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摘要

关键词

一、回顾过往——方言地图绘制的历史

(回顾,背景、历史、发展)

方言地图是方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方言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方言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用地图的形式标示方言分布和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

方言地理学(也称语言地理学),是通过方言调查和方言地图绘制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词法和语法等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方言地图的绘制也就随着方言地理学的兴起而应运而生。

方言地图是语言学中直观而又独特的研究方法之一,给语言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方言地图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描写、展示和保存大面积地区、众多方言现象的面貌和分布状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1、外语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自此以后,许多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精力,调查、编写、出版了本国方言地图集。比如:

在德国,1876年,文克尔(Georg Wenker)开始

调查德国方言,1881年编制《德国语言地图》1册,发表德国北部和中部的6幅方言地图。1926年芮德(F.Wrede)编辑出版《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

在法国,1902-1914年和1920年,吉叶龙(Jules Giliron)编制出版由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的《法国语言地图集》,包括650个地点,2000个词语。

在意大利,1928年雅博尔格(K.Jaberg)、裘德(J.Jud)编制出版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

在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比如,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编制出版了《北美方言地图》。

在日本,1905年国语调查委员会发表《音韵分布图》29幅,1906年发表《口语法分布图》37幅。1930年,柳田国男发表著名的《蜗牛考》。1966-1974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日本言语地图》6卷(1981-1985年重印),包括2400个地点,300幅地图。1989-1999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第5、6卷尚未出版),包括807个地点,267个项目,发音人均为1926年以前出生的男性老年人。

2.汉语方言地图

和外国的方言绘制相比较,汉语的方言绘制起步较晚、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内容相对较简单、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够。这固然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汉语方言分布范围极为广阔,方言内部极为悬殊,进行全面调查的难度与欧美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是,我国缺乏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指导。幸好,这种状况只持续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此后,我国的汉语方言绘制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早在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和刘复等前辈已经提出了在调查的基础上编绘汉语方言地图的伟大构想。本文将从一般意义上的方言地图分类来介绍汉语方言地图发展演变历史。

(1)最早的汉语方言分区地图

中国最早的方言地图是1934年,上海申报出版报社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中的“语言区域图”。此后相继有:1939年和1948年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中的“语言区域图”这三幅语言地图都是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提供的。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李方桂在《中国的语言与方言》(1936-1937),赵元任在《中国的语言与方言》(1943)中,也各提供了一幅中国语言与方言的简图。上述语言地图虽然是对汉语方言的分区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分区情况基本符

合事实。关键是,这为以后的汉语方言地图的绘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拉开了汉语方言地图绘制的序幕。

(2)最早的和早期的汉语方言特征图

最早的汉语方言特征图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调查两广(1928-1929年)、陕南(1933年)、皖南(1934年)、江西(1935年)、湖南(1935年)湖北(1936年)云南(1940年)、四川(1940年)等地方言的基础上画成的。

被世人所知的有:1948年赵元任《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所附的湖北方言地图,共66幅。该图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湖北方言及其特点的分布情况,分区情况基本和实际情况符合。不足在于,其内容偏重语音,忽略了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分布情况。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白涤洲(喻世长整理)《关中方音调查报告》,共23幅。该图大致反映了关中地区方言语音的主要差异及其分布情况,比较准确、科学。不足在于,调查点太少,收图有限,不能够更全面、深入、细致地反映关中地区方言语言的特征及其差异情况。

比利时神父贺登崧于1941-1943年、1948年调查了大同、宣化等地方言、民俗,并运用西方的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把调查的结构画成详细的方言地图。

20世纪50、60年代,维配合普通话的推广,全国(港澳台除外)开展了以县市为单位的汉语方言调查,编写出几十种各地方言概括专著,其中有的附有若干方言地图,相对有代表性的有:

《福建省汉语方言概括》,共51幅。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43幅。

台湾出版的由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印行的杨世逢的三部汉语方言调查报告,分别是:

1969年的《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共65幅。

1974年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共53幅。

1984年的《四川方言调查报告》,共47幅。

20世纪80/90年代后,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如火如荼、蓬蓬勃勃地开展开来,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时期的汉语方言地图可分为三类;

