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合集下载

[古典舞,中国]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

[古典舞,中国]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

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一、中国古典舞的产生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是欧阳予倩先生所提出,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得到了当时舞蹈界人士的最终认可,因此在1950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从字面的视角来说,中国古典舞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中国古典舞是指所有被古典化过程化过了的中国舞蹈;而狭义的中国古典舞所指的则是已经被中国舞蹈界所承认并且达成了共识的、被我们今天称为"中国古典舞的特定舞种,即指在某些指定的传统风格和民族审美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训练中与之有共同性的因素,再加以发展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要求的舞蹈形式的舞蹈。

它的产生是对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复兴,更是对传统古典舞蹈的再造。

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只有60多年,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典舞中加上了"当代二个字。

中国古典舞曾经被一些人称为"戏曲舞蹈,是因为从它的诞生日起就与戏曲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关系,直接以戏曲京、昆中的舞蹈为载体。

虽然,从本质上讲戏曲舞蹈和传统舞蹈拥有共同的原则和审美特征,但戏曲和舞蹈也是各自拥有自己特殊规律的两种类型的表现艺术。

中国古典舞只有把自己从戏曲舞蹈中摆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舞蹈规律,才能真正地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

因此,这就成为今后舞蹈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中国古典舞的争议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破坏,即新事物,而非旧事物。

已故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先驱吴晓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古典舞的名称,是从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才形成的。

30多年来古典舞走过了摸索、尝试的过程。

由于对传统理解的概念不同,所以时至今日对古典舞认识上的争议最多,而古典舞的发源地舞蹈学院,又是认识上最为活跃的地方。

我认为最值得我们今天研究的,应是古典舞如何表现给今人看的问题,是如何超越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问题。

因为越是严格的学习,表现古人的动作越是学得准确,那么越不易走出古人情感与形式的模式。

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趋势中国民间舞融合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艺术元素,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而魅力的艺术形式。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条件下,中国民间舞也在追求新的发展趋势,以更贴近年轻观众、融入国际舞台的方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首先,中国民间舞趋向专业化发展。

过去,中国民间舞大多由民间艺术团体或非专业人士表演,缺乏系统的培养和专业的演出。

然而,随着对民间舞独特价值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专业舞者开始对中国民间舞进行研究与表演。

专业舞者的加入使得中国民间舞在舞蹈技巧、舞台呈现等方面得到提升。

其次,中国民间舞趋向创新融合。

传统的中国民间舞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扎根于人们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对舞台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新颖的创新元素。

因此,中国民间舞从原汁原味的表演形式中吸取灵感,融入当代舞蹈技巧和舞台美学,创造出更有个性化和现代感的舞蹈作品,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再次,中国民间舞趋向国际化发展。

中国民间舞的独特艺术魅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间舞作品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舞蹈艺术风采。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舞蹈技巧还是在主题内容上都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国际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中国民间舞趋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间舞蹈传统。

中国民间舞应该发展成一个包容和宣扬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平台,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舞蹈遗产,同时推动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交流与合作。

同时,中国民间舞也正积极参与与其他表演艺术的融合。

与戏曲、音乐、乐器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扩展了中国民间舞的表现领域,也使其更富有魅力和创新。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各个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总结起来,中国民间舞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走向专业化、创新融合、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民间舞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花朵,为人们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引言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提供参考。

一、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题材和风格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不仅有传统的民间舞蹈作品,如《大锅饭》、《扭秧歌》等,还有针对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如《城市记忆》、《乡村振兴进行曲》等。

还有一些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舞蹈作品,如舞剧《白毛女》、《精忠岳飞》等,这些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2. 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不仅有传统的舞蹈编排和编舞技法,还有现代舞蹈技巧和舞台表达方式的融合,例如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元素的引入。

还有一些跨界合作的创作,如舞蹈与影像、舞蹈与声乐、舞蹈与戏剧等形式的艺术融合,丰富了舞蹈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形式。

3. 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呈现出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多样化,还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深度融合。

一些传统的民族舞蹈作品进行了现代化的再创作,使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得以交融;一些新创作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新作品。

