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糖的研究

合集下载

利用茶树菇菌渣提取真菌多糖的方法研究

利用茶树菇菌渣提取真菌多糖的方法研究
真菌多糖 ( f u n g a l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 是 在 真 菌 生 长 代 谢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糖 基 高 聚 物 。真 菌 多 糖 作 为 一 种 重 要 的生 物 效 应 1 . 2 培养基 母种培 养基 : 葡萄 糖 3 5 g , 蛋 白胨 5 g , 酵 母 膏 2 . 5 g , K H 2 P O 1 g , Mg S O ・ 7 Hz 0 0 . 5 g , V B - 0 . 0 5 g , 用 水 补 至 l 0 0 0 mL 。原种 、 栽培种 培养基 : 棉子壳 7 O% , 麸皮 l 2% , 玉 米 粉 5% , 杂木屑 l 0% , 石膏粉 l %, 过磷 酸钙 1 %, 白糖 l %, 含水量 6 0% , p H 7 . 0 。栽 培 培 养 基 : 棉子壳 5 5 %, 杂木屑 2 2 %,
1 . 3 茶树 菇 的栽培 将 栽培 培养 基装入 规格 为 1 7 e m ̄ 3 3 c mx O . 0 0 5 c m的 聚丙 稀塑 料 袋 , 每袋 装 8 0 0 g ( 折 合 干 料
3 5 0 g ) , 用手压 实 , 套上塑料套环后 塞好 棉花塞 , 1 2 1 ℃高压湿 热 灭菌 1 2 h , 冷却后接种并 将菌袋排 放在培养架 上 , 2 8 ℃下 、 避 光下培养菌 丝发菌 , 培养室 内早 晚通风各 1 次 。菌丝长满 菌袋时 , 将培养室 温度控制在 1 8 — 2 6 ℃, 空 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茶树菇 ( A g r o c y b e a e g i r i t a ) 具有高蛋 白、 低脂肪 、 抗 肿瘤 、 抗衰老 、 增强免疫 、 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 是一种具有较 高营养 价值 和药用价值 的珍稀 食用菌 , 其 多糖含量 明显高于蘑 菇 、 香菇 、 草菇 、 平 菇等其他食用菌 。多糖按其产生方式分 为胞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Review22 April 2021, 40(4): 895-911 Mycosystema菌物学报创刊4(7周年40th anniversary of M y c o s y s t e m aISSN 1672-6472 CN11-5180/Q特约综述DOI: 10.13346/j.mycosystema.200364崔宝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担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菌 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桑黄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青年科技工 作者协会理事、农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MycoKeys》《Forest Ecosystems 》等S C I 期刊编委,《菌物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等中文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学、分子系统学、食药用真菌、真菌产 酶活性与利用等方向的研究。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 C I 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梁希林业科技奖励3项。

司静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菌物学会会 员、桑黄产业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会员及多个国内外期刊杂志的审稿专家。

一直 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筛选出了多株高效稳定且对多种复 杂化合物有降解能力的菌株,提出了提高真菌漆酶稳定性及使用效率的新方法,对 多种药用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可有效提高灵芝多糖产量的培养 基质组成。

已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被评选为领跑者5〇00中国精品科技 期刊顶尖学术论文、5篇被授予《菌物学报》优秀论文奖,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 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王豪钱坤司静。

崔宝凯。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

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关 键词 : 真菌多糖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0 前言 [] 4 刘玉 红 , 王凤. 真菌多糖结构研 究进展 [ ] J. 中国药学杂志 , 0 ,2 2 74 0 2 真菌 多糖 的 生 物 活性 () 6 — 6 . 8 : 1 5 4 5 21 抗 肿 瘤 作 用 真 菌 多糖 对 癌 细 胞 并 没 有 直 接 杀伤 能 力 , . 其
谯 科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 践
真 菌 多糖 结构 和 生 物 活性 研 究 进展
尹显锋 胡建平 康珏 。 刘丹 ( 内 职 技 学 ; 西 学 ; 成 农业 技 业 院 1 江 业 术 院2 昌 院3 都 科 职 学 ) . . .
摘要 :真菌多糖是~类重要的保健功能因子 ,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作 疗 和 预 防 作 用 : 菇 多 糖 对 防 阿 伯 尔 氏病 毒 和 十 二 型 腺 病 毒 感 染 香 用 。 本 文 主要 介 绍 了国 内 外 对 真 菌 多糖 的 化 学 结 构 和 生 物 活 性 等 方 面 的研 也 有 效㈣。 究进展 。