①单点方言地图。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12幅地图。

叶祥苓著的《苏州方言地图集》,共收录方言地图51幅。

②成片方言地图。此时的许多方言论著都附有方言地图。

1990年,詹伯慧、张日昇主编的《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共收录“珠江三角洲方言特征分布图”42

幅。

侯一精、温端政主编的《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第十四章共收录“山西方言地图”50幅。

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共50幅地图,33个调查点。

詹伯慧、张日主编的《粤北十县市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共45幅地图。

陈章太、李行健主编的《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语文出版社1997年),共63幅图,93个地点。这是第一次以大方言区(北方话)为单位编制的地图。

鲍明炜主编的《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收有江苏地图55幅。

詹伯慧、张日昇主编的《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收录68幅地图。

钱曾怡主编的《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收录山东方言24幅,但仅限于语音。

此外,也有个别海外学者的有关著作中也附有汉语方言地图,如:

岩田礼《中国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境内亲属称谓词的地理分布》(日本好文出版1989年),共9

幅地图,210多个地点。

(3)汉语方言特征地图集

王辅世《宣化方言地图》(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年)共34幅地图,64个调查点。这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特征地图集,不过它的主要篇章是讨论而不是地图,范围也只是限于宣化。

叶祥苓著的《苏州方言地图集》,共收录方言地图51幅。共51幅地图。这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汉语方言特征地图集,但是,它的范围只限于苏州市和吴县。

岩田礼等《汉语方言地图(稿)》共24幅地图,1992年在日本以“研究成果报告书”形式出版。这是第一部涵盖整个汉语方言的特征地图集。

平田昌司等(责任编辑:岩田礼)《汉语方言地图集》共88幅地图,470个调查点。1995年在日本以“研究成果报告书”形式出版。

松江崇《杨雄<方言>逐条地图集》,根据杨雄《方言》画成,1999年在日本以“研究成果报告书”形式出版。这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古代汉语汉语方言特征地图集。

(4)汉语方言分区分布地图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

纂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千呼万唤始出来。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于198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中国语言和汉语方言(包括海外的)分区分布地图集。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语言地图集,王福堂评价它“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能代表当前汉语方言研究水平的汉语方言地图”,丁新邦也曾说过“它已经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评价是相当确切的。

由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商务印书馆2008)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统一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全面反映20世纪汉语方言基本面貌的原创性语言特征地图集,是当代中国汉语学的标志性成果。他不仅较为全面、科学地描写和展示了汉语方言中重要语言现象的共时差异和地理分布状况,并且为相关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对其他学科也具有直接的作用,此外还有力地推动了地理语言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二、脚踏实地——方言地图绘制的过程(怎样绘制,优点、缺点)

三、仰望星空——方言地图绘制的展望(发展的趋势)

[1]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前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2).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摘要 关键词 一、回顾过往——方言地图绘制的历史 (回顾,背景、历史、发展) 方言地图是方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方言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方言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用地图的形式标示方言分布和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 方言地理学(也称语言地理学),是通过方言调查和方言地图绘制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词法和语法等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方言地图的绘制也就随着方言地理学的兴起而应运而生。 方言地图是语言学中直观而又独特的研究方法之一,给语言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方言地图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描写、展示和保存大面积地区、众多方言现象的面貌和分布状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1、外语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自此以后,许多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精力,调查、编写、出版了本国方言地图集。比如: 在德国,1876年,文克尔(Georg Wenker)开始

调查德国方言,1881年编制《德国语言地图》1册,发表德国北部和中部的6幅方言地图。1926年芮德(F.Wrede)编辑出版《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 在法国,1902-1914年和1920年,吉叶龙(Jules Giliron)编制出版由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的《法国语言地图集》,包括650个地点,2000个词语。 在意大利,1928年雅博尔格(K.Jaberg)、裘德(J.Jud)编制出版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 在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比如,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编制出版了《北美方言地图》。 在日本,1905年国语调查委员会发表《音韵分布图》29幅,1906年发表《口语法分布图》37幅。1930年,柳田国男发表著名的《蜗牛考》。1966-1974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日本言语地图》6卷(1981-1985年重印),包括2400个地点,300幅地图。1989-1999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第5、6卷尚未出版),包括807个地点,267个项目,发音人均为1926年以前出生的男性老年人。 2.汉语方言地图

