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进展

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进展

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综述·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当归为伞形科(umbrelliferae )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 的根,当归入肝、心、脾,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素有“十方九归”之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我国学者邓永健等[1]从岷县当归中分离出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 ,AP ),组分含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以及半乳糖酸等。

AP 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且具有明显地改善血液系统、免疫促进、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故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 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血液系统作用AP 能增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并且这种作用在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时尤为明显。

同时,AP 能够影响动物机体的造血系统,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小鼠与人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Liu 等[2]将AP 作用于小鼠脾细胞后发现,小剂量AP (2.3mg/kg )可以快速恢复贫血小鼠的外周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缓解了贫血症状。

另有实验发现,AP 能有效地刺激正常小鼠及贫血小鼠的早、晚期红系祖细胞和CFU-GM (粒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增殖,并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向红系、粒系细胞方向分化[3]。

同时,我国学者柳永青[4]发现,AP 通过保护和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了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导、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从而产生造血效应。

杜小丽等[5]探讨了AP 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为阐述AP 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当归 现代 药理 化学 机制

当归 现代 药理 化学 机制

当归现代药理化学机制当归又称女川当归,为伞形科植物独活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根。

当归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药学领域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药理和化学机制两个方面对当归的现代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呈现一幅全面、深刻的当归画卷。

一、药理1.1 血液循环当归具有舒经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调节血液流动,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血流,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身体健康。

1.2 免疫调节当归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和恢复健康。

1.3 抗炎和抗氧化当归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损伤,保护细胞和组织。

1.4 调节激素当归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平衡激素水平,缓解月经不调、经痛等妇科问题,对女性健康有益。

二、化学机制2.1 主要化学成分当归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川芎内酯、异川芎内酯、香豆素、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在药理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当归中的川芎内酯和异川芎内酯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3 抗氧化作用香豆素是当归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

2.4 免疫调节作用挥发油中的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三、个人观点当归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不仅在传统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在现代药理学和化学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当归药理和化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调节血液循环、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为其现代化利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归在现代药理和化学领域的应用情况。

当归具有调节血液循环、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化学成分在这些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王芙蓉[12]等用 75%为溶剂袁采用回流提取法在 当归中提取了查尔酮衍生物等多种黄酮类化学成 分袁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此外袁腺嘌呤尧磷脂尧胆 碱等化合物在当归中也有发现曰当归中还有钙尧铁尧 锌尧钾尧铜等 23 种微量元素[13]和维生素 A尧B尧E 等化 学成分袁但对维生素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2 当归的药理作用
当归富含多糖袁 其中 D-葡萄糖尧D-木糖尧D-半 乳糖等为酸性多糖袁 可占干燥药材的 8.5%. 一般情 况下袁 当归多糖通过聚合作用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 杂多糖袁进而发挥补体活性作用[7]. 当归多糖可采用 水煮醇沉法分离提取. 大量数据表明[8]袁若用微波或 超声波对当归做预处理后袁 再用水提醇进行分离袁 即院先用用石油醚尧乙醚除去当归中的脂溶性物质袁 再用 85%的乙醇除去单糖等水溶性糖类袁然后水提 醇沉法制得当归粗多糖. 当归粗多糖蒸馏水溶解袁 用稀碱溶液提取并用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换袁 最后 乙醇沉淀. 此方法可使当归多糖的提取率达到 80% [9]以上. 1.3 当归氨基酸
1 当归的化学成分
当归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袁 化学成分也随之更迭袁就目前探究表明当归的化学 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尧多糖尧氨基酸尧有机酸[2]和黄 酮等有机成分. 1.1 当归挥发油
当归中所包含的挥发油共几十多种袁其中显中 性的挥发油可占 88%袁酚性油次之渊10%冤袁酸性油仅
占 2%. 近 30 年来袁学者均效仿李菁[3]对当归挥发 油进行提取院即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 实验数据表明藁本内酯含量最高袁 其次是丁烯基酞 内酯. 这两种物质从化学结构来讲为苯酞类化合 物曰当归双藁本内酯 A袁正丁基四氢化内酯等均是苯 酚类二聚体曰琢-蒎烯尧 异菖蒲二烯等是萜类化合物 的代表曰苯酚尧丁烯基苯酚等则代表酚类化合物袁此 外含有正十一烷等烷烃化合物[4-6]. 1.2 当归多糖