25 其他 作用 如灵芝多糖可促进核酸和蛋 白质的生物合成 : . 木耳多糖 有抗衰老的活性 ; 云芝 多糖 、 苓多糖可减轻辐射 对大鼠 猪 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 虫夏草多糖 在治疗慢性 乙型肝 炎、 冬 丙型肝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 实体 、 菌丝体、 发酵液 中分离 出的 , 能够控 炎 方面 取 得 较 好疗 效 等 等 。 制细胞分裂分化 , 节细胞 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 多糖n ] 调 1, 1 大量研究 2 3 展 望 证明, 真菌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与调 节、 抗病毒 、 放射、 抗 抗肿瘤、 抗凝 在开发利用方面 ,先后在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及多糖胶囊、 多 血、 抗衰 老等作用[ 是公认 的安全低毒活性 物质 , 近年来人们 关 3 1 , 是 糖注射液的应用研 究方面取得 了一定成效 , 尤其是 以真菌多糖作 为 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就真菌多糖研 究的进展进行概括 、 总结 , 以 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多。由于真菌多糖能明显增 期对多糖的研 究开发提供参考。 强 免疫 功 能 , 以对 治 疗 免疫 功 能低 下 症 、 瘤 的 治 疗 等 方面 也 大 所 肿 1 真菌 多糖 的 化 学 结构 有开发应用的前景 。 真菌多糖 的化学结构 可分 为一级、 二级 、 三级、 四级结构。真菌 参考文献: 多糖 的一 级 结 构 主链 主 要 有 两种 : 种 是葡 聚 糖 , 1 13糖 苷 键 一 以 3— , [ ]刘博 ,许德 昌.真菌多糖研究进 展 [ ] 1 J .中国甜菜糖 业 ,0 7, : 2 0 3 连 接 为 主 , 有 少 量 B一 , 兼 14或 1— , 苷 键 , 自然 界 中 的茯 苓 2 9. 3 1 6糖 如 6-2 多糖 、 云芝多糖 等的分子结构 ; 另一种是甘露聚糖 , 主要由 a一糖苷 1 ru r D:i 2 B a e Kmmo s TP ip .o aio o wo meh d J n :hl s M C mp r n f t to s l i s o h a t a i f t o lc n r m hi e t s o 『 . r o 键连接 , : 如 冬虫夏草 多糖 是 a一 , 1 2糖苷键连接 , 银耳多糖和黑木 f r t e qu n i t n o B—gu a s fO s iak mu hroms J]J u — a o r s i & e dcn l a t J R CS CI 耳多糖是 a一 , 1 3糖苷键连接 。真菌多糖 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 骨架 n t f He b ,Spc s M e iia Plns ( HE BS SPI E MEDI — NA L T ,0 7 1 【) — 6 L P AN ) 0 ; 33 :5 2 . 2 1 链 间 以氢键 结合 形成 的各 种 聚 合 体 ,只 与 分 子 主 链 的 构 象 有 关 , 不 [ ] h nS i C u g L , iK a g ni g g n cit s o 3 C e ,h h n ,uMe u n .A t n i e i a t i f h — a o c vi e 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形式。 真菌 多糖的三级结构是指由多糖 中糖残 s d ot o 基 中 的 官能 团 间通 过 非共价 作用而导致 的有 序、 规则而粗大的空间构象。 p l a c aie s l e f m dcn lfn i[ ]F MS Mirb lg oy c h r s i a d fo me iia u g J .E co io y L t r : g2 O5 ete sAu 0 ,Vo.2 s u 2 1 49 Is e ,p2 7—2 4. 4 5 四级结构是指多糖多聚链间以非共价作用力而结合形成的聚集体 。

真菌多糖种类及生理功能

真菌多糖种类及生理功能

真菌多糖种类及生理功能真菌多糖,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那些看不见的小家伙们在生活中悄悄做的贡献。

你可能会想,真菌和多糖到底是什么鬼?真菌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蘑菇、酵母,还有一些神秘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多糖呢,就是由很多糖分子串联起来的“大块头”,像一条长长的链子。

