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P五大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pp颗粒生产工艺

pp颗粒生产工艺

pp颗粒生产工艺PP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塑料制品、纺织品、包装材料等。

PP颗粒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准备、熔融挤出、颗粒精炼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PP颗粒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其物理性质和生产工艺都与原料密切相关。

首先需要将聚丙烯树脂通过颗粒塑化机加热熔化,并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如抗氧剂、阳离子抑制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接下来是熔融挤出。

将熔化的聚丙烯树脂通过挤出机进一步加热,使其变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熔融塑料状。

挤出机通过旋转的螺杆将熔融塑料送入模头中,并通过模头的特定结构形成颗粒状的PP物料。

挤出机的挤压能力和速度可以通过调整螺杆的转速和前后段的温度来控制。

最后是颗粒精炼。

挤出机生产的PP颗粒往往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和不均匀性。

为了提高颗粒的质量,需要对颗粒进行精炼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热风干燥机将颗粒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利用气流的作用将杂质和不均匀分散在颗粒中。

然后将精炼后的颗粒通过冷却机冷却并收集起来。

这样就得到了高质量的PP颗粒。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和参数控制。

首先是原料的质量控制。

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并调整添加剂的比例和配方,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其次是挤出机的运行参数控制。

包括挤压能力、转速和温度等,这些参数应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最后是颗粒的精炼处理。

通过控制温度和干燥时间等参数,可以达到杂质和不均匀性分散的目的。

总之,PP颗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挤出和颗粒精炼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的原料选择和工艺调整,可以得到高质量的PP颗粒,满足各个行业对塑料原料的需求。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其聚合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气相法。

①淤浆法。

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

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③气相法。

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

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

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聚丙烯(PP)成型主要特性(1)物理性能:聚丙烯(PP)为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最轻的品种之一,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14h的吸水率仅为0.01%。

分子量约8~15万之间,成型性好。

但因收缩率大,原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2)力学性能聚丙烯(PP)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硬度、弹性都比高密度PE(HDPE)高。

突出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7×10^7)次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

(3)热性能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熔点在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

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150℃也不变形。

脆化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热性不如PE。

(4)化学稳定性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能使PP软化和溶胀,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

所以,PP适合制作俄中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5)电性能聚丙烯(PP)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击穿电压也很高,适用作电器配件等。

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

(6)耐候性聚丙烯(PP)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丙酸二月桂脂,炭黑式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聚丙烯合成工艺流程

聚丙烯合成工艺流程

聚丙烯合成工艺流程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树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聚丙烯的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和后处理三个关键步骤。

原料准备1.丙烯单体:聚丙烯的合成以丙烯为单体,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烃类化合物。

在工业生产中,丙烯单体质量纯度要求高,通常通过精炼和分离来获得高质量的丙烯单体。

2.催化剂:聚丙烯的合成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锌、钛等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对于聚丙烯的性能和产率有着重要影响。

3.溶剂:在聚合反应中,溶剂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反应效率并控制聚合过程。

聚合反应1.引发聚合:在合成聚丙烯的过程中,丙烯单体首先被引发聚合。

引发聚合过程中,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作用于丙烯单体,引发聚合反应的发生。

2.链增长:引发聚合之后,丙烯单体的分子通过链增长反应逐渐连接成线性结构,形成聚丙烯聚合物。

3.控制条件:在聚合反应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溶剂浓度等反应条件,以确保聚合反应的高效进行,并控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后处理1.分离纯化:聚合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聚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通常通过溶剂提纯、结晶、析出等方法获得高纯度的聚丙烯。

2.加工成型:纯化后的聚丙烯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态的成品,例如聚丙烯颗粒、片材、纤维等,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纺织品等领域。

3.质量检测:最后,经过后处理的聚丙烯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聚合度、分子量、熔点等多项指标的测试,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聚丙烯的合成工艺流程涉及原料准备、聚合反应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控制好反应条件和操作技术,以获得高品质的聚丙烯产品。

1。

世界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

世界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

世界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
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和薄膜等领域。

世界上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种:
1. 偏聚工艺(Isotactic Polymerization):通过催化剂催化聚合
丙烯单体,使其形成偏聚结构的聚丙烯。

该工艺广泛应用于商业聚丙烯的生产,具有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2. 股聚工艺(Syndiotactic Polymerization):通过特殊催化剂
催化聚合丙烯单体,使其形成股聚结构的聚丙烯。

这种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3. 合金工艺(Alloying):将聚丙烯和其他材料进行混合,形
成聚丙烯合金。

这种工艺可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使其具有更多的应用领域。

4. 吹膜工艺(Blow Molding):将熔融的聚丙烯注入吹膜机中,通过气流的作用将其吹膨成薄膜。

吹膜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厚度和用途的聚丙烯薄膜。

5. 压力挤出工艺(Compression Molding):将熔融的聚丙烯注入模具中进行压力挤出,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压力挤出工艺常用于生产聚丙烯制品,如瓶子、管道等。