《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语法

肆 语法 一 词缀 1. “阿+姓/名/排行” a.阿王姓 b.阿明名 c.阿英名 d.阿三排行 e.其他例子 2. “-子”尾或相当的泛用名词前缀、后缀◆圪-|-仔|-崽|-子儿 a.刀子 b.凳子 c.棍子 d.叶子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3. “-儿”尾“儿”自成音节或“儿化” a.刀儿 b.凳儿 c.棍儿 d.叶儿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4. “数量+头”名词 a.十块头十元一张的钱币 b.五角头五角一张的钱币 c.五间头五间一座的房屋 d.三轮头三个轮子的车辆 e.其他例子 5. “-们”尾复数词尾 a.谁们“谁”的复数:那些人是~? b.亲戚们~都来了 c.鸡们动物 d.石头们非生物 e.其他例子注意词汇418-421 二 重叠 6. 单音节名词重叠儿语、亲属称谓除外。不是“每一~”的意思 a.刀刀 b.棍棍 c.洞洞 d.袋袋衣兜儿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7. 单音节动词重叠◆望|相|添|觑 a.(你去)问问◆问一问|问一下|问问看|问一问看|问一下看

b.(你去)看看◆看看看 8. “VV+补” a.你看看清楚 b.把帽子戴戴正(普:把帽子戴正)祈使 9. 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a.干干净净 b.清清楚楚 c.高高兴兴 d.老老实实 e.其他例子 三 代词 10. 指示代词单独作主语 这是我的,那是你的 四 数量词 11. 概数助词“来” a.十来个方言指(打钩):10个左右;10及略多于10;10及略少于10;略多于10;略少于10 b.一百来个方言指(打钩):100个左右;100及略多于100;100及略少于100;略多于100;略少于100

汉语方言解释地图

汉语方言解释地图 目录 凡例 / Notes 自然 / Nature 地图1 / Map 1 太阳 / Sun 地图2 / Map 2 月亮 / Moon 地图3 / Map 3 冰雹 / Hail 时间 / Time 地图4 / Map 4 早上 / Morning 地图5 / Map 5 晚上和夜里 / Evening and Night 地图6 / Map 6 今天 / Today 地图7 / Map 7 明天 / Tomorrow 地图8 / Map 8 早上义语词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meaning “morning” 地图9 / Map 9 昨天 / Yesterday 地图10 / Map 10 晚上义语词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meaning “night” 地图11 / Map 11 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地图12 / Map 12 大后天 / Three days from now 地图13 / Map 13 前天 /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地图14 / Map 14 大前天 / Three days ago 地图15 / Map 15 “天”和“个” / “-tian”(sky) and the suffix “-ge” 动物、昆虫 / Animals and Insects 地图16 / Map 16 喜鹊 / Pica pica 地图17 / Map 17 蜗牛 / Snail 地图18 / Map 18 蝴蝶 / Butterfly 地图19 / Map 19 虼蚤 / Flea 地图20 / Map 20 虱子 / Louse 地图21 / Map 21 臭虫 / Bedbug 地图22 / Map 22 水蛭 / Leech 地图23 / Map 23 翅膀 / Wing 植物 / Plants 地图24 / Map 24 薯类:马铃薯和甘薯 / Tuberous Plants : Potato and Sweet potato 地图25 / Map 25 高粱 / Sorghum 地图26 / Map 26 玉米 / Sweet corn 地图27 / Map 27 大豆 / Soybean 地图28 / Map 28 小豆 / Red bean 地图29 / Map 29 “大豆”和“小豆”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dadou” and “xiaodou” 地图30 / Map 30 蚕豆 / Broad bean 地图31 / Map 31 豌豆 / Pea 地图32 / Map 32 指蚕豆的“豌豆”和指豌豆的“蚕豆” / Reversal of the Referents between the forms for “Pea” and “broad bean”

