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精选5篇)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精选5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节能标准

我国20世纪60时代中期至70时代,由于片面的强调降低基本

建设的造价和减轻结构自重,导致一再减弱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采暖和空调能耗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差。现我国建筑用能

已接近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

建筑在我国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自身能耗不大,

所以国家还未对工业建筑作节能方面的要求。民用建筑又分为两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各专家编写规范之前的社会调查阶段中

由电业总局与燃气公司供给的数据显示:就目前

热系数,单位是w/m.k。λ为此公式求值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也是每种料子的固有的属性。她的名词解释为:1m厚的物体,两侧

空气温度差为1℃,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k。通

常把导热系数λ小于0.3w/m.k并能用于绝热工程的料子,叫做绝

热料子。导热系数是绝热料子的最紧要最基本的热物理指标。例如:一般混凝土λ=1.74w/m.k,钢筋混凝土λ=1.51w/m.k,多孔砖

λ=0.58w/m.k,聚乙烯泡沫塑料λ=0.047w/m.k,聚氨酯硬泡沫

塑料λ=0.0216w/m.k,(这种料子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欧美等发

达国家作为建筑绝热工程中最普遍使用的料子),而铸铁λ=

49.9w/m.k。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卡特比勒办公楼的外墙部分设计采纳聚异氰脲酸酯(pir),这种更新型的料子λ=0.020w/m.k,属绝热料子。这便是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求解过程。

778论文在线/下面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上海地区的各部分围护结的隔热要求构逐一探讨:

1.屋面:k≤0.70w/m

2.k

我们的习惯做法一般可以充足这个要求。例如:120厚现浇混凝土楼板+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泡沫混凝土找坡层最薄30厚+40厚的λ=0.03w/m.k挤塑板(xps)+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保护层,这样的做法就可以实现k≤0.60w/m2.k。须注意关键的保温层一般应选用40厚挤塑板,若选用聚苯板,厚度应加添至60、

2.外墙:k≤1.0w/m2.k

不作外墙保温的习惯做法是肯定达不到这个新规范要求的。例如:20厚水泥砂浆+240厚多孔砖+20厚水泥砂浆的无外墙外保温的传统构造传热系数k=1.66w/m2.k,即便在前段时间简易的外墙保温做法-保温砂浆,也达不到规范的新要求。经计算得知:在墙体与外墙砂浆之间加添20厚的λ=0.03w/m.k挤塑板,这样的构造使得外墙整体的传热系数k=0.86w/m2.k1.0w/m2.k。这叫做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业界内公认的一种效果很好的做法。他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产品寿命较长,也可使外墙的重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

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但他的缺点是在高层建筑中有安全隐患,外墙面砖的做法受到限制。外墙内保温的做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建筑热桥的问题,同时房间内部使用和改造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现在工程上已很少用这种做法了。还有一种做法叫做中心保温,做两层墙,中心夹保温料子,这种做法效果好,是建筑保温的进展趋势,国外的工程中这种做法早已普及,在我国的进展受到限制重要是由于一造价高,二构造做法与现行的做法差异太大,影响面广,难以一时普及。

