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地理区位、经济、产业、交通和人口五个方面,以及一些城市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和现状,对江苏的区域发展做出对比与总结。

一、苏南

1、地理区位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苏南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常州,无锡,苏州。

苏南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属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苏南地区区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00万人。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地段,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苏南地区的地势,东部和中部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太湖平原,太湖周围偶尔分布一些孤丘,如无锡的惠山(328米)等;西部南京、包括南京紫金山(448米)、茅山(372米)等。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澄湖、滆湖等。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2、经济

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01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10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六席,分别是昆山(第一),江阴(第二),张家港(第三),常熟(第四),吴江(第六),宜兴(第九),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全国百强县”第一。并且这些县市全部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

3、产业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目前苏南以县为单位已全部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成为我国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多、发展质量最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体制机制活力最强、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正逐步形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初步形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实力全国领先。苏南地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基本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雏形,成为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制造基地,在全国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4万亿元,占全国的6.3%,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服务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达到44.8%、38.2%。县域经济发达,区内14个县(市)中有1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6个县位列前十。

苏南模式不断创新。苏南地区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发展前沿,不仅善于发现机遇,而且善于把握和用好机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九十年代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跨越,两次转型为苏南赢得了改革发展的先机,铸就了先发优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苏南模式”,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本。新世纪以来,苏南地区积极推进以创新型经济为核心的第三次转型,为苏南模式注入新的内涵,使苏南地区继续保持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地。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占全国的13%和18%,境外投资规模超过2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4、交通

苏南地区,尤其是太湖平原,是中国内河航运特别发达的地区,航道极为密集,其中以长江以及京杭大运河为主干。大小城镇传统上都临河而建。20世纪初清光绪末年,铁路运输兴起,沪宁铁路贯穿苏南。1990年代以后,江苏省建成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密度列全国第一。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正式通车,为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

5、人口

人口多,人口密度高,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所以人口密集,人才聚集性高。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是决定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上通常用25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重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2007年,按常住人口测算我市为8.4%,比南京低0.4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镇江分别高出0.7个、0.8个和0.5个百分点。结合其它相关指标分析可以发现,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聚集了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人口文化素质在全省各市中遥遥领先,而我市人口的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拥有大专以上层次的人口近年来增长较快,为下一阶段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了有利基础。

二、苏中

1、地理区位

苏中为江苏省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省辖市,共20个县(市、区)。其中土地面积2.09万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1636万人,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江苏省20%、21%。苏中三市均在长江沿岸,且皆是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上海都市圈(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中地区共有3个地级市、20个县(市、区)。其中地级市有3个,分别是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简称苏中三市)。县级市有8个,分别是高邮、仪征、靖江、兴化、如皋、海门、启东、泰兴。县有3个,分别是宝应县、海安县、如东县。市辖区有9个,分别是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苏北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处于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区内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经济

2008年,苏中14县市的GDP总量达38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14县市中,总量最高的为通州市(391.0亿元),最低的为宝应县(167.8亿元);靖江以16.8%的增速位列榜首,最低的是如东县(13.4%),由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增速与去年相比有所放缓。南通六县市平均增幅14.3%,较上年平均回落1.6个百分点;泰州四市平均增幅为14.7%,回落1.65个百分点;扬州市四县市平均增幅14.0%,回落1.9个百分点。2013年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八年超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稳增长、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去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2.4、4.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9.45亿元,增长1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去年苏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33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769元,增长12.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新增城镇就业39.4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7.58万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2.1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50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10] 2013年,苏北有2个省辖市、15个县(市、区)达标的基础上,又有1个省辖市、8个县(区)提出小康验收[10]。苏北“全国经济百强县”数量已达到9个(东台、大丰、邳州、沛县、建湖、赣榆、沭阳、新沂、东海)。

3、产业

在单体项目的“块头”上,重大项目建设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沿江地区100亿元、沿河地区50亿元项目群”已实现全覆盖,高邮康博、江都泰富、广