中国方言图谱及汉语发展图谱精心收藏

中国方言图谱及汉语发展 图谱精心收藏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图表分级:语族、语系、语、方言。 ┌北语 (Mandarin)[汉族、回族]〔中国,台湾〕 ┌北语群───┼晋语 (Jin)[汉族]〔中国〕 │└Dungan[回族]〔Kyrghyzstan〕 ├客赣语群──┬赣语 (Gan)[汉族]〔中国江西省〕 │└客语 (Hka)[汉族、畲族]〔中国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台湾〕 ├───────吴语 (Wu)[汉族]〔中国江苏省、浙江省〕 ├───────徽语 (Hui)[汉族]〔中国安徽省〕 ├───────湘语 (Hunanese, Xiang)[汉族]〔中国湖南省〕 │┌闽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汉语系 (Sinitic)──┤├闽东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语群 (Min)┼闽中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莆仙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 │├───────粤语 (Yue)[汉族]〔中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儋州话[汉族]〔中国海南省〕 │├───────猫家话[苗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伶话[苗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地傜话[汉族、瑶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五屯话[五屯人]〔中国青海省黄南州〕 │ │┌剑川 ├──────────────────白语 (Bai)─┼大理〔中国云南省大理州〕 │[白族] └碧江 │┌藏语群[藏族、门巴族]〔中国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 │┌藏语支──┤(Bodish) ,,,〕 ││(Bodic) ├───────白马语[藏族] ││└羌语群 (Chiangish)[藏族、羌族、普米族]〔中国四川省、云南省〕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2011-03-29 14:51:44) 转载▼ 一、湘北方言: 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 张家界话、湘西话等。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

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 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话的特点在于抑扬顿挫,语速较快。 2、湘潭方言(湘语-新湘语-老湘语):与长沙方言接近,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曹志耘 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发展情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正在进行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是中国地理语言学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汉语方言;方言地图 1 地理语言学理论 1.1定义 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又叫语言地理学(linguistic geography),以众多地点的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1.2兴起和发展 地理语言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最早进行方言调查并绘制方言地图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文克尔(Georg Wenker),他于1876年向莱茵河地区的所有小学教师寄发了一份由约300个词组成的40个句子的调查表,请被调查者用当地方言转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出了6幅方言地图(《德国语言地图》1册,1881年)。地理语言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语言学家吉叶龙(Jules Gilliéron),他训练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了650个法语方言点的约2000个词语,编写出版了《法国语言地图集》12册(1902-1914年和1920年)。在这项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乎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提出了“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口号,并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口号相抗衡。(徐通锵1991:223-229) 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例如芮德(F. Wrede)的《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1926),雅伯尔格(K. Jaberg)、俅德(J. Jud)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8册(1928-1940)等。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先后编写出版了《日本言语地图》6卷(1966-1974)和《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1989-1999。第5、6卷尚未出版)。当代的语言地图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Peter Anderson的A Structural Atlas of the English Dialects(1987)注重反映某项音变现象在词汇系统中扩散的比例,而拉波夫(William Labov)等人的The Atlas of North American English: Phonetics,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 第一章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调查方法 1、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料。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种方法收集语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美国方言学家Atwood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E.Bagby,The Regional V 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273个地点的语料。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到发音人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有很多好处。 第一,有较大的选择理想发音人的余地。 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和邻近方言的异同。在方言复杂的地方,甚至一县有两种或数种差别不大的方言并存,如果在外地记音,所记是哪一种方言不易辨明。 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一个发音人不能提供所有调查项目的内容,或者调查者对某些调查结果有怀疑;可以找别的本地人(native speaker)补充和核对。 第四,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在记录方言词汇时尤其重要。对有地方色彩的农具、器皿。房舍等的释义,如不见实物,难免不周,甚至错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 3、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的字音。求出声韵调系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这种表格最初是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这个表格是按以《切韵》为代表的古音系统安排的,预先选定的字按它们的音韵地位填在表格的一定位置上。制作这个调查字表,用于调查汉语方言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因此从切韵音系出发来调查整理和研究现代方言育系应该是合理而方便的。利用这个字表调查方言语音,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大致了解方言语音系统的全编,例如一个受过训练的调查者可以在半小时之内了解一个方言单字调的调类和调值。但是这种凋查方法实际上是从文字出发来调查语言,调查所得的结果理论上只能算是某地方言中的汉字读音系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各地方层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而发育人一股的习惯是看着字,读文读音;有些字甚至是很普通的字,方言里根本不用,抓“坏”子温州口语不用,“洗”一字上海口语不用;有些字从来不单用,如“宵”字。上海只用于“元宵、宵夜”。对这些单字的读音的声调影响常常没有 把握;有些口语中常用的音节,向来没有汉字可写,或只有方言俗字可写。例如河北昌黎话罗□[luo3510](给人添麻烦)、口[tsou35]洗(特指洗纺织品等)。这些字不可能包括在调查字表之中。

