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试题4

两化融合试题4
两化融合试题4

三、填空题(共146题)

1.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家标GB/T23020-2013 。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数据、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

3. 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应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 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动态调整是实现持续优化的必要环节,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况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

5. 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于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6. 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做法全面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是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7.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管理域为: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8. 过程方法是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监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过程的增值效应。

9. 系统方法指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分解、综合的有机结合,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全局优化的方法。

10. 企业应充分应用传感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11. 业务流程职责是指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职责。

12. 企业应以业务流程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

13.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和动态调整等。

14.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的确认和批准应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

15. 数据开发利用时,企业应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进行评审和批准,并在相应的数据应用模型中部署。

16. 两化融合评测与改进主要包括: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审、考核、管理评审等。

17. 企业应策划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评测与改进体系。通过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审、考核、管理评审等过程,对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绩效、符合性、有效性、以及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确定

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寻找可以改进的机会,并持续改进两化融合

的绩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从而获取

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8. 管理评审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

19. 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20. 企业开展内审,主要用于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也可用于识别改进机会。审核方案的制定应基于企业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方式可采用集中式或滚动式,但应确保在一个审核周期内,覆盖所有应审核的对象。

21. MRP的中文含义是物料需求计划。

22. CAD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23.CAE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工程。

24. CAPP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5. CAM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制造。

26. CAQ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

27. CAT的中文含义是计算机辅助测试。

38. SCM的中文含义是供应链管理。

29. CRM的中文含义是客户关系管理。

30. OA的中文含义是办公自动化。

31. PDM的中文含义是_产品数据管理。

32. PLM的中文含义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3. MES的中文含义是制造执行系统。

34. EI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信息门户。

35. CIO的中文含义是信息主管。

36. 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及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7.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的目的是以客观的态度,通过管理体系咨询的方式了解企业情况、诊断病情、探索病理,帮助组织改善管理,快速发展。

38. 培训在贯标咨询中最根本的根本目的是,让组织的人员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在内的方法论,认识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是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管理现代化。

39.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要结合贯标企业的自身特点、行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40. 某造纸公司战略研究人员提供的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电子读物市场增长迅速,2007年中国电子图书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人民币,拥有读者5900万人。这将对该公司传统的造纸业务构成巨大威胁。按照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这种威胁属于替代品的威胁。

41. 横向型组织结构是按企业核心流程划分部门和组织员工,能够减少纵向层级和跨越原有职能边界,提高组织灵活性和对顾客需要的反应能力,但可能会

制约知识和技能的纵深发展。

42. 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是原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将收集信息的方法分为间接调研法和直接调研法。

43. 咨询项目监控与咨询质量评价是咨询公司必须开展的内部质量管控活动。

44. 全面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需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将两化融合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和协调。

45.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需要运用自身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企业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转型升级。

46. 对咨询项目的有效管理,是满足客户要求,顺利完成咨询项目的重要方法。咨询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管理、人员管理、控制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

47.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48. 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它们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核心。

49.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含综合集成、信息共享和智能决策三个方面。

50. 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又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准则。

51.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围绕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完善等过程而设计的一整套管理规范,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行为准则。

52. 信息化建设的宗旨是管理好资源。

53. 根据信息技术发展阶段和企业应用规模的不同,企业信息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单机应用阶段、局域网应用阶段、全企业范围应用阶段、企业价值链应用阶段。

54. 在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内容中,BPR表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55. 企业信息化结构分为4层,分别是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

56.信息资源管理在组织中处于战略地位,直接领导与主持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是 CIO 。

57.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赋予其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58.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两化融合的目标,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59.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围绕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

60.企业应确保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基础条件和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匹配,避免短板效应。

61.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

62.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识别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主动管理两化融合所有实施过程,以确保稳定获取两化融合的绩效。

63. 技术获取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

64.企业应围绕日常运行、预防性维护、故障处理、应急响应等方面不断完善运行维护机制和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重要性等级开展分层分级管理。65.数据开发利用是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分析和应用,进而全面实现数据价值的活动。

