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导读: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

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有何重大的意义呢?

一、在中国先秦,即到老子时期,中国历史上就有了道和德的概念和思想。它们分别具有独立的意义。

首先,看道。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了道字。但对道的认识,仅仅指的是路。如在《易经》中,就有复自道,何其咎、履道坦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说。而这些都为道路之义。到了西周中期,这时,在路的基础上而对道赋予了正确的政令、法规等意思,并由此反映为为王之道。故道的概念就是指的王道。这正如《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到了西周中晚期,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在他看来,王就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此,就有了为王之道。这也肯定了王道的存在。因此,西周中晚期,道从路引伸为为王之路、为王之道的结果,就反映为王道。故这个时期,道的含义,就是王道的特指。

其次,看德。西周时期,为了使王道做到无偏无党、无党无偏、无反无侧而有了德。

特别是,周邑的古公亶父,在贞人的协助下做《德》篇,从而赋予了德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德》的原则精神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和自律、民得。并以之规范人们的言行。其中,周人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可见,其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西周信天命和遵礼制就成了德的政治思想核心。但与此同时,又讲自律,即统治者要自觉做到所得适当,不能多得,更不能全得,又讲慎罚、民得,以之,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可见,周人的德,就是为王之道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王道的具体内容。如此,就能使得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周人是将道和德分开来了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此,老子同样持此看法。虽然如此,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德,德也就是道。它们只不过就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两个方面而已。对此,正如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正是如此,老子明确的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即,比如,德如果是水,那么,道,即王道就是盛水的容器。水有多高,容器就有会有多深。并且,又明确的提出了德高则道高,德低则道低,反之亦然的思想。故老子认为的修道就是在修德,反之,修德就是在修道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周人将德仅限于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约束的局限,而扭转了德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被动性的缺陷,从而使得德与道一样,同样表现出了人的主动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因此,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在道、德关系上,

老子的思想与周人的思想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

二、老子的道、德思想不仅与周人的道、德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特别在对道的认识上极大发展了周人的思想,从而使得以道为标志的中国政治学、哲学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并且发展到了顶峰。

概括起来说,周人的道、德思想,特别是王道,认为是来源,或者说是受制于皇天的。从中表现出了天命和宿命的思想。然而,老子却不是这样认为。在老子看来,王道是受制于天地之道的,而天地之道又是受制于自然之道的。对此,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中,老子明明白白的揭示出了三种道的存在。具体说:一是王道。其中的人、王,就是指的王道。也就是周人所认为的王道。二是天地之道。其中的地、天,即如老子所说的地法天,天法道,在老子看来,地和天虽为两大,但它们都是万物和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基础,不可分割。故天地之道就是从天和地的范围而概括出的万物,也包括人的赖以的生存之道。那么,老子的天地之道究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句话的道可道中,前一个道指的是规律,而后一个道指的是论证,或者是说明。后面的名可名也如此。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能够通过物{或悟}理的方法而可以说明、证明的规律,它就不是一般性

的规律,而是特殊性的规律。这样,联系上下文和《道德经》思想中心,就可以清楚的看出,老子开门见山的就揭示出了两大规律,这就是:刚强胜柔弱的普遍规律,和柔弱胜刚强的特殊规律。老子重视刚强胜柔弱,但更重视柔弱胜刚强,特别重视柔弱胜刚强的条件。并且老子研究这些条件。对此,老子创造性的提出了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和正奇、攻守、进退等等一系列的哲学范畴。正是这些条件的形成和运用,就使可感、可知,和可为成为了可能。这就为柔弱战胜刚强奠定了基础。老子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既能用之认识自然万物,又能用之认识社会历史。三是自然之道。其中的自然,就是老子所指的阴阳之道,及其阴阳变化之道。在老子看来,这阴阳之道乃是世界之本源,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的交合而形成、交合而变化。对此,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就是老子对阴阳之道的明确表述。可见,在这里,老子的自然之道与中国先秦阴阳哲学观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且,特别是,老子对先秦的阴阳哲学在辩证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事物的本源是否能够用阴阳来解释?对此问题,目前的科学正在给予证明。但是,就阴阳辩证法的理性精神来看,早就被历史所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这三种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老子认为,王道受制于天地之道,即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而天地之道又受制于自然之道,即阴阳及其变化之道。这才是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其结果,无疑的,老子道的思想已经突破了天命和宿命的桎梏,而且,创建出了以阴阳及其辩证法为核心的,既有本体论,又有认识论与方法论有机结合的哲学。正是以此出发,老子在批判周人的王道的基础上,揭示出了以民心和契约为根本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思想和主张。比如,在自律方面,老子提出了统治者要有忘我、无私和爱民、民心的思想。对此,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又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又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可见,老子的爱民和民心的思想是对周人自律思想的根本突破。

