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翻译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ntertextuality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意思是“纺织时线与线的交错纵横”。在文学领域内最早提出互文性概念的是保加利亚裔的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是其他文本的延伸和发展。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与其它文本的关系网络之中:或是与同时代的其它文本存在相通之处,或是与历史上的特定文本相呼应。除了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互文性研究对翻译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考虑原文中涉及到的其它文本的内涵。此外,译者还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将源语言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替换成目的语使用者所熟知的意象,这样的译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翻译工作,译者就必须考虑原文的互文性,还要兼顾译文的互文性。本文将对翻译时应考虑的这两种互文性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以供广大译者参考。

一、文本与翻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某位作家的原创,而是对多个文本中包含的元素的整合,所以对某一文本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它的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对于广告品牌的理解就需要涉及很多文本:中国的“白象”方便面在迈出国门走向国外的超级市场的时候并不畅销。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产品的名字“white elephant”就是罪魁祸首。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意为“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产品又怎么可能收到欢迎呢?这里对于白象的理解就涉及了一个典故:暹罗王国(即今天的泰国)里白象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动物,所以只有国王才有权利驾驭。倘若哪位官员惹恼了国王,国王就会借着赠送一匹名贵的白象之名来惩罚他。之所以说赐予白象是惩罚是因为大臣对于国王的赏赐是不

可以丢弃的,只能养于家中。可是白象食量巨大,过不了多久受罚的大臣就会倾家荡产。所以对白象一词的深刻理解不仅仅涉及语言知识,更涉及了历史典故。

对文本的翻译,并不单纯是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对接,还涉及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作为一名译者,不仅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量,还要掌握大量的习语,典故的渊源和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等等。译者除了要对原文中出现的词汇的内涵意义,外延意义以及情感意义等因素有足够的了解,还必须在目的语中筛选出与原文词汇的意义最为接近的词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准的翻译。此外,涉及文化因素的翻译往往需要译者进行更多的调查工作才能即传达原文的所有含义,又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二、翻译的互文性

对于互文性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互文性是指同一文本中的信息之间的相互照应和联系。从广义上说,互文性就有了更为宽泛的理解:互文性可以指不同作家的作品之中的呼应。例如:在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中就常常以时下热播的电视剧为主题,邀请该剧中的主要演员到场讲述戏里戏外的故事,这些都是互文性的最好佐证。克里斯蒂娃将互文性划分为两类:水平(horizontal)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l)互文性。其中,水平互文性是指某一段话与相邻的话语或者是同一段对话中的其它话语的相互照应关系。而垂直互文性指的是历史事件或者是名言警句等与时下某一语篇中的话语的互文关系。

文本互文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法,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翻译和文本一样,具有互文性的,但是翻译的互文性要比文本的互文性复杂一点。翻译和互文分析同样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广义的互文性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互文性。

1.狭义互文性

狭义的翻译互文性是指译文除了与原文的意思保持一致之外,译文内部的各个信息也也彼此衔接。从原文和译文上的关系上说,译文应在最大限度上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涵义并且尽量符合原文的文体和创作风格。也就是说,如果原文是比较正式的演讲,里面又涉及很多专业术语,那么译文的语言也应当精炼,专业;如果原文是非正式的家人之间的对话,那么译文亦应当使用口语化的词汇,这样的翻译才是对原文最好的阐释。此外,译文自身也应当保持逻辑性强语言简练。

译文不仅仅是对原文的转述,更是译者的二次创作,所以译者需要保证译文既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同时又能帮助读者体味另外一种语言甚至是另外一种文化的韵味。要想做到这一点,译者就必须了解翻译的广义互文性。

2.广义互文性

翻译的广义互文性是指译文和原文都与其它的文本以及外界因素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对于原文和译文的理解绝对不应当限制在文字,文体以及主题意义上,而是要与其它诸如名家作品,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等信息联系起来。此外,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例如: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中有这样一句话:

原文:Men sent flowers, love notes, offers of fortune. And still her dream ran riot.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 What a door and a Aladdin’s cave it seemed to be.

