差症状均改善ꎬ自觉腰酸气短ꎬ怕冷ꎬ双下肢脚踝部仍有水肿ꎬ小便泡沫多ꎬ大便2次/dꎬ稀便ꎬ舌质淡白ꎬ苔白滑ꎬ脉沉细ꎮ复查生化:血肌酐427μmol/Lꎬ尿素氮16mmol/Lꎬ尿酸528μmol/Lꎬ血红蛋白96g/Lꎬ血钾4 6mmol/Lꎮ治宜温阳化湿排毒ꎮ用方调整为五苓散加减善后ꎬ中药方剂根据辨证及时调整ꎮ患者1个月后复查血肌酐430μmol/Lꎬ未再呕吐ꎮ[按]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临床很常见ꎬ与肾功能下降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有关ꎮ中医学无肾衰竭及尿毒症的概念ꎬ属于 水肿 关格 等范畴ꎬ«伤寒论»曰 关则不得小便ꎬ格则吐逆 ꎬ符合临床表现ꎮ多由正气不足ꎬ脾肾脏腑衰弱而致阳不化水ꎬ水湿潴留ꎬ而水肿尿少ꎬ浊邪壅塞三焦ꎬ清阳不升ꎬ浊邪不降反上泛ꎬ而恶心呕吐ꎮ呕吐最早见于«内经»ꎬ为胃气上逆引起的保护性反射ꎮ«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症治»中说: 诸呕吐ꎬ谷不得下者ꎬ小半夏汤主之 哕逆着ꎬ橘皮竹茹汤主之ꎮ 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ꎮ本病的病位在脾肾ꎬ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ꎮ该患者以标实为主ꎬ急则治其标ꎬ以降浊止呕㊁化湿排毒为主ꎮ结合李瑞玉教授经验ꎬ认为通腑降浊ꎬ以治疗呕吐之标ꎬ选旋覆代赭汤和小承气汤加减ꎮ经治疗后患者呕吐症状缓解ꎬ大便次数增加ꎬ提示治疗有效ꎮ旋覆花㊁赭石涤痰降逆ꎬ补中降浊ꎻ半夏㊁生姜均有降逆和胃的作用ꎬ被誉为止呕的圣药ꎬ以上药物联用可获止呕吐效果ꎻ厚朴㊁枳实㊁酒大黄通腑降浊排毒ꎮ现代研究提示大黄中提取的蒽醌类衍生物ꎬ包括大黄素㊁大黄酸等均能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ꎮ复诊诸症改善ꎬ但是仍有嗳气纳呆症状ꎬ考虑为脾胃虚弱ꎬ运化无力所致ꎬ给予旋覆代赭汤和橘皮竹茹汤加减ꎬ以砂仁㊁竹茹㊁陈皮健脾理气ꎬ同时去掉黄芩ꎬ减少大黄用量ꎬ使其泻下作用减弱ꎬ经治疗患者呕吐症状消失ꎮ该病例治疗中的体会是经方在治疗复杂的病症时要抓主症ꎬ确定方药ꎮ本例患者虽经中医治疗症状明显改善ꎬ但西医已经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ꎬ从长期来看是需要进一步肾替代治疗ꎮ5㊀讨㊀㊀论旋覆代赭汤属泻心汤类方ꎬ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之噫气㊁心下痞证ꎮ本文以 异病同治 方式讨论旋覆代赭汤对不同病症的临床应用体会ꎮ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下气消痰ꎬ降逆止呃为君药ꎬ«本草逢源»中说: 旋覆花升而能降ꎬ肺与大肠药也ꎬ其功在于开结下气ꎬ行水消痰ꎮ 代赭石苦寒质重ꎬ善镇冲逆ꎬ又平肝潜阳ꎬ助旋覆花降逆止呃为臣药ꎮ两药配合ꎬ一苦一辛ꎬ一通一降ꎬ寒温并用ꎬ镇逆行水ꎬ消痰通脉ꎬ为理气降逆的良药[1]ꎮ半夏辛温ꎬ燥湿化痰ꎬ生姜辛温而散ꎬ涤痰而消心下痞硬ꎻ人参㊁甘草益气补中以疗胃虚ꎬ甘草㊁大枣又能调和诸药ꎬ共为佐药ꎮ«伤寒论»中旋覆代赭汤用于伤寒发汗ꎬ吐下后邪气已解ꎬ中气受伤所致的心下痞硬ꎬ噫气不除症ꎻ但临床上已经对其治疗范围有了很多延伸ꎬ只要证属痰邪堵塞于胃导致气机升降失常ꎬ出现痰气痞逆症候便可应用ꎮ如眩晕ꎬ«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说: 诸风掉眩ꎬ皆属于肝ꎮ «丹溪心法»说: 无痰不作眩ꎮ «景岳全书»认为 无虚不作眩 ꎮ中医辨证有多种证型ꎬ风㊁痰㊁虚相关证型最多见ꎮ现代报道治疗眩晕多用镇肝熄风潜阳为主ꎬ以半夏㊁白术㊁天麻之类及针刺等ꎬ多从痰㊁虚论治[3-4]ꎮ本例眩晕案证重在调理脾胃气机ꎬ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ꎬ选用旋覆代赭汤降逆祛邪之中兼有补益作用ꎬ促使脾胃运化以利气机升降ꎬ达到降逆和中的效果ꎮ配伍上针对临床表现予以加减ꎬ标本兼治ꎮ如肝阳上亢加石决明㊁龙骨㊁牡蛎ꎻ气滞加枳壳ꎻ湿气重加厚朴㊁苍术等ꎮ历代医家认为梅核气为七情久郁㊁忧愁思虑等情志病因产生ꎬ如«万病回春 梅核气»说: 梅核为病ꎬ大抵因七情之气郁结而成ꎮ或因饮食之时ꎬ触犯恼怒ꎬ遂成此症ꎮ唯妇人女子患此最多ꎮ 可见 肝郁气结 为其基础病因ꎬ治宜开郁顺气ꎬ化痰散结ꎮ治疗选方以四七汤㊁大七气汤及半夏厚朴汤等方剂为主ꎮ笔者选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的梅核气效果满意ꎮ有学者认为梅核气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调ꎬ与脾失健运ꎬ聚湿生痰ꎬ痰气交阻于咽喉有关ꎬ 梅核气责于肝ꎬ但不拘泥于肝ꎬ与肺脾肾关系密切ꎬ且非半夏厚朴汤一方专用ꎬ临床忌先入为主 ꎬ主张从肺脾肾论治[5-6]ꎬ具有实践价值ꎮ旋覆代赭汤现代实验研究证实其可能通过抗炎㊁促进胃动力㊁保护食管黏膜㊁镇吐等作用来治疗相关疾病ꎬ对胆汁反流性胃炎㊁顽固性呃逆㊁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㊁糖尿病胃轻瘫㊁慢性咽炎㊁梅尼埃综合征等内伤杂病亦多有效[7-8]ꎮ如糖尿病导致的痞满ꎬ一般认为与胃肠道激素分泌失常㊁自主神经及微循环病变相关ꎮ现代普遍认为从 