比如,在民得方面,老子提出了统治者要有契约和平等的思想。对此,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又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讲以契彰德、以德服人,从而体现出公平和平等。可见,老子的契约和平等的思想是对周人民得思想的根本突破。正是基于民心和契约这两大根本思想,和基于老子的以德治道的思想,老子为人们勾画出来了一幅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的兰图。这就是:从忘我、无私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不能专有和个人依赖国家机器,即在治国

之中,不能用政权和权力来搞以力服人,而必须做到将手中的权力用于为百姓谋福利。只有百姓得到了幸福,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从爱民、民心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关心百姓疾苦,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民心为是而为是,以民心为非而为非。并做到顺应民心,身先士卒,忠于职守,勤奋踏实的带领百姓去谋利益。各级官吏是受到百姓爱戴而被百姓推选出来的人;从契约、平等观念出发,社会的统治者必须按照契约管理的原则去行政,做到以德报人。不能言出法随,不能政出多门。而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取信于民,实现德善、德信;从正义观念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支持和坚持正义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及一切非正义战争;从无畏观念出发,要求社会的统治者必须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艰苦奋斗,带领百姓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其实,老子的上述政治主张的提出,深层次的看,就正是老子基于刚强与柔弱对立统一之天地之道而正确揭示了武、戈不息的社会本质的结果。并由此提出了以武制武、止戈为武的社会发展途径。为此,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克服有为而做到无为,这样一来,才能使统治者与百姓的立场一致,才能做到顺应民心、顺应百姓的意志,实现社会安定,以共同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从中,也就使统治者实现无为而有为。显然,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古之圣人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之无为而治,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正是如此,表现出了老子所追寻的王道,即德治政治,它同样表现为一种政体。而这,无疑的,表现出了对周人的王道思想和主张的批判和发展。

三、在老子之后,春秋时期,孔子根本上无视、篡改,和修正了西周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其结果,仅仅是从伦理的意义上来认识道、德,从而为伦理道德的出现而奠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显而易见,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与西周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完全不同的。因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周人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就是指的王道、德治,即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政治。在这个政体和政治中,就包含了政、刑、德、礼等等。显然,孔子这里并非在说这个政体和政治本身,而是在讲这个政体和政治要怎样才能给民带来教化的影响。从而孔子偷换概念,将周人以及老子的道、德思想引向了思想、伦理的范畴,进而使得道德概念出现。

其实,孔子偷换概念的结果,旨在宣扬他的仁政。

那么,孔子的仁政思想是什么呢?这主要就是讲仁、爱。即讲克已复礼、仁者爱人;讲忠、孝、节、悌、信;讲宗宗、亲亲;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历史的看,孔子的仁政只不过在伦理思想上表现为对西周王道的补充,并且可以为王道所利用,而在政治上则实际表现为一种空想。因为,脱离了王道的仁

政,它无视了社会为王而治的现实,这使得统治者不会满意,同时,伦理、教化并非就等同于政治,这就必然使得其对现实政治的无有作为。

除此之外,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孔子思想还有哪些弊端呢?主要的,就是不懂,或者说无视、抹杀了老子的道、德思想。特别是,无视、抹杀了老子对道的认识。其表现在,在哲学本体观上,孔子沿袭了西周人的天命观,而无视老子的阴阳及其变化观;在哲学认识论、方法论上,孔子无视了老子所揭示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的思想,特别是柔弱胜刚强的条件的思想,由此,孔子无视社会的武、戈不息的社会本质,而抽象的认识人。其结果,则将仁、爱以及仁政引向了空想之歧途。正是如此,孔子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了一种历史的倒退。

四、战国时期,庄子的道、德思想又有重大的变化,并且在空想之歧途上走得更远。

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不难看出,庄子这里所说的道,似乎既不是的王道,也不是如老子所说的阴阳及其变化之道。那么,庄子的道、德思想究竟是什么?

