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淮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合集下载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操作手册-模块1:预防: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操作手册-模块1:预防:感染预防与控制》解读

员会审查!应执行所有建议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推荐意见(建议在呼吸防护的整体框架下使 经风险评估后!应制定或更新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
用颗粒物呼吸器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向医务工作 控制实施计划"计划应得到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委
((--
中国防痨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4 (- 5> (- !S<'1YJ1G'G:CDE?$D?D7CDE-)-4Z&9*5>L&/(-
基于中等确定性疗效证据的有条件推荐
传播控制的流程和政策"
推荐意见-建议使用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 -/风险评估,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和协
风混合模式机械通风和通过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 调人应对机构进行结核病风险评估!该评估每年应
的循环风以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向医务工作者医疗 至少开展(次"评估小组成员应熟悉患者的流动和
个体防护是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后一道防 等$"评估主要针对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的实
线!指通过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医用防护口罩等为主 施和有效性!并对之前提出改善的部分进行审查"
的一系列个人呼吸防护管理措施!以预防暴露于结 应详细记录评估结果!以供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委
核分枝杆菌高危情形下感染的风险"
呼吸防护4个层级!.指南模块(/针对这4个层级 分别提出了推荐意见#-$!指出需要将4个层级的干 预措施作为一个综合方案实施!而非单独使用其中 某一层级的干预措施!且4个层级的干预措施无优
基金项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 设项目#学科带头人2)(2(($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北京()((5+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表1.病毒分类目录附录:朊病毒注:BSL-n/ABSL-n:不同的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等级。

a.病毒培养:指病毒的分离、扩增和利用活病毒培养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包括滴定、中和试验、活病毒及其蛋白纯化、核酸提取时裂解剂或灭活剂的加入、病毒冻干、利用活病毒培养物或细胞提取物进行的生化分析、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以及产生活病毒的重组实验。

b.动物感染实验:指以活病毒感染动物以及感染动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包括感染动物的饲养、临床观察、特殊检查,动物样本采集、处理和检测,动物解剖,动物排泄物、组织、器官、尸体等废弃物处理等)。

c.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d.灭活材料的操作: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但未经验证确认后进行的操作。

e.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针对确认无感染性的材料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无感染性的病毒DNA或cDNA操作。

f.运输包装分类:按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分类包装要求,将相关病原和标本分为A、B两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分别为UN2814(动物病毒为UN2900)和UN3373。

对于A类感染性物质,若表中未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则包括涉及该病毒的所有材料;对于注明“仅限于病毒培养物”的A类感染性物质,则病毒培养物按UN2814包装,其它标本按UN3373要求进行包装。

凡标明B类的病毒和相关样本均按UN3373的要求包装和空运。

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进行包装。

g.猴痘病毒: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个人防护应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规定。