蒙药当归心血管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蒙药当归心血管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dn ,9 9 ( ) 17 i. 17 ,1 :0 .
[1 To cek T Pvlsaa N 1 一H ni ot o 1] r hhnoA ,oo t y .2 eta n nl s ok N rc a fm M raaa pcrds J . h . f. od . r yc i l e o e[ ] K l P rsei , o ir o u i m i n
16 ,( )7 9 7 3 2 :5—7 . 9
[4 薛培风 , 1】 孙正 丽, 占军, 蒙药河柏 中没食 子 酸的 李 等.
HL P C含量测定[ 】 中药材 ,0 83 ( )2 2— 4 . J. 2 0 :1 2 : 4 23
[5 毕 力夫. 1] 蒙药质量标 准化研 究[ . M]呼和 浩特 : 内蒙古
人 民 出版 社 ,0 7 1 0—1 9 2 0 :5 5.
[2 李 占 蒙药河柏化 学成分的研 究[】 内蒙古 医学 院 1 】 军. J. 20 09届硕 士学位论文 [ , 0. MJ2 9 0 [3 Gnh ,r nbt ,ot ,t 1A t i oi 1 ] oci E Ed ea STg oO e a. nmc b l g e o i r a
21 00年 3月第 3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志
ati fM noa einl l t[ ) NtPo. cvyo ogi m d i a s J . a r it ln capn . d
Si20 ,4 1 :2— 6 c,0 8 1 ( ) 3 3 .
0 蹦 cr . . yry dt n [  ̄ K i. r.o aaI Hdo z ni J ,h P rSe l V le a n m i -
外, 当归能 降低心率 , 降低 心肌耗氧 量 , 轻心肌损 伤 , 减 对 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有保 护作用。通过实验观察 , 果发 结

