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报告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 核管理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XY XY/XG 2014-2015 版本号:A/0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1 目的 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 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 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 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 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 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 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 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 5.1 评测策划 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 a)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前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前,开展两化融合整 体性评估与诊断。 b)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时或定期的监视与测 量。

20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一目的 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工作。 二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三职责 3.1管理者代表 负责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3.2XXX部 3.2.1负责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3.2.2负责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3.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四内容 4.1术语和定义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2总体要求 4.2.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与诊断,旨在评价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用于识别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4.2.2相关要求 评估与诊断原则如下: 4.2.2.1确保评估与诊断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2.2.2评估与诊断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4.3业务描述 4.3.1完善自评估体系 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XXX部组织人员完善两化融合实施前制定的自评估体系,在保持评估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三级指标及采集项进行细化完善,每年确定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年度工作计划。 4.3.2 问卷填报 XXX部组织指导各部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问卷填报,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确保填报数据全面、准确、真实。 4.3.3诊断分析 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自评结果,对照实施前的自评结果,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两化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未来改进的重点和方向,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估与诊断报告。 4.4检查与考核 对本控制程序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对象考核部门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 基础建设 1 .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 _ (% ):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 .近5 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 _ (% ):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 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 .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 A.无信息化部门 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 4 .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5 .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规划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 6 .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 _ (台): 计算机总数量* 1 0 0 /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 .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 B.建有企业主干网 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8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 .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 B.物料 C.资产 D.组织 E.人员 F.供应商 G.客户代码 H.财务科目代码 I.以上皆无 11 .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A.数据分散管理 B.分区域集中管理 C.统一集中管理 12 .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A.无备份 B.以离线备份为主 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 单项应用 13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 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 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 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 14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 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计划管理 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 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 15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 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 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 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 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两化融合试题1

一、单选题: 以下为管理咨询知识+IT咨询知识 1,找出客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阶段叫做诊断阶段,此阶段的工作流程不包括() A、诊断准备 B、诊断过程 C、结果确认 D、监督整改 答案D 2,在信息安全管理中,以下哪一个选项是指: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地篡改() A、完整性 B、保密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答案A 3,以下哪个文档对IT服务组织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内容进行了概要说明() A、服务目录 B、服务改进方案 C、服务说明书 D、服务级别协议 答案A 4,以下关于问题分析流程的基本步骤,最正确的选项是() A、确定真正的原因→评估可能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 B、确定真正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评估可能的原因 C、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评估可能的原因→确定真正的原因 D、评估可能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确定真正的原因 答案C 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中有责任感是指:() A、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B、坚持不懈,把精力集中在目标的实现上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主动了解组织的文化、自然环境和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答案C 6,以下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的价值:() A、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C、帮客户培养出一批企业内部的“咨询师”,使企业具备“造血”的能力 D、制定出一套管理体系模版 答案D 7,推动贯标工作的原则,除了() A、造势加借势推动 B、激励推动 C、推动的累加效应 D、市场推动 答案D 8,以下那个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的形式有() A、信息化培训 B、咨询工作程序与作业技巧培训 C、专项作业技能培训 D、实际应用的操作技巧培训。 答案A 9,以下贯标咨询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最先应该开展的是() A、组织开展培训、大力宣传推动 B、开展深入调研,充分收集信息 C、识别体系过程,策划体系框架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0,组织内部往往存在既有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咨询师应() A、迎难而上,尽量帮助组织化解矛盾 B、帮助于自己有利的一方 C、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可以介入 D、避免陷入其中 答案D 11,以下属于审核的路线和方法的是() A、自上而下的审核方法 B、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 C、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D、以上全是 答案D 12,对于体系认定认识正确的是() A、贯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认定通过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范本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计划 编制:审核:批准: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目的 评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从试运行到目前在本公司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评审范围 a)位于位XX省XX市XX区XXXXX有限公司,产供销一体化管控能力建设相 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b)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部门和场所。 3.评审依据 a)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 c) 各职能部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单 d) 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 4.评审时间 2019年7月13日 5.会议地点 一楼会议室 主持人:总经理XXX 6.参加人员: XXX、XXX、XXX等各部门负责人 7.管理评审输入 评审综述(经过、概况):