h.这里特指亚欧地区传播的蜱传脑炎、俄罗斯春夏脑炎和中欧型蜱传脑炎。

水质及其监测标准下载

水质及其监测标准下载

注:直接点击链接进入下载页面工业用水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制浆造纸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制革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_征求意见稿制革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废水水质、水量与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JC-T_730-2007_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HJ-T_92-2002_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_580-2010_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_575-2010_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_527-2010_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HJ_519-2009_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_497-2009_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_471-2009_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_2004-2010_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HJ_2003-2010_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HJ_2002-2010_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_2001-2010_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_氨法HG-T_3523-2008_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GN_18918-2002_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J_3025-93_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B-T_50109-2006_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_50102-2003_工业循环冷却设计规范GB-T_2589-2008_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_21453-2008_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编制通则GB-T_21368-2008_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GB-T_17954-2007_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_17923-1999_海洋石油开发工业_含油污水处理GB-T_15317-2009_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_1.1-2000_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J_109-87_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_102-87_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_8978-1996_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_50527-2009_平板玻璃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_50506-2009_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GB_50499-2009_麻纺织工厂设计规范GB_50376-2006_橡胶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_50335-2002_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_50161-92_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_50089-98_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_50050-2007_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_3839-83_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GB_18918-2002_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6780-2007_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L-T_5339-2006_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_543-94_电厂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标准DBJ_13-88-2007_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DB61224-2006_渭河流域陕西段污水排放标准DB12_356-2008_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1-T_180-2010_工业锅炉系统能效监测与评定DB_52-12-1999_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_44-26-2001_广东省地方标准_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_37-675-2007_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DB_37-599-2006_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DB_35-424-2001_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DB_32-1072-2007_太湖地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_DB_31-445-2009_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_31445-2009_上海市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_31-199-2009_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_31-199-1997_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_21-1627-2008_污水综合排放标准_辽宁省地方标DB_12-256-2008_污水综合排放标准_天津市地方标准DB_11-307-2005_北京地方标准_水污染物排放标准CJ_3082-1999_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_3025-93_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B_1576-2001_工业锅炉水质GBGB_14554-93_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GB_14470.1-2002_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炸药)GB_14374-93_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8-2001_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7-92_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6-92_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2941-91_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_11607-89_国家渔业水质标准F-FHZHJSZISO0038_水质_络合剂的测定_气相色谱法DL-T_1116-2009_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性能评价DB_50-247-2007_锶盐工业污染排放标准DB_33-T_769-2009_农业用水定额DB_31-374-2006_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CJ-T_48-1999_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J_58-2009_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_58-2007_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_244-2007_游泳池水质标准CECS_07-88_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2010注射用水标准其它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河南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SZHB-SJZY-01_深圳市电镀行业生产废水治理工程设SZDB-Z_23-2009_深圳市供水行业技术进步指南SL_63-94_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_条文说明SL_367-2006_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_310-2004_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D_202.5-86_灼烧减(增)量的测定SD_202.4-86_水分的测定NY-T_759-2003_农业部承压式家用太阳热水器技术条JJG_835-1993_速度-面积法流量装置检定规程HZ-HJ-SZ-0153_水质_全盐量的测定_重量法HZ-HJ-SZ-0089_水质_二硫化碳的测定_二乙胺乙酸铜HJ-T_51-1999_水质_全盐量的测定_重量法HJ-T_347-2007_水质_粪大肠菌群的测定_多管发酵法HJ-T_191-2005_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HJ_522-2009_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HANNA_C200水质分析仪使用前性能及方法确认GB-T_19923-2005_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_19772-2005_地下水回灌水质GB-T_18921-2002_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_18920-2002_城市杂用水水质GB-T_18204.29-2000_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GB-T_1576-2008_工业锅炉水质GB-T_15504-1995_水质_二硫化碳的测定_二乙胺乙酸GB-T_15441-1995_水质_急性毒性的测定_发光细菌法GB-T_14848-93_地下水质量标准GB-T_13727-92_国家标准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_13267-91_水质_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GB-T_13266-91_水质_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GB-T_12990-91_水质_微型生物群落监测_PFU法GBJ_48-83_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2005_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5084-92_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_50108-2001_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条文说明GB_4914-85_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_429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4287-92_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4286-84_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3838-2002_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_3552-83_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_3544-2008_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3544-2001_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3097-82海水水质标准GB_3097-1997_海水水质标准GB_26451-2011_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6132-2010_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6131-2010_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8-2010_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7-2010_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6-2010_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5-2010_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4-2010_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3-2010_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2-2010_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5461-2010_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9-2008_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8-2008_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GB_21907-2008_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GB_21906-2008_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5-2008_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4-2008_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3-2008_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2-2008_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1-2008_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900-2008_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805-2008_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1523-2008_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0426-2006_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20425-2006_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9821-2005_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9431-2004_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9430-2004_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8596-2001_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8466-2005_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576-2001_工业锅炉水质GB_15581-95_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5580-95_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4554-93_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4470.3-2011_弹药装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4470.3-2002_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GB_14470.2-2002_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GB_14470.1-2002_