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大数据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以菏泽牡丹产业为例

大数据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以菏泽牡丹产业为例王桂平(菏泽学院商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全面渗透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大数据不仅能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稳固的数据信息支持,还能在其管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生产指导作用。
以菏泽牡丹产业为例,从菏泽牡丹产业的特点出发,分析大数据在牡丹产业中的应用,并为促使牡丹大数据的应用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牡丹产业;大数据;育种;深加工[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4-0102-03第2021年第4期(总第536期)商业经济No.4,2021Total No.536[作者简介]王桂平(1983-),女,山东梁山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农业生产力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菏泽市2019年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数据在菏泽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2019080)。
一、农业大数据的含义及特点由于农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等特性,相关部门将大数据的各项功能融入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就形成一种科学技术实践,也就是农业大数据。
农业大数据的运营需要将农业各方面如播种、耕地、施肥和收割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借鉴和数据支持。
由于农业大数据主要是为具体的农业生产运作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农业大数据的特点结合了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大数据的特点。
(一)农业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农业信息数据的全面性是指为实现农业大数据,农业相关部门需要对各方面要素、市场行情和其他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收集,这是农业大数据运营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因为农业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农业大数据涉及到耕地、播种、施肥、杀虫等多个环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每年产生并存储的数据增长非常迅速,为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农业大数据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农业大数据的目的在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因此为实现农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性,需要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菏泽市特色蔬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 菏泽市 ; 蔬果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S 6 { 2 5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O O O 9 ( 2 O l 3 ) O 1 一O 1 8 8 一O 3
山东菏泽市 与苏 、 豫、 皖3 省接壤 , 新亚欧大陆桥和 京九铁路在 此交 汇 , 高速公 路 网基 本形 成“ 米” 字型 , 因 此交通运输快捷便利 。菏泽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 四季 分明, 雨热同季 , 光照充足 , 并具有独特 的黄河冲积平原地 域地貌 , 其土壤肥沃 , 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 区, 具有丰 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及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 形成 了其独特 的蔬果 产 品。2 0 1 0 全 市耕地 面积 约 8 3 . 1 4万 h m 2 , 蔬菜 ( 含菜用瓜) 播种面积 1 5 6 7 8 0 h m 2 , 总产量 6 8 5 . 9 3 万t , 产 值达到 6 9 4 . 3 8 1 亿元[ 1 ] , 其 中山药栽培面积约 2 万h m 2 , 总 产量超过 5 O万 t , 年产值 逾 6 O亿元 , 芦笋 、 山药 、 大蒜 、 黄 瓜、 芸豆 、 西 瓜、 甜瓜 等特 色蔬果 逐渐发展成为菏泽农业
甜瓜为主 , 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作 者简 介 : 高晓 玲( 1 9 7 8 一 ) , 女, 硕士, 讲师, 研 究方 向为 区域 经 济。 基 金项 目 : 山 东省社 会科 学规 划研 究 资助 项 目( 1 0 C 1 G J 3 8 ) 。 收 稿 日期 : 2 O 1 2 一O 9 —1 9
1 . 3 建立标准化基地 , 实施标准化种植
特色蔬 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形成一定规模 后 , 各 县 的生产基地开始建立标准化基 地 , 实施 标准化 种植 。如
牡丹鲜花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誉为“ 花中王”是我 国传统名贵花卉之一 , , 千百 年来深 受人们 的喜爱 , 也是世界上著名 的花卉之一 。 目前 , 在 我国牡丹花 除作为重要 的观 赏花卉之外 ,主要利 用其 根皮 ( 即丹皮 ) 作为 中药材 。随着科学技术 的提高, 综合 利用 、 开发这一重要资源 已成为人们 的共识 。 泽市是 菏