3.外窗部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范文第2篇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表4.1 权衡判断能耗结果 五、建筑节能热工设计 1.外墙及外挑楼板热工性能: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某项目范本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某项目范本 1.执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026-2014,执行75%节能;《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2.气候分区及当地气候条件:本工程所在地建筑气候分区为:寒冷B地区。 3.建筑类别和体型系数:本建筑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混合建筑,其中1#A段,1#B段、1#C 段为居住建筑,1#D段为医院建筑,ABC段建筑体型系数(S)为:0.26<0.3。 4.建筑窗墙比: 5..建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墙、檐口板、空调 板、窗口、圈梁、勒脚等部位应采取 6.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详见节点详图。 7.节能设计主要详细参数参见“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计算书”文本: 8.注:1、不采暖房间:楼梯间、地下室,保温材料为30mm厚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燃烧性能A 级,外覆玻纤网。2、雨篷、挑板等未注明热桥部位,保温材料为30mm厚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燃烧性能A级,外覆玻纤网。 9.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用于周边和非周边地面,主要性能指标:密度30~40kg/m,抗压强 度>300KPa,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30W/m.K。燃烧性能B1级。 10.岩棉保温板:主要性能指标需满足:密度大于等于100kg/m ,导热系数小于等于 0.044W/m .K。燃烧性能A级。 11.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主要性能指标需满足:密度小于等于300kg/m ,导热系数小于等于 0.060W/m .K。燃烧性能A级。 12.聚合聚苯板:高密度型,标称密度为140~200kg/m,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39W/m .K。燃烧 性能A级。 13.聚合聚苯板应执行《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JG/T536-2017中相应要求。 14.外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15.建筑外墙主要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最薄200厚钢筋混凝土墙体(梁)。外墙采用 外保温系统,主要为100厚岩棉 16.保温板或聚合聚苯板。屋面主要采用110厚聚合聚苯板。 17.外门窗均采用断桥铝合金型材窗框,玻璃选用中空玻璃,材料和相关参数详见节能计算 书。 18.其他节能设计要求: 19.外墙外保温应做至散水顶面,端头收口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实。 20.屋面、外墙变形缝采用保温材料封堵,做法详见14J936第10页。 21.建筑主要出入口处均设有门斗。 22.外门窗框四周与门窗洞口之间,应采用保温材料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水泥砂 浆封堵。 23.1#A标准居室套内使用面积24平方米,对应外窗面积为7平方米,窗地比1:3.5>1:6。 24.1#B标准居室套内使用面积24平方米,对应外窗面积为7平方米,窗地比1:3.5>1:6。 25.1#C1~3层标准居室套内使用面积23平方米,对应外窗面积为7平方米,窗地比1:3.3>1:6。 26.1#C4层标准居室套内使用面积62方米,对应外窗面积为14平方米,窗地比1:4.4>1:6。 27.1#C5层标准居室套内使用面积51平方米,对应外窗面积为13.4平方米,窗地比1:3.8>1: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暂无条件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宜按本标准执行。 1.0.3按本标准进行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0.1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out door mea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2.0.2采暖期度日数(Ddi)degreedays of heating period 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单位℃·d。 2.0.3采暖能耗(Q)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 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本标准中的采暖能耗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 2.0.4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

2.0.5采暖耗煤量指标(qc)index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heat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 。 2.0.6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index of design load for heating of buildin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 2.0.7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m2 ·K)。 2.0.8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correction factor for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不同地区、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因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的影响,使得其在两侧空气温差同样为1K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要改变。这个改变后的传热量与未受太阳辐射和天空辐射影响的原有传热量的比值,即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2.0.9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2.0.10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2.0.11采暖供热系统 heating system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精选5篇)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精选5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节能标准 我国20世纪60时代中期至70时代,由于片面的强调降低基本 建设的造价和减轻结构自重,导致一再减弱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采暖和空调能耗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差。现我国建筑用能 已接近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3、 建筑在我国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自身能耗不大, 所以国家还未对工业建筑作节能方面的要求。民用建筑又分为两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各专家编写规范之前的社会调查阶段中 由电业总局与燃气公司供给的数据显示:就目前 热系数,单位是w/m.k。λ为此公式求值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也是每种料子的固有的属性。她的名词解释为:1m厚的物体,两侧 空气温度差为1℃,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k。通 常把导热系数λ小于0.3w/m.k并能用于绝热工程的料子,叫做绝 热料子。导热系数是绝热料子的最紧要最基本的热物理指标。例如:一般混凝土λ=1.74w/m.k,钢筋混凝土λ=1.51w/m.k,多孔砖 λ=0.58w/m.k,聚乙烯泡沫塑料λ=0.047w/m.k,聚氨酯硬泡沫 塑料λ=0.0216w/m.k,(这种料子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欧美等发 达国家作为建筑绝热工程中最普遍使用的料子),而铸铁λ=

