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作者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密州: 今山东诸城。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发:(fā)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6)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i):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11)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12)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江城子密州出猎书画

(13)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14)满月:圆月。

(15)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翻译】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

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点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

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

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38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下面一层写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苏轼在此词写就后数日给他的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打猎的壮阔场景,表达了词人志在为国杀敌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赏析】

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和乐的歌唱文体,因此一首词从音律上讲,具有自己的曲调,即词调。一种词调有一个专用的名称,这个专用的名称叫“词牌”。[江城子]就是词牌。一般来说词的内容5词牌没有直接关系。词除了表明词牌以外,有时作者还要加上一个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内容和表达的主旨。《密州出猎》就是这首词的题目,如果把题目写得长一点,就成了词前的小序,叫作“词序”。词有“序”是从苏拭开始的。词如果按字数来区分,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江城子]全篇70个字,属于中调(在100字以内)。词若分段,又可分成“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双调”分成上下两阙。“阙”,音乐中止的意思。“两阙”,指音乐演奏两遍。所以双调的词就是两段歌词。“阙”,有时又叫“片”。“双调”是词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江城子]词牌在唐代是单调,35个字,到宋代以后演变为双调。

词和诗显著不同点,是它的句式长短不齐。所以词又“长短句”。[江城子]的句式:3、5、7言的均有。词和诗一样必须押韵,其韵脚是有固定位置的,不能随便改变。用韵有疏、有密,大致短调的词比较密。上阙、下阙要求在第1、2句,3、5、8句押韵。押韵又有押平、仄韵之分。[江城子]这首词一般押平声韵,但后世也有押仄声韵的。除押韵外,词中每个句子,每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平仄音律的规定,那一个字用平声,那一个字用仄声,原则上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在苏轼词集《东坡乐府集》中,[江城子]共9首,每首下面都有一个题目。这首词的词是《密州出猎》。

“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宋神宗熙宁7年(1074年9月),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相当于汉唐时太守)。到熙宁10年(1076)离开,在密州共住3年左右时间。这几年正值密州连年饥荒,久旱不雨。熙宁8年苏轼到密州的第2年的冬天,密州灾情十分严重。苏轼除组织百姓救灾以外,曾到城南二十多里的常山祭天求雨。据说山上有一座神祠,百姓到这里求雨,往往有求必应。这座山常常有德于百姓,所以就称它为“常山”。这次苏轼到常山求雨之事,他曾写过几篇诗文来记载,一是《密州祭常山文》另有两首诗《祭常山回小猎》《和枚之曹会猎铁沟》,据这两首小诗提示,我们知道苏轼在祭常山的归途中和另外一位姓枚的官吏,曾在一个叫“铁沟”的地方打过猎。据查在常山东南有一个蜿蜒15里的冈峦叫黄毛冈,附近有一溪水叫“铁沟”,这次打猎当是《密州出猎》所记之事。

苏轼是一位具有政治热情,有报国壮志的文学家,从年轻时起,就以才华横溢的才气,勃勃雄心,关心朝政,渴望对国、对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北宋是个内忧外患惨重的朝代,除国内政局动荡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北方辽国、西北西夏常犯宋之边境,使北宋统治集团常常惶惶不可终日。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代的北宋统治者只是消极防御,甚至妥

协苟安,致使外族入侵更加猖狂,养虎成患,丧权辱国。在宋神宗一朝,每年要捐赠给西夏大量绢、银、茶叶等财物。就在苏轼写这首词的前几个月,还发生了七百里土地与辽的事件。苏轼面对此情此景,清醒的认识到,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他主张积极备战,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并且提出一系列对敌斗争策略。但因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得罪了宋神宗,最后只好请求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他先作杭州通判,后改任密州知州。这对于有志的苏轼来说,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苏轼虽贬官在外,但他的政治热情并没削减,他是不在其位也谋其政。形势的危机,固守边防的重要,时刻萦绕于他心中,只要一有机会就喷发出来。熙宁8年冬天在常山会猎,正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当苏轼擎鹰、系狗,前呼后拥来到会猎场所,在山冈上纵马驰骋,弯弓射箭,追狐捉兔的时候,长久郁积心头的忧事之心、报国之志,随即触发,尽情喷泄,于是发挥为词。

