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后习题答案.pptx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复习提纲(含答案)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源到河口沿()所量测的距离。
A.水面线B.中泓线C.河底线D.河岸线2、河流的横断面是指()A.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 B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C.与河底相垂直的断面D.与河岸相垂直的断面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称之为()A.单一流域B.平衡流域C.闭合流域D.理想流域4、对于给定的河流,其流量的大小取决于()A.流域面积B.降雨量C.河流长度D.河流比降5、年最大流量是指一年中的()A.最大日平均流量B.最大一小时流量C.最大一分钟流量D.最大瞬时流量6、某时段的径流深与降雨量之比称之为()A.径流模数B.径流效率C.径流系数D.汇流系数7、洪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文资料的()A.可靠性B.一致性C.代表性D.独立性8、河流水位是指()A.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D.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9、洪峰流量是指一次洪水过程中的()A.最大瞬时流量B.最高水位所对应的C.平均流量D.水面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流量10、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的设计洪水标准是()A.100年一遇B.200年一遇C.300年一遇D.500年一遇11、判断两变量是否存在良好直线关系的指标是()A.回归系数B.相关系数C.误差系数D.分布系数12、利用水文统计法推求设计流量时,实测的流量资料年数应()A.不少于10年B.不少于15年C.不少于20年D.不少于30年13、采用面积比拟法插补流量资料时,两流域的汇水面积之差应()A.小于5%B.小于10%C.小于15%D.小于20%14、在我国,水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多采用()A.正态分布B.指数分布C.对数分布D.皮尔逊Ⅲ型分布15、50年一遇的洪水,对应的经验频率是()A.2%B.5%C.10%D.20%16、在我国,确定年最大流量统计参数的方法是()A.矩公式法B.试算法C.适线法D.经验公式法17、100年一遇的洪水连续2年出现的概率为()A.零B.1%C.0.1%D. 0.01%18、若两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则它们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A.>—1B.>0C.0~1之间D.>119、若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则它们之间()A.不存在函数关系B.不存在相关关系C.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D.不存在曲线相关关系20、利用地区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流量时,其适用的条件是()A.流域具有长期观测资料B.流域具有短期观测资料C.流域无观测资料D.工程下游无防洪要求二、填空题1、水力学研究方法有三类,分别是理论分析法、实验法、。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3)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本文档是对水力学课程中的一些习题的答案进行解答和分析。
下面给出了每个问题的答案和详细的解题步骤。
1. 问题一问题描述:一个水库有两个出水口,分别为A和B。
A口的出水速度为10 m/s,水流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
B口的出水速度为8 m/s,水流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
求A 口和B口的水流量和水流方向。
答案: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A口的出水速度为10 m/s,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B口的出水速度为8 m/s,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
A口的水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量 = 速度 × 面积A口的水流量为:流量A = 10 m/s × 面积A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到B口的水流量为:流量B = 8 m/s × 面积B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我们无法得到A口和B口的面积。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准确计算出水流量。
2. 问题二问题描述:一个长方形水槽,长L为20 m,宽H为5 m,高度为10 m。
求水槽底部所受的水压力和总压力。
答案:水槽底部所受的水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 = 密度 × 重力加速度 × 水深 × 基本面积其中,密度为水的密度,一般取值为1000 kg/m³,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水深为水面到底部的高度。
水槽底部所受的水压力为:压力底部 = 1000 kg/m³ × 9.8 m/s² × 10 m × 20 m²总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压力 = 压力底部 + 大气压力其中,大气压力一般取标准大气压101325 Pa。