脾主运化 论治ꎬ糖尿病痞满以脾气虚弱㊁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ꎬ多用香砂六君子汤㊁麦门冬汤等治疗[9]ꎮ笔者认为糖尿病呕吐㊁痞满一证属于胃虚痰阻气滞者ꎬ可予旋覆代赭汤加减应用ꎬ效果更满意ꎮ尿毒症属中医学 关格 水肿 隆闭 等范畴ꎬ其根本病机是脾肾阴阳衰败ꎬ水毒湿浊潴留ꎮ尿毒症引起的呕吐最常见ꎬ且比较顽固ꎮ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曾应用大剂量伏龙肝合二陈汤来治疗尿毒症呕吐或妊娠呕吐ꎬ每获奇效[10]ꎮ中医药临床还用中医药外治法ꎬ如中药保留灌肠等ꎬ对缓解尿毒症呕吐有一定疗效ꎮ实验研究也证实旋复代赭汤加味在治疗顽固性呕吐方面疗效显著[11]ꎮ笔者采用降逆泄浊法ꎬ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厚朴㊁枳实㊁酒大黄等ꎬ一方面降逆止呕ꎬ一方面排毒泄浊ꎬ对尿毒症引起的呕吐有明显缓解作用ꎬ延伸了旋覆代赭汤的应用范围ꎮ旋覆代赭汤的整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反流性食管炎(RE)方面ꎬ研究证实其可明显降低RE大鼠食管组织线粒体UCP2的表达量ꎬ也降低食管组织AMPK含量ꎬ促进线粒体能量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代谢ꎬ增加线粒体数量ꎬ减轻线粒体结构及食管黏膜损伤ꎬ达到治疗RE的目的[12-13]ꎮ另外旋覆花中的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小鼠和大鼠消化道的蠕动ꎬ提高平滑肌张力ꎻ代赭石体重而沉降ꎬ善镇冲逆ꎬ其中所含的镁离子可在肠道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ꎬ使肠道内保持大量水分ꎬ也可达到刺激消化道蠕动的效果ꎬ从而促进消化ꎻ代赭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ꎬ含铁量占40%~60%ꎬ服用后能收敛胃肠壁ꎬ保护胃黏膜ꎬ动物实验证实有明显的促进兔肠蠕动功能[14]ꎮ近代张锡纯先生在精研旋覆代赭汤的基础上创制了不少临床行之有效的名方ꎬ如镇逆汤㊁镇肝熄风汤㊁镇逆承气汤等ꎬ其认为代赭石 能生血兼能凉血㊁而其质重坠ꎬ又善镇逆气㊁降痰涎ꎬ止呕吐ꎬ通燥结ꎬ用之得当能见奇效 ꎮ这些独到的认识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15]ꎮ关于代赭石的用量ꎬ刘渡舟教授曾指出:方中代赭石虽重镇降逆ꎬ却用量较轻ꎬ而重用生姜ꎬ其原因 勿使药力作用于隔脘之间ꎬ不求其速降为制方之旨 [2]ꎬ并应用于临床实践ꎮ但有学者认为代赭石可以临证酌情重用ꎬ有用至30g收佳效者ꎬ且亦煅用[14]ꎮ王成宝[16]提出临床应用旋覆代赭汤 病因不拘于外感 ㊁ 用药剂量不拘于原方剂量和比例 ㊁ 病证范围不仅限于脾胃ꎬ药味随证变化 ꎬ确实如此ꎮ笔者认为经方应用应注重 方证对应 ꎬ有是证便用是方ꎬ突出辨证论治的观念ꎮ另外旋覆花㊁代赭石㊁清半夏㊁人参(党参)应作为旋覆代赭汤的核心药物ꎬ针对胃虚痰阻㊁气逆不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ꎬ随症加减ꎬ以提高临床疗效ꎮ笔者通过第五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师承李瑞玉教授的临床经验ꎬ应用经方旋覆代赭汤临床经验尚不足ꎬ针对本方的进一步发掘及实践还需要继续读经典㊁跟名师㊁勤临床㊁多总结ꎮ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ꎮ[参考文献] [1]㊀熊曼琪.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0:373-378.[2]㊀刘渡舟.伤寒挈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83:96.[3]㊀王祎晟ꎬ徐瑛.徐瑛以旋复代赭汤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ꎬ2013ꎬ31(2):12-13. [4]㊀郭虎军ꎬ杨天明ꎬ曾依龙ꎬ等.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评分对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ꎬ2020ꎬ12(13):121-123.[5]㊀刘乔.从肺脾肾辨治梅核气体会[J].光明中医ꎬ2020ꎬ35(10):1567-1570.[6]㊀张泽鑫ꎬ黄慈辉ꎬ林云鑫ꎬ等.从气机角度探讨梅核气[J].中国民间疗法ꎬ2019ꎬ27(3):3-4. [7]㊀崔亚ꎬ姜礼双ꎬ卜平.旋覆代赭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江苏中医药ꎬ2018ꎬ50(1):82-85. [8]㊀孙占有.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62例[J].山西中医ꎬ2011ꎬ27(3):13.[9]㊀王东ꎬ兰森宁ꎬ李敬林.