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方法和技术分析
胶东金翅岭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胶东金翅岭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万方;赵国春;张竞嘉;盛肖宁;高建伟【摘要】Jinchiling gold deposit is a typical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t in northern Zhaoyuan city in Jiaodong ar⁃ea. Structur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gold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data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ore controlling regularity has been summarized as follows:vein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anch and composite, secondary veins with the trend of SN and NNE pro⁃duced in the vein with the trend of NE, secondary vein with the trend of NE produced in the ore vein with the trend of NNE;thickness of ore body and the gold grad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deep secondary veins group appeared in the lower part of P4 vein;ore bodies enriched in changing positions of plunge angle and pitch direction, orebodies of P4 vein with the trend of SW enriched in the depth of-240m, plunge angle became greatly, and plunging direc⁃tion changed from SW trend to NW trend. Finally, the plane and profile wave function of P4 vein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deep forecast has been carried out.%金翅岭金矿是胶东招远北部的一个典型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是金矿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
胶东焦家金矿床深部隐伏矿体勘探及评价

焦 家盆矿 床矿 体的控制 标高 为一4O 在 一4O O m, O ~一5 O 之 间 0m 有 稀疏 工程控 制 , 基本为无矿 空 白带 , 0m 以下则未做 工作 一50 为满 足矿 山生产需要 , 延长服务年 限 , 家金矿急 需对深 部是否 焦
次级断裂
焦家主断裂带 下盘的花 岗岩 中 区内出露地层 以 太
龄 2 0 ~1 ∞ , 奉区具有矿源 层的意 义 ( 50 6 在 张韫 璞等 , 9 3 18 ) F 盘为玲珑黑云母 花 岗岩 . 与胶 东群 地层 呈 断层接 触 或侵 人接 触关系 , 是医内岩浆 岩的主 体 , 广泛分 竹 , 空 彤志为近北末 向的
明了焦家金矿床探部告矿蚀变 带的 分布、 规模及 产状 , 初步探 明
维普资讯
总第 7 6期 20 0 2年第 3期
西部 探 矿 工 程
、 S丁~ CHl A VE EXP[ _ ORA ro N i ENG[ NEERI NG
 ̄ re isN0 7 . 6
Ma 0 2 y20
文 章 编 号 :0 4 5 】 ( 0 2 0 … 3 —2 1 0 — 7 6 2 0 ) 3 6 0
与其产状相似的玖缎 断裂 是主要 的控矿 构造 矿后 构造 主要叠 加于北东 向及北 西向断裂之 上 蚀变带 产状 与主裂面基本一致 根据井 下工程 揭露 情况 可知 . 主裂 面 下盘 的黑 云母 混台 花岗 在 岩蚀变带最为发育 . 并髓 辣度增 加而呈 扇形张 开, 变带厚 度增 蚀 大 与构造期敬相对应 , 围岩蚀 变 也呈 现 多期迭 加 的特 征 , 各种
等 必需 图 件
2 2 钻探质 量评进 .
北束 向断裂为 主; 该组 断裂是 匾内控 制盎矿 床的 主要 构造 . 为 极
胶东地区金矿地质背景及金矿分布特征分析

14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G 地质勘探 eological prospecting
用,可以有效提高胶东地区金矿找矿的效率。 2.2 认识到金矿找矿工作的重要性
今后胶东地区的各大金矿开采单位,要认识到金矿找矿工 作的重要性。一方面,金矿开采单位要加大对金矿找矿的资金投 入力度,金矿开采单位可以加强对金矿勘探工作的宣传力度,吸 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另一方面,矿山开采单位组建高素质的金矿 勘探队伍,这样才能保证金矿找矿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金矿 开采单位也要进一步完善金矿找矿制度,要提高金矿勘探人员 的责任意识,要建立完善的金矿找矿制度,用制度来规范金矿勘 探工作。
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开采历史悠久,浅部黄金资源储量日渐枯竭,且无好的探矿空间。因此急需不断运用当前
胶东金矿集中区深部找矿有关问题的探讨

【 0 ] 7号 ) 2 65 0 6 。
岩系。 变质岩系包括太古宙 一 元古宙所形成的变质 地层和变形变质的深成侵入岩类 。 变质地层仅占其 出露面积的 1 %,绝大部分为变质变形的深成侵入
责任编辑 : 刘新秒
基金项 目: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科研项 目: 山东省胶西北金矿集 中区金矿资源潜 力调查及深部远景预测( 国土资字 鲁
