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人机遥感的发展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发展及行业应用概述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发展及行业应用概述当前,如何快速获取位置数据已经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以卫星、航空器为平台的数据获取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在中西部受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很难拍摄到符合要求的高分辨率影像,运用无人机为平台的低空遥感能很好地发挥优势。
无人机作为卫星遥感不可缺少的补充手段,弥补了卫星光学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经常受云层遮挡获取不到影像的缺陷。
无人低空遥感系统,是一种以自动控制的无人机为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为有效载荷,飞行高度一般在1000m以下,获取规则重叠度影像,并按定精度要求制作地理信息数据的航空摄影系统。
通常由飞行平台、遥感设备、地面监控站、数据链路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高等特点。
其所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能够达到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
1 无人机低空遥感主要特点1.1 航摄效率高无人机航摄效率较高,可以通过监控平台进行控制,进行针对性航拍,重点获取指定区域数据,针对不合格影像可以现场重新航拍。
这类设备体积小,機动灵活,通过地面遥控快速采集影像,不需要专用跑道起降,受天气和空域管制的影响较小。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抵达载人飞行器无法到达的空域或危险地区。
1.2 影像分辨率高影像主要以RGB三波段为主,可以挂载多光谱相机(R\G\B\NIR)、高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传感器,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的最大优点是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厘米级)、影像清晰。
工业无人机普遍采用索尼、尼康等高精度数码相机,高达4000万像素,可实现定距或定时拍照。
所获取影像为真彩色数字影像,成图与实测误差已经满足1:500的地形图测量规范要求。
1.3 数据处理速度快影像数据处理速度快,现势性强。
例如某国产软件Pips能实现对航空影像数据以及低空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快速自动化处理,可完成从空中三角测量到各种比例尺的DEM、DOM、DLG等测绘产品的生产任务。
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机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将数据处理速度显著提升。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地观测手段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无人机是一种新兴的空中地面观测平台,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大尺度测绘产品的生产、快速三维建模、目标识别和分类、定量监测等领域。
本文针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套实用的方法,在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遥感前言随着我国对自然自然资源的整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我国将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的运用,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
无人机航空摄影遥感是一种新兴的高精度对地观测系统,具有灵活机动、快速响应等优点,已经逐渐发展成我国高精度卫星对地观测系统。
一、无人机系统及数据特点(一)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系统组成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应用有无人机、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等,无人飞行器低空遥感飞行性能稳定,对场地要求不高,耐久度高,在荒野上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由于其巡航速度慢、滞留时间较长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用于低空巡逻和区域监视。
传统的固定翼无人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高载荷和良好的气动性能,适用于地面上的各类作业装备,更多地应用于远程、远程航空摄影、巡逻等作业。
在感应器上,现在使用最多的还是非量测相机,而非量测相机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
例如,采用一种新型的组合宽角相机技术,实现对低空图像进行立体造型,克服像幅小、精度低、自动校正困难。
同时,对组合宽角相机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能够达到1:1000大尺度地图的精确测量[1]。
(二)无人机航测遥感的特点无人机航测遥感能够迅速获得高精度的图像,能够对基本的地质资料进行采集和加工,为地区正射影像、地面模型和影像进行地区地图绘制提供简便、可靠、直观的资料。
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机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无人机可以全天工作,在进行空间遥感作业时,其适应性强,能在严酷的条件下,实时采集图像,不会受到天气和飞行控制的干扰。
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

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通过获取高分辨率、大范围的遥感影像数据,具有迅速、灵活、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成为了解决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无人机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军事和航空领域,而是涉及到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各个领域。
其次,无人机的载荷技术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搭载高分辨率的遥感相机,还可以搭载多光谱传感器、高光谱相机等专业设备,进一步扩展了遥感数据的获取手段。
此外,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步,为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以及土壤水分等进行精确监测和分析,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通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灌溉或施肥,从而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此外,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田的层级管理、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等方面,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此外,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水质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指标。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获取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
此外,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
遥感技术及无人机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评估

遥感技术及无人机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评估近年来,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农业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球上物理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获取地表、大气和水体等环境信息。