陵一川镍业、化工园区华电热电联产等项目已竣工投产或部分试生产。全市各地已排出10多项总投资100亿、50亿以上的工业重特大项目,完成了定项目地点、定主攻方向、定目标企业意向、定初步招引政策、定工作进度计划、定工作班子和责任人的“六定”规划。

访沿河,新建设热气腾腾:宝应宝胜集团特种电线电缆项目总投资50亿元;高邮康博新材料高纯硅生产项目总投资60亿元、秦邮特种金属材料项目总投资50亿元、江苏首家高邮电池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国信热电联共项目总投资56亿元……沿河地区实现了50亿元和100亿元大项目零的突破;

走沿江,新项目顶天立地:仪征上海大众整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江都中信泰富600万吨球团及码头、特钢生产加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邗江华电火改气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北山汽车工业园总投资100亿元、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广陵一川镍业不锈钢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丰余纸品工业园总投资100亿元;扬州化工园区燃机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05亿元、60万吨甲醇制烯烃(MTO)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0亿元。

重大项目实现沿江、沿河全覆盖,提振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干事信心。

4、交通

江苏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前列。到2012年底,苏中地区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包括京沪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启扬高速、江海高速、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通洋高速公路、盐靖高速、江六高速、沿海高等级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已基本成网。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5、人口

人口较少,人口密集度不高,人口流动性相对不高。近年来由于苏中地区发展,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也陆续回乡,人口增多,同时也带动苏中地区发展。

三、苏北

1、地理区位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交通发达。按照现在江苏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宿迁、淮安、连云港5个省辖市。苏北也曾是一个行政区划,包括江苏长江以北

的所有地区,即徐州、盐城、南通、扬州、连云港、宿迁、淮安、泰州8个省辖市。苏北正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东陇海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三大国家战略以及“振兴苏北”、“振兴老工业基地”、“苏北计划”、“苏北中心城市建设”、“徐州都市圈”、“东陇海产业带”、“南北挂钩合作”、“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八大省级战略,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经济

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苏北5市明确划入长三角等重大历史新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快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中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苏北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不仅将成为江苏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也肩负着孕育中国东部经济新增长极的重任。2012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地区(GDP)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8%、12%和13%,苏北增长最快。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高2.9个百分点。在江苏提出未来发展仍然是调结构促转型,缩小苏南苏北差距的方向下,江苏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在江苏各城市公布的2012年经济数据中,徐州市以实现GDP4016亿元的成绩又将同省苏南地区的常州市再次挤出了前五,常州排在了江苏经济榜单的第六位,排在其后的是苏北的盐城市,其中盐城更是把三年后赶超苏南常州市作为主要目标。

3、产业

苏北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中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处于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区内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苏北地区的地势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平原,同时京杭运河沿扬州、淮安和徐州向山东延伸;苏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骆马湖、洪泽湖等。苏北地区东部濒临黄海,拥有大面积滩涂。历史上,苏北沿海是中国主要产盐区,近代以后,大部分地区改为棉区,仅保留连云港、盐城附近的淮北盐场。

4、交通

苏北地区的交通一向以水运为主,京杭大运河为交通动脉。苏北有连徐、汾灌、宁靖盐、宁宿徐、宿淮盐、连盐通、宁淮高速、京福高速徐州绕城西段、宁宿徐高速盱眙南段、宁靖盐高速盐城北段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徐州至济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连云港至临沂高速公路江苏段,苏北地区高速公路骨架网已经形成。到去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公里,占全省总长度的41.4%。徐州观音国际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淮安涟水机场组成了苏北的空中门户,也是长三角北翼的重要物流空港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苏北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初具规模。连云港港成功迈进亿吨大港行列,成为我省继南京港、苏州港、南通港之后的第4个亿吨大港,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由10万标箱增加到300万标箱,跃居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位列全球84位)。连云港港、大丰港列入首批海峡两岸直航港口。京杭运河苏北段整治扩容工程全面推进,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和盐灌船闸工程顺利开工。苏北拥有新亚欧大陆桥即陇海铁路、京沪铁路、新长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沿海铁路等组成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通达国内各重要城市并可最远至欧洲,京杭大运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群连云港港,规划建设的苏北入海航道组成的苏北航运网络日趋完善。陇海铁路穿过苏北北部边缘。新长铁路贯穿而过。