庄子又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庄子敬畏自然,同时又看重自我。而在自然和自我之间,庄子则讲顺应自然。因此,在庄子看来,自然才具有至高无尚的主宰地位。而这,就正是庄子所说的道。显然,庄子的道是曲解了老子的道

法自然思想的结果。表现为纯自然、任逍遥。这种曲解时至今根深蒂固。不独于此。整体看来,庄子的道、德思想是十分复杂的,并开始了向玄化的方向变化。庄子道、德思想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将周人的民得思想具体化为我。二是在曲解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但又大量吸收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三是接收了周人以及孔子的天命观。庄子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则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认为做事顺应自然,对一切生死、荣辱、寿夭等等都会看成是无所谓的事了。四是接收了孔子的从仁、爱空想之中所反映出来的视人为抽象的人的思想。因此,庄子的道、德思想不是在讲王道、德治,以至仁政,不是在讲政体、政治,和治世,而其思想神龙见首不见尾,故只能以玄来概括之。从而使得中国的道、德思想开始了向玄化的方向变化。由此可见,至今被人们所谓的老庄之说,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进一步看,庄子在对现实,及在对人生处世上的消极、避让的明哲保身的态度,和出世思想,这就完全证明了他根本就不懂老子的天地之道,即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特别是其中的柔弱胜刚强及其条件。而与老子的入世的、革命的思想相悖。如上所述,无视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及其条件的思想,就是无视了活生生人,无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历史主动性。可见,庄子思想同样表现出了一种历史的倒退。因此,老子和庄子,并非就是道学一家人。

五、在庄子之后,特别是西汉中期以后,孔孟之道成了正

统思想,中国道、德思想继续沦落了下去,并且,走向了庸俗化。

其沦落和庸俗化的表现在于:一是代之道、德思想而起的道德观普遍出现。这种道德观不讲政体、不讲治世,而完全陷入了伦理的范围。二是视道为专于一技之长。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证明如此。于是,出现了诸如医道、师道,甚至于茶道、棋道等等,而且泛滥成灾。其沦落和庸俗化的恶果在于:一是使得对中国的王道,及其政体、政治,和治世等等的认识出现了断层。在这种背景之下,葬送了极富创造性、革命性的老子思想和哲学。并从此以后,给了一些西人东方无哲学的口实,至今令西洋看不起中国人。二是使得中国的理学、心学泛滥,使得专制主义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使得中国社会在专制主义的泥淖之中缓慢的向前发展。三是使得以孔子的仁政、庄子的顺其自然式的空想和自慰成为了麻痹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斗志的精神鸦片。这种空想和自慰,使得中国面对列强累战累败,饱受磨难。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国的道、德思想绝非是道德。中国的道、德思想有着巨大而深厚的政治学、哲学的意义。特别是,老子对道的三个层次和三种形式的认识,和对道、德关系的认识,无疑的,叫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令被今天人们所公认的中、外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们汗颜。然而,看看中国道、德思想的沦落和庸俗化,和伦理道德观的泛滥成灾,无疑的,这真真成为了一大历史的嘲讽,和玩笑,真真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的莫大悲哀。

第11 页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导读: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 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有何重大的意义呢? 一、在中国先秦,即到老子时期,中国历史上就有了道和德的概念和思想。它们分别具有独立的意义。 首先,看道。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了道字。但对道的认识,仅仅指的是路。如在《易经》中,就有复自道,何其咎、履道坦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说。而这些都为道路之义。到了西周中期,这时,在路的基础上而对道赋予了正确的政令、法规等意思,并由此反映为为王之道。故道的概念就是指的王道。这正如《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到了西周中晚期,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在他看来,王就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此,就有了为王之道。这也肯定了王道的存在。因此,西周中晚期,道从路引伸为为王之路、为王之道的结果,就反映为王道。故这个时期,道的含义,就是王道的特指。 其次,看德。西周时期,为了使王道做到无偏无党、无党无偏、无反无侧而有了德。

特别是,周邑的古公亶父,在贞人的协助下做《德》篇,从而赋予了德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德》的原则精神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和自律、民得。并以之规范人们的言行。其中,周人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可见,其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西周信天命和遵礼制就成了德的政治思想核心。但与此同时,又讲自律,即统治者要自觉做到所得适当,不能多得,更不能全得,又讲慎罚、民得,以之,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可见,周人的德,就是为王之道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王道的具体内容。如此,就能使得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周人是将道和德分开来了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此,老子同样持此看法。虽然如此,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德,德也就是道。它们只不过就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两个方面而已。对此,正如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正是如此,老子明确的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即,比如,德如果是水,那么,道,即王道就是盛水的容器。水有多高,容器就有会有多深。并且,又明确的提出了德高则道高,德低则道低,反之亦然的思想。故老子认为的修道就是在修德,反之,修德就是在修道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周人将德仅限于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约束的局限,而扭转了德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被动性的缺陷,从而使得德与道一样,同样表现出了人的主动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因此,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在道、德关系上,

