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T系列SMD无源晶振

DST系列SMD无源晶振
DST系列SMD无源晶振

32.768KHZ系列无源晶振

DST210A,DST310S,DST410S,DST520,DST621介绍

晶振分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这里重点说32.768KHZ系列无源晶振DST210A,DST310S,DST410S,DST520,DST621(4PIN,其余2PIN)。这几款是日本KDS(大真空)生产的贴片式音叉型水晶振动子/kHz帯水晶振动子,通常的晶振内部的石英水晶为圆形或方形,该款晶振内部的石英水晶为“U”形,故称音叉型水晶振动子。DST系列晶振符合ROHS 标准,是具有体积超小型、薄型,质地轻的表面贴片音叉型晶体谐振器,具有优质的耐热性、耐环境性。主要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通信领域、民用设备等方面。

KDS即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DASHINKU CORP),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领先的三大晶振制造商之一。其制造工场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十个制造中心。其中天津工场是全球晶振行业最大的单体制造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TF型(主要是32.768KHz)晶振制造工厂。而上海唐辉电子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在中国的指定代理商,唐辉电子在PPTC自恢复保险丝、PTC热敏电阻、晶体谐振器、振荡器系列、高品质电容、电感和液晶屏产品、IC类等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广泛应用在通信、电脑、消费类电子及网络产品、仪器仪表、工控系统、安防产品、电源供应器等产品上积极面对市

场及客户的多方位要求,坚持以最好的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电子零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务求充分满足客户的要求,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佳元器件供应商之一。

32.768K系列型号(KDS)

KDS晶振DST系列说明书:

2018年晶振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晶振行业分析报告 石英晶振器是用石英材料经过激光加工切割,研磨,镀银调频等工艺做成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俗称晶振,起产生频率的作用,具有稳定、抗干扰等特点。为了提高工作精度,一般要在切割好的石英晶片上面镀一层纯银。根据频率特性,常见的石英晶振器分为音叉晶体谐振器和高频晶体谐振器两大类。近年来,小型化、片式化、低噪声化、低成本、超薄、低功耗、频率高精度化与高稳定度及高频化,是现代电子工业对石英晶振器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石英晶振器发展的趋势。日本石英晶体元器件厂商技术水平和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具备较强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目前是全球石英晶振器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占据全球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台湾地区厂商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产品更新速度快,占据全球市场约20%的份额。中国大陆厂商总体市场份额低于日本、中国台湾、美国,但成长率高于全球。而且,近年来我国厂商在原材料开发、生产设备升级和产能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已成为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之外最主要的石英晶振器的生产、应用、出口地,各类石英晶振器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目前,我国约有上百家石英晶振器厂商,产品涵盖了低频及高频各主流型号。部分传统厂商如东晶电子、紫光国芯、南京中电熊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晨晶电子有限公司等,其生产体系较为成熟,市场知名度高。同时以泰晶科技、惠伦晶体等为代表的新兴厂商在各自优势领域发展较快,积极融入国内外市场,整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石英晶振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 2019-2023年投资可行性咨询报告》石英晶振器广泛应用于对频率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如家用电器、石英钟表、通讯、资讯、网络、汽车电子等领域,是各类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随着新兴电子产业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石英晶振器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2016年,中国石英晶振器产量达到177.9亿只,同比增长17.04%。

2020年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分析

2020年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分析 一、行业市场规模 (2) 二、行业发展趋势 (4) 1、小型化 (4) 2、高基频 (4) 3、高精度 (5) 4、低功耗 (5) 三、行业竞争情况 (6) 1、竞争格局 (6) 2、行业企业 (6) (1)Epson Toyocom (6) (2)NDK (7) (3)KDS (7) (4)台湾晶技 (7) (5)希华晶体 (7) (6)东晶电子 (8) (7)泰晶科技 (8)

