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最后冲刺回顾必记知识点十四 免疫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套重要的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合作,而免疫调节则是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重要机制。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免疫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
1. 免疫系统的分类。
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类。
先天免疫是指人体固有的防御机制,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获得性免疫则是通过接触病原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2. 免疫调节的类型。
免疫调节主要包括自身免疫和免疫耐受两种类型。
自身免疫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或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受损;免疫耐受则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但又能够识别和忽略自身抗原,从而不对自身组织产生损害。
3.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其中,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调节的关键细胞,它们能够通过识别抗原并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此外,免疫调节还涉及到各种免疫分子的参与,如细胞因子、抗体等。
4.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的免疫调节能够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过度免疫应答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同时也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因此,了解免疫调节的知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免疫调节的失调与疾病。
免疫调节失调会导致各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在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外界抗原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炎症、损伤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总之,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它通过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合作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了解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预防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免疫调节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生物新高考免疫系统知识点

生物新高考免疫系统知识点一、背景介绍在生物学的学科中,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部分。
它作为人体的防御系统,具有识别和抵御外来入侵的能力。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免疫系统成为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免疫系统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高考。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指人体内一组有机体和细胞,担负着保护人体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功能。
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抵御病原体、识别自身与非自身、产生免疫应答、记忆外来抗原等。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指在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
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
骨髓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产生和储存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细胞。
胸腺则是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地,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脾脏和淋巴结主要发挥过滤和贮存淋巴细胞、生产抗体和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功能。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主要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清道夫”,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垃圾细胞等。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被感染细胞。
T细胞和B细胞则是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
3.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细胞因子等。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能够与特定抗原结合并引发相应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分子,能够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应答。
四、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
一般分为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两个阶段。
先天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非特异性应答,它通过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非抗体介导来实现。
获得性免疫应答则需要T细胞和B细胞等细胞的直接参与,通过抗体、T细胞介导等方式来产生免疫应答。
五、免疫记忆和免疫疫苗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前次抗原侵入后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的高考知识点总结在高考生物的考试中,免疫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与免疫系统相关的高考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即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机制,它由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组成,能够对入侵的微生物起到阻拦和杀灭的作用。
获得性免疫是一种特异性的防御机制,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抗体组成,能够通过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来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有:胸腺、脾脏和淋巴结。
其中,胸腺是淋巴细胞发育和成熟能力的主要场所,而脾脏和淋巴结则是淋巴细胞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免疫反应发生的地方。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它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免疫系统有三个功能:1. 防御功能: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化学物质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来直接杀死病原体。
比如,巨噬细胞能够通过吞噬和消化入侵的微生物,而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2. 清除功能: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抗体的产生来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它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并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或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来清除病原体。
3. 记忆功能:免疫系统能够记住曾经遇到过的病原体,以便在再次感染时能够更快地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更快地清除病原体。
这就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特点。
三、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在抗击病原体的同时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系统的调节主要有两个方面:1. 自身耐受:机体通过自身耐受机制,使免疫系统不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
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能够辨识出自身抗原与非自身抗原的区别。
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时,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2. 免疫应答的调节:在抗击病原体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抑制或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全章知识点汇总1、免疫系统的组成(图4-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2、免疫器官主要是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坏)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免疫细胞发生并发育成熟的器官有(骨髓、胸腺)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有(脾、淋巴结、扁桃体)具有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器官是(扁桃体)3.淋巴结主要的分布部位及功能?(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腹股沟;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4.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脾),其功能是?(内含大量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5.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各自的功能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分泌胸腺激素,促进T细胞发育,调节免疫)6.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其中后者又可以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7.树突状细胞:分布?(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功能?(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8.巨噬细胞:分布?(机体的各个组织)功能?(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功能)9.抗原:概念?(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可能为多糖)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注意: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1也可以是自身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10.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B\树突状\巨噬),其功能是?(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1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12.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特点?(特异性)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哪些细胞可以分泌溶菌酶?(免疫细胞、唾液腺、泪腺细胞等)13.哪些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还有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因子的功能?(促进B/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14.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15.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思考:唾液、鼻液、泪液、血浆、组织液中都含有溶菌酶,如何区分是属于第一道防线还是第二道防线?15.特异性免疫: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它负责调控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免疫调节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三生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讨论,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学习。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在开始具体探讨免疫调节知识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器官和分子组成,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结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以及调控免疫反应等。
二、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一般来说,免疫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它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而体液免疫反应则由B淋巴细胞介导,它能够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者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三、免疫调节的类型和机制免疫调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
免疫激活促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以更好地应对病原体的入侵;免疫抑制则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降低,以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或免疫系统自身对机体组织的攻击。
免疫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信号、细胞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等。
细胞信号是指细胞之间通过受体和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够调控和调节细胞功能的分子,包括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等。
表观遗传调控则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发生。
四、免疫调节的相关疾病免疫调节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例如,免疫亢进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易感感染的风险,如艾滋病、结核病等。
对于高三生物学习而言,了解这些相关疾病以及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五、免疫调节的应用免疫调节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免疫调节疗法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疾病,通过调节炎症反应的平衡缓解疾病症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的整理+以病毒为背景的考点及考题归类