汉语方言研究愿景_曹志耘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汉语方言研究愿景* 曹志耘 提要本文在分析汉语方言研究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理研究”到“问题研究”转型的主张。呼吁研究者把目光从方言内部转向方言外部,从方言本体转向方言的使用者、方言生存的环境以及方言所承载的文化,去关注、解答和解决方言在使用及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自己的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汉语方言;方言文化;问题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愿景”:所向往的前景。本文所谈的是笔者个人对汉语方言研究“所向往的前景”。 一 汉语方言学的发展已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本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备,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不少高校成立了以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例如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方言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方言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等等。 2.学术活动非常活跃 除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年会”这样的全国性、综合性学术会议以外,每年还举办多个分区或专门性的学术会议。分区会议涉及各大方言区或方言地区,尤以粤语、闽语、客家话、吴语、官话、东南方言、海外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最为频繁,专门性会议例如地理语言学、濒危方言、方言民俗、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等等。 3.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当中,在沿袭传统的描写、比较、分析方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运用了地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新型录音摄像设备、电脑绘图技术、方言调查处理软件、数据库等等,尤其是数据库已经成为方言研究的重要工具。此外,地 *本文研究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11JZD035)资助。

国内方言现状

国内汉语方言现状 (可加入一些方言段子或者方言歌曲作为引入,具体看整体风格) 在国内,方言通俗上讲就是各种地方话的统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也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多数人对方言并不陌生。 严格意义上讲,方言的语言学含义就是一种语言的各种地域变体,并且因为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方言被认为是当地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可以非常敏锐地反映特定的地域文化,并将特定的地域历史进行记录;也能传达出生活在某一方言区的人们的观念心态,成为当地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 式,拉进人与人的距离;方言 词汇也是当地变化最频繁、最 迅速、最活跃的词汇,或多或 少能反映出当地的一些文化层 面上的变化。 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伴随着历史的时间轴与空间轴的三维推进,中国的社会在不同程度的分化和统一中发展,语言文化也随着社会文化乃至国家文化进行着演化发展,于是,汉语在如此的推进过程出现了多种分化,即方言。同时,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融入中原地区,因而造就了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现状。通过第一部分我们对于方言时间轴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归纳方言的特点,我们认为汉语方言主要划分

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伴随着国家将语言统一性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这一国家大环境,说方言兼讲汉语普通话的人口在不断增加,一些使用人数少、呈零散分布的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在多种语言并存的当下,中国语言统一性与分歧性的融合并存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总结国内汉语方言的统一性与分歧性,得出以下几个现状特点:1.方言地理学与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在中国的渗入,为我们研究方言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提及方言地理学,就要从汉语方言的格局说起。我国的汉语方言的格局,是以南北方作为分界,临海与内陆作为区分的语言地理特征格局,主要是越往南方(东南方)方言的形式就越发的复杂与多样,也就与中原地区的官话差距越来越大,相反,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的方言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小,与中原地区的官话接近程度较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听不懂很多南方的方言,却对北方的方言并不陌生的原因。我国的汉语方言的这种格局与历史上的多次移民的变化有关。比如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自北而南的移民是汉民族移民的大趋势,而中原地区向北方、西北、东北成规模的移民则是很晚近的事情,还有诸多小的移民也对于方言的流通与交流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因此,无论是历史学分析,还是现在的生活体现,移民始终是方言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呈现出南方(东南方)的方言种类繁多却也晦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类