从消渴并痞满㊁呕吐论治糖尿病胃轻瘫[J].辽宁中医杂志ꎬ2015ꎬ42(10):1876-1877.[10]程小琳ꎬ王耀光.黄文政教授临床验案2则[J].四川中医ꎬ2013ꎬ31(3):105-106.[11]路成吉ꎬ刘秀玉.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呕吐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03ꎬ12(16):1708-1709.[12]詹观生ꎬ杨幼新ꎬ降晨皓ꎬ等.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线粒体UCP2表达的影响[J].四川中医ꎬ2016ꎬ34(10):24-37.[13]田晶晶ꎬ杨幼新ꎬ袁红霞ꎬ等.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RE模型大鼠AMPK的影响[J].新中医ꎬ2016ꎬ48(3):230-234.[14]胡烈.代赭石重镇作用的临床应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ꎬ1993ꎬ9(4):21-22.[15]上海市卫生局.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ꎬ1980:17-18.[16]王成宝.仲景旋覆代赭汤临床变化应用体会[J].江苏中医药ꎬ2009ꎬ41(19):63-64.[收稿日期]㊀2020-09-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李瑞教授用针灸治疗耳鸣临床经验的分析
李 洋 1,李 瑞
2*
(1. 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103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 摘要 ] 目的 :分析李瑞教授用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以期为耳鸣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5 年 5 月 10 日至 2016 年 5 月 10 日期间某院收治的 62 例耳鸣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李瑞针灸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有 31 例患者。为李 瑞针灸组患者使用李瑞教授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为常规针刺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治 疗前后其耳鸣残疾度量表(THI)的评分及耳鸣视觉模拟量表(VAS)的评分。结果 :进行治疗后,李瑞针灸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 患者,其 VAS 评分、THI 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李瑞教授用针灸治疗耳鸣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可 显著改善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 关键词 ] 耳鸣 ;针灸疗法 ;临床经验 [ 中图分类号 ]R24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2095-7629-(2017)8-0008-03
9
表示, 采用 t 检验,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用百分比 (%) (xs) 表示,采用 χ ² 检验。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李瑞针灸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659, P <0.05) 。详情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好转 [ n (%)] 7(22.6) 10(32.3) 无效 [ n (%)] 1(3.2) 10(32.3) 总有效率(%) 96.8 67.7
2.2 两组患者 VAS 评分、THI 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THI 评分相 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进行治疗后,李瑞针 灸 组 患 者 的 VAS 评 分、THI 评 分 均 低 于 常 规 针 刺 组 患 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详情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 VAS 评分 、THI 评分的比较 ( VAS 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李瑞针灸组(n= 31) 8.5±1.1 4.9±2.0 常规针刺组(n= 31) 8.6±1.0 6.7±2.2 t值 0.010 1.992 P值 > 0.05 < 0.05 分组