译文:男人送花,送情书,送时运给她。可她梦幻无边。这一百五十块钱!这一百五十块钱!真像藏着神灯的山洞为阿拉丁打开了门。

这里面的Aladdin’s cave 是源自于神话故事,但是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将其转换成具有明显的汉语标记的成语。这是因为,我国读者对于阿拉丁神灯的神话故事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将其转译成其它的汉语成语。此外,保留了这样的一个短语其实也是保留了英语的特色,有助于读者通过译文感受原文。

对于翻译的互文性的分类暂时还没有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笔者根据文本的互文性分类,将翻译的广义互文性划分为两类:横向的互文性和纵向的互文性。横向的互文性是指:翻译与其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与文字性的材料之间的彼此照应。这种互文性既包括原文与其它文本的关联,还包括译文中与其它文本的照应。而纵向的互文性则是指翻译的时候译者所考虑的关于文化习俗,社会背景等信息,也就是文字信息以外的,与人们的生活有关的信息。纵向互文性要比横向互文性复杂得多。因为翻译的纵向互文性涉及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涵盖了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及事件以及风土人情。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中互文性加以介绍:

翻译的横向互文性是指原文和译文与同语种的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

是说,这种互文性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与原文有联系的文本和与译文有联系的文本。在下面的这个例子中这两方面都能够得到体现:

原文: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译文:When one wears fine clothes, he looks handsome and full of vigor.

原文是汉语中的一句俗语,而在中国文化文化中,佛教思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是基督教,所以直接将原文翻译成“The Buddha needs gold sculpture and the mortal need fine clothing”在西方人看来是奇怪的,也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涵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还涉及某些历史事件,这就需要译者对该事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完整清晰地标书出来。例如:英语中的习语“meet one’s Waterloo”来源于法国的一次最著名的的战役,即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之战。这次战役是在英普联军对法国军队展开的,昭示着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率领的军队遭遇了惨败,后人就用这一俗语比喻在战争或者比赛中被打败。而在汉语中,并没有与之在形式和意义上都能达到对等的成语,所以,翻译成“惨败而归”即可。

还有一部分文本信息是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而东西方的宗教文化方面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而这种情况就提高了对译者的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说,在中国并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道教等等,还有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者是其它宗教。佛教的影响在语言中得到了验证:有大量的与佛有关的成语或者歇后语: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佛口蛇心,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等等。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信仰的宗教就是基督教。即使不是基督教徒,人们也在周末去教堂参加祈祷等活动。所以在英语中,也有大量的与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源自《圣经》。例如:“feet of clay”来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在睡梦中看到了一个强壮的巨人:他的头是金子的,胸膛和手臂是银质的,腹部是铜做成的,处处都是无坚不摧的。但是这个巨人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脚,是用泥做成的,所以当他被飞来的一块巨石砸到脚的时候,整个巨人瞬间瓦解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比喻致命的弱点。

翻译的纵向互文性是指原文本和译文的创作过程之中作者和译者需要将潜

在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喜好考虑进来,这样才能确保文本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由于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翻译的互文性研究,所以这里对原文本的创作将不予论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以读者出发点,确保译文能够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前面提到过的阿拉丁神灯的例子就是符合了这一要求的翻译。除此之外,译者还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禁忌。汉语中的禁忌语正在逐渐减少。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进行严酷的精神统治,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进行限制。例如:普通百姓是不可以使用皇帝的名讳作为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店铺的名字的;此外,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鬼神都是比较畏惧的,所以人们对死亡和妖魔鬼怪都是比较避讳的。但是现在,上述的这些禁忌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诸如“归西”,“寿终正寝”等委婉说法依然通用。在翻译的时候,这些语言的使用也仅仅是为了增加汉语的韵味,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但是,那些以伊斯兰教教徒为潜在读者的译文来说,则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穆斯林信仰真神安拉,反对为了人而违背真神;他们不食用一切不洁的食物,尤其是猪肉;他们反对听信算命者卜卦者等的谣言等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避免提及上面的这些禁忌。所有的这些都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只有真正为读者服务,以清晰地表述原文的思想为目的的译文才堪称佳作。

三、符合文本互文性的翻译策略

鉴于翻译的互文性,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就不仅仅是与原文意思想对应的目的语,还应该包括各种各样的因素。前面讲翻译的互文性划分为狭义的互文性和广义的互文性,而广义的互文性又进一步划分为横向互文性和纵向的互文性。这样的划分方法能够为接下来翻译策略的分析提供指导。

1. 文本信息对应

译文从本质上说是对原文的转述,多以应当以原文为准:一方面,要保证原文意思在译文中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译者要尽量保证译文在文体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一般文本的处理涉及的只是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而有一些文本则涉及文体的对应。例如中国的诗歌,和西方的十四行诗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译者有更深的文字功底才能达到原文和译文在文体上的一致。在这方面有所造诣的译者数不胜数,现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说明如何最大限度地达到两者的一致: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Return to Nature

I sow beans’neath southern hill;

Bean shoots are lost where weeds o’ertheath grow.

I weed at dawn through early still;

I plod home with my moonlit hoe

The path is narrow, grease tall,

With evening dew my clothes wet,

To which I pay no heed at all,

If my desire can but be met.