一、行业市场规模 电子元器件是信息化时代的基础零部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电容器、电阻器及电阻网络、频率控制元器件和磁性材料元器件等。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属于频率控制元器件的核心,通常可按照属性简单划分为石英晶体谐振器(无源晶振)和石英晶体振荡器(有源晶振)。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上游包括原材料生产培养、材料制造、精密机械研制等,下游应用领域为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网络、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从行业规模来看,根据CS&A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石英晶体元器件(谐振器、振荡器)市场规模约为30 亿美元,整体市场规模相对稳定。根据日本水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 年大陆厂商石英晶体元器件销售额约占全球的10.10%,较2010 年的4.0%增长将近6.1 个百分点。手机移动终端、消费电子、通信网络、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终端设备产品均会使用到石英晶体元器件,这些领域属于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给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需求。 消费类电子领域是压电石英晶体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手机是压电石英晶体最大的应用市场。根据IDC 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手机出

DST系列SMD无源晶振

32.768KHZ系列无源晶振 DST210A,DST310S,DST410S,DST520,DST621介绍 晶振分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这里重点说32.768KHZ系列无源晶振DST210A,DST310S,DST410S,DST520,DST621(4PIN,其余2PIN)。这几款是日本KDS(大真空)生产的贴片式音叉型水晶振动子/kHz帯水晶振动子,通常的晶振内部的石英水晶为圆形或方形,该款晶振内部的石英水晶为“U”形,故称音叉型水晶振动子。DST系列晶振符合ROHS 标准,是具有体积超小型、薄型,质地轻的表面贴片音叉型晶体谐振器,具有优质的耐热性、耐环境性。主要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通信领域、民用设备等方面。 KDS即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DASHINKU CORP),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领先的三大晶振制造商之一。其制造工场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十个制造中心。其中天津工场是全球晶振行业最大的单体制造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TF型(主要是32.768KHz)晶振制造工厂。而上海唐辉电子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在中国的指定代理商,唐辉电子在PPTC自恢复保险丝、PTC热敏电阻、晶体谐振器、振荡器系列、高品质电容、电感和液晶屏产品、IC类等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广泛应用在通信、电脑、消费类电子及网络产品、仪器仪表、工控系统、安防产品、电源供应器等产品上积极面对市

场及客户的多方位要求,坚持以最好的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电子零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务求充分满足客户的要求,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佳元器件供应商之一。 32.768K系列型号(KDS) KDS晶振DST系列说明书:

晶振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晶振——数字电路的心跳发生器 (3) (一)全新应用场景,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3) (二)无源晶振产量占主导 (4) (三)晶振的封装结构,SMD是占主导 (6) (四)片式化、高精度、低功耗是晶振趋势 (7) 二、产业竞争格局——日本主导,国内追赶 (8) (一)全球市场日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内份额提升 (8) (二)领先企业日本居多,国内企业仍有一定差距 (9) (三)国内厂商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11) (四)产业政策支持,推动国内晶振行业不断向前 (11) 三、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晶振产业受益 (12) (一)产业下游应用丰富 (12) (二)物联网浪潮袭来,5G加速万物互联 (13) (二)手机、汽车等下游产业结构升级,晶振需求提升 (15) (三)伴随物联网以及国产化替代,国内企业迎高速增长期 (17) 四、建议关注 (19) 五、风险提示: (20)

一、晶振——数字电路的心跳发生器 (一)全新应用场景,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晶振为数字电路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在数字电路中不可或缺,被称之为信息产业之盐;也有人称之为数字电路的心脏,是心跳发生器。晶振主要功能性材料是二氧化硅(SiO2)结晶体,二氧化硅形态规则、晶莹、透明,因此也被称为“水晶”。水晶材料作为机械能和电能的转换元件,经过切割、打磨等精密工序加工制成晶片后,在其两端镀上金属电极,在电流作用下由于逆压电效应便产生谐振,从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固定的振动频率。水晶材料还具备一定的温度特性、老化特性和频谱特性,当外加电压的频率与水晶材料固有的频率完全一致时,电路中的电流便达到最大,体现了其谐振特性。 图1:水晶形态 图2: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有源晶振的接法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处理器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有源晶振的VCC端不要直接接VCC,要做好电源滤波,典型的接法J 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如下图所示: 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

