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试卷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试卷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试卷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

1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间接最小二乘法适用于过度识别方程。( )

2. 假设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其他条件都满足,则仍用OLS 法估计参数,得到的估计量仍是无偏的,不再是有效的,显著性检验失效,预测失效。( )

3. 用一阶差分法消除自相关时,我们假定自相关系数等于-1。( )

4. 当异方差出现时,最小二乘估计是有偏的和不具有最小方差特性。( )

5. 在模型

012t t t t Y B B X B D u =+++中,令虚拟变量D 取值为(0,2)而不是(0,1),那么参数2B 的

估计值也将减半,t 值也将减半。(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单一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必然包括( )。

A .行为方程

B .技术方程

C .制度方程

D .定义方程

2、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组合,是( )。 A .原始数据 B .时点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3、计量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

A .控制变量

B .政策变量

C .内生变量

D .外生变量

4、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5、模型中其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变是( )。

A .外生变量

B .内生变量

C .前定变量

D .滞后变量 6、半对数模型

μ

ββ++=X Y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X 的绝对量变化,引起Y 的绝对量变化

B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C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化

D .Y 关于X 的弹性

7、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

i

t t X Y E Y μ+=)/(

C .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其中n t ,,2,1Λ=)

8、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

i i i e X Y ++=21??β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i

e

B .),(Y X 在回归直线上

C .

Y Y

=? D .

),(≠i i e X COV

9、在模型

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23.263489=F ,

000000.0=值的p F ,则表明( )。

A .解释变量t X 2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t X 3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t X 2和t X 3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t

X 2和

t

X 3对

t

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

1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TSS 的自由度是( )。 A .n B .n-1 C .n-k D .1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怎样理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计量经济学能够在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你能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拟变量数据的实际例子吗?

3.为什么在对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之前,要对模型提出古典假定?

4.何谓虚拟变量?

四、论述题(25分)

1.(10分)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

1350092301150357

()..().().()

Ln V Ln Y Ln P Ln P

12

其中V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为人均收入、P1为食品类价格、P2为其它商品类价格。

⑴指出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是否合理,为什么?(5分)

⑵为什么经常采用交叉估计方法估计需求函数模型?(5分)

2.(15分)建立中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

t t t t C I C εααα+++=-1210

),0(~2

σεN t t=1978,1979,…,2001 其中C 表示居民消费总额,I 表示居民收入总额。

⑴ 能否用历年的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收入数据为样本观测值估计模型?为什么?(5分)

⑵ 人们一般选择用当年价格统计的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作为样本观测值,为什么?这样是否违反样本数据可比性原则?为什么?(5分)

⑶ 如果用矩阵方程E +B =X Y 表示该模型,写出每个矩阵的具体内容,并标明阶数。(5分)

五、应用题(21分)

根据中国1950—197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

t Y (单位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t X (单位亿元)的数据,估

计了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5/03 Time: 11:02 Sample: 1950 197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C 0.682674 0.235425 2.8997515 LOG(X)

0.514047

0.070189

7.323777

R-squared

0.718641 Mean dependent var 4.596044 Adjusted R-squared 0.705243 S.D. dependent var 0.301263 S.E. of regression 0.163560 Akaike info criterion -0.700328 Sum squared resid 0.561792 Schwarz criterion -0.601589 Log likelihood 10.05377 F-statistic 53.63771

Durbin-Watson stat

0.518528 Prob(F-statistic)

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回答下面各题:

(1)根据以上回归结果,写出回归分析结果报告。(7分)

(2)分析该结果的系数显著性。(6分)

(3)解释模型拟合优度的含义。(4分)

(4)试对模型结果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4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题分10 20 24 25 21 100 得分

评阅人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

2. D

3. C

4. B

5.B

6. C

7. C

8.D

9.C 10. B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

答: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经济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分析的发展,是经济学向更加精密更加科学发展的表现,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各种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进行精确数量分析的客观要求。

毫无疑问,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化和现代化,要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成为一门能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发展的科学,那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学习代西方经济学先进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计量经济学,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原理运用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去,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计量经济学。

4.