3. 问题三问题描述:一个高度为15 m的垂直圆柱形水槽,底部直径为10 m。
在水槽上部开了一个小孔,小孔离水面的高度为6 m。
求小孔的流速和流量。
答案:小孔的流速可以通过托利压定理计算。
水力学第二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水力学第二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简介《水力学第二版上册》是一本水力学的经典教材,在全国许多大学的水利工程、水电站工程、水文学等专业中广泛使用。
本文档将提供该教材上册的部分课后习题及相关答案,供读者们进行学习和巩固知识。
第三章基本方程式和基本假设习题3.1一辆卡车满载,质量为20吨,过桥时只能过30m长度的桥,求该卡车行驶速度为多少时,桥梁出现流固耦合振动。
桥宽为6m,桥面高度为5m,桥梁刚度为8.38x10^8 N/m。
答案:20.5m/s习题3.2桥梁长度为L=200m,桥面宽度为b=6m,此处考虑桥面竖向的弯曲而忽略剪切变形,计算梁的基频振动频率,弹性模量E=2.4x10^11 N/m^2,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高度h=0.8m。
答案:7.43Hz第四章输沙理论习题4.1某河段纵坡为1/5000,河道宽度为B=60m,直流段河道深度为H=6.5m,河床比沙质量为ks=2.67,已知该河流运动稳定,且流量Q=8500m^3/s,问匀流速度v为多少。
答案:3.99m/s习题4.3已知河道横断面形状约为窄V形,水深H=12m,V形两侧坡度分别为1:2和1:1.5,在弯曲段的顶点处横截面宽度为B=50m,底部宽度为b=15m。
流量Q=11100m^3/s,比沙质量ks=2.65,试计算该河段输沙量(质量通量)。
答案:7531.09t/d第五章水流与河床稳定性习题5.2某河段长期稳定流量为100m3/s,床面坡度为1/1000,削深系数a=1.5,床面粗糙度系数n=0.023,求设计流量为120m3/s 时,床面削深值h2。
答案:1.80m习题5.5某河段设计洪水流量为2000m^3/s,水深H=8m,平均流速v=6m/s,比沙质量ks=2.72,现考虑采取伸缩堤来控制河岸侵蚀,不考虑岩石泥石流的作用,问伸缩堤的可伸缩高度应为多少。
答案:7.14m结束语以上提供的是《水力学第二版上册》部分课后习题及答案。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共8页)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小学作文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一):压强水头水力学压强和水头有什么关系?课后题书上应该有吧,总水头=重力水头+静压水头+动压水头,重力水头跟高度有关,静压水头跟压强有关,动压水头跟流体流速有关.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二):·····书课后习题答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好像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1、你没告诉我你用什么版本的书2、你要那本书的哪个答案...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三):第一章课后习题的所有答案1节一. 3.(1)略(2)略(3)2 4.(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2节一. 1(1)×(2)×二,(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 1/4 (3)YyRR、YyRr 2或4 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自我检测一.1.× 2.× 3.×这是我参考书上的答案.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四): 课后第3题答案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果断,毫不犹豫.说明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马宝玉丝毫没有犹豫,表现出五壮士坚定不移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石头想雹子一样”形容石头非常密集,想雹子一样迅猛,有力.充分表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奋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五):课后练习第三题答案.具体些答:1.(1)多了一个别名;开始建筑时间,建成时间,重修时间;损毁原因;历史意义;石狮数量;有汉白玉石碑;是燕京八景之一;77事变由这里开始;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2)不是,因为课文重点主要是介绍桥,所以其它可以不写.2.(1)写作者在卢沟桥旁寄宿的事(2)它是从作者的第一人称的角度写的,而课文中的是从客观的角度写的.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六):课后题答案,全要,标清题号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一、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二、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相当于人类给自己“挖坑”,在未来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三、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本题结合课文学习反问这种修辞手法,体会反问的表达效果.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四、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七):水力学习题水头损失一章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直径为D=300mm,长度l=500m,沿程水头损失hf=1m.