想象一下,你吃的米饭、面条,都是由这种“链子”构成的。

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可不是闲着的,而是忙忙碌碌地工作着呢。

说到真菌多糖,它们的种类可多了去了。

最常见的就是几种,比如β葡聚糖、壳聚糖、甘露聚糖等等。

听起来是不是像一串外星名字?它们的功能可绝对不简单!β葡聚糖就像是身体的小保镖,能增强免疫力,抵御那些小病菌的侵扰。

想象一下,平时你得了感冒,总想找个药吃,对吧?多吃点含有β葡聚糖的食物,能让你身体更强壮,不容易生病。

就像是给身体装上了一个“防护罩”,是不是挺不错的?然后是壳聚糖,这个小家伙其实是从虾、蟹的外壳里提取出来的。

它能帮助降脂、减肥,还能改善肠道健康。

想想吧,谁不想有个苗条的身材呢?壳聚糖还能帮助我们排毒,简直是个多面手。

生活中多吃点海鲜,既美味又能保健,真是一举两得。

再加上,壳聚糖还是个天然的护肤成分,使用后皮肤嫩嫩的,像小宝宝一样。

谁说美丽与健康不能兼得呢?咱们聊聊甘露聚糖。

它主要来源于某些真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甘露聚糖有助于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它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帮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你看,真菌多糖还真是大有作为。

这简直就像是“超级英雄”一样,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保护我们的身体。

平时多吃点这类真菌,真的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真菌多糖的好处可不仅限于这些。

它们还有助于调节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

想象一下,平时需要控制饮食的你,如果能通过吃点真菌多糖来稳定血糖,是不是感觉生活变得简单了许多?这就像是多了一份“保险”,让你吃得更安心。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可是个麻烦事,有了真菌多糖,或许生活就能轻松一些。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摘要】食用真菌多糖是一种从食用真菌中提取获得的安全无毒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国内外学者对食用真菌多糖在医学、药理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食用真菌最为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是其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影响免疫细胞信号Ca2+、NO、cAMP和cGMPd的转导与活化等.部分食用菌多糖如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已被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肿瘤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综述了食用真菌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作者】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真菌多糖(fungus polysaccharide)一般指从真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及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单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它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是多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真菌多糖生物活性复杂多样,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照、抗溃疡等。

目前对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最为广泛,报道最多的是它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已从高等担子菌中筛选到200余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我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食用真菌多糖近30种[1]。

真菌多糖及其功效(摘自高益槐教授的专著〈神-爱

真菌多糖及其功效(摘自高益槐教授的专著〈神-爱

真菌多糖及其功效(摘自高益槐教授的专著〈神农仙草〉)在多糖的研究题海中,一个颇为热门的课题是关于“活性多糖”的研究。

除了具有营养的生理功能外,还有特殊生理活性(就是有特殊药学特性和活力)的多糖化合物,被称为“活性多糖”,研究证实,“活性多糖”由于某些特殊的多糖体结构和活性基团,显示出非常神奇的生物治疗作用。

在对活性多糖的研究和推广中,最引人注目的又是真菌多糖,如(灵芝、猴头、香菇、获苓、冬虫夏草……等等)。

无数病理和临床报告证实,真菌多糖,不仅具有安全而显著的功能型保健作用,还具有神奇的生物治疗效果。

在21世纪生物时代到来的时刻,可以断言说,它是攻克多种顽固疑难病症的“名星”。

很多研究表明,存在于香菇、金针菇、银耳、灵芝、蘑菇、黑木耳、茯苓和猴头菇等大型食用或药用真菌中的某些多糖组分,具有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生等,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生理功能。

这些多糖由于具备比从动物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更大的实用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大部分还有很强烈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力。

因此,真菌多糖是一种很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

下面将重点分述,著名的几种真菌多糖:(1)灵芝多糖:灵芝是“真菌之王”,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的各种小、中、大分子多糖有200余种。

它是所有真菌多醣中功效最为突出的一种。

(2)猴头菇多糖:猴头菇是一种齿菌真菌,猴头菇多醣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提高机体抗放疗、化疗,加速血液循环的功效,更重要的猴头菇多醣对胃肠肿瘤、溃疡、炎症等有极佳的治疗功效,猴头菇多醣还有抑制病毒生长繁殖的作用。