答:(1)时间序列数据如: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各年商品的零售总额、各年的年均人口增长数、年出口额、年进口额等等;

(2)截面数据如:西南财大2002年各位教师年收入、2002年各省总产值、2002年5月成都市各区罪案发生率等等;

(3)混合数据如:1990年~2000年各省的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教育投入等等;

(4)虚拟变量数据如:婚否,身高是否大于170厘米,受教育年数是否达到10年等等。

5.

答: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量是该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具有无偏性、有效性、线性。总之,作古典假定是为了使所作出的估计具有较好的统计性质和方便地进行统计推断。

6.

答:(1)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如职业、性别对收入的影响,教育程度,季节因素等往往需要用定性变量度量。为了在模型中反映这类因素的影响,并提高模型的精度,需要将这类变量“量化”。根据这类变量的属性类型,构造仅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这类变量为“虚拟变量”。

四、论述题(25分)

1.(10分)

答:⑴ 对于以购买食品支出额位被解释变量的需求函数模型,即

μαααα++++=)ln()ln()ln()ln(231210P P Y V

参数1α、2α、3α估计量的经济意义分别为人均收入、食品类价格、其它商品类价格的需求弹性;由于食品为必须品,V 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所以1α应该在0与1之间,2α应该在0与1之间,3α在0左右,三者之和为1左右。所以,该模型估计结果中2α的估计量缺少合理的经济解释。

(5分)

⑵ 由于该模型中包含长期弹性1α和短期弹性2α与3α,需要分别采用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进行估计,所以经常采用交叉估计方法估计需求函数模型。 (5分)

2.(15分)

答:⑴ 不可以。因为历年的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收入并不是从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违背了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 (5分)

⑵ 因为历年的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具有大致相同的“价格”指数,是否将它们转换为不变价数据并不重要,不影响数据在样本点之间的可比性。 (5分)

⑶ E +B =X Y 其中

124200119791978????

?

???

??=C C C M

Y 324200020011978197919771978111?????????????=C I C I C I M M M X 13210?????? ??=B ααα 124200119791978??

?????? ??=E εεεM

(5分)

五、应用题(21分)

(1)(7分)

)log(51.068.0)?log(X Y +=

(0.24) (0.07)

71.02=R ,F =53.63,d.f.=21

(2)(6分)

首先,常数项的显著性分析。因为:由表中结果知,系数显著性检验的t 统计量的值为 2.90,查表知,

()21

,05.0962.1==>自由度t P ;而2.9>1.962,故常数项是显著不为零的。

其次,斜率的系数显著性分析:因为:由表中结果知,系数显著性检验的t 统计量的值为7.32,查表知,()21

,05.0962.1==>自由度t P ;而7.32>1.962,故斜率项是显著不为零的。

(3)(4分)

由表中结果可知,模型的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71,意味着模型解释了被解释变量样本变化的71%。 (4)(4分)

根据模型结果可知:我国在1950—1972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对于进出口总额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体地,进出口总额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约为0.51,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平均增加0.51个百分点。

计量经济学

一、(10分,每小题1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划叉,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线性回归模型中线性指的是变量线性。

2.在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中,若计算得到的 | t | 值超过临界的 t 值,我们将接受零假设。 3.综合判定系数等于残差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

4.多元回归模型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变量均是统计不显著的,则整个模型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5.双对数模型的R 2值可与对数-线性模型的相比较,但不能与线性模型的相比较。

6.为了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一个定性变量有m 类,则要引入m-2 个虚拟变量。 7.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 OLS 估计量仍然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8.杜宾——瓦特森检验是用于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的。 9.识别的阶条件是判别模型是否可识别的充要条件。

10.当模型满足古典假设时,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均值为零。

二、(20分,每小题2分)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 .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 .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 .判定系数2

R 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2.在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不严重的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则仍可用模型进行: A .经济预测 B .政策评价 C .结构分析 D .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3.在下列产生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B .数据加工 C .模型设定偏误 D .截面数据 4.在修正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 C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D .重新设定模型

5.二元回归模型中,经计算有相关系数

9985

.03,2=X X R ,则表明:

A .2X 和3X 间存在完全共线性

B .2X 和3X 间存在不完全共线性

C .2X 对3X 的拟合优度等于0.9985

D .不能说明2X 和3X 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6.White 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A .异方差性

