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中位数与众数2

6.2  中位数与众数2
6.2  中位数与众数2

6.2 中位数与众数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多角度地认识“平均水平”,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在具体情境中,能搞清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并会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4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

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

目的:一是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同时说明有些数据利用平均数是反应不出问题的,为引入新的数据代表奠定基础。

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力求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注意事项:本环节占用的时间不宜长,只要达到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问题: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1800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9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800元。

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

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

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1)月平均工资27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700元,但只有正、副经理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高,是他两人的工资把平均工资“拉”高了。

(2)职员C的工资是19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1900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8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归纳起来:用中位数1900元或众数1800元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700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师指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让学生用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回头望,解释引例中小英的数学成绩的问题。

目的:通过有争议的问题情境,再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平均,使他们的认知冲突得到升华。

注意事项: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可强求结论的一致性。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 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答案:A

2. 2011~2012 赛季北京金隅队队员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课本135页)

3. 你课前所调查的50名男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

目的:第1、2题是基础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求法,特别是通过第2题要使学生认识到一组数据中众数不一定只有一个。第3题既是上节课的作业题,又是本节课的“做一做”,不仅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思想,而且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评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反馈矫正、积极评价。特别是第3题由于所选的样本不是很大,个别学生有不同看法是允许的。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特征:

1. 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 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它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 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是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目的:通过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情景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评判,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

注意事项:在学生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时,最好是让他们结合具体实例来说明,这样对学生理解数据的代表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它们作出评判颇有好处。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 课本习题6.2的第1,2,3题。

2. 收集一组与本班同学相关的生活数据(例如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眼镜近视的度数、身高、体重等),并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四、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本节课通过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考,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揭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地否定。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8.2中位数和众数2

§8.2 中位数与众数 新课标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赵淑俊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区别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异,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情感态度目标]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将知识的学习 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 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难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信息卡(标记A、B、C、D的四张彩色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通过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小王大学毕业后到处寻找工作,某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招聘广告: 招聘启事 我公司因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职员若干名.我公司员工收入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于×月×日到我公司面试. ××公司人事部 ×年×月×日小王觉得这家公司的待遇还不错,于是就到这家公司进行面试,并被该公司聘用了.可是到公司上班两个月之后,他找到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的工资才1100元,而且我也问过其他职员,都没有得到过2000元的.月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2000元?”而经理却不慌不忙的对小王说:“小王啊,不要这么激动嘛.我们公司的月平均工资确实是2000元!这是我们公司的工资表,你自己看啊!”说着拿出了一张工资报表:

元?经理有没有欺骗小王呢? [学生活动]计算平均工资,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为什么月平均工资比他得到的工资高那么多呢? [教师活动]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那你认为哪个数据反映员工的工资收入比较合适呢?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入新课:(通过其他职员的讲述,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教师活动]在小王询问其它职员的时候,职员C 说:“我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 说:“我们好几个人的工资都是1100元.” 1200元正好处在所有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的“正中间”,我们称它为中 位数.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是11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它为众数. [教师活动]中位数和众数,还有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平均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都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位数和众数.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259页最后一段,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 1、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 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练一练:(加深对中位数和众数概念的理解,运用定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1、数据1,3,4,2,4的中位数是( ) A.4 B.3 C.2 D.1 2、数据1,3,4,5,2,6的中位数是( ) A.3 B.4 C.3.5 D.4.5 3、数据1,2,3,2,3,4的众数是( ) A.2 B.3 C.2和3 D.1和4 4、某班8名男同学的身高如下:(单位:米) 1.5,1.5,1.6,1.65,1.7,1.7,1.75,1.8 试求出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教师活动]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帮助学生归纳. 1、求中位数要先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 大到小.如果数据个数n 为奇数时,第2 1+n 个数据为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n 为偶数时,第2n 、12 +n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 是相应的次数.众数有可能不唯一,注意不要遗漏.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有单位的,和原数据的单位一致.