1.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面临着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基和灵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传统纯正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发展则是推动舞蹈艺术不断更新、拓展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既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内涵,又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性鲜明的新作品。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古典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舞蹈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世人瞩目。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舞经历了多次传承和创新,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相和歌》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舞传承与创新的精髓。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融合了民间舞蹈和戏曲艺术的元素,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和歌》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支古老舞蹈,最早流传于明代宫廷,后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变革和发展,至今仍在舞台上演绎。

《相和歌》以其原汁原味的古典舞风格和深邃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舞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传承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典舞的传承,延续了古代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作,保护了古典舞独有的艺术特点。

《相和歌》作为明代宫廷舞曲的代表,保留了古代舞蹈的优雅和华贵。

舞蹈中的脚步轻盈,身姿端庄,手势优美,完美表现了古代贵族的高贵气质。

通过舞者的优雅动作和整齐划一的队形,观众能够体会到古代宫廷文化的瑰丽与典雅。

古典舞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长期的发展中,舞蹈家们不断探索创新,为舞蹈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

《相和歌》在传承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充分展现了古典舞蹈的时代特色和现代审美观。

舞蹈编排上融入了更多的舞蹈段落和动作,既保持了原有的古典舞形式,又增加了舞蹈的变化和丰富性。

同时,音乐和道具的运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除了《相和歌》本身的传承和创新外,现代舞蹈家们在表演上也注入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和情感。

他们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理解,使舞蹈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例如,一些舞者在舞蹈中加入了个人的独特动作,展示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演绎。

这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和歌》的内涵和艺术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国古典舞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发展壮大。

中国舞蹈艺术PPT课件

中国舞蹈艺术PPT课件
中国舞蹈艺术ppt课件
目录
• 中国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舞蹈的类型与特点 • 中国舞蹈的表演与创作 • 中国舞蹈的文化内涵 • 中国舞蹈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与传播 • 中国舞蹈的未来展望
01
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蹈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时期
起源背景
中国舞蹈起源于远古时期,随着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开始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 、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等。
详细描述
街舞起源于美国,近年来在中国广受欢迎。街舞的动作和风 格多样,包括嘻哈、霹雳舞、嘻哈摇滚等。街舞注重个性和 创意的表达,通常在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表演,展现了年 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03
中国舞蹈的表演与创作
舞蹈表演技巧
身体控制与协调
节奏感与表现力
中国舞蹈注重身体的控制和协调性,要求 舞者能够灵活运用身体各部位,展现出流 畅、协调的舞蹈动作。
国际比赛与演
01
02
03
国际舞蹈比赛
中国舞蹈演员在国际舞蹈 比赛中屡获殊荣,如世界 舞蹈比赛、黑池舞蹈节等 ,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商业演出
中国舞蹈团体在国际舞台 上进行了商业演出,吸引 了大量观众,提高了中国 舞蹈的国际知名度。
巡回演出
中国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 项目,如“欢乐春节”、 “中国文化年”等,推动 了中国舞蹈的海外传播。
人才培养
加强专业教育
提高舞蹈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国际 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舞蹈人才。
重视跨界合作
鼓励舞蹈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培养复合 型舞蹈人才,推动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加强实践锻炼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让舞蹈人才在实践中 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论古典舞剧《铜雀伎》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论古典舞剧《铜雀伎》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雀伎 》研 究现状 的基础 上 ,从剧 本创作 、舞 姿审美及动 作语汇和组合 这三个方面 ,来探索 《 铜 雀伎》未来 的研 究方 向及其对舞蹈创作 、教学及 艺术实 践的价 值。
关键 词 : 《 铜雀伎》 ; 孙颖 ;研究现状 ;研 究方 向
作 为 中 国古 典舞 的 ~个 独 具特 色 的分 支流 派一一 “ 汉唐 古 典 舞 ”可 以说走 出了一条 “ 另辟蹊径 ”的发展 道路 。而 作为 “ 汉 唐古 典舞 ”流 派启 蒙之 作 、代表 之作 及开 山之作 的 舞剧 《 铜雀 伎 》, 则 集中体现 了该流 派的 审美 理想 、风 格特 色以及 目前 的艺术成就 。而
黄 河之 声
2 0 1 5 年第 1 3 期
论 古 典 舞 剧 铜 雀 伎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方 向
王日 土 晶 日 佟 I 令明 萌
( 河北 民族师范学 院,河北 承德 0 6 7 0 0 0 )
摘 要: 古典舞剧 《 铜 雀 伎 》 凝 聚 了汉 唐 古 典 舞 流 派 创 始 人 一 一 孙 颖 先 生 毕 生 的 心 血 及 艺 术经 验 。本 文 将 在 回 顾 《 铜
典舞 ”的 审美 特色及 风格特 点等更为深 广的 内容 。尤其在 目前 中国
古 典舞所 处 的 “ 三 足鼎 立 ”、“ 各家 争鸣 ”的现 状 中,“ 古典 舞 ”的
进一 步探索 与发展 ,在 实质上 要求对于 既有的 古典舞经典剧 目进行
剖 、评论和 总结 。而 孙颖先生 的代表作一一 《 铜雀 伎》在 目前的学 界研 究得 尚不充分 ,甚至可 以用 “ 问津 者寥寥 ”来形容 也不为过 。
且 ,历 经 1 9 8 5 年及2 0 0 9 年 分 别 由 中 国歌 剧 舞 剧 院及 北 京 舞 蹈 学 院 两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舞台艺术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舞台艺术