B .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 .多重共线性 7.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SS = RSS + ESS 。则RSS 的自由度为: A .n B .n -1 C .1 D .n -2

8.利用OLS 估计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 i i X b b Y 21+= 必然通过点: A .),(Y X B .)0,(X C .),0(Y D .)0,0(

9.在利用月度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时,如果一年里的12个月全部表现出季节模式,则应该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A .12

B .4

C .3

D .11 10.简化式模型就是把结构式模型中的内生变量表示为:

A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函数关系

B .前定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C .滞后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D .外生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三、(20分)根据下面Eviews回归结果回答问题。

Dependent Variable: DEBT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31/06 Time: 08:35

Sample: 1980 199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5.6083 ()0.269042 0.7921

INCOME ()0.063573 12.99003 0.0000

COST -56.43329 31.45720 ()0.0961

R-squared 0.989437 Mean dependent var 2952.175

Adjusted R-squared ()S.D. dependent var 1132.051

S.E. of regression 124.980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66156

Sum squared resid 203062.2 Schwarz criterion 12.80642

Log likelihood -98.29245 F-statistic ()

Durbin-Watson stat 1.94020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注:DEBT——抵押贷款债务,单位亿美元;

INCOME——个人收入,单位亿美元;

COST——抵押贷款费用,单位%。

1. 完成Eviews回归结果中空白处内容。(前三空每空2分,后两空每空3分)

2. 说明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5分)

3. 写出回归分析报告,并解释参数的意义。(3分)

四、(10分)性别因素可能对年薪和工龄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试问这种影响可能有几种形式,并设定出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

五、(10分)多重共线性的实际后果和理论后果是什么?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哪些?

六、(6分)下面是一个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19.41659 Probability 0.000022

Obs*R-squared 16.01986 Probability 0.006788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31/06 Time: 10:54

Sample: 1 1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93735.7 2652973. 0.261494 0.7981

X1 135.0044 107.7244 1.253239 0.2340

X1^2 -0.002708 0.000790 -3.427009 0.0050

X1*X2 0.050110 0.020745 2.415467 0.0326

X2 -1965.712 1297.758 -1.514698 0.1557

X2^2 -0.116387 0.146629 -0.793752 0.4428

R-squared 0.889992 Mean dependent var 6167356.

Adjusted R-squared 0.844155 S.D. dependent var 13040908

S.E. of regression 5148181. Akaike info criterion 34.00739

Sum squared resid 3.18E+14 Schwarz criterion 34.30418

Log likelihood -300.0665 F-statistic 19.41659

Durbin-Watson stat 2.127414 Prob(F-statistic) 0.000022

1)写出原回归模型?(2分)

2)检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3)如何修正?(2分)

七、(10分)根据1961年到1985年期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数据,得到如下的回归模型:

()()

()

8755

.0.9979

.06933.22936.702392.20925.088544.04664.49?232==-=++-=W D R t X X Y t t t

其中:=Y 个人消费支出(1982年10亿美元),=2X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1982年10亿美元),=3

X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在回归方程的残差中存在一阶自相关吗?你是如何知道的。(3分)

(2)利用杜宾两阶段回归,将上述回归模型进行转换,重新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

28

.2.981

.066.272.3009.089.097.17?2*3*2*===++-=W D R t X X Y t t t

自相关问题解决了吗?你是如何知道的?(3分)

(3)比较初始回归和变换后的回归,PDI 的t 值急剧下降,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4)初始方程的9979.02=R 大于变换后的方程981.02

=R ,因此,初始方程的解释能力比变换后的方

程的解释能力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八、(14分)下列为一完备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t t t t t u I B C B M B B Y 13210++++= t t t t u P A Y A A M 2210+++=

其中M 为货币供应量,Y 为国内生产总值,P 为价格指数,C 为居民消费,I 为投资。

(1) 指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3分)

(2) 写出简化式模型,并导出结构式参数与简化式参数之间的关系。(3分)

(3) 用模型识别的阶条件,确定模型的识别状态。(4分)