5、人口

苏北地区人口较多,也比较密集。同时也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由于今年来的迅速发展,也有很多外地务工人员,同时也有返乡人员,人口数量呈上涨趋势。

四、总结

江苏总体呈发展趋势。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完善,交通便利,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强。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属于发展中,产业并不十分完善,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但近年来,苏中苏北在不断发展,完善产业结构,重视交通发展,发展十分迅速。

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江苏区域发展差异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地理区位、经济、产业、交通和人口五个方面,以及一些城市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和现状,对江苏的区域发展做出对比与总结。 一、苏南 1、地理区位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苏南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常州,无锡,苏州。 苏南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属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苏南地区区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00万人。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地段,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苏南地区的地势,东部和中部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太湖平原,太湖周围偶尔分布一些孤丘,如无锡的惠山(328米)等;西部南京、包括南京紫金山(448米)、茅山(372米)等。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澄湖、滆湖等。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2、经济 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01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10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六席,分别是昆山(第一),江阴(第二),张家港(第三),常熟(第四),吴江(第六),宜兴(第九),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全国百强县”第一。并且这些县市全部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 3、产业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目前苏南以县为单位已全部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成为我国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多、发展质量最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体制机制活力最强、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正逐步形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初步形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实力全国领先。苏南地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基本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雏形,成为具有全球影响

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办法

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和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办法 2010-07-28 10:58:34.0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规范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的认定工作,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发挥最大效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江苏省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重点物流企业和境内重点物流基地的认定工作。凡由本办法认定的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可享受省内制定的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 第三条认定标准 (一)省重点物流基地 1、基地性质。物流基地是地域的空间布局与综合服务功能融合在一起的物流节点或物流平台,是物流企业的集聚区。 2、基地规模。具备良好的交通和客户条件,入驻物流企业10家以上,基地内发生的年物流服务额2亿元以上。 3、经营机制。设立有基地管委会或投资管理公司,对物流基地实施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和规划运作,并设有服务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 4、服务功能。至少有三种以上的物流功能(如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分拣、货代、配送、信息等),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实施物流现代化作业。具备金融、保险、税务和后勤服务等基本的配套服务功能。组织基地内物流企业宣贯和推广实施物流标准。 (二)省重点物流企业 1、企业类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登记设立,在江苏省境内注册的公司制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是经国家职能部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包括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综合型物流企业和技术服务型物流企业四类。 (1)运输型物流企业 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a)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运输代理服务,具备一定规模;b)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c)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d)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 (2)仓储型物流企业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配送中心设计实训 2013年06 月17日至2013 年07月05 日共3周 学院管理学院 系部工商管理系 班级11物流管理3 姓名 指导教师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三大物流走廊,即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的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沿长江形成的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和沿苏嘉杭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南北向的物流走廊。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三大走廊有步骤地规划建设苏州高新、唯亭。昆山、张家港、太仓、陆慕、东南、常熟、白洋湾和盛泽等10个物流园区。

