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与翻译

合集下载

网站新闻的语域变异及其翻译——以中国日报网英文新闻编译为例

网站新闻的语域变异及其翻译——以中国日报网英文新闻编译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2), 143-148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20.82021Register Variation of Website Newsand Its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ng China Daily Website English NewsJiahui YuCanvard College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Received: Feb. 23rd, 2020; accepted: Apr. 3rd, 2020; published: Apr. 10th, 2020AbstractCompared with news of other media, website news writing is more easily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hyperlinks of internet, the big data and the page views etc.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 of website news are much more flexible, which can explain why language deviation occurs in website news. These creative language deviants in website news can provoke vivid and eye-catching effects. Halliday, the founder of the Systematic-functional Gram-mar, emphasizes that changes in context may cause the language devi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gister variation and the three variables of register, namely field, tenor and mode. To better produce the effect of such register variat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provide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including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paraph-rasing etc.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gister theory.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enrich studies on language deviation as well as website news writing.KeywordsRegister Theory, Register Variation, Eye-Catching Effect网站新闻的语域变异及其翻译——以中国日报网英文新闻编译为例于佳惠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20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10日于佳惠摘 要和其他新闻媒介相比,网站新闻易受超链接、大数据、浏览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语域理论在话语分析与翻译比较中的应用——以《红楼梦》中的一段对话为例

语域理论在话语分析与翻译比较中的应用——以《红楼梦》中的一段对话为例

第4 期
陈银春 等
语域理论在话语分析与翻译 比较中 的应用
l 1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翻译进行了探讨。金陧强调: 动态”一词表示 “
两种关系的对等:一边是原文对原文的接受者, 另

( x a 意义来体现的。 tt1 eu) 语域的三个变量与语言的 三个纯理功能互相联系。大体上, 语场体现于概念 意义, 由及物性表现出来; 语旨体现于人际意义, 由 情态表现出来; 式体现于语篇意义,由衔接与连 语
林黛玉之 问一段对话的三个语域变量 ( 语场、语 旨和语式 )所 包含的信 息,然后利用概念功
能、人 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 等”标准,比较和检验 了 ( 对 《 红楼梦 的五个英译本在再现这段 对话所包含的信息时的得失。通过对 比我们发现这些译本在处理这段对话时都存在一定程度
的信 息流失,最成功的翻译也只能是尽量接近” 对等” 而不能完全实现 ‘ 等” , 对 。本文运 用语 域理论进行译文比较与评价的尝试 ,说明 了语域分析理论在翻译质量评估 中的可行性 ,为翻 译教学和翻译 实践提供 了具体 、实用的参考与借鉴 。 [ 关键词】 语域;对话;翻译 比较 ;对等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4期
燕 山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n aS e E i J ' lf asa n e i P isp yadS c l c n e dt n o h Y nhn i r t hoo h o i i c io ) — ao n i U v sy( l