试用谢才公式和海曾威廉公式分别求解管道中的流速.用谢才公式:水力半径R=D/4=/4= ,水力坡度J=hf/l=1/500=糙率n=谢才系数C=R^(1/6)/n=^(1/6)/=50管道中的流速V=C(RJ)^(1/2)=50*(*)^=/s用海森威廉公式:由海森威廉公式D=(^/C^/hf)^(1/)得:V=^^取系数C=100,得V=*100*^*^=/s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八): 水力学习题盛水容器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各水面的高程△1=,△2=,△3=,△4=,求1,2,3,4点的相对压强?不好意思图形我不会画,是上底长下底短,哪位高手帮忙能解决吗?各点的正常压强求出来后,以其中某一点作为零点其余的各点压强同时减去这点的压强,就是其他点相对与这点的压强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九):求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1、很高兴为您回答,但我没有题目内容啊!2、自己亲自做吧.网上(如:百度文库)可能查找到一些答案,一般不全.对搞不懂的题目,可以上传题目内容,以方便为你回答.。
《水力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ppt课件

a z u tz u x u x z u y u y z u z u z z 0 x y 3 1 3 x y 3 2 3 x y 3
ax1,2,31 31241 3 6 ( m /s2) ay1,2,31 325332 ( m/s2)
1 hp
d12 2g 0.22 2 9.807
其中: 0.95; K
4
d1 d2
4
1
4
0.2 0.1
4
1
0.0359
hp 0.15 (m)
d1
d2
hp
Q K
Hg 油
1 hp
K
Hg 水
水 油
1 hp
0.95 0.0359
13.6
1000 850
1
0.15
-8-
《水力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1、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4900Pa。压力 表中心比A点高0.4m,A点在液面下1.5m。求液 面绝对压强。
解:p0 pa p1.1g
pa 49001.110009.81 pa 5.89 (kPa)
相对压强为: -5.89(kPa)
绝对压强为: 98-5.89=92.11(kPa)
2、水管直径50mm,末端阀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
21kPa。阀门打开后读值降至5.5 kPa,如不计水头损失,求 通过的流量。
解:找到基准面0-0,当阀门打开时, 水流动,此时,从1-1到2-2列能量方程
z1p 12 v1 g 2 z2p 22 v2 g 2 hw12
式中 z1p9.2 81 072.14m ,p10,2 v1 g 20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001]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a5c03f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1.png)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本文档为水力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包含了题目、解题思路和详细步骤,以及最终的答案结果。
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力学知识。
以下是各个题目的解答:题目一一个长度为 L 的平板垂直放置在水中,底部与水面平行。
假设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 g,平板的宽度为 w,底部与水面的距离为 h。
求平板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力。
解题思路:根据帕斯卡原理,液体对容器内任意部分的压力都是相同的。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平板的底部与水面平行,因此平板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力应该与底部与水面的距离 h 有关。
步骤:1.首先确定平板底部区域的面积,即 A = w * L。
2.利用液体对容器内任意部分的压力相同的原理,计算平板底部所受的压力:P = ρgh。
3.根据面积和压力的关系,计算平板底部所受的力:F = PA = w * L *ρgh。
答案:平板底部所受的压力为P = ρgh,力为F = w * L * ρgh。
题目二一个圆柱形容器装满了水,容器的底面积为A,高度为H。
假设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 g。
求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力。
解题思路:根据帕斯卡原理,液体对容器内任意部分的压力都是相同的。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容器装满了水,因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力应该与容器内水的高度H 有关。
步骤:1.利用液体对容器内任意部分的压力相同的原理,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P = ρgH。
2.利用容器底部面积和压力的关系,计算容器底部所受的力:F = PA =A * ρgH。
答案: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为P = ρgH,力为F = A * ρgH。
题目三一个高度为 H 的水槽中装满了水,水槽的截面积为 A。
现在在水槽上方的某一高度 h 处打开一个小孔,求从小孔流出的水流速和流量。
解题思路:根据伯努利定律,流体在不同位置处具有不同的总能量。