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引脚》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 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主板上除了这颗14.318MHz的晶振,还能找到一颗频率为3 2.768MHz的晶振,它被用于实时时钟(RTC)电路中,显示精确的时间和日期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最新AT49晶振汇总

A T49晶振

AT-49晶振 一,晶振的工作原理; 晶振分为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它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晶体利用压电和逆压电效应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晶振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子元器件提供一个基准频率,它就像个标尺,工作频率不稳定会造成相关设备工作频率不稳定。晶振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频率,因此,晶振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AT-49晶振的制造商及应用; AT-49晶振就是一种高稳定性的晶振,10MHZ,12MHZ的标频使它在智能电表,汽车电子行业,电源管理,消费电子,金融微电子,医疗电子设备,通信终端和网络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行业得以广泛被应用。正是AT-49晶振晶振稳定性好,体积小,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冲击性,耐环境性才在电子行业有着很高的地位。

目前这些高精度晶振主要由欧美日等晶振制造商提供,主要因为目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只有国外的几个厂商,日本的几家晶振制造厂商就是这类,比如说日本KDS大真空。 三,KDS大真空株式会社; KDS即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DASHINKU CORP),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领先的三大晶振制造商之一。其制造工场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十个制造中心。其中天津工场是全球晶振行业最大的单体制造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TF型(主要是32.768KHz)晶振制造工厂。 KDS还拥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另外在大陆地区有极少数的代理商。上海唐辉电子有限公司是其较早的代理,该司在上海、深

圳、苏州和香港以及美国等地设有办事机构,能快速准确的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KDS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AT-49晶振10MHZ的规格参数; 1. Frequency: 10.000000 MHz 2. Holder type : QUARTZ CRYSTAL AT-49 +/-30 ppm at 25 deg.C +/- 3 deg.C 4. Equivalent resistance: 40 ohms Max. / SERIES 5.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40 deg.C To +85 deg.C 6. Operable temperature range: -10 deg.C To +60 deg.C 7. Temperature drift: +/-50 ppm -10 deg.C To +60 deg.C 8. Loading capacitance (CL) : 20.0 pF +/- 0.2 pF 9. Drive level: 50 uW +/- 10 uW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引脚排列: 有源晶振引脚识别,实物图如上图(b)所示.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4-GND;5-Output;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7-GND;8-Output;14-VCC

注:有源晶振型号众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有所不同,上述介绍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要确认其管脚列方式. 有源晶振通常的接法: 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联系与区别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下图为晶体及晶振实特图,左边两个是晶振,右边14.38MHz的为晶体.

总结:晶振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结:晶振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在电子行业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MCU比作电路的“大脑”,那么晶振毫无疑问就是“心脏”了。同样,电路对“晶体晶振”(以下均简称:“晶振”)的要求也如一个人对心脏的要求一样,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可靠。晶振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频率信号,如果晶振不工作,MCU就会停止导致整个电路都不能工作。然而很多工程师对晶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而一旦出了问题却又表现的束手无策,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晶振不起振问题归纳 1、物料参数选型错误导致晶振不起振 例如:某MCU需要匹配6PF的32.768KHz,结果选用12.5PF的,导致不起振。 解决办法:更换符合要求的规格型号。必要时请与MCU原厂或者我们确认。 2、内部水晶片破裂或损坏导致不起振 运输过程中损坏、或者使用过程中跌落、撞击等因素造成晶振内部水晶片损坏,从而导致晶振不起振。 解决办法:更换好的晶振。平时需要注意的是:运输过程中要用泡沫包厚一些,避免中途损坏;制程过程中避免跌落、重压、撞击等,一旦有以上情况发生禁止再使用。 3、振荡电路不匹配导致晶振不起振 影响振荡电路的三个指标:频率误差、负性阻抗、激励电平。 频率误差太大,导致实际频率偏移标称频率从而引起晶振不起振。 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PPM值的产品。 负性阻抗过大太小都会导致晶振不起振。 解决办法:负性阻抗过大,可以将晶振外接电容Cd和Cg的值调大来降低负性阻抗;负性阻抗太小,则可以将晶振外接电容Cd和Cg的值调小来增大负性阻抗。一般而言,负性阻抗值应满足不少于晶振标称最大阻抗3-5倍。 激励电平过大或者过小也将会导致晶振不起振 解决办法:通过调整电路中的Rd的大小来调节振荡电路对晶振输出的激励电平。一般而言,激励电平越小越好,处理功耗低之外,还跟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晶振的使用寿命有关。 4、晶振内部水晶片上附有杂质或者尘埃等也会导致晶振不起振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区别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比较 英文名称:Crystal 无源晶体 Oscillator 有源晶体 基本原理: 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1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图1 串联振荡器 简单比较: 无源晶振内只有一片按一定轴向切割的石英晶体薄片,供接入运放(或微处理器的XTAL 端)以形成振荡.有源晶振内带运放,工作在最佳状态,送入电源后,可直接输出一定频率的等幅正弦波,一般至少有4引脚,体积稍大.