牡丹 (ao i sfui s nr 又名 鹿 韭 、 P en f t oaA d ) a ur c 白术 、
1 牡丹 鲜花食 用、 用历史 和营养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药 食用 花卉不仅具 有强烈 的美 学色彩 , 而且以其多 种营养 、 保健及 医疗功效为人类所青睐【 l 】 国 自古就 。我 有食用 牡丹鲜 花的习惯 ,并且经过长期 的发展 已经形
作者简介 : 田给林 (9 8 )男( , 17 一 , 汉)讲师 , 硕士研究 生 , 研究方 向 : 食 品资源开发利用 。
专论 题述
食品 与开 研究 发
第1第 期 17 20 4 0年4 8 3 月 卷
牡丹鲜花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田给林 , 赵贵红
( 泽学 院食 品安全 与检 测重点 实验室 , 菏 山东 菏泽 2 4 0 ) 7 00
摘 要 : 述牡 丹鲜 花 的 营 养保 健 功 能研 究 进 展 、 丹鲜 花 在 食 品 加 工 方 面 的应 用现 状 及 产 业 发 展 中存 在 的 1 ̄ , 综 牡 " - 并 3
费在 田间地头 ,牡丹鲜花综合开发尤其是在食 品方 面 的综合开发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
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述 了牡丹鲜花在食用方面 的开
发基础 以及研究开发进展 ,以期 为牡丹鲜花在食 品开
菏泽牡丹主要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照 。于 2 ℃下 培养 ,d后测 量各 处理 菌落 的直径 。 5 6
抑效 9 堕 菌 果 一盟 餮 / 5
×。 。
1 1 2 8种 药剂对 红斑 病病 原菌 的 田间药效筛 选 . . 试 验设 在菏 泽市 赵楼牡 丹基 地 。牡丹 品种选 择 较易 发病 的 大 胡 红 , 0 8年 秋 季 白露 前 后 选 择 无 20
山 东林 业 科 技
2 1 年 第 2期 02
总 19 9 期
S HAN O G F R S R C E C ND T C O O D N O E T Y S I N E A E HN L GY
2 1. o2 0 2 N .
文章 编 号 : 0 2 2 2 ( 0 2 0 — 0 7 — 0 10 — 7 42 1 )2 0 8 4
8 ~ 1 0个 分 生孢 子 每低 倍 视 野 。溶 化 P A 培养 0 0 S 基并 冷却 至 5 ℃ , 2 0 加入 分 生孢 子悬 浮 液 约 O 取 0 ml
收 稿 日期 : 0 1 l 1 21一 0 8
作 者 简介 : 玉 民 ( 97 ) 山 东安 丘 人 , 代 17一 , 工程 师 , 事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防 治检 疫 工 作 。 从
・
7 ・ 8
山 东 林 业 科 技
代 玉 民等 : 泽 牡 丹 主 要 病 害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菏
21 0 2年 第 2期
测 定方 法 : 同红 斑病 病原 菌 。 1 2 2 各种 药 剂对 根腐 病 的 田问药 效 筛 选 试 验 ..
地 点设 在赵楼 牡 丹 园和洪 庙牡 丹基 地 。每种 药剂设 1 处理 。并 设 对 照 , 牡 丹 主 根 周 围 2 c 处 挖 个 在 0m 1 c 深 沟 , 使用 剂量 用水 稀释 1 0 5m 按 0 0倍 , 均匀 倒入
牡丹品种调研报告

2011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牡丹品种调研报告所属院校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指导教师于渊团队成员王萌刘瑞蕊李晓灿队名慕丹队摘要:牡丹为花中之王,以其花大、色艳、香浓而“甲内海”。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现今牡丹的品种已达千种,有九大花系,使得谷雨时节前后的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堪称中华之最。
本文主要是对在菏泽当地了解到的有关牡丹品种的发展历史、栽培技术及药用价值进行总结,并分析菏泽牡丹发展种植经济的利与弊,以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牡丹品种药用价值经济效益中国分类号 s665.4 s685.11 牡丹1、前言牡丹属芍药科,是一种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植株。
原产我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多野生。
汉中,则是人们最早人工栽培牡丹地方,为落叶亚灌木。
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在我国逐渐形成了如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江苏杭州、甘肃兰州、四川成都、上海等几个著名的适生栽培区和许多优异的地方品种及丰富的遗传物质资源。
牡丹为花中之王,每年4-5月开花(谷雨时节),花多重瓣,姿态典雅,花香袭人,是全国特有的优稀名花,也是历代上京进贡的佳华。
栽培的品种有上千余种,有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色,可谓“国色天香”,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还有的牡丹品种的根皮可入药,有良好的治疗功效;花又可酿酒,香醇醉人。
牡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经成为观赏物;又在唐代时期出现牡丹种植和观赏盛况,白居易有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因此,牡丹又有洛阳花之称;宋代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也曾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可见牡丹早在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广为栽培,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至今,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仍脍炙人口。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史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史