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7.以病毒为背景的考点及考题归类一.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构成,衣壳和核酸合称为核衣壳。
有的病毒还有囊膜和刺突等特殊结构,其核酸只有DNA或只有RNA,这是区别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类病毒是比病毒更简单的生物,它只含有核酸,无蛋白质;病毒、类病毒都属于专性寄生的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都不能独立生活,它们虽无细胞结构,但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严整的结构。
朊病毒(例如疯牛病的病原体)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
1. 下列生物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组是()A. 沙眼衣原体和噬菌体B. 肝炎病毒和噬菌体C. 病原体和烟草花叶病毒D. 肺炎双球菌和流感病毒答案:B2. 下列说法,属于病毒所具有的特征是()A. 具有细胞结构B. 既含DNA又含RNAC. 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D. 能在寄主体内繁殖答案:D 二. 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只能营寄生生活。
根据寄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性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性病毒(如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由于病毒专营寄生生活,所以培养病毒时一定要用活细胞(如动物胚胎)。
1. 一位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感染了球脓杆菌。
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
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好转?()A. 动物病毒 B. 抗毒素 C. 噬菌体 D. 疫苗答案:C2. 实验过程中需要对SARS病毒进行培养,则应选用的培养基为()A. 活的动物细胞 B. 无氮培养基C. 蛋白胨 D. 动物血清答案:A三. 病毒与人体免疫的综合考查1. 病毒作为一种抗原,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是衣壳。
高中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知识点总结人体免疫系统是保护身体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侵害的重要系统。
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协同作用以识别和消灭病原体。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效应等。
一、免疫器官1、脾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之一,位于胃的左上方。
它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产生和储存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脾脏还有利于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病原体。
2、淋巴结淋巴结是散布在全身的小型组织结节,主要位于淋巴管的交汇处。
它是淋巴液流动的关键站点,有助于清除淋巴液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淋巴结也是淋巴细胞相互交流和激活的场所。
3、扁桃体扁桃体是一些位于口咽部周围的淋巴组织。
它们是第一道防御线,能够直接与外界的病原体接触并产生针对它们的免疫反应。
扁桃体常常会发炎,形成扁桃体炎,需要及时治疗。
二、免疫细胞1、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在体内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
T淋巴细胞可以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控免疫反应的过程。
2、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类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产生抗体。
当B细胞遇到病原体时,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摧毁。
3、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一类能够吞噬和消化异物、病原体和细胞残骸的细胞。
它们对于快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至关重要,并能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三、免疫效应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通过免疫细胞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异物的一种免疫反应。
当病原体侵入体内时,T细胞会与感染细胞结合并释放细胞毒素,从而将其杀死。
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通过抗体中和病原体或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摧毁的一种免疫反应。
当病原体进入体内时,B细胞会分泌特定的抗体与其结合,从而阻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
3、记忆免疫记忆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它使得身体在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反应。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高考生物考试中,免疫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的调节,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
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机体需要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分子,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平衡炎症反应和免疫耐受。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免疫调节的主要知识点。
一、免疫调节的分类1. 自身免疫调节: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免疫平衡。
自身免疫调节包括中性调节和非中性调节两种形式。
2. 外源性免疫调节:机体通过外源性因素来调节免疫应答。
外源性免疫调节主要包括激活性和抑制性调节。
二、免疫调节的机制1.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包括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
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刺激免疫应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则能够抑制免疫应答,保持免疫平衡。
2. 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实现。
三、中性调节的机制中性调节是指机体通过维持适当的免疫应答水平,避免免疫过度或免疫不足的状态。
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失衡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使免疫应答处于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度或不足。
2.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对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
四、非中性调节的机制非中性调节主要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或非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调节。
非中性调节的机制包括:1. 免疫耐受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耐受,使机体不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免疫应答,使机体对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应答,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或不足。
五、免疫调节与疾病免疫调节在疾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不仅能够维持免疫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害,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治疗一些免疫相关疾病。
1.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十四、免疫
1.免疫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
及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后者主要是指_________ _______。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___ _____。它是由____ ____分
化、发育而来的。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________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________发育
成B细胞。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免疫细胞,以及体
液中的各种_______和_______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基础。
3.抗原是指能使机体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具有________性,也就是说抗原一般都是
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但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有时也可称为抗原,如________等;具有
________性,通常分子量大于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一种抗原只能与________或
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4.抗体是机体受________刺激,由________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
________功能的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抗体主要分布于________,也分布
于________及________中。
5.体液免疫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免疫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段;
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段;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段。
6.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免疫效应。例如细菌外毒素主要是靠________发挥作用;结核杆菌主要
是靠________发挥作用;病毒感染时,先通过________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
再通过________的作用来彻底消灭。
7.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________和________。免
疫功能过低时会引起________。
8.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的机体在________________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会________________,有明显的__________。可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
种。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结核杆菌是吗? ( ) 有些人接触过敏原时,在
过敏原的刺激下,由
________产生抗体,吸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
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出________,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的病因是抗原的________与自身的组织和器官的表面结构________,
导致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___不仅向抗原进攻的同时,也向自身的组织、器官发起进攻.有
________和________等。
2
11.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 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分两类:一类
是 ,另一类是 。艾滋病的全称是
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引起的,其病毒能够攻击人体________系统,特别是
________________。
十五、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处于主导地位。
2.向性运动是指,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而进行光合作用;
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________,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又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的结论:
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生长的部位____________。②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
________向________运输。③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从_______一侧转移到________
侧,促进________一侧的生长,横向运输的位置是__________。④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________。
4.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产生。________________虽 然
也产生生长素,但数量很少。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____________
的部位,而趋向________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5.植物生长显示出向光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长素浓度高时,促进生
长的实例:__________;在生长素浓度高时,抑制生长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6.果实正常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
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会发育成________。这个实验证明____________。
无子番茄的果皮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用它的果皮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
株在正常情况下,所结果实是________(有子或无子)。无子西瓜的果皮细胞中有________
个染色体组,若用它的果皮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在正常情况下,所结果实是
________(有子或无子)。顶端优势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在园艺、农作物栽培中,常
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整校修剪摘心.
7.试比较无于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
8.植物激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是_________,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________________。
9.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________,即生长素既能________植物生长,也能
________植物生长.这种现象与________和________等有关.
10.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