二、 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一)高新物流园区 1、地理位置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2、周边环境分析 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作为中国首家ISO14000示范区,不仅开了中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先河,而且对国际上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新区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实现高新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知名度和信誉,有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亚太科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霸州市第四中学介卫卫 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在重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同时也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情商与智商和谐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科特征与我校《新知讲授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预习认标—观察学习—转化练习—测评调控—梳理反思)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组织、促进学生参与,尽力使课堂的有效与有趣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东、中、西差异①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2.逐步培养读图能力;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难点: 1.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图表阅读、比较分析法、归纳等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国地域辽阔,不仅自然地理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国的国土整治既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探讨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新知学习: (承接)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经济差异等知识。 一、东、中、西差异(板书) 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网络”。从现在看,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 我们讲东部沿海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差异,目的是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这种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以及未来三个地带发展的趋势。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板书) 引导:(出示PPT)“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区项目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 区项目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 项 目 选 址 建 议 书 徐州市云龙区招商局 二00六年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1、地理位置:徐州新城产业园区位于徐州城区东南部、连霍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与徐州新城区主体城区毗邻,北临104国道,西侧为拖龙山,东至沟棠路,南部以新的云龙区区划界限与铜山县相接。产业园区南距观音机场20公里。新规划的市区1号路延长段和沟棠公路穿越本区,同时,依托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两大动脉。产业园区交通极为便利。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区位于新城产业园区北部,北靠104国道(迎宾路),东至沟棠路,南到纬16路,西依拦山河,经16路贯穿其中,一期占地3100余亩,园内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目前已实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通。 2、自然概况:新城产业园区西临拖龙山低山丘陵,区内地势平坦,无明显起伏,大致为慢坡形,地表为第四系冲积层,西部至拖龙山下始有基岩出露,东部地质构造较复杂,偏东部被郯庐断裂带贯穿,断裂带两侧地质特征差异较大。

该区域主要河流为郎溪河,东北部与大龙口水库相通,并东延交于郎河、闫河,汇入故黄河,区内河流全长约5公里。 3、用地现状:新城产业园区总规划用地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开发,一期占地3100余亩已办理完毕用地手续,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办理出让手续,出让价格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制度。 4、产业规划及总体结构:新城产业园区规划为两个板块,即现代物流园区和总部经济园区。园区西侧规划500亩用于拆迁企业安置用地,在物流园区可规划25%的商业居住用地。整个物流园区将抢抓“十一五”期间徐州构建全国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食品加工业示范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原材料产业集聚带的发展机遇,打造全国现代机械制造业与之相配套的物流基地。 总部经济园区计划吸引国际500强企业、国内100强企业在基地内设立总部,通过建造总部楼宇、整合商务办公、企业研发等功能,构建具有总部经济特色的商务运作模式与人性化空间。同时总部经济园区将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集群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投资。规划建设用地3600亩,建筑密度<30%/40%,绿地率≥30%。 徐州淮海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建议书 1、项目概况:该地块位于淮海综合物流园区东南侧,占地总面积约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临104国道,西接食品城饮食文化村,背靠美丽的黄河故道,紧靠江苏省三大公路枢纽之一的徐州汽车客运南站食品城分站.东距徐州观音机场25公里,北离徐州火车站仅5公里,京沪、连霍、宁徐及京福四条高速公路比邻而过,且距连云港港口仅200公里,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近在咫尺,是徐州市区位、交通和生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南侧总占地1000余亩的大型住宅区即将建设,周边分布着有经营各类家具建材为主的唯美家居市场、淮海集团、天正摩托等商贸类企业,可实现商、居互动,满足人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该地块是淮海综合物流园区的储备土地,适合大型物流公司作为基地进行建设,或开发为商贸中心、货运中心、集装箱中心、仓储中心等。目前园区内已实现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 2、项目进展情况:目前该地块已征用为国有土地,地面为净地,可直接建设。 3、合作方式:土地将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 八、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周边配套情况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学习重点 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3、西部大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 4、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1、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差异。 2、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四、教育用具 导学案、课外材料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内容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自主深究并抽查回答) 一、东、中、西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和都比较高。 〈2〉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和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东部地带,和相对发达 〈3〉产业结中、西部地带,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构差异从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的基本特征。 东部地带,、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化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以为主体。 〈4〉与城市 化差异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带远高与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 对外开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 〈5〉放的区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 域差异1、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和,与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 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原因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 的 【预习成果展示交流】(自主学习反馈) 【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

