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临床观察

吴金萍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临床途径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多年来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门诊病人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B1调理的方法,治疗组在采用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B1调理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人数54例(占93.1%),对照组总有效人数40例(占6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能疏通经络,补气养血,使乳汁自生,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3(022)010

【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产后缺乳或不足;中医药;治疗

哺乳是生殖循环中的一个生理过程,在孕期母体的乳房和精神上以为授乳做好准备,但由于某些原因,容易造成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

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中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或缺乳的患者1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本组的116例患者均为产后乳汁甚少、全无或乳汁不足,伴有乳胀痛或柔软

产妇突然没有奶水要做好这三件事!

产妇突然没有奶水要做好这三件事! 有些产妇生下孩子后奶水很足,但有些产妇会因为一点点的情绪波动或者休息不足而突然没有了奶水。奶水变少或者没有奶水了就意味着新生儿不能得到纯母乳喂养了,这让产妇着急、愧疚,反而更不利于奶水的恢复。 想要扭转奶水突然变少,追回变少的奶水,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奶水突然变少,再据此加以适当的调节。 ★第一,环境的变化 由于各种原因,宝妈不得不搬离曾经熟悉的地方,即便是普通人也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更何况是处在特殊哺乳期的宝妈。 因此环境原因导致的奶水突然变少了,宝妈不用过多的担心,经过短暂的休养调整,慢慢的适应了新的环境之后,奶水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第二,负面心情、情绪 因心情抑郁、难过、哭泣等情绪原因导致奶水突然减少的宝妈,要认识到情绪对奶水分泌的重要影响,情绪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奶水分泌的总量,悲伤、伤心等负面情绪会大大抑制奶水的分泌,做为宝妈的丈夫要多多关心妻子的心理变化,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宝妈平稳、顺利的度过哺乳期,追回突然变少的奶水。 ★第三,睡眠不足、身体疲劳引起的奶量减少 照顾小宝宝十分辛苦,从生下孩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宝妈都不能好好的睡上一整觉,白天疲累,晚上又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质量,时间久了出现睡眠不足导致奶水减少。

宝妈要学会自我放松,孩子不吃奶的时候交给家人帮忙带一带,趁这个机会宝妈赶紧睡一觉,或闭目养神一会,能帮助放松心情,减轻身体的疲劳,宝妈休息好了,奶水自然能够追回来。 奶水突然少了怎么追奶的另一个重要解决途径就是喝中药,比如通草、王不留、漏芦等,每次食用5-10克左右,在规定的剂量内使用中药追奶,不会出现副作用,也不会对奶水质量造成影响。建议将这些中药和鱼肉催奶汤一起熬煮,不仅营养了自己,还营养了宝宝。

产科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新入院待产孕妇 【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缺乏妊娠期保健知识 2、焦虑与妊娠、担心如何做好母亲有关 3、恐惧与妊娠、惧怕分娩时疼痛有关 4、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遗传、感染、中毒、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 1.孕妇获得孕期健康保健知识,并维持母婴于健康状态。 2.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掌握育儿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家庭角色。 3.孕妇情绪稳定 4.无胎儿伤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给孕妇以心理支持,告诉孕妇,母体是胎儿生活的小环境,孕妇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都会波及胎儿,要保持心情愉快、轻松。鼓励孕妇抒发内心感受和想法,及时耐心解答孕妇的问题。 2、一般护理指导孕妇侧卧位,自数胎动每日3次,每次1小时,按时给孕妇听胎心。合理营养饮食,注意休息和卫生,出现(1)阴道流水;(2)阴道出血;(3)腹痛或腰痛等临产先兆,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胎儿宫内窘迫 【护理诊断】 1、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胎盘血流改变,血流减慢或中断有关 2、焦虑:与胎儿有危险有关 【预期目标】 1、胎儿情况改善,胎心正常 2、孕妇能有效应对焦虑 【护理措施】 1、孕妇左侧卧位,遵医嘱给予吸氧半小时tid,监测胎心、胎动。 2、情况改善,继续待产。如无改善,尽快结束分娩或手术。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子痫抽搐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胎盘早剥、子痫、肾衰竭、DIC等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预期目标】 1、患者水肿被及时评估和处理 2、受伤因素及时评估和控制 3、病情控制良好,未发生子痫等并发症 4、孕妇了解保健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室内清新、安静,保证足够的睡眠。