2020-2021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 一、选择题 1. 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110,105,90,100,90,则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 A.90 B.100 C.110 D.105 2. 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 B.9 C.8 D.7 3. 据调查,某班30 位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表所示,则该班这30 位同学所穿鞋子尺码的众数是( ) A.8人 B.35码 C.36码 D.35码和36码 4. 赵老师是一名健步走运动的爱好者,她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个月(30天)每天健步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每天所走的步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2,1.3 B.1.4,1.3 C.1.4,1.35 D.1.3,1.3 5. 若一组数据1,2,3,4,x 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则实数x 的值不可能是( ) A.0 B.2.5 C.3 D.5 6. 在某次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了10 份试卷,其成绩如下:72,77,79,81,81,81,83,83,85,89,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A.81,82 B.83,81 C.81,81 D.83,82 7. 一组数据10,11,9,8,10,9,11,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9,9 B.10,9 C.9,9.5 D.11,10 8. 一组数据1、2、3、4、5、15 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5 B.5,4 C.5,3.5 D.5,3 9. 发微信红包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人们最喜爱的祝福方式.今年端午节期间,某人在自己的微信群中发出红包,一共有10名好友抢到红包,抢到红包的金额情况如下表: 则10名好友抢到金额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60元、4.65元 B.4.60元、4.675元 C.4.80元、4.75元 D.4.70元、4.60元 10. 12位参加歌唱比赛的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成绩取前6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他需要知道这12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1. 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某中学八年级(二)班50 名学生在今年6 月5 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每天丢弃的废旧塑料袋的中位数是个. 12. 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最大的和可能的是. 13. 一组数据2,3,x,y,12 中, 唯一的众数是12, 平均数是6,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4.一组数据2,3,3,5,4,6,4 的中位数是.

20.1.1中位数和众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2.会利用样本的中位数去估计总体的中位数. 3.体会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中的作用. 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月收入/元45000180001000055005000340030001000人数111361111 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数; (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怎样准确的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 思考 1.什么叫中位数?怎样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 (1)中位数不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 (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2.中位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量?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随堂练 1.求下列数据的中位数. (1)-2,0,-5,4,3,1; (2)54,28,13,47. 归纳 例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 ,他的成绩如何? 解:(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4 129 136 140 145 146 148 154 158 165 175 18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146,148,即 1472 148146=+ 因此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47. (2)由(1)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47,它的意 义是: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47min ,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 于147min. 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 ,快于中位数147min ,因此可 以推测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 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但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 时,众数往往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

统计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我们观察一组数据a 1,a 2,…a n?1,a n 的平均水平,需要借助这组数据的平均 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 一、平均数a)算数平均数,一般我们讲的平均数即算数平均数,计算起来很简单,就是 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求和后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就能得到。计算公式为: A n =1n i=1n a i b)几何平均数,是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求乘积后再求n 次方根。计算公式 为:G n = n i=1n a i c)调和平均数,又称为倒数平均数。H n =n i=1n 1a i d)加权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 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原始资料已经分组,并得出次数分布的条件。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分组整理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A =i=1n a i ?f i i=1n f i 式中f 为对应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 e)平方平均数,又名均方根,是指一组数据的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应用在一些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的边长、直径、半径等资料上。其计算公式为:

M n= 二、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中位数用Me表示。 从中位数的定义可知,所研究的数据中有一半小于中位数,一半大于中位数。中位数的作用与算术平均数相近,也是作为所研究数据的代表值。在一个等差数列或一个正态分布数列中,中位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 在数列中出现了极端变量值的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好,因为中位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如果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中间水平,当然也应该用中位数。在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时,可结合使用中位数。 中位数就可以按下面的方式确定: M e= n为奇数n为偶数 三、众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众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生首先提出来的。所谓众数是指社会经济现象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从分布角度看,众数是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数值。 统计上把这种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叫做众数。用M o表示。它主要用于定类(品质标志)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作为定序(品质标志)数据以及定距和定比(数量标志)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2021年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 差、标准差 欧阳光明(2021.03.07) 说明6个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首先,结合简单实例认真把握这6个基本统计量的内涵。 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八上《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指n个数据的和的平均值,学生理解与计算都不成问题,只要注意细心运算就是其中的取标准值后的简便算法也都是在小学早已熟练的(公式: x=1/n(x1+x2+x3+……+xn);而加权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乘各自的“权”之后的平均数。此处理解“权”的概念可能产生很大困难,因为“权”的理解的确不易,若是照搬教材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会迷惑成团,再进行应用更是不可思议。所以应对措施:讲好、用好加权平均数就要先举例、后分析、再给出定义,比如:某同学的一次考试各科成绩如下:语文110、数学105、英语106、物理