、0 .7No 厂I .4
20 年 1 月 06 1
No .2 O v 06
语域理论在话语分析与翻译 比较中的应用

论翻译中的语域对等

论翻译中的语域对等
道 , 口语 或 书面 语 或 介 于 二 者 之 间 。 语 境 三 因素 中任 何 一 指在什 么语境下谈论什 么样的主题 。因此 ,语 场决定交 际 项 的 改 变 都 会 引起 意 义 的 变 化 ,导 致 语 言 的 变 异 ,产 生 不 的性质 ,构成话语 的主要范围 ,并影 响词汇和话语结构 的 同 的 语 域 。语 域 的 这 三 个 变 项 共 同 构 成语 域 ,具 有 反 应 文 选 择 和 使 用 。因 为 交 际 者 一 旦 建 立 了交 际 话 题 ,便 在 相 应
( 1) “ I mi s s e d m y p e r i o d , ” m y m o t h e r s a i d .
“ H er e C Ol l i eS t he ne w mot h er no w.’ ’ my f at her s ai d . H e h e1 pe d h er wi t h t he t r ay . H e s ai d t h a t s h e s h o ul d be ca r ef ul c ar r yi n g t hi n g s .
论 翻译 中的语域对等
口刘 足 王 红 阳
摘 要 :本文以 系统功 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为基础 ,结合翻译 实例 ,从 “ 语场对等 、语式对等和语 旨对等”三个层
次探讨翻译 中的 语 域对等 问 题 ,指 出 翻译应尽量做到译文和原文在语域上的对 等。
关键 词 :语 域 理论 翻译 语 域 对 等
旨指 的是交际双方 的社会角色关系 即个人基 调和语言活动 谈 话 的 话 题 , 以及 参 与 讲 话 者 的 整 个 活 动 ( H a l 1 i d a y& a s a n ,2 0 0 1 )。语 场涉及话 题和题材 ,指谈话 的 内容 , 的 目的即功 能基调;语式是指语 言活动所采用 的媒介 或渠 H

语域理论与文化负载词英译

语域理论与文化负载词英译

中也跟其他词汇有所差别 。要依据不 同的语域翻译文化负载词, 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它是因情 景语境 的变化而产生 的 而不是 以其基 本的文化 涵义限制其翻译。语域 理论对文化负载
语言变化形式,其 中情 景语境是指语言活 动的直接环 境。根据 词的启示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能离开 匕 下文语境 ,而是要针对 格里高 利和卡罗尔 的观 点,语境 因素包 括三 方面 : 语 范围、 不 同的上下文语境 对文化负载词进行 翻译 。不能只 是求其文化 话 话语基调和话 语方 式,即语场、语旨和语 式。其 中话语 范围是 内涵而抹杀其在 具体语境 中的真实意义 。习语 是文化负载词 中 指交谈 的话题 和场地等情景 因素。话题既包括技术性 的,也包 的重要部 分,这类词 的含义甚 一般 指那 些具 有特定形式 的 括非技术性的。技 术性 的如 : 研报告,医疗 指南等 ; 科 非技术 词 组 , 其 蕴 含 的 意 义 往 往 不 能 从 词 组 中单 个 词 的 意 思 推 测 而 得 性 的包括小品文和 日常会 话等。话 语基调包括 个人基调和功 能 出。汉语 中的习语往往就 有特定的文化 内涵,但 从语域理 论的 基调 ,其 中个人基调指 的是交际双 方的社 会角色关系,它影 响 角度 来 讲 ,习 语 的翻 译 也 要 因 语域 不 同而 进 行 不 同 的 翻 译 。 下
语域 理论与文化负载词英译
曹丽娜 陈红平
摘要 : 文化 负载词 是一 类 与一 定 文化 密切相 关的词 汇 。但 文化 负载词 会 经 常 出现 在 不 同的语 境 之中。 因此 文化 负 载词 在 汉译英 的过 程中 ,也 会 受到 语域 的影响 。 本文 主要 探 讨 语域 理 论 对文化 负载词 英译 的一 些启示 。