66.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企业应关注可能引起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等要素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动态调整实现持续优化和提升。

67. 企业应策划、制定审核方案,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与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68.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CAPP是连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

助制造(CAM)的桥梁,CAD系统的产品信息必须经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系统才能转变成制造信息。

69.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70. 数控机床成为现代加工车间普遍使用的设备,构建网络化数控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尤为重要。 DNC 作为一种实现数控车间信息集成和设备集成的管理系统,实现车间制造设备的集中控制管理以及制造设备之间与上层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彻底改变以前数控设备的单机通讯方式,帮助企业进行设备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大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71. MES通过条码技术跟踪车间从物料投产到成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实时记录并监控生产工序和加工任务完成情况,人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情况,设备利用情况,产品合格率、废品率情况,等等。通过生产数据的集成和分析,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生产改善。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智能化制造,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车间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

72. 在数字化车间的方案设计中,SFC底层数据管理对企业车间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已经具备ERP/MRPⅡ/MES/PDM等上层管理系统的企业来说,迫切需要实时了解车间底层详细的设备状态信息,而MDC 是绝佳的选择。该系统实时监控车间的设备和生产状况,25000多种标准ISO报告和图表直观反映当前或过去某段时间的加工状态,使企业对车间的设备状况和加工信息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不用离开办公桌,就能查看到整个部门或指定设备的状态,便于对车间生产及时做出可靠、准确的决策。

73. 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的是确保信息化规划能符合企业战略,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74. 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给出了信息化的定义,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75. 对信息化的理解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是一个

全面的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76. 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

77. 新型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是在企业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企业业务发展、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改变。

78.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需遵循适宜性原则和符合性(证实性)原则。

79. 为提升效率和效果,在文件的收集、保持和管理以及记录的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等过程中,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其动态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80. 两化融合涵盖业务和管理的优化与变革,覆盖企业的所有职能和层次,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战略决策、管理者代表的坚强执行,以及发挥各级领导的主观能动性。

81.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82. 在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时,应考虑过渡期实施方案,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变更中和变化后能够持续有效。

83. 两化融合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并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84. 企业应确保两化融合资金投入的合理性、适度性、及时性;确保两化融合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的有效性。

85. 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是两化融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应依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如建立企业级统一编码、信息交换与接口规范等。

86. 企业应规范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确保技术知识向应用主题有效转移。

87. 内部审核结果应形成并提交正式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88. 企业应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制定考核指标,并将其分解至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应将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的整体有效性。

89. 在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照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评价,当发现管理体系的相关过程未按规定实施,

或未达到预期的绩效要求时,即可视为不符合。

90. 纠正措施主要针对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有效性和充分性;预防措施主要针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运行效率。

9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主要用于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也可用于识别改进机会。

92. 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开放的机会和创新的潜能,企业应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动态组织和价值网络。

93. 企业应识别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内外部资源,并保证其与企业战略以及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94. 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和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以采集两化融合过程中可靠和有用

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炼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企业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

95. 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况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

96. 大众化定制系统的出发点是定制。

97.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时,咨询机构在企业的调研方式包括:现场查看和询问、一对一访谈、集体访谈、专题研讨、问卷调查、数据库分析、内部资料及行业研究

。(至少写三种)

98. 企业应适度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99. 组织结构指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10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涵盖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四个相互作用的

管理域。企业应通过明确这四个管理域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实现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

10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保障部分需明确两化融合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要求,以确保资源的可

获得性、及时性、适度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宜、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10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是拟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输出是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103. 企业两化融合实施过程规范的关键是要明确两化融合的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以及动态调整等过程管理要求,并提供方法以确保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在所有相关职能和层次得到充分落实、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持续受控、外部协作高效可靠、两化融合目标有效实现。

104. 管理体系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能够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所有任务的过程和程

序的框架。

105.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

用办法。

106. 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把企业两化融合分为四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

和协同创新。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工业行业处于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发展的阶段。