胶东 金矿 集 中 区处 于华北 地块 的东南 缘 , 沂沐 断裂 带 的东侧 , 胶北 隆起 的西 北部 , 接 胶莱拗 陷 。 南 西起 三 山岛 一仓 上 断裂 ,东 至西 林一 陡崖 断 裂 , 南
至胶莱 盆地 北缘 , 至龙 口断 陷盆地 和渤海边 … 北 。它
期正值地勘单位改制 , 勘查资金短缺 , 无力进一步 开展 找 矿工 作 。而有 远识 的矿 山 , 确保 自身 的生 为 存, 多方筹集资金 , 开展 已知矿床边部 、 深部 找矿 , 取得 了较大突破 , 使矿山起死 回生 。山东省第六地
25 0
岩类 。变质 变形 的深 成侵 入 岩类 为来 自地球 深部 的 幔源 物质 , 含有 丰 富的金 质 。经过 区域 变质 作用 、 混 合岩 化 作 用 和 多期 次 的 构 造 一岩 浆 活 动 等 一 系 列
地 质 事件 , 金 质 活化 、 取 、 移 在适 合 的构 造 环 将 粹 迁
定 位 的空 间[ 2 1 。
根 据 近 几 年 胶 东 地 区科 研 成 果 资 料 以及 作 者 本 身 的 经验 , 为 胶 东金 矿 集 中 区金 矿床 均 产 自规 认
大批 特 大 型 、 、 、 型金 矿 床 , 质 储 量 达 千 大 中 小 地
浅述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及找矿成果分析

浅述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及找矿成果分析
王云燕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17
【摘要】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和勘查资料的基础上,从胶东地区和鲁西地区两个方面讲述了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和找矿效果.近年来,山东在金矿深部勘查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发现了矽卡岩型铁金矿床,促进了山东金矿勘查思路的扩展.以山东金矿床成因类型及矿床(点)空间展布规律为基本依据,总结了山东胶东和鲁西地区不同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为后期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提供基础.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王云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济南 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山东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勘查实践与找矿成果 [J], 张军进;丁正江;刘殿浩;张丕建;邹键;马宾;栾国栋
2.山东金矿深部勘查进展与成矿理论创新 [J], 于学峰;李大鹏;田京祥;单伟;李洪奎;杨德平;张尚坤;罗文强;熊玉新
3.山东金矿深部勘察进展及找矿成果相关探讨 [J], 孙建文
4.山东省金刚石深部找矿成果及技术进展 [J], 肖丙建;王伟德;冯爱平;褚志远;王玉
峰;赵红娟;朱成河;吕青
5.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年重要找矿成果和深部隐伏区找矿技术进展 [J], 宋明春;徐军祥;焦秀美;孟庆宝;孙丙伦;李世勇;曹佳;傅朋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胶东半岛南部,因产出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而广受瞩目。
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复杂,成矿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岩石圈结构和深部地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地层沿海地形从南向北依次为新生代沉积岩、太古界与古生界复杂地层。
整个区域经历过琼东南换向带复杂地质环境的演变,地壳厚度较大,但产生了多个金矿区。
地球物理勘查证实,金矿以脉状分布为主,随采深增加矿化程度逐渐降低并向深部逐渐转化为硫化物矿床,这为研究该区域的成矿机制和探索深部矿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岩石圈结构在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胶东陆块处于太平洋板块边缘,板块与陆块的相互作用使得本区地形结构复杂。
巨厚的下陆统砂砾岩、深坑岩及其上覆的三叠系沉积岩层支配了该区域的地貌,同时在地球内部,巨大的构造运动也是支配成矿过程的重要力量。
深部地质过程对于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作用影响也是重要的。
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本区域的地壳厚度较大,同时区域内多处存在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体。
这些地质环境为热液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源。
经过长期的地质过程演化和作用,形成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和众多小型金矿床,其中多数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少数为变质热液型矿床,品位较高,是具有广阔前景的金属矿床。
总之,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岩石圈结构和深部地质过程的演化提供了支配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中,也对勘查人员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深层次认识和掌握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机制和矿床及其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 找矿前景分析
