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装置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设计作者:杨达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与经济高速增长想伴随的是能源的高消耗和高污染,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质量的提高,而且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能源的使用已经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我国的能源可持续使用能力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平稳增长。

基于我国同国外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进行比对通过建设光伏产业来改善我国的能源产出和消费机制使其发挥能源合理的配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单晶硅;光伏发电;跟踪器设计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我国的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而且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主要消费能源,然而上世纪以来的能源危机使全球所有国家由此认识到常规能源的局限性、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而在几十年后各个国家的化石燃料也将面临估计,由此人们认识到新能源的建设与研发对于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使得光伏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太阳能具有无限性、可再生性等可持续特性,我国的太阳能年理论储量高达一万七千亿吨标准煤的燃量。

因此我国的光伏产业经济成为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发展对象。

一、光伏发电模型跟踪控制相关组件设计光伏电池的使用性质为光伏电池的使用奠定了整体理论基础,文章的这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的属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首先光伏电池是利用太阳辐射能量进行发电的,这种能量要通过能量的转换器才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转换器就是光伏电池。

光伏电池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光电原理。

一般情况下,光伏电池的主要制作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的组成原子和其他的物体都是一样的,硅原子的外层电子按照固定的轨道绕着原子核进行运动。

当原子受到外来巨大的力量冲击时有些电子就会脱离原有的预定轨道成为自由运动的原子,同时在原子原定的位置上留有一个空位,在比较纯净的单晶硅中,自由电子的数量和空穴的数量是大致相当的,但是如果在单晶硅中掺入一些硼、钾等微量元素就会导致单晶硅中的自由电子被复活,从而形成空穴型半导体,而当单晶硅当中掺入适当的能够放出电子的磷元素和砷元素等元素就会形成了电子型半导体,如果将这两种半导体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导体流通节点,光伏电池的最主要就是这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当光伏电池受到阳光直射时电子接收到光能就会向空穴型半导区移动,同时空穴的电子向电子半导区进行移动,这种移动就形成了一种电子动能,从而形成电压,这也就是上文提出的光电效应,这时在两端接好金属导线后接通负载就会产生电流,本身也会形成一个电池原件,将这些原件连接起来就可以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功率。

立方星电源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优化控制方法

立方星电源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优化控制方法

立方星电源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优化控制方法李朋;周军;于晓洲【摘要】针对立方星在能量来源严重受限条件下如何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立方星的集中供电式空间微电源架构(EPS),并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来提升能量转换效率.首先,推导太阳电池阵列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太阳电池阵列的工作特性,提出电源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物理系统实现结构.其次,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并进行了数学仿真校验.最后,对所设计的电源系统架构进行了硬件实现和试验验证.地面试验结果表明,电源系统的太阳能最大转换效率可达95.5%.该电源系统成功应用于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的飞行试验,在轨数据表明电源系统工作状态良好,为微纳卫星电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期刊名称】《宇航学报》【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7页(P824-830)【关键词】立方星;微纳卫星;电源系统(EPS);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粒子群优化(PSO)【作者】李朋;周军;于晓洲【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420 引言立方星(CubeSat)作为微纳卫星家族的一类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典型特点表现为标准化、模块化、低成本、研制周期短和发射灵活。

立方星最小单位为1U,即边长为10 cm的立方体,在此基础上可扩展为多U结构,目前已在对地观测、新技术验证等方面得到大量应用[1-2]。

电源系统是立方星中进行能量收集、转换、存贮和分配的子系统,直接决定了卫星任务的成败。

卫星电源按能量传输途径可分为直接能量传输(Direct energy transfer,DET)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两类系统。