汉语方言的分类 一为“北方方言”。它是汉民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等四个方言。二为“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及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为代表。三为“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四为“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五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六为“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北部和浙江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七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东话为代表。 汉语可大分为七大方言: 一.北方话(简称:北语)此有异议: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二.广东话(简称:粤语)其中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通常被认为属于粤方言,但也有认为是独立方言。三.江浙话(简称:吴语)此处有异议: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四.福建话(简称:闽语)此有异议:包括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有人提出闽北、闽南两种独立方言命名。五.湖南话(简称:湘语)六.江西话(简称:赣语)七. 客家话(简称:客语)因为分类还有很多争议,所以以上是比较公认的。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1、北方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2、吴方言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3、湘方言: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4、赣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赣

中国语言分布

中国汉族语言分布2011-10-23 08:28:11

官话 官话,是中国历代各官方所订定之主要通用语言,包含现代标准汉语(即台湾的国语、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和新马地区的现代标准汉语)和其他官话方言(包括异变后已自成一格的新马汉语官话方言:新马华语)。尽管理论上说,华夏汉民族的官话子分支,如唐朝官话、宋朝官话、明朝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据考证是与闽南语、粤语、客语、晋语等同级的所谓“汉语”方言区,但实际上,人们(包括汉语方言学界学者)往往直接把官话和“汉语”各方言区等并列表示,而不考虑其中的“级别”差异。 北京语官话是目前诸方言中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中国约70%的人口以官话为母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南方的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和江苏中北部作为母语使用。 现今中国目前的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为主代表、西安话、成都话和扬州话和为副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东北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以吴语、赣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方言区之广大地区的东部和西南部。

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是通行于东北三省的一种官话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调查,1988年中国大陆的东北官话使用者为8200万人,如果使用者的数量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当,那么截至2005年7月,大陆的东北官话使用者应为9772万人。

冀鲁官话 冀鲁官话分布于天津、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县,山西广灵县。

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辽宁辽东半岛和山东胶东半岛,共44个县市,此外在辽宁其它地区及黑龙江有方言岛,分登连、青州和盖桓三片。 北京官话,元清中国官场主流的标准语。北京官话在清代中后期逐渐取代明代的南京官话成为中国的标准语,现在称为“国语”或“普通话”。另北京官话亦指官话方言之一种,共分四片: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北疆片)。

现代汉语习题集(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我们这里讲述的是(普通话)。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7.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效地(推广普通话)。 11.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B)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A)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A)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C)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语 5.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B)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汉语方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汉语方言是国家语言资源之一,还将长期存在 我国的语言资源中,就书面语说,最大规模的是古代和现代的汉语通语;就口头语说,有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据2004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是53%,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在一些大都市和小城镇,确有一些青少年儿童已经只会说普通话,但这样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显然还只是少数。在广大城乡,凡是本地人成堆的地方,彼此之间还是用方言沟通才觉得自然;各种地方曲艺、戏曲还活跃在各方言地区;新世纪以来,不少地方电视台增开了方言节目,有些报纸增设了方言栏目。这说明,方言进入媒体是受群众欢迎的,汉语方言在今日中国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普遍存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汉语方言大国。由于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旧时代战乱频仍、灾荒不断,由此造成社会分裂、移民播迁,加以地理阻隔、民族融合、不同语言的接触,汉语方言不但有史以来就有过多次分化,而且形成了品种繁多、差异巨大的局面。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中国还