议翻译实践中对语域的把握——得体·文体·变体

议翻译实践中对语域的把握——得体·文体·变体
效果 。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 中语域尤难把握 , 因为文学作品中
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 从最粗俗的到最高雅的都有一席之 地。而且文学语言可以突破一般规范或者说打破常规进行 创新 , 即上文提到的变体。这对于译者来说就有了双重任 务 :一是要在原著中发现其变体 ;二是要有在 自己的译文里 再现这种变体所造成的效果。一句话 , 译者只有正确地把 握了语域, 才能译出得体的译文。 三、 译例分析 例 1:英国浪漫派诗人柯尔律治著名的歌谣体叙事诗 《 古舟子咏》 有令译者颇感棘手的一节: 中,
的作 品 。 一、 域 语
文体学是 2 世纪初出现的, 0 它依据现代语言学的原理 对语言的各类文体进行调查和描述 。一开始它的注意力放 在 口语 , 后来进而研究各类书面语 ( 例如 , 科技文章 、 法律 、 商业用语等) 。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其强调一点 , 即语言要适 合社会场合。一般说来, 朋友谈话 的语言与会议发言的语 言不一样 , 前者亲昵, 后者严肃; 普通书信的语言与学术论 文的语言不一样, 前者随便 , 后者严肃; 成人之间的用语也 不同于成人对儿童的用语 ; 闲谈的句子结构不同于作正式 报告。另外, 就写文章而言, 总比讲话要句子完整 , 段落分 明。而同样是写文章, 法律文书、 外文条约、 会议决案 、 商业 合同等也不同于 日 私人信件等。这即是语域的概念, 记、 它 指词汇和句子结构对文体的适合性。如上所说, 日常谈话 、 科技文献和著作、 法律问题的讨论、 商业谈判等会用 自己专 业所特有的语言. 换言之, 某些词汇和说法属于一定的语 域, 如果乱用, 至少要产生不和谐的效果。 图也就是说把适当 的词用在适当的地方就表达了语域的要求。有时同一意思 在不同的语域中要用不同的词表达 , 比如, 英语中的“ 预测” 这一意思的词, 医学中用“o g o i , pr n s s , ’ 天气预报用“ ~ s ” o f t , 科学理论上用“ U pr以 ction”而占 卜 , 中用“ augur广。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变体 。语言的运用常有程 度不同的变体, 而变体的使用 目的在于造成突出, 引起注意。 每种语言都有运用上的常规, 即有若干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惯 例, 但在运用时各人的“ 表现” 不同。有些人为了造成强调或 其他效果总要来点或大或小的变异, 而文学家特别是诗人所 作的变异最多最大胆, 这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

语域理论与英文商业广告翻译

语域理论与英文商业广告翻译

语域理论与英文商业广告翻译作者:张彩霞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0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英文商业广告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

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业广告翻译不仅要在原文和译文间实现形式、内容的对等,还要兼顾广告目标人群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对广告理解的影响。

而韩礼德提出的语域理论,正是从话语的范围、基调、方式三个角度研究语境因素对语言特征的决定作用。

所以,本文基于语域理论的视角,试从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对等的角度,探讨英文商业广告翻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域理论;商业广告翻译【Abstract】Translation of English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has increasingly been the concern of man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some experts, apart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in form and content,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should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consumers. Halliday' s register theory, focuses on the decisive effective context plays on language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tenor and mode. Thus, based on register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Key words】register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作者简介】张彩霞(1980.02-),太原师范学院。

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下转第117页)语域视角下的翻译研究马蓉(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8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2-0115-02摘要本文讨论了语场、语旨、语式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译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自身努力,弄清源语在语域方面的语言特征,就不至于在翻译不同题材和不同场合的话语时偏离原文的意图或原文作者(说话人)的意图。

译者只有在将语域因素考虑进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措辞、语气和语体等的选择,最终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等效性。

关键词语域视角翻译语旨语式On Translation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 //Ma Rong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scourse field,tenor and discourse mode in translation.If the translator can,through his own conscious efforts,make clear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in the aspect of register,he will not deviate from the intention of the source text or its author or the speaker.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g-ister factors can the translator better master the selection of word-ing,tone and style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quivalency of the translation text.Key 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register;translation;tenor;discourse mode1语域的定义“语域”是Reid(1956)在研究双语现象时首次提出来的概念。