在2019年7月15日,由总经理***持召开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第一次管理评审会议。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价,管理者代表对整个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了综合评价,最后对如何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各部门提高执行体系的主动性以及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说明和指示。 7.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整体推行情况 2018年5月公司入选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我司在2017年底就着手开展了相关准备活动,公司高层非常重视此次贯标工作,并于2018年10月召开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启动会,会上宣布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任命了***为管理者代表,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制定了贯标工作计划。 2018年10月11日,对经营层及各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诊断报告,确定了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 7.1.1 方针 规范管理、创新技术、保证品质、持续改进 7.1.2 总目标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持续优化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供销一体化管控能力,同时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传感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化营运管控能力和物流管控,并以标准化、模块化为基础,信息化和自动化为技术手段,构建两化深度融合集成的智能化管理运作模式、,实现各业务内容的智能运营和服务。 7.1.3 新型能力目标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 系及评估方法 一、评估指标体系 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 2

3

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

二、指标测算方法 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一)指标无量纲化 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2010年之后,第n 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ni Z (n ≥2010): 正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i n ni ni X X Log Z =+ = 逆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ni i n ni X X Log Z =+= 其中,对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标做特殊处理,“有”则100ni Z =,“无”则0ni Z =。 (二)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采取专家打分法(即Delphi 法)。根据专家意

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范两化融合考核管理流程,确保两化融合考核执行的整体性、符合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管理过程的控制,包含考核内容、考核实施、过程监控、结果反馈。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监督公司两化融合管理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 3.2人力资源部 负责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的归口管理,并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核。 3.3各部门 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核,并开展本专业监测工作,对异常进行分析、改动和纠偏,并将本部门与两化融合工作目标相关的考核数据上报。 4 程序 4.1 考核依据 考核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两化融合考核依据至少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a)评估与诊断结果; b)监视与测量结果; c)审核结果。 4.2 考核实施 人力资源部依据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结合两化融合相关管理要求,研究拟定公司两化融合的考核指标,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各部门分解两化融合考核目标,将考核指标、工作任务分解到员工,并将本部门指标的考核数据录入人力资源系统。 人力资源部根据各指标考核数据,组织各直线经理和主管领导,以二级考核的形式,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考核结果。指标考核周期分为年度和月度考核周期。

4.3 过程监控 两化融合目标分解及考核的全过程,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及各部门负责人都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通过沟通制定考核目标,监督实施过程,评定考核结果并进行绩效面谈,且要及时了解掌握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动态,协调、指导和监督两化融合考核目标的全面完成。 人力资源部对两化融合的各项考核数据和表单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检查监控,保证考核输出结果的准确。 4.4 结果反馈 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交流意见,共同分析期望与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人力资源部需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各部门主管领导,考核结果作为人才选拔、升迁竞聘、评优评先、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 必要时,人力资源部每年根据反馈的两化融合的考核结果和公司两化融合战略规划等,调整两化融合年度考核指标。 4.5 绩效申诉 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首先向直线经理和主管领导进行沟通,若不能达成一致,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调查并出具处理意见,如被考核者对处理结果仍有意见,可申诉至绩效管理委员会,由绩效管理委员会做出最终处理决定,以多层级的申诉机制保障考核的公平与公正。 5 相关文件 5.1绩效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调查问卷 中国包装联合会 2012年11月

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子项数据采集项备注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自动化投入企业自动化设备投入占比 企业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企业自动化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信息化 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 值) 2009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0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1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 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 运维投入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 均值) ①2009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运维投入:包括升级、维护、 更新 研究开发 (R&D)投入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①2009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R&D投入______万元。 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R&D投入的 统计口径标准 组织和规划 人员队伍建 设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职工总数______人 ②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______人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 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 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占企业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 数量____人 ②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人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占企业 年末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 员数量___人 ②2011年末管理人员总数____人

