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申论
2023国考申论范文: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声 改善民生

2023国考申论范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声改善民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声改善民生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数考生为之奋战,争夺一份稳定的公务员职位。
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从题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声改善民生”着手,侧重探讨了政府应该倾听民声以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第一段,引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古语,说明了政府的责任和使命,即政府应该了解民生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善。
第二段,阐述政府确立倾听民声机制的重要性。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依赖于政府官员的主观意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自己的权益和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政府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倾听民声机制,及时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真正做到听得进民意,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第三段,分析政府倾听民声的具体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与民众进行直接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媒体的投资力度,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报道质量,以便更好地反映民生问题,让政府能够及时调整政策,解决社会问题。
第四段,举例说明政府倾听民声的积极作用。
以近年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为例,政府在倾听民声的过程中,了解到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和呼吁,从而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护了人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段,探讨政府倾听民声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倾听民声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民意表达不畅等问题。
政府应当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民意,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六段,总结全文。
政府倾听民声是一种既应尊重民众意愿又能有效改善民生的方式。
只有通过倾听民声,政府才能从根本上了解社会问题,切实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难题。
申论分类模拟题12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申论分类模拟题12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1.【给定材料】自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以来,各地公款消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以致一些酒店、歌厅的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门庭冷落,让经营者感到很纠结。
钱某开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海鲜饭店,生意一直都还不错。
他最倚重的是每逢周末、节假日,各种同学聚会、生日宴请、结婚喜宴、活动庆典等等,虽然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在其中,用他的话说,这是饭店的“经济支柱”。
然而,这两年的情形有点不大对,这类生意量急剧下降。
2014年夏天,高考成绩公布,钱某以为一波接一波的“谢师宴”将会像往年一样闪亮登场,早早备好了每桌1888元到5888元不同档次的菜单,准备赚一笔。
可奇怪的是,今年一桌也没有预订出去。
一打听,不是学生和家长不请了,而是老师们都纷纷谢绝了。
钱某有点费解:“这谢师宴又不是公款消费,学生和家长掏自个儿的腰包感谢老师的培养,这种人之常情难道也有错儿?”即使跟公款消费毫无关系的顾客自掏腰包的消费,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
人少菜多、浪费严重的现象越来越少,饭后“打包”“光盘”行动日益普遍。
“这个嘛……唉!我的钱还怎么赚哪?”钱某摇着头,心情颇为复杂。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开发利用,不断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网上购物、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等等风靡中国。
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习惯于依靠网络解决各种困难,24岁的小茜对此深有体会。
以前逢年过节要回家探亲,买火车票是最让她头疼的事。
裹着大衣在寒冷的夜里排队购票、托关系找人购票、买“黄牛党”高价票等等,这些都曾亲身经历过。
现在有了网络购票,别提多方便省事了。
前不久小茜跟母亲通电话,听说母亲想到当地一家医院看“专家门诊”,可是排队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挂上号。
小茜立刻到网上替母亲挂上了专家号。
贾先生一直为儿子小学毕业上哪所初中犯愁。
同事给他支招,赶紧找人托关系打招呼,该花钱就花钱。
贾先生知道,这是多年来老百姓为孩子上学求人的“惯例”。
河南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2

河南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2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河南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2》的内容,具体内容:材料5:2020年4月,X市热线受理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8884件,比上个月增加148件,增长1、7%。
其中,电话平台受理热线8214个,信箱受理83件。
市民留言受理587件。
...材料5:2020年4月,X市热线受理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8884件,比上个月增加148件,增长1、7%。
其中,电话平台受理热线8214个,信箱受理83件。
市民留言受理587件。
从诉求类型看,投诉类5170件,占58、2%;咨询类2816件,占31、7%;求助类249件,占2、8%;建议类258件,占2、9%;其他类391件,占4、4%。
从诉求数量看,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劳动保障、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城市管理;诉求增幅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水电气讯、城建维护、市场监管。
从诉求内容看,4月份因降雨积水,致居民出行不便的诉求明显增多,夜间噪音污染的投诉十分强烈,因路桥建设引起的占用耕地、震损房屋等问题引发的诉求显著增加。
X市群众对热线受理平台的期望值很高,一些并非政府管辖的业务也都希望通过热线受理平台得到解决。
比如小区物业无人管理、楼下聚众娱乐扰民、宠物丢失、楼道扶梯无人维修,甚至寻人启事,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生活琐事都会拨打热线电话。
由于群众反映、求助的问题过多、过杂,信箱的有效回复内容少,加上平台网页信息更新速度慢导致及时性不强、热线受理平台渐渐沦为"摆设",群众很不满意,为此,领导决定派相关人员到Y市学习考察相关做法。
材料6:Y市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是、市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建立的一个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2009年8月启用全市统一的求助电话号码81890("拨一拨就灵"的谐音),此外,还有一个求助服务网站、一个民声快递服务平台。
申论指导:群众工作能力必背知识

