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人生定律25条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三个守恒-word文档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三个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学化学极其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要正确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切实抓住以下三个守恒。
(一)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例如:在化学反应2X2+3Y2=2R,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A.XYB.X2Y3C.X4Y6D.X3Y2
解析:该反应表示两个X2分子和三个Y2分子反应生成两个R分子。
反应前,每2个X2分子含4个X原子,3个Y2分子含6个Y原子,则反应每2个R分子中也应含4个X原子和6个Y原子,因此R的化学式为X2Y3。
选项为B。
(二)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守恒
例如:加热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10g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得到8.4g铜,原混合物中含铜多少克?
解析: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若设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x,则含氧化铜为10g-x,所以x+(10g-x)×(64/80)=8.4,得x=2g
(三)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守恒
例如:往80g盐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到86.3g,求参加反应锌的质量。
解析:由于反应前盐酸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之和等
于反应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和。
若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则根据反应后Zn+2HCl=ZnCl2+H2↑可知产生H2的质量为(2x/65)g。
因此,80+x=86.3+(2x/65),得
x=6.5g。
饭局定律:吃饭事小 出局事大

饭局定律:吃饭事小出局事大提要:中国的饭局菜虽然一定丰盛,但“局”更加重要:吃饭事小,出局事大——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饭局,设局人、局精、局托儿、陪客、花瓶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有组织,有派系,有结交,有承诺,有阴谋,有称兄道弟,有采阴补阳,有大哥的女人和新加盟的生面孔,有切口,有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真心话与大冒险。
图说:资料图中国的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
一场饭局,既能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生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
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资源,所谓一个人的能量,所谓友谊,所谓生意和交易,最后通通绕不开饭局。
酒肉虽然穿肠过,交情自在心中留。
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
中国的饭局菜虽然一定丰盛,但“局”更加重要: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饭局,设局人、局精、局托儿、陪客、花瓶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有组织,有派系,有结交,有承诺,有阴谋,有称兄道弟,有采阴补阳,有大哥的女人和新加盟的生面孔,有切口,有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真心话与大冒险。
饭局在中国,也是社会身份认同体系。
看一个人常混迹于何类饭局,便可洞悉其兴趣、财富、身份、地位。
透过饭局里的中国人,看得到饮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
饭局里的中国人透过饭局里的中国人,我们看到的却是饮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
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
又说,人生在世,不过吃穿二字。
现代的说法是,人与食物是平等的。
研究饭局文化,就是观察中国几千年来文明史流变的一个窗口。
所谓的历史纵横,文化长廊,风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实都蕴藏于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间,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端的是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饭局历史学饭局在中国源远流长。
古时候交通和通讯技术很落后,饭局的原始功能我理解就是设个局请几个亲戚、约几位好友、邀三五文人雅士、拉一干狐朋狗党酒桌聚首,一方面加强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沟通,叙叙情,唠唠嗑,了解各自的状况,排遣心中的思念和牵挂;另一方面就是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在一起畅谈和畅想,侃侃山海经,可能类似于现在的各种沙龙和论坛,不过没有现在这么正规和严肃,在十分自由轻松快乐融洽的氛围中让淤积于胸的想象和诗意,放荡不羁的表达出来宣泄出来。
教师个人读书总结(精选5篇)

教师个人读书总结(精选5篇)教师个人读书总结(精选5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读书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读书总结1“读书是每个人生命的需要。
阅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实现理想的希望之火,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窗户。
近两年来,我沐浴在书香中,徜徉在书海里,我惊喜的发现,读书让我变的更聪慧,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让我们的校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读书更提升了我们的品味。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中,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在我们营造的书香校园的氛围中,在书海中畅游,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心灵、丰富人生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读书活动中,我投入到读书节的各项活动中,以书籍为伴,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在书海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同学们,在书中,我看到了哈利波特,认识了马小跳,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书让我的世界变得充满趣味,让我的心灵更加充实,让我与伟人、与英雄对话,让我眼前的世界如此的五彩缤纷!我与书为友,看到了人文与科技共舞,赏经典与时尚齐飞。
芬芳相随,书香长在,相信人生会因读书而更加精彩。
教师个人读书总结2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承担着育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
所以教师要多读书,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
本学期我根据自己学期初制定的读书计划进行阅读,先后阅读了《好课是这样炼成的》等优秀教育理论专著,还阅读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等文学作品,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了《中外神话故事》《爱的教育》《笑猫日记》等儿童文学。
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
美学概论复习纲要