107.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领域的目标是: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

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108. 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109.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企业建

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价值在于帮助其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110. GB23020-2012 名称为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111. 供应链上的资源可总结为5 种“流”的形式: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

和增值流。

112. 合格评定是建立信任和传递信任的一种方式。

113. 内部审核是对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114. 与工业化的定义相对应,信息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

115. 由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结果,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三大历史阶段。

116. 我国企业信息化大多分头建设,造成企业不同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资源无法共享,

信息资源闲置,是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117.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1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 年给出信息化的权威定义,认为“信息化即是一个技术的进

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

119. 我国《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给出了信息化的定义,认为“信息化是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12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要结合客户自身的特点、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为客户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121. 在调研阶段,咨询师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取得其对贯彻标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22. 组织有效性主要包括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成员态度、成员行为等三方

面。

123. 流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坚持顾客导向。

124. 流程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活动、活动的承担者、活动的实现方式、活动的承担

者。

125. 一个典型的流程改进分为五个阶段:为改进做准备、了解流程、优化、评测与控制、

持续改进。

126. 信息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产,应确保信息的可用性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127. 对于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应实现日常运行维护与预防性维护的规范化和制度

化。

128. 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和必要手段,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识别并采集、获取、存储相关的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129. 企业应策划、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

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130. 在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应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适度性、及时性,

确保两化融合资金使用过程监督的有效性。

131. 在确定企业信息化采取的技术方面,应确保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实现技术知

识向应用主体有效转移。

132. 企业应有效的开发利用数据,以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

133. 间接调研法又称为案头调研法、资料调研法、二手资料调研法。

134. 在开展咨询活动时,与贯标组织的领导层沟通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135. 在贯标过程中,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协调能

力,获取领

导层的支持,安排各种活动,制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136. 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领导的核心作用,因此对于咨询师在贯标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给组织的领导层“洗脑”。

137. 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38. 符合性审核是在管理评审之后,正式第三方认定审核前,模拟三方认定审核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全部由咨询方策划、实施的对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正式的审核,其目的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确保企业可以顺利通过第三方认定审核。

139. 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系统时,经常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简称BPR,以追求取得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显著性改善。

140. 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应将相关标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做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信息编码标准,即数据自身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信息交换标准,即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41.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控制系统由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四方面

构成。

142. MRPII 是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其目标是实现物料信息和资金信息的集成,确保企业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实现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集成,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143.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确保协同机制得以确立。

144. 企业应确立覆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入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145. 内审如果每年进行一次,应规定两次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146 产品设计信息化中,除了使用CAD、CAE 以外,常用的还有CAPP、PDM 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试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考试日期:分数: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 1.关于两化融合,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A)两化融合的目标就是建好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无关; B)企业搞两化融合,就是引进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 C)企业搞两化融合,只要保障好前期的资金、人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就一定能成功。 D)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变革和创新。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包括: A)数据、技术、业务流程、基础保障 B)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C)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D)管理职责、基础保障、业务流程、评测与改进 3. ____适用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所有相关过程。 A 数据利用 B 整体优化 C 技术获取 D持续改进 4.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必须是企业整体,不能依据组织结构、业务板块等划分。 5. 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____、信息、知识等的总和叫做信息资源。 A 报表 B 文件 C 数据 D 资料 6. 组织的____应充分融入两化融合的发展理念,识别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A 方针 B 战略

C 策略 D 目标 7.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____,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A 内外部环境 B 业务流程 C边界和适用性 D 组织单元 8. 组织应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____、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A 策划 B 计划 C 分析 D 建立 9.关于两化融合技术获取,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 A)技术获取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等。 B)技术获取就是指技术开发,不包含技术许可、购买设备、收购等。 C)技术获取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 D) 企业应该依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对于技术获取过程进行统筹管理。 10.对于匹配与规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应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开展试运行。 B) 企业应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C) 企业应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开展试运行,即使问题未完全解决,也必须按时上线。 D) 企业应确保员工能力与变更后的岗位要求相匹配。 11. 两化融合____是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A) A 方针 B 战略 C 目标 D 实施框架 12.审核员在现场寻找的是() A、不合格项 B、客观证据 C、记录 D、文件 13.不符合报告内容不适宜包括() A、问题所在区域 B、当事人姓名 C、文件编号 D、当事人所陈述问题