药物的乳汁分泌规律与哺乳期用药对策精编版

药物的乳汁分泌规律与哺乳期用药对策 孕产妇安全用药 哺乳期妇女因患病而需服药的情况相当常见。因为几乎所有药物可自乳汁分泌,乳儿的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哺乳期用药需要在保障母体自身安全的同时,又要考虑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一、药物的乳汁分泌规律 药物从母血进入乳腺细胞的机制为经过毛细血管内皮进入细胞外液与细胞膜。分布到到乳汁的药量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蛋白结合率、母体中的药物浓度及乳汁pH值等。 1.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分布到乳汁中 脂溶性高的药物,如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硝西泮、地西泮、奥沙西泮等,可分布到乳汁中,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癫痫类药卡马西平脂溶性较高,可通过乳汁分泌,乳汁中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60%,哺乳期妇女禁用。 2.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分布到乳汁中 只有血浆中的游离药物可进入乳汁,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进入乳汁的量越少。因此,哺乳期妇女在选择药物时,应首选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 华法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8%~99%,乳汁及婴儿血浆中药物浓度极低,对婴儿影响较小。但对于乳儿,仍需谨慎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妊娠期使用可致“胎儿华法林综合征”,妊娠期禁用) 3.碱性药物容易分布到乳汁中,酸性药物不易进入乳汁中 哺乳期妇女的乳汁pH值平均为7.09,相比血浆pH值(7.4)低。对于酸性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相对碱性的血浆中更易电离,仅极少量进入乳汁。 对于碱性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及四环素类药物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容易分布到乳汁中。 二、哺乳期用药对策 1.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哺乳期用药,应首先考虑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必要性。若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用药的利益大于风险,则应尽量避免用药;在症状可耐受时采用对因治疗,避免对症用药。 2.尽量使用老药避免使用新药

母牛产后奶水不足怎么办

母牛产后奶水不足怎么办 母牛产牛犊后奶水不好,可是自己又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就跟家里的生了小宝宝一样,人没有奶还可以喂奶粉,牛如果喂奶粉,那造价太高了,不划算。但是,牛犊饿得嗷嗷叫,看着心疼。怎么办?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有经验的养牛户都是知道的。下面说几个母牛催奶的小技巧: 母牛奶水不足原因 一、母畜年幼,乳腺发育不完善而缺奶。表现为乳房紧小,乳头短缩,外观幼稚,乳汁缺乏,拒绝哺乳。 治疗可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50单位,连续3-4天。同时配合乳房按摩,内服中药。用白术、川芎、当归各100克,续断、破故纸、黄芪、党参、阿胶、王不留行各50克,炙甘草25克,水煎去渣,用酒200毫升为引,灌服。1-2剂便可促进泌乳。

二、母畜年壮,因饲喂过量,体膘过胖而缺奶。母牛精神正常,膘肥肉厚,乳房虽大但挤压无乳。 治疗宜理气通乳。用王不留行、炒苏子、炒萝卜子各60克,当归、川芎各45克,炮山甲30克,通草、漏芦、丝瓜络各24克,莲房1只。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用2-3天。 三、隐性乳房炎引起泌乳紊乱而缺乳。患牛乳房胀大,触之肿硬,微有痛感,挤压乳头,仅见少量乳汁,乳房不热,食欲尚好

用蒲公英80克,浙贝母、王不留行各60克,柴胡、炒苏子、白芍、当归各35克,通草、茯苓、路路通各25克,川芎、炮山甲、甘草各15克。水煎、候温灌服。 四、因乳头管阻塞或狭窄,被胶状物密封而缺乳。母牛乳房膨大,无红肿热痛。有的1-2个乳头不通,有的4个乳头不通,有的通而不畅,出奶极慢。 可取鲜葱50-100克切细,加水3-4千克煎沸,候温至不烫手,将洁净毛巾浸入,稍拧干,立即包裹乳房及乳头热敷,同时按摩,毛巾冷后又浸热再敷,反复持续20-30分钟,挤压乳头,很快便畅通喷出乳汁。

14种药物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14种药物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 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乳婴产生影响。尽管有的药物进入乳汁的浓度很低,但对于体稚身软的乳婴来说,其祸害甚大。 一些常用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不同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差异较大,偶可见过敏或毒性反应。乳儿反复少量接触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青霉素类 头孢类抗生素可少量进入乳汁,须警惕可能影响乳儿的正常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乳儿发生过敏反应,并能发生生命危险。四环素可使乳儿骨骼和牙釉受损,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的潜在危险,红霉素乳药浓度高于哺乳期妇女血药浓