MPPT控制器

MPPT控制器

3.3 安装
注意:安装 控制器时,确保有足够的空气流过控制器的散热片,所有 控制器上下至少留有150mm 用以冷却散热。如果安装在一个封闭的箱子内,强 烈建议箱子通风。
警告:爆炸的危险!千万不要将控制器和开口式电池安装在同一个密闭的空 间内!也不要安装在一个电池气体可能聚集的密闭的地方。
第1 步:选择安装地点 避免将 控制器安装在阳光直射、高温和容易进水的地方,并且要保证控制器周围 通风良好。
开口式电池 关(拨到下面)开(拨到上面)
6
1 2 34
上 下
负载控制- 低压断开/恢复连接 在 两 种 控 制 电 压 之 间 选 择:
2号 开 关 关(拨 到 下 面)
低压保护电压(LVD) 恢复连接电压(LVR)
11.5V
12.6V
开(拨 到 上 面)
11.0V
12.1V
备注: 这些数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整. 但是只能厂家设置,客户不能自己修改
2 一般资料
2.1 产品概述 我公司生产的新一代MPPT 控制器是一款根据最新技术 开发,代表最新光伏技术发展水平的产品,本产品拥有许多优秀的性能: · 本控制器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离网系统(独立系统)中,调节充电和放电,非常先进.并且带有 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内置一个先进的跟踪算法,来获取太阳能板组件的最大功率点,从而给 蓄电池充电.同时LVD(低压保护)功能可以有效的保护蓄电池过度放电.
4.5 负载控制信息
................................ 14
5 保护、故障排除、维护 5.1 保护功能 5.2 故障排除
................................ 14 ................................ 14 ................................ 16

基于双并联Boost电路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基于双并联Boost电路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改 进扰 动观 察 法 关键 词 : 光伏发电 ; 最大功率点跟踪 ; 双并联 B o o s t 电路 ;
中 图分 类 号 : T N 9 1 0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6 2 3 6 ( 2 0 1 3 ) 2 4 — 0 0 9 8 — 0 4
CHE N We i ,HU Gu o . we n ’ 一 ,YANG Ge n , L I C h a o
( 1 . S c h o o l o fE l e c t r i c a l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j i a n g 2 1 2 0 1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o u t p u t p o we r o f P V mo d u l e v a ie r s wi t h mo d u l e t e mp e r a t u r e ,s o l a r i n s o l a t i o n a n d l o a d s ,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t r a c k MP P o f t h e P V a r r a y a l l t h e t i me .S o P V mo d u l e c a n a l w a y s o u t p u t t h e ma x i mu m p o we r a n d g i v e f u l l p l a y t o t h e
D C环 节 的 额 定 功 率 和减 小直 流母 线 电压 的 纹 渡 。 针 对传 统 扰 动 观 察 法 存 在 的 振 荡和 误 判 问题 , 提 出 了一 种 新 型 的基

MPPT工作原理

MPPT工作原理

MPPT是逆变器非常核心的技术,MPPT电压在进行光伏电站设计时一项非常关键的参数,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MPPT: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MPPT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大功率输出对蓄电池充电。

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协调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负载的工作,是光伏系统的大脑。

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板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系统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有效地贮存在蓄电池中,可有效地解决常规电网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及旅游地区的生活和工业用电,不产生环境污染。

MPPT的作用是什么?由于太阳能电池收到光强以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是变化的,光强发出的电就多,带MPPT最大功率跟踪的逆变器就是为了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电池,使之运行在最大功率点。

也就是说在太阳辐射不变的情况下,有MPPT后的输出功率会比有MPPT前的要高,这就是MPPT的作用所在。

就假设说MPPT还没开始跟踪,这时组件输出电压是500V,然后MPPT开始跟踪之后,就开始通过内部的电路结构调节回路上的电阻,以改变组件输出电压,同时改变输出电流,一直到输出功率最大(假设是550V最大),此后就不断得跟踪,这样一来也就是说在太阳辐射不变的情况下,组件在550V的输出电压情况,输出功率会比500V时要高,这就是MPPT 的作用。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太阳能电池阵列的MPPT控制一般是通过DC/DC变换电路来完成的。

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阵列与负载通过DC/DC电路连接,最大功率跟踪装置不断检测光伏阵列的电流电压变化,并根据其变化对DC/DC变换器的PWM驱动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

MPPT系统原理框图对于线性电路来说,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即有最大功率输出。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及其仿真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及其仿真