从语域理论角度看使用说明书翻译

从语域理论角度看使用说明书翻译
(二)语旨
语旨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相对应,主要翻译在语篇的情态(mood)、语态(voice)和主语的选择(subject choice)三大方面,而语篇的这三方面文体特征也可以反映语篇的产生的人际关系和交际意义。因此,要达到原文和译文人际功能和交际目的的一致,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力求人际意义的对等。
2.词汇选择。产品使用说明书涉及到了产品的性能以及特殊用法,因其形式较为正式,不可避免的会采用诸多专业性词汇进行描述,而在汉语说明书中,常常保留英语专业词汇的缩写形式,例如“USB接口”、“MP3播放器”、“u盘”等。“USB”是“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此术语的缩写词对汉语使用者也较为熟悉,如若直译为“通用串行总线”,则会让读者不解其意,因此在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在对读者耳熟能详的专业词汇缩写词,则可不必翻译。
二、语域理论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源自于话语的语境,他认为,“语言随其功能而变,引起场合而异”。(Halliday,1976)他认为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其中,情景语境的特点可以决定语篇的特点。韩礼德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类: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许云龙,2002)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交际的语境,进而决定了交际语篇的特点。此外,情景语境的三大要素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意义(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意义(textual function)相一致,即由语场、语式和语旨这三大要素决定的语篇形式可以反映出相应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从原文的语篇特点出发,预测原文产生的情景语境,即语场、语旨和语式,进而依照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寻求三个层次的对等,从而实现语篇意义功能的对等,产出更精准与实用的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原文和译文的理 解与阐释是个体的 创造性行为。
目标读者对译文的 反应与原文读者对 原文的反应一致。
强调翻译的目的,目的 决定了策略,把目标语 的文化规范视为翻译 评估的重要尺度。
功能学派和接受理论学派
新阐释学派
读者反应学派
2.
翻译评估的功能语用模式
1、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分析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基础上,从三个不同层面—— 语言/文本、语域和体裁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文本的功能。 其中的语域层面正是引用了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 85% 并修改了原模式中的八个情景维度,保留在这三要素之中。 此外,豪斯把“体裁”纳入修订模式,对语域的描述只局限于语言层 WHAT MAKES US DIFFERENT? 面,而“体裁”可以对文本的深层 结构进行阐释,是一个社会范畴。换 句话说,语域涵盖的是“文本”和“微观语境”的关系,而“体裁”则是 连接文本和文本所在的语言文化的“宏观语境”。语言体现语域特征,语 域特征又体现出文本的体裁,而最终体现了文本的功能。
原文是陶渊明写于晋朝,在原语文化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作者用的是文言文,四 字格颇多,翻译已经无法达到原文的原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功能对等,而只能将文言文 译为现代汉语,并翻译成现代英语,以达到译语读者和原语非原读者之间的功能对等。
隐性翻译是使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与原文在原语文化中享有同等的地位。原语文本不 与原语特定的文化和读者相联系,比如一个商品广告,一个产品使用说明书等。隐 性翻译的作用,是“在译文中再创造、复制或再现原语语言文化框架和话语世界里 的功能”,因此,在语类和个别篇章功能的层次,对等是需要的。原语文化和译语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预设的差异,翻译时,要达到功能对等,必须采用“文化过 滤”,这就取决于译者,因此主观性较强 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 文化过滤是捕捉两个不同语言群体在各自行为交流的传统、倾向的修辞方法和期待 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 规范上的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人们利用语言 将现实世界及世界内心的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人际功能指讲话者语用语言参加社 会活动的功能;语篇功能指语言本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发生联系的功能。作为 三大功能的核心,语篇功能导致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并为说话者的言语烙上特定 情景特征。韩礼德将语言的三大功能与语域即情景语境的三大要素之间建立了对应 关系。语场主要与语言的概念功能相关,具体体现在对词汇、及物关系和语言的结 构等级上的逻辑关系的不同选择上;语旨主要与语言的人际功能相关,是对语气、 情态系统以及表达意义的词汇不同选择上;语式则与语言的语篇功能密不可分,主 要是对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的不同的选择上。豪斯的语域观是基于韩礼德的 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
2.
翻译评估的功能语用模式
2. 显性翻译与隐形翻译
