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备》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页 共 7页 1
一、填空
1.工艺卡内容包括: (工种 )、(施工说明 )、(工时)、(定额 )等。
2.电火花加工机床通常分为(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电火花磨削机床)。
3.成型砂轮的修整方法有(砂轮角度的修整)、(圆弧砂轮的修整)、(非圆弧曲面砂轮的修整)。
4.冲模上、下模座的机械加工包括:(铣削)、(刨削)、(磨削)、(坐标镗)、(摇臂钻)。
5.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是(制造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模具成本低)。
6. 当冲模的凸模和凹模分别加工时,必须满足的使它们的制造公差与其间隙的公差关系是(必须使它们的制造公差之和小于间隙的公差 )。
7. 导柱、导套热处理方法是(渗碳)、(淬火),表面硬度要求为:导柱(HRC 56~58);导套(HRC 50~52)。
8.在模具加工中车削加工应用主要有:(圆盘类、轴类零件)加工、(局部圆弧面的)加工 、(回转曲面的粗或半精)加工 。
9.为了获得凸凹模之间的配合间隙,常用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有:(直接加工法)、(间接加工法)、(混合加工法)。
10.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是(制造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模具成本低)。
11.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是(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塑性加工)、(铸造)。
12.冲模上、下模座的机械加工包括:(铣削)、(刨削)、(磨削)、(坐标镗)、(摇臂钻)。
13. 坐标镗床加工精度可达(0.005~0.01)毫米,表面粗糙度为(0.8um)。
14.成型磨削的方法有两种(成型砂轮磨削法)、(夹具磨削法)。
15. 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
16.导柱、导套热处理方法是(渗碳)、(淬火),表面硬度要求为:导柱(HRC 56~58);导套(HRC 50~52)。
17.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件)四种。
18.机械加工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具有比被加工零件硬得多的加工工具及加工工具作用于被加工零件上以明显的外力)。
选择题
1、有色金属的外圆加工,其精度要求为IT6级,Ra0.4um,则加工方案可选 第 页 共 7页 2 ( A )
A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B粗车 半精车 精车
C粗车 半精车 精车 精细车
2、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C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4、某导套的材料为40钢,内圆表面要达到IT7级精度,Ra0.2um则内孔,加工方案可选( A )
A钻孔 镗孔 粗磨 精磨 研磨 B钻孔 扩孔 精铰孔
C钻孔 拉孔
5、要使脉冲放电能够用于尺寸加工,必须满足 的条件。( C )
A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放电间隙尽可能的小 B要持续放电 C脉冲放电在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 ( C )
A装配图 B零件图 C工序图
8、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 C )
A 粗加工阶段 B半精加工阶段 C精加工阶段
9、下列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 B )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10、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第 页 共 7页 3
1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 B )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13 、下列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 A,B,C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1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1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机械加工工序卡
16、钻孔主要用于加工 (A,B,C)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17、下列属于终热处理后的加工方法是 (B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18、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1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2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三、设计冷冲模时,为了改善模具零件结构工艺性,必须考虑哪些原则?
答:1)模具结构尽量简单。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零件,使模具结构尽量简单。
2)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件能方便地更换和调整。
3)尽可能采用标准化零部件。
4)模具零件,尤其是凸、凹模零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如:选择加工性能较好的材料,合理设计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使零件便于加工,有利于提高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第 页 共 7页 4 5)模具应便于装配。
四、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哪些?
答: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完成模具产品投入生产前的各项生产和技术准备工作。如模具产品的试验研究和设计,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各种生产资料的准备以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2)毛坯的制造过程,如铸造、锻造和冲压等。
3)零件的各种加工过程,如模具的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和其他表面处理等。
4)产品的装配过程,包括部装、总装、检验试模和油封等。
5)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生产中原材料、半成品、标准件、外构件和工具的准备、供应、运输、保管以及产品的包装和发运等。
五、粗基准选择的原则
答:1)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有几个不加工表面,则粗基准应选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者,以达到壁厚均匀、外形对称等要求。
2)对于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粗基准的选择,应按下述原则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①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为保证此项要求,粗基准应选择毛坯上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②对于某些重要的表面(如滑道和重要的内孔等),应尽可能使其加工余量均匀,对滑道的加工余量要求尽可能小,以便获得硬度和耐磨性更好且均匀的表面;③使工件上各加工表面金属切除余量最小。为了保证该项目要求,应选择工件上加工面积较大、形状比较复杂、加工劳动量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3)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他表面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4)表面粗糙且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使用一次。否则,因重复使用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会引起相应加工表面间出现较大的位置误差。
上述粗基准选择的原则,每一项都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实际应用时往往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就需要全面考虑,灵活运用,保证重点。
六、连杆锤锻模加工工艺过程?
答:1)备料:毛坯经锻造后,进行退火处理。
2)划线:钳工在模块上划出起重孔、分模面、燕尾及纵、横基准面。
3)钻起重孔,按图样要求钻起重孔。
4)刨分模面、燕尾、基准面及打印用的槽。
5)磨分模面,在平面磨床上分别磨出上、下模的分模面。
6)钳工划线,钳工划出各型槽的轮廓线、钳口、键槽尺寸线,并打印模具标记。
7)加工型槽,在仿形铣床上或电加工机床上加工型槽。若在仿形铣床上加工,可利用 ’立式铣床进行粗加工,再在仿形铣床上精铣,留出0.1~0.5mm的余量,然后加工拔长型槽及滚挤型槽到尺寸要求。若用电加工则可直接加工到所要求的尺寸。
8)修整型槽,主要修整机械加工难以加工到的窄槽、边角及小圆弧等部位。为了防止淬火时锻模出现裂纹,应将锐角磨圆,然后进行初步的校样检验。
9)铣钳口槽、键槽及毛边槽到尺寸。
10)热处理:淬火与回火,使型槽的工作型面和燕尾部分达到要求的硬度。
1 1)精加工型槽,钳工用风动砂轮修磨型槽,用样板检验各型槽,并合模浇铅检验型槽精度。 第 页 共 7页 5 12)修磨毛边槽桥部,主型槽周边倒角,并抛光各型槽表面。
13)磨平燕尾支承面及分模面。
七、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制件的精度
产品制件的精度越高,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就越高。模具精度的高低不仅对产品制件的精度有直接影响,而且对模具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以及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
模具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是保证模具精度的基本条件。今后模具零件精度将更大地依赖于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高低。
3)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
模具的最终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装配主调试,模具光整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小也主要依赖于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因此模具装配钳工技术水平是影响模具精度的重要因素。
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具制造精度水平。例如模具工作刃口尺寸在模具设计和生时,是采用“实配法”,还是“分别制造法”是影响模具精度的重要方面。对于高精度模具只有采用“分别制造法”,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和实现互换性生 产。
八、论述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
答:1)准备毛坯:用圆钢锻成六面体,并退火处理。
2)刨削或铣削六个面。在刨床或铣床上加工锻坯的六个面。
3)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面。
4)钳工划线,钻孔、攻螺纹。
5)用铣床加工外形(留磨削余量)。
6)热处理:将凸模淬火、回火处理,并检查表面硬度,硬度要求达到58~62HRC。
7)磨削上、下两平面。磨光上、下两平面,表面粗糙度Ra应低于0.8μm。
8)成形磨削。按一定的磨削程序磨削凸模的外形。
9)精修。凸模外形和凹模配间隙。
九、综合题: 根据上模座零件图,编制零件机加加工工艺路线。
加工上模座的工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