95、化学90、政治86、历史98、地理66、生物89,你可以先让学生算算各科的平均数,再按中考计分法将语、数、英各取120%,物、化、政各取100%,史、地、生各取40%后的平均值算出,两个结果一比较,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原因是加入了所谓的“权”,这样,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权”内涵的理解和应用就不再困难。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其内涵很好理解和掌握,就是结合实际应用也顺理成章,如商店老板进货号多大的男鞋好?那当然是“众数”(调查数据最多的号)所代表的。 中位数顾名思义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但考虑一组数可能有偶数个或奇数个,所以要注意强调取中位数的方法。教材上给出的内涵很好: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一组数据1.5,1.5,1.6,1.65,1.7,1.7,1.75,1.8的中位数是1/2 (1.65+1.7),即1.675。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不排序就直接找中间数,应对措施:还可多举几例加强对排序的理解,防止出现错误。 二、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八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极差好理解,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越大,表示这组数据越分散。

6.2 中位数与众数2

6.2 中位数与众数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多角度地认识“平均水平”,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在具体情境中,能搞清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并会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问题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4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 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 目的:一是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同时说明有些数据利用平均数是反应不出问题的,为引入新的数据代表奠定基础。 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力求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注意事项:本环节占用的时间不宜长,只要达到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问题: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1800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9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800元。 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 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篇〕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四、课堂引入: 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下面问题: 1、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在这个问题里,鞋店比较关心的是哪种尺码的鞋销售得最多.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思考表格反映的是多少个数据的全体. 2、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庆次是:55 57 61 62 98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五、例习题分析: 1、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求中位数与众数和步骤: 求中位数的步骤: 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 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求众数的方法: 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20.1.2中位数和众数同步测试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班级:姓名:成绩: 1.一组数据2,4,6,x,3,9,5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3.5 C.4 D.4.5 2.如图是根据我市某天七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七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6,26 B.26,22 C.31,22 D.31,26 3.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心捐款传真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某班学生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统计情况如表: 金额/元 5 10 20 50 100 人数 6 17 14 8 5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A.27.6,10,20 B.27.6,20,10 C.37,10,10 D.37,20,10 4.一组数1,1,2,3,5,8,13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一部分,若去掉其中的两个数后这组数的中位数、众数保持不变,则去掉的两个数可能是() A.2,5 B.1,5 C.2,3 D.5,8 5.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为了提高五人小组合作热情并促进学生平时对各科核心知识的落实,自建校以来有一个教学特色即每周每天随机从各班选一个小组进行一科的抽检.已知初二一数学老师所带班级的两个小组共1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抽检成绩平均分是73分,设这个班10名学生抽检成绩的中位数为b分,下表是具体分数统计表: 成绩(分)50 60 70 80 90 人数(人) 1 2 x y 2

则x ,b 的值分别是( ) A .3,70 B .3,75 C .2,70 D .2,75 6.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 A .最高分 B .中位数 C .极差 D .平均数 7.在某次歌唱比赛中,计算一名选手最终得分的方法是:将所有评委的打分组成一组数据,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到新的一组数据再计算平均分.若评委不少于4人,则比较两组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8.某校九年级(1)班部分学生上学路上所花时间如图所示.设他们上学路上所花时间的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b a c >> B .c a b >> C .a b c >> D .b c a >> 9.为了解某电动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千米),抽检了10辆车统计结果是: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则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20,220 B .220,210 C .200,220 D .230,210 10.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a ,3,4,4,6(a 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3.6或4.2 B .3.6或3.8 C .3.8或4.2 D .3.8或4.2 11.某校八年级有八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之和除以8,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B .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 C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D .这八个班级各自的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2.一服装店新进某种品牌五种尺码的衬衣,试卖一周,各尺码衬衣的销售量列表如下: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小结