内审检查表 07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与改进过程

XXX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受审部门: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与改进过程审核员:受审部门:时间:序检查方法内审提问符合性条款号11、查阅规定新型能力目标的文件,了解目标制定与新型能力的关联性?6.2新型能力查阅目标统计分析及完成情况目标的确定查阅文件、记录:2、目标的分解与定期监视测量情况?29.2评估与诊访谈对象:信息化或两化融合相关部门负责人断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报告1、公司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后,有哪些薄弱项是公司重点关注的?访谈内容:两化融合自评估的周期、方法以及评估与诊断过程。2、查阅两化融合评估报告和诊断分析报告,抽查3-5个指标的数据采集处理情况,查阅文件:1.宜规定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职责、流评价数据的准确性?程、周期、内容和方法等的制度文件。2.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3、与自身同行对比分析,找出未达成预期效果的原因?抽查记录:《两化融合评估报告》《两化融合管理差距分析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39.3监视与测访谈对象:信息化或两化融合相关部门相关监视与测量计划1、公司的监视与测量计划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请简单说明下最近监测过程中有哪些量负责人访谈内容:监视与测量的方法,监视与测量方面不符合预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改进。的

结果,对结果的分析过程,对未达成情况的改进措施和执行情况等。2、查看项目进度监视测量记录与分析情况?查阅文件:1.规定监视与测量的对象、职责、方法、3、查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执行过程,频次、改进等的制度文件。2.监视与测量的指标(应包括两化融合执行的有效性?实施框架执行情况、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指标、两化融合绩效指标等)。抽查记录:监视和测量计划及实施记录,分析的结果,改进措施。访谈对象:考核责任部门负责人49.5(考核)制定的考核机制?包括哪些考核项?考核依据又是来源1、公司对于两化融合建设,访谈内容:考核的策划以及实施情况;考核是否覆盖了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于哪里。位等;考核依据是否包括评估与诊断结2、查看考核执行记录?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内外部的评估审核结果等。查阅文件:规定了考核的职责、对象、指标、频次、激励措施等的两化融合考核制度。 XXXXXX有限公司抽查记录:考核指标、考核结果。510.1不符合、1、抽查评估与诊断及监视与测量等渠道发现的相关纠正预防措施的整改记录,是否访谈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内容:对不符合及潜在不符合项的原纠正措施与预对原因进行了合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有效性进行了追踪?因分析及处理过程、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诊断评估问卷

2017年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离散大批量) 基础建设 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 A.无信息化部门 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 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5.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 A.无规划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D.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中,两化融合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 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 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 B.建有企业主干网 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 B.物料 C.资产 D.组织 E.人员 F.供应商 G.客户代码 H.财务科目代码 I.以上均无 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A.数据分散管理 B.分区域集中管理 C.统一集中管理 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A.无备份 B.以离线备份为主 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 单项应用 13.建立了二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__%: 14.建立了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__%: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字体: 大中小】 为科学衡量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地方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根据2011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 作会议精神,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即“6+1”活动)中“两化融合深度行” 活动的部署,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赛迪研究院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 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在评估试点的基础上首次开展了全国区域“两化” 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形成了《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一、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过程 “两化”融合是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涉及理念转变、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其推进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和把握。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是推进“两 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据和抓手,有利于摸清各地“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时发 现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引导政府部门找到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制定具体有力的推进措施。 2012年初开始启动评估工作,历经前期研究、试点评估、修改完善和评估实施等阶段。 (一)前期研究(1月-2月)。2012年初,成立了评估工作组,开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专题研究。评估工作组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经与 专家讨论和反复修改,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基本原则,初步制 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和评估计算方法。 (二)区域试点评估(2月-9月)。2月份评估工作组制定了《区域“两化” 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试点方案》。3月份,确定了具有区域代表性、具备工作基础和 工作条件的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作为评估试点省市。 6月份试点省市上报了工作方案。8月底至9月初,评估工作组对试点省市的评估 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了评估试点工作,并修改完善了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三)修改完善(7月-10月)。7月19日和9月21日,评估工作组召开了两次专家研讨会,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9月18日,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召开司 局讨论会,再次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10月底,按照杨学山副部长关于评估工