6. 注塑工艺(Injection Molding):将熔融的聚丙烯注入注塑
机中,通过模具的作用使其凝固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工艺广泛应用于聚丙烯制品的生产,如塑料零件、容器等。

以上是世界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不同工艺在应用领域、成本效益等方面具有差异,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PP生产工艺是指聚丙烯(Polypropylene)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

P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件、电子设备、家居用品等领域。

以下将介绍PP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PP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聚丙烯通常以颗粒的形式出现,所以需要将原料聚丙烯颗粒进口到生产现场。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和添加剂,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

这些原料都需要检查质量,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第二步是熔融和挤出。

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熔融设备中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熔融聚丙烯。

然后,将熔融聚丙烯通过挤出机推入模具中。

挤出机是一种通过螺杆进行挤压的设备,使熔融聚丙烯流经模具,形成所需的形状。

挤出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颜料、增塑剂等,以改变材料的颜色、硬度等特性。

第三步是注塑成型。

在挤出的基础上,将熔融聚丙烯注入注塑机中。

注塑机会给熔融聚丙烯施加高压,使其充满整个注塑模具的空腔。

一旦熔融聚丙烯冷却凝固,就可以打开模具,将注塑件取出。

注塑成型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PP制品,如瓶子、盆子、盒子等。

第四步是后续加工。

在注塑成型后,还需要对成品进行一些后续加工,以提高其质量和性能。

一般来说,后续加工主要包括修整、打磨、冷却等工序。

修整是将产品的边缘和表面进行修整,使其平整。

打磨是为了去除产品表面的瑕疵,使其光滑。

冷却是通过空气或水冷却,使产品能够迅速硬化和固定。

最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对于每一个生产出的PP制品,都需要经过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验通常包括外观、尺寸、重量、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产品将被包装,以方便运输和存储。

总之,PP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融和挤出、注塑成型、后续加工、质量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PP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丙烯成型工艺有哪些

聚丙烯成型工艺有哪些

聚丙烯成型工艺有哪些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各种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制造过程中,聚丙烯成型工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丙烯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的聚丙烯成型工艺,通过在高温下将聚丙烯熔化到一定程度,然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结构丰富的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原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常见的注塑成型设备有单螺杆注塑机、双螺杆注塑机等。

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主要用于生产空心产品,如塑料瓶、塑料容器等。

这种工艺是将聚丙烯预先加热软化,然后通过高压空气将软化的聚丙烯吹塑成型。

吹塑成型适用于生产中小型的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廉的优点。

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聚丙烯颗粒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通过挤出机将熔化的聚丙烯挤出成型,形成连续的型材或板材。

这种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如管材、板材、型材等。

挤出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

压延成型压延成型是将聚丙烯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压延机将熔融的聚丙烯压延成型,常用于生产板材、薄膜等产品。

压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厚度均匀的产品制造。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主要聚丙烯成型工艺外,还有热压成型、吸塑成型等其他成型工艺。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量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至关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产品结构、尺寸、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需求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聚丙烯成型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1。

pp带生产工艺

pp带生产工艺

pp带生产工艺背景介绍:PP(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

PP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高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因此被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塑料容器、管道、塑料袋等。

PP生产工艺:PP的生产主要通过烯烃聚合工艺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石化原料准备:石化原料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它们经过精炼和分离处理,得到纯净的聚丙烯单体。

2. 聚合反应:聚丙烯单体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聚合反应,使单体分子连接成长链状聚合物。

聚合反应通常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剂的选择和控制条件的优化对于聚合反应的效果非常重要。

3. 挤出和成型:聚合物混合物被挤出形成连续的塑料带或坯料。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注射模具、挤出模具或吹塑成型来实现,取决于所需的最终产品形状和尺寸。

4. 热处理和加工:塑料带或坯料进一步进行热处理和加工,以增加强度和改善塑料的物理性能。

5. 检验和包装:经过热处理和加工后,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合格的产品随后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注意事项:在PP的生产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 原料质量的控制:石化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和质量。

2. 温度和压力控制:聚合反应需要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才能进行顺利。

恰当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可以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3. 催化剂选择和添加量控制: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性能。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添加量。

4. 挤出和成型工艺控制:挤出和成型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速度)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总结:PP的生产经历了原料准备、聚合反应、挤出和成型、热处理和加工、检验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温度和压力、催化剂选择和添加量以及挤出和成型工艺参数。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要紧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 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刻里一直是最要紧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要紧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纳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纳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要紧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纳一种专门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五大生产工艺
一、溶液法工艺
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该工艺采
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催化剂
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额外补
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
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固体聚合物用庚烷或类似的烃萃取进一步提
纯,同时也除去了无定形聚丙烯,取消了使用乙醇和多步蒸馏的过程,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与
浆液法产品相比模量更低、韧性更高的特殊牌号产品。溶液法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
聚合温度高,加上由于采用特殊的高温催化剂使产品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已经不再用于生产
结晶聚丙烯。