这首[江城子]名记出猎之事,实为抒豪情之志,抒发了保卫边疆,为国杀敌的愿望。

他在《祭常山会小猎》诗中说:“青盖前头点皂旗,黄毛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乘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这首诗也是描写出猎的场面,突出了作者自己在猎

场身手狡捷的雄姿,尤其诗最后两句用晋朝善用兵的西凉主簿谢艾和手挥羽扇从容退敌的顾云,用这两个人物自匡,抒发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报效国家与人民的心情。他在另一书中记载:意取西凉主簿谢艾氏,艾本书生也,善能用兵,故以此自比,若用拭将不减谢艾也。意思是这首诗用了西凉主簿的典故。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主题与[江城子]词差不多,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词。

先看上阕:写知州率领人马行猎平冈。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苏轼自称。熙宁八年,苏轼四十岁,刚到中年自称老夫,因为古代文人喜欢叹老嗟年,是因政治地位的低下,往往会引起年华易逝、老之将至的悲叹,但这句主要意思不在叹老,更在于不服老。“聊”,暂且。“发”,抒发。出猎这是一次得以抒发心情的偶然机会,所以说“聊发”。“少年狂”,少年那样的豪壮之情。“狂”,概括了苏轼的精神状态,意气昂扬,豪迈狂放。年龄虽然老了,但精神犹如少年。所以这句的重心落在“少年狂”三个字上。全句是说,我虽然已是一个老人了,但是偶然还会有少年那样的狂放之态,豪壮之情呢!

这开头一句奠定了全篇的昂扬基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狂放之态、豪壮之情,却不能施之于疆场,而只能见诸猎场。在“聊发”两个字里面,实际上蕴涵着作者的理想与作者所处

身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他那不满的情绪。但他能在百无聊赖的处境中,还焕发着“少年”的英气,难能可贵。一个“狂”字足见报国之情之烈。

下面我们看这“老夫”的“少年狂”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行为上的“狂放”。“左牵黄,右擎苍。”“黄、苍”都是色彩。“苍”,青黑色。这里以色彩代替事物。这是古代诗词常见的借代用法。用“黄”代黄狗,用“苍”代苍鹰。这两句是说:我左手牵着狗,右手举着鹰,这是“出猎”题中应有之义,这里写物是为了写人,写出了作者出猎时的雄姿。“牵黄、擎苍”是一种豪迈的举动,它往往和人的快意情绪相联系。据说古代一些著名人物,像李斯在年轻时,就是牵着黄狗,手擎苍鹰;像梁代的张聪出猎时是左手擎鹰,右手牵狗。“左牵黄,右掣苍”这两个短句,节奏轻快,似乎也传达出了苏轼在出猎时一种豪迈快意的心情。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头上戴着锦缎帽,身上披着貂鼠裘,这是苏轼的随从人马,也就是“千骑”的打扮。据说汉代羽林军才有这样的装束,这里用来形容“千骑”,可见出狩猎队伍阵容之整齐、气概之英武。“骑”,名词一人一马叫“骑”。“平冈”,是低矮平坦的山冈。就是《祭常山回小猎》里提到的黄毛冈。因会猎是在黄毛冈上展开,所以叫“千骑卷平冈”。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卷”字来写围猎,既写出了大队人马席卷而来、呼啸而过的声势,又渲染了围猎场面那种紧

张热烈的气氛,确有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可见军威之盛。

以上四句,写犬鹰,写随从,写场面声势,无一句直接写作者自我,但我们会发现,句句都与“老夫狂”相关,实际上作者的自我形象已于这种间接的表现中宛然可见。

“为报倾城随大守,亲射虎,看孙郎。”前几句写出猎队伍,可以说写足了出猎的声势、气氛。“为报”句是写密州百姓。“为报”,为了答谢。“倾城”,全城意思,指密州全城百姓。“太守”是作者自指,宋代的知州,相当于汉代的太守。密州百姓倾城随观出猎,想一睹太守驰骋猎场的雄姿风采,太守也想一展身手,以答谢百姓的盛情。“亲射虎,看孙郎”,这是倒装句,可理解为“看孙郎,亲射虎”。“孙郎”,即三国时吴主孙权,他在古人眼里是个年轻有为,功业成就的有名人物。孙权射虎的历史事实,见于《三国志·吴书》的孙权传记。据说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在去吴的路上,所骑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射虎,虎后退,被其随从捕获。这里用孙权的典故正好和出猎之事相吻合,又和首句的“少年狂”相呼应,作者用来自比,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诗人出猎时的精神状态。