申论指导:群众工作能力必背知识1500字群众工作是指党和政府组织动员、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群众工作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群众工作能力是指具备开展群众工作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群众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的工作质量,也关系到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为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首先,了解群众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法则。
群众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了解群众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
其次,了解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它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了解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使我们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做好群众工作。
再次,熟悉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工具。
例如,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要善于组织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要注重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工作的落地落实等等。
熟悉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效果。
最后,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群众工作涉及到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和沟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要注重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群众工作能力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它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形象和形象的发展。
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干群关系的申论作文

干群关系的申论作文干群关系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
良好的干群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党和政府的领导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广大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只有让群众真正成为决策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必须紧密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团结协作的局面。
只有打破身份壁垒,真正实现干群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促进社会各界更广泛地认同党和政府的工作,增强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
再次,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
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只有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配合。
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最后,良好的干群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团结和谐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只有与干群的利益高度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消除阶层隔阂和藩篱,形成共同奋斗、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良好的干群关系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事业发展,对党和政府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党和政府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
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全社会整体进步。
申论万能论据素材

申论万能论据素材申论万能论据素材(一)、民生类1、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3、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二)、道德类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2、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3、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三)、法治类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3、言出为箭,执法如山4、徒法不足以自行(四)、创新、教育、文化类1、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创新)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5、文以化人,艺术养心6、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五)、治国理政类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勤政)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路线)3、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民本思想或群众路线)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职;5、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结尾常用过渡句1、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3、观念的改变,不可能奏效于一时;矛盾的解决不可能毕功于一役。
4、国为天下之国,故此中华之兴亡,匹夫有责;人为自由之人,故此中国之强弱,人皆有担当。
5、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功崇唯志,业广唯勤结尾常用展望未来(一)、政治方面:助力中国开启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解锁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2024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摘选

2024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1.2024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摘选篇一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气魄成就非凡伟业;以“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的智慧带来可持续发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彰显文人风骨……始终关注长期价值,个人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社会才能文明和谐,国家才能更加富强繁荣。
为此,要始终追求长期价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守自我,追求长期人生价值。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短期诱惑。
唯有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将自己投身于新时代、新天地中,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
为此,青年人应当保持理想和清醒,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认知,坚决抵制外部诱惑,将自己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当好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勇于突破,创新驱动,关注长期经济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企业推动创新,能够攻克技术难关,丰富产品功能,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消费者青睐,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家不断推动创新才能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正如华为集团未雨绸缪,布局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让中国电子有了中国芯,成为世界电信领域翘楚。
为此,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同时,政府给予企业财税支持,鼓励企业创新,打击侵权行为,让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守正创新,保持传统,提升长期文化价值。
文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一撇一捺不仅写出中国人,更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守护好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申论范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申论范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申论范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与之相伴随的问题。
治理是任何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理念、机制和实践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做法。
一、理念层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权益。
基层社会治理要本着民主、法治、科学的原则,构建起群众自治、依法执政、政府行政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还应强调平等和包容的理念。
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排斥,倡导平等、包容、互助的社会治理思想,促进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
通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整合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机制层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和运行方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机制。
首先,要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培育和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广泛展开。
其次,要优化社会治理的权力结构,确保各种社会治理主体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落实好权力下放和事权下放的政策,将更多的治理权利掌握在基层,提高社区居民对自身事务的决策权,增加他们参与和监督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建设。
建立健全公民行为诚信档案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和约束。
同时,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三、实践层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路线申论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胡锦涛同志也曾说过:判断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根本
标准,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然而在制度设计中,还存着忽视群众意见、漠
视群众利益、无视群众力量等突出问题,致使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
要保障制度科学有效,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要集民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党在革命和建设
的岁月里,一直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汇集众人智慧,使各项制度设计充分吸纳了各界群众的
智慧与意见,确保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当下,以限塑令为代表,个别部门在制度
设计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忽视了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导致制度脱离实际,难以执
行。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鼓励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发表不同意见,才能保障制度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要惠民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要求我们在工
作中要把尊重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视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而能否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是关系
到制度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然而,在计划生育罚款提成等制度设计过程中,部门本位主义
思想依然浓厚,出现了“好事人人管,坏事没人管;有好处就管,没好处就算”等权力越位
与缺位并存的现象,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要用民力,发动依靠群众力量。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
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在制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制度自身的合理性,更要考虑到制度
的可执行性。须知,执行是制度科学性和有效性最集中的体现,是制度设计的生命线,而制
度的顺利实施gkz6.net与有效执行,则离不开群众的鼎力支持。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领域的
“媒体依赖症”,虽然暴露出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但同样说明了食品安全工作离不开公众
特别是媒体的参与配合。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是制度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提高制度设计科学
有效性的重要力量。
群众路线是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
保障和增强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性的基石。只要我们在制度设计中,能做到集民智、惠民利、
用民力,就能形成政民互动、干群互动、上下互动的大好局面,最大限度地获得人民群众的
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强制度设计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