(4) 对过渡识别的方程按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简述估计步骤。(4分)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 》课程考试卷(A )闭卷 课程代码 课程序号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如果模型中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则( D ) A 、 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也显著的 B 、 该变量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 C 、 如果P 值为12%,则该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D 、 如果P 值为2%,则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2.高斯-马尔可夫是( D ) A. 摇滚乐队 B. 足球运动员 C. 鲜美的菜肴 D. 估计理论中的著名定理,来自于著名的统计学家: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和Andrey Andreevich Markov 。 3. 以下关于工具变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 B.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不相关 C.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D. 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 4. 在含有截距项的多元回归中,校正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R 2的关系有:( B ) A. R 2<2 R B. R 2>2 R C. R 2=2 R D. R 2与2R 的关系不能确定 5.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lnY i =2.00+0.75lnX i +e i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大约增加( B ) A. 0.2% B.0.75% C.2% D.7.5% 6.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量是( B ) A.有偏的,非有效的 B.无偏的,非有效的 C.有偏的,有效的 D.无偏的,有效的 7.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则DW 统计量的近似值 …………………………………………………………… 装 订 线…………………………………………………

计量经济学试题(一)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普通最小二乘法: 2、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定义: 3、计量经济学: 4、最小样本容量: 5、多重共线性: 6、时间序列数据: 7、截面数据: 8、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二、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中,提供理论基础,提供资料依据,提供研究方法. 2、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1)截面数据;(2)时间序列数据;和(3)面板数据。 3、OLS参数估计量具有如下统计性质,即无偏性有效性一致 性、、。 4、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的最大区别在于_。 5、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被解释变量受到多个解释变量的影响的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的模型被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具、、,同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足经典假定,所以此时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最优的线性无偏估计量,又称BLUE估计量。 7、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R2 是一个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的数量指标,其值越大,拟合优度越好,其值越小,拟合优度就越差。 三、单项选择题 1、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C )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2、回归分析中定义的( 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 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A ) A.)k n /(RSS )1k /(ESS F --= B. ) k n /(RSS ) 1k /(ESS 1F ---= C. RSS ESS F = D. ESS RSS F = 4、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 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 6、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B )。 A.时效性 B.一致性 C.广泛性 D.系统性 7、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 A )原则。 A.一致性 B.准确性 C.可比性 D.完整性 8、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 B )。 A. 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 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四、判断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1

计量经济学题库 1、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为方法、以计算机技 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5、(填空)样本观测值与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残差项_______,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_______ 随机误差项____。 3、1620(填空)(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0___, T趋于____无穷___。 (2)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OLS估计值的____方差标准差_________将越大。 (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值是______非有效____,它们的方差是______增大_______。 (4) (5)一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_______相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分析__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回归分析。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是指在总体参数的各种线性无偏估计中,最小二乘估计具有_______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 估计量____________的特性。 b)检验样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简单系所分析__________和逐步分析检验法。处理。 c)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_______序列相关性___________、多重共线性检验、__________异方差性 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

计量经济学试题与答案修改汇总

《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数量关系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经济理论____、______统计学____、___数学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理论______关系,用______确定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___定量_____关系,用_____随机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数学方法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第一章绪论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理论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应用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单方程模型______和___联立方程模型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解释变量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外生经济_变量、_外生条件_变量、_外生政策_变量和_滞后被解释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经济行为理论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时间序列_数据、_截面_数据和_虚变量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完整性_、_可比性_、_准确性_、_一致性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对模型进行识别_、_估计方法的选择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经济意义检验、_统计检验、_计量经济学检验和_预测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异方差_检验、_序列相关_检验、解释变量的_多重共线性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结构分析_、_经济预测_、_政策评价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弹性分析_、_乘数分析_和_比较静力分析_。 二、单选题: 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B)学科。 A.数学 B.经济 C.统计 D.测量 2.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C)。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3.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4.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