以上牵黄擎苍,千骑围猎,百姓随观,还要仿效孙权亲射猛虎,都是“老夫”“少年狂”在行为上的狂放表现。

下阕写“老夫”在思想上的“狂放”,写宴后“老夫”的豪兴和胆气。

首句:“酒酣胸胆尚开张”。“胸胆”,指作者的胸襟和气概。“尚”,更加的意思。这句说,痛饮之后,乘兴出猎,所以心胸更加开阔,气概更加豪壮。这句是补写“少年狂”行为之狂。正因有了这句,所以下面的议论,借出猎一吐胸臆,直陈己志,便显得豪气逼人,难以抑制。

“鬓微霜,又何妨!”这两句说:尽管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直抒不服老的壮心,用反问语气更增加了感情的力度。通过出猎小施身手,作者体验到了自己充沛的体力、昂扬的精神。他多么期待朝廷能够理解自己,及时使用自己,使自己获得杀敌报国的机会。这就是不服老的内涵。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也是倒装句式,可还原为“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节”,符节,朝廷的使者,代表皇帝行使权力,故以符节作为凭证。“云中”,是汉代的云中郡,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一带。这里又是用典。用典有明用暗用之分。从明用来理解,则认为这里是用了冯唐的典故。据说冯唐壮年时不得重用,当朝廷起用他时,却已年老力衰了。如从暗用来理解,则这里是用了汉代云中郡太守魏尚的典故。这里又是用典。用典有所谓明用、暗用之分,因而对这两句的解释有两种看法:从明用来理解:认

为这是用了冯唐的典故。据说冯唐壮年时得不到重用,当朝廷起用他时,已年老力衰了。从暗用来理解:认为这是用了汉代云中郎魏尚的典故。汉文帝(刘恒)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颇有战功。但他仅仅因为报功时多报了六个杀敌人数,而被削爵处分。经过冯唐的劝谏,文帝方回心转意,命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重新任用他为云中太守,固守汉代边防。冯唐的身世与苏轼不同,而苏轼因得罪神宗(赵顼)而被贬官外放,这个身世倒与魏尚大致相似,所以后面一说为好。作者以魏尚自比,一方面包含着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委屈心情,但主要的还是表现希望朝廷重新信任和重用他的迫切心情。“何日”二字,就充分突出了这种心情的强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是料想之词,应当。“挽”,拉,牵引。挽弓如满月,表示勇武有力。如杜甫有“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的诗句。“西北望”是倒装句,可还原为“望西北”。“西北”是对异域(少数民族地区)的泛称。具体是指北宋时西北、北方的西夏政权。但从这首诗写作地点时间看,熙宁8年7月,苏轼写该词的前几个月,宋朝曾割地700里给辽国。辽在宋的北方,密州又与辽国相比邻。这件事肯定给苏轼很大的刺激。因此这里的“西北”就不仅仅指西夏,而可兼西夏和辽两个国家。“天狼”,是天狼星,古人以这个星主侵掠,喻贪残。屈原《九歌》中《东君》

诗中有“举长矢兮射天狼”(我高举着长箭射击天狼)句,这就是“射天狼”的出处。

这三句中,由“挽”到“望”到“射”,是三个联贯而下的动作,构成一个雕塑感很强的特写镜头,作者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现作者的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感情达到了高潮,从而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这首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这几句所表现出的狂放思想,胸胆开张,鬓霜不顾,一心要“云中”疆场,弯弓射天狼。其行为的狂放,正是为了衬托出思想上的狂放。这里将苏轼的自我形象,他的胸襟、抱负,显露得更加突出鲜明。