美学概论复习纲要2014级汉语言本科专业《美学概论》复习纲要填空题20分、选择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24分、论述分析题26分一、常识题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2.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朱光潜、宗白华。
3. 鲍姆嘉通在历史上第一个主张美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将之命名为“埃斯特惕克”(Aesthetic)。
1735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首次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个术语,1750年他将自己研究感性认识完善的专著命名为《美学》。
鲍姆嘉通将艺术和美专门提出来讨论,又将美学从哲学中分出,给予专门的名称,鉴于其引人瞩目的贡献,人们称他为“美学之父”。
4.哈奇生把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狄德罗认为绝对的美是没有的,只有“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两种;康德认为美不在事物的存在,只有“自由美”与“附庸美”之分。
鲍桑葵则把美分为“浅易的美”与“艰奥的美”两种。
5.通常我们把美的形态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现实美又分为社会美和自然美。
6.黑格尔的《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7.如果说美的本质是千古难解之谜,自然美是美学的危险三角区或“大绊脚石”(朱光潜语),那么,没有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为什么美则被称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8.自然美的文化价值:启迪智慧、激发创造,陶冶性情、提高境界,愉悦身心、丰富生活,和合天人、通融群己。
9. 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区分为三种层次:即艺术的认识价值、艺术的伦理价值与艺术的审美价值。
10.审美变形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艺术对象的“审美外观”创造。
11. 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是一个常常被人例举的化丑为美的典型艺术品。
12. 1746年,法国美学家巴托首次使用“美的艺术”概念,可以看作是艺术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
高考议论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忙与闲

高考议论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忙与闲一、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
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
”对于生活,忙而有价,用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试题分析材料先用周作人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忙”与“闲”这两者关系。
“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不能分开。
“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的辨证关系:“忙”是为了“闲”。
再用评价性话语“忙而有价,闲而有趣”,“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揭示了“忙与闲”的内涵:“忙”要有价值、有意义,“闲”要有趣味、有情义。
这体现出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和真正的价值。
整则材料导向鲜明,引导学生通过对“忙与闲”的思考,追求积极有趣、有情有义的人生。
学生可以结合个人或他人的奋斗经历或感悟来谈,如奋发进取是为了创造有品位的生活,从而谱写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之歌。
注意事项1.这是一则关系型作文,写作时“忙”和“闲”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能只写一方面,也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2.要体现“忙和闲”的辨证关系,切忌泛泛而谈,空谈道理,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实例来谈。
3.文章必须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从审题到构思到论证,学生都应学会厘清关系,进行思维架构,实现良好表达,合理使用递进、对立、并列或互补、总分总(总分、分总)、因果等逻辑关系。
4.既可以“忙与闲”为题目,也可以自拟标题,不做硬性规定。
三、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周作人的言论,阐述了忙与闲的关系。
他认为人生需要忙和闲,但是忙是为了更好的闲。
然后由此进行评论,认为适当的忙与闲都是人生所必需的,可以体现人生的最好状态和人生真正的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精选8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人对自然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出对事物的体验,对问题的思索;人对生活产生兴趣,就能引发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
古往今来,许多成就辉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事业往往萌生于青少年时代的兴趣中,延着兴趣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自己事业成功的路径。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从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联想。
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它很常见。
谁也没有去注意它,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兴趣。
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论。
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亘古不变的说法。
如果不是兴趣促使他锲而不舍地探讨,也许我们至今仍在信奉着神的创造。
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一家杂志曾用“终日计算,冥思苦想”为标题介绍了杨振宁的物理研究。
杨振宁因此不大高兴,他对人们说:“尤其不同意的是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的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
研究物理是没有苦的概念的,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只要我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我就会被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吸引。
”确实,同样从事研究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希望能学”,另一个是“希望我能学”,主动与被动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寓教于乐中培养人生智慧--谈物理教学与情商的培养

养 中, 我们也不容忽视对非智力 因素 的引导与培养 , 教 师可 以通过小组 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生交 流 、 实验 教学等等 , 来培 养学 生与
人相处 的能 力 。 与 人 相 处 是 一项 能 力 , 所 以在 物 理 教 学 中 , 我 会 适 当 培 养学 生 与 人相 处 的能 力 。 比如 针 对 不 少 学 生 是 成 长 于 独 生
列 的点 , 经过多 次操作 , 纸带上点 的位置也相 对固定 , 最 后 学生取下纸带 , 将打点 的时 间作 为时间单 位 , 并测量 出每一 个点 的距离 , 最终运用 物理学的公式 , 计算 出两相邻的点 的 位移之差 ,最终解 答 出整个实验过程 中小车所作的匀加速
直线 运动 的加 速 度 。
通过类似 的探究小 车速度 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的实验 , 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习必须 尊重实践 、 尊重操作 , 物理 学 的原理都是从 实践 中得到的 ,囚此学生在学 习物理学科 的时候 , 应该积极培养 自身科学 的价 值观 , 以此挖掘探究 的 乐趣 和价值。通过科学 的价值 观的形成 , 也是培养学 生尊重 客观 规律 、 尊重事 实 、 尊重物质 同一性的内在 体现 。 二、 发挥 物 理 学 科 本 质 : 培 养 学 生 的 自我 认 知 能力 物理学科 的本 质特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世界 ,进而 完 成 改造 世 界 的过 程 。 阿基 米德 通 过 对 浮 力 定 律 的 探 究 最 终将 理论应用于实践 ,浮力的影响为世界 的工农业发展都 来 了质 的飞跃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也让人 民对 自然 界规律性 的认 知更 上 了一个新的 台阶 物理教学的 目标是 要 培养学生的 自我 认知能力 ,通 过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解 读, 激发 自身的求 知欲 和探索欲 , 培养 自身的认知能力。 物 理知 识 源 自于 生 活 ,纵 观 很 多 大 家 总 结 的 物 理 学 的 原理 , 无 一不 是从 生活 中得 到 的 灵感 生 活 中有 各 种各 样 的 现象, 这些现象是 一种生活 的表象 , 是我们认识 世界 、 认 知 世 界的途径。有不 少学生不喜欢 物理学科 , 原因就在这 , 没有 了解物理学科 的趣味所在 ,而不少学生之 所以对物理 学科产生浓郁 的兴 趣 , 就是 因为这些 看似枯燥的物理原 理 , 实则都是源于生活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物理学 的相关原理 时, 不要一味强调学生如何去记忆 , 而是让学生 了解很多物
昆虫记的摘抄笔记10篇