两化融合试题1

一、单选题: 以下为管理咨询知识+IT咨询知识 1,找出客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阶段叫做诊断阶段,此阶段的工作流程不包括() A、诊断准备 B、诊断过程 C、结果确认 D、监督整改 答案D 2,在信息安全管理中,以下哪一个选项是指: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地篡改() A、完整性 B、保密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答案A 3,以下哪个文档对IT服务组织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内容进行了概要说明() A、服务目录 B、服务改进方案 C、服务说明书 D、服务级别协议 答案A 4,以下关于问题分析流程的基本步骤,最正确的选项是() A、确定真正的原因→评估可能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 B、确定真正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评估可能的原因 C、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评估可能的原因→确定真正的原因 D、评估可能的原因→找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因素→确定真正的原因 答案C 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中有责任感是指:() A、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B、坚持不懈,把精力集中在目标的实现上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主动了解组织的文化、自然环境和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答案C 6,以下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的价值:() A、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C、帮客户培养出一批企业内部的“咨询师”,使企业具备“造血”的能力 D、制定出一套管理体系模版 答案D 7,推动贯标工作的原则,除了() A、造势加借势推动 B、激励推动 C、推动的累加效应 D、市场推动 答案D 8,以下那个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的形式有() A、信息化培训 B、咨询工作程序与作业技巧培训 C、专项作业技能培训 D、实际应用的操作技巧培训。 答案A 9,以下贯标咨询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最先应该开展的是() A、组织开展培训、大力宣传推动 B、开展深入调研,充分收集信息 C、识别体系过程,策划体系框架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0,组织内部往往存在既有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咨询师应() A、迎难而上,尽量帮助组织化解矛盾 B、帮助于自己有利的一方 C、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可以介入 D、避免陷入其中 答案D 11,以下属于审核的路线和方法的是() A、自上而下的审核方法 B、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 C、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D、以上全是 答案D 12,对于体系认定认识正确的是() A、贯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认定通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 注: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姓名部门成绩 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 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 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一个()的过程。 A.全局优化 B.局部优化 C.技术创新 D.管理创新 3、( )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 A. 管理评审 B.管理监督 C.运行维护 D.体系评价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包括:体系建立、体系实施、( )、体系保持和改进。 A. 认定 B.准备 C.策划 D.总结 5、()是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

A.企业的发展战略 B.两化融合目标 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获取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6、在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的是( )。 A.完整性原则 B.可用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 7、通过PDCA的循环作用和持续改进来提高所有过程有效性,D代表( )。 A.策划 B,评测 C.改进 D.支持、实施与运行 8、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 )。 A.附加条件 B.核心思想 C.核心容 D.中心要求 9、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围,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组织 B.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 D.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围必须是企业整体,不能依据组织结构、业务板块等划分 10、为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应识别可能存在的( ),进行持续管理。 A. 设备设施故障 B.技术风险 C.信息安全风险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完整试题(附答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 单位: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共40题,小计40分) 1.两化融合四要素中哪个要素是驱动要素(A ) (A)数据 (B) 创新驱动 (C)流程再造 (D) 组织结构 2.坚持数据为驱动、综合集成为突破口、流程化为切入点、服务化为方向,以(D )为主线,稳定获取预期成效,持续提升总体效能效益。 (A)组织结构调整 (B) 信息化规划 (C)两化融合规划 (D) 打造新型能力 3.九项管理原则不包括( D) (A)过程管理 (B)全局优化 (C)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D)战略引领 4.通过打造( C ),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战略落地。 (A)两化融合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B)差异化的新型能力 (C)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D)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5.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 B ),也可以是质的跨越。 (A)创新研发能力 (B)量的增长 (C)精益制造能力 (D)精准营销能力 6.业务流程是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组织( B )的部分有序集。