安 伟(198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及其仿真安 伟, 赵剑峰(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210010)摘 要:针对普通的最大功率算法在最大功率点振荡、追踪速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直线近似法结合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传统方法在最大功率点处的功率振荡。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直线近似法;变步长扰动观察法中图分类号:TK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531(2009)0420053204M ax i m u m Power Po i n t Tracker A lgor ith m and S i m uli n kof Photovolt a i c Power Syste mAN W ei, ZHAO J ianfe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10,China ) Abstract:A i m ing at the nor mal maxi m u m power point tracker (MPPT )algorith m ’s s ome deficiencies in l owtracing rate and concussi on near the maxi m u m power point,a new MPPT methods —beeline app r oxi m ati on method combined with perturbati on and observati on method with changing perturbati on step was p resented .Si m ulink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M PPT method could eli m inate the power oscillati on at maxi m u m power point .Key words:photovolt a i c power syste m;max i m u m power po i n t tracker(M PPT);beeli n e approx i m a 2ti on m ethod;perturba ti on and observa ti on m ethod w ith chang i n g perturba ti on step赵剑峰(197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质量监测、分析及其治理方案,电力节能技术及设备的研制。

风力发电技术中功率控制方法

风力发电技术中功率控制方法

风力发电技术中功率控制方法摘要:风能发电在我国的应用规模已经比较较大,在2020年新建设的发电设施中风力发电占比34.6%,因此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技术,并充分提升风力发电的效率对于我国当前能源危机的问题解决有直接的帮助,并对我国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功率控制;策略;发展态势1风力发电机械设施发展趋势1.1风电机组向大容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的规模和减少设备资源的浪费,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突破,专家们不断的加大了风电机组的容量,从主流的1MW,开始向5MW的单机容量发展,而美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可以达到7MW以上。

当前风电机组大容量级别的机身重量可达1100吨,三片组成风味长度超60米,旋翼最高点可达180米,而我国最大的单容量机组是在2021年10月安装完毕的甘肃景泰红山二期,就达到了5MW水平。

从研究表明,未来的风力发电机组将会向20MW甚至以上容量规模发展。

1.2海上风电发展加速随着陆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发展海上风电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对陆地资源的浪费,同时更好的利用丰富的海上风力,从而实现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的降低风力发电的成本。

由中研网提供的数据,海上风电的每千瓦造价在17000元左右,当前我国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达到了6.4GW,并在不断的加大投入。

主要是在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地进行大规模应用,预计在2025年海上风电的收益可以达到3108亿元。

1.3定桨矩向变桨和变速恒频发展由于定桨矩向的风力发电机在风能转化效率上的缺点,因此当前在风力技术上已经开始全面向变桨和变速恒频的技术方向发展。

通过风力机转速来实现的变速变桨运行模式可以有效的捕获最大风速,从而提升风能的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变桨距不仅可以提升功率的输出稳定性,还可以减少风力对机组结构的荷载,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但是复杂的机构结构来提升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难度和故障率。

双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双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wi d p we e e a in s se .B s d o h n l s f r cp e n o rg n r t y tm o a e n t e a ay i o i i l ,mah mai a d l i lt n mo e a d s p n t e t lmo e mu ai d l n c s o c a a trsi fd a—oo e a e t ma n ts n h o o s w n o r g n r t r p e o t l meh d a — h r ce it o u lrt rp r n n g e y c r n u i d p we e e ao ,s e d c nr to p c m o
中图分类号 :T 4 ;T 5 ;T 3 5 M3 1 M3 1 M 1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 .8 8 2 1 160 7 —5 0 16 4 (0 1 0 —0 70
M a i um we a ki n r lo xm Po r Tr c ng Co t o fDua . t r Pe m a e 1Ro o r n nt
KyLbrtyo l nE e yTcnl y G aghu504 ,C ia e aoao Ce nr eho g , u nzo 16 0 hn ) r f a g o
Ab t a t p e o r li t o fma i m o r ta kng c n r lo r n ntma n ts nc r no s s r c :S e d c nto s a meh d o x mu p we r c i o to fpe ma e g e y h o u
p i d t u lr trp r a n g e y h o uswi d p we e e ai n s se le o d a -o o e m ne tma n ts nc r no n o rg n r to y tm.S mu ain r s lss o t i lto e u t h w he s e d c n r lsr tg s s ia l o o e ua -o o e a e tma n t s n h o o s wi d p we e e a o . p e o to ta e y i u tb e fr n v ld lr tr p r n n g e y c r n u n o r g n r tr m Th xmum o rta ki o to ta e y o u lr t rp r n n g e y c r n u n o rg n r e ma i p we r c ng c n r lsr tg fd a —oo e ma e tma n ts n h o o swi d p we e e — - - a in s se h sr aie t y t m a e lz d.I s c ra n t e r tc lsg iia c . o tha et i h o eia in fc n e Ke r s:DRPMS PG;s e o to ;ma i m we r c i g;pi ln y wo d W pe d c n r l xmu po rta k n pei e;u i z n n r y t c tl e wi d e e g wie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装置
1本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
(1)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传统的MPPT控制算法各自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改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效果,将各种传统MPPT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相互取长补短。