在这段译文中,译者不仅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还在形式上和原文达到了一致,即: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语言简练,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当尽量保留原文的文体特点和创作风格。

2.其它文本信息的处理

一般说来,在原文中涉及的信息如果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意思和形式上都能够对应的词汇或者是习语才是上上之选。但是在原文中如果涉及了源语言所特有的信息,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在文本中标注出来,如果涉及的信息有必要具体介绍,则需要在文本后面的注释中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地说,类似“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样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习语的文字比较好处理,只需要找到表达意思相近的成语即可。但是也要避免成语误用。这些都需要译者应当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但是如果英语原文中涉及到了源自历史事件或者圣经故事等的习语,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译者可以将关于该词条的介绍放入注释进行解释。

四、总结

无论创作还是翻译,都需要考虑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文本内部的互文性要求译文要有逻辑性,语言凝练。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译者除了需要对原文中涉及的其它文学作品的元素有一定了解之外,还需要对目的语中与之对应的表达方式有独到的见解,这样,译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才能是一篇出色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凯军,赵迎春,互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综述,[J] 飞天,2011,6:114-116

[2]窦国宁,试论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的关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6): 121-123

[3]李慧敏,运用互文性理论进行翻译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04):113-115

[4]马文飏,“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6:188

[5]谭文慧,从互文性视角研究商标词的翻译,[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5:195-197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摘要: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关键字:文本互文性;翻译互文性;翻译策略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它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翻译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ntertextuality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意思是“纺织时线与线的交错纵横”。在文学领域内最早提出互文性概念的是保加利亚裔的法国符号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是其他文本的延伸和发展。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与其它文本的关系网络之中:或是与同时代的其它文本存在相通之处,或是与历史上的特定文本相呼应。除了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互文性研究对翻译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要考虑原文中涉及到的其它文本的内涵。此外,译者还要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进来,将源语言中的一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替换成目的语使用者所熟知的意象,这样的译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想完成这样的翻译工作,译者就必须考虑原文的互文性,还要兼顾译文的互文性。本文将对翻译时应考虑的这两种互文性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以供广大译者参考。 一、文本与翻译 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某位作家的原创,而是对多个文本中包含的元素的整合,所以对某一文本的理解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它的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对于广告品牌的理解就需要涉及很多文本:中国的“白象”方便面在迈出国门走向国外的超级市场的时候并不畅销。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产品的名字“white elephant”就是罪魁祸首。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意为“大而无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产品又怎么可能收到欢迎呢?这里对于白象的理解就涉及了一个典故:暹罗王国(即今天的泰国)里白象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动物,所以只有国王才有权利驾驭。倘若哪位官员惹恼了国王,国王就会借着赠送一匹名贵的白象之名来惩罚他。之所以说赐予白象是惩罚是因为大臣对于国王的赏赐是不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_刘军平