第78课时 第6章总结归纳 (一)知识框架 (二)重点难点突破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特征数,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其中以平均数运用最为广泛,应当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合理选用,避免平均数的误用。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相应平均数的变动,这既表明平均数非常充分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信息,也带来了求平均数较为麻烦的问题。 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为中位数,于是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因此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既不需要计算,也不需要排序,而只要数出出现次数较多的数据的频数就行了,众数的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也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集中趋势。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求平均数 例1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 n和y1,y2,y3,…y n的平均数分别为x,y,求 (1)2x1,2x2,2x3…2x n的平均数(2)2x1+1,2x2+1,2x3+1…2x n+1的平均数 (3)x1+y1,x2+y2,x3+y3…x n+y n的平均数 类型之二求中位数与众数 例22005中考维坊某年北京与巴黎的年降水量都是630毫米,它们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如下表: (1)计算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2)写出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3)通过观察北京与巴黎两个城市的降水情况,用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解释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 类型之三求加权平均数 例3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英语成绩时,将口语、听力、笔试成绩按照2:3:5的比例

专题3.2中位数和众数-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解析版)【浙教版】

专题3.2中位数和众数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春?西湖区校级期中)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4,6,x,14,15,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则x是() A.7B.9C.12D.13 【分析】根据中位数为9和数据的个数,可求出x的值. 【解析】由题意得,(6+x)÷2=9, 解得:x=12, 故选:C. 2.(2020?余姚市模拟)如果将一组数据5、4、6、5、4、13、5依次重复写10次,会得到70个数组成的一组新数据,关于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4B.众数是10 C.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D.中位数平均数都是5 【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即可求解.【解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4,5,5,5,6,13,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5,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A错误.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5,故B错误,C正确. 平均数=5+4+6+5+4+13+5 7 =6,故D错误. 故选:C. 3.(2020春?东阳市期末)某班体育委员对本班40名学生疫情期间一周锻炼时间(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 一周锻炼时间(小时)910111213 人数691087 该班学生一周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6.2中位数与众数(2)教案

§6.2中位数与众数(2)教案 制卷:卞文辉审核:张传美时间:2010.1.7 班级:姓名:学号: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2.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与现象做出一定的评判. 重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二、教学过程 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工会主席、普通职工将分别关注职工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有什么各自的优缺点. 在实际问题中,平均数是最常用的指标,但不能一味的使用平均数来确定数据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反映数据的特征.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 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而其应用也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最要的作用,但计算时比较繁琐,并且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2、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着眼于对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 部分数据有关,可靠性比较差,但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3、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但中位数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 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他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思考:某员工月工资为1000元,那么他属于公司中等偏上水平还是中等偏下水平?说说理由. (中等偏上水平.应以“中位数”为准,高于“中位数”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低于“中位数”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2.P177数学实验:教师捏住一根绳子的两端,将绳子拉直,面对全体学生. (1)请全班同学目测并估计这根绳子的长度. (2)将全班每位同学的估计值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计算全班同学估计值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根据(2)中计算的结果,请你确定一个最后的估计值,作为全班同学对这根绳子长度的估计值. (适当指导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中位数和众数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某班8名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分别为:75, 70, 90, 70, 70, 58 , 80, 55 (单位:分),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 ,中位数为________ ,平均数为_________ 2.已知一组数据1 , 0, 3, 2, 6, 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__________ . 3.若数据10,12,9,-1,4,8,10,12,x 的众数是12,则x= ______ . 4.数据3, 4, 6, 8, x, 7的众数是7,则数据4, 3, 6, 8, 2, x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 . 5.已知一组数据:x1 = 4, x2= 5, x3= 6, x4= 7,它们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 3, 2, 1,则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 ,中位数为_____ ,平均数为_______ 二、选择题—— 1.一组数据是23 , 27 , 20 , 18 , 12 , x,它的中位数是21,贝U数据x是() A. 23 B. 21 C.不小于23数 D.以上都不是 2.用中位数去估计总体时,其优越性是() A.运算简便 B.不受较大数据的影响 C.不受较小数据的影响 D.不受个别数据较大或较小的影响 3.对于数据3,3,2,6,3,10,3,6,3,2. (1)众数是3; (2)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3)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4)平均数与众数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1) B. (1)⑶ C.⑵ D.⑵(4) 4.已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为-1,0,4,x,6,15,其中位数为5,则其众数为() A. 4 B. 5 C. D. 6 5.某班10名学生体育测试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58,60,59,52,58,55,57,58,49,57(体育测试这 次规定满分为60分),你们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58, B. 57, C. 58, 58 D. 58, 57 三、简答题 1.某餐厅有7名员工,工资为3000 (经理)、700、500、450、360、340、320 (1 )试求餐厅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来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3)去掉经理的工资后,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元是否也能反映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2.某商店有220L,215L,185L,182L 四种型号的某种名牌电冰箱,在一周内分别销售了6台,30 台,14台,8台.在研究电冰箱销售情况时,商店经理关心的应是哪些数据哪些数据对于进货最有参考价值 3.学校体育节前一位同学在进行投掷训练中,投了20次标枪,其中3次投了45米,8次投了米,7