49.9w/m.k。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卡特比勒办公楼的外墙部分设计采纳聚异氰脲酸酯(pir),这种更新型的料子λ=0.020w/m.k,属绝热料子。这便是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求解过程。 778论文在线/下面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上海地区的各部分围护结的隔热要求构逐一探讨: 1.屋面:k≤0.70w/m 2.k 我们的习惯做法一般可以充足这个要求。例如:120厚现浇混凝土楼板+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泡沫混凝土找坡层最薄30厚+40厚的λ=0.03w/m.k挤塑板(xps)+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保护层,这样的做法就可以实现k≤0.60w/m2.k。须注意关键的保温层一般应选用40厚挤塑板,若选用聚苯板,厚度应加添至60、 2.外墙:k≤1.0w/m2.k 不作外墙保温的习惯做法是肯定达不到这个新规范要求的。例如:20厚水泥砂浆+240厚多孔砖+20厚水泥砂浆的无外墙外保温的传统构造传热系数k=1.66w/m2.k,即便在前段时间简易的外墙保温做法-保温砂浆,也达不到规范的新要求。经计算得知:在墙体与外墙砂浆之间加添20厚的λ=0.03w/m.k挤塑板,这样的构造使得外墙整体的传热系数k=0.86w/m2.k1.0w/m2.k。这叫做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业界内公认的一种效果很好的做法。他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产品寿命较长,也可使外墙的重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一、建筑部分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节能的要求,住宅、宿舍、公寓(包括酒店式公寓与公寓式办公)、医院病房及幼儿园,均应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规范和标准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空间,围护结构均应做节能设计。 3、不同使用性质的功能空间,能分开考虑的可分开进行节能设计;不能分开的按节能指标高的进行节能设计。 4、住宅楼底层(不超出住宅楼平面范围)设有每户建筑面积小于300㎡的商业网点,可统一按住宅进行节能设计。 5、当屋面采用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设. 6、住宅顶部如有阁楼层,不管用做储藏室或卧室,屋面均应按节能要求做保温。 7、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外墙的传热系数。 8、常用整窗传热系数应根据DB64/521―200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D1.1及表D1.2确定,检测报告不 能作为设计依据。 9、常用外门窗采用5+9A+5或6+12A+6的中空玻璃。平开窗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均不宜小于60mm。推拉门窗不能作为节能门窗使用. 10、一般建筑门窗不宜采用充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窗,可考虑采用单框塑钢窗加塑钢中空玻璃窗组成的双层窗。 11、居住建筑外窗的下口距地尺寸不应低于0。5m。 12、主要使用房间的朝向为东向或西向时,其外窗应考虑遮阳。 1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置,统一设计施工,同步

运营使用,不能作为二次设计内容。 14、室外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必须设置托架、支座或挑板,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严禁将集热器悬挂安装于室外。 15、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证外门窗洞口室内部分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16、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 17、外保温系统优先选用涂料饰面,如贴面砖需采取特殊构造措施。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贴面砖时,建 筑高度不超过20m,EPS板的密度应不低于22kg/m3,EPS 板应采用粘钉结合方式固定,板面应增设加强网格布,采用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粘贴面砖,每块面砖面积应不大于150cm2,面砖厚度应不大于8mm,面砖吸水率不宜小于5%,面砖背面应有燕尾形槽,砖缝宽度应不小于5mm,不宜使用透气性差的釉面砖,并尽量选择浅色面砖,施工前应做拉拔试验。 18、权衡计算要有计算公式、计算数据和计算过程,不能用简单的表格代替计算书,并应采用专业正版软件. 19、保温系统应注明其抗风压性能、抗冻融性能、吸水性能及采用标准. 20、保温材料应注明其热工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及采用标准。 二、暖通空调部分 1、在建筑节能暖通空调设计专篇中,应给出建筑物所在地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及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2、应进行采暖热负荷计算、空调热负荷计算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书应列出分项指标与计算过程。 3、采暖系统应进行系统阻力计算,并附简图。总阻力损失的附加值宜取10%。 4、应对采暖系统及空调水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计算,使