是统一的,并一直以汉字书写的书面语作为全社会沟通工具。这种表意汉字超乎时空,使官方维护的书面通语的高度统一和平民百姓中通行的方言口语的纷繁复杂,形成巧妙的组合。统一的文言书面语和歧异的方言口语长期和谐共处,各自发展。 当明清官话成了近代共通语后,现代白话文逐渐成型,近代汉语登上了社会生活舞台。它标志着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转变,也标志着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发展。然而在旧中国,落后的农村和贫困的文盲,大多还是用方音识字读书,白话文只是略知一二,方言口语则一直十分活跃,这是半个世纪之前农村里的普遍情形。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共通语的规范和普及。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间,改革开放之后,持续的经济增长加快了都市化、城镇化的速度,商品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不但使现代通语迅速普及,外语学习也逐渐升温,新时代的潮流使书面语和口语渐趋接近,汉语方言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明显萎缩的势头。然而语言毕竟是世代交替和雅俗沟通的需要,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汪平曾对110个8-18岁的父母都是苏州人的学生做过调查,这些学生与父母主要说方言的占56%,与祖父母主要说方言的

上海市境内方言分布地图

上海市境内方言分布地图 上海市全境的本地语言,属于: 语系:汉藏语系-语族:汉语族语言:吴语语片:太湖片语小片:苏沪嘉小片 计有七种主要方言: 1:上海市区方言 2:浦东方言 3:松江方言 4:嘉定方言 5:崇明方言

6:金山方言 7:吴江方言 1:上海市区方言 上海市区方言传统范围如下: 中心城区9区 闵行区江川街道 吴泾镇金山区石化街道 宝山区大华街道,吴淞街道 浦东新区沿中心城区地带 语言层次结构如下: 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市区方言 目前状况: 略懂人口:6000万(苏沪嘉人口,杭绍甬大部,无锡常州大部,江北地区沿江大部) 听懂人口:3000万(苏沪嘉人口,杭绍甬部分,无锡常州部分,江北地区沿江部分) 目前使用人口:900万(沪籍14岁以上大部分人口,沪籍14岁以下极小部分人口,各地上海知青,港澳及海外沪人,极少外来人口) 熟练使用人口:375万(沪籍30岁以上大部分人口,港澳及海外沪人)

上海方言精通人士或语言专家:小于1万 目前方言态势: 语言呈急速退化中,14岁以下沪籍儿童几乎都不会说上海话上海市境内各方言使用人口统计简表(万人) 注:吴江方言仅统计在上海境内的人口 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别于乡下话的正宗上海话,在上海的使用情 上海总人口接近2000万其中上海户籍人口1379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上海,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外地人的数据由来 在上海户籍人口中,有1074万是市区户口。按理说,这些人口都应该说上海市区方言事实上也有870万人口平常在说上海市区方言。占人口总数的80%左右。但是能够熟练使用上海话交流的,现在只有375万,只有总人口的三成半。 对于0~14岁儿童的统计,更是惊人,上海话退化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程度。

《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习题与答案(精)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怎样形成的? 二现代汉语与印欧语系语言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 三什么是方言?现代汉语有哪些方言区?北方方言可以划分出哪些官话? 四现代汉语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怎样? 五简述现代汉语的地位。 六“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这是否意味着要人为地消灭方言? 七怎样正确认识“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这句话?能不能把“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改为“ 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呢?为什么? 八观察周围群众的语言运用状况。分析以下问题:单一地推广普通话; 实行普通话——方言的“ 双语制” 、“ 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 ,哪种方式更为有效?为什么? 答案: 一、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统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这是广义用法;一是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狭义用法。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发展,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早在先秦, 我国汉民族就有一种统一的书面语, 叫做“ 文言” 或“ 文言文” 。古代汉语就是以“ 文言” 或“ 文言文” 为研究对象的。它的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是近代汉语演讲和发展的源头。唐宋以后,有两种倾向促进了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一种是“ 白话” ,一是“ 官话” 。“ 白话” 和“ 官话” 的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是现代汉语形成的基础。元明清三代都在北京建都,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便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 并流传

