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4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4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学语文教案研究试卷

2018年1月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0分,共50分)

1.语文教案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如何全面理解语文知识教案的综合实践原则?

3.合作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4.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倾听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5.简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每题16分,共32分)

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师教案能力结构的认识。

2.联系教案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三、分析题(18分)

分析教案个案,回答问题:

1.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处理整体感知与局部切入分析的?(12分)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6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实录

师:(简单导入后)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知难而上的精神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会面,从此这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思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思格斯。那么,读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学生开始思考。)

生1:读完本文我认为恩格斯没有表达自己的哀痛,甚至从表面上根本读不出他的哀痛,他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

师:你认为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对吗7.生1:是的。

师:那大家能找到恩格斯表达对马克思赞美的句子吗?

生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说明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师:你能带着这种崇敬将这句话再读一遍吗?

(学生读)

师:很好。哪位同学对这句话还有自己的理解?

生3:这句话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肯定。师:带着这种赞美我们一起再将

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

师: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一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马克思“将”永垂不朽?

生4:我认为,马克思当时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

师:好,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你说。

生5:我认为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信心。

师:我也认为这个“将”字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让我们带着肯定的赞美、沉痛的悼念、必胜的信心将这句话再读一遍。

(学生满怀深情地读)

师:除了此处,哪里还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美与悼念?

生6:“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睡着了”说明他一生都在奉献。

师:“睡着了”说明恩格斯此时的情感是——生(齐答):不忍。

师:对,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恩格斯怀着沉痛的心情,不忍再说又不能不说,内心伤感又不失自持,因而“睡着了”要读得——

生:(齐答)低而慢。

师:那我们带着无限的缅怀,将这一句齐读一下。(学生齐读)

师:“睡着了”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种修辞叫讳饰。下面我把这句读一下,大家比较一下,我读的和大家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7:您读得有感情,将悼念的感情读出来了。

生8:您读得比较慢,安静地睡着了确实让我们感到恩格斯的不忍。师:大家发现我读后半句时停顿了一下,为什么呢?

生9:那里有一个破折号。师:这个破折号的作用?生9(小声说):解释,停顿。师:对,解释,停顿。那我们一起再将这句话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除了恩格斯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生10:“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主要写了他的贡献,“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是说他的革命实践,“对于历史科学”是说他的理论贡献。

师: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什么?生11:“逝世是损失”。

师:各附加成分分别指出了什么?

生12:两个“对于”分列贡献的两个方面即“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不可估

量”说明马克思贡献巨大,无可企及:他的去世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师:这一段指出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从侧面论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历史地位。该段是全文总纲。

师:这句话是对马克思贡献的分述还是整体评价?生13:整体评价。

师:我们将这句话再读一遍。注意突出“对于……对于”、“损失”、“空白”这几个关键词语。(生齐读)

师: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伟大贡献的句子吗?

生14:“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业。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这说明他一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从事人类的解放事业。

师:同学们看“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这几个词,应该怎么读?生15:加重并缓慢。

师:对,同学们齐读,要表现出大家对其精神的赞美。(学生齐读)

师:这一段主要说他是——生:革命家。

师: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吗?

生16:“他还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师:这说明他是——

生:思想家。

师:除此之外,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他还是一个科学家。(板书: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说了两个“对于”:“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指革命实践,一个指理论贡献。前面的两个“对于”,实际上说的是实践和理论,对不对?可是这是我这次备课第一次发现的问题,文章的下面并没有对应。看见没有?如果按上面的顺序,下面应该先讲马克思是什么“家”?

生:革命家。

师:对,应该讲马克思是一位革命家。而实践指导,这是就“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而言;然而,恩格斯接下来,却先讲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恩格斯的一个疏漏?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师: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一上课,我们就说大家要有知难而上、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17: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我建议同学们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性语句。

生18:因为下面一段的开头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他作为思想家、科学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

师:对,在恩格斯看来,他把“实践”、“革命”放在第一位。恩格斯要先说马克思是理论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一

生:是递进。

师:对,是递进的。(板书:递进。)

师: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是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师:作者主要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板书:悼念和赞美)除此之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生19:我感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画像。列宁曾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你从哪里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生19:“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们的友情表现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上。

师:带着对这份友情的理解,我们将这句话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你对这句话还有什么理解?