建筑物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物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建筑行业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及建筑运营方面,分别阐述建筑物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一、建筑设计方面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形式和结构: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使建筑物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能量使用效果。应采用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来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通风等条件,减少人工能源的使用。 2. 外墙保温:外墙保温是影响建筑物保温性能的重要因素。应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外墙保温,并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以减少热量传输和能量损失。 3. 门窗设计:门窗是建筑物热能传输的重要通道。应选择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门窗材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门窗的热桥效应,以减少热量透过门窗的损失。 4. 建筑节能系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合理配置建筑节能系统,包括采暖、通风、照明等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设计,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5. 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应选择具有良好能效表现的材料,如高效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以减少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二、建筑材料方面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良好的隔热性能: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减少建筑物热量传输和能量损失。 2. 良好的保温性能: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以减少采暖和冷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耐久性和可持续性:建筑材料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可持续使用性能,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三、建筑设备方面 在建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高效节能设备:建筑设备应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如高效锅炉、高效照明设备等,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2. 自动控制系统:建筑设备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当体形系数不符合表规定时,应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表4.0.4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4.0.5 外窗 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的窗墙比应符合表的规定。不同朝向窗墙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遮阳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当窗墙比不符合表规定,或者外窗的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不符合表,表规定时, 则必须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表4.0.5-1 朝向窗墙比的限值 表4.0.5-2 朝向窗墙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指标 表4.0.5-3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外遮阳要求

注: 1、表中的“东、西”指从东或西偏北300包括300至偏南600包括600的范围;“南”指从南偏东300至偏西300的范围; 2、楼梯间、外走廊的窗可不按本表执行。 4.0.11居住建筑天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应进行节能设计,其传热系数不应大 于 W/ m2·K ,遮阳系数不应大于,且面积不应大于屋顶面积的4%。 4.0.12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 规定的q 1 ≤2.5m3/ m h ,q 2 ≤7.5m3/ m2 h ;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q 1≤1.5m3/ m h ,q 2 ≤4.5m3/ m2 h 。 4.0.13 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其中外墙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Km,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当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中部分热工性能指标不符合表的规定时,必须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2 注:1、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按附录A 的规定计算; 2、普通指各种混凝土、砌体材料等,包括粉刷材料层; 3、轻质指围护单位面积质量小于200kg/m2。 4、轻质须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规定,经隔热验算并符合规定要求。

2022年一级建筑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2022年一级建筑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 能标准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需实行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温和空调能耗掌握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术语 (1)采暖度日数(HDDl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oC时,将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存加。 (2)空调度日数(CDD26):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oC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存加。 (3)典型气象年(TMY):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展月间平滑处理。 (三)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1)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卧房、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16~18℃; 2)换气次数取1.0次/h。 (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卧房、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26—28℃; 2)换气次数取1.0次/h。 五、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空调暖通设计必需实行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将空调和采暖能耗掌握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术语 (1)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w):Sw是考虑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的乘积。 (2)平均窗墙面积比(CM):整栋建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亮局部的总面积与整栋建筑的外墙面的总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亮局部面积)之比。 (三)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1)夏热冬暖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 (2)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 1)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6℃;

河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最终稿

河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最终稿 附录H河南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表H.0.1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体形系数≤0.40的建筑)所处气候区夏热冬冷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外墙墙体材料 及选用的外墙保温体系 冬季室外温度3层 0.55(4~110.40≥12层 0.35窗墙面积比限值0.35南0.45西0.35北0.40每套允许一个房间 (不分朝向)0.60设计值设计值围护结构部位限值(标准指标)设计值保温层材料、厚度、燃烧性能等级保温材料导热、蓄热系数及修正系数屋面 K [W/(m2.K)热惰性指标 D≤2.50.8D>2.51.0外墙/凸窗不透明的顶板、底板和侧板 D≤2.51.0/1.0外墙凸窗不透明的顶板底板侧板D>2.51.5/1.5外墙凸窗不透明的顶板底板侧板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5分户墙、楼板、楼梯间隔墙、外走廊隔墙2.0户门3.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2.0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朝向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K [W/(m2.K)]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CwK