详细区别: 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 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 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 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此外还要做一些说明: 总体来说晶振的稳定度等方面好于晶体,尤其是精密测量等领域,绝大多数用的都是高档的晶振,这样就可以把各种补偿技术集成在一起,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试想,如果采用晶体,然后自己设计波形整形、抗干扰、温度补偿,那样的话设计的复杂性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这里设计射频电路等对时钟要求高的场合,就是采用高精度温补晶振的,工业级的要好几百元一个。 特殊领域的应用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晶振,也就是说设计的复杂性超出了市场上成品晶振水平,就必须自己设计了,这种情况下就要选用晶体了,不过这些晶体肯定不是市场上的普通晶体,而是特殊的高端晶体,如红宝石晶体等等。

常用晶振封装尺寸以及图解

常用晶振封装尺寸 常用无源晶振封装尺寸及实物图 A、直插封装(Through-Hole) 1、 HC-51/U 0.455 - 4.5 M Hz 18.4 x 9.3 x 19.7 这些图片自己可以拉大看的更清楚的哦!

2、HC-33/U 0.455 - 4.5 M Hz 18.4 x 9.3 x 19.7 3、HC-49/U 1 - 150 M Hz 11.2 x 4.7 x 13.6 4、HC-49/U-S 3.2 - 70 M Hz 11.2 x 4.7 x 3.6 5、CSA-310 3.5 - 4 M Hz? 3.2 x 10.5 6、CSA-309 4 - 70 M Hz? 3.2 x 9.0

7、UM-1 1 - 200 M Hz 7.0 x 2.2 x 8.0 8、UM-5 10 - 200 M Hz 7.0 x 2.2 x 6.0 B、贴片封装(SMD)1、HC-49/MJ 1 - 150 M Hz13.8/17.1 x 11.5 x 5.4 2、UM-1/MJ 1 - 200 M Hz 7.9 x 3.5 x 8.2/12.5

3、UM-5/MJ 10 - 200 M Hz 7.9 x 3.5 x 6.2/10.5 4、SM-49 3.2 - 66 M Hz 12.9 x 4.7 x 4.0 5、SM-49-4 3.5 - 66 M Hz 13.0 x 4.7 x 5.0 6、SM-49-F 3.5 - 60 M Hz 12.5 x 5.85 x 3.0

7、MM-39SL 3.579 - 70 M Hz 12.5 x 4.6 x 3.7 8、CPX-25 3.5 - 30 M Hz 11.6 x 5.5 x 2.0 9、CPX-20 3.5 - 60 M Hz 11.0 x 5.0 x 3.8 10、CPX-84 10 - 80 M Hz 8.0 x 4.5 x 1.6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区别(精华版)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区别(精华版)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摘要: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关键字:无源晶振,石英晶体震荡器,有源晶振 由于石英晶体震荡器具有非常好的频率稳定性和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所以,石英晶体震荡器是用来产生基准频率的。通过基准频率来控制电路中的频率的准确性。 石英晶体震荡器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它质量等级、频率精度也是差别很大的。通讯系统用的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源(震荡源),绝大部分也用的是石英晶体震荡器。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 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 电路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