3.2中位数和众数

3.2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目标: 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3、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众数和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作出决策. 学习过程: 一、理解定义: 1.分别求出两个班评委打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2.根据上述表格,思考: (1)众数与数据的顺序有关吗?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否唯一?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吗? (2)中位数与数据的顺序有关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否唯一?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吗? 3.根据上述思考题,总结你对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 三、脑力游戏: 四、实践应用: 1、二班为了参加诗歌朗诵比赛要准备统一服装,需要不同价位的4款衣服,如图是该班同学买4款衣服人数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求出该班所需服装价位的中位数和众数. 2、参加比赛还需准备统一的鞋子,班长统计了班里16位男生的鞋码如下:

(1)这18名男生鞋码的平均数为__ _ 码, 中位数为____ __码, 众数为___ _码. (2)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对哪个数据最感兴趣,应该多进哪种尺码的鞋?说说你的理由. 3、全市诗歌朗诵比赛时聘请了10位老师作评委,为体现公平性,选手的最后得分一般取() A、10位评委所打分数的平均分 B、10位评委所打分数的中位数 C、10位评委所打分数的众数 D、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剩下分数的平均分 4、全市共有21个参赛队参加比赛,如果中等偏上的话就有机会进入决赛,二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个参赛队成绩的() A.最高分 B.中位数 C.极差 D.平均数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测试: 1、数据 3,7,4,5,5,7,8,6,5,7 的众数为 ; 中位数为;平均数为 . 2、若数据6, 2, 7,1,3,x 的众数为3,则 x的值为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易错点剖析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易错点剖析

统计中的常见错解示例 一、概念理解不透造成错解 例1.下表是某学习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分数 70 80 90 100 1 3 x 1 已知该小组本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85分,则测验成绩的众数是( ) A. 80分 B.85分 C. 90分 D. 80分或90分 错解:根据该小组本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85分,得70×1+80×3+90×x+100×1=85×(1+3+x+1),解得x=3.由于80分出现了3次,90分也出现了3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1(80+90)=85(分).故本题答案选B. 错解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若一组数据中,若干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的次数都多,那么这若干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由此可见,一组数据中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0分或90分,故应选D.造成这一错解的原因是:对众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并误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求众数. 正解:根据题意,如同前面所解,得x=3,所以在这组数据中80分出现了3次,90分出现了3次,所以该组数据的众数是80分或90分.故答案应选D. 例2.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将这组数据中每个数据都除以3,所得新数据的方差是( ) A. 3 1 s 2 B. 2s 2 C. 9 1s 2 D. 4s 2 错解:选A. 错解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方差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误认为只要把原数据的方差也除以3就可得到新数据的方差.事实上,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

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才叫方差.通过相关计算可得,新数据的方差应是 9 1s2. 正解:设原数据为x1,x2,…,x n,其平均数为x,方差为s2.根据题意,则新数 据为1 3x1, 1 3 x2,…, 1 3 x n,其平均数为1 3 x.根据方差的定义可知,新数据的方差 为: S2=1 m [(1 3 x1-1 3 x)2+(1 3 x2-1 3 x)2+…+(1 3 x n-1 3 x)2]= 1 9 ×1 m [( x1-x)2+( x2-x)2+… +( x n-x)2]= 1 9 s2.所以,本题答案应选C. 例 3.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25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6分,23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2分.求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结果精确到0.01分). 错解:平均成绩为x= 282 86+=84(分). 错解分析:错解在求平均数时,混淆了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当数据中有些数据是重复的,要使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 正解:平均成绩为x-=86258223 48 ?+?≈84.08(分). 例 4.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2,则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为________. 错解: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仍为2. 错解分析:设原数据x1,x2x3,x4,x5…,xn的平均数为x.直接代入平均数公式计算,可知新数据mx1+k,mx2+k,mx3+k,…,mxn+k的平均数为mx+k。 正解: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4. 例5.求一组数据7,9,5,3,2,4,9,2,7,8的中位数. 错解:由于该组数据正中间的数是2,4,所以中位数为 24 2+=3.