读这首词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一、作者在词里致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是该词的最显著特点。众所周知,词从晚唐到宋初这个阶段,内容大多是吟唱艳情、离愁、羁思、雅趣,作者自我形象往往是不鲜明的。苏轼词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他冲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开始转向反映社会的重大题材,做到了所谓“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特别是在词里面要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远大理想、个人胸襟、品行道德等,从而塑造出鲜明而突出的自我形象。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里的中心人物就是作者自己。上阙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总括了自我形象所独具的

精神面貌,表达了作者的豪壮感情,又蕴涵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苦闷。所以这句成为全词的总领。下面用叙述的笔法写鹰、写狗。“左牵黄,右擎苍”。又写随从,就是“锦帽貂裘”。又写打猎的场面与声势,即“千骑卷平冈”。写鹰、写犬、写随从、写场面声势,表面看来没一句直接写作者自己,但细心读者自然会发现,这几个叙述的角度无不与老夫之行为、思想“狂”有关系,它都是为了表现太守驰骋打猎时那种勃发的豪迈、欢快的情趣。所以这是一种对作者自我形象的间接表现手法。在打猎场面中,中心人物还没出场,就拉满弓,蓄满箭了,中心人物一出场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写的目的主要是为让读者引起对中心人物的注意。写“为报倾城随太守”,写密州百姓倾城随观,是作为陪衬、铺垫来设置的。这也是塑造太守形象的有力的一笔。上阙最后两句,作者才在万众欢闹的场面中心,推出了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亲射虎,看孙郎”,言外之意,就是要看苏轼来打猎。

下阙是借题发挥,借出猎事件来抒壮烈情怀。“胸胆尚开张”,这句引出下面锋芒毕露的议论。由上阙出猎的场面和高昂的斗志,生发出感想,来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立功边庭的豪情壮志。虽然是议论但并不抽象,它是作者胸意的直接吐露,具有作者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样,这首词自我形象的塑造就从上阙对外在形象的刻画,而转至下阙对内心情志的抒发。作者那样倔犟的刚毅性格,开朗乐观

的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杀敌报国的豪情,无不包含在“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样一些慷慨陈词之中了。这首词结束部分又把内心情志,凝聚成外在的形象——挽弓射箭的壮举,用一个勇于抵御外敌的特写,来表现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献身精神。这个爱国志士的形象给我们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象,炽烈的爱国感情,为实现杀敌的理想以及不懈奋斗的壮志,跃然纸上。

二、这首[江城子]是苏轼词中第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作品。苏轼在《与鲜于子骏简》中曾形容过他豪放词的风格,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品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信中所言“小词”,即此词。“柳七郎”,柳永。苏轼在这里把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来作为对立面,说自己的词自是一家。柳永以前的词,往往供浅斟低唱之需,是绮罗香泽之态,风格是婉约、缠绵的。这首[江城子]却是格调昂扬,音节铿锵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作者自己所说的“颇壮观也”一句,正是我们要对该词所作的简洁而概括的评价。

构成该词豪放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取决于这首词所表现的题材。该词所表现的再不是那种酒边樽前,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和绮靡的风情,而是令

人精神振奋的冬天出猎的场面,开阔的生活场景,出猎者的形象、雄姿、壮举,这本身就确定了该词具有豪迈、奔放的基调。

2、这种风格的形成,还取决于该词是以叙述和议论米来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古人云,作词的材料不过是情景两端,注重写客观之景的词人,往往是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一般都是将景物作为抒情的衬托。但苏轼这首词却不然。上阙是叙述,描写了一个出猎的场面;下阙则是议论吐露胸臆,直呈壮志。以议论来入词,当是一般词家所看不惯的,认为这不是词的本色。苏拭在该词中把议论、述志、抒情,熔成一体,将个人的身世感慨、怨愤、希望一概都寄之于词。议论中间,宛然有一个作者自我形象的存在。这种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就同委婉细微、曲折见义的婉约词是大相径庭了,使词呈现出感情外溢、气度开张的特色,自有一种感人的魅力。

三、这首词体例驰骋挺拔,语言平易浅显,不雕绘,不著色,不单纯追求文字的华丽和工巧。像“左牵黄,右擎苍。”写的多么自然,一个“卷”字又是多么有力。“鬓微霜,又何妨!”简直是置地作金石之声。上阙“亲射狼”的“射”字;下阙“射天狼”的“射”字,又可以看成是词中之“眼”。看来不是经意的,实际上却非常有表现力。这种语言上特色和这首词的词调、规定要多用短句子,节奏要轻快,音节要响亮,这些配合起