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炸药) GB_14374-93_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8-2001_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7-92_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3456-92_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_12941-91_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_11607-89_国家渔业水质标准F-HZ-HJ-SZ-ISO-038_水质_络合剂的测定_气相色谱法FHZHJSZISO0038_水质_络合剂的测定_气相色谱法DL-T_1116-2009_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性能评价DB_50-247-2007_锶盐工业污染排放标准DB_33-T_769-2009_农业用水定额DB_31-374-2006_半导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CJ-T_48-1999_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J_58-2009_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_58-2007_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_244-2007_游泳池水质标准CECS_07-88_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2010注射用水标准饮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纯水制取设备罐体制作标准城市供水水质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对策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SZDB-Z_21-2009_深圳市供水行业服务规范SN-T_2528-2010_饮用水中军团菌检测SL_219-98_水质监测规范SJG_16-2007_优质饮用水工程技术规程HJ-T_433-2008_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_338-2007_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GB-T_7701.4-1997_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_5750.9-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农药指GB-T_5750.7-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有机物GB-T_5750.5-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无机非GB-T_5750.4-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感官性GB-T_5750.13-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放射GB-T_5750.12-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微生GB-T_5750.1-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总则GB-T_5750.11-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消毒GB-T_5750.10-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消毒GB-T_14848-9_地下水质量标准GB-T_13727-92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_8537-1995_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_5750-85_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_5749-85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_5479-2006_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_19298-2003_瓶装饮水标准GB_17324-1998_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_16330-1996_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标准DB_33-339-2001_饮用矿物质水CJ-T_99_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T_94-1999_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T_3070-1999_城市用水分类标准CJ-T_206-2005_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J_41-91_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_94-1999_用净水水质标准CJ_3020-93_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ECS_46-93_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2010纯化水标准再生水再生水质标准2006年讨论稿SL_368-2006_再生水水质标准GB-T_19923-2005_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GB-T_19923-2005_再生水水质控制标准GBT_19923-2005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_19772-2005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_地下水回灌水GB-T_18921-2002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_18921-2002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_分类GB-T_18920-2002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_18920-2002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_18919-2002_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DB_3309-T_28-2008_蒸汽凝结水开式回收系统技术和CJ-T_95-2000_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CJJ_140-2010_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质词汇中国河流名称代码_附录中国河流名称代码HJ_596.7-2010_水质词汇_第七部分HJ_596.6-2010_水质词汇_第六部分HJ_596.5-2010_水质词汇_第五部分HJ_596.4-2010_水质词汇_第四部分HJ_596.3-2010_水质词汇_第三部分HJ_596.2-2010_水质词汇_第二部分HJ_596.1-2010_水质词汇_第一部分HJ_492-2009_空气质量_词汇GB-T_3163-2007_真空技术术语GB-T_20063.7-2006_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_基本机械构件GB-T_20063.3-2006_简图用图形符号第3部分_连接件与有关装置GB-T_20063.11-2006_简图用图形符号_热交换器和热发动机器件GB-T_20063.10-2006_简图用图形符号_流动功率转换器GB-T_12936-2007_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6816-86_水质_词汇_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231-87_工艺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排放标准(火工药剂)排放标准(炸药)测定_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安全技术规程及安全技术规程水处理渔业水质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污水消毒标准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_(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水过滤技术规范_征求意见稿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与工程方案设计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4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与工程方案设计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3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与工程方案设计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2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与工程方案设计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1水处理技术标准规范和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手册水处理技术标准规范化妆品行业用水标准国家重点监控污水处理厂名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TSG_G5001-2008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SYT_0006-19999_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SXQ0612-310_某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SL-Z_322-2005_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DGJ_2-85_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202.3-86试样分解JG_11-1999_钢网架焊接球节点JB-T_2932-1999_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2932-86_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HJ-T_52-1999_水质_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_372-2007_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_607-2001_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工程技术规范HJ_588-2010_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_495-2009_水质_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_494-2009_水质_采样技术指导HJ_493-2009_水质采样_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_493—2009_水质采样_样品的保存HJ_2005-2010_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__2008-2010_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__2007-2010_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__2006-2010_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CRJ_018-1998_低噪声型冷却塔HCRJ_010—1999_生物接触氧化成套装置(修订)HBC_31-2004_中小型燃油、燃气锅炉GB-T_8801-2007_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_5750.2-2006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水样的采集和保存GB-T_4751-2002_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规范GB-T_4750-2002_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_2932-1999_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GB-T_14581-93_水质_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_50334-2002_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GB_50054-95_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_12999-91_水样采集_样品的保存及采集技术规定GB_12998-91_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_12997-91_水质_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F-HZ-HJ-SZ-0000_环境水质分析DZ-T_0064.2-93_地下水质检验方法_水样的采集和保存DL-T_805.4-2004_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锅炉给水处理DLGJ_159.9-2001_电力勘测设计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DG-T_J08-2066-2009_农村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技术规范DBJ_08-71-98_民用建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定(上海市标准)DB12997-91_水质_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DB_13-T_1188-2010_钢铁企业能源介质质量控制_水质DB_11-T_627-2009_好氧降解法治理生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检测技术规范CJ-T_30-99_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全安全技术规程CJ-T_158-2002_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J_xxx-2007_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_64-95_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_64-2009_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CJJ_60-94_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_113-2007_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ECS_92-97_重金属污水化学法处理设计规范CECS_149-2003_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计规程CECS_130-2001_混凝沉淀烧杯试验方法CECS_128-2001_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AQ_4209-2010_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第7部分_基本机械构件第3部分_连接件与有关装置_热交换器和热发动机器件_流动功率转换器稿)编制说明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4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3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2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全书1要求及检测方法控制工程技术规范管理技术规定工程技术规范管件坠落试验方法验方法_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规范条文说明采集技术规定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则-锅炉给水处理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地处理系统技术规范工程设计规定(上海市标准)质质量控制_水质活垃圾非卫生填埋场检测技术规范护及其全安全技术规程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磷处理设计规程。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_2_-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_2_-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04-12 发布2007-11-01实施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Part 1: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前言此次修订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