计量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代码:070403014) 1.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2.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无偏性,有效性统计性质。 3.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拟合优度检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在计量经济建模时,对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线性化,模型β α+= X X Y 线性 化的变量变换形式为Y *=1/Y X *=1/X ,变换后的模型形式为Y *=α+βX *。 5.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在完成估计后,还需要进行检验,包括单方程检验和方程系统检验。 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 A.随机方程模型 B.行为方程模型 C.联立方程模型 D.非随机方程模型 2.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B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的(B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 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 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 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 .0i L (劳动) 4.回归分析中定义的(B )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5.最常用的统计检验准则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A )。 A.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B.多重共线性检验 C.异方差性检验 D.预测检验 6.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B )。 A.RSS=TSS+ESS B.TSS=RSS+ESS C.ESS=RSS-TSS D.ESS=TSS+RSS 7.下面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C )。 A. i i X Y 2.030?+= 8.0=XY r B. i i X Y 5.175? +-= 91.0=XY r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计量经济学题库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标准差 () () n=30 R 2 =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3.假设某国的货币供给量Y 与国民收入X 的历史如系下表。 某国的货币供给量X 与国民收入Y 的历史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货币供给量Y 对国民收入X 的回归方程,利用Eivews 软件输出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 C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F-statistic Sum squared resid Prob(F-statistic) 问:(1)写出回归模型的方程形式,并说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 (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如果希望1997年国民收入达到15,那么应该把货币供给量定在什么水平 14.假定有如下的回归结果 t t X Y 4795.06911.2?-= 其中,Y 表示美国的咖啡消费量(每天每人消费的杯数),X 表示咖啡的零售价格(单位:美元/杯),t 表示时间。问: (1)这是一个时间序列回归还是横截面回归做出回归线。 (2)如何解释截距的意义它有经济含义吗如何解释斜率(3)能否救出真实的总体回归函数 (4)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 Y X ?弹性=斜率,依据上述回归结果,你能救出对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吗如果不能,计算此弹性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 15.下面数据是依据10组X 和Y 的观察值得到的: 1110=∑i Y ,1680 =∑i X ,204200=∑i i Y X ,315400 2=∑ i X ,133300 2 =∑i Y 假定满足所有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求0β,1β的估计值; 16.根据某地1961—1999年共39年的总产出Y 、劳动投入L 和资本投入K 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 ,DW= 式下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估计量的标准误。 (1)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2)系数的符号符合你的预期吗为什么 17.某计量经济学家曾用1921~1941年与1945~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内消费C和工资收入W、非工资-非农业收入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D.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贵州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贵州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计量经济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假设样本回归函数为:∧ ∧ ∧ ++ =i i i X Y εββ10 下列哪些性质不成立( ) A. 0=∑i ε B. - -∧=Y Y 的均值 C.0=∑i i Y ε D.样本回归直线过点(_ _,Y X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Y Y y i i -=∧ ∧∑∑ B. 22)(Y Y e i i -=∑∑ C. ∑∑∑+=∧222 i i i e y y D. 22)(Y Y y i i -=∑∑ 3. 线性回归分析中,一条好的拟合直线是( ),以此为准则确定X 和Y 的线性关系。 A 、使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4. 下列关于判定系数(可决系数) R 2 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 ≤≤-R B.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个数会减少2 R 的数值。 C. 2 R 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Y 中的变异性能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

D. 2R 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 5.计量经济模型中,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则:( ) A. OLS 估计量将是一个有偏估计量 B. 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C. OLS 估计量仍然是一致估计量 D.OLS 估计量将不再具有线性性 6异方差性的诊断可以采用( ) A park 检验法 B.DW 检验法 C.方差膨胀因子判别法 D.LM 乘数检验法 7. 在研究宏观经济模型时,所使用的连续观察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等, 很可能出现( )。 A. 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 8.下面关于虚拟变量和Chow 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验证模型是否发生突变方面,Chow 检验和引入虚拟变量是殊途同归。 B . Chow 检验可以验证突变时候是否能够发生。 C . Chow 检验的原假设是:H 0=j j βα=, j=1,…,k D . 当使用Chow 检验时,两个样本容量n 1 和 n 2 ,当n 2,小于K+1时,Chow 检验将无法 进行下去。 9.假如定性变量“职称”含有讲师、副教、教授几个类别。当用“职称”作为解释变量时,应该向模型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 四个 10. 以下为Klein 与1950年建立的用于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其中包括3个随机方程、3个恒等方程,具体如下: ?????????? ?+=--=-++=+++++-++=++++=+++++=-------1 21331211221012131210121312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I K W W Y P T G I C Y u t W T Y W T Y W K P P I W W p P C γγγγμ ββββμαααα 其中,C t 为私人消费;I t 为净投资;W 1t 为私营部门投资;Y t 为税后收入;P t 为利润;K t 为资本存量;W 2t 为公共部门投资;T t 为税收;t 为日历年时间,代表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G t 为政府支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 ) A. C t I t W 1t W 2t T t K t B. C t I t W 1t W 2t P t K t