度4~5倍,易导致乳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磺胺类药物除口服不易吸收者外,均能经乳汁排泄,而且乳汁中药物浓度高于母乳血药浓度,尤其对早产儿 病弱儿 高胆红素血症和G-6-PD缺乏的婴儿哺乳存在危险。喹诺酮类药物可使乳儿产生溶血性贫血 异烟肼导致乳儿肝中毒。酮康唑 氟康唑能通过吸收入乳 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有可能对乳儿造成损害。对于含这类药物的外用制剂哺乳期妇女在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阿普唑仑 艾司唑仑 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药物,当乳母长期用药可能会对乳儿产生昏睡和乳母停药后的戒断症状,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因这类药物均可通过吸收入乳,所以乳母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解热镇痛药哺乳期妇女应用镇痛药特别是弱镇痛药,占一定比例。很多治疗伤风

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丁 安替比林 阿司匹林 双氯酚酸 吲哚美辛等。阿司匹林可使乳儿骨髓抑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婴儿肝损害,双氯酚酸可致婴儿产生血尿。哺乳期妇女在应用含上述西药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应慎重考虑,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可能了解其成分含量,切不可误信“西药有毒 中药无毒”的用药误区。一些成瘾性镇痛药如吗啡 可待因等在乳汁中分布浓度较高。有阿片瘾的哺乳期妇女,受乳的婴儿也能成瘾,新生儿对这类药物高度敏感,可发生呼吸抑制,所以哺乳期妇女应绝对禁用。 哪些药物在乳汁中排泄最多? 母乳喂养新生儿,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体内,几乎所有母亲服用的药物都可在乳汁中排泄,但其量很少超过摄入量的1%~2%,一般不致

产后缺乳中医需辨证治疗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病因病机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另外,缺乳类型中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意识到的,那就是衣物纤维堵塞乳络导致乳脉不通,引起缺乳。主要原因在于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不注意乳罩及衣物的质地及乳头卫生等,衣服的细小纤维脱落,堵塞乳脉,致使乳汁排出不畅而缺乳。国外有人对一批缺乳、少乳的哺乳期妇女进行乳汁检查,发现80%以上的人乳汁中有化纤纤维、羊毛。反复发作的缺乳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这一方面。 辨证治疗 既然产后乳少有虚实之分,那么治疗时不能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方获良效。虚则补之、实则疏之是本病治疗大法,对于气血虚弱型以补益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泄为主。不论哪种证型,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气血虚弱证:表现为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伴气血虚弱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7-24T17:01:31.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肖新红1 巴都木才次克[导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婴幼儿存活、生长、发育、健康和营养都极为重要。 肖新红1 巴都木才次克2 (1新疆和静高级中学新疆和静 841300;2新疆和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和静 841300) 【摘要】早期有部分产妇不能正常泌乳和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很不利。笔者通过观察与实践,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的作用、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哺乳缺乏正确的认识等。并且应该针对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关键词】泌乳不足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39-02 【Abstract】 the early part of pregnant women can't normal lactation and lactation,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babie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practice, including mental factors cause the lack of breast milk, endocrine function, changes in diet, lac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nursing. And should make countermeasure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improve the rate of breast feeding. 【Key words】Insufficient lactation Reason Nursing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婴幼儿存活、生长、发育、健康和营养都极为重要。而一些原因使得部分产妇泌乳不足,因此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尤为重要的。 1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 1.1 精神因素 产妇分娩时精神、体力消耗很大,疲劳或因会手术造成切口疼痛而使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心情急躁,因此影响乳汁分泌,使射乳减少[1]。一些年轻产妇因担心母乳喂养后乳房形状改变,因此影响身材美观而拒绝哺乳,对泌乳产生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减少泌乳。同时由于婴儿无法频繁吸吮,射乳反射得不到刺激也会减少泌乳。生气、忧虑等不良精神因素也可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2]。 1.2 缺乏哺乳技巧和喂养知识 最常见的为抱婴儿姿势不正确,婴儿无法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从而出现乳头皲裂,同时母亲因疼痛而减少或停止让婴儿吮吸,从而影响了乳汁分泌。 1.3 乳头凹陷 有的产妇因为乳头凹陷便在心理上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不足,有的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更加产生精神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和不自信都影响了乳汁的分泌。 2 对策 2.1 减少或消除精神因素的影响 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对手术伤口护理加强,因为伤口疼痛会影响产妇喂养的信心和姿势,导致在产后婴儿觅乳本能没有得到发挥,造成了日后母亲的哺乳困难;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指导,教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抱婴的姿势,并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的认知,稳定产妇的情绪,使其心情舒畅;第三,对于担忧母乳喂养后可能影响体形的产妇,医护人员应当及时纠正她们的错误想法,解释无论是否采取母乳喂养,乳房形状都会有所改变,而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亲产后身体恢复,对于减轻体重有帮助。 2.2 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 普及母乳喂养的知识,使孕妇建立母乳喂养意识。护理人员应以真诚的态度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这样利于哺乳知识的传授和感情的沟通,以及产妇和家属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掌握哺乳的技巧。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准确的哺乳技巧,使产妇建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及时纠正产妇错误的哺乳方式,避免因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含接困难和乳头皲裂。 2.3 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护理人员应了解产妇心理活动,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并向产妇详细说明,产后头几天,虽然奶量少,但少量初乳完全可以满足新生儿需要[3],要坚持母乳喂养,而且让婴儿多吸吮,以刺激建立射乳反射。指导正确的哺喂方法;如调适产妇体位,身体放松,侧卧位或坐位时,在产妇背部及抱婴的手臂下垫适当高度的软垫或布类,脚下垫一张高度适合的凳子,减少产妇的支撑力,减轻疲劳、紧张感[4]。并与其家属多沟通,让产妇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精神愉快。 2.4 纠正乳头凹陷 产妇乳头如果凹陷不明显,需要喂奶的姿势正确或在医务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婴儿也可以顺利吸吮,关键是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解释工作,需要全家人的支持,不能因为婴儿吸吮几次没能吸到奶就放弃母乳喂养。因此,护士发现乳头有凹陷者应及时给产妇提供解决方法。同时提供营养的饮食方案。 3 讨论 孩子成年后的心血管功能、免疫调控功能、骨骼健康等情况,与婴儿期是否母乳喂养关系很大。全部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病率最低,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次之,而完全不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病率最高。对于产妇泌乳不足,我们应当善于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多给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引导,使其有一个正确的哺乳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参考文献 [1]高昌荣.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19):139-140. [2]钱幼琼.有关泌乳的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5,12(2):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M].北京:北京新闻出版局,1992:34,77. [4]李云波.剖宫产产妇泌乳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35):13-14.