随着遥感技术在分辨率和精度上的不断改进,它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湖泊水质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等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协助疫情监测和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工作。
无人机监测系统则是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对地表、空气和水体等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相比传统的监测方法,无人机监测系统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效率高等优势。
例如,无人机可以搭载多光谱相机和热红外相机对农田进行监测,帮助农民及时发现病虫害、缺水和肥料不足等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无人机监测系统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监管、自然灾害评估等领域,为相关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遥感技术方面,目前卫星和航空器遥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数据,尤其对于大范围区域的监测非常有效。
而且,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多源融合、多维度观测和实时性等特点。
未来,随着卫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革新,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将不断提高,监测精度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无人机和微型卫星等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其更加精细化和普及化。
在无人机监测系统方面,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无人机监测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监测系统可以利用多光谱相机和热红外相机对农田进行遥感监测,提高农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城市规划和环保领域,无人机监测系统可以用于城市环境监测、垃圾清理、污染源追踪等工作。
未来,无人机技术将进一步发展,飞行性能和传感器质量将不断提高,使无人机监测系统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低空遥感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低空遥感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无人机与快递行业、人工智能、零售业等多行业的有机结合,无人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迅猛发展。
值得肯定的是,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和营造了许多价值与可能。
虽然现阶段无人机遥感技术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续航能力较差、安全性不足以及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终将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无人机遥感技术服务人类、服务社会提供助力。
关键词: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监测1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优势与不足1.1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末,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在民用市场的占有率较低;第二阶段为21世纪初,大量民营企业进军民用无人机市场,使得无人机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为无人机技术快速研发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三阶段为2010年以来,无人机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繁荣时期,无人机技术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在军事领域以及民用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无人机市场蓬勃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应用范围日渐广泛,使得无人机技术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1.2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1)高效便捷。
无人机飞行器易携带、易操控、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指定测区的航测任务。
2)数据直观清晰。
基于遥感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实时获取高清影像图,为数据分析与矢量化奠定基础。
3)运行成本低。
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维护成本低廉,飞行员更容易培养且成本大大降低;在操控是无人机可以一人操控多机。
4)地勤保障要求低、机动性强。
无人机不需要专门的跑道进行起飞和降落,在较小场地上就能够起飞、回收,也不需要庞大的地勤维修,起降条件与维修保障要求都较低。
1.3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足1)安全性有待提高。
无人机体积较小,飞入高空后不易辨别,尽管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正慢慢趋于成熟,但是在飞行过程中也存在信号中断以及易受外力干扰的情况,所以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浅谈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浅谈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项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遥感设备实现对地表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测绘和监测。
在工程测绘领域,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够为工程测绘的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精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就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概述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是利用无人机搭载各种遥感设备进行对地表进行高效、精确的测绘和监测。
无人机通过搭载GPS、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三维点云数据、地形数据等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精确的测绘和分析。
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响应速度快、数据获取精度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
1. 简化测绘流程传统的工程测绘需要大型测量设备和人力物力投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而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飞行、高分辨率影像获取等手段,大大简化了测绘流程,降低了测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数据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和三维点云数据,为工程测绘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这些数据能够为工程设计、地形分析、地形勘测等多个环节提供精准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的精度和可靠性。
3. 适用于复杂地形环境传统的工程测绘在复杂地形环境(如山区、森林、河流等)中往往面临困难,无法实现全面的测绘和监测。