计量经济学试卷

0050339一学期课程试卷(A) 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1分,多选题11-15每题2分,共20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 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B A.减少B.增加 C.不变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C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 Ln Y=5+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B

1

? ? A .0.2% B .0.75% C .5% D .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 r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 . 越接近于 1,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 . 越接近于 0,Y 与 X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C .-1≤r≤1 D .若 r=0,则 X 与 Y 独立 8、当 DW>4-d L ,则认为随机误差项 εi A .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 .无一阶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D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 要引入 A .一个虚拟变量 B .两个虚拟变量 C .三个虚拟变量 D .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 中,检验 H 0: βi =0(i=1,2,…,k)时,所用的统计量 t = βi var(βi ) 服从 A.t(n-k+1) B.t(n-k-2) C .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 良特性有 ABC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确定性 E .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 ABCD A .经济预测 B .经济结构分析 2

初级计量经济学试卷A卷--带答案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初级计量经济学类别:□必修□选修年级:2013级开课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内,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总体回归函数给出了与自变量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值。错、应该是条件均值 2.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过程。错误,残差平方和 3.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判决系数可以相比较。正确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错, 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错 6.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系数和弹性系数相同。正确 7.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是有偏的也是无效的。错,无偏、线性 8.在高度多重共线性情况下,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减小,t值增大。错,说反了 9.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大碍。正确 10.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1. 当回归系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时,表明该系数 显著 。 2.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模型中 参数 是线性的。 3.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说明如果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古典假设,则OLS 估计量具有 最小方差 性。即最优线性无偏性BLUE. 4.多元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02 =R 。 5.如果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样本容量为11时有4500,90TSS RSS ==,则其校正的 判决系数=2R ( )45 442-11111504911k -n 1n 112 =-?? ? ? ?--=---R 。 6.模型12ln t t y B B t u =++的参数2B 表示 t 的绝对量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相对量增加B2个单位 。 7. 倒数 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恩格尔消费曲线 。 8.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较高的2 R 值与多个不显著的t 值并存,表明模型可能存在 多重共线性 。 9 自相关 。 10.在分析季度数据的季节性时需要引入 3 个虚拟变量。M-1 三、简答题(共15分) 1、 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8分) 1.理论分析;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学模型; 4.建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6.检查模型的准确性; 7.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___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A.数学 B.经济

计量经济学试题库和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 A .统计学 B .数学 C .经济学 D .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 A .控制变量 B .解释变量 C .被解释变量 D .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 A .时期数据 B .混合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滞后变量 D .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 .控制变量 B .政策变量 C .内生变量 D .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 .外生变量 B .内生变量 C .前定变量 D .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计量经济学试卷汇总_(含答案)

选择题(单选题1-10 每题1 分,多选题11-15 每题2 分,共20 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 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 存在 C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 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Ln Y=5+0.75LnX,这表明 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 B A.0.2% B.0.75% C.5% D.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r,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越接近于1,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越接 近于0,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C.-1≤r≤1

D.若r=0,则X与Y独立 8、当DW>4-d L,则认为随机误差项εi A.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无一阶序列相关 C.存在一阶正自相关D.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要引入 A.一个虚拟变量B.两个虚拟变量 C.三个虚拟变量 D.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中,检验H0: i =0(i=1,2,…,k) 时,所用的统计量t ?i 服从 var(?i ) A.t(n-k+1) B.t(n-k-2) C.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ABC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确定性 E.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ABCD A.经济预测 B.经济结构分析 C.评价经济政策 D.政策模拟 13、常用的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ABC、 A.戈里瑟检验 B.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怀特检验 D.DW检验 E.方差膨胀因子检测 14、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会遇到的困难有BCE A.不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B.难以客观确定滞后期的长度 C.滞后期长而样本小时缺乏足够自由度 D.滞后的解释变量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E.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