产后哺乳经常漏奶怎么办,孩子奶不够吃还漏

产后哺乳经常漏奶怎么办,孩子奶不够吃还漏 产后哺乳经常漏奶怎么办,孩子奶不够吃还漏 1、产后漏奶的原因 我们经常会听说刚刚生产的妇女出现漏奶的情况,不能控制的奶水,浸湿了衣服,带来了尴尬,而最糟糕的是饥饿的宝宝只得饿得哇哇大哭,您知道吗,所谓漏奶,就是妈咪在产后哺乳中不经宝贝吮吸或未经挤压而乳汁自溢的临床医学现象。产后漏奶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为您从乳房结构和中医理论上给出答案。中医上是这样看待产妇漏奶现象的。“收不住奶而漏出”,中医认为,分娩使得妈咪体力消耗很大,生产过程中失血较多,加之产后饮食不节,休息不足,极易造成气血虚弱,由此产生漏奶。而从产妇的乳房结构上看,乳头位置较低会产生漏奶;有些妈咪是因为乳汁分泌多于宝贝需要,在没有及时吸奶的情况下,乳房充盈容易自溢;另外,有些妈咪是因为看到宝贝或别的妈咪哺乳,产生条件反射,引起自己的乳汁漏出。

2、妈妈经常漏奶怎么办 看到溢出的奶水,准妈妈们应该怎么解决呢?首先,有漏奶问题的妈咪,一定不要过于着急,要保持心情平定、放松。在家中要事先准备些干净毛巾或防溢乳垫带在身边,以备擦拭或防衣物打湿。出席公众场合时,事先吸空奶并佩戴衬有防护垫的胸罩。紧急情况下可以用双手交叉用劲按压胸部,可防止奶水很快流出。了解卫生间位置,事先准备备用衣物,以便处理、更换。我们建议经常漏奶的产妇可以佩戴合时的乳罩,将乳房高高托起,注意乳头的位置不低于水平。当感觉乳胀时,就要及时喂哺或将乳汁吸出。还可以买一种“护奶器”佩戴,如果发生漏奶,漏出的奶水可流入护奶器中,不会流到别处。 刚刚生产的妇女经常漏奶怎么办?哺乳妈咪不要慌张,这是比较常见又令人苦恼的生理现象。希望您能通过了解产后漏奶的原因和漏奶时有效的应急办法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如果新妈妈漏奶的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咨询一下专家,做出相应治疗、调整,不要因为您的疏忽造成乳头损伤等严重问题。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分析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3T15:49:53.7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作者:张利[导读] 母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物质,对新生儿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过敏。 (乐至县妇幼保健院四川资阳 64150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初产妇中的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各45例。结果对比两组母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以及喂养具有促进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前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喂养;影响[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renatal care on primipara postpartum breast milk secretion and feeding. Methods:the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5 -2017 year in Februar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9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nursing,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prenatal postpartum nursing,45 cases. Result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breast milk secretion time. The rate of breastfeeding,breastfeeding knowledg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of early maternal breast milk secretion and feeding on primipara Promote the rol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bstract]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primipara;breast milk secretion;feeding;influence 母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物质,对新生儿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过敏、腹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对于初次生产的产妇而言,其本身多缺乏对母乳喂养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较易出现母乳喂养方式不当或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出现,故为改变该种情况产前产后护理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1-2]。此次研究将以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初产妇中的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探究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初产妇中的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各45例。所有产妇均为初次生产,均无妊娠期合并症,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意识清醒且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新生儿健康,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5.4±4.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9±4.2)周。其中19例为剖宫产,26例为顺产。观察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5.4±4.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9±4.2)周。其中19例为剖宫产,26例为顺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础资料,结果均显示无较大差异(P> 0.05),组间对比存在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如基础健康知识宣教、确保病室环境整洁卫生,积极解答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产前产后护理:①产前: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专项宣教,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积极解答产妇疑问,纠正其所存在的错误认知,同时也要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对产妇进行生活指导,合理安排产妇饮食,并叮嘱产妇多注意休息。在待产期间要告知产妇乳房按摩的方法,以便促进乳腺管疏通,早下奶。