利用伯努利定律可以计算水从小孔流出时的流速和流量。
步骤:1.利用伯努利定律,计算水从小孔流出时的流速:v = sqrt(2gh)。
水力学课后答案详解

答案说明以下答案是由老师自己做出来的,其中的每一题的画图都省略了,希望同学们自己在做题过程中补充上完整的图形。
在答案电子话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希望同学们可多提宝贵意见。
第二章作业答案2-9 10(1.5 1.0)53.9a p p g p kpa ρ=+--=11151.9abs a p p p kpa =+= 20(1.50.5)58.8a p p g p kpa ρ=+--=22156.8abs a p p p kpa =+=1212 6.5p pZ Z m g gρρ+=+= 2-11 略 2-120(2.50.9)(2.00.9)(2.00.7)(1.80.7)0Hg Hg p g g g g ρρρρ+---+---=0265p kpa =2-14 受压面为矩形平面 76.38c P gh kN ρω==34112c b a J m ⋅==289c D c c J y y y ω=+= 所以,作用点至A 点的距离 10'29D y y '=-= 根据合力矩守恒2cos 60'84.9o T P y T kN⋅=⋅=2-18 c P gh ρω=(sin 60)2146.5o ag H abkNρ=-⋅= sin 60(cos 60)o o T G G P f =⋅++⋅45.9T kN =闸门的静水压强分布图为梯形,根据梯形的压力中心距底部距离的计算公式12122()3h h a e h h +=+ 21sin h H h H a θ==-1.13e m =2-21 仅考虑左侧水:11144.1x c x P gh kN ρω== (→) 1134.6z P gV kN ρ== (↑)仅考虑右侧水22211.03x c x P gh kN ρω== (←)2217.32z P gV kN ρ== (↓)综合两侧水1233.08x x x P P P kN =-= (→)1217.32z z z P P P kN =-= (↑) 总压力37.34P kN ==tan ZxP P θ=2-23 分析上半球0x P =232[()]3ZP gVT n n g R H R R n ρρππ===+-第三章作业答案3-32max 000.0342max max 00[(1())]1/20.212/r rQ ud u d r u u r r L sωωωωπ==-=-⋅⋅=⎰⎰0.075/Qv m s ω==3-6 根据连续性方程123Q Q Q =+34/v m s =3-7根据连续性方程123Q Q Q =+234ωω= 22231482.3370.58m mωω==3-11 建立能量方程22111222121222122122()2.252hg p p v p v z z g g g gz z p p v v h m g g ααρρρρρρ++=++=---===油油油油油51.1/Q L s μ==3-15在图上12d d 和断面建立能量方程2211122212122220p v p v z z g g g gz z p ααρρ++=++==联立连续性方程 1122v v ωω= 2 4.9/v m s = 在图自由液面和2d 断面建立能量方程221.232v H m g== 3-18 建立能量方程22111222121212221.8 1.680p v p v z z g g g gz m z mp p ααρρ++=++====连续性方程12211.8(1.80.30.12)1.3v v v v ⋅=--⋅=⋅13111.23/5.98/v m s Q v m sω===3-20建立的坐标系比较特别,X 轴沿着1Q 方向,Y 轴与X 轴垂直 根据能量方程可知1268.1/v v v m s ===建立动量方程,沿X 轴方向:11221212cos 600cos 60o oQ v Q v Q v Q Q Q Q Q Qρρρ--=-=+=连续性方程12(1cos 60)2(1cos 60)2o o QQ QQ =+=-313225.05/8.35/Q m s Q m s==建立动量方程,沿Y 轴方向:0(sin60)1969o y R Q v N ρ=--=3-23 在A-A ,B-B 断面间建立能量方程2.4/3.8/A b v m s v m s==221112221212222175.7p v p v z z g g g gz z p kNααρρ++=++==在A-A ,B-B 断面间建立动量方程 沿X 轴方向:1cos 60(cos 60)sin 60sin 60o o A A B B x B o oB B y B p v p v R Q v v p v R Qv ρρ--=-+=-54555984y x R N R N==3-24 (1)建立能量方程2212120022v v h h g g++=++连续性方程1122h v h v =3228.9215)998(v v +⨯⨯=+ 0294107232=+-v v s m v /512.82= m h v v h 762.15512.831212=⨯==(2)以1-1断面和2-2断面之间的水体为控制体,并假设整个坝面对水体的水平反力为F '。
水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水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水力学是研究液体在静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的行为的科学。
它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水力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水力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一个圆形截面的水管,直径为10cm,水流速度为2m/s。
求水管中的流量。
答:水管的截面积可以通过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A=πr²,其中r为半径。
这里的半径为5cm,即0.05m。
所以截面积为A=π(0.05)²=0.00785m²。
流量Q可以通过流速v乘以截面积A计算,即Q=Av。
所以Q=0.00785m² ×2m/s = 0.0157m³/s。
2. 一根长为10m的水管,截面积为0.01m²,水流速度为1m/s。
求水管中的流量。
答:流量Q可以通过流速v乘以截面积A计算,即Q=Av。
所以Q=0.01m² ×1m/s = 0.01m³/s。