[W/(m2.K)]SCw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种、规格,中空玻璃露点普通凸窗东、西向南向东、南、西、北窗墙面积比≤0.204.74.23——————0.20<窗墙面积比≤0.304.03.60——————0.30<窗墙面积比 ≤0.403.22.88夏季≤0.40夏季≤0.450.40<窗墙面积比≤0.452.82.52夏季≤0.35夏季≤0.400.45<窗墙面积比≤0.602.52.25东、西、南向设置外遮阳 夏季0.25冬季0.60 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气密性等级(GB/T7106-2022)1~6≥4级——≥7层建筑≥6级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性指标要求是(否(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参照建筑采暖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之和(kW·h/m2)采暖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之和(kW·h/m2) 表H.0.20.40的建筑所处气候区夏热冬冷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外墙墙体材料 及选用的外墙保温体系 冬季室外温度3层 0.55(4~110.40≥12层 0.35窗墙面积比限值0.35南0.45西0.35北0.40每套允许一个房间 (不分朝向)0.60设计值设计值围护结构部位限值(标准指标)设计值保温层材料、厚度、燃烧性能等级保温材料导热、蓄热系数及修正系数屋面 K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326中的规定。 氏=P/(3600qJ (5.3.26) 式中肥——单位风量耗功率[W/ (m3/h)]; P--- 风机全压值(珂); 小——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 表53*26风机的单位风输耗功率限值[W/ (n?/h)] 注:)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也括厨房等盅耍特宦过滤装比的腭间的通城系统; 2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ff时.单位凤量耗功率可増加0.035 [W/ (nf/h)]; 3当空气阔节机组内采用湿膜加湿方进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 053 [W/ (n?/h)h 5.3.27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5.3.27中的规定值。 ER = 0*002342M4・ 7)(5.3.27) 式中H——水泵设计扬程(】“; AT——供回水温差(弋); 呼——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儿 表53.27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戢大输送能效比(阳) 注:两管制热水能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不适用于釆用燃式冷热水机组 作为热淞的空吒调节热水系统 5328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5.3.29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 5.3.29的规定。 表5.3-29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 5.3.30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5.4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4.1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 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1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调的热源; 2具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宜推广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5.4.2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5.4.3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表5.4」锅炉额定热效率 5.4.4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本标准涉及(de)几个重要概念 1.1公共建筑(de)范围:指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讯建筑(如邮电、通信、广播用房)以及交通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1.2基准(Baseline)建筑: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de)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de)基础,称为“基准建筑”.基准建筑围护结构(de)构成、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按照以往80年代传统做法.如表1.遮阳系数SC均取0.80. 标准规定,按本标准进行(de)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de)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de)总能耗应减少50%. 国内主要城市基准建筑(de)传热系数K (单位:W/m2 K)表1 1.3透明幕墙:专指可见光可以直接透过它而进入室内(de)幕墙.除玻璃外透明幕墙(de)材料可以是其他透明材料.设置在常规墙体外侧(de)玻璃幕墙不作为透明幕墙处理. 标准规定(de)窗墙面积比(de)上限定为0.7.已考虑到了公共建筑(de)透明幕墙(de)应用需要.即使立面采用全玻璃幕墙,扣除各层楼板及楼板下面梁(de)面积(楼板和梁与幕墙之间(de)间隙必须放置保温隔热材料),窗墙比一般不会超过0.7. 1.4建筑气候分区.各城市(de)建筑气候分区如表2.