菏泽位于山东省中部,素有"东方牡丹之都"的美誉,牡丹产业
在菏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以前。
以下是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简要历史:
1. 唐朝时期:菏泽地区开始种植牡丹,并得到了皇家的重视。
唐玄宗时期,菏泽生成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牡丹诗歌《菏泽牡丹》。
2. 明清时期:菏泽成为了著名的牡丹种植区域。
在这个时期,菏泽牡丹逐渐形成了规模,并且在明清的文人墨客中广泛流传。
清代乾隆皇帝游览菏泽时,曾给予牡丹以御赐,并为菏泽设立了"牡丹会馆"。
3. 近代发展:20世纪初,菏泽的牡丹产业进一步发展。
当时
的牡丹种植区面积已经达到了100多万亩,并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体系。
菏泽牡丹的品种也得到了丰富和改良,其中以"双牡丹"最为有名。
4. 现代发展:进入21世纪,菏泽继续加大牡丹产业的推广和
发展力度。
菏泽牡丹文化节、菏泽牡丹博览会等活动成为了菏泽重要的旅游节庆。
同时,菏泽牡丹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菏泽的牡丹产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与菏泽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的华章。
牡丹成为了菏泽的地域标志和文化瑰宝,也为菏泽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国牡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有望(精)

我国牡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有望来源:中国花木网发布时间:2009-6-23 10:00:00牡丹产业化这些年来一直是挂在业内人士嘴边的口头禅。
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阳牡丹盆花也进入奥运会场馆。
然而,这些机遇并没有给国内牡丹产业带来多少改观,国内牡丹生产者依旧惨淡…牡丹产业化这些年来一直是挂在业内人士嘴边的口头禅。
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阳牡丹盆花也进入奥运会场馆。
然而,这些机遇并没有给国内牡丹产业带来多少改观,国内牡丹生产者依旧惨淡经营。
牡丹产业化到底怎么了?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面临产业化的尴尬局面又是如何调整的?一味上量低质产品充斥市场目前国内牡丹生产绝大多数集中在菏泽和洛阳两地。
近年来,为了扩大牡丹的种植面积,两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牡丹。
在洛阳,贷款贴息、建园补助等措施使得洛阳牡丹种植面积持续数年以每年近20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达1。
6万亩;而菏泽自成立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出台土地返租倒包政策后,牡丹种植面积更是飞速发展,已突破10万亩,其中仅种植牡丹的专业村就达三十多个。
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牡丹产业化的道路未见清晰,反倒更为迷茫。
作为牡丹生产的主力军,菏泽、洛阳两地的农户生产出来的盆花和切花没有标准,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形象。
2002年、2003年,洛阳市号召周边农民种植牡丹,做大做强,并为此出台扶持政策,当年就发展7000多亩,相当于过去十多年总和。
但是,很多不懂行的人都投入到牡丹种植中,种植的品种、档次普遍较低,3年过后牡丹开花,期待中的产业化热潮却并未出现,牡丹苗反而销售困难。
春节的催花牡丹,低质化情况更严重。
为了鼓励农户积极生产,洛阳对前往外地建催花圃、搞花展、盆花销售等活动都有资金扶持,这虽然刺激了春节催花牡丹的销售,但对于整体质量的提升并无作用。
洛阳2009年春节期间催花牡丹上市量达30余万盆,菏泽市2008年年宵催花牡丹达200多万盆。
牡丹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第3卷 第4 5 期
20 0 6年 l 2月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V0_ 5 No 4 l3 . De . 0 6 c2 0
J u a fW etC iaF ms ̄ S in e o r lo s hn o t ce c n
牡丹 的主要病 害及其 防治研究
W u Yu z u ,J n pn I n —h IYa -ig ,L U Yi ,Z HAO G i u 2 u— a h
,
NUYn. WA GHa.ig, H OHajn I igu , N i n Z A iu f m -
( . hn og cdm o sy i nS adn 0 1 , R C i ; 1S ad n A ae y f r t ,J a hn og 5 0 4 oF er n 2 .h a n
K yw rs aoi s rto ; e a s t r to;ot nt e t e cn o e od :P en f uc a r l fp ;o t r — o nm o ; ot l a u is d e o or ok a d r 牡丹 ( aoi s r i s )为我国传统名花 , P en u u c a a f to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一。山东菏泽市牡丹栽培 历史悠久 ,是我国牡丹的主要种植区。随着牡丹栽 培面积的迅速扩展 ,品种增多,牡丹病害的发生呈 目前 ,国内外对 牡丹红斑病 害的研究报 道不 多 ,国外 日本、俄 罗斯、美 国对灰霉 病 ( 牡丹葡
2 in s c in la dT ̄hne lColg fAliutr n o sr .Ja gu Voat a n o ia l eo p c l c a d F r ty,J rn in s 2 0 e ' u e uo g Ja gu21 4 0. P. C i ; R. hna 3 F rs Poe t n Saino z u t, HeeS a d n 7 0 0, . oet rtci tto fHe eCo ny o z h n o g2 4 0 R ia: Ch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刘可心 来源:《商情》2013年第40期