各地, 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五四” 运动时期, 掀起了“ 国语运动” 和“ 白话文运动” ,这两种运动汇合为一,加速了现代汉语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我们的党和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 推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提高了现代汉语的交际功能。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即现代汉语。 二、 与印欧语系语言比,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有许多明显的特点。1、语音方面的特点: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这三个方面的特点,综合构成了它独有的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特色。 2、语汇方面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3、语法方面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方式基本一致;词类和句子没有对应关系;量词十分丰富,有大量的语气词。 三、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我国汉语方言作了比较细致的划分,计有十大方言 区:1、北方方言; 2、晋语; 3. 吴语; 4、徽语; 5、赣语; 6、湘语; 7、闽语; 8、粤语; 9、平话; 10、客家话。 四、 语言是由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三要素相对在独立自成系统, 各有自己的规律。以语音为例, 一种语言的语音, 它有多少音素,音素怎样组成音节,音节又怎样组成词,都有自己的规律。但是,这三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语音是为体现语汇、语法而存在的,离开了语汇、语法,也就无所谓语音了,所 以通常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汇一方面要凭借语音这一物质材料,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语法的支配,以此才能表达意义,使语言成为交际工具,所以说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从语言材料的运用实践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语言规律,离开了语音

中国方言图谱及汉语发展图谱

第一图表分级:语族、语系、语、方言。 ┌北语 (Mandarin)[汉族、回族]〔中国,台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126291.html,/ ┌北语群───┼晋语 (Jin)[汉族]〔中国〕 │└Dungan[回族]〔Kyrghyzstan〕 ├客赣语群──┬赣语 (Gan)[汉族]〔中国江西省〕 │└客语 (Hakka)[汉族、畲族]〔中国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台湾〕 ├───────吴语 (Wu)[汉族]〔中国江苏省、浙江省〕 ├───────徽语 (Hui)[汉族]〔中国安徽省〕[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126291.html,/ ├───────湘语 (Hunanese, Xiang)[汉族]〔中国湖南省〕 │┌闽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汉语系 (Sinitic)──┤├闽东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语群 (Min)┼闽中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莆仙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126291.html,/ │├───────粤语 (Yue)[汉族]〔中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儋州话[汉族]〔中国海南省〕 │├───────猫家话[苗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伶话[苗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地傜话[汉族、瑶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126291.html,/ ├──────────────────五屯话[五屯人]〔中国青海省黄南州〕 │ │┌剑川 ├──────────────────白语 (Bai)─┼大理〔中国云南省大理州〕 │[白族] └碧江 │┌藏语群[藏族、门巴族]〔中国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

绘就中国方言地图

绘就中国方言地图 方言的方字,最是容易让人产生遐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俗亦是这个道理,最直接的就体现在语言上。语言氤氲在我们小时吃过的打月饼,吃过的熏腊肉,玩过的躲蒙蒙狗,唱过的歌谣,听过的老故事,出席过的红白事……它是我们衣食住行都在走向趋同时最为宝贵的文 化遗产。近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新书发布。记者专访丛书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问: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国家,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方言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我注意到这套书是建立在大范围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方言调查一直是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很重要的部分?答:我国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是西汉时扬雄编撰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来就简称《方言》。据说,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记录整理。这些材料由于战乱而散失,扬雄花了27年的时间专心整理,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方言调查的传统。赵元任当年拟定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大规模方言调查 计划,比如1928年至1929年两广方言调查;1934年徽州所属6县方言调查;1935年江西56处方言调查和湖南方言调

查;1936年湖北方言调查。赵元任还从国外置购实验器材和设备,将方言调查的材料灌制成音档来保存。那时的一批人进行方言调查,是要借鉴国外的科学理念,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学体系。比如赵元任写成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一书,是中国第一部采用国际音标记录、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他在方言研究中开创的《方音调查表格》,几经修订,沿用至今。问:与解放后进行的方言调查相比,我们现在的方言调查有哪些不同?答:解放后我们对全国2000多个县进行方言调查,因为只有了解方言发音情况才能有针对性推广普通话。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在资料整理、出版和保存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有声语料几乎为零。2015年5月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由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要语言文化工程。这是继1956年开展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时隔60年后又一大型的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已经可以用先进理念为指导,用先进技术为支撑,算得上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我们有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加工,最终目的是建成大规模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工程总体规划明确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约1500个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点的调查,其中汉语方言1080点,少数民族语言420个点,除了田野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