当归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

当归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
科 技 论 坛
・ 1 1・
当归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
侯春雨 刘 彤
( 哈 尔滨人 民同泰 医药连锁店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现代 药理研 究表 明当归具有补血 活血、 调 节机体免 疫、 抗癌护肤 美容 、 抑 茵、 抗 动脉硬 化等作 用。本 文分别从 当归对细胞免 疫、 体 液免疫功能、 单核 巨噬细胞 系统、 细胞 因子的诱生作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本文对 当归的免疫药理作 用研 究进行 综述 归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当归别名未干归 、 马尾 素 、 乌头碱、 氯化钡等诱发的动物药物型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当归 、 秦哪 、 西 当归 、 岷 当归等 当归主要类型有 欧当归 、 东当归、 云南野 当归 、 兴安 白芷 、 紫花前胡 、 独活 、 大独活. 。当归具有补血 、 活血 、 调经止 5 . 2 降血脂及抗实验l 生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痛、 润燥滑肠等功效。当归常用于治疗肠燥便难、 痈疽疮疡、 跌扑损伤经 当归粉对高血脂症有降低血脂作用, 其作用机理不是靠阻碍胆固醇 不调 、 痛经 、 崩漏 、 肌肤麻木等。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当归具有补血活血 、 的吸收产生的。 含百分之五的当归粉的 食物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大白鼠 调节机体免疫 、 抗癌护肤美容 、 抑菌 、 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 草》 记载: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能增强麻醉犬及离体兔 冠 “ 当归苗有二种, 于内一种似大叶芎穷, 一种似细叶芎穷, 惟茎叶卑下于芎 脉流量 、 预防垂体后叶素引起的 T 波增高及对抗其所致心率减慢, 还能 穷也。今出当州 、 宕州 、 翼州 、 松州宕 州最胜, 细叶者名蚕头 当归. 大叶者 明显增高冠 病及脑动脉硬化病人纤维蛋白 溶酶潘陛。 名马尾当归, 今用多是马尾当归, 蚕头者不如, 此不复用, 陶称历阳者是蚕 5 . 3抗血栓作用 头 当归也。 ” 《 本草汇言》 记载: “ 风寒未清恶 寒发热, 表证外见者禁 用之。 ” 当归及其提取物阿魏酸钠具有抗血栓作用。当归可使血栓增长速 本文对 当归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度较对照组下降减 少血栓干重量 。 文献报道, 急性缺血f 生 脑中风病人经 1 对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 当归治疗后, 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当归可能通过降低血浆纤 文献报道, 当归具有促进对非疾病人的淋巴细胞的转化的作用 。 宋 维蛋白原浓度, 增加细胞表面电荷, 币 亍 { 足 进细胞解聚, 降低血液粘度。 当归 秀琴等报道 当归具有增强小鼠T淋 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 文献报道当归 提取物中的藁本内酯有降低血液粘度作用。 6讨 论 补血汤注射液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旧。 傅道珍等采用小 鼠试验发现 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其的免疫功肯 旨 。 本文分别从当归对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 2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胞因子的诱生作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 综E E 干 诉当归具有调节机 文献报道, 采用小 鼠试验发现当归补血汤可以提高其血清中抗体 体免疫的作用。 效价【 2 1 。K u m— d g t t w a 等报道采 用小鼠试验发现免疫活 『 生 多糖及脂多糖 参考文 献 均能明显增加抗 S R B C . P F C及抗 T N P 、 P F C数 。 柳钟勋等对 当归进行 【 1 海其炳. 中国当归药理研究进展U l 中草药, 1 9 8 3 ; 1 4 ( 8 )  ̄ 3 . 提取分别制备成水溶性成份和脂溶 胜成份将 两种提取物分别与乙型肝 f 2 1 肖林. 当归的药理研究进展 啊. 中成药, 1 9 8 9 , 1 1 ( 2 ) 3 5 . 