20-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0.0

Q/AB 中国A B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AB-LH-CX20-2021 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 2021-01-01发布2021-01-01实施中国AB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管理职责 (4) 4.1 管理层 (4) 4.2 人力资源部 (4) 4.3 信息管理部 (4) 4.4 各部门 (4)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 5.1 总则 (5) 5.2 考核的策划 (5) 5.3 考核实施 (5) 5.4 考核结果处理 (6) 6 报告、记录表格索引 (6) 附录A (参考性附录)两化融合考核计划 (7) 附录B (参考性附录)两化融合考核报告 (8) II

Q/AB-LH-CX20-2021 前言 本程序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依据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中规定的要求起草。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的过程、方法、内容,旨在将两化融合评测与改进相关工作落到具体的部门和员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到其预期结果。 本程序由中国AB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程序起草部门:中国AB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综管中心(人力资源、IT管理)。 本程序主要起草人:×××、×××。 本程序2021年1月1日首次发布。 审核:×××(管理者代表) 批准:×××(总经理) III

Q/AB-LH-CX20-2021 4两化融合考核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考核的过程、方法、内容,旨在将两化融合评测与改进相关工作落到具体的部门和员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到其预期结果。 本程序适用于中国AB集团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考核所涉及到所有部门及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GB/T 23000-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3002-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Q/AB-LH-SC01-202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Q/AB-LH-CX17-2021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Q/AB-LH-CX18-2021 两化融合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Q/AB-LH-CX19-2021 两化融合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3.1 绩效考核 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部门及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部门及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层 批准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绩效进行考核。 4.2 人力资源部 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并组织对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对各部门绩效考核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3 信息管理部 配合人力资源对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4.4 各部门 负责对本部门员工两化融合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主席率先提出 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主席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 编辑本段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两化融合

根据上述理念,高新民认为融合最关键的问题要有好的方法论,用方法论来指导融合的过程,可以保证持续不断。就是说一定要建立一个体系架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环不断的,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 “塑造企业价值—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业“两化融合”。 董宝青副司长在会上表示:软件行业不能只是软件的销售,绝对不是软件卖出去后,用户的需求就满足了,必须从单一的软件销售转变为服务的后续延伸。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装备制造业要做“两化融合”的主力军。 编辑本段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标、策略和行为。 “两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软件实施只是其中一环,咨询实施一体化将单纯的软件实施扩展为之前的IT战略规划、业务流程梳理、流程优化、非ERP的流程E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提升等。 采用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突破了咨询公司、软件实施公司原有的服务局限,通过管理与信息整合服务总包、专业外包等方式,形成与企业和所在行业更紧密的服务,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大领域“无缝集成”,真正实现“两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十多年来,延展咨询在为中国企业持续进行管理咨询与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管理理念、总结“两化融合”的方法,整合软件工具和行业资源,逐步形成特有的“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单有方案,无法实施”和单靠咨询公司、实施公司或者企业一方,不能持续进行“两化融合”的突出问题。延展咨询发现信息技术可以是“交钥匙”工程,但是企业的管理与信息整合本质是管理提升、是“两化融合”,不可以是“交钥匙”工程。延展咨询提出的流程管理2.0方法,从业务流程这一企业基础管理的角度入手,采用与企业互动而非交钥匙方式,与企业一起工作,伴随企业一起成长,使企业从最初的抛纸单、抛图纸向流程优化、流程E化转变。 在两化融合大趋势下,制造企业CIO必须应对的八大挑战 第一,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能够让流程化繁为简?如何让流程得以贯彻?如何有效监控业务流程的执行?CIO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致力于让业务流程可视化、标准化、自动化,创建一个统一的业务流程库,实现信息系统之间基于业务流程的集成。 第二,如何有效应用最新的IT技术。IT技术在应用实践当中,不断产生出新理念(例如绿色IT、智慧地球、清晰企业、物联网)、新理论(例如EA,企业架构)、新构架(例如SOA)、新模式(例如SAAS、云计算、云安全)和新技术(例如广域网加速、内网安全),CIO应当积极地吸纳这些新兴技术的精髓,同时谨慎地拂去泡沫,为我所用。 第三,信息系统如何跟上企业的快速变革,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在政府政策与投资的拉动下,已经初步走出低谷,开始走向复苏,尤其是汽车行业的表现十分抢眼;而一些与基础建设投资密切相关的行业,实际上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依然高歌猛进,例如铁路、工程机械;同时,3G给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民生有关的行业,如消费品、制药,则保持稳步发展;中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教程文件