昆虫记的摘抄笔记10篇大家看过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吗?里面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秘密”和故事,可以说非常地有趣,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昆虫记的摘抄笔记10篇,以供大家参考!昆虫记的摘抄笔记(一)这个国庆假期,我阅读了法国自然学巨作《昆虫记》。
我一拿到这本书,爱不释手,马上就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看了序,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他家境贫寒,无法上学。
但他勤奋自学,先后取得数学学士、物理学学士,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他花了34年观察,写出来长达250万字的《昆虫记》。
这本书更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描写仔细,深入了昆虫的生活。
读这本书,就像进入了昆虫世界,妙趣横生。
连令人讨厌的粪金龟,在这本书里也变得有趣。
比如:粪金龟挖了一块粪团儿,接着立起锯齿状的前腿,用双手使劲地压粪球,只见它爬到粪球上面,扭动着身体,不停地往这个方向压一压,再往那一个方向打一打,整理粪球表面。
这一段话写得真引人入胜呀。
这本书里的昆虫真神奇,小朋友们,你们也赶快来和昆虫做朋友吧!昆虫记的摘抄笔记(二)“一虫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平时不注意、不入眼的各种小生命和世间万物,在法布尔的笔下,呈现的那么丰富多彩,奇妙无穷。
有描写,有想象,有感悟,就象在讲一个个美妙生动的故事,这就是《昆虫记》所带给我们的奇妙。
为口腹自役,我们每日奔跑着,忙碌着,浮躁着,无暇去关注这小世界,无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无心去关注世间的变化,平时的理性,更无法达到忘我的状态,即使世间万物带给我们的快乐就在身边,也会视而不见。
是啊,当你关注这“微观世界”时,不但增加了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了解,更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震撼和力量,让你体会到生命意志,好象进入另一个世界,心无旁骛,远离理性,随自己的心情任意驰骋。
一个个小生命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世界,相互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
而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中能获得乐趣的人是进入了人生另一种境界的人,他的心情一定是轻松的,心态一定是豁达的,心境一定是高远的,远如陶渊明,外如法布尔,而近者,我们都在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人生定律25条
1.苹果定律:如果有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
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人生亦是如此!
2.快乐定律:遇事只要你往好处你就会快乐,就像你如果掉进沟里,你都可以设想,
说不定刚好有一条鱼钻进你的口袋。
3.幸福定律:如果你不是总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时候,你就幸福了。
4.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脚下,有人站在山顶上,虽然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在两人
的眼里,对方却是一样的大小。
5.沉默定律:在争辩的时候,最难辨倒的观点就是沉默。
6.动力定律:动力往往来源于两种原因:希望和绝望
7.受辱定律:收入是的唯一办法就是忽视它,不能忽视它,就藐视它,如果连藐视
它也不能,那你就只有受辱了。
8.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数是手脚闭嘴或大脑行动还快的时候产生的。
9.价值定律:当你拥有某一项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种东西并不像你原来所想
的那样有价值。
10.失眠定律:开了电视睡得着,关了电视反而睡不着。
11.人生定律:一辈子一盘棋,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12.谈话定律:最使人厌烦的谈话有两种,一种是从不停下来想想,另一种是从来不
想停下来。
13.结局定律:有一个可怕的结局,也比没有任何结局要好。
14.痛苦定律:斯无疑是痛苦的,然而还有必死更痛苦的,那就是等死。
15.惯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坚持不断地去加强它,它最终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16.游戏定律:无论你保龄球打得多“菜“,每次玩都可能会有一两次全中,令你满
意,高兴的下次再来。
17.指责定律:当你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的时侯,你别忘了,有三个手指正指向你自
己。
18.旅游定律:没有比记忆更好的风景,所以最好不要故地重游。
19.金钱定律:它不是万能的,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
20.危难定律:总是问题越复杂,期限就越短。
21.备份定律:学会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因为右手不是永远都管用。
22.时间定律: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呆在厕所外面。
23.寻找定律:有时候越是着急寻找手机,翻遍整个房间也找不见,静下心来呆一会
儿,你就会发现手机一直就在你左手里。
24.合作定律:一个人花一个小时就能做好的事,两个人就要花两个小时。
25.混乱定律:如果你再遇上麻烦时,还是那样谨小慎微,那样麻烦就会变成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