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收稿日期:2002-10-11 2003年第1期 总第16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3,№1Serial №166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 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意向性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文本;翻译;意象;意向性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understanding all texts and it highlights the inter 2dependence and impact on the intertext.By quoting Julia K risteva ’s view that 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and every text is an absorption and trans formation of other text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exist abundant intertextualities in East 2West poetry in terms of verse rhythm ,imagery and intentionality.As a translator ,on the one hand ,one must be appreciative of the intertextualities in poet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he must adopt adequate strategies to convey faithfully the inter 2textual affinities.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study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etry translation will shed new perspective and ligh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 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poetry ,text ,translation ,image ,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1-0055-05 1.概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Basil Hatim (1996)认为,广义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它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contratextuality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第二类。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 K risteva ,1941— )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她认为先前话语的存在是所指行为的前提条件。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在《符号学》和《诗歌语言革命》中用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intertextualit ′e ,phenotexte ,geno 2texte )等术语说明文本间相互补充和交流。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hip ),又包括此时文本与彼时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association rela 2tionship ),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她说:“任 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 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 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 (张首映,1999:442)解构主义赋予互文许多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藉此取代结构主义锲而不舍地追寻的模式。解构主义希望批评家同时阅读多种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印证某种相似性和类似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绝然独立的作品,也没有单一的独创性作品。传统所说“第一部”、“独创的”、“无与伦比的”等评价作品的形象性词语,不仅言过其实,而且不符合“互文性”特点。解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双重解读”、“双重文本”、“双重批评”,才能呈现“互文性”。罗兰?巴特扩展了文本理解的条件,互文性对巴特来说不仅仅包含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且超越了“语言代码”概念的中立意义。巴特(1970)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 体。” (王一川,1994:222)罗兰?巴特的这一观点与克里丝蒂娃(1969)的原意不谋而合:every text is constructed as a m osaic of citations ,every text is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_舒奇志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 舒奇志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意象;源语文化;译语文化;协调式异化 Abstract:The translati on of cultural i mages is,in nature,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s betw een texts.In this process,the translator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ages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cerned.In order to 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method of foreignization,in w hich the intertextuali ty of the source cultural i mages has to be merged into the target culture.S uch foreignization is actually a variation of the cultural images by applying intertextuali ty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culture.It reflects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 een the tw o cultures after they have been mediatively foreignized.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ediated foreignizati on of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oncept of intertextuality. Key Words:intertextuality;cultural image;source culture;target culture;m ediated foreigniz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8-0058-03 0.引言 任何语言都包含着广袤而深邃的文化蕴涵,呈现出丰富而多姿的文化意象。如 莎士比亚 不仅是人名标签,更是中古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意象符号。杜牧诗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中的扬州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憧憬之地,包孕着既深沉又沁心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当这些文化意象需要转换至另一种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但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一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日渐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融、互补的文化格局,探讨文化意象互文性和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更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 1.文化意象的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文化意象并非孤立的语言符号,互文性理论关于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的观点,启示出文化意象的构成与文化意象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的文化所指彼此联结,表征出文化意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意旨,实践着文化意象在语言和文化间的化合过程,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互文本质。这一互文本质体现了文化意象在某种文化话语空间中的参与价值,揭示了文化意 象与赋予该文化意象意义的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化意象网络。 文化意象网络的意义或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来源于其存在的文化母体。法国符号学家里法泰尔认为,一切互文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中予以考察,文本和它的互文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的变体,并认为母体结构对文本变体具有约束作用(黄念然1999)。由此可见,文化母体约束了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但文化意象的 互涉 、 互为释义 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只是存在于语内文本和文化内,由于人类经验的普遍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可扩展至人类文明的母体中,并以其文化本色构成对其他文化母体的吸引和渗透,使文化意象跨越语际文本和文化成为可能。所以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另一文化母体时,既要体现源语文化母体的约束作用以保存其互文意义,又须在译语文化中重建一套约束机制,增加源语文化意象在译语文本中的可接受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因此成为文化意象翻译 过程中的关键点。 2.文化意象互文性与 归化 、 异化 策略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双重性:它首先是一种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这种内互文性对源语文化具开放性,相对译语文化却具封闭性。当我们将文化意象翻译至译语文化并使其互文性得以实现时,其互文性在本质上已体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参照关系,表现为一种超出其内互文性的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 ty)。这种外互文性表达了将文化意象互文性对译语文化的封闭性转换为对译语文化的开放性的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文化意象的翻译就是作者简介:舒奇志(1967-),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07-05-06(修改稿) 2007年第8期总第22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 8 Serial 221

文学翻译和外互文性反思

文学翻译和外互文性反思 近年来,互文性之于翻译的作用与意义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探讨(杨衍松,1994;蒋晓华,1998)。笔者在学习研究这些成果时,发现关于互文性与翻译的研析多从源语文化角度展开。具体说,就是将外互文性(extl习textuallty)之于翻译的探讨定格在源语文化的框架之内来阐述如何在译人语中转存源语文本中的外互文因素。然而,关涉到两种语言转换、两种文化传通的翻译活动是在译者这一能动因素的参与下进行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提高译文的表达效果,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常常诉诸于“跨文化互文”这一手段,即译者将外互文性定格在目的语文化的框架内。 这是翻译实践中转存外互文性因素的另一类文化互文现象,值得研究与探讨。 所谓外互文性,是指互文性被看作是不同文本之间的参照关系,在这种互文参照里融进了文化内涵与知识结构(B田tlles,1970;玩.人e,1985)。翻译实践中,外互文性之于源语文化文本与目的语文化文本的功能是相似的,都旨在增加言外之意、增强感情色彩、引发读者的联想,从而深化读者对原作题旨的感悟与解读。 但其实质则有差别,外互文性之于源语文化文本是源语文本本身

所固有的,是源语文本作者的创造;而外互文性之于目的语文化文本并非指源语文本中存在的外互文性因素在目的语文本中的转存,而是指译者在不失原作题旨的情况下,为影响和感染目的语读者而创造出来的与目的语文化形成互文的东西,即前面所说的“跨文化互文”因素。因此,此时此地的外互文性因素不再是源语文化文本所固有的。以下从词语、短语/句子、篇章等几个层面对文学翻译中跨文化互文因素作尝试性讨论。 一、词语的跨文化互文 词语是表情达意最基本的语言材料,语言的文化意义也最易于在词语层面上体现出来。 词语的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 前者是其本身原有的意义;后者则与其历史沿革有紧密关系,有时其涵义经前人提炼、加工和创造变得较为固定而在语言实践中相递沿袭下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情韵符号。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达意传情效果,往往会对这些承载着诸多情韵的语词符号十分喜爱,特别在诗歌翻译中更是如此。