【摘要】作为国家命名的“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资源优势突出。据了解,目前全市牡丹栽培面积达25万亩,全国90%的牡丹新品种、85%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按照规划,2015年菏泽市牡丹栽培面积将达100万亩。面积扩大的同时,菏泽牡丹产业也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苗木、观赏、药用逐渐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发的综合利用之路,牡丹产业将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高效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但实际上有诸多因素制约牡丹产业升级,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特别是现代产业化的距离还很远,许多因素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这些不利因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尽快提升菏泽牡丹产业整体水平,最终实现菏泽牡丹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菏泽 牡丹 产业化 效益 经营模式 2000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2006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为进一步促进菏泽牡丹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加速推进牡丹产业科技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变,延长牡丹产业链条,拓展牡丹应用领地,发展特色经济,改善区域生态和农业生产条件,繁荣地方经济,菏泽市政府努力改善牡丹产业环境。但是,政府的努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现阶段,菏泽牡丹产业产业化水平偏低,生产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花农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注定菏泽牡丹产业增加花农收入、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选择菏泽牡丹这一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进行分析,以探求产业化发展最优道路。
一、菏泽牡丹发展的总体概况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如今,菏泽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开花,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一)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的背景。 所谓牡丹产业化,是以国内外牡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牡丹资源优势和生产、流通企业为依托,以牡丹生产基地为基础,对牡丹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一体化经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花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发达地区成为花卉主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消费区,而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其需求量不言而喻。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来自国际的竞争,市场对于牡丹产业化呼声越来越高,菏泽作为我国主要牡丹生产基地,更应担当起这个责任。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胜任今日市场之要求,因此,产业化发展成为菏泽牡丹产业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研究国内外牡丹产业背景,为菏泽牡丹产业化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采取有力措施,力保菏泽牡丹产业化的发展。
(二) 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特点。 菏泽地处黄河下游,从清朝至民国,先后经历7次大的水灾,每次都损失的很多牡丹品种。至1949年建国,菏泽牡丹品种已不足百种。经过50年的发展,菏泽牡丹品种已达1000多种,有三大类十个花型九大色系,种植面积达3000多公顷。现阶段,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模式是少数规模较大的牡丹经营企业和牡丹合作组织带动花农的生产与销售,全市主要生产地域集中在牡丹区周围10多个乡镇,而且大部分都是家庭式散户,规模很小。近年出现的牡丹企业开始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少数带头企业具有科研、种植、销售一体化的能力。
二、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现况 牡丹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推崇为“花王”,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先后在长安(唐)、洛阳(宋)、毫州(明)、曹州(清至今)形成牡丹栽培中心,由于历史、经济和科技等因素的制约,牡丹仅供玩赏和中药材之用,没有充分发挥其“花王”的经济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花卉业的兴起,我国的花卉业也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新兴朝阳”产业,作为中国传统花卉重要的一员,牡丹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来源:《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李战国 2006-6-6]菏泽作为我国主要的牡丹生产培育基地,走的是牡丹综合开发的路子,以旅游观赏、牡丹种苗、牡丹催花、丹皮生产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菏泽农业的支柱产业。