中国古典舞蹈融合现代舞台艺术
说起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舞台艺术嘞融合,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哟。

你看那些古典舞者们,身姿曼妙,动作柔美,就像是从古代画卷里头走出来的仙子一样。

她们跳的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味,仿佛是在讲述一个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

但是嘞,要是光有古典舞蹈,没得点现代元素,那又显得有点单调咯。

所以说嘛,现在的艺术家们就聪明得很,他们把现代舞台艺术跟古典舞蹈结合起来,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响起,古典舞者们就开始在光影交错中翩翩起舞。

那些灯光,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把舞台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而那些现代舞台设备,比如说LED大屏、烟雾机这些,更是把舞蹈的氛围烘托得更加到位。

你再看那些舞蹈动作,既有古典的柔美,又有现代的力度和节奏感。

舞者们时而轻盈飘逸,时而刚劲有力,把古典和现代两种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观众们看得那叫一个过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说嘛,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舞台艺术的融合,那真的是一次艺术的创新和升华。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舞蹈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艺术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更让我们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融合
说起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表演艺术嘞融合,那可真是有点意思嘞。

古典舞嘛,就像咱们四川嘞老茶馆,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一招一式都透着那么股子雅致劲儿。

而现代表演艺术呢,就好比是春熙路上嘞时尚潮人,新潮前卫,啥子风格都敢尝试。

你瞧,当这两者碰到一起,嘿,那场面就热闹咯。

舞台上,古典舞者身姿曼妙,长裙飘飘,仿佛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嘞仙子;而另一边,现代表演艺术家们又是灯光闪烁,又是音效炸裂,把个舞台整得跟未来世界一样。

但你别说,这两样东西混搭起来,还真就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有时候,古典舞嘞柔美动作会突然变得力量感十足,就像是在讲述一个跨越时空嘞英雄故事;而现代表演艺术嘞大胆创新,又让古典舞焕发出了新嘞生命力,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这种融合,不光是形式上嘞碰撞,更是文化嘞交流与传承。

它让咱们这些看客,既能感受到传统艺术嘞魅力,又能领略到现代审美嘞独特之处。

就像是吃嘞一顿火锅,麻辣鲜香,啥子味儿都有,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
所以说嘞,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嘞融合,那真是既保留了传统嘞精髓,又加入了现代嘞元素,让咱们这些老百姓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舞蹈历史发展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

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

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

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

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

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

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古典舞
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
剧目内容相似。

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

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

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

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

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

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中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
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

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
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

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
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中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

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西方芭蕾舞传入中国,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

但中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

中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

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

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

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之,中国古典舞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光明的,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有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底蕴,大胆创新与借鉴时代发展精髓。

随着中国古典舞坚持不懈的发展和发扬,呈现在全世界的舞坛之中必将是全新的、辉煌的面貌。


[1]张蕊.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之我见[J].沈阳音乐学院报,2007.1.
[2]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2010.
[3]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4]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