生20:从“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以看出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他的敌人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

生21:恩格斯是千百万革命战友中的一人,他们尊敬、爱戴和悼念马克思。师:因此,“我敢大胆地说”要读得掷地有声。我们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让我们的思绪飞扬起来。

生22:马克思有着高尚的人格。“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师:我们将这句话齐读一下。(齐读)

师:你对这句话还有什么理解?

生2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表现他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无暇顾忌敌人的意见。

生23: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极大蔑视。

师:从哪里能看到他对敌人的极大蔑视?生:“对这一切毫不在意”。

师:还有呢?

生23:“轻轻拂去”。

师:有人说“轻轻拂去”不如“轻轻抹去”好,你认为是“拂”好还是“抹”好?生:(齐)“拂”好。

师:为什么?

生24:“拂”比“抹”更轻,更能表现他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这一切毫不在意。

师:大家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大家可以跳出文本,联系一下实际。生25: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生26:“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他的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值得我们680

学习。

师:同学们联系了我们学习的实际,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师:我也谈一点我备课时悟到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离我们很远?他与我们中国的革命实践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沉思)

师: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推翻了旧的制度,建立了崭新的中国;第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不朽的象征,更是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马克思、恩格斯今天能在这世纪之交,亲眼看见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理论被中国人民的实践注入新的活力而蓬勃发展,那该多好!让我们一齐满怀深情地将全文最后一句话读一下。

(师生满怀深情地读“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师:走进马克思的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贡献!在我们的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屏幕显示烛光,《遥远的思念》的乐曲轻轻响起)

生27:他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师:很好!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背景是什么?

生:蜡烛。

师:马克思就像蜡烛一样,驱走了黑暗,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生28:他像苍鹰,孤独地在蔚蓝的天宇飞翔,愈高愈冷。

生29:我觉得马克思像高山,伟岸、崇高!师:对,他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

生30:他是巨人,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生31:我觉得他不像蜡烛,因为蜡烛的光亮终会熄灭,他应该像太阳,光热无比。师:是啊,他的光辉犹如太阳,万丈光芒,永远普照人间。

生32:他像万里长城,绵延千里,众志成城。师:对,他是我们心头的万里长城。(学生发言踊跃,又有很多学生举手发言。下面略去生33-生44的发言)师:我们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用在马克思的身上,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缅怀。现在,我感觉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种幸福。同学们可能有了一些新的收获,打开了思维的大门,走近了马克思,也让马克思走近了我们,而我们也从中感到心灵的震撼。

师:(朗读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此处略)师:下课。同学们再见1

试卷代号:109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学语文教案研究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8年1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①教案规律和教案原则;(1分)②教案目标和任务;(2分)③教案内容;(2分)④教师素质;(2分)⑤学生特点,(2分)⑥教案方法的适用性。(1分)

2.答:语文知识教案的目的是指导言语实践,这种言语实践一定是具有综合性的。因此语文知识教案应该是一个综合统一体,(3分)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1分)听说读写各种言语活动的综合;(1分)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1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1分)言语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综合;(1分)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2分)

3.答:①相互支持、配合,促进性的互动;②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③有效沟通,互相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④对每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⑤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以上5点各2分)

4.答:①言语知觉阶段,对句子的声音模式进行分析;(3分)②结构分析阶段,以句子的表面结构为线索来确定句子的意思;(3分)③利用阶段,把前一阶段得到的信息付诸实际使用。(4分)5.答:形成性评价是学习过程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1分)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2分)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3分)为教师提供反馈,改进和优化教案。(4分)

二、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答:语文教师的教案能力结构主要涉及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驾驭课堂、处理作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以上五个方面各2分)

结合自身教案实际进行论述6分。

2.答:①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提供范文讨论,集体评改,使要求具体化;

②指点评改的步骤:着眼全局,研究局部,再通读全文,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是否得当。③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坚持鼓励原则。(以上3点各4分)举例论述4分。