②产后:护理人员要在产妇生产30min内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并在1h后重复进行,以便刺激产妇乳汁分泌。产妇与新生儿每日的分离时间不要超过1h,同时也要告知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纠正其错误哺乳方法。叮嘱产妇每日要使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热敷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之后使用指腹进行乳房按摩,之后再进行挤奶操作。产妇产后可适当进食催乳产品以便确保母乳量充足,对于存在入职分泌不足的产妇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乳汁分泌时间。②母乳喂养率。③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量表进行评价分析,量表中共设有20道小题,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掌握程度越高。④护理满意率: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进行评价,量表中共设有10道小题,各小题均设有“是”与“否”选项,以“是”选择数目≥9个则可判定为非常满意,“是”选择数目≥7个为满意,<6个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 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乳汁分泌时间以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的对比分析

产后奶水不足通草催乳下奶

产后奶水不足通草催乳下奶 养生导读:产后妈妈奶想要母乳喂养,但又奶水不足,怎么办?这时不妨食用通草,通草有催乳下奶的功效,以通草做药膳可以帮助产妇乳汁分泌,那么通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怎么吃?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通草是什么? 通草别名寇脱、离南、活?h、倚商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银白色,纵剖之见有层层隔膜,无臭无昧。以色洁白、心空、有弹性者为佳。通草是利水化湿中药,主治: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二、通草的成分: 木髓中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及糖醛酸28.04%,其多糖的氢氧化钠提取物经水解得到α-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与木糖(xylose),而用草酸铵提取的提取物水解后则得到半乳糖醛酸[1];还含天冬氨酸、苏氨酸、侣氨酸、苯丙氨酸等13种氨基酸以及钙、钡、镁、铁等18种微量元素;木部含木质素。 产后吃通草催乳下奶 三、通草的功效: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势利水;通乳的功

效,用于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等症。主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四、通草的药理作用: 1、通气下乳 可用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症:妇女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有因寒、因热,或因脾胃素虚,肝气郁结所致,故有散寒泄热,健脾胃,舒肝解郁之治。通草治乳汁不通是因其性极好通利,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故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乳汁不通证。历代医家对其通气下乳之性均予以肯定。如《日华子本草》曰:“通草可催生,下胞,下乳。”《本草求真》亦日其:“兼入胃,邋气上达而下乳汁之为耳。” 《本草纲目》记载:“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引热下降而利小便,通气上达而下乳汁。临床上西药常作为通乳药而使用。通草味甘不苦,可作药膳,或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民间有通乳的食疗验方:通草、王不留行子,煮猪爪子或河鲫鱼,喝汤和食猪爪或鱼肉,有一定的疗效。 2、通利血脉 可用于厥寒证。厥寒证为素体厥阴肝血不足,感受寒邪,气血因寒凝阻滞而不畅,血不能通达四肢,脉无气血充盈,脏腑因经脉阻滞而失养。症见:手足不温或厥寒,脉细欲绝,小腹冷疼,或寒疝疼痛,妇女月经衍期。经行量少色暗不畅等通草其性通利善通阴阳,内通九窍,外通营血。《神农本经》日其可”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早在东汉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5476965.html,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孙聪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及护理对。方法:从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泌乳不足初产妇进行研究分析,调查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初产妇出现泌乳不足的原因,并给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产妇泌乳状况。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后,59例初产妇泌乳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其比例高达86.8%,有明显差异性,P 【关键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2 前言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发育有很大影响,已经被世界各国看做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在实际中,普及母乳喂养时,经常会出现产妇母汁不足的情况,并且近几年产妇母汁不足数量逐渐增加[1]。母乳不足不仅仅会对新生儿的喂养带来不便,同时还会对新生儿正常发育、身体健康 带来极大影响[2]。因此,在实际中,必须全面分析引起产妇母乳无法正常分泌的原因,并制 定相对应的护理策略,从而全面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确保母婴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产后产妇泌乳不足初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29.5±2.4)岁;顺产、剖宫产分别为42例、26例;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46例、22例;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14例、22例、32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之后医护人员根据初产妇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心理和生理护理。对于心理因素导致泌乳不足的初产妇,护理人员积极同初产妇家属交流沟通,舒缓初产妇心理压力,并改善其不良情绪。对于自身因素导致的泌乳不足初产妇,护理人员通过空针将凹陷的乳头抽吸出来,并交给初产妇正确的哺乳方式,便于提升泌乳量;对于缺乏哺乳知识的初产妇,护理人员不仅纠正他们的哺乳姿势,还告知初产妇相应的哺乳知识,便于提升泌乳量。 1.3 观察指标