二、淤浆法工艺
淤浆法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从1957年第
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
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
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
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
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
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
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
共聚物产品等。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三、本体法工艺
本体法工艺按聚合工艺流程,可以分为间歇式聚合工艺和连续式聚合工艺两种。
1、间歇本体法工艺:间歇本体法聚丙烯聚合技术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成功的生产技术。
间歇本体法工艺优点:生产工艺技术可靠,对原料丙烯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所需催化剂国内
有保证,流程简单,投资省、收效快,操作简单,产品牌号转换灵活、三废少,适合中国国
情等。

间歇本体法工艺缺点:生产规模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装置手工操作较多,间歇生产,自
动化控制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原料的消耗定额较高;产品的品种牌号少,档次不高,
用途较窄。
目前,我国采用该法生产的聚丙烯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2、连续本体法工艺:主要包括美国Rexall工艺、美国Phillips工艺以及日本Sumitimo
工艺。 Rexall工艺:Rexall本体聚合工艺是介于溶剂法和本体法工艺之间的生产工艺,由
美国Rexall公司开发成功,采用立式搅拌反应器,

2、连续本体法工艺:主要包括美国Rexall工艺、美国Phillips工艺以及日本Sumitimo
工艺。

Rexall工艺:Rexall本体聚合工艺是介于溶剂法和本体法工艺之间的生产工艺,由美国
Rexall公司开发成功,采用立式搅拌反应器,用丙烷含量为10%-30%(质量分数)的液态丙
烯进行聚合。在聚合物脱灰时采用己烷和异丙醇的恒沸混合物为溶剂,简化了精馏的步骤,
将残余的催化剂和无规聚丙烯一同溶解于溶剂中,从溶剂精馏塔的底部排出。以后,该公司
与美国El Paso公司组成的联合热塑性塑料公司,开发了被称为“液池工艺”的新生产工
艺,采用Montedison -MPC公司的HY-HS高效催化剂,取消了脱灰步骤,进一步简化了工艺
流程。特点是以高纯度的液相丙烯为原料,采用HY-HS高效催化剂,无脱灰和脱无规物工序。
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聚合热用反应器夹套和顶部冷凝器撤出,浆液经闪蒸分离后,单体循
环回反应;
Phillips工艺:由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特点是采用独特的
环管式反应器,这种结构简单的环管反应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总传热系数高,单程
转化率高、流速快、混合好、不会在聚合区形成塑化块、产品切换牌号的时间短等优点。可
以生产宽范围熔体流动速率的聚聚物和无规聚合物;
Sumitimo工艺:由日本Sumitimo(住友)化学公司于1974年开发成功。基本上与Rexene
本体法相似,但Sumitimo本体法工艺包括除去无规物及催化剂残余物的一些措施。通过这
些措施可以制得超聚合物,用于某些电气和医学用途。Sumitimo本体法工艺使用SCC络合
催化剂(以一氯二乙基铝还原四氯化钛,并经过正丁醚处理),液相丙烯在50-80℃、下进
行聚合,反应速率高,聚合物等规指数也较高,还采用高效萃取器脱灰,产品等规指数为
96%-97%,产品为球状颗粒,刚性高,热稳定性好,耐油及电气性能优越。
四、气相法工艺

目前工业上普遍应用的气相法工艺主要有Univation公司的Unipol工艺、BP公司的
Innovene工艺和Basell公司的Sphefilene工艺。

气相法工艺主要特点:采用独特的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用这种独特的反应器,
因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范围很窄,可以生产刚性和抗冲击性非常好的共聚物产品。这种接近平
推流的反应器可以避免催化剂短路。当有乙烯存在时,可以生成大颗粒共聚物,而不是在均
聚物颗粒内生成细粉,这些细粉将降低共聚物的低温冲击强度,并形成不必要的胶状体。因
此,气相法工艺很窄的反应停留时间分布可以实现用多个全混反应釜均聚反应器才能生产的
高抗冲共聚物的要求。另外,由于这种独特的反应器设计,气相法工艺的产品过渡时间很短,
理论上产品的过度时间要比连续搅拌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短2/3,因而产品切换容易,过
渡产品很少。

五、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
工艺主要包括巴塞尔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的Hypol工艺、北欧化工公
司的Borstar工艺等。

1、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由巴塞尔(Basell)聚烯烃公司开发成功。该技术自
1982年首次工业化以来,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Spheripol工艺是一种液相预聚合同液相均聚和气相共聚相结合的聚合工艺,工艺采用高效
催化剂,生成的PP粉料粒度其催化剂生产的粉料呈园球形,颗粒大而均匀,分布可以调节,
既可宽又可窄。可以生产全范围、多用途的各种产品。其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的特点是净度
高,光学性能好,无异味。

2、Hypol工艺:Hypol工艺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成功,采用
HY-HS-II催化剂(TK-II),是一种多级聚合工艺。它把本体法丙烯聚合工艺的优点同气相
法聚合工艺的优点融为一体,是一种不脱灰、不脱无规物能生产多种牌号聚丙烯产品的组合
式工艺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