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你同行》课件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你同行—应对困难学科的学习攻略》优课课件(配套A)

初次计量,澄清现状
语数英道历地音体美 文学语法史理乐育术
脑力激荡,能量呈现
指导语:不评判、不否定、不质疑......把 你想到的所有劣势资源和优势资源都记下来。
游戏互动,巩固力量
小组交流,强化资源
全班分享,能量拓展
应对困难学科,我的优势资源 是......
掌声响起来 开正倒始在计倒时计结时束
尊重同伴 真诚分享 用心倾听 积极体验
与你同行
——应对困难学科的学习攻略
温暖开心—爱在手上
温馨提示: 1、当听到“语文”(或者数学、英语等)口令时, 请你用一只手握成空心拳或者做出“victory”的 “V”的手势。空心拳表示“我不擅长”;“V”的 手势表示“我很擅长”。 2、如果同伴跟你做出的手势是相同的,请你就像 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热情的双手击掌;如果做出 的手势不相同,请你就像跟陌生的朋友初次相识一 样,礼貌地跟对方握手。
谢谢大家!
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希望工程”的理念与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参与和支持“希望工程”项目,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教育意识。
教学内容1.第一部分:了解希望工程–介绍“希望工程”的背景和历史–分析“希望工程”的理念和工作原理–探讨“希望工程”在社会责任和教育方面的作用2.第二部分:参与希望工程–分析如何成为“希望工程”的志愿者–探讨“希望工程”项目的运作方式–分析“希望工程”项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第三部分:支持希望工程–分析如何为“希望工程”捐款和赞助–探讨“希望工程”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分析个人和企业参与“希望工程”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通过听课、阅读相关资料、观看“希望工程”宣传片等方式了解“希望工程”的背景和历史,掌握“希望工程”的理念和工作原理。
在课程中还将设计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就如何参与和支持“希望工程”项目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采用期末论文和小组讨论两种方式。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分析“希望工程”的理念和工作原理,探讨“希望工程”在社会责任和教育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实例分析“希望工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组讨论主要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贡献,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教学时长本课程计划为4学时,每学时45分钟,总计3小时。
参考资料1.《希望工程官网》2.《希望工程:梦想种子》短片3.《社会责任与公益义工》课程资料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希望工程”的理念和工作原理,还可以掌握如何参与和支持“希望工程”项目,更重要的是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教育意识,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拥有教育精神的青年人。
初一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学案例分析

初一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学案例分析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 、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
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4 、介绍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设计理念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教学流程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
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
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1 、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 、配乐朗诵歌词3 、学唱歌曲4 、介绍简单的五线谱相关知识点5 、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1 、初步感受歌曲2 、跟琴学唱歌词3 、完整演唱歌曲。
4 、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歌曲在我国最初是以“跳舞毯”的音乐流传开来,加上充满朝气的歌词,学生非常喜爱。
引导他们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
歌名是《我们一起来》,从同学中发现较合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大伙儿的积极性高涨。
)四、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1 、童年的回忆: [ 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 、踏进中学校园 [ 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 、欣赏歌曲 [ 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4 、多彩的校园生活: [ 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
希望与你同行音乐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希望与你同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要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
2. 音乐欣赏: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3. 乐器演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
4.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旋律或歌词。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感受。
2. 介绍音乐基本要素:通过简单的示范和解释,让学生了解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的概念,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如模仿节奏拍手或唱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3. 音乐欣赏活动: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民族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可以通过问答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4. 乐器演奏: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
可以请一些专业的音乐老师或学生来进行示范和指导。
5. 音乐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可以让他们编写简单的旋律、歌词或合奏曲。
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并进行演示。
6. 总结和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体会,可以进行小型音乐会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或创作成果。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口头回答问题或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评估。
3. 评估学生在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可以通过演奏表现或创作作品的评价来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2021年七年级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湘教版

2021年七年级音乐《希望与你同行》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体会歌曲的情感。
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
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4、介绍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设计理念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教学流程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
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
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3、学唱歌曲4、介绍简单的五线谱相关知识点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1、初步感受歌曲2、跟琴学唱歌词3、完整演唱歌曲。
4、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歌曲在我国最初是以“跳舞毯”的音乐流传开来,加上充满朝气的歌词,学生非常喜爱。
引导他们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
歌名是《我们一起来》,从同学中发现较合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大伙儿的积极性高涨。
)四、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1、童年的回忆: [情感导入](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中班PPT课件《同行》

激励员工
促进团队协作
荣誉的颁发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发 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通过颁发最佳团队奖等荣誉,可以促进团 队协作精神,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 沟通,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鼓励创新
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颁发创 新成果奖等荣誉,可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 勇于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团队协作的各类人群,如学生、职场人士、自由 职业者等。
产品特色
01
02
03
04
功能全面
同行提供了任务管理、文件共 享、日程安排等功能,满足团 队成员在项目中的各种需求。
易用性
该产品的界面设计简洁明了, 操作简单易懂,方便用户快速
上手。
安全性
同行重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采用了多种加密技术和安全措 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拓展国际合作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机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副标题
共同成长,携手未来
描述
这是课件的副标题页,用于进一步解释课件的主题和目的。副标题应具有启发 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图片
图片
一个手牵手的幼儿形象
描述
在标题页下方放置一张手牵手的幼儿形象图片,象征着孩子们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主题。图片应色彩鲜艳、形 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PART 02
跨平台支持
同行支持PC、手机等多种终 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团
队协作。
PART 05
同行荣誉
荣誉名称
优秀员工奖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工作中表现 突出的员工,通过奖励激发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希望与你同行-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并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基本元素和特点;2.感知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理解音乐与生活、学习和社会相关的价值;3.锤炼音乐素养,掌握简单的音乐技能和表现手段;4.提高集体合作和个人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中国传统音乐:介绍传统音乐的起源、种类和演奏形式,学习模仿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2.多元文化音乐: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西洋乐器演奏学习音乐表现技巧;3.歌曲《希望与你同行》:学习民族合唱歌曲的唱法和表现技巧,感悟爱和希望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歌曲《希望与你同行》的演唱;2.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技巧;3.多元文化音乐的表现技巧。
难点1.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情感表现;2.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中国传统音乐(1) 引入老师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不同种类和演奏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文化。
(2) 演奏练习老师带领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简谱,如二胡、古筝、阮等。
学生可以模仿老师演奏,锻炼弹拨乐器的基本技巧,同时发挥自己创新的想象,进行音乐表演。
2. 多元文化音乐(1) 引入老师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演奏练习老师带领学生演奏西洋乐器简谱,如钢琴、小提琴、木琴等。
学生在学习音乐表演技巧的同时,可以发挥自我表达、组织合作的能力,进行音乐表演。
3. 歌曲《希望与你同行》(1) 引入老师介绍歌曲《希望与你同行》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领略爱和希望的美好力量。
(2) 练习歌曲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唱法。
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同时体验民族合唱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2.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提升;3.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锤炼,同时也增强了自我管理和自我表达的意识。
希望与你同行教案

希望与你同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树立信心。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1.2 课程内容课程简介:介绍课程的主题、目标、内容和方法。
课程安排:说明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课程资源:提供相关的教材、资料和网络资源。
1.3 教学方法讲授:教师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观点。
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第二章:积极心态的培养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积极心态的应用场景和实例。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积极心态的定义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积极心态计划,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学习习惯的培养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良好学习习惯的应用场景和实例。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分享。
第四章: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团队合作精神的应用场景和实例。
4.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团队合作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并进行分享。
第五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5.2 教学内容问题解决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场景和实例。
5.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问题解决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