产后乳汁不足的17个偏方

产后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乳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又称“乳汁不行”。本病分虚、实两端,虚者因素来自体虚,或产后营养缺乏,气血亏虚,乳汁化生不足而乳少;实者因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乳络不通,乳汁不行而乳少或无乳。 由于乳汁过少或无乳的最明显表现为新生儿生长停滞及体重减轻。因此,不仅给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和麻烦,故对产后缺乳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防治。 气血亏虚的产妇表现为新产之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细弱。可用鲫鱼汤、猪蹄汤等,有补血生精、生乳通络功能;肝郁气滞的产妇表现为产后乳少而浓稠或乳汁不通,乳房胀满而痛,舌苔薄黄,脉弦细。可伴有微热、胸胁胀痛、胃脘胀闷、食欲不振。可食鸡粥、山药羹,红枣糯米粥、芝麻糊等,有健脾开胃、补血生乳作用。 下面是几个治疗产后缺乳的饮食方法: (1)芝麻酱100克,鸡蛋4个,小海米、葱丝、味精各适量,盐少许。先用水将芝麻酱调成稀糊状,然后打入鸡蛋,加适量水搅匀,再加入调料,置锅内蒸熟即可。将蒸熟的羹1次食用。每日2次,一般3日见效。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所致乳汁不足,乳无汁。 (2)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0克。用瓦煲,分次吃,以利于吸收。 (3)生姜500克,猪脚2只,甜醋1 000毫升。将生姜刮去皮切块,猪脚切块,两者同醋煮熟。分数日食完,煮好后若放置一二周再食,则效果更佳。 (4)莴苣子100克,糯米、粳米各50克,甘草25克。将4味加水1200毫升(三大碗),煎汁取700毫升。去渣分3次温服,1~2剂即可见效。对产后脾胃虚弱所致的血虚乳少、乳无汁有特效。 (5)赤小豆50~100克。将小豆洗净,加水700毫升,入锅中,旺火煮至豆熟汤成,去豆饮汤。适用于产后乳房肿胀,乳脉气血壅滞所致的乳汁不行,乳无汁。 (6)豆腐5块,丝瓜250克,香菇25克,猪前蹄1只。先煮猪前蹄、香菇,加盐、姜调味,待肉熟后,放入丝瓜、豆腐同煮食用。1日内分次吃完。 (7) 鲇鱼1条(重300~400克),鸡蛋4个。将鲇鱼去内脏洗净,置锅内,加水700~8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将鸡蛋打入鱼汤中,稍候片刻,继续用大火煮至鲇鱼熟透,吃鲇鱼、鸡蛋,喝汤,日服2次,一般3~4天见效。 (8)人参、生黄芪各30克,当归60克,麦冬15克,木通、桔梗各9克,七孔猪蹄2个(去爪壳)。水煎服,1日2次。 (9)红衣花生、玉米渣、大米各100克。将玉米渣,花生加水煮至五成熟,加入大米,再加适量水,以小火熬成原粥,随口味加糖服。 (10)天花粉15克,豇豆100克。将豇豆洗净与天花粉,加水同煮,用油、盐调味,饮汤食豇豆。 (11)红薯叶250克,猪五花肉200克,调料适量。洗净红薯叶,切碎,猪肉洗净,切成2厘米长、1厘米宽的块,将2味放锅内,加葱、姜、盐、味精等,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炖至肉烂,食肉饮汤。 (12)蹄筋350克,鸡脯肉50克,鸡蛋清3只,料酒、盐、葱末、淀粉各适量。将蹄筋切成段,加水烧开片刻后,捞起备用,鸡脯肉去筋放在肉皮上,敲成细茸,放入碗中用水化开,加料酒、盐、淀粉和蛋清等调成薄浆。锅内调入油,烧熟后放入蹄筋和调味料,待入味