(3)香菇多糖香菇(Lentinus edodes)或称香蕈(Cortinellusshiitake),是侧耳科(Pleurotaceae)的担子菌,是我们最常见的食用菌之一,已有很长的种植栽培历史了。

1969年,日本人千原首次报道从香菇中分离出一种抗肿瘤多糖,于是轰动了整个医学药物界。

真菌多糖的加工提取

真菌多糖的加工提取
L/O/G/O
真菌多糖的提取,加工和分离
真菌多糖简介
• 活性多糖大多数可以刺激免疫活性,能增 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促 进淋巴细胞转化,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 促进抗体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抗肿瘤的活性。但对于肿瘤细胞并无直接 的杀伤作用。活性多糖能降低甲基胆蒽诱 发肿瘤的发生率,对一些易发生广泛转移, 不易采取手术治疗和放射疗法的白血病, 淋巴瘤等,特别有价值。
真菌多糖的制取
• 多糖的纯化
多糖的纯化是将多糖混合物分离 为单一的多糖。纯化方法很多, 主要纯化方法有: • (l) 分步沉淀法 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的低级 醇或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 逐次按比例由小 而大加入这些醇或酮分步沉淀。此法适用于分离 各种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多糖。 • (2)盐析法 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盐中具有不 同溶解度而分离。
灵芝多糖: 能提高机体免 疫力,加速血液微循环, 提高血液供氧能力,降低 机体静止状态下的无效耗 氧量,消除体内自由基, 提高机体细胞膜的封闭度, 抗放射,提高肝脏、骨髓、 血液合成 DNA,RNA,蛋白 质的能力,延长 寿命等。 灵芝的多种药理活性大多 和灵芝多糖有关。
L/O/G/O糖的药理作用 实验表明, 多糖具有抗 感染、抗消化性溃疡、抗凝血、抗病毒、 抗反射性及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80 年 代,日本学者确认, 香菇、灵芝、获荃、黑耳、 银耳等多糖是一种免疫激剂, 可通过活化N K 细胞阻止癌细胞增生, 对艾滋病等多种免 疫缺陷症均有良的防治作用。多糖还具有 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生物 合成, 有助于受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从 而延缓细胞衰老进程, 有利于延年益寿。
真菌多糖的制取
• 多糖的提取
目前, 真菌多糖的提取可从子实体和采用深 层培养发酵液的菌丝中分离获得, 但以从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为主。 首先是将子实体粉碎, 加入甲醇或乙醇乙醚1 : 1 混合液, 水浴加 热搅拌1 一3 小时除去表面脂肪。其次是用残渣提取多糖, 常用 的方法有不同温度下的水提法、稀酸提法、冷热稀碱提法。水 提法采用的较多, 适合于提取水溶性多糖。稀酸提取法适用于提 取酸溶性多糖、时间宜短, 温度不超过50 ℃ , 以防止糖昔键断 裂。稀碱法适合于提取碱溶性糖。然后除去小分子杂质, 常采用 透析法, 将多糖提取液置于半透膜透析袋中, 逆向流水透析1 一3 天。第四步是沉淀多糖。大部分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 小, 所以可用有机溶剂来沉淀。常用4 一5 倍低级醇、丙酮, 一 般在p H = 7.0 左右沉淀多糖, 制得粗多糖。最后是除去蛋白质。 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是三氯醋酸法。得到的溶液基 本上是没有蛋白质与小分子杂质的多糖混合物或单一多糖。

真菌多糖化学研究

真菌多糖化学研究

55文章编号:1003-871X (1999)03-0055-03真菌多糖化学研究*邱龙新摘要:论述目前在真菌多糖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对多糖结构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目前研究中真菌多糖的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可能联系,抗肿瘤的机理。

关键词:真菌多糖;多糖结构;抗肿瘤作用;抑瘤机理中图分类号:Q 93-936文献识别码:A植物,细菌,真菌的某些种类中含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抑瘤活性的多糖,对此类多糖的研究已深入开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从多种真菌提取、纯化出了此类性质的多糖,从香菇、灵芝等真菌中提取的多糖已制成商品,作为抗肿瘤药物。

由于真菌资源广泛,对真菌多糖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本文就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结构研究方法、结构与抑瘤作用关系、抑瘤机理等方面扼要介绍如下:1多糖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真菌多糖一般为水可溶性或水不溶性。