(A)规定 (B) 活动 (C)规划 (D) 业务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可为组织开展( D )提供支持。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融合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融合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融合 (D)多体系融合 8.两化融合是一个( C ),组织应不断识别和确定新型能力及目标,坚持持续改进,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A)短期优化过程 (B)跨越式优化过程 (C)长期的逐步优化过程 (D)阶段性优化过程 9.组织应深刻认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B )变化。 (A)因素 (B) 环境 (C)元素 (D) 市场 10.外部和内部因素可能包括( D ),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 (A)现状、趋势、机会和挑战 (B)优势、劣势、风险和机遇 (C)条件、环境、风险和机遇 (D)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11.组织应围绕其战略,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 A ),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A)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 (B)识别、评审、优化和确定 (C)识别、分析、评审和确定 (D)识别、调整、评审和改进 12.组织应按照所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进行( B )。 (A)策划、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集参考答案解析(200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200题) 一、单选题(100题) 1、 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D)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 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B. 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 C. 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 D.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 D )。 A. 单项覆盖阶段 B. 集成提升阶段 C. 从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的阶段 D. 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的阶段 3、以下那像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 C )。 A. 企业发展战略 B. 企业对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C.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D. 两化融合目标 4、( A )是两化融合的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 B. 最高管理者 C. 管理者代表 D.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主管领导 5、基础资源的(D )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A. 电子化 B. 规范化 C. 信息化 D. 数字化和标准化 6、( D )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A. 人力资源 B .技术资源 C .土地资源 D .信息资源 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 A )为向导。 A .业务优化和管理变革 B. 技术先进性 C. 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诉求 D. 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 8、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职能和层次为( C )。 A .管理部门、决策层 B .业务部门、基层员工 C .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 D .信息化部门、管理层 9、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D )。

2018年“两化融合”网络安全技术比武题库大全

2018年“两化融合”网络安全技术比武题库 (题目总数500+,共40329字,附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200道) 1.数据保密性指的是( A )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 完全一致 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2.( A )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通信通讯联系 方式、通信记录和内容、账号密码、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 A.个人信息 B.个人敏感信息 C.个人保密信息 D.公开信息 3.使用来源于特定自然人以外的个人信息,如其所在群体的数据,形成该自然人的特征 模型,称为(D )。 A.直接用户 B.直接用户画像 C.间接用户 D.间接用户画像 4.数据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数据包的丢失、乱序等指的是( A ) A.数据完整性 B.数据一致性 C.数据同步性 D.数据源发性 5.《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正常情况下支持组织日常运作的信息系统。包括主数据、 主数据处理系统和(C)。 A.主应用

B.主流程 C.主网络 D.主软件 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 的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_______等因素确定。( B ) 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 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 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 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 7.对拟确定为(D)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 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8.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利用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D )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A.完整性 B.可行性 C.可靠性 D.脆弱性 9.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A )的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测评 机构进行测评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二级以上 B.三级以上 C.四级以上 D.五级以上 10.安全测评报告由(D )报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A.安全服务机构 B.县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C.测评机构 D.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 11.新建()信息系统,应当在投入运行后(),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

两化融合培训试题

两化融合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ER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_ 。 2、MRP的中文含义是__物料需求计划_ 。 3、CAD的中文含义是__计算机辅助设计_ _。 4、CAE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工程___。 5、CAPP的中文含义是__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___。 6、CAM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制造(或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___。 7、CAQ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___。 8、CAT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测试___。 9、SCM的中文含义是___供应链管理___。 10、CRM的中文含义是___客户关系管理___。 11、OA的中文含义是___办公自动化___。 12、PDM的中文含义是___产品数据管理___。 13、PLM的中文含义是___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___。 14、MES的中文含义是___制造执行系统___。 15、EIP的中文含义是___企业信息门户___。 16、CIO的中文含义是___信息主管___。 17、“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8、信息化系统分为单元系统层、信息化平台层和系统集成层。 19、工厂使用的CAD软件是PRO/E 。 20、CAD软件分为二维CAD软件和三维CAD软件。 21、ERP系统对企业中的所有资源进行集成管理,主要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 22、OA系统的核心是工作流管理。 2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24、打印机分类主要包括: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25、要打开某个文件/文件夹的快捷菜单,需要用鼠标右键单击对象。 26、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代码是0,1 。