三、分析题(18分)答:1.(12分)①导人课文后,教师连问用“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

初步感知全文,找到了整体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语句,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②从分析重点语句人手,引导学生进行局部分析,认识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其革

命实践和理论方面,并进一步分析这两点。学生由笼统的概括的整体感知,逐步向具体的深入的切入分析开掘。③安排学生用比喻句说出自己心中的马克思,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整体上达到理性高度。(每项4分,共12分)

2.(6分)

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如: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句与“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进行比较,体会“将”字的准确性;②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如:对“睡着了”一句所包含的感情的品味;“拂”与“抹”的替换比较。(以上两点各2分)举例具体分析2分。

2020年电大考试法学专业《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 ~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法院 ~国务院 } ::2::近代意义的宪法的发源地是()。 { ~中国 ~日本 =英国 ~荷兰 } ::3::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 ~领导 =指导 ~监督 ~协商 } ::4::修改宪法与一般法律相同的是()。 { ~刚性宪法 =柔性宪法 ~原始宪法 ~派生宪法 } ::5::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前实行的是( )。 { =联邦制 ~邦联制 ~单一制 ~君合制 } ::6::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 )。{

~主权在民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权力分立原则 ~法治原则 } ::7::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多党合作制 } ::8::我国中央军委的领导体制是( )。 { ~集体负责制 =主席负责制 ~双重从属制 ~合议制 } ::9::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及其制度的是( )。 {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中共中央委员会 } ::10::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 )。{ ~合议制 ~集体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 ~双重从属制 } ::11::宪法的首要功能是()。 { ~保障公民权利 =规范国家权力 ~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经济发展

} ::1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国体 ~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 ~政党制度 } ::13::旧中国唯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 } ::1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 )。 { ~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 ~1982 年宪法 } ::15::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法院 ~国务院 } ::16::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 =《独立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权利请愿书》 } ::17::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 )。 {