来,才能收到自然、一气贯注的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作者壮烈情怀的抒发,还造成了豪放词特有的韵律之美。难怪苏轼让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

四、典故运用贴切、自然。这首词共用了三个典故,前两个用了三国时东吴孙权的典故和汉文帝时魏尚的典故,这两个典故都是用历史人物自比。孙权射虎的典故,说明自己年富力强,壮志犹存;而赦免魏尚的典故,又说明他自己盼望朝廷能加以录用,在反侵略的战争里为国立功。这两个都是为人们所熟悉的熟典,而不是僻典,并不晦涩难懂,自然贴切,切合其事,有助于突出作者的自我形象。“西北望,射天狼。”用了屈原《九歌.东君》中的“举长矢兮射天狼”一句,作者用此来表明自己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该典故用在此与出猎的场景相吻合,与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也相合。我们读起来简直看不出是在用典,用典如同口出,不露痕迹。这种符合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用典,决不是那种堆砌用典、卖弄学问的作者所可以比拟的。

在这首词之后,苏轼还写了豪放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这些词使苏轼成了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我国词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鉴赏】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作者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密州: 今山东诸城。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发:(fā)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6)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i):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1.主题思想: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爱国之情,也委婉地表达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狂。1.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2.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 3.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 4.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3.“老夫聊发少年狂”品析“聊”“狂”的妙处。 这一“聊”一“狂”,既表现出作者潇洒豪放、不受羁绊的气势和姿态,也隐约的透露出悲愤之情。 4.品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刻画太守威风凛凛的形象和出猎队伍雄壮场面。“卷”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5.描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6.赏析“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运用孙权的典故,自比孙权,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表明作者虽年老但仍有少年狂气,过人的胆略和勇气。 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比喻,把鬓边白发比作霜。表现词人虽年纪不轻,但不以为意,仍然意气风发(老当益壮),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8.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典故。词人以魏尚自比,意思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表现他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立功的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用典,用天狼星借指西夏军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关怀国家命运,希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比喻,把雕弓比作满月。) 10..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11.主要内容: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1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 密州出猎》古诗词赏析题 202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词赏析题 2020.2 全词赏析: 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词。 【答案】:13.(2分,每空l分) 词牌名题目豪放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上的阕重在__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__ 。 【答案】1.叙事(描写)抒情 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描写出猎壮观场面。 下阕抒写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分) 4.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2)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5.这首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4分)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5分) 示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1分) 上阙赏析: 6.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壮观的狩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从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7.“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2分) 答案:姑且,略微 8.上阕中“”、“”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_______”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4分) 答案:狂(1分)卷(1分) 倾城随太守(2分)只答倾城或者答为报倾城随太守只给(1分) 9.词的上片有一个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一字?说说它的好处。(请作简要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考鉴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豪放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戴上华美鲜艳的帽子穿好貂皮裘衣,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劲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叙事;下阕重在抒情。3.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4、词的上片记叙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答: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5、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答: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 7、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8、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年题型总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 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 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 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 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 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 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 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 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 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及注释】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1、江城子:词牌名。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驾着苍鹰。 6、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从骑很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

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作者:佚名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t,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 ”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词牌名题目 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用典的作用是:委婉含蓄。 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 叙事(描写)、抒情 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 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2分) 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倾城 1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1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1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 1.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凄婉的歌唱;“一蓑烟雨任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平生”是苏轼面对风雨坎坷的坦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中,()一句,体现出的是苏轼老当益壮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的万丈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1.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凄婉的歌唱;“一蓑烟雨任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平生”是苏轼面对风雨坎坷的坦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到重用的心情两句:(),中,(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体现出的是苏轼老当益壮的()?万丈豪情。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了典故,表明希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的句子是: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 6 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日边”和苏轼《江城子》中“(),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了典故,表明希()”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的句子是:(持节云 重用的愿望。中),(何日遣冯唐)? 7.《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 6 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7.《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踌躇满志,想做出一番惊天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动地的事业来报效祖国,成就自己的人生,他们心中的豪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情可以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句子表达:(射天狼)。 ·····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及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