浅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3182536.html, 浅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 作者:张朦朦魏雪春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关注类似文本特征或类似语类特征。文本之间或者类似的语类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即互文性。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翻译的研究之中。本文从互文性的缘起出发,重点探讨互文性同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文本;关联性 1互文性的缘起及界定 任何特定文本,从表面上看似乎自成一体,与其他文本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总是具备互涉文本的维度。换句话说,它们总是要么暂时以强化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文本的方式,要么是从侧面联系当代其他文本的方式,向自己赖以生存的其他文本扩散。文本的这种特性就是“互文性”。“互文性”,亦称“文间性”、“文本互涉”、“互文关系”或“文本互指性”,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七个重要概念之一。互文性这个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茱莉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首次提出的。她在将巴赫金对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介绍到西方的同时,发展了巴氏的理论,并在她晚期出版的《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里,首创了这个术语。 2互文性同翻译研究的关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将翻译同互文性研究联系在一起了。人们认为,除了其他类型的互文性关系如引用、仿拟、摘要、改编等之外,翻译同源语文本和目的语中的其他文本之间同样具有互文性。这是因为,“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译或是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 首先,作为译文的文本,正如巴赫金在其作品中所强调的,具备不同文本之间的“对话性”。巴赫金认为,由于一个文本总是给先前的文本提供答案,同时也为后续文本提出问题,因此,一个文本总是被迫同其他文本发生着互文性的联系。克里斯蒂娃也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一系列文本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回应、吸收和转化中生成的。 其次,译文同文本一样,都可以被看作言谈。只有当我们考虑到该言谈在具体情景中的运用,理解到其内在的规约和法则,能够辨明它如何嵌入到某一特定文化和观念形态中,并且尤其重要的是,知道该言谈与过去的内容相关时,言谈才真正地具有意义。 再者,就像任何文本一样,译文本身也不是作为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实体而存在的。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摘要:文本类型是语言学、语用学里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影响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文本的分类是翻译的参考性依据,近些年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中,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方法和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如何精准翻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凯瑟琳莱斯 一、文本类型理论 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分为功能性语言(functional language)和文学性语言(literary language),如果硬要通俗点说,可能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较为类似的。由此可见,两种语言的所用的地点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再进一步细化,Karl Buhler将其分为信息性文本(informative),表达性文本(expressive),还有呼唤性文本(vocative),这三种类型也与人认知的三方面相切合:思考(thinking or perceiving),感觉(feeling)和意愿(willing)。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根据之前的三种分类,莱斯进行了详尽的解释: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凡是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皆属于信息功能文本,文本的重心在其内容和主题;2)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构建和语言的美学层面,突出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3)呼唤功能文本(vocative),旨在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者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作出反应,其语言特点是对话式的,文本的重点在于感召。 这三种文本也与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三方面相对应:发送人(sender, speaker or writer),接受人(receiver, hearer or reader),话题(topic or information)。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这三种文本与人际沟通的内容也挂上等号。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对应的是事实传递的普通交流(plain communication of facts),类似新闻、知识、信息、观点、争论、感觉、论断等都属于这一类。实际上的信息价值是零,信息就是交流本身;交流完毕,信息也传达完毕。2)与表达功能文本