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2500字

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2500字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和总结母乳喂养困难事件报道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68例产妇的资料,统计其母乳喂养率和归纳母乳喂养困难事件报道的情况。结果:通过采取正确的产后护理指导,观察对象满足母乳喂养6个月的概率在逐年上升,母乳喂养困难的共计24例,经过进一步指导后,14例(58.3%)能恢复母乳喂养。结论:产后母乳喂养护理指导效果较好,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毕业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不但能够显著地降低新生儿出生第一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够最佳地满足婴儿所需营养,营造良好的母婴关系,促进新生儿生理和心理的发育[1]。如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与产妇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的信心和精力及家庭支持情况相关[2]。2002年,我国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爱婴医院监督指南》,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为提高产妇母婴喂养率做出努力,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本院医疗服务的对象主要为乡镇人群,目前针对此人群产后母乳喂养护理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就5年来我院对68例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分娩的产妇68例,年龄18~36(25.6±6.3)岁,分娩胎龄为36~41(38.5±1.4)周。上述例子均排除因疾病不能进行母乳哺育、新生儿畸形、观察期间随访脱落的案例。整个观察期间为2011年月至2016年4月。 1.2 护理指导方法 (1)方法制定: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专家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相关因素,依据国家爱婴相关政策制定本院产后母乳喂养护理指导方案,提高科室护士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科室护士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落实各级护士管理职责。 (2)产妇基本情况评估:对产妇的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健康情况、母乳喂养相应知识和认知态度做基础评价。自制调查表就母乳喂养总体服务需求做调查,以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护理。 (3)按制定计划实施个体化产后母乳指导,具体为: ①在孕期以健康卡片或者集体授课的形式对其普及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必要性。 ②新生儿断脐后立即抱去与母亲皮肤接触,鼓励尽早吸吮,尽早开奶。责任护士指导产妇喂养方式和技巧、婴儿含接姿势、促进泌乳的按摩手法及乳头保养的方法,强调按需喂养。 ③给予产妇合理的饮食指导,结合其产后虚弱、食欲不佳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组织受损的情况,强调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且低脂肪的结构为主。同时也不能忽视水果蔬菜类的摄入,提倡完善的膳食营养结构,促进产妇恢复和母乳分泌。剖宫产术后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后才可饮食。 ④给予产妇足够心理关怀,针对生产期和产褥期的疼痛给予产妇安慰、支持。发动亲人家属鼓励产妇母乳,教授产妇家属必要的护理知识。从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两方面加强产妇的哺育信心,克服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产后奶水不足的七个中药方秘方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住院医师黎黧为奶水不足的妈妈们提供了几个食疗方子: 1.猪蹄通草汤 猪蹄2只,通草15克,水1500毫升,放进砂锅内同煮至烂熟,吃猪蹄肉、筋,喝汤。每日一剂,连用3~5日。 主治:产妇乳滞型少乳、无乳。 猪蹄富含蛋白质、脂肪,有较强补血、活血作用。 通草有利水、通乳汁、消痈散肿之功效。 2.羊肉猪蹄汤 羊肉25克,猪蹄2只,油盐醋适量,肉炖烂,入佐料,吃肉,喝汤。一日一剂,连服3日。 主治:产后受寒乳少、无乳。 羊肉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产后虚冷的功效。 3.药煮肘子汤 猪肘一只,当归、王不留行各一份,三者按比例100:2:2搭配,用清水文火煮熟,午餐吃肉,随时喝汤。 主治:下乳健身。 猪肘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可补血活血,下乳强身。 当归为补血调经之妇科药。 王不留行为下乳要药,有行血通经之功效。 4.猪蹄寄生汤 猪蹄2只,王不留行4克,桑寄生10克。同煮至烂熟,吃肉,喝汤。一日一剂,连服3日。 主治:产后肝肾虚弱体有风湿症、筋骨酸软而少乳、无乳。 桑寄生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之功效。