3 1 高其铭 . 中国 当归的研 究概 况叨。 甘 肃 医药, 1 9 8 5 , . 4 ( 3 )  ̄1 . 炎血源疫苗合用, 采用氢氧化铝胶作对照用 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 R I 『 结 果 表 明水 溶性 成 份 和 脂溶 性 成 份 均可 提 高 H B s A g 的 免 疫原 性 并 且 【 4 ] 王亚平等. 当归多糖 的药理 学研 究进展切. 中西医结合杂志, 1 9 9 1 ; 1 1 ( 1 ) : . 脂洛f 生 成份优于水溶性成份Ⅱ 。当归能明显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 6】 3对 单核 巨噬细 胞 系统功 能的 影响 『 5 降家 仁. 中国当归 化学成分的 研究 叨 . 中 草药 1 9 8 3 ~ 1 4 ( 8 ) : 4 1 . 文献报道以血浆蛋白胶体颗粒作为主要指标采用当归对小鼠进行 『 6 ] 兰 中芬等. 当归化 学成分( 总酸、 中性油、 多糖) 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 试验结 果发现当归有增强吞噬的作用Ⅲ 。 文献报道百分之五的当归多糖 观察田. 兰州 医学 院学 ̄ L1 9 8 6 , 3 6 ( 2 ) : 5 6 . 7 1 张国玺等. 中医药免疫学研 究的 系统总结 推荐曾碧光博士新著《 免疫 可显著增强小 鼠腹腔 M 对鸡红细胞( C R B C ) 的吞噬功能, 对小鼠腹腔 M 『 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旧 。 当归能明显提高实验 网状 内皮系统对染料刚果 与 中药 . 中西 医结合 杂 志, 1 9 9 1 ; 1 1 9 ) : 4 3 5 . 中草药免疫促进剂叨. 中医杂志, 1 9 8 0 , 2 1 ( 3 ) : 7 5 . 红在血清内的廓清率 分别采用水溶性成份和脂溶性成份对小鼠腹腔 俄 瑞生. 给药。 实验结果表明水溶 陛成份和脂溶性成份具有活化小 鼠腹腔溶酶体 『 9 1 宋秀琴等. 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小鼠 M 受体及淋巴细胞 P F C和 酶系统的作用峨 。 免疫特异玫瑰花环方法试验表明, 当归煎剂能显著增 A N A E的影响 . 北京 中医学院学抿 1 9 8 9 ; 1 2 ( 2 ) : 4 3 . 加小鼠脾细胞总数 。当归还能显著提高网状 内皮系统对染料 的廓清速 『 1 0 ]  ̄v : t 诚等. 当归补血汤注射液对脑肿瘤术后 患者细胞免疫的作 用叨 . 9 8 7  ̄ 3 ( 6 ) : 3 5 6 . 度。采用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 四十的当归水提液对小鼠试验, 结果表明 中国免疫 学杂 志 1 l 1 1傅道珍 .当归及其复方制剂临床应 用近况 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两种提取物均可显著增强小 鼠腹腔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文献报道百分 『 之五的当归多糖溶液和百分之五的当归水溶液具有提高小鼠腹腔巨噬 1 9 8 7 l f ( 7 ) : 3 1 5 . 细胞的吞噬功能。文献报道环磷酰胺与当归多糖合用时吞噬功能可以 【 l 2 】 张蕴芬等.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叨 . 中医 杂志 1 9 8 2 ; 1 0 : 7 3 . 保持在正常水平。当归及其提取物有免疫调节与恢复的作用。 4对 细胞 因子 的诱 生作 用 [ 1 3 ] K u m a z a w a . e t a 1 . 1 m m u n 0 s t i m u 1 a t i n g p 0 l y s a e c h a - r i d e s e p a r a t e d — r o m h o t w a t e r e x t r a c t o f A n g e l i c a c u t i l o b a K i t a g a w a ( Y a m a t o T o h k i ) . I m — 翁 晓春等采用百分之五的当归注射液进行试验,发现其可以增加 f I L _ 2的产生速度浓 度为 0 . 2 0 mg / m l 时效果最强[ 1 7 1 。当归对 I L 一 2 的诱生 mun o l o q y 1 9 8 7 l 7 7 5 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对 T h 细胞的激活作用来实现的。 吴梧桐等采 用阿 【 1 4 1 2 1  ̄ p 钟勋等. 乙型肝 炎基因工程疫苗( H B s A  ̄ 新免疫佐荆 A S D P , A S D E . 魏酸对小 鼠淋巴细胞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阿魏酸能明显地促进活 安全陛 及免疫佐剂性的 研究 们 . 病毒学报l ( 待发 . 『 1 5 ] 白润红等. 当归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兰州医学院学报 化的淋巴细胞 D N A及蛋 白质的合成