互文性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 在信息时代,广告无处不在,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广告翻译已成为不同语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互文性理论原被英国论文写作用于文学领域,但在当今它也同样适用于实用文本,例如广告文本及其翻译的研究;它为广告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策略和视角。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广告; 广告翻译;论文格式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语言、文化的关联性。她宣称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变形。克里斯蒂娃曾说:“每一个文本把它自己建构为一种引用语的马赛克;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她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互文性的引文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或直接的,而总是按某种方式加以改造、扭曲、错位、浓缩或编辑,以适合讲话主体的价值系统。 另一位对互文性理论有所贡献的先行者,是T·s·艾略特。他早就以调侃的口吻说过:“小诗人借,大诗人偷。”这种“偷”是指文本在“互文性的镜子”里的相互反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艾略特本人的《荒原》。他认为一位诗人的个性不在于他的创新,也不在于他的模仿,而在于他把一切先前文学囊括在他的作品之中的能力,这样,过去与现在的话语同时共存。他说:“我们常常会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具有个性的部分都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 互文性不仅指一部作品在立意、艺术手法等方面受到其他作品的影响,而且指明显仿拟前人辞句和典故的现象。互文性理论不仅仅注重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更注重文本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由于文化差异,这些互文性的关联往往比较难以为另一文化体系的读者知晓,因此它们成为语际转换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的障碍。译者若没有把握住互文性,就会造成误译。 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ty);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eontratextuality)。由于广告吸收和转化了文学文本的艺术形式或语言,是文本之间的关系,广告中体现的是外互文性指涉。尽管互文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思路。本文拟在探讨互文性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重点阐明广告翻译中所涉及的互文现象。 二、互文性与广告语 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是“引起注意”的意思。广告,亦即广而告之,目的在于给目标对象留下深刻印象,以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广告中的语言丰富多彩,为达到吸引消费者,令其感到既熟悉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引经据典或引用诗歌等。因此广告与文学作品或词语句篇达成互文关系。广告中互文手段的运用可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消费者进行思考,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吸引受众注意,传递广告信息,实施有效传播广告的目的。 在广告口号中,引用、典故、仿拟是最常用的三种互文手法:引用(citations and quotations),即直接引用前文本;典故(allusion),即在文本中使用出自圣经、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及经典作品等等之中的原型;仿拟(parody),即故意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如人们所熟悉的谚语、俗语、成语、名诗、名歌、名句等),形成新的词语句篇。 例1:仁者近山,智者近水(房屋销售广告) 这则广告采用了互文中的“典故”及“仿拟”,是一则房屋开发公司仿拟引用孔子的话做的广告语。实际上,在《论语》中,其原文本是“仁者乐山,知者乐水”(The wise man delights in water, the Goodman delights in mountains),广告设计者对此进行了仿拟,变成了“仁者近山,智者近水”。广告对于这样的山水景色做出了美好的描绘:一望无边、碧蓝清澈的湖水令人神往,背后连绵起伏、苍翠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互文性理论与英语翻译实践探究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互文对译者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译者作为读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互文性解读;译者作为作者对原文本进行互文书写。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 世界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出现,一切事物如政治、经济、心理、历史、宗教、哲学等,都被文本化(程锡麟)。任何文本都是处在互文网络中,互文性是研究文本语言的基本要素。每个文本都处在已存在的其它文本中,每个文本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文中有文的状态呼吁要把文本当成一个有机整体,多角度地研究文本系统的内与外,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意义。翻译工作者要从互文性的角度去把握原文本,阅读文本,阐释文本,从而更恰切地表达译文。本文将探讨互文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理论是法国符号学家Kristeva首次使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所谓“互文”(inter text)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中的语篇。“互文性”是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因为这个文本本身就是另一个文本的互文。Kristeva从文本生产的角度进行互文性研究的,其概念突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的文本理论,明确指出文本之间的关系,但是其文本概念缺乏主体。她认为文本有两个维度,一是横轴的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二是纵轴上文本与另一文本的关系。文本之间靠表述的易位联系。横轴上作者和读者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作者和读者双方拥有共同的记忆,“互文是循环往复的记忆”。(互文性研究)作者利用某种激发语(prompter)激发读者深层或浅层或久远或短暂的记忆,从而和某些文本(背景)互文,这种关系是联想的纵聚合关系,是隐含而模糊、不易辨别的。如印裔英语作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作《午夜之子》与印度神话形成互文。小说的情节、结构都带有印度神话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说人物和印度神话人物互文,他们同名,使用同一指称,如湿婆,帕尔瓦蒂、帕德玛等。这种指称就是一种激发语,指向印度神话,引发读者的联想,指引读者去追忆印度神话。 二、.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 能够证明互文影响的两个标签:互文指涉和互文标记。翻译中,互文指涉必须通过互文标记起作用,因而互文标记对两种不同语言转化过程中的符号取值,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的评估,尤其重要。互文指涉包括文化结构和文化内涵。Lemke认为互文指涉一是存在于同一文本内各成分之间,前后成分互相指涉,这是文内互文指涉;二是存在于不同的文本之间,这是文际互文指涉;互文标记是文本的有形成分,代表的是互文指涉。互文标记往往是作者的意图所在(intentionality),即作者有意使用一定“知名度”的表达方式,或词或句或更大的语言单位,以便达到某个目的。如美国黑人独立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