水可溶性的多糖可采用热水浸提,时间,重复次数视不同真菌而定。

水不溶性多糖一般用酸或碱提取,常用三氯乙酸、稀盐酸、草酸铵、氢氧化钠等。

用碱提取时,为防止多糖降解,常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目前,提取真菌多糖时一般先用100℃热水浸提,浸提出热水可溶性部分,然后残渣继续用酸、碱处理。

在提取多糖之前,可用酶,超声波或低温冻融等方法使细胞破碎,然后加入乙醇等有机溶剂以除去材料中的脂类物质并减少多糖降解。

提取液经离心或过滤,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可使多糖沉淀,有时不同浓度的乙醇可沉淀出不同组分的多糖。

沉淀相继经乙醇、丙酮、乙醚洗涤,或经流水透析再冷冻干燥便可得到多糖粗制品,一般需研究多糖抑瘤活性时以流水透析再冷冻干燥为好。

多糖制品若需除去蛋白质,可用Seva g 法①除去。

多糖粗制品顺序经D EA E 纤维素柱层析,凝胶过滤,吸附层析便可分离出各种组分的纯多糖。

2结构的研究方法:在对多糖化学结构进行研究时,首先要知道组成单糖残基的种类、比例。

可用纸层析、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多糖液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真菌多糖液体发酵主要的相关产物活性功效前景研究。

关键词:真菌多糖生物活性前景液体发酵
Research Progress of Fungi P0lysaccharides liquid fermentation Abstract:Fungal polysaccharide liquid fermentation product of the main activ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earch.
Key words: Fungi P0lysaccharides Bioactive liquid fermentation
引言: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一般将多于1O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多糖。

多糖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藻类、高等植物、细菌类及动物体内都有存在。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口][引,因而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 )。

大量研究证明,真菌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病毒、抗放射、抗肿瘤、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L3]。

我国对真菌多糖的
研究主要是对各种真菌多糖的分离、提纯,研究其生物活性,但对多糖结构以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作用的靶器官的研究较少。

正是由于真菌多糖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其研究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真菌液体发酵相关产物的一些主要生物活性功效做个削析,以求对此类真菌多糖物质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吴坤,朱显峰,张世敏,贾新成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真菌多糖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我省真菌资源丰富,特别是食、药用真菌。

将传统的菌业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药现代化,振兴安徽经济,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真菌多糖作为保健食品和药品已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已开始重视真菌多糖的开发,尤其在生物活性方面。

目前国际上食、药用真菌的医疗保健品走俏,正朝抗癌、增寿、强身、益智、美容以及提高免疫力和防止衰老等为特点的系列制品开发。

其显著的生物活性, 且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所以许多真菌多糖用作保健食品的功能添加剂。

研制出一系列药品和保健品, 在传统的丸、汤剂基础上又开发了针剂、冲剂、片剂、胶囊、糖浆乃至保健口服液、饮品、速溶茶、酒饮料等各种产品。

目前市场上投放的真菌多糖类保健品有上百种之多。

真菌多糖作为保健食品和药品已为人们所认识, 人们已开始重视真菌多糖的开发, 尤其在生物活性方面。

国际上食、药用真菌的医疗保健品走俏, 正朝抗癌、增寿、强身、益智、美容以及提高免疫力和防止衰老等为特点的系列制品开发。

茯苓多糖已制成片、针剂用于临床, 为癌症化疗的辅助治疗剂, 并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良药之一。

三明真菌研究所研制的银孢糖浆、冠脉乐片、银蜜片等,其它单位研制生产的云芝肝泰冲剂、肾宝、灵芝注射液、羧甲基茯苓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虫草精、丝壮、肾炎康胶囊等几十种产品都已投放市场,而且
还调制成各种各样的复方保健药物、饮料、食品,有益健康,防治疾病,成为探索和发掘新药制剂的重要领域之一,显示广阔的发展前景。

几种主要相关常见产物的活性功效研究:
1.香菇多糖:香菇多糖主要提取来自于香菇类真菌。

香菇多糖对实验小鼠的淋巴细胞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日本学者千原等从香菇实体分离出香菇多糖,用移植了肿瘤的小鼠进行试验,发现香菇多糖和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我国学者徐朝晖等研究表明:双孢蘑菇多糖不仅能抑制小鼠实体肿瘤的生长,而且能干扰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大量研究证实:真菌多糖还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突变、抗幅射及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