把固定参数法、扰动观察法和电导增量法相结合得到的复合MPPT算法。

对复合MPPT控制算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建立多种模型,比较仿真结果,关注模型的简单性和跟踪时间和效果,并把模型移植到硬件平台进行调试。

(2)搭建基于单片机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和控制以及直流变换等功能,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示意图1所示。

图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示意图
(3)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通过电压电流检测电路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经A/D端口送入微控制器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分析计算后,微控制器通过驱动模块输出PWM(脉宽调制)脉冲控制信号调节DC/DC变换器中内部开关管的通断,实现对转换电路输出电压及电流的控制。

(4)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中设计保护模块,可以对电路进行过压和过流保护,提高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1.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复合MPPT算法的简化和跟踪时效;
(2)复合MPPT算法在硬件产品的应用实现;
(3)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装置的在复杂情况下的可靠性;
2.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原理:对于一个线性电路,当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虽然太阳能电池和DC/DC转换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是在其工作点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线性电路。

因此,只要调节DC/DC转换电路的等效电阻,使之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始终等于负载电阻,就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也就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

若将太阳能电池通过变换器与负载连接,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点则由负载限定。

当负载不可以调节时,由下图可知,太阳能电池在A点的输出功率小于在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

通过调节输出电压,将负载电压调节到Ur处,使负载上的功率从A点移到B点。

而B点与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在同一条等功率线上,因此太阳能电池此时有最大功率输出。

本文采用固定电压法的控制策略
固定电压法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时工作电压与开路电压存在近似的比例关系这一特性进行控制的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图2所示为不同情况下最大功率点电压和开路电压的关系曲线。

由图2可知,最大功率点电压和开路电压的比例系数M。

约为0.76,并且在外界温度和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个比例系数的变化不大,图中的实测点和拟合直线,误差在10%以内。

图2 最大功率点电压与开路电压的关系示意图
本方案所采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列额定输出电压在19V附近,而经过转换电路降压后的输出电压为14.5V,刚好可以供12V的蓄电池充电。

DC/DC转换电路是接在直流电源和负载之间,通过控制电压的方法将不可控的直流输入变为可控的直流输出的一种变换电路,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逆变系统、开关电源和用直流电动机驱动的设备中。

本文设计的太阳能控制器通过采用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将太阳能电池的不可控输出电压转换成可控的输出电压。

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是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转换电路。

如图3所示,主电路由开关管Q、二极管D、电感L和电容C等构成。

图3 升降压式DC-DC转换电路
通过输出电压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在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要保证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案。

第一可以维持开关管的截止时间TOFF 不变,通过改变脉冲的频率f 来维持输出电压U0的稳定,这便是脉冲频率调制(PFM )控制方式DC-DC 变换器;第二可以保持脉冲的周期T 不变,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导通时间TON ,即脉冲的占空比q ,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这就是脉宽调制(PWM )控制方式DC-DC 变换器。