16两化融合评估与诊 断管理程序 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 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负贵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2?企管部

负贵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负贵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 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与诊断,旨在评价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用于识别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5.1.2相关要求 评估与诊断原则如下: 确保评估与诊断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与诊断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5. 2?业务描述 5.2.1完善自评估体系 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企管部组织人员完善两化融合实施前制定的自评估体系,在保持评估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三级指标及采集项进行细化完善, 每年确定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年度工作计划。 5. 2.2问卷填报 信息中心组织指导各部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问卷填报,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确保填报数据全面、准确、真实。 5.2.3诊断分析 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自评结果,对照实施前的自评结果,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两化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两化融合评估系统(企业)使用手册

两化融合评估服务系统(企业) 用户操作手册V1.0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 支撑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15年3月19日

目录 1. 总体流程 (1) 2. 登录/注册 (1) 3. 企业基本信息 (6) 3.1 首次登入评估系统 (6) 3.2 企业基本信息修改 (8) 3.3 修改密码 (8) 4. 上报/修改数据 (10) 5. 公告信息 (12) 6. 技术支持 (13) 附件1:行业和问卷对应关系表 (14) 附件2: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参考样例) (17)

1.总体流程 用户注册->登录评估系统->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填报问卷->提交问卷->生成评估报告->等待审核->审核通过->结束 2.登录/注册 操作步骤: a)请打开本省评估系统首页 方式一: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打开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的各省级评估服务分平台入口网页,并点击页面中本省链接,如图:

方式二:请在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本省评估系统网址,打开登录页,各省网址如下表:

b)请在登录页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填写注册信息页,如图: 注意:已经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注册过账号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之前的账号登录,不需要重复注册(包括贯标跟踪服务系统、评定管理平台系统、工作博客、工作论坛注册的用户都不必重新注册账号,使用已有账号登录即可)。 c)请在注册页面填写用户名、密码、邮箱等必填信息,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 通过邮件确认页,

d)输入用户名、密码、邮箱等必填信息,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通过邮件确认 页,如图: e)登录您的邮箱,收件箱中会收到标题为“注册系统邮件验证”的邮件(如果收件箱中 没有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中是否收到),打开验证邮件并点击激活链接,可注册成功,页面跳转至注册成功页,如图:

两化融合管理系统体系模拟考试试卷及参考问题详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 注: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姓名部门成绩 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 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 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一个()的过程。 A.全局优化 B.局部优化 C.技术创新 D.管理创新 3、( )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 A. 管理评审 B.管理监督 C.运行维护 D.体系评价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包括:体系建立、体系实施、( )、体系保持和改进。 A. 认定 B.准备 C.策划 D.总结 5、()是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 A.企业的发展战略

B.两化融合目标 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获取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6、在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的是( )。 A.完整性原则 B.可用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 7、通过PDCA的循环作用和持续改进来提高所有过程有效性,D代表( )。 A.策划 B,评测 C.改进 D.支持、实施与运行 8、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 )。 A.附加条件 B.核心思想 C.核心内容 D.中心要求 9、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 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组织 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 D.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必须是企业整体,不能依据组织结构、业务板块等划分 10、为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应识别可能存在的( ),进行持续管理。 A. 设备设施故障 B.技术风险 C.信息安全风险 D.技术故障

两化融合评估问卷2020-02-20

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 基础建设 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90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100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 A.无信息化部门 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 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5.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 A.无规划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D.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中,两化融合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 50 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 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 B.建有企业主干网 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80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60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 B.物料 C.资产 D.组织 E.人员 F.供应商 G.客户代码 H.财务科目代码 I.以上均无 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A.数据分散管理 B.分区域集中管理 C.统一集中管理 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A.无备份 B.以离线备份为主 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 单项应用 1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 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 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