收稿时间 :2018-04 作者简介 :于嘉宾,女,生于 1992 年,吉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 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
1.1 地质构造 胶东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褶皱,断裂地层的断
裂 方 向 主 要 是 NE、NW 两 个 方 向 为 主 [4]。NE 方 向 走 向 是 35° ~60° 50°,倾向是 NEE,倾角为 40°~ 50°,长 度大约 1.5km,宽度为 5 ~ 25m,是为压断性断裂底层带。 NW 向断裂长度 0.83km,宽度大约为 15m ~ 38m,倾角为 34° ~78 °,走向约为 167°,是压断性断裂,岩性为赤钾 矿化变粒岩、褐铁矿石化变粒岩等,普遍发育为褐铁矿化、 花岗岩化、黄铁矿化,在部分地段发现石墨。有关矿石的金 属矿物主要有金银矿、赤铁矿、黄矿石,其次还有少量的磁 石矿、黄铜矿、铅锌矿等。 1.2 岩浆岩
元素种类 Au
最大值 14.8
最小值
2
平均值 3.4
Ag
Cu Zn
Sn
As Hg
22.4 123.3 234.6 780 345 345
综上所述岩浆岩的多期次侵入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成矿流体频繁的构造活动特别是北西向先压后张的断裂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导矿和容矿空间而地层岩性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矿化类型
P 找矿技术 rospecting technology
胶东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摘要】胶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胶东地区金矿的概况、成因特征、分布规律和勘探现状。
金矿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型和脉状矿床中,成因复杂多样,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未来,胶东地区的金矿开发仍具有巨大潜力,有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我们对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总结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分布规律、成因特征、勘探现状、资源潜力分析、开发前景、结语。
1. 引言1.1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胶东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胶东地区的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备受研究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金矿类型可以分为破碎带型金矿、花岗闪长岩型金矿、燕山期古公地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金矿在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矿床构造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特点。
胶东地区金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床形成条件等因素影响。
在地质构造上,常见的金矿构造类型包括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岩体变形构造等。
而地层岩性对金矿的分布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岩性的地层中容易富集金矿元素,形成独特的金矿类型。
矿床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沉积作用等,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下促使金矿的形成和富集。
通过对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金矿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提高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开采效率。
2. 正文2.1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概述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地区之一,其金矿类型繁多,包括石英脉型金矿、蚀变矿型金矿、火山沉积型金矿、沉积热液型金矿等。
石英脉型金矿是胶东地区最主要的金矿类型之一,主要分布于岩浆岩中的石英脉与蚀变岩体交界处,矿石呈蚀变带状分布,金矿主要存在于石英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方法和技术分析
【摘 要】 我国胶东地区金矿集中,随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
该地区探明了大批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金矿床,地质储量可达千吨。本
文在分析近几年胶东地区金成矿带深部地质勘查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
步分析胶东金矿集中区深部成矿的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找矿操作方法。
【关键词】 胶东地区 金矿 深部找矿
1 胶东地区深部找矿的依据
胶东金矿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块的东南边缘,沂沭断裂带以东、胶北隆起西北
部及胶莱拗陷范围,该地区不仅有太古-元古宙已克拉通化的变质基底岩系广泛
分布,并且还存在不同构造-岩浆期的岩浆侵入活动,此外还包括方位、序次不