区域差异分析

5 / 5 9.区域差异分析类 设问1: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设问2: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设问3: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设问4: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背景:山地垂直带内部分异概况及苔原带受干扰后植物多样性差异变化示意图 考向: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差异表现及原因分析 背景:茉莉生长习性及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考向: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差异分析 背景:卤虫生长习性、美国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变迁及大盐湖位置示意图 考向:产业规模的时间差异 背景:冻土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考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 考向 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解答示例: 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1.自然要素差异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 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 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 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 显旱、雨两季 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广) 地势起伏 状况 地势起伏大(小);×高×低;自×向×倾斜 5 / 5

江苏经济发展分析

江苏经济发展分析 王萍 (淮阴师范学院) 摘要: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多年来,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然而江苏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尤其是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更大。本文从经济总量、均量、外向程度、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等方面, 首先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轨迹; 进而阐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最后立足于欠发达的苏北, 提出了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对策。 Jiangsu is an economic province. For years, many economic index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in the whole country, B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but is extremely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is big, Especially with the gap between the northern south bigger. This article from the economic output, finally, extroverted degre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eople life and so on, First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ince 1995,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middle thre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volvement track;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difference formation; Finally based in less developed northern jiangshu province, Put forward the narrowing jiangsu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ifference. 关键词:江苏;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苏南;苏北 前言: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但由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诸因素叠加的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梯特征。目前,苏南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已经形成了从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苏中地区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也基本形成了沿江工业化集聚带。但苏北仍处于工业化初期。 正文: 一(1)差异体现 经济总量 19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苏南的综合经济实力都在迅速增强。至 2005 年末,苏北与苏南的 GDP 分别达到 3220.08 亿元、9591.77 亿元,占全省份额依次为 20.7%,61.8%。从 GDP 增长率看,1995 年至 2005 年,苏北与苏南 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9%,14.2%。苏南增速明显快于苏北。就总体看,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与苏南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经济均量 1995年,苏北与苏南的人均GDP分别为3859元、13657元,比值为1:3.54。 到2005年,苏北与苏南的人均GDP 分别为9971元、42710元,比值变为1:4.28。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明显扩大。从增长速度看,苏北与苏南人均GDP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1.1%、 13.5%。苏北比苏南慢 2.4 个百分点。 (2)差异成因 1.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投资环境差,是造成长期以来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地区的一个主要客观因素。 2地理位置苏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与江苏经济核心区相距甚远,受其辐射较弱。加上与之相邻的地区也多为各省边远且贫困地区,广大区域范围内缺乏实力雄厚的增长极,而且实际上各自长期处于分散发展状态,唯一的沿海港口城市连云港也发展滞后,缺乏对腹地的带动能力。苏中地处江苏中部,依靠便捷的长江通道,实现了与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及苏南发达城市的广泛联系,获得了经济核心区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辐射带动力。苏南地处长三角这一全国主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市密集带,紧邻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基本上属于上海 1 小时辐射圈内,故发展极为迅速。

《§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设计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并对比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划分界线及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4、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教学难点】 1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地图册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列举)2016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前20名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点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不仅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而且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授新〗 进入21 世纪以后,我国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板书)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一)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读图)P13图1-12“我国四大地区” (问题)P14活动——问题1:我国四大地区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简称表示) (回答)略 (板书)(二)四大地区 1、东部地区(13个):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台琼、港澳 2、中部地区(6个):晋豫皖、鄂湘赣 3、东北地区(3个):黑吉辽 4、西部地区(12个):陕甘宁青新蒙、云贵川渝藏桂

(问题)P14活动问题2: (回答)家乡陇县在陕西,属于西部地区。 (承转)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突出,表现在诸多方面。 (板书)(三)发展差异 (读表)“我国四大地区基本情况”。 (问题)我国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差异?为什么? (回答)东部>东北>中部>西部 (读图)四大地区经济发展比较 (问题)我国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回答)东部>东北>中部>西部 (板书)1、水平、速度差异: (读图)P15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问题)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回答) 差异比较:目前都为“二、三、一”结构;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最接近“三、二、一”结构;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高;东部、东北地区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差异原因:中、西部、东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带。 改进对策: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区方案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 项 目 选 址 建 议 书 徐州市云龙区招商局 二00六年