耳鸣是耳鼻喉科的疑难杂症 [1]。此病易反复发作,严 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 医学的瑰宝。李瑞教授从传统中医典籍中吸取精华,结合 耳鸣患者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治疗耳鸣的针灸方案 [2]。为 了给耳鸣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李瑞教授针灸 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2015 年 5 月 10 日 至 2016 年 5 月 1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7 年 第 15 卷 第 8 期 ·论 著·
[8] 于学凤 . 螺旋型鼻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12):67-68. [9] 吴樱 , 杜长虹 . 鼻胃管和螺旋型鼻肠管在重型颅脑疾病患者中 引 起 返 流 误 吸 风 险 的 对 比 研 究 [J].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14,29 (240):2213-2215. [10] 潘爱红 , 于卫华 , 胡小欧 , 等 . 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对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12,26(3) : 623-625. [11] 黄嘉红 . 危重患者鼻饲输注不同方式的腹泻情况比较 [J]. 福建 医药杂志 ,2013,35(3) : 162-163. [12] 谭敏 , 殷军伟 , 彭华 . 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 受性的影响 [J]. 川北医学学报 ,2014,6(29) : 567-570. [13] 卢婉娴 . 危重病人幽门后置管早期肠内喂养误吸原因及预防 [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16) : 1483-1484. [14] P Eisenberg.An overview of diarhea im the patinet vecei ving enteral nutriticn[J].Gastroent erol.Nurb,2002,25(3): 95-104. [15] 杨凡 , 肖通吉 , 章敏之 , 等 .ICU 患者肠营养加入少量食醋预防 腹泻 [J]. 护理学杂志 ,2013,2(25) : 32-33. [16] 汤云 , 潘丽英 , 雍海荣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的观察与护理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7,26(1) : 76-77. [17] 王军 , 吴英 , 鲍月红 , 等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合并胃潴 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护理管理 ,2011,4(11) : 60-65. [18] 乔翠萍 , 付春香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的护理 [J]. 护理研究 , 2004,18(9):1645. [19] 苗淑玲 . 脑外科患者鼻胃管的应用与并发症的护理 [J]. 医药导 报 ,2008,5(12) : 131. [20] 曹华梅 . 肠内营养支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J]. 临床 医学工程 ,2010,17(7) : 109-110. [21] 唐芳华 , 黎艳 , 郭靖 , 等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日早期肠内营养的 实施及护理 [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5(3) : 493-495. [22] 戴春钦 , 雷利华 , 蔡碧芬 . 运脾通下方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昏迷 患者肠营养耐受性观察 [J]. 山西中医 ,2013,29(9): 10-11. [23] 蔡俊丹 , 颜汉文 . 电针刺激天枢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 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4,21(6) : 355-357.