信息化建设考试题目

信息化建设考试题目2014年 一、单选题 1.()为其他六化的实现与完成提供良好的约束机制和外部环境。 A、信息投资倾斜化 B、信息政策封闭化 C、信息服务完善化 D、信息人才递增化 2.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其 核心作用体现()。 A、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资基础和主要动力 B、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 活方式的转型 C、信息产业的发展降低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D、以上都是 3.计算机网络及分布式系统的出现给信息安全带来了第()次变革。 A、一 B、二 C、三 D、四 4.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分为()。 A、政务内网 B、政务专网 C、政务外网 D、以上都是

5.()是针对对方进行抵赖的防范措施,可用来证实已发生过的操作。 A、对象认证安全服务 B、访问控制安全服务 C、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 D、抗抵赖安全服务 6.常见的安全威胁中,()是指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 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 A、服务干扰 B、窃听 C、信息泄露 D、非法使用 7.未来中国的微博将在()得到发展。 A、随时随地的微博 B、不同互联网应用进行无缝互联 C、不同微博网站特色化 D、以上都是 8.电子邮件的问题包括()。 A、消息和附件可以在不为通信双方所知的情况下被读取 B、发信者的身份可能被人伪造 C、电子邮件的安全需求也是机密、完整、认证和不可否认的 D、以上都是 9.()组织法根据所使用的主题检索语言又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 关键词法和自然语言组织法。 A、分类 B、主题

两化融合模拟精彩试题(有问题详解)

一、理论与应用部分 (一)判断题(16题,每题0.25分) 1.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A) A. 对 B. 错 2.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B)(人才) A. 对 B. 错 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B)(两化融合) A. 对 B. 错 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A)

A. 对 B. 错 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 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A) A. 对 B. 错 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B) A. 对 B. 错 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B) A. 对 B. 错 8.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

(A) A. 对 B. 错 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A)* A. 对 B. 错 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 B. 错 答案:B 出题点:管理办法1.1 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理论与应用部分分)题,每题0.2516(一)判断题(、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1. 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A)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A. 对 错B.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20252. 中国制造) 人才根本。(B)( A. 对 B. 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3. 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两)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B 化融合) A. 对 B. 错 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A(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

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A) A. 对 B. 错 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B) A. 对 B. 错 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B) A. 对 B. 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A. 对 B. 错 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A)* A. 对 B. 错 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 B. 错 答案:B 出题点:管理办法1.1 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 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答案:A 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 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

两化融合复习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考核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50道) 1. 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____。(B) A 附加条件 B 理论基础 C 中心要求 D 核心内容 2. 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以___为关注焦点。(A)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B提升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化水平C提高企业生产环节的信息化水平D提升企业内部办公和生产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3. “系统识别、确定和管理实现目标相关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说的是管理原则。(A) A过程管理B 全局优化C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D 创新引领 4. ___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C) A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B 企业战略 C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D A+B 5. ___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出。(A) A 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B 与企业产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C 企业战略 D B+C 6. 以下不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是。(D) A 数据 B 技术 C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D 人员 7. 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与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是___。(A)