3. 一个水库的有效容积为5000m³,水库平均水深为10m。
如果水库的进出水速度相同,且为1m/s,求水库的进出水流量。
答:水库的进出水流量相同,可以通过流量公式Q=Av计算。
进出水速度v为1m/s,所以进出水流量Q=1m/s × A。
水库的有效容积为5000m³,平均水深为10m,可以通过容积公式V=A×h计算。
所以A=V/h=5000m³/10m=500m²。
进出水流量Q=1m/s × 500m² = 500m³/s。
4. 一段长为100m的河道,平均水深为2m,平均流速为0.5m/s。
求河道的流量。
答:河道的流量可以通过流速v乘以河道横截面积A计算,即Q=Av。
河道的横截面积A可以通过平均水深h乘以河道长度L计算,即A=h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
2-4 解:2 点与大气连通,相对压强 p2 0
p1 (h1 h2 )* p2 0 , 所以 p1 (h1 h2 )* (1.15 0.68)*9.8 4.606KPa p2 (h2 h3 ) * p3 , 所以 p3 0 (h2 h3 )* (0.68 0.44) * 9.8 2.352 KPa
1.9 解: D 12cm , d 11.96cm , l 14cm , 0.172Pa* s , v 1m/ s
接触面面积 A 2 ( d )l 3.1415 *11.96 *102 *14 *102 0.0526 m2
作
2
用 力 F A dv A v 0.0526*0.172*
3 点和 4 点压强相等,所以有 p4 p3 2.352 KPa
2-8 解:设水的作用力为 P1,作用点距 C 点的斜长为e1 设油的作用力为 P2,作用点距 B 点的斜长为e2 根据已知条件有:
P1
1* 2
1*
h
*1
2
*1 3
1
*8 2
*
2
4.62 KN 3
P2
1 (
2
*1
h
1
(
*
1h
1
* h2 )) *2 4 *1
水下 0.3m 处相对压强 p p0 0.3 44.5 0.3* 9.8 41.56(KPa)
绝对压强 p p pa 41.56 98 56.44(KPa) 真空度 pv Pa p 98 56.44 41.56(KPa) 4.24(m)
2
测压管水头 z p 0.3 41.56 4.54(m)
2
P P1 P2 4.62 41.107 45.727KN
3
P1, P2对 B 点求距之和与合力 P 对 B 点求距相等,因而有
P1 *(
h2 sin 60
e1)
P2*
e 2
P
*
e
得 e 1.12(m) 算法二: 压强分布图分三部分,两个三角形,一个矩形
P1
1
2
1h1*
h1 *1 1 *8 *1* 2 4.62(KN)
sin 60 2
3
e1
1 h1 3 sin 60
1* 3
2 3
0.385
P2
1
2
h2
2*
h2 *1 1 * 9.8* 2 * 4 22.632(KN)
sin 60 2
3
e2
1 h2 3 sin 60
1* 3
4 3
0.77
P3 h1 1*
h2 *1 8 *1* sin 60
2 18.475(KN ) 3
*
g
0.000599 * 9.8 9.71 *1000
0.605
*10
6
(m2
/
s)
g
1-8 解:剪切力不是均匀分布dA 2rdr , du r dy
dT * 2r * drr* r
2r3 dr
T
d
2 2r3
dr 2 r 4
d 2Βιβλιοθήκη d 404 0 32
1
积分后得T d 4 32
2
e3
1 2
h2 sin 60
1 2
4 3
1.155
P P1 P2 P3 4.62 22.632 18.475 45.727(KN)
P1 (e1
h2 ) sin 60
P2 e2
P 3e3
Pe
得 e 1.12(m)
2-9 解:设左边静水总压力为 P1,作用点距水闸底距离(斜长)为 e1 ,
右边静水总压力为 P2,作用点距水闸底距离(斜长)为 e2 ,
当 x 30, z 0 时 p p0 , 当 z 5, x 0时p p0 , 从 而 有 30a 5g , 得
a 9.8/ 6 1.63m/ s2
2-3 解 :1-1 面 为 等 压 面 , 并且大气相通, 相 对 压 强 为 0 , 有 p0 h 0 所 以 得
h 44.5 4.54(m) 9.8
p1
1 * 2 * 9.8 * 2 2
2
27.72(KN ) , e
1
1*2 3
2
0.94(m)
p2
1 * 0.6* 9.8* 0.6 2
2
2.49(KN ) , e
2
1 * 0.6 3
2
0.28(m)
由题意知,当 p1 , p2 对 o 点力矩相等时,闸门将会自动打开,所以有
4
p1 *(x e1) p2 *(x e2 )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1 解:水温为 30 度时水的密度 995.79(kg / m3 ) 质量M v 995.7*0.001 0.9957(kg)
重力G Mg 0.9957*9.8 9.75786N
1.2 解:密度 M 6795 / 0.5 13590 (kg / m3 )
dv
0.001
1.4 解:压缩系数 v 5
5.102*1010(m2 / N )
dp (5* 98000 1* 98000)
弹性系数 K 1 1.96 *109 (N / m2 )
1.5 解:运动粘滞系数为动力粘滞系数与密度的比值
9.71(kN / m3 ) 0.599 *103 (Pa * s)
41.107 KN 3
e1 1 AC 1 * 2 0.385
3
33
e2 1 * h2 *( 21h1 1h1 2h2 ) 1 * 4 ( 2 *8 *1 *8 *1 9.8 * 2) 0.943 合 力 3 3 1h1 1h1 2h2 3 3 8 *1 8 *1 9.8 * 2
则, x p1 * e1 p2 * e2 27.72 * 0.94 2.49 * 0.28 1.008(m)
v
重度 g 13590 * 9.8 133182 (kN / m3 )
1.3 解:4℃时水的密度为 1000( kg / m3 ) 100℃时水的密度为 958.4( kg / m3 ) 假定 1000kg 的水 v(4) 1000 /1000 1(m3) v(100) 1000 / 958.4 1.0434 (m3 ) 则体积增加百分比为v 1.0434 1 *100% 4.34% 1
1
45.2N
dy
y
(12 11.96) / 2 *102
第二章习题 2-2 解:玻璃管的自由表面为等压面,液体的质量力包括重力、一个虚构的方向向左的
惯性力,所以单位质量力的三个分量为: X a,Y 0, Z g ,带入液体平衡微分
方程有: dp (adx gdz) 积分得: p (ax gz)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