当归 现代 药理 机制 化学

当归 现代 药理 机制 化学

当归现代药理机制化学当归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多种临床应用。

近年来,众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当归的药理机制和化学成分。

首先,当归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种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和红色苷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当归素、当归苷、异当归苷等,红色苷类化合物包括当归酸、当归醇和熊果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凝血等活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当归的药理活性主要通过多个途径发挥作用。

首先,当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达到抗炎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当归中的红色苷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聚,从而具有抗凝血作用。

此外,当归中的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来发挥药理活性。

研究证实,当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效应。

同时,当归中的化合物也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此外,当归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活性。

比如,当归中的红色苷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血管舒缩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管紧张,具有降压作用。

当归中的化合物还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一些研究还发现,当归中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综上所述,当归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中药材。

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红色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凝血等多种药理活性。

当归的药理机制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系统等途径发挥作用。

此外,当归还具有降压、改善心脏功能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当归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细 胞 的兴奋一 收缩耦 联 过 程 , 从而 发 挥 了正性 肌 力
作 用 。 4 对 心肌 生理 特性 和动作 电位 的影 响
当归 能增加 心肌 氧 的供 给 , 少氧 的 消 耗 , 减 减
轻 麻 醉犬 因阻 断冠脉 时 的心 肌梗 死 范 围。阿 魏酸
能 增强 小 鼠心 肌 摄 取 能 力 , 离 体豚 鼠和离 体 兔 使 的冠脉 血管 扩 张 , 脉 流量增 加 , 能降低 心 肌氧 冠 并 耗 量 , 抗垂 体 后 叶 素 引 起 的兔 心肌 缺血 和结 扎 抵
医 学杂 志 ,06 6 2 )7 2 0 , (2 :7
( 稿 日期 : 1 -92 ) 收 2 00 -9 0
[ Mur D R t nl frss m t eiw [ ] B , 6] l w C . ao a o yt a crv s J . MJ o i e e i e
1 4。 09: 7 99 3 59
ltre 信息 资 源 和 联 机 检 索 方 法及 技 巧 [ ] 春 : ne t n M 长
吉 林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9 9 2 l 1 9 :3
51 5
[ l o i A, udc M s l ,t1Eoeet i e 7 C l tG B ri E, ote F e a. r ni m — dz k er g yn
当 归 的 心 脑 血 管 药 理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刘 芳
( 山县 人 民 医院 药 剂科 , 通 湖北 通 山 4 7 0 ) 360
中图分类号 :91 R 6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0 8 65 2 1 )6 5 10 10 - 3 (0 0 0 - 5 -2 0 0 -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进展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进展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进展【关键词】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Umbelliferae)当归的干燥根,性甘、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研究发现,当归含有黄酮、香豆素、挥发油、有机酸、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挥发油虽然仅占当归化学总成分0.62%左右[1],却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家药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多达40余种[2]。

笔者归纳、比较了近年来有关当归挥发油方面的文献,拟对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反映当归挥发油组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1 化学成分张氏等[3]比较了当归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表明,生当归中挥发油的含量最高,酒炙当归次之,土炒当归再次之,当归炭最低。

胡氏[4]比较当归挥发油的三种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分析当归挥发油的化学组分。

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最高,达1.81%,为水蒸气蒸馏法的6倍,也比有机溶剂萃取法高,气味较纯正,其当归挥发油在保持较高藁本内酯含量的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是提取当归挥发油的较佳方法。

当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多,早期就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刘氏等[5]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离,得到酸性、酚性、中性三部分,其中酸性部分主要含有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酚性部分主要为香荆芥酚等化合物,中性部分则为当归酮、正丁烯基苯酞内酯。

王氏等[6]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甘肃岷当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出32个化学成分。

其中, (Z)-藁本内酯相对峰面积百分含量达78.62%,为其主要化学成分;6-正丁基环庚二烯、1-甲基-1-茚满醇、氧化石竹烯等11种化学成分则是首次从岷当归中分离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6-30; 修订日期:2004-01-18作者简介:夏 泉(1969-),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

(文献综述(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 泉1,张 平1,李绍平1,2,王一涛2(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22; 2.澳门大学,中国澳门)摘要:目的:对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当归具有多

