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1)

合集下载

云南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完整版)

云南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完整版)

云南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王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江苏扬州225127)摘要:结合云南省农机化实际,就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提出一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1.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存在农业机械总量不足、装备水平较低、技术状态落后、分布极不平衡、大中型农田作业机械局部过剩等问题。

当前国家出台了良种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云南省的农业机械化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衡量.云南省的农机化发展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 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不平衡2005年云南拥有拖拉机39万台。

联合收割机1102台。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8万部.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达260万千瓦。

农用排灌机械动力达116万千瓦。

全省小型拖拉机已渐趋饱和。

而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设施农业设备、畜牧业机械等机械发展缓慢,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与农业生产需求不相适应。

1.2 农机化作业水平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相适应2005年云南省机耕面积比“九五” 末增长了0.69%,占云南省实际总耕地面积的17.97%;机耙面积比“九五”末增长2.65%:机收作业面积比“九五”末增长56.97%。

全省部分农田作业过程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养殖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果业等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有些产业仍是空白。

1.3 农机化投入效果不明显2005年云南省农机化总投资为1 102.06万元.其中云南省级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农机购机补贴,而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只有602.06万元。

虽然购机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但受补贴资金规模所服,国家农业开发资金、地方财政投资、社会资金及企业投资用于农机化项目的投资太少,不能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2.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2.1 云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1.1 经济总量小。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中国农业生产面临多重挑战,如农业产出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减少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农业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机保有量逐年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机械化率达到69.8%,其中农机保有量为2664万台,比2015年的2225万台增加了近20%。

而且,不同类型农机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拖拉机500万台以上,插秧机、收割机、治病除草机、灌溉设备、干燥设备等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机械化水平仍需提升虽然农业机械化保有量已经不错,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比如美国的农村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0%。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械化农业的推广宣传也有待加强。

三、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赋能农业机械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逐步被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领域。

例如,现在的农业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动撒种、除草;还能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

四、农村人才成为农机领域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许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谋求发展。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所需的机手略显匮乏。

同时,农村人才缺乏机械化的知识,对机械化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也有差距。

因此,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招募,提高技术水平,才是农业机械化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推进机械化农业持续发展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合作社、合作经营社、机械托管服务、机械租赁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不断壮大,为机械化农业提供了持续动力。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40综述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起到保障性作用,其不仅能显著改善广大农户的作业环境,还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面优化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农业机械是当前处理农业产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生产方式有高投入、高生产、高效率等特点。

有资料记载,当前中国的设施农业栽种规模在全世界总量中占比78%左右,但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农户普遍需要投入较大的劳动强度,使设施农业壮大发展中遇到一些阻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为了普及推广农业机械,应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应用质量。

1.农业机械1.1概念介绍众所周知,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作物种植与牲畜养殖均占据着较高的位置,而在以上生产活动中应用大批的各类器械工具均属于农业机械的范畴。

比如,种植行业运用的动力型机械及协助土壤翻耕的器械,畜牧业内协助牲畜生长的器械等。

另外,广义上的农业器械还包括了一些和农村副业相关的机具。

总之,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发挥的实际作用也被广大农户所肯定。

1.2作用分析首先,提升农业生产力。

既往有很多实例证实,推广应用农业机械不仅有助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还能提升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及作物的生产效率。

这主要是是因为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收割等过程中会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而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机械设备能够完成70%左右稳定农业生产任务,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解放生产力。

合理运用机械化种植办法,能帮助广大农户深松土地,改善种植土壤质量,使作物生长中能吸收到更多养料,强化其抗逆性,降低作物发病的风险,使农户收益得到一定保障,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其次,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范围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这是后续几年中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也为农业副产品持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更大动力。

我国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人工劳动力的短缺,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农业机器人是指运用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可以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装置。

下面,我将从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应用领域:当前我国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田管理等方面。

在种植业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完成种苗播种、植株定植、农作物杂草清除、农作物病虫害预防等工作,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品质。

在养殖业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用于饲料投喂、动物疫病监测、粪便清理等工作,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动物生长质量。

在农田管理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农田测量、土壤施肥、农田灌溉等工作,提高了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2.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有较大突破。

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开发出具有自动导航、避障、定位等功能的传感器装置。

在机械结构方面,我国农业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工作任务。

我国的农业机器人研发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1. 智能化发展:未来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农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识别、判断和决策。