电大开放英语Ⅱ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33 The man at the concert told Mary’s parents that __A_ 1 Shall we see a movie tonight?34 Mary __B__when she was 16 See your later35 Eric Sound was the name of ___B__ A Right B wrong36-40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madam?Tim: Hello Where have you been? You look hot Can I have a glass of white wine?Xiaoyan: Yes, I am I’ve been to the tennis club I’ve had a tennis lesson A Right B wrong Tim: How did you manage? 3 When did you first come to China?Xiaoyan; Not too badly I’ve never played tennis before 10 years ago Tim; Don’t you play tennis in China? A right B wrong36 Xiaoyan has had a tennis lesson 4 Do you like your job? A Right B Wrong I’m a nurse37 She has had a lesson at the public tennis courts A right B wrong A Rright B Wrong 5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38 She has played a lot of tennis in China I went there with some friends A Right B Wrong A right B wrong39 She has eaten a sandwich before she played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 A.Right B wrong 6.Today is busy Let’s discuss it ____C___ next week40 Mary and Tim haven’t eaten yet A sometimes B some times C some time A.Right B wrong 7 A: I’m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第四部分翻译 B: Oh, not at all, I ____A____ here only a few minutes41 Although it is veryenjoyable, the film is too long A have been B was C will be尽管电影非常有趣,但是太长了。 8 His grandfather is very healthy He ___B __ drinks ______smokes42 Sandy is wearing a long, black, silk dress A both,and B neither, nor C neither, or桑迪穿了条黑色的长丝裙。 9 As she ____B____ the newspaper, Granny ______asleep43 I need to be at the airport by 6 00 o’clock A read… was falling B was reading… fell C read… fell我得在六点前到达机场。 10 The book was rather expensive, but I bought it ___B___44 I must have left the camera in a shop A any way B anyway C even though我一定是把相机丢在那家商店里了。 11 The buses, ____B___ were full of people, couldn’t go very fast45The accounts, which are in a A that B which C there bit of a mess, have to be ready for next month 12 I have no idea who stole his wallet It ___A___ anyone帐目现在有点乱,必须要在下个月清理好。 A could have been B should have been C must have been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13 Mary said she __ _A __ all over the world 1 Hello, Xiaoyan How was the party? A had been to B has gone to C went to Hi, Jack We had a great time 14 Mary’s father is very pleased ___A____ her A right B wrong A with B at C for 2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15 You’d better have your hair___B___before going to your friend’s wedding---I’d rather stay at hom e A cutting B cut C to cut A right B wrong 16 He stopped ____A___TV when the dinner was ready 3 How old are you A watching B to watch C watch---Yes, I am 17 Nice weather,_____C_____? A right B wrong A doesn’t it B hasn’t it C isn’t it 4 Can I get you something to drink? 18 Mike offered to help and so ____C____John---Yes, please A coca-cola for me A does B is C did A right B wrong 19 Mary told Little Tom not____C____ all the money 5 How can I book a cheap hotel? A spend B spent Cto spent---If I were you, I’d phone a travel agent 20 A: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A right B wrong B: _B_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 A No, I didn’t B No, I haven’t finished C No, I haven’t 6 Sally is looking for a new job She has been bored ___C___ her job as a 21 He used to ___B___ very hard when he was young secretary A working B work C to work A by B from C with 22 He has ____A___ gone out7 A: ___C___ my glasses? A just B now C soon B: Yes, I saw them on your bed a minute ago 23 We enjoy ___C___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good to our health A Do you see B Would you see C Have you seen A swim B to swim C swimming8 An application form will be sent to you __ A___ th 24 March the 8 is ____B___ Day A on request B on a request C in equest A Woman’s B Women’s C Womens’9 I was watching TV ___B___ the telephone rang 25 A concert will be held in the school hall ___C___ 4 pm ______ Tuesday A while B when C since A on… at B in…in C at…on10 They named the island ____A___ its discoverer 第三部分句型转换 A after B in C to 26 Tim didn’t stay in the meeting He left the office (用instead of将11Could you please tell us what kind of work____A___you have got experience?两句练成一句) A at that B in which C which He left the office instead of staying in the meeting12 You can remember what you do if you ___B __ 27 Where is the restaurant? (用asked改写成间接疑问句) A take a diary B keep a diary C make a diary He asked where the restaurant was13 This morning I had my finger ___C___ when I was preparing breakfast 28 That cinema is very nice The tickets are quite expensive (用but连成一 A cutting B to cut C cut 句)14 A: Thank you for lending me your dictionary That cinema is very nice but the tickets are quite expensive B: You’re welcome But could you ____A___ to me tomorrow? 29 He’s gone to Shanghai He’s negotiating a new contract (用动词不定式 A give it back B give back it C get back 连成一句)15 He is really good man, _B___? He’s gone to Shanghai to negotiate a new contract A doesn’t he B isn’t he C won’t he 30 He didn’t run fast He didn’t catch the bus (用enough…to连成一句)16 I’m going to buy Mary a birthday gift Do you have ____C____ in mind? He didn’t run fast enough A special something B special anything C anything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special Mary began playing the violin when she was only six Her father came across a17 My father told me ___B___ his trip to Xin Jiang really old instrument at his aunt’s house, and he brought it back home with A of B about C with him Mary loved it and sssimmediately tried to play it After a few months she18 I’ve always enjoyed __A____ ’s father 31___C A swimming B to swim C swim began to have lessons She got on very well with the 31 Mary __19 We used to ___A___ bicycles to go to work 32 Mary began to need a better vio when she was a bout _B_ A ride B riding C to ride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卷 2018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0分) 1.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1927年,习惯上又称“____时期”。 2.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一”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3.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 4.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一----- ,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虽未能得到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周作人的偏爱。 5.----------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M>、《青龙潭》)。 6.一------- 的《包身工》刻画了包身工“芦柴棒”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7.田间曾以精悍有力、通俗易懂、鼓动性强的长诗《给战斗者》,被一称为“时 代的鼓手”,是抗战初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8.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____ 》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9. 19 21年出版的小说集《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岱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0.《》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11. 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12. 1946年初,曹禺和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历时一年。 13. 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 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14.《七月》的名字是____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5. 1946年周扬曾说,《》、《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 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2. 19 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3.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 )。 A.穆时英 B.钱杏郄 C.刘呐鸥 D.施蛰存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文论专题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 的一种“放大”研究。 A .司空图“韵味”说 B .庄子“言不尽意”说 C .孔子“兴观群怨”说 D .严羽“妙悟”说 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 A .“天籁” B .“物籁” C .“神籁” D .“灵籁” 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 .质 B .习 C .识 D .力 4.《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诗辨 B .诗体 C .‘诗法 D .诗评 5.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 ( ) ”说著名。 A. 滋味B .品味 C .食味 D .气味 6.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 ) 属于主体论范畴。 A .“妙造自然”说 B .“理、事、情”说 C .“师法自然”说 D .“才、胆、识、力”说 7.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 ) 。 A .“团圆之趣” B .“悲剧之情” C “同情之举” D .“机趣神韵”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 .形象 B .画面 C 声音 D .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 活”的人( ) 。 A .泰纳 B .伊瑟尔 C .孔德 D .拉封丹 10 .伊瑟尔与( ) 一道曾被人誉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 A .伽达默尔 B .胡塞尔 C .海德格尔 D .姚斯 二、简答题(每小题12 分,共36 分)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像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A.登门槛效应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一辛格理论D.斯腾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 12.聚合思维 13.复合情绪 14.刻板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5.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16.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 17.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20分) 19.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