2.建筑幕墙部分(de)总则 为满足标准(de)总节能50%(de)目标要求,建筑幕墙需满足以下几点. 2.1严寒地区、寒冷地区(de)建筑幕墙应采用隐框幕墙,明框幕墙应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或采取其它有效(de)隔热措施;其它地区(de)建筑幕墙宜采用隐框幕墙,明框幕墙宜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或采取其它有效(de)隔热措施. 2.2严寒地区(de)透明幕墙应采用气体层厚度不小于12mm(de)中空低辐射玻璃或其它类型(de)相同保温性能(de)节能玻璃. 2.3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de)透明幕墙应采用气体层厚度不小于9mm(de)中空玻璃或其它类型(de)相同保温性能(de)节能玻璃. 3.非透明幕墙部分 在该标准中,非透明幕墙主要是指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等,此类幕墙(de)保温做法通常采用面板材料如铝板、石材等内加装50mm厚度(de)玻璃棉,玻璃棉密度一般不小于16千克/立方米,幕墙传热系数一般在0.7~0.9W/m2.K之间.根据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表2

建筑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5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课题研究论文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5篇 【摘要】建筑节能设计不但使建筑节约资源,更给人们带来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应在房屋建筑中积极应用各种节能材料和节能工艺。同时政府要加强宣传、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促使人们加快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改变建筑行业高能耗现状,从而促进行业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建筑节能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和选用符合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屋面隔热材料、门窗、空调等措施它倡导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本文主要阐述住宅建筑技能设计的意义以及方法,以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因素:方法: 引言房屋建筑设计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点的建筑设计方式,在我国资源日益竞争、建筑行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加强房屋建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日益短缺的资源形式,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必然发展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

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房屋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当前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水平以及我国有关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对节能设计的要求。 1 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并不是地球的主宰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也不是一味的向自然索取,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在房屋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设计正是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因此,房屋建筑要重视节能设计,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形成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和谐自然,为我国建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更加严重,建筑能耗增加会进一步加剧我国能源紧缺的局势,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缺少持久动力,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建筑行业以及建筑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必须重视建筑节能设计,降低建筑能力,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满足社会、国家和人民对降低建筑能耗的需求。提升建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一、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建筑节能50%的内 涵 二、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方法 三、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的概念和标准 四、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被无视的几项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 五、外墙与屋面的保温隔热举措及热工节能设计计算实例 六、居住建筑提升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增

加的本钱分析七、结语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一建筑节能的途径及建筑节能50%勺内涵 〔一〕建筑节能的二条途径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规定: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升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两项节能举措,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 环境〔?标准?中的第3章〕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举措前 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o 其中,围护结构分担的节能率约为30%,设备分担的节能率约为20%.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按本标准规定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标准? 中的第3章〕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举措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有关规定. 其中,围护结构分担的节能率约为13%~25%,空调采暖系统分担的节能率约为16%~20%,照明设备分担的节能率约为7%~18%. 总体节能率应达50%. ?标准?规定说明:目前建筑节能的范围,主要是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围护结

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升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照明设备与系统的能效比两条途径,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节省50%以上,并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建筑的环境热舒适度紧密结合. 〔二〕建筑节能50%的内涵 提出建筑节能50%的目标,是有其比拟基准的. 即以一个时期的“基准建筑〞的围护结构和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备及系统的参数,都按当时的设计使用情况选取.在保持与目前标准中约定的室内热环境参数〔?标准?中第3章〕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采暖、空调及照明能耗,并将它定为100%. 然后再将该“基准建筑〞按所要求的建筑节能50%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对其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采暖、空调及照明设备与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并计算其全年采暖、空调与照明的能耗,此能耗应不超过原“基准建筑〞能耗的50%,这就是建筑节能50%的内涵. “基准建筑〞的选取对象和条件是: 1、居住建筑是以20世纪80年代的住宅设计通用图作为比拟能耗的基准; 2、公共建筑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设计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拟能耗的基准. 以上规定的比拟能耗的基准建筑称为“基准建筑〞〔Base lin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