(一)菏泽牡丹品牌行业发展的现况。 近年来,菏泽市政府对牡丹生产经营大力引导,牡丹种植规模迅速膨胀。目前栽培面积已达6000公顷,品种1100多个,种植牡丹的重点乡镇10个,专业户两万户,相关企业将近400家,从业人员接近4万人。每年的产量占全国8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85%以上。
(二)牡丹行业需求市场的现况。 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步重视药材储备,供求也将面临新的变化,丹皮为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以根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通经的功能。主治热病吐血、血瘀经痛、闭经腹痛、高血压、中风、急性阑尾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症。丹皮又是 “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公布的丹皮需求量为4000吨。按10%的年增长需求。现在最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少也在6000吨。况且,丹皮的医药开发在加强,丹皮的外贸出口在加大,丹皮的需求量在增长呢。
丹皮市场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至今已有10余年时光。10余年来,丹皮市场经历了行情下跌、低谷徘徊、止跌回升的几个发展过程。价格也从28元跌为6-7元,再由6-7元回升为2007年的15-17元。2008年又由15-17元回跌为10元左右。2009-2010年逐渐上升为16-30元。这相对目前的物价水平仍未达到或刚刚接近其价值水平。相对于一年生的当归、白芷、白术、白菊花等药材价格,仍是低价水平。
三、泽牡丹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历史优势。 菏泽古称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会”之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曹州牡丹种植更是有数百年历史。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2012年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12万余亩。《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二)地理优势。 菏泽盛产牡丹,跟气候水土不无关系。菏泽地处北温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在气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所以牡丹移植菏泽后,就如鱼得水。
(三)文化优势。 《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四)技术优势。 菏泽牡丹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在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新品种选育、牡丹大田催花技术研究、牡丹新品种第三项科研成果就获得了国家科技术进步奖,占全国牡丹科研获奖数量之首,全国闻名。在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新品种选育、牡丹大田催花技术研究、牡丹新品种第三项科研成果就获得了国家科技术进步奖,占全国牡丹科研获奖数量之首。专家评委一致评价:“菏泽牡丹花大、色繁、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
四、菏泽牡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生产和经营方式上。 目前菏泽牡丹的生产仍处于较为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没有牡丹知名品牌并且缺乏商标意识,很难做到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现状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者之间生产销售各自为战、恶意竞争,无形中消耗了菏泽牡丹的实力,影响了菏泽牡丹商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科研上。 菏泽牡丹近些年得到长足发展,但仍不可否认的是,菏泽从事牡丹科研的机构和人员很少,且缺乏资金,许多新品种是花农自发培育,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种苗质量较差,此问题直接影响牡丹盆花和切花发展,使得菏泽牡丹在参与国际竞争上缺少竞争力。
(三)出口规模上。 菏泽牡丹主要有两个出口途径,一是销售春节期间的催花牡丹,二是经过外贸部门与国外交易。但是前者是后者的四倍,出口额明显不足。
(四)企业规模上。 菏泽牡丹产业缺少龙头企业,或者说菏泽牡丹生产销售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限,无法带动菏泽牡丹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五)政府支持上。 菏泽市政府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牡丹产业的支持与扶助,但是很多政策存在口号现象,落实不够到位,缺少统一布局,使得牡丹发展的盲目性较大,也没有处理好企业与花农的关系,一体化经营并不稳固。
(六)国内外竞争上。 国内方面,来自洛阳牡丹的威胁最大。洛阳市政府在牡丹发展许多方面走在了菏泽前面,1992年提出了“以花为媒,发展经济,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口号,并且把牡丹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其生产由大企业来抓,有明显的带头作用。洛阳重视科研创新,科研机构与人员规模上全面赶超菏泽。
国外方面,来自日本的竞争最大。日本拥有先进的生物科技、生产设施与管理方法,培育的牡丹种苗质量颇高,已经成为国际牡丹市场的主流,是牡丹出口最多的国家。
五、 菏泽牡丹产业对菏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