徐州新城区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1、地理位置:徐州新城产业园区位于徐州城区东南部、连霍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与徐州新城区主体城区毗邻,北临104国道,西侧为拖龙山,东至沟棠路,南部以新的云龙区区划界限与铜山县相接。产业园区南距观音机场20公里。新规划的市区1号路延长段和沟棠公路穿越本区,同时,依托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两大动脉。产业园区交通极为便利。 徐州新城产业园物流园区位于新城产业园区北部,北靠104国道(迎宾路),东至沟棠路,南到纬16路,西依拦山河,经16路贯穿其中,一期占地3100余亩,园内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目前已实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通。 2、自然概况:新城产业园区西临拖龙山低山丘陵,区内地势平坦,无明显起伏,大致为慢坡形,地表为第四系冲积层,西部至拖龙山下始有基岩出露,东部地质构造较复杂,偏东部被郯庐断裂带贯穿,断裂带两侧地质特征差异较大。该区域主要河流为郎溪河,东北部与大龙口水库相通,并东延交于郎河、闫河,汇入故黄河,区内河流全长约5公里。 3、用地现状:新城产业园区总规划用地10.3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开发,一期占地3100余亩已办理完毕用地手续,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办理出让手续,出让价格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制度。 4、产业规划及总体结构:新城产业园区规划为两个板块,即现代物流园区和总部经济园区。园区西侧规划500亩用于拆迁企业安置用地,在物流园区可规划25%的商业居住用地。整个物流园区将抢抓“十一五”期间徐州构建全国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食品加工业示范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原材料产业集聚带的发展机遇,打造全国现代机械制造业与之相配套的物流基地。 总部经济园区计划吸引国际500强企业、国内100强企业在基地内设立总部,通过建造总部楼宇、整合商务办公、企业研发等功能,构建具有总部经济特色的商务运作模式与人性化空间。同时总部经济园区将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集群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投资。规划建设用地3600亩,建筑密度<30%/40%,绿地率≥30%。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东、中、西差异①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③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区域差异(时空发展状况)▲2.南方与北方①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划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南方与北 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西部大开发①理解并掌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教学重点: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2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难点: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教具准备: 1 中国政区图 2 PPT 课件 3.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方法: 启发式图表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我国地域辽阔,不仅自然地理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 此,我国的国土整治既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探讨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开始新内容: (承接)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分布等知识。 板书:一东、中、西差异 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网络” 。从现在看,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的。

江苏省物流业发展情况及展望分析

2012年江苏省物流业发展情况及2013年展望分析来源:江苏省发改委日期:2013-4-18 【打印】【关闭】 相关研究报告 more >> ?2013-2017年中国集装箱制造及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航空物流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咨询报告 ?2013-2017年中国供应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3-2017年中国家电物流行业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江苏省物流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物流规模增速稳中趋缓,项目投资拉动力有所增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模式创新加快推进,物流发展环境正在逐步优化。 一、2012年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物流规模平稳增长,增长速度稳中趋缓。 在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下,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012年江苏省货物运输总量23.13亿吨,同比增长8.8%;货物周转量847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8%;2012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呑吐量17.08亿吨,同比增长8%。初步测算,江苏省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增速预计比去年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江苏省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将突破335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6.3%左右。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15%左右。 (二)重点项目带动明显,民营投资日趋活跃。