香菇多糖主要用于治疗胃癌、肝癌、肺部及血液系统肿瘤,是一种兼有抑制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多糖类生物反应调节剂,国内、外临床应用已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

香菇多糖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已作为新的细胞免疫增强剂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此外,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硬皮病及皮肤病等,香菇多糖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2.灵芝胞内糖肽:灵子胞内糖肽主要提取来自于灵芝类真菌。

科学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具有很强烈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力,且在免疫调节,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健胃保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等发现虽然在没有细胞存在的情况下,葡聚糖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但却可直接增加巨噬细胞数和促进吞噬作用。

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都有明显降糖活性灵芝多糖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抗体形成数目,延缓衰老。

抗病毒主要是利用其结构相似,通过免疫调节机制产生宿主免疫功能,以抗病原体的侵袭。

许多研究证明,灵芝多糖对多种病毒,如艾滋病毒、单纯孢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

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药理及生物学作用。

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药理及生物学作用。

它的开发,为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提供了新的原料和功能性添加剂。

白藜芦醇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主要归功于其具有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

人们已经发现它具有抗癌、抗菌、抗氧化、预防心脏病、降血脂和抗诱变等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彭芦醇具有抗增殖作用,可用于预防与治疗慢性炎症和癌症。

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2 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可作为天然的化学防癌剂。

多酚类物质大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白藜芦醇也不例外。

它不仅可抑制人体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还能抑制膜脂的过氧化,起到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血脂氧化的作用,其作用活性明显强于维生素C 和维生素K。

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调节血脂水平两种机制来发挥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4.金针菇多糖: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简称FVP)是从真菌金针菇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复合物,众多试验表明该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

金针菇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多糖的研究早就受到世界各国科研界的关注。

多糖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为生命物质的组成成分之一,它广泛参与人体细胞的各种生命过程及生理功能的调节。

近几年来,大量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多糖有调节免疫、抗癌、抗肥胖、控制血糖、降胆固醇、降血脂等生理功能,是健康食品的新型基科及优良的食品营养保健添加剂。

多糖产品开发相当热门,也卓有成效。

金针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

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可提取保健食品金针菇多糖。

FVP1与小剂量环磷酰胺伍用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

5,10,20mg·kg-1的FVP1均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器官萎缩,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恢复免疫受抑小鼠的淋转功能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

金针菇多糖能促进蛋白质、核酸的合成,提高机体生物免疫力,主要为药用,金针菇多糖有消炎、护肝、养心和抗老作用,同时能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之功效,是癌症病人化疗最好的辅助药物。

该产品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恢复和增强带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改善症状的作用。

其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

参考文献:
[1] 宋频然,常继东、灵芝胞外多糖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深层发酵培
养基的优化、食用菌学报,2003,10(2):9~16
[2] J ShuCH,LungM Y.Effect of pHonthe productionandmolecular
weight distaftbution of exopolysaecharide by Antrodia cam orata
in batch cultures.Process Biochemistry,2003,39(8):931~937
[3] 张峰源, 张松. 食药用真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生物活性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 2006, 10( 2) : 85~90.
[4] 孙培龙, 宋力, 杨开, 等. 非褶菌目真菌多糖液体发酵的研究
现状及展望[J]. 食用菌, 2005( 4) : 1~3.
[5] 吴新君, 毛培宏, 金湘, 等. 食( 药) 用真菌多糖的研究[J]. 化学
与生物工程, 2004( 1) : 14~16.
[6] 李师鹏,安利国. 真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J ] . 菌物系统,
2001 ,20 (4) :581 - 587.
[7] 朱建燕,于智勇. 真菌多糖的研究与利用[J ] . 扬州教育学院学
报,2000 ,3 :18 – 2
[8] 王力,郭春沅. 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J ] . 中国食用菌,2000 ,19 (3) :6 - 7.
[9] 李平作,徐柔,章克昌. 灵芝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与胞外多
糖产量的关系. 工业微生物,2000 ,30 (3) :20~23
[10] 李刚,王强,刘秋云等. 利用PEG 法建立药用真菌灵芝的
转化系统. 菌物学报,2004 ,23 (2) :255~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