同的脆性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中生代以来颇为发育,主要方位为北北东、北
东向。正是这三个因素合而为一,为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地
质条件。
1.1 矿床赋存规律
具体而言,胶东地区矿床赋存规律如下:由于胶东金矿集中区绝大部分的大、
中型金矿床是由其中三条I级控矿断裂所控制,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对中、小型
金矿的产出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由此可见,要到I级控矿构造中寻找大型深大
金矿床。一般情况下,该区金矿床赋存于以下部位:断裂膨大部位、分枝复合部
位、控矿构造与基底东西向构造的交叉部位以及下盘次级构造发育部位等。
1.2 矿体空间产出规律
首先,在断裂构造中的矿体,通常产出于岩石破碎程度较高、蚀变强度大、
主断面下蚀变岩三分带明显部位及主断面连续而稳定的部位,黄铁绢英岩化碎裂
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蚀变带中多产出主矿体,次级矿体多产出于黄铁
绢英岩化花岗岩。其次,由于成矿期控矿构造会出现右行扭动,因此断裂沿走向
会产生引张段与压缩段交替出现的现象,其中引张段对成矿热液的流动与存储、
沉淀成矿等均十分有利,相对而言,压缩段则对成矿条件产生不利影响。构造经
过多次往返复合叠加的活动,矿体在产状变化部位多呈斜列状走赂产出,而倾斜
方向则形成尖灭再现规律,矿体的排列形态体现出叠瓦规律的特点。最后,倾斜
方向上矿体的侧伏规律如下:有些矿床在矿床中浅部位置矿体侧伏呈现出明显规
律,有些矿床则不太明显。而矿体在深部侧伏规律的明显性会随着成矿深度的增
加而减弱,一般情况下,矿体沿倾斜方向的产出呈直立扁平柱状。分析以往胶东
地区金矿床的资料,可以总结以下规律:绝大部分第一矿化富集带在-400m标高
以上尖灭,极少数矿床矿体延深至-600m标高尖灭;经过无矿间隔后(垂深约
200M左右),再现第二矿化富集带,而第二矿化富集带在-1000m标高左右仍未
尖灭,其矿体形态更加简单,矿体延长小于延伸,但金品味低,倾角形状趋于平
缓。
2 深部找矿问题
2.1 深部找矿的可能性
分析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可知,该矿集区所具备的地质条件对形成
较大、较深金矿床十分有利,其矿质来源十分丰富。矿区多次构造-岩浆活动会
产生巨大热能,金质受热能作用会进一步活化、迁移;而岩浆活动会产生成矿热
流体,促进上述活化、迁移的金质富集其内,完成矿流体的搬动,沿剪切带由高
能位深部汇集至低能位浅部,最终富集成矿。由于矿体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因
此体现出延长小于延深的特点,而该特点正是促进深、大矿床形成的绝佳条件。
近年来胶东地区多个区域均在大、中型金矿床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上
述深部找矿理论具有实践可行性。
2.2 深部找矿工作的具体操作
所谓深部找矿顾名思义就是在已有矿床的深部找矿,而深部找矿的关键问题
就是分析构造对矿体产出特征的控制,进一步将未知矿体存在的大概位置确定下
来,完成矿体的空间定位。具体而言,深部找矿工作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找矿目标及深部找矿的主攻对象,通常找矿目标确定为I级控矿断
裂控制的已知矿床深部,主要是产出在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
质碎裂岩蚀变带的主矿体。其次,结合已知矿体产出规律分以往勘查及矿床开采
资料,进一步明确相关因素,包括矿体成形条件、规模与形态、产状等等,推断
出无矿间隔距离及深部矿体的可能位置,再通过探矿工程予以查证;需要注意一
点,布设工程过程中不能忽略矿体产出延长小于延深的特点,且主矿体在深部倾
斜方向呈直立扁平的特点。再次,认真分析以往的地质勘查资料及矿山开采资料,
对本矿床构造对矿体空间定位的控制情况进行总结研究;了解矿体决体赋存特
点,向两翼、深部设置探矿工程,寻找矿体,尤其是要充分研究勘查时期的深部
远景控制资料,将其敏感点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深部矿体再现可能性推断的准确
性。最后,物化探工作在浅部找矿阶段的作用十分突出,但深部找矿操作过程中,
会限制仪器性能的正常发挥,再加之某些特殊外界条件的限制,会对物化探工作
的效果产生影响;此外,深部找矿是在已知矿床深部进行,相应的就要以构造对
矿体空间定位的控制为主要对象,所以要重点探测构造延伸的规模及形态,为矿
体空间定位提供有利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胶东金矿处于比较特殊的地域,因此胶东金矿矿床深部还有
非常大的找矿空间,而近几年胶东金矿探矿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证明只要成矿条
件有利,有与后期岩浆侵入作用以及危性构造叠加,后续还会不断形成较具规模
的工业矿体,而这些对其它地段的找矿工作也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庆友,张天桢,于学峰等.山东矿床[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李士先,刘长春,安郁宏等.胶东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3]沈少莹,王和利,邹建平等.山东省胶东地区大-中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
方向的研究[R].山东省地矿局(内部出版),2007.
[4]李宏骥.胶北地区内生金矿成矿规律[J].山东地质,2012,18(3):72-77.
[5]刘玉强.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J].矿产与地质,2010,18
(101):1-7.
[6]姚风良,刘连登,孔庆存.胶东西北部脉状金矿[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10.
[7]张韫璞,文子中.山东焦家式金矿地质[R].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内部出版),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