种药理学效应,如:抑制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抗肿瘤,使细胞增殖,保护肝脏和肾脏等作用。结论:对当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仍需深入。关键词:当归;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2.7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4)03-0164-02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1 药理作用研究1.1 平滑肌抑制作用当归油(含藁本内酯70%)无论对正常未孕离体子宫还是对经缩宫素处理的离体子宫,都可呈剂量依赖性地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作用[1,2]。当归可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其机理在于抗过敏及稳定炎症细胞的细胞膜,膜稳定作用与其抑制肺泡巨噬细胞胞浆游离钙水平升高、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有关[3,4]。1.2 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1.2.1 抗凝血作用当归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不同产地的当归存在差别。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缩短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其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5]。当归可以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其机理可能是当归作为一个大分子占据红细胞表面大分子结合位点,或者是通过空间阻碍了大分子桥联;而减少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则可能是减缓正常红细胞聚集速度的机理之一[6];以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等凝血功能指标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当归均有一定的延长凝血时间、PT和KPTT的作用,其中岷当归的各方面作用较好[7,8]。1.2.2 促凝血作用在研究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作用的同时,发现其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能升高低切全血粘度,增强红细胞的聚集性,促进血小板的聚集[5]。1.2.3 补血作用当归可促进骨髓和脾细胞造血功能,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水溶液灌胃可使60Co照射小鼠内源性脾结节数增加、脾脏和胸腺增重,促进骨髓和脾细胞造血功能的恢复,防止胸腺继发性萎缩,提高动物存活率,增加脾脏内源性造血灶形成,提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对溶血性血虚模型小鼠能显著升高外周血红蛋白,促进60Co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研究证明,抗贫血作用可能与当归多糖有关[9]。1.3 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当归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明显提高大脑皮层中超氧化酶歧化物(SOD)活性、Ca2+-ATP酶活性,降低脂褐素(LPF)含量,高剂量时效果更加明显,说明当归具有抗衰老作用[10]。当归能显著延缓肌肉萎缩,增加肌肉组织SOD的含量,其机理可能与当归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有关。研究发现,应用当归注射液对更年期大鼠进行静脉连续给药20天后,血SOD活性明显增高,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下降,说明当归注射液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物反应,对更年期大鼠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11]。1.4 抗炎和增强免疫作用1.4.1 抗炎作用在小鼠肺部建立体肉芽肿反应模型,再按1g・kg-1生药量经腹腔注射当归注射剂;另以虫卵建立体外肉芽肿反应模型,测定肺单卵肉芽肿直径及观察培养液中加入当归制剂对反应强度的影响等。结果发现体内用药后,当归组小鼠肺肉芽肿平均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脾细胞在体外围绕虫卵的反应在加卵后第5天起明显弱于对照组,在培养液中加入当归制剂后可使感染鼠脾细胞的反应指数显著下降,说明中药当归制剂在体内外模型中给药均可明显抑制由虫卵诱发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12]。嘌呤霉素致肾病综合征的大鼠模型,使用当归黄芪合剂后,明显减少了病鼠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肾损伤减少,肾功能得到保护[13]。1.4.2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当归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当归多糖能增强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C干扰素(INF-C)的表达,其过程是首先激活涉及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然后是T辅助细胞,增加抗体数量,进而协同增强免疫功能[14]。当归多糖激活巨噬细胞可表现对白血病细胞的溶细胞作用,显著增加初次免疫鼠血清中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促进巨噬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分泌[15,16]。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对当归多糖进行分级沉淀得到的4个成分(AP-Ⅰ、Ⅱ、Ⅲ、Ⅳ),研究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NF-C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中AP-Ⅰ和AP-Ⅱ能明显促进体内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体外显著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INF-C,增强INF-C的生物活性;结晶紫染色法和酶联免疫法的结果表明AP-Ⅱ体外诱生INF-C的量较高,AP-Ⅰ体内诱生的INF-C生物活性较强[17]。对于放射损伤小鼠,当归多糖可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著升高,说明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18~22]。当归多糖腹腔注射可以拮抗环胞霉素引起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NK活性和IL-2生成的抑制作用[23]。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血瘀证模型,可使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升高,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5含量明显升高[24]。当归多糖及其分离组分可以提高大剂量泼尼龙(PSL)所致免疫缺陷小鼠补体C3含量及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对抗PSL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使PSL抑制状态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分泌功能改善[25]。当归补血汤可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性,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应激后血中B内啡肽、皮质醇水平上升有关[26]。1.5 对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1.5.1 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当归可缓解脑缺血后细胞的凋亡,因此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当归能促进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修复相关蛋白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其减少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区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促进微管相关蛋白(MAP2)表达有关[27,28]。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发现,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大鼠,当归治疗后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Bax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说明当归可能通过促进Bco-2基因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29]。1.5.2 对肾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肾缺血1h后再灌注48h,取肾组织作电镜检查,测血清肌酐(Cr)、肾组织TNF-A、IL-6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发现当归对肾单纯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TNF-A、IL-6和bFGF等细胞因子的调控有关[30]。1.6 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当归水提物在浓度小于125Lg・ml-1时,可增加人骨纤维母细胞(OPC-1)的增殖,同时直接刺激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蛋白质以及OPC-1特异性Ⅰ型胶原的合成,并呈现剂量依赖性[31]。当归不仅能激活黑素细胞的增殖,而且使黑素合成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这可能是当归治