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中考预测】 1.本词主旨:路程经过过程描写密州出去打猎的宏大壮观的排场的描写,表达笔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 2.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次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虽鬓已微霜却大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交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全面赏析)

江城子①密州出猎宋苏轼 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②聊③发少年狂④,左牵黄,右擎苍⑤,锦帽貂裘⑥,千骑卷平冈⑦。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⑧。 酒酣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⑩?会挽雕弓如满月⑾,西北望,射天狼⑿。 注释: ①江城子:词牌名。 ②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③聊:姑且。 ④狂:豪情 ⑤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驾着苍鹰。 ⑥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⑦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从骑很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⑧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⑩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⑾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 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⑿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典故 1) 孙郎 -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 冯唐 -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

《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练习及答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 2。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情壮志、(2分)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6、用您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7、依照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讲讲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9、“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 ”,显示抱负不凡。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________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个地方指________。 12、这首词用一个“________"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_______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_______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 13、讲讲“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不表达词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14、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与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解析与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文提示语默写(一) 1、《马说》中表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 ,。 2、《马说》中写千里马悲惨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中讽刺食马者,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示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5、《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 6、《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7、《岳阳楼记》抒发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8、《岳阳楼记》表明君子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能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9、、《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 ,。 10、《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11、《醉翁亭记》中全文核心命意的的名句是: ,。 古诗文提示语默写(二) 12、《醉翁亭记》中,作者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的句子是: ,。 13、《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光美妙的句子是 ,,。 14、《记承天寺夜游》集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语句是: 。 1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为什么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 ,。 16、《三峡》中侧面表现夏水湍急“猛浪若奔”壮景的句子是: ,。 17、《三峡》中寥寥数笔绘尽春冬美态富有情趣的句子是 ,。 18、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 “,” 19、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担,可用“,”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20、《出师表》表明诸葛亮的本志(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21、《出师表》诸葛亮劝诫后主要严明赏罚的句子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知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狂”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二:说教学方法及学法 朗读教学法:这是一首词运用典故,含蓄蕴藉,含而不露,教学时创设学习氛围,老师作好朗读指导,努力以声表情,以情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狂”与“豪”。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以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导入。用竞猜的形式介绍作者。 介绍写作背景。学生适当补充介绍,检查预习情况,有利于增加学生文学常识。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 说课流程: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说课标与教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在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应注重积累、感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本单元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这对今人了解历史审视现实大有裨益是因为他们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流派可比较他们的风格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上时作的。苏轼才华横溢平时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自请外任,创作本词时已四十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军队时有进扰。上阕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太守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全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豪情壮志,读来铿锵有力。 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已学习了不少古代诗词,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知识储备;自学合作能力有一定提高;有一些品读诗词的能力,这是优势,但学生该项能力与积累量是良莠不齐的,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生平、词的风格;理解“狂”的丰富内涵并当堂成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朗读中鼓励学生从语言角度析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词人面对生活和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和观念,能对自己有启发。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将本课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全词,抓住“狂”字,通过品味、朗读来体会作品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填空题 1.上阕中“狂”、“卷”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倾城随太守”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姑且,略微。 3.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4.词中有一个字贯穿全篇,这个字是”狂”。 5.词人以“太守,孙郎,魏尚”借指自己。 6.“黄”在词中的意思是黄犬。 7.“天狼”在词中意思是西夏。 8.“狂”在词中的意思是豪情。 9.“遣冯唐”在词中是指希望朝廷派人来,让他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10.“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1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文学常识: 1.“江城子”为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弟苏 ,同为豪放词代表人物。60篇中还包括了他的文章《黠鼠赋》、《记承天夜游》,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 1.聊:姑且。 2.狂:豪情。黄,黄犬。苍,苍鹰。 3.锦帽貂裘:这里指随从穿戴华美。 4.千骑:古代一人一马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5.太守:指作者自己。 6.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作者借以自指。 7.尚,更。 8.霜:白。 9.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 10.天狼:隐指西夏。 典故: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霜:白。 【翻译】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中心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赏析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