有源晶振接法

有源晶振接法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处理器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有源晶振的VCC端不要直接接VCC,要做好电源滤波,典型的接法J 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如下图所示: 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

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引脚》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 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主板上除了这颗14.318MHz的晶振,还能找到一颗频率为32.768MHz的晶振,它被用于实时时钟(RTC)电路中,显示精确的时间和日期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1-NC;4-GND;5-Output;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1-NC;7-GND;8-Output;14-VCC BTW: 1、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 2、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 Vcc out NC(点)GND 有源晶振为四角方形或矩形金属盒子,看着标称一面(顶),左下空脚,右下地,左上VCC(5V),右上输出。接上电源可以用示波器看到波形。

浅谈有源晶振sin的输出那些事

浅谈有源晶振sin的输出那些事 晶振输出串电阻就来自于最小化设计,对于数字电路里最重要的时钟源部分,应该特别注意保证信号完整性,最小化设计中晶振外围电路除了电阻还要有一些其他器件。 ?无源晶振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有源晶振输出波形为正弦波(sin)或方波。有源晶振自身输出是正弦波,在其内部加了整形电路,所以输出是方波,正弦波通常用的很少,遍及用的都是方波输出(许多时候在示波器上看到的还是波形不太好的正弦波,这是由于示波器的带宽不行。例如:有源晶振 20MHz,假如用40MHz或60MHz的示波器测量,显现的是正弦波,这是由于方波的傅里叶分解为基频和奇次谐波的叠加,带宽不行的话,就只剩下基频20MHz和60MHz的谐波,所以显现正弦波。完美的再现方波需求最少10倍的带宽,5倍的带宽只能算是牵强,所以需求最少100M的示波器)。 ?无源晶振有2个引脚,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时钟电路(接到主IC内部的震荡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 ?有源晶振有4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只需要电源,就可输出比较好的波形一般的晶振振荡电路都是在一个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两端接入晶振,再有两个电容分别接到晶振的两端,每个电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容量值就应该等于负载电容,请注意一般IC的引脚都有等效输入电容,这个不能忽略。 ?晶振是晶体振荡器的简称,在电气上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以频率的高低分,其中较低的频率是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是并联谐振。由于晶体自

有源晶振Oscillators及其常用频率

有源晶振引脚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不同,下面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 有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 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 晶振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 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有2个引脚,体积小,需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 有源晶振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有4只引脚,体积较大。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4-GND;5-Output;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7-GND;8-Output;14-VCC 说明: 1、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 2、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 3、石英晶体封装类型:49/U,49/T,UM-5,49/S,尺寸:5X7mm,6X3.5mm,5X3.2mm,4X2.5mm 贴片晶振(OSC)尺寸:SMD(3.2×5,6X3.5,5X7,3.2×5,6X3.5,5X7) . 全尺寸、半尺寸晶振:49/U、49/T、49/S、49/SMD、50/U/0/T、UM-1、UM-5. 圆柱形晶振尺寸:1.5ⅹ5、2ⅹ6、3ⅹ8、3ⅹ9、3ⅹ10 . 常用晶振型号