・164・

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第15卷第3期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4VOL.15NO.3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机制之一[32]。对于受损的消化道上皮细胞,当归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刺激DNA的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表皮生长因子(EGF)途径完成的[33]。在动物模型中,当归粗提物可促进消化道溃疡愈合,使溃疡面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其粘液合成增加,细胞增殖明显,但鸟氨酸脱羧酶(ODC)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不受影响[34]。1.7 抗肿瘤作用当归多糖对多种肿瘤瘤株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EC、Hep、S180、Lewis、B16等瘤株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增加巨噬细胞数目、增强其吞噬功能及脾细胞NK活性,明显延长动物生存期[35,36]。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粒单系细胞分化,联苯胺染色、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表达等均明显增加[37]。1.8 抗损伤作用大鼠海绵体神经(CN)钳夹损伤可致阴茎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降低,当归注射液能一定程度地避免阴茎组织NOS活性下降[38]。1.9 抗肺纤维化作用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后腹腔注射25%当归注射液,分4批于第2,7,15,30天处死,结果当归组第7,30天肺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显著减轻,肺匀浆丙二醛(MDA)产生显著减少,血及肺匀浆羟脯氨酸均显著降低[39]。1.10 保肝作用当归提取物可减轻肝纤维化,提高肝细胞SOD和降低MDA,对多种肝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当归可使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Ⅲ型前胶原及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40]。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大耳白兔,给予当归根提取物后可降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PHT)的门脉压力[41]。小剂量当归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免疫损伤性纤维化模型具有明显提高肝细胞SOD、降低MDA的作用,能提高肝细胞膜ATP酶活性[42]。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小鼠灌胃给药,能使升高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一氧化氮酶(NOS)趋于正常,肝中谷胱苷肽的水平降低,同时降低MDA的浓度[43]。1.1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研究当归注射液对家兔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时发现,当归组动物血中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变化,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血清丙二醛含量也显著低于模型组,提示当归注射液具有抗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它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有关[44]。1.1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12.1 镇痛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及其分离出的多种组分均有镇痛作用。当归多糖可显著抑制己烯雌酚、缩宫素和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提高热板法所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45]。当归水提醇沉所得总浸膏分离后得到4个部分,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结果表明总浸膏及其4个洗脱部位均有镇痛作用,其中水洗脱部分镇痛作用尤为突出,强于阿魏酸钠、总浸膏和另外3个洗脱部分,提示当归中起镇痛作用的主要物质除阿魏酸钠外,在水洗脱部分仍含有镇痛活性更大的物质[46]。1.12.2 抗惊厥作用在高压氧中暴露20min后的大鼠脑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升高,使用当归后部分氨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有些甚至低于正常组(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说明高压氧条件下当归能够逆转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这可能是它延缓氧惊厥发生的作用途径之一[47]。1.12.3 延长戊巴比妥所致的睡眠作用有人研究了当归提取物甲醇溶解部分(Met-S)和不溶解部分(Met-IS)以及Met-S中二氯甲烷溶解部分(MC-S)和不溶解部分(MC-IS)对戊巴比妥所致睡眠的影响,发现,MC-S可延长戊巴比妥所致的睡眠,但Met-IS和MC-IS均未表现出同样的作用[48]。1.12.4 缓解记忆缺失作用被动性躲避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的研究发现,1~5mg・kg-1当归提取物可减轻东莨菪碱所致ICR小鼠的记忆缺失,其机制是通过抑制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实现的[49]。2 小结当归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对子宫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抗氧化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近年来,对当归增强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机制以及抗衰老的机理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以当归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的药理学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新的药理作用的报道不断出现,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当归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理将会更加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