而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能够通过自主飞行和遥感设备获取数据,克服了传统测绘的困难,实现了对复杂地形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测绘。
4. 实现全方位监测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全方位监测,结合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地表的高效监测和测绘。
这为工程测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工程测绘能够实现更为全面的数据获取和监测。
5. 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通过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能够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测等环节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地球表面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在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测量工具,其具有高效、精准、灵活等优势,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搭载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对地表地形的立体测量。
无人机可以在低空飞行,搭载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对地形进行高分辨率的测量,获取地形数据,为地形分析、地质灾害监测、工程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
2.地物分类无人机遥感技术搭载的多光谱、高光谱和红外传感器可以获取地表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反射率,实现对地物的分类识别。
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物分类数据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工程量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道路、桥梁、管线等工程设施的三维测量和监测。
无人机可以搭载摄影测量传感器,通过航摄技术获取工程场地的影像数据,并借助三维重构和变形监测技术对工程量进行测算和监测,提高了工程量测的效率和精度。
4.环境监测无人机可以实现对环境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的遥感监测。
通过搭载多参数传感器,无人机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获取环境参数的数据信息,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5.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无人机遥感数据可以作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1)高效性:无人机可以在低空飞行,对地表进行高分辨率的测量,具有较高的效率。
(2)精准度:搭载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地表地形数据的高精度获取。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中的优缺点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中的优缺点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践更加深入。
一方面,无人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工具在气象监测、资源调查与监测、新农村规划、建设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另一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存在的问题也被充分暴露。
关键词:遥感技术;应用;测绘;无人机前言无人机遥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 即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国土资源、自然环境、地震灾区等空间遥感信息,且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
无人机遥感系统由于具有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成为未来的主要航空遥感技术之一。
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涉及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因此,它的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
一、无人机遥感优势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主要用于基础地理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处理,为制作正射影像、地面模型或基于影像的区域测绘提供最简捷、最可靠、最直观的应用数据。
作为卫星遥感与普通航空摄影不可缺少的补充,主要有以下优点:1、机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无人机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受空中管制和气候的影响较小,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直接获取影像,即便是设备出现故障,也不会出现人员伤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低空作业,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无人机可以在云下超低空飞行,弥补了卫星光学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经常受云层遮挡获取不到影像的缺陷,可获取比卫星遥感和普通航摄更高分辨率的影像。
同时,低空多角度摄影获取建筑物多面高分辨率纹理影像,弥补无人机为低空飞行,飞行高度在50-1000m,属于近景航空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精度达到了亚米级,精度范围通常在0.1-0.5m,符合1:1000的测图要求,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精细测绘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人机遥感的发展
李毅 唐长增 钟承志
(广西第一测绘院 南宁 530023)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数据获取手段,无人机遥感非常适合小范围内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的即时获取,可用于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污染监测、土地资源调查等领域。本文主要就无人
机遥感的优势、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系统 非量测型相机
1 引言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最早出
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先用于军事领域。当时是作为训练防空炮手的靶机使用的。随著电子
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性能越来越高,更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如高级窃听装置、穿透树叶的雷达、
提供化学能力的微型分光计等被安装到无人机上,用于军用战场侦察和监视任务。而随着民
用领域需求的提高,无人机也逐渐渗透到民用领域的各个行业。在无人机上搭载不同的民用
设备,就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出现不同的无人机。比如通信中继无人机、气象探测无人
机、灾害监测无人机、农药喷洒无人机、地质勘测无人机、交通管制无人机和边境控制无人
机等。在无人机上搭载成像系统,作为遥感平台,形成无人机遥感系统,扩大了遥感的应用
范围和用户群,其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遥感与卫星遥感、航空航天遥感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一,对场地要求低,
作业方式灵活快捷,能快速响应拍摄任务;第二,平台构建、维护以及作业的成本极低,与
卫星遥感、航空航天遥感相比几可不计;第三, 因其飞行高度低,能够获取大比例尺高精
度影像,在局部信息获取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第四,飞行高度一般低于1000米,不必申请
空域:第五,能够获取高重叠度的影像,增强了后续处理的可靠性:第六,具有便于携带,