晶振的主要参数与对电路的影响

Crystal First Failure FL RR DLD2 RLD2 SPDB C0 C0/C1 C1 L ppm Ohms Ohms Ohms dB pF fF mH High Limit 20.0 80.0 8.0 80.0 -2.0 7.0 Low Limit -20.0 1.0 1 PASS 3.45 50.57 2.24 54.39 -4.66 3.83 3,744.84 1.0 2 10.75 2 PASS -5.84 32.05 4.18 36.30 -6.96 3.86 4,113.29 0.94 11.70 3 Fail DLD2 High 0.44 73.86 27.81 108.17 -3.59 3.74 3,613.27 1.03 10.63 4 Fail SPDB High -8.97 33.67 2.06 37.55 -0.44 3.92 5,538.01 0.71 15.54 5 PASS -1.27 40.11 1.65 42.75 -7.8 6 3.89 3,955.09 0.98 11.17 6 PASS -6.74 30.12 4.38 34.23 -9.58 3.81 3,608.85 1.06 10.42 7 PASS -3.52 41.97 1.52 42.86 -6.95 3.85 4,670.19 0.82 13.35 8 PASS 1.13 38.34 2.07 40.46 -4.15 3.88 5,017.95 0.77 14.23 9 PASS -7.01 21.31 0.73 21.80 -9.89 3.83 3,018.17 1.27 8.67 10 Fail DLD2 High -3.62 24.75 52.36 78.55 -10.30 3.86 2,943.39 1.31 8.37 晶振的等效电器模型 C0,是指以水晶为介质,由两个电极形成的电容。也称为石英谐振器的并联电容,它相当于以石英片为介质、以两电极为极板的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支架电容、引线电容的总和。几~几十pF。 R1等效石英片产生机械形变时材料的能耗;几百欧 C1反映其材料的刚性,10^(-3)~ 10^(-4)pF L1大体反映石英片的质量.mH~H

正确认识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输出波形

正确认识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输出波形 很多朋友对晶振输出波形还是不够了解,其实还是好区分的。有源晶振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或方波,无源晶振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有源晶振自身输出是正弦波,在其内部加了整形电路,所以输出是方波,正弦波个别用的很少,广泛用的都是方波输出(很多时候在示波器上看到的还是波形不太好的正弦波,这是因为示波器的带宽不够。例如:有源晶振20MHz,假如用40MHz或60MHz的示波器测量,显示的是正弦波,这是因为方波的傅里叶分解为基频和奇次谐波的叠加,带宽不够的话,就只剩下基频20MHz和60MHz的谐波,所以显示正弦波。圆满的再现方波须要至少10倍的带宽,5倍的带宽只能算是勉强,所以须要至少100M的示波器。)。 方波主要用于数字通讯系统时钟上,用来驱动时纯计数电路或门电路,对方波主要有输出电平、占空比、回升/降落时光、驱动才能等几个指标要求。正弦波主要用于对EMI、频率干扰有特别要求的电路,这种电路要求输出的高次谐波成分很小;后面有模仿电路选用正弦波也是对比好的选择。通常须要提供例如谐波、噪声和输出功率等指标。方波输出功率大,驱动才能强,但谐波分量丰硕;正弦波输出功率不如方波,但其谐波分量小很多。 有源晶振的频率输出肯定要有某个波形作为输出载体,波形的输出也肯定会伴随着某个负载值。在实际使用中,波形负载也是晶振的十分重要参数指标。选择不当的话,轻则招致晶振或其余模块工作不正常,功能无法实现,重则损坏模块甚至整机。凯越翔晶振商城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包含市场上热销的晶振种类,最齐全的晶振频点参数,全场晶振规格书免费下载,深圳市内全天免费配送,拥有最优秀的售后团队。

最新EPSON晶振汇总

E P S O N晶振

EPSON 晶振 一,EPSON简介; Epson Toyocom即爱普生拓优科梦,运用长年积累的培育人工石英以及以加工为代表的、实现精微化、高精度、高品质的综合技术提出“3D战略”。究极应用石英特性而制造的三大元器件定时元器件、传感元器件、光学元器件,并创出将其复合而成的模块,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而迈进至今。伴随信息化社会的进程,现在石英元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以及家电产品之中日趋重要。 爱普生拓优科梦Epson Toyocom,将进一步究极用精微加工发挥“石英”材料的优越性能的“QMEMS”技术创造出更小、更高性能或全新功能的元器件,同时融合爱普生集团的半导体与软件技术增添便于使用、能让顾客更体验到利用价值的“解决方案”。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将为社会的的发展以及实现更舒畅的未来而竭诚奉献。 二, EPSON 制造工厂及销售渠道; EPSON在日本本土有三个制造工场,有四个和精工的关联制造工场。在海外拥有中国苏州、无锡、马来西亚和泰