A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应优先于技术实现 B 技术实现应优先于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 C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与技术实现同时并行 D 无所谓哪个优先 8. 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D)A 其数量多少由体系主管部门决定 B 任何过程控制都需要文件加以指导 C 过程控制文件必须详细 D 在保证管理有效前提下可以尽量简洁、少量 9. 企业应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2要求进行控制的文件范围是___(C) A企业制定的所有文件B 资质需用的所有外来文件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和记录D企业需要遵照执行的文件10. 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3条款,记录控制的目的是___。(D) A 能够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B 能够提供组织经验,实现知识共享 C 数据分析的输入,必要时实现可追溯 D 为证实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有效性提供依据1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价值不包括___。(D) A提供适宜培B内部沟通C重复性、可追溯性D工作业绩12. 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是___的职责。(B) A 管理者代表 B 最高管理者 C 各部门负责人 D 质量管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参考答案(200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200 题) 一、单选题(100 题) 1、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D)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 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B. 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 C. 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 D.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D)。 A. 单项覆盖阶段 B. 集成提升阶段 C. 从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的阶段 D. 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的阶段 3、以下那像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 C )。 A. 企业发展战略 B. 企业对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C.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D. 两化融合目标 4、(A )是两化融合的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 B. 最高管理者

C. 管理者代表 D. 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主管领导 5、基础资源的(D )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A. 电子化 B. 规范化 C. 信息化 D. 数字化和标准化 6、(D )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A. 人力资源 B .技术资源 C .土地资源 D .信息资源 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A )为向导。 A .业务优化和管理变革 B. 技术先进性 C. 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诉求 D. 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 8、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职能和层次为(C )。 A .管理部门、决策层 B .业务部门、基层员工 C .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

两化融合试题4

三、填空题(共146题) 1.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家标GB/T23020-2013 。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数据、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 3. 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应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 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动态调整是实现持续优化的必要环节,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况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 5. 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于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6. 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做法全面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是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7.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管理域为: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8. 过程方法是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监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过程的增值效应。 9. 系统方法指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分解、综合的有机结合,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全局优化的方法。 10. 企业应充分应用传感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11. 业务流程职责是指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职责。 12. 企业应以业务流程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

两化融合考试简答题

一、简答题(7道) 1.请简要阐述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GB/T 23020-2013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 GB/T 23020-2013具有相通的理念和原则,这些理念和原则均源于两化融合推进的科学规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帮助企业明确两化融合的现状、重点和方向,并可为企业提供达到新目标并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中的评估和诊断部分提出,应按照GB/T 23020-2013的要求开展评估工作。 区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企业系统、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提供过程管理方法和路径,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GB/T 23020-2013为企业全面、科学评判其两化融合现状和成效提供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其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并可帮助企业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及改进的成效。 2.简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步骤。 1) 确立与企业战略一致的两化融合方针; 2) 识别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3) 确定两化融合目标; 4) 确定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5) 确定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基础保障; 6) 确定实现两化融合目标必需的评测与改进方法; 7) 应用这些方法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 8) 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3.请描述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中的策划过程。 进行策划时,企业应首先基于企业战略,根据国家政策、企业现状、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国内外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运用SWOT等参考分析方法,识别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其次,依据业务需求和目标、企业装备、技术、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竞争等状况,参考GB/T 23020-2013等方法分析企业两化融合所处发展阶段、关键环节、重点、切入点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关键指标与行业水平的对比情况,明确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提出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然后,参考业务流程再造(BPR)等方法,综合分析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开发利用、基础条件和资源等现状,依次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技术实现和运行维护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并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框架文件。 4.请简要阐述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中的策划之间的区别。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试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试题 :考试日期:分数: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 1.关于两化融合,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A)两化融合的目标就是建好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无关; B)企业搞两化融合,就是引进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 C)企业搞两化融合,只要保障好前期的资金、人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就一定能成功。 D)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变革和创新。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包括: A)数据、技术、业务流程、基础保障 B)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C)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D)管理职责、基础保障、业务流程、评测与改进 3. ____适用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所有相关过程。 A 数据利用 B 整体优化 C 技术获取 D持续改进 4.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必须是企业整体,不能依据组织结构、业务板块等划分。 5. 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____、信息、知识等的总和叫做信息资源。 A 报表 B 文件 C 数据 D 资料 6. 组织的____应充分融入两化融合的发展理念,识别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A 方针 B 战略