电大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电大英语试题及答案

开放英语I(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学前准备 1—5 A B B B A 6—10 C C B C A 开放英语(2)作业答案1 作业1 (Units1---6)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1-5. B A A B A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 构 6-10. CA B B B 11-15 B A A A B 16-20 A C C C C 21-25 B A C B C 第三部分句型变 换 26.He left the office instead of staying in the meeting. 27.He asked where the restaurant was.

28.The cinema is very nice but the tickets are quite expensive. 29.He’s gone to Shanghai to negotiating a new contract. 30. He didn’t run fast enough to catch the bus. 第四部分阅读理 解 31--35.C B A B B 36—40. A B B A A 第五部分翻 译 41. 这部电影虽然好看,但它太长 了。 42.桑蒂正穿着一件长黑色丝连衣 裙。 43.我必须在6点前到达机 场。 44.我一定是把照相机丢在那家商店里 了。 45.这个账目有点乱必须在下个月整理好。开放英语I(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

开放英语(2)作业答案2 作业2 (Units7--18)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1-5. A B B A A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 构 6-10. C C A B A 11-15 C B C A B 16-20 C B A A B 21-25 B A B C C 第三部分句型变换 26. I went shopping because I needed a new pair of shoes. 27. David asked Susan to phone him later. 28. I’m a teacher . So is she. 29. What did she forget yesterday? 30. His neighbor heard them making a noise. 第四部分阅读理 解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_2009_级(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品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物形象 分校武威分校 教学点天祝 是否申请学位否 班级 09秋汉语言文学 姓名王兴莲 学号0962001255847 指导教师张治兰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_2009_级(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武威工作站:天祝班级代号: 096201003012005 学生姓名:王兴莲学号:0962001255847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 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09 级(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答辩记录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目录】 (6) 一、艺术典范 (7) 二、人物形象 (8) 三、好汉形象 (9) 四、深远启发 (11) 四、【参考文献】 (12)

品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物形象 甘肃电大武威分校09秋汉语言文学本科王兴莲学号:0962001255847 【内容摘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全书中最吸引人的英雄人物。它是动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不畏艰险,有着顽强的斗志。他不趋炎附势、不畏神权。研究孙悟空的形象,对人启示颇多,有重要意义。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i]”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门,终成正果。在困难面前,他机智勇敢,顽强斗争,善于应付各种妖魔鬼怪。西天取经路上,他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离了他是寸步难行。 孙悟空形象的典型意义还有着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他那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既可以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又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生动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 总之,孙悟空的形象不愧为我们伟大民族力、智、勇的结晶,《西游记》堪称是我们伟大民族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的宝藏。可以说不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孙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伟大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孙悟空形象追求自由英雄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一)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2017年4 一名词解释(15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3、部件 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大部分的汉字是由若干组笔画结构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称为「部件」。部件是大于基本笔画(例如:点、横、撇、捺等)而小于或等同于偏旁的结构单位。 4、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 5、同位短语 又叫复指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