【精品】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电视广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电视广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英文广告翻译策略 王战锋 (武夷学院外语系,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语言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并根据对原文和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为英文广告的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文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在分析电视广告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功能和文本类型层面上探讨了电视广告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彼特.纽马克;文本类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电视广告 导言:今天,英文广告通过电视等媒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英文商业广告的一些理论和技法已经在我国电视广告

中被大量采用,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英文经典广告也成了教学案例。而其翻译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根本原因就是英文广告翻译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英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程》中,根据比勒(B)的语言理论将语言功能归纳为六种:抒发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应酬功能,元语言功能。在此基础上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抒发型,信息型,呼唤型,同时根据对源文,译文侧重点的不同提出八种翻译方法,从最侧重原语和最侧重于目的语依次是:逐字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地道翻译、意译、改译。其中,“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能才能达到翻译的两大目标:准确、经济。”语义翻译的定义是:“在目标语言的语义句法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尽量译出源文确切的语境意义”(Newmark 1981:39)并且“必须较多考虑源文的审美价值”(Newmark 1988: 46); 交际翻译要:“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对源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Newmark 1981:39)。语义翻译用于抒发型文本,其核心功能是抒发作者心中所想,不理会读者的反应,译此类文本应遵循“作者第一原则”,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语言风格同等重要;交际翻译用于信息文本和呼唤文本。信息型文本遵循“真实性”第一原则,译者不必拘泥于源文语言

浅谈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文本理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注重译者身份转换的动态性和考核方式的多元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开放式教学;发散性思维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在其著作《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1969)中,率先提出“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横向轴(作者——读者)和纵向轴(文本——背景)重合后揭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词(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的再现,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一篇文本)。……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是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在互文性理论的观照下,我们认识到其所崇尚的开放、动态、发散、多元和异质的思维方式为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翻译实践的过程不仅包含语言之间、文本之间和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诸多的原文和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版或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互文性理论应用到其教学实践中,以实现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 一、采用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它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中得到全面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的专业课程,常常被按照传统的PPP教学模式呈现,即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输出(production),致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地被调动,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开放式教学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应着重体现其三大特点:开放教学观念、开放教学内容和开放教学形式。 开放教学观念就是要突出体现课程的专业性、职业性、实用性、跨文化交际性和发展性,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注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注重确保其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仍以“语言翻译教学+商务知识”的观念为指导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系统。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国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材料多数为自编教材,缺乏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文原版教材。而且教材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翻译文本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效性,缺乏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交际和任务活动的设计,甚至有些内容只是简单地融合了与商务专业知识相关的词汇和语法项目。殊不知,商务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遵循课程大纲的前提下,应依据不同的商务文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 一、引言 “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话”实际上指的是文本间的关系。该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两 派都强调的共同点就是结构的不确定性, 即强调意义的流动性。Hatim &Mason(2001 年)把互文性概括为“从(文本)对其他相关文本的依赖角度来看,只有通过它(互文性) , 文本才能获得识别”。殷企平(1995 年)指出, 互文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本的改写(作者的角度)、文本的完成(读者的角度)和文本的阐释(批评家的角度)。互文性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古今中外皆有, 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T. S. Eliot 的《荒原》。在《传统与个人才华》一文中, Eliot 认为, 任何艺术家的意义都不是自足的, 而是在与前辈艺术家的比较中产生的。 互文性理论认为, 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 所有的文本都处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这使得对各种文本的理解都要依据这种相互关系。因此, 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 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 它没有一种可以确定的意义, 读者可以积极参与文学本身的活动和生产, 可以通过发现文本意义的新

组合而重写文本。文本的阐释取决于主体汇集各种互文本并将它们同给定文本相联系的能力。Riffaterre(1978 年)认为互文性是读者感知的主要模式, 也是许多特殊文学效果如幽默、荒谬、含混、及模糊等的来源。 当代文学作品,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品广泛地运用了互文性。用Roland Barthes 的话来说, 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融进 前人的作品, 或改写或“内化” ,他们的创作由其它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 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不朽生命力。 二、互文性与翻译研究有学者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秦文华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 翻译实践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语言之间、文本之间、意义之间的转换, 而且诸多原文和诸多译文还在更广阔的时空进行着互相补充、互相指涉, 从而创造出比单纯的翻版或是复制更为丰富的意义, 翻译理论的建构也不例外。卞正东讨论了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立意、艺术手法等方面曾受到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影响, 微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词句上与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具有相关性, 具体表现在仿拟和暗引。这一发现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李运兴认为一个语篇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其他语篇产生联系:某种共同的格式和结构规范, 内容上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其他语篇, 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思想传统。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一一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 词英德译文-汉语言文学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一一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 叶巧巧 摘要: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对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该演讲词英、德译文中分别采取的翻译策略,探讨该理论的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尽管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在具体的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翻译实践中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本类型诺贝尔奖讲座翻译策略局限性 一、引言 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塔琳 娜?赖斯在70年代初提出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的基本理论,该理论首次涉及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对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讲故事的人》[1]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与界定。该演讲词曾被翻译成5种外国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本文仅以美国翻译家Howard Goldblatt 的英译文和德国汉学家Karin Betz的德译文为例,分析两位译者对该演讲词文本类型的界定,并对比他们分别采取的与之相应的翻译策略,探讨该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赖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用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将语言功能分为三类:表达、再现、感染。赖斯认为,“一个文本一定是多种功能的混杂,而以一种功能占主导”。[2](P25 )赖斯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 (一)赖斯的文本类型划分