国四个制造工场。 EPSON拥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全球共分为四个大区,即美国、欧洲、亚洲、澳洲四区。另外在大陆地区有极少数的代理商。日本KDS上海唐辉电子人员均来自日本KDS大真空。如原深圳KDS营业主任罗成刚现为上海唐辉电子高级经理,原上海KDS原营业部主任周宇现为上海唐辉电子销售总监,原天津KDS郭建中为上海唐辉电子深圳公司经理,原苏州KDS胡鸣现为上海唐辉电子苏州办经理. 三, EPSON 产品分类; EPSON产品种类齐全,主要产品如下; 1、SMD Crystal Resonators/MHz Band Crystal Resonators 2、SMD Tuning Fork Crystal Resonators/KHz Band Crystal Resonators 3,Miniature Crystal Resonators/MHz Band Crystal Resonators 4、Crystal Resonators/MHz Band Crystal Resonators 5、Tuning Fork Crystal Resonators/KHz Band Crystal Resonators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 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 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 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此外还要做一些说明: 总体来说晶振的稳定度等方面好于晶体,尤其是精密测量等领域,绝大多数用的都是高档的晶振,这样就可以把各种补偿技术集成在一起,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试想,如果采用晶体,然后自己设计波形整形、抗干扰、温度补偿,那样的话设计的复杂性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这里设计射频电路等对时钟要求高的场合,就是采用高精度温补晶振的,工业级的要好几百元一个。 特殊领域的应用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晶振,也就是说设计的复杂性超出了市场上成品晶振水平,就必须自己设计了,这种情况下就要选用晶体了,不过这些晶体肯定不是市场上的普通晶体,而是特殊的高端晶体,如红宝石晶体等等。 更高要求的领域情况更特殊,我们这里在高精度测试时采用的时钟甚至是原子钟、铷钟等设备提供的,通过专用的射频接插件连接,是个大型设备,相当笨重。

晶振的主要参数及其对电路的影响

Crystal First Failure FL RR DLD2 RLD2 SPDB C0 C0/C1 C1 L ppm Ohms Ohms Ohms dB pF fF mH High Limit 20.0 80.0 8.0 80.0 -2.0 7.0 Low Limit -20.0 1.0 1 PASS 3.45 50.57 2.24 54.39 -4.66 3.83 3,744.84 1.0 2 10.75 2 PASS -5.84 32.05 4.18 36.30 -6.96 3.86 4,113.29 0.94 11.70 3 Fail DLD2 High 0.44 73.86 27.81 108.17 -3.59 3.74 3,613.27 1.03 10.63 4 Fail SPDB High -8.97 33.67 2.06 37.55 -0.44 3.92 5,538.01 0.71 15.54 5 PASS -1.27 40.11 1.65 42.75 -7.8 6 3.89 3,955.09 0.98 11.17 6 PASS -6.74 30.12 4.38 34.23 -9.58 3.81 3,608.85 1.06 10.42 7 PASS -3.52 41.97 1.52 42.86 -6.95 3.85 4,670.19 0.82 13.35 8 PASS 1.13 38.34 2.07 40.46 -4.15 3.88 5,017.95 0.77 14.23 9 PASS -7.01 21.31 0.73 21.80 -9.89 3.83 3,018.17 1.27 8.67 10 Fail DLD2 High -3.62 24.75 52.36 78.55 -10.30 3.86 2,943.39 1.31 8.37 晶振的等效电器模型 C0 ,是指以水晶为介质,由两个电极形成的电容。也称为石英谐振器的并联电容,它相当于以石英片为介质、以两电极为极板的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支架电容、引线电容的总和。几~几十pF。 R1 等效石英片产生机械形变时材料的能耗;几百欧 C1 反映其材料的刚性,10^(-3)~ 10^(-4)pF L1 大体反映石英片的质量.mH~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