转移方便等优点。但无人机遥感也有着不足,比如对载荷的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对载荷的
抗震性能也有较高要求,受风速影响较大等。而其搭载的成像设备为非量测型相机,在拍摄
方式和后期处理上都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有所不同。针对无人机遥感的特殊性,本文就无
人机遥感的优势、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指标作些阐述和探讨。
892
2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
无人机遥感系统由空中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数据后处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无人机遥感系统组成
(1)空中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飞行平台、遥感传感器子系统和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
遥感传感器子系统由通信设备、影像获取设备组成;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由稳定飞行姿态的
垂直陀螺、获取飞行平台位置信息的GPS接收天线,以及控制飞机自主飞行的微处理器等组
成。
(2)地面控制系统包括航迹规划子系统、无人机地面控制子系统以及数据接收显示子
系统。航迹规划子系统由飞控软件组成,无人机地面控制子系统由控制飞机起降、飞行和拍
摄的遥控设备组成,数据接收显示子系统由数据接收终端和数据处理终端组成。
(3)数据后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预览子系统和数据后处理子系统。数据预览子系统和数
据后处理子系统主要由相应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以及工作站组成。
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采集数据时,其作业流程大致如下:根据遥感任务的要求对待拍摄
地区进行航迹规划,在地面控制子系统中将规划好的航线载入到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无人
机地面控制子系统按照规划的航线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则按照预设的航
线和拍摄方式控制遥感传感器进行拍摄;遥感传感器子系统将拍摄的数据进行存储,无人机
无人机遥感系统
地面控制系统 空中控制系统 数据后处理系统
航迹规划子系统 无人机地面控制子系统 数据接收显示子系统 无人机飞行平台 遥感传感子系统 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 数据预览子系统 数
据
后
处
理
子
系
统
893
平台则利用无线传输通道将飞行数据传输到地面的控制子系统;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监
测无人机的飞行航线,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接收的数据更改本次飞行的计划,比如可以
马上进行部分地区的补拍;拍摄结束后可以自动切人手控飞行,等待降落。
作业过程中,垂直陀螺能测量飞机的俯仰/翻滚姿态角,同时垂直陀螺与微处理技术的
结合,使飞机可以在在自主飞行时保持在近似“水平”状态。机载通信设备将摄像头获取的
实时影像、GPS位置数据等传回地面数据接收终端, 以使地面控制中心对飞机的飞行和拍摄
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修正航向、飞行姿态等。最终获取的高清影像通过地面相配套的数字摄
影测量工作站进行处理。
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1 无人机飞行平台主要技术指标
无人机飞行平台与卫星遥感平台、航空航天遥感平台相比,显得轻便小巧,故对其要设
计相适应的技术指标。
(1)飞行高度控制在3000m以下为宜;
(2)飞行速度控制在5O~100km/h为宜;
(3)发动机安装在飞机前进方向的后部;
(4)相对地面的飞行高度的变化应小于5%;
(5)相邻摄站飞行高度的变化应小于5%;
(6)航摄平台在作业时其水平误差不得大于3。
(7)测量飞行速度的误差不大于5%;
(8)偏离航线的绝对误差不得大于相片旁向覆盖域的5%;
(9)因发动机引起的相机谐振,其振幅偏摆角在曝光时间内不大于8.6秒。
3.2 成像设备的性能指标
无人机遥感系统里的成像设备主要是非量测型相机,即高端的普通数码相机。近年来,
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普通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与传统的胶片影像相比已经相差无
几。其几何性能和辐射性能也大幅攀升,其点位精度已达到次微米级,CCD芯片的不平度也
达到了微米级。另外,对CCD芯片来讲,不存在“底片变形的问题”。同时,从镜头的分解
力来看,在航摄规范中规定航片有效使用面积内镜头分辨率“不少于50IP/mm”,换算后相
当于每像素7.4
μ
m,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可以满足。但目前的数码相机畸变差与航测规范要
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在使用非量测型相机时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校。
3.3 飞行平台稳定性指标
894
影像质量与飞行平台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飞行平台越稳定,获取的影像数据质量
也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无人机飞行平台的稳定性也相应提高了。有研究表
明,在侧风小于4级的情况下,无人机自主飞行时,其沿预定直线飞行的俯仰角和横滚角一
般都在3°以内 。另外,飞行平台的稳定性也取决于控制飞行的微处理器的自身精度。GPS
卫星定位接收机的位置精度一般在±15m范围内,此时空速传感器的速度精度约为显示值的
10%。对于一般的无人机来说,速度保持在设定值的±20%、高度保持在设定值的±15m以
内,其飞行稳定性是符合要求的。
3.4 飞行参数的要求
按照航空遥感的一般要求,拍摄时的航向重叠率为60%,最小不得小于53%;旁向重
叠率为30%,最小不得小于15%。但对于无人机遥感,其航向重叠率应大于80%,而小于
90%,旁向重叠率大于40%。
航线弯曲度应<3%,航高变化应<20m,旋偏角应<10度,滚转角应<4度。
3.5 成图精度要求
从影像地面分辨率出发,结合相机的像象元大小与焦距,可以求出成图比例尺对无人机
遥感平台飞行高度的要求。以5D mark II相机(CCD像元大小36×24mm,最大分辨率5616
×3744)为例,将其焦距设在50mm,则其对应成图比例尺的相对航高如表1所示。
表1 成图比例尺与相对航高的对应关系
成图精度要求
成图比例尺平面精度 高程精度地面分辨率相对航高 摄影比例尺
1:500 0.125m 0.25m 4cm 300m 1:6000
1:1000 0.25m 0.5m 8cm 600m 1:8000
1:2000 0.5m 1m 15cm 1200m 1:15000
4 结束语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低空遥感,与卫星遥感、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相比,
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数据获取手段, 非常
适合小范围内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的即时获取,可用于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污染监测、
土地资源调查等领域。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无人机遥感必将成为现代国家
对地观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民用生活。
895
参考文献
1 吕书强.无人机遥感系统的集成与飞行试验研究[J].测绘科学,2007,32(1):84—86.
2 崔红霞,林宗坚,孙杰.大重叠度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三维建模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5,
30(2):127—129.
3 崔红霞,林宗坚,孙杰.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研究[J].测绘通报,2005(5):11-14.
4 洪宇,龚建华,胡社荣,黄明祥.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及后续处理探讨[J].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23(4):462-465.
5 姬渊,秦志远,王秉杰,刘晓辉.小型无人机遥感平台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技术
装备季刊,2008,10(1):46-48.
6、李兵,岳京宪,李和军.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探索与应用研究[J].北京测绘,2008,1:1-3.
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