本部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卫生标准所采用的概念及其定义,并增加了以下内容:——超限倍数及其应用;——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定义;——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参考分类、标识及其应用;——致敏性物质的标识及其应用;——经皮标识的应用。

b)对某些标准值进行了调整:——修订了乙腈、乙酸甲酯的接触限值;——增订了百草枯、毒死蜱、氯乙酸、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萤石混合性粉尘呼尘的接触限值。

c)删除了GBZ2-2002中47种粉尘的PC-STEL值和164种化学物质的带*号的PC-STEL值。

d)增加参考致癌性标识59项,致敏性标识9项,经皮标识10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志、李涛、梁友信、杨磊、王生、张敏、吕伯钦、吴维皑、徐伯洪、刘占元、郑玉新、闫慧芳、陈卫红、谷京宇、杜燮祎、周志俊、夏昭林、何丽华、赵一鸣、黄汉林、缪剑影、刘晓延、张幸、雷玲、朱菊一。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 2-2002。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workplacePart 1: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GBZ 2.1-2007代替GBZ 2-20022007-0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07-11-01 实施前言此次修订将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 2-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

本部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卫生标准所采用的概念及其定义,并增加了以下内容:——超限倍数及其应用;——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定义;——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参考分类、标识及其应用;——致敏性物质的标识及其应用;——经皮标识的应用。

b)对某些标准值进行了调整:——修订了乙腈、乙酸甲酯的接触限值;——增订了百草枯、毒死蜱、氯乙酸、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萤石混合性粉尘呼尘的接触限值。