赖斯将翻译定义为“两种语言间的中介性交流过程,其目的通常是产生一个在功能上与源语文本对等的目标语文本”。[3](P198-199 )由此可见,为了得到此目标语文本,译者就必须明确源语文本的功能,确立文本型态。 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召型。此外还划分出视听媒体类型。赖斯指出,信息型文本主要是表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等,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较强,文本的重心为内容而非形式。表情型文本用于表达信息发送者对人或物的情感和态度,其语言具有美学的特征,侧重点是信息发送者及其发送的形式。感染型文本旨在感染或说服读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其语言形式通常是对话式的,其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其重点在于呼吁和感染。视听媒体类型依赖技术媒介、画面、声音传达视觉或听觉意向,也称超文本类型。[2](P30-48 )赖斯的文本 类型划分是寻求翻译策略的理据。 (二)赖斯的翻译策略 同时,赖斯也对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方法做了具体的描述。赖斯认为:“文本 的型态决定着翻译的整体方法;而文本的个性则要求考虑语言和文本结构的惯例。” [3] P201 )翻译的“正确”或“错误”应以是否符合源语文本与译语文 本之间的“互文连贯”这一观念为衡量的标准。因此,赖斯指出,对于重内容而非形式的信息型文本,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对于具有美学特征的表情型文本,其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使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或原文。而以读者和效果为导向、侧重于感染的感召型文本,则可用编译或适应性的方法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2](P30-48 )了解赖斯的翻译策略,有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2003年第1期总第16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m舒I叼∞andTheirTeaching 2003。№1 Serial№166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意向性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文本;翻译;意象;意向性 Abstract:Thepapermainlyexaminestherehtionshipbetweenintertextualityandpoetry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isthepreconditionforunderstandingalltextsandith舭ghtstheinter-dependenceandimpactOiltheintertext.ByquotingJuliaKristeva’sviewthateverytextI‘Scomtmctedasamosaicofcitationsandeverytextisanabsorptionandtranffonnafionofothertexts,theauthorconsidersthatthereexistabundantintertextualitiesinEast-Westpoe田intermsofvel'Eerhythm,imageryandintentionality.Asatranslator,ontheorehand,onemustbeappreciativeoftheintertextualitiesinpoetryandontheotherhand,hemustadoptadequatesn锄e酗toconveyfaithfullytheinter-textualaffinities.Theauthorconcludesthatthestudybetweenintertextualityandpoetrytranslationwillshednewperspectiveandli出ontranslatiOnstudies. Keywords:intertextuality,poetry,text,translation,image,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1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1—0055—05 1.概述 互文性(imertextuality)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BasilHatim(1996)认为,广义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它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contratextuallty)。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第二类。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Kristeva,194l~)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她认为先前话语的存在是所指行为的前提条件。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在《符号学》和《诗歌语言革命》中用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intertextualit'e,phenotexte,geno-texte)等术语说明文本间相互补充和交流。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relationship),又包括此时文本与彼时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associationrela.tionship),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她说:“任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张首映,1999:442)解构主义赋予互文许多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藉此取代结构主义锲而不舍地追寻的模式。解构主义希望批评家同时阅读多种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印证某种相似性和类似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绝然独立的作品,也没有单一的独创性作品。传统所说“第一部”、“独创的”、“无与伦比的”等评价作品的形象性词语,不仅言过其实,而且不符合“互文性”特点。解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双重解读”、“双重文本”、“双重批评”,才能呈现“互文性”。罗兰?巴特扩展了文本理解的条件,互文性对巴特来说不仅仅包含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且超越了“语言代码”概念的中立意义。巴特(1970)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体。”(王-31I,1994:222) 罗兰?巴特的这一观点与克里丝蒂娃(1969)的原意不谋而合:everytextisconstructedasamosaicofcitations,everytextis 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一),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收稿日期:2002一l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