2020-2021学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3.2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各中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和学会全面分析事物的必要性,提高交流、合作意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计算加权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公园里玩游戏,他们的年龄分别是:39,5,6,6,5,6,5,6,6,6(岁),能用平均数表示这一群体的年龄特征吗?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合作学习 从小到大排列:5,5,5,6,6,6,6,6,39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做一做:课本P58 三、例题教学 学以致用 1.例某工程咨询公司技术部门员工一月份的工资报表如下(单位:元)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该部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x =)50010003110012001300170040006000(9 1++?+++++=2000(元)。 问题(2):求出中位数和众数. 问题(3):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作为一般的技术员工,若考虑应聘该公司技术部门工作,该如何看待工资情况? 小结:计算平均数的时候,所有的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的优点计算简单,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但

【八年级】2018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2中位数和众数1

【关键字】八年级 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过程与方法】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情感态度】 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重点】 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教学难点】 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除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也常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例如在一组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和大于它们的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说一说下面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两个中位数的意义吗? (1)5,6,2,3,2;(2)5,6,2,4,3,5. 2、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在一次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这12名选手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为142分,他的成绩如何?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依定义进行探讨.显然(1)是(2)的铺垫,只要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可以知道142分的成绩如何.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将数据按顺序排列的情况,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书写解答过程.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两个数据的频数一样,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说一说下面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解释它的意义. 5,2,6,7,6,3,3,4,3,7,6 【教学说明】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众数意义的理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117练习 2~3.教材P118练习1、2 【教学说明】针对上述练习,加深学生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 【答案】1.解:中位数是=6(个),表示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大于或小于6个的人数各占一半. 2.解:应多进M号的运动服,少进XXL号的运动服. 3.解:平均数: .众数是15岁,中位数是=15(岁),含义略.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及各自特征的?与同伴交流.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探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是一项技能,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直观感知,体验在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求中位数的方法,然后在练习中安排偶数个,学生碰到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由觉得能解决的学生来解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开放,学得明白,教师教得轻松,又省时又高效.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沪科版

2021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21.2中位数与众数教案沪科版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中位数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友情提醒: 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唯一的,求中位数时,必须将数据按大小排列,如果数 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一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2、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不会影响中位数。 3、中位数也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知识点二: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友情提醒: 1、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考察的是数据出现的次数,即权的大小。 2、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 特别提醒;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描述数据的。平均数与每个数据都有关,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影响它。中位数只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众数只考察某些数据出现的次数。在运用时还要结合实际问题。 例1、求11,9,7,5,3,1,10,14的中位数 解析:先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列。 解: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为:1,3,5,7,9,10,11,14最中间的数是7。

所以中位数为7。 例2、求2,3,3,5,6,7,2的众数。 解析:只要找出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解:2,3各出现2次,次数最多。 所以2,3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3、一组数据同时减去xx后,新数据的众数为4,中位数为3,平均数为5,则原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只要知道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即可。 解:众数为xx,中位数为xx,平均数为xx。 例4、某超市三、四月份出售同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1)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 (2)六月份进货时,应怎样决定进货台数及规格。 解析:(1)是计算平均数。(2)是考察表示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解:(1)= 2 8 14 30 16 4 9 20 12+ + + + + + + =56.5(台) (2)观察表格,众数是1.2匹,而2匹的销量最少。所以在六月份进货时1.2匹要多进,2匹的要少进。 例5、某商场有职工20 名,分5个部门经销商品,已知5个部门人数及去年所创利如下表: (1)求该商场每人所创利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中哪一个来代表该商场员工的年创利润的 一般水平? 解析:从表中易观察出众数为1万,中位数为1万,平均数可求出是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