c)删除了GBZ2-2002中47种粉尘的PC-STEL值和164种化学物质的带*号的PC-STEL值。

d)增加参考致癌性标识59项、致敏性标识9项、经皮标识10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志、李涛、梁友信、杨磊、王生、张敏、吕伯钦、吴维皑、徐伯洪、刘占元、郑玉新、闫慧芳、陈卫红、谷京宇、杜燮祎、周志俊、夏昭林、何丽华、赵一鸣、黄汉林、缪剑影、刘晓延、张幸、雷玲、朱菊一。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目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 3 4 污水排放控制要求.................................................................................... 4 5 污染物监测要求...................................................................................... 9 6 实施要求........................................................................................... 1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钴的测定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1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总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水质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9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称量法 .............................................. 23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25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在线测定 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 ................................ 27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水质 甲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30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水质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3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水质 1,2-二氯乙烷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6 附 录 J (规范性附录) 水质 乙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39 附 录 K (规范性附录) 水质 丙烯醛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42 附 录 L (规范性附录)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铜试剂亚铜分光光度法................................... 45 附 录 M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 4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ICS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代替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the workplacePart 1: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2007-04-12发布2007-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此次修订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

本部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卫生标准所采用的概念及其定义,并增加了以下内容:——超限倍数及其应用;——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定义;——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参考分类、标识及其应用;——致敏性物质的标识及其应用;——经皮标识的应用。

b)对某些标准值进行了调整:——修订了乙腈、乙酸甲酯的接触限值;——增订了百草枯、毒死蜱、氯乙酸、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萤石混合性粉尘呼尘的接触限值。

c)删除了GBZ2-2002中47种粉尘的PC-STEL值和164种化学物质的带*号的PC-STEL值。

d)增加参考致癌性标识59项,致敏性标识9项,经皮标识10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志、李涛、梁友信、杨磊、王生、张敏、吕伯钦、吴维皑、徐伯洪、刘占元、郑玉新、闫慧芳、陈卫红、谷京宇、杜燮祎、周志俊、夏昭林、何丽华、赵一鸣、黄汉林、缪剑影、刘晓延、张幸、雷玲、朱菊一。

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家住房北城的王大妈,最近到南城亲戚家串门,发现当地政府出资建了一个居家养老中心为老人提供送餐、免费量血压等服务。

王大妈觉得自己的社区也应该建这样的中心,于是联合本社区老人提出建议。

根据需求的类型判断,王大妈和其他老人们反映的是( )。

A.规范性需要B.感觉性需要C.比较性需要D.表达性需要2.下列关于伦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伦理分为个人伦理、专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三个层面B.个人伦理是人们对个人行为的特别控制和调适,其标准可能低于或高于社会伦理标准C.通常专业伦理应该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结合行业本身特点,形成特定的群体行为规范D.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重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伦理的内容E.社会伦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持有的共同的、最基本的行为期望3.()是建立小组的最基本的目标。

A.明确小组的总目标B.建立沟通目标C.建立需求目标D.建立实质目标4.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管理办法》,应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提供的救助服务是( )。

A. 提供乘车凭证,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返回其住所B. 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基本食物,每日餐费标准不得低于20元C.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并按性别分室住宿D.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5.社会工作者接触居民.在维持对话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问、理解和测试。

社会工作者要能够跨越年龄、性别、信仰、种族乃至家庭背景差异,去理解居民的内心世界,能够体会到居民的感受,此属于()技巧。

A.聆听B.同理心C.分享感受D.体谅6.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

A.行为B.个体C.群体D.环境7.社区社会工作者利用周末为青年人举办一个关于健康的小组讨论,发现某人一直用手机玩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淮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淮府办[2005]133号
【发布部门】淮南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5.09.23
【实施日期】2005.09.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淮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府办[2005]133号)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淮南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9—2010年)》,我
市将开展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疫情监测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南市吸毒人群艾滋
病监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淮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国家级吸毒人群综合监测点的工作,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05年度艾
滋病综合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我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实施方案。
2 / 2

一、监测目的
(一)掌握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情况和相关行为现状,为艾滋病流行提供早期预
警。
(二)为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
二、监测原则
(一)多部门配合:卫生、公安、司法、宣传、社区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
证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保密纪律:尊重被调查者隐私权,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监测中的敏感
问题和相关信息。
(三)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方案执行,并符合有关伦理要求,获得被调查者口
头的知情同意。
三、监测的范围与对象
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的对象为社区、看守所、拘留所、
戒毒所内吸毒者。
四、职责分工
(一)疫情监测工作由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