智能农业机器人也将更加注重与农作物和动物的互动,实现与农作物和动物之间的智能交流和监控。

2. 多功能化发展:未来农业机器人也将趋向于多功能化发展。

目前农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农业环节,未来农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多环节的协同作业。

农业机器人可以同时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融合发展:未来农业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与其他新兴技术进行融合。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油菜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油菜播种机械化技术播种是油菜种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播种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而现在,随着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各种油菜播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种植机械化技术具有播种均匀、用量节约、效率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油菜的播种效率和质量。

油菜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喷药等环节,传统的人工管理不仅效率低,而且对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危害。

机械化的田间管理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油菜的收获是农民工作的收官之时,而传统的收获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牛力,效率低下。

随着收割机械化技术的成熟,各种类型的收获机如联合收割机、轮式联合收割机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油菜的收割效率。

1. 技术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的播种机、田间管理机和收获机可以实现自动导航、智能控制等功能,大大减少了人力的需求,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2. 多功能化机械设备的发展未来,油菜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单一功能的机械设备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例如将播种和施肥合二为一的机械设备、收割和打包合二为一的机械设备等,这样不仅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农民的投入成本。

精细化种植技术是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精细化的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产品的需求,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可调节播种深度的播种机、可按需施肥的施肥机等都是精细化种植技术的代表。

三、油菜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需求亟待解决尽管油菜种植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动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装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前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电动农业机械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燃油机械已经逐渐被电动农业机械取代。

电动农业机械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目前,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涉及到电机驱动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智能化程度、降低成本、增加适用性等方面。

电动拖拉机作为电动农业机械的重要应用领域,将在未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电动农业机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电池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

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表明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发展趋势也较为乐观。

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完善应用,电动农业机械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正文2.1 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当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电动农业机械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宠。

电动农业机械是指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农业机械设备,相较传统内燃机农业机械具有环保、节能、低噪音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在电动农业机械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电池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电动农业机械的轻量化、高效化、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

电动农业机械的研究还包括对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探索,以及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

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电动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也日益受到关注。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花生的收获环节对于整个花生产业链的顺利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花生收获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花生收获机械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一)发展历程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早期,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花生收获机械,但由于价格昂贵、适应性差等问题,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推广。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农机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自主研发花生收获机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在技术水平、性能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收获机械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另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花生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也在逐步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元,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类型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花生收获机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挖掘式花生收获机:这种机械通过挖掘铲将花生植株从土壤中挖掘出来,然后进行抖土、摘果等作业。

挖掘式花生收获机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土壤条件下的花生收获。

2. 摘果式花生收获机:摘果式花生收获机主要通过摘果机构将花生果从植株上摘下,然后进行清选等作业。

摘果式花生收获机具有收获效率高、损失率低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花生收获机械。

3. 联合式花生收获机:联合式花生收获机集挖掘、摘果、清选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作业效率高、一次性完成收获作业等特点。

农业机械化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农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变革。

而农业机械化,便是其中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农业机械化的历史(一)早期的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农具,如犁。

早期的犁结构简单,多为木制,由人力或畜力牵引。

这种原始的农业工具虽然简陋,但已经是农业生产从纯手工劳动向借助工具转变的重要开端。

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就有了铁制农具,如铁犁铧的使用,提高了土地开垦和耕种的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例如,牛耕技术在许多地区得到普及。

人们开始设计更复杂的农具,与畜力配合使用。

像耧车这种古老的播种工具,能够同时完成开沟、下种和覆土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

这些早期的农业机械创新虽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为后来更为复杂和高效的农业机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18世纪的工业革命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农业领域。

蒸汽机的发明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蒸汽机开始被应用于农业机械,例如蒸汽拖拉机的出现。

虽然早期的蒸汽拖拉机体积庞大、笨重且操作不便,但它标志着农业机械开始从传统的畜力驱动向机械动力驱动转变。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内燃机相比蒸汽机更加轻便、高效,为农业机械提供了更理想的动力源。

这一时期,汽油拖拉机和柴油拖拉机相继问世,并逐渐普及。

这些新型拖拉机能够承担更多的农活,如耕地、耙地、播种、收割等。

与此与拖拉机配套的农具也不断发展,如各种型号的犁、耙、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它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三)现代机械化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电子技术、液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不断被应用于农业机械。

例如,联合收割机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的产量、湿度等因素自动调整收割速度和脱粒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