在评估译文质量时,需要分析的是原文需要怎样的翻译,译文是否做出相应的选择。 豪斯将翻译分为两种类型: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显性翻译强调显性译文,而不是原文的重现,充其量只能称为“第二原文”。这时的 原文与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根本不可能实现原功能的对等,所以 这种翻译也不追求译文的功能实现与原文的对等,但是要达到“第二层功能”的对应, 换句话说,就是有一定教育背景的读者与它对应的原语文化中非原读者之间达到功能 对应。还有一点就是原功能的“主题化”。
2.
翻译评估的功能语用模式
语旨是参与者的关系,其中包括“社会角色关系”, 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社会权力、社会立场、情感因 素等方面的关系,也包括文本作者的时代、地理 位置、 社会地位以及对文本内容的个人观点,还有“社会态 度”,分正式、商量和非正式三种风格;
其中语场是指主题内容和社会行为;
语式则是作者/译者与读者参与文本的渠道,如口语 或书面语,以及参与程度,如对白、对话等等。
1.对翻译质量做出评价的前提是认清翻译的本质。
WHAT MAKES US DIFFERENT?
2.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 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 语言时保持不变。
01
不同思想学派的翻译评估 翻译评估的功能语用模式 英语全球通化的文化(非)过 翻译批评中的语言分析和社会评估
02
03 04
1.
不同思想学派的翻译评估
2. 语域在翻译评估中有何作用?
所谓翻译质量评估,就是对译文的质量进行评价和估量。明确的翻译核 心概念定位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保障和导向。因而对翻译作品评估之前, 必须厘清的问题:什么是翻译?什么样的译本算是质量好的译本? 豪斯指 出:翻译既是在人脑(译者的头脑)中完成的认知过程,也是社会性的、跨 语言、跨文化的实践。
3.
英语全球通用化的文化(非)过滤
英语全球化所导致的语言之间的话语规范、文本传统以 及交流过程中的倾向性的越来不明显,也就是说英语全 球化最终有可能导致“文化过滤”的失效。也就导致更 多研究方法的提出,比如平行语料库方法。
02
课后习题
1. 豪斯的语域观与韩礼德的语域观有何异同?
同:语域理论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韩礼德说:话 语这一范畴用以揭示人们用语言做些什么。当我们观察各种语境中所发生的的言语活动 时,我们发现,针对不同情景选用语言类型是各不相同的。语域是由多种情境特征—— 特别是具有话语范围(field)、话语方式(mode)、话语体式(tenor)属性的特征— —相联系语言特征构成的。由此可见,语域不是某一种说话方式的变体,语域是话语在 实际语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交际场合,为了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变体, 是多种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综合体观。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Linguistic Description versus Social Evaluation
目录 CONTEST
01 02 03 04
论文内容 课后习题 理论研究
理论应用
01
论文内容
“How do we know when a translation is good?“
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
Since men revives his past experience because of the interest added to what would otherwise be the emptiness of present leisure, the primitive life of memory is one of fancy and imagination, rather than of accurate recollection. //After all, it is the story, the drama, what counts. //Only those incidents are selected which have a present emotional value, to intensify the present tale as it is rehearsed in imagination or told to an admiring listener.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 John Dewey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这样看来,人类追想过去的经验,不过是因为往事的兴味可以消遣现在闲暇时候的 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 无聊。// 因为如此,所以最初的追想大都是自由的想象,未必是精确的追忆。//要紧 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 的只是这个故事要说得圆满,或这出戏文要唱得有趣。 // 多有选择材料就不免有点偏 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 重。//中选的都是那些可以动听,可以增加感情作用的情节。” 原文选自约翰·杜威的文章,哲学本身并不是某个特定语言或民族的,而是共享的。 但是西方人论哲学,句式复杂,措辞严谨;而中国人则简洁明了,自然押韵,在翻译 时译者过滤了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文化预设,所以后者虽是译文,但看起来并不像 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言语习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陶渊明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请在此处添加标题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 wood, which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He went further to 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演讲;请在此处添加您需要的内容,以方便您的演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