由于目前已经有各种型号的集成PWM 控制器,所以DC-DC 变换器普遍采用PWM 控制方式。

至于PWM 波将由AVR 系列单片机控制输出。

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是控制简单,稳定性和经济性比较好。

缺点是:当季节温差变化较大时,
Um 值也有较大的变化,常需根据季节变化对定电压控制的U m 值进行相应调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dU /dI 在最大功率点左侧变化很大,负载电流的微小扰动都会使阵列电压有较大的波动,如果系统的电压调整响应速度不快,会造成直流母线欠压并引起系统保护,从而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

因此在恒电压控制的电压闭环控制时,要求系统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3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1、DC-DC 降压变换器主回路设计
该升压电路结构选择图1所示的电路。

该变换电路设计主要是确定关键元件:输出滤波电容C 、电感L 、开关管VT 和二极管D 。

(1)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
假如输出滤波电容C 必须在VT 导通的T ON 期间供给全部负载电流,设在T ON 期间C 上的电压降≤△U 0,△U 0为要求的纹波电压。

则00U T I C ON ∆≥ ,又因为T U U U T I ON 0
-=,所以 0
000)(U U f U U I C I ∆⋅⋅-≥,选择开关频率等于50KHz ,在本设计给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计算输出滤波电容的值为:10μF ,实际选择100μF/50V 的电容。

(2) 储能电感的选择
根据电路的工作波形,电感电流包括直流平均值和纹波分量两部分。

假若忽略电路的 内部损耗,则变换器的输出能量和变换器的输入能量相等,即00I U I U I I =,所以LV OFF
I I I T T I U U I I ===000,即从电源取出的平均电流也就是流入电感的平均电流。

电感电流的纹波分量是三角波,在T ON 期间,电流的增量为L
T U I ON I =∆+;在T OFF 期间,电流将下降,其减少量为L
T U U I OFF I )(0-=∆-;在稳态下,I I ∆-=∆+。

在选择△I 时,一般要求电感的峰值电流不大于其最大平均电流的20%,以免使电感饱和;同时流过电感中的电流最小值也应大于或等于零。

实际设计时,选择电感电流的增量
I ON I I L T U I 4.1≤=∆,所以020*******.1)(4.1)(4.1I U f U U U U f U I U U U U I T U L I I I
I I I ON I ⋅⋅-≥⋅⋅-≥≥,在开关频率选择50kHz 和给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计算电感量为42μH ,实际选择100μH/2A 的电感。

电感可以买成品也可自己绕制。

(3) 开关管的选择
开关管VT 在电路中承受的最大电压是U 0,考虑到输入电压波动和电感的反峰尖刺电 压的影响,所以开关管的最大电压应满足>1.1×1.2U 0。

实际在选定开关管时,管子的最大允许工作电压值还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一般选择(2~3)1.1×1.2U 0。

开关管的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一般选择(2~3)I I 。

开关管的选择,主要考虑开关管驱动电路要简单、开关频率要高、导通电阻要小等。

本设计选择N 沟道功率场效应管IRF3205,该器件的V DSM =55V , 导通电阻仅为8mΩ,I DM =110A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4) 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在电路中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为U 0,流过的电流是输入电流I I ,所以在选择二极管时, 管子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都要留有充分大的余地。

另外选择续流二极管时还要求导通电阻要小,开关频率要高,一般要选用肖特基二极管和快恢复二极管。

本设计选用MBR10100CT ,其最大方向工作电压为100V ,最大正向工作电流为10A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说明:循环充电时,充电器提供的最高电压应有限制,6V 电池的充电电压为7.2—7.5V ,12V 电池充电电压为14.4—15V ,充电最大电流不大于额定容量值的30%A (比如2A .H 的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能大于2×0.3=0.6安培);以10小时充电率为宜(比如2A .H 的蓄电池以0.2安培为宜),若充电电流过大,则蓄电池易发热,造成极板脱落、断裂、短路以致造成爆炸、燃烧等事故。

4.硬件实现部分
本方案将重点放在最大功率控制器上,对于蓄电池的保护电路将采用现成的充放电控制器,而在太阳能阵列与充放电控制器之间连接上最大功率控制器。

图4 直流照明小系统最终完成的原理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