C 策略 D 目标 7.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____,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A 内外部环境 B 业务流程 C边界和适用性 D 组织单元 8. 组织应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____、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A 策划 B 计划 C 分析 D 建立 9.关于两化融合技术获取,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 A)技术获取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共同开发、外包、外购等。 B)技术获取就是指技术开发,不包含技术许可、购买设备、收购等。 C)技术获取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 D) 企业应该依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对于技术获取过程进行统筹管理。 10.对于匹配与规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应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开展试运行。 B) 企业应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C) 企业应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开展试运行,即使问题未完全解决,也必须按时上线。 D) 企业应确保员工能力与变更后的岗位要求相匹配。 11. 两化融合____是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A) A 方针 B 战略 C 目标 D 实施框架 12.审核员在现场寻找的是() A、不合格项 B、客观证据 C、记录 D、文件 13.不符合报告内容不适宜包括() A、问题所在区域 B、当事人姓名 C、文件编号 D、当事人所陈述问题

两化融合填空题答案

1、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家标准号为:GB/T23020-2013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4个基本要素包括: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数据 3、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应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持续改进是实现持续优化的必要环节,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态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 5、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于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6、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做法全面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是从关注局部向统筹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管理域为: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8、过程方法是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确定过程之间的联系,明确过程绩效,加强过程考核,监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过程的增值效应。 9、系统方法指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分解与综合、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的方法。 10、企业应充分应用检查、采集、测试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11、业务流程职责是指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12、企业应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管理职责,并将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 13、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等。 14、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的确认和批准应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的确认。 15、数据开发利用时,企业应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进行评审和批准,并在相应的业务系统中部署。

两化融合人管理体系模拟题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一、理论与应用部分 (一)判断题(16题,每题0.25分) 1.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A) A. 对 B. 错 2.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B)(人才) A. 对 B. 错 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B)(两化融合) A. 对 B. 错 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A) A. 对 B. 错 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A) A. 对 B. 错 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B)

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B) A. 对 B. 错 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 (A) A. 对 B. 错 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A)* A. 对 B. 错 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 B. 错答案:B 出题点:管理办法1.1 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A. 对 B. 错答案:A 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 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模拟考试试卷 注: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姓名部门成绩 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 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 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一个()的过程。 A.全局优化 B.局部优化 C.技术创新 D.管理创新 3、()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 A.管理评审 B.管理监督 C.运行维护 D.体系评价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包括:体系建立、体系实施、()、体系保持和改进。 A.认定 B.准备 C.策划 D.总结 5、()是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 A.企业的发展战略

B.两化融合目标 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获取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6、在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的是()。A.完整性原则 B.可用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 7、通过PDCA的循环作用和持续改进来提高所有过程有效性,D代表()。A.策划 B,评测 C.改进 D.支持、实施与运行 8、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 A.附加条件 B.核心思想 C.核心内容 D.中心要求 9、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组织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于制造业企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只适用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必须是企业整体,不能依据组织结构、业务板块等划分 10、为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应识别可能存在的(),进行持续管理。 A.设备设施故障 B.技术风险 C.信息安全风险 D.技术故障 11、第二阶段评估审核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2019注册工程咨询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精彩试题83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不包括()。 A.标准制修订 B.标准化研究 C.标准培训 D.标准交流推广 E.标准的具体实施 F.国际标准化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 A.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B.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C.起步建设、单项突破、集成覆盖和创新提升 D.起步建设、单项提升、集成覆盖和创新突破 3.属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是(),属于一般生产要素的是()。①土地②劳动力③资本④管 理⑤技术⑥数据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①②③ D.③⑤⑥,①②④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平台,发展()的新型研发服务。 A.虚拟在线、开放共享、协同创新

B.虚拟在线、敏捷高效、按需供给 C.虚拟在线、有效供给、互联互通 D.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按需供给 5.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 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 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 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 6.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 8.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变革是()。 A.泰勒制,科学管理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