区域发展差异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最能全面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是(D)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指数 2.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工业化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 岁。下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C)A.传统农业阶段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4.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最快 C.第三产业占主导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5.材料中将世界各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指标包括(D)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④资源蕴藏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需要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国家(C) A.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B.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高速增长 C.区域经济增长明显不平衡D.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7.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的国家(C) A.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B.工业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 C.高科技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加 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①M城市代表上海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代表武汉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B)①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我国经济 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③d经济带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 富④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 ④ 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 10.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 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B)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 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 步阶段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 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1.图中甲、乙、丙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C)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 12.分析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上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 限B.金融、科技、信息已成为上海发展的主导力 量C.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大 D.上海市的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 主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过 去是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20世纪50年代后 期,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庆油田。直到2002年,大 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吨,接近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一半,大庆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城”。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大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为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进行二次创业,2010年已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庆处于__________阶段。这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__________,人地关系基本__________。(4分)(2)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石油工业一直是大庆的主导产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处于区域__________阶段。(2分)(3)进入21世纪,大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庆正在进行“二次创业”,说明它正在努力向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迈进。(4分)(4)大庆市的发展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______________的总体发展趋势。(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2012年2月1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长春开幕。会议中就如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 重点和主攻方向,扬长补短,推进产 业调整做了深入探讨。会议指出,吉 林省产业结构要从汽车、石化“二人 转”升级为群星辉映的产业“大舞 台”,努力使经济尽快走上协调增长 的轨道。 材料 3:2004~2009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 值及增长速度。 (1)过去的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是汽车、石化 唱“二人转”。试分析其汽车、石化产业发展 的优势条件,并说明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8分)(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区域均衡 发展的重大战略,结合材料1、2,描述如今吉 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6分) (3)判断吉林省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并描述该阶段的发展特征。(8分) 解析:吉林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依据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汽车、石化等重工业,但这种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优化,从表图中的数字信息上可以看出,吉林省的工业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成因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成因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两个率先”全局,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总体上呈现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趋向和特征。 从十六大以来的情况看,江苏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构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最为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江苏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着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服务业的配套优势、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潜力大、成长快、爆发力强、附加值高,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方向。自2006年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会议以来,我省就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集中力量在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领域寻求突破。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2008年,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占比达到67.3%,发达国家有的已达到80%,我省还不到40%。为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思路,决定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2009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1.5%,从业人员占到46.6%。 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到2012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五个明显提升”,即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江苏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坚决淘汰钢铁、水泥、小火电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全省共关闭小火电机组760万千瓦,占全国15%,近三年关闭小化工4685家,其中沿太湖流域关闭2000多家。

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差异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江苏省区域差异成因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首先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三区域巨大的经济差异,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造成如此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基础数据,做出了成因的具体差异。在了解成因具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改变江苏省区域差异的面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等具体策略。 关键词:江苏省区域差异差异成因实证分析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2000年以来,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速达13.3%,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区位、环境和资源禀赋等的不同,目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指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并提出加快推进区域统筹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的划分及历史沿革 1、地理意义上的苏南苏北苏中划分: 长江以南是苏南,淮河以北是苏北,长江和淮河之间属于苏中。从语言上苏南属于吴语区,苏北徐州宿迁地区是北方话区,苏中和连云港地区属于江淮话区从文化上讲,苏南属于吴越文化区,苏北徐州宿迁地区属于北方文化和楚文化的交融区,苏中和连云港地区属于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融区。 苏南、苏北这两个区域名称来源于建国之后建立的苏南行政公署和苏北行政公署。但具体包括的城市与现在的苏南苏北包含城市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徐州连云港。 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以“苏南”、“苏北”命名的权威行政区划单位,也是现代人“苏南”和“苏北”概念的源头和基本认知点。从这个角度放到现在来看,苏南的范围应该为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苏北的范围应该为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八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南京是个例外,不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教案35(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六、教学步骤: [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它们的经济差异及其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经济地带是什么?划分依据是什么?差异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别找同学回答)。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在学三大自然区时学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差异,那么三个经济地带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发展方向如何?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活动] 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

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留15分钟给学生)(教师在黑板上作表格) (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填表作板书。) [板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 [补充说明] 解决东部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如三峡工程);西部发展落后,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援西部。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如国家的财政措施、税收政策等。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电视片或到有关网站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