[1] 蔡俊丹 , 颜汉文 . 电针刺激天枢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 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4,21(6) : 355-357. [2] 蒋洋洋 , 许勤 , 宋燕波 , 等 .ICU 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及护 理对策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2):17-19. [3] 李磊 , 沈梅芬 , 凌芳 , 等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 的多因素分析 [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20) : 1832-1835. [4]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 .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M]. 营养学 ,2014,10(1):412. [5] 李梅英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对策 [J]. 卫生 导报 ,2006,12(12):126-127. [6] 周锦玲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6(18):13-14. [7] 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 , 美因重症医学会 . 成人重症患者营养支 持疗法提供与评定指南 [J].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2015(1) : 15.
*通讯作者:李瑞,1963年出生,研究方向:针灸经典理论及腧穴的临床、实验研究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7 年 第 15 卷 第 8 期 ·论 著·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常规针刺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所 取的穴位包括: 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翳风穴、完骨穴、 听宫穴、听会穴、支沟穴、中渚穴。在此基础上,为风热 侵袭型的耳鸣患者加刺合谷穴、外关穴,为肝火上扰型的 耳鸣患者加刺太冲穴、丘墟穴,为痰火郁结型的耳鸣患者加 刺丰隆穴、劳宫穴,为气滞血瘀型的耳鸣患者加刺血海穴、 足三里穴,为肾精亏损型的耳鸣患者加刺太溪穴、三阴交穴, 为脾胃虚弱型的耳鸣患者加刺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使用平 补平泻法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 20 min, 每日治疗 1 次,共治疗 20 d。根据李瑞针灸组患者的具体病 情为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得气后,在针柄 处套上艾条,并将艾条点燃,每次留针的时间为 20 min,每 日治疗 1 次,共治疗 20 d。具体的针刺方法是 :对痰热郁 结的患者使用镇静安神法进行治疗。所取的穴位包括 :百 会 穴、 神 庭 穴、 印 堂 穴、 承 浆 穴、 风 池 穴( 双 ) 。用右手 的拇指、食指夹持 1 寸毫针针刺上述 各穴,针刺的手法为 平补平泻法。对肾精亏损、脾胃虚弱的患者使用腹针培元 法进行治疗。所取的穴位包括 :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 关元穴、商曲穴 ( 双 )。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 插的手法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同时,可使用局部取穴法 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所取的穴位包括 :耳门穴、听宫穴、 听会穴、率谷穴。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为其取穴。 分组 李瑞针灸组 常规针刺组 例数 31 31 临床治愈 [ n (%)] 10(32.3) 4(12.9) 显效 [ n (%)] 13(41.9) 7(22.6)
其 头 部 放 低, 吸 出 其 气 管 内 的 吸 入 物, 抽 出 其 胃 内 容 物, 防止其再次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可 采用气囊打气法防止其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在对患者进行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前仔细对气囊进行检查,若气囊不充盈, 应及时充气。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后每隔 8 h 将气囊放气 1 次(建议每次放气 5 ~ 10 min) ,以免因气囊长期压迫而 导致患者出现食管黏膜损伤 [21]。若患者发生胃内容物反流, 应暂停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并将气囊打开,将气囊套 管内的反流物吸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 其发生吸入性肺炎。 3 讨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除了能维 持其体内的氮平衡外,还能增强其身体的免疫力,减轻其 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22,23]。而 对此类患者进行规范化、优质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 提高其对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其营养状 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