5.鲫鱼通草汤 鲫鱼500克,除鳞甲、内脏,通草6克,二者同煮,吃鱼喝汤。一日两次,一连吃3~5日。 主治:产后乳房发胀而乳汁不通者。 鲫鱼有和中补虚,渗湿利水,温中下气,消肿胀利水通乳之功效。 6.猪肝黄芪汤 猪肝500克,切片,黄芪100克,同煮至猪肝熟,吃肝,喝汤。一日三次吃完,连服3日。 主治:产妇肝虚。脾虚型泄泻。 气虚血脱而致缺乳、少乳。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良药。 7.中药验方 因乳腺发育不良而无乳或少乳者,应调整母体健康及精神状态,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期不口服避孕药。 中药:王不留行6克,黄芪12克,当归6克,通草6克,路路通6克,蒲节6克,水煎服,3~5付,一日一付 给大家说下我得方的经历:去年农历7月份我家媳妇生个小子,可是奶水很少,根本就不够吃,没办法了,就来食疗,鲫鱼汤,猪蹄汤,猪蹄炖花生,炖乌鱼,没效果,那就来自己开方抓中药吃,吃了三付,还不行,就找中医院的老中医开药吃,吃了三付总算比以前好一点点了,可还是不够吃,后来想算了,以后吃奶粉算了,就在这个时候听邻居说南阳市有个买药的,专治没有奶水和回奶,给我个电话,打完电话我就坐车跑去了,到那里也没门诊,约个地方等他,一会开个老爷车来了,三付药150一分不少,那也没办法呀,谁让咱需要呀,掏钱拿药回家,回家后拔着药看看,和我以前自己开的药方差的不算多,心想估计又没戏了,反正药都拿回来了,就试着吃吧,可谁曾想吃了两付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吓我一跳,怎么办呢?最后一付不吃了,赶紧捡药呀,我就坐在那里把药一点一点的捡出来分类,捡完大的,捡小的,捡完小的,就拿个镊子和放大镜慢慢的挑,因为他把几样粉碎了,挑了两天总算挑完了,认识的称量记下,不认识的就拿去找药材批发商哪里让他认了[我俩关系不错],把药认完,记全,按方又抓了两付,前后共吃了5付,奶水那是相当的好,就给收藏起来了,方子也没往外传,因为这个方子来之不易,把此方献给大家了, 黄芪40 当归20 党参25 麦冬15 川木通10 桔梗10 王不留12 川芎10 漏芦12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本文对产妇泌乳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重点分析了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希望可以促使产妇在分娩后正确哺乳,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 标签:泌乳不足;原因;护理对策 1.产妇泌乳的概述 产妇泌乳是指经过青春期发育后的乳腺,在妊娠时由于体内激素的改变促使乳腺更加显著地发育,分娩后再在体内一系列激素的作用下引起乳汁分泌。产妇泌乳的维持要通过体内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分泌催产素,刺激乳腺使其产生乳汁同时促进排乳,此过程还需要吮乳的刺激。如果乳腺不能有效地将乳汁排出,将会引起乳房内压增高、乳腺细胞分泌障碍等。产妇泌乳不足是指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产妇分泌的乳汁不能完全满足婴儿喂养需要,多因分泌乳汁过少甚或无乳汁分泌,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时间,主要以产后初期缺乳为主。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很多,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如不加以重视,则会严重影响婴儿身体发育及母亲的身心健康。 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 2.1精神因素 产妇分娩时精神、体力消耗很大,疲劳或因会阴切开术、剖宫产术造成切口疼痛而使产妇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心情急躁,影响乳汁分泌;部分产妇由于产后激素的突然改变或出生的婴儿不是自己期盼的性别而出现产后忧郁症,经常出现生气、忧虑、对哺乳孩子信心不足等不良精神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有些年轻产妇因担心母乳喂养后乳房形状改变,影响身材美观而拒绝哺乳,对泌乳产生了负面心理暗示而减少泌乳,同时由于不给婴儿频繁吸吮,射乳反射得不到刺激也会减少泌乳。2.2内分泌及饮食因素。从妊娠到分娩,孕产妇的体内激素经过一系列较月经期更为复杂的激素变化,泌乳过程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部分产妇妊娠前就有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加之分娩之后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产生变化,机体内分泌调节跟不上激素水平改變的步伐,或由于精神因素的刺激导致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达不到正常所需。部分产妇产后饮食得不到很好的调节,各种原因导致进食受限,或营养跟不上继而泌乳减少。 2.3缺乏哺乳技巧因素 最常见为抱婴姿势不正确,婴儿未能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充分含在嘴里,而出现乳头皲裂,母亲因疼痛而减少或停止让婴儿吸吮,影响了乳汁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