二、简答(40分) 1、简述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 1、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普通话有翘舌音,而方言却没有;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 2、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同样的语音形式可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汉语里送气、不送气区别词义,英语不能;英语里清音、浊音区别词义,汉语普通话不能;语音的组合上,汉语的l只在音节开头出现,英语既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末尾。 2、举例简述四种造字法 ⑴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

2020年电大考试《英语B》精选考试题及答案

A 1、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for a long time?-- _________ A、It was a long time. B、Two weeks ago. C、No. Only a couple of days. D、Not long time ago. 参考答案:C 17、A police officer claimed he had attempted to ____ paying his fare. A、avoid B、reject C、refuse D、neglect 参考答案:A 19、____ you know, David has been well lately. A、Which B、As C、What D、When 参考答案:B 16、Although they are twins, they have nothing in _________. A、usual B、common C、always D、fact 参考答案:B 5、Are you feeling better today, Jack? -- _________ A、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B、Just have a good rest. C、Yes, thank you, doctor. But I still don't feel good. D、Don't worry about me. 参考答案:C B 17、Both the kids and their parents ______ English, I think. I know it from their accent. A、is B、been C、are D、was 参考答案:C C 5.- Could I speak to Don Watkins, please?- ________ A.Speaking, please. B.Oh, how are you? C.I'm listening. D.I'm Don. 答案:A 4、- Could you help me with my physics, please?- ________ A、No, no way. B、No, I couldn't. C、No, I can't. D、Sorry I can't. I have to go to a meeting right now. 参考答案:D 、- Congratulations! You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oday's speech contest.- ________ A、Yes, I beat the others. B、No, no, I didn't do it well. C、Thank you. D、It's a pleasure. 参考答案:C D 20、- Do you want to wait?- Five days ________ too long for me to wait. A、was B、were C、is D、are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 2.媒介控制 3.信息社会 4.拟态环境 5. 5W理论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5分)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5分) (3)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使传播活动和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即使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5分) 2.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受众的自主参与。(4分)其主要观点有: (1)任何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4分)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4分) (3)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

最新电大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英语B3

大学英语B3 一、交际英语 1.- You seem to be lost. Need help? - _________ A.Yes,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the bag? B.Help me find my key, please. C.Yes, with pleasure. D.I'm looking for Zhongshan Road. 答案:D 2.-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m Steward. - _________ A.What a pleasure. B.Pleased to meet you. C.I don't know. D.Thanks a lot. 答案:B 3.- Did you know that David injured his leg yesterday? - Really? _______ A.Who did that? B.What's wrong with him? C.How did that happen? D.Why was he so careless? 答案:C 4.- Hello, how are you? - _________ A.Hello, how are you? B.How do you do? C.Fine, thank you. D.That's OK. 答案:C 5.-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work late tonight?

- _______ A.I like it. B.I'll do that. C.I'd love to. D.I think so.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My grandparents can be good fun. They are retired, so they don't work anymore. My grandfather is 68 and my grandmother is 67, but they are not too old to be active. They exercise by playing golf and they go out for meals and to the theater. Sometimes they take me out, too. We have a good time. They also go on great holidays. Last year, they went to China and walked along the Great Wall! Sometimes, my grandparents like to criticize me. They think that children today have an easy life. Life was very different when they were young and there are many things about my life that 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ey tell me, over and over, how they had to start work at 16. They know that I will go on to university and won't be getting a job until I am 22! They also think that I have too many possessions, such as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and PSPs. When they were young, they did not have anything like that. What they do not realize is that they cannot compare children at present time. They had the same kinds of things as the rest of people of their age, so do I. It would be very strange if I only had the possessions that they had when they were my age. 6.My grandparents sometimes criticize me. One reason is that children today have an easy life. A.T B.F 答案:A 7.Grandparents don't work anymore because they are tired. A.T B.F 答案:B 8.Grandparents had the same kinds of things as people of their age when they w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