历史发展与道德价值观变迁

历史发展与道德价值观变迁 人类历史上,道德价值观一直是不断变迁和演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历史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变迁的原因。 一、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在古代社会,道德价值观主要以宗教和传统习俗为基础。古代人们相信超自然 力量和神灵的存在,对于道德的理解往往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例如,古代中国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以及基督教等宗教的人道主义原则,都是古代社会道德观念的代表。这些价值观在古代社会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二、科技革命对道德观念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 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动。在这些变革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面临着挑战和重塑。例如,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导致劳工权益的被剥夺,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权益和公正的反思,进而催生了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信息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方便,道德观念的多元性和相对性也变得更加突出。 三、多元文化对道德价值观的冲击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突出,对道德价值观产生 了重要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导致了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例如,同性婚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被认可和合法化,而在另一些地方则被视为道德败坏。这种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必须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的道德观念,遵循尊重和包容的原则,寻求跨文化的共识和平衡。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道德观念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注重个体的独立和发展;而集体主义则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集体团结,注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平衡,对于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形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的权利和隐私保护,而东方国家则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和家族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历史发展对道德价值观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教、科技和多元文化的变革,以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都推动了人们对道德观念的重新思考和调整。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面对不同的道德观念,积极推动道德价值观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在理解和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古典时期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德育原则: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很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他针对当时诡辩派的言行不一,崇尚空谈,提出了“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主张心口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美德”,但他反对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知识,主张通过师生问答、争辨,启发学生自己从问答中得出结论,作为德性涵养的原则。 方法特点:碎片化的形式存在,没有系统的论述,零散而丰富的存现在思想家的论著中。比如普罗泰戈拉认为人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德行,从学生时代就应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培养公正、节制和虔诚的品质,对于那些不学习不接受教诲养成恶习的人,可以采用怒斥、训诫以及法律制裁的方法,以示警戒。(早期希腊的斯巴达教育,为了达到它的目的,即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对学生进行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学生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认为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美德由教育而来,教育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精神助产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

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引导和暗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寻找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人生追求至善,及人的心灵合乎德性的活动。道德教育只能通过训练养成习惯。人们达善成德的方法在于社会的教育和训练。他说“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产生和增长的(必须经过时间和经验),道德的德行是习惯的结果”,“一切德性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这种“品德——习惯”的教化方式在西方的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结:古典时期西方德育的方法带有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但这一时期的德育方法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是一些零散而碎片化的言论。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封建时期,是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到公元十五世纪末结束。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德育原则:禁欲主义原则,宗教支配一切 方法特点: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支配一切,哲学和伦理学成为神学的附庸,道德教育被淹没在宗教神学之中。教育者以上帝的名义上人类颁布法令,对人类进行教诲,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人生而有罪,其在世俗生活中的种种欲望都是恶的表现,都应该收到禁止,禁欲主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西方伦理思想历史悠久,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原则和规范、德性的内容和分类、意志自由和道德责任、道德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价值分析、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以及人生目的和理想生活方式等问题。 一、起源 西方伦理思想发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12至前8世纪,希腊社会开始从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转化,氏族的血缘结合与“风俗统治”,逐渐被阶级的和地域的利害关系所代替,探求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秩序的道德思考逐渐从一般社会意识中分化出来,并在传说、诗歌和寓言中反映出善恶、正邪、美丑以及“善人”、“完人”等道德观念。“七贤”的劝善格言,特别是梭伦(约公元前638~约前559)关于中庸和幸福的思想,成为古代希腊伦理思想的开端。 二、发展演变过程 1、古希腊时期 反映城邦奴隶制伦理关系的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着“完人”、“至善”的概念,探求完人的德性和至善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 第一个试图讲道德的毕达哥拉(见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主张和谐和沉静,从对一般生活秩序的思考转向探求灵魂转世和静修心性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赫拉克利特注意到善恶的对立和转化,强调斗争的正义和现世的幸福,并力图从宇宙的统一中论证自然和人事的共同法则,为后来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波希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随着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派斗争的发展,道德思考和伦理学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并在德谟克利特、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中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注意到伦理概念、范畴的普遍性,注重探求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阐述了利益与正义、道德与知识的关系和幸福、勇敢、节制、自尊等一系列道德范畴。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道德论,形成了与他的唯心主义理念论相一致的伦理学说,并按照贵族奴隶主的等级模式系统地论述了"希腊四德"(见四主德)和道德理想。 处在城邦奴隶制衰落时期的亚里士多德,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建立了古代西方最完整的幸福论体系。并撰写了西方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他论述了德性的分类和中庸原则,考察了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以及达到至善、幸福的条件。 从希腊城邦的衰落到罗马帝国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自我意识三个环节的怀疑主义(见怀疑论)、伊壁鸠鲁主义(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阿主义(见斯多阿学派)交错发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

道德(dàodé)的起源及历史开展(kāizhǎn) 3篇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Xiān Qín)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ɡuì dé)。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qízhōng)“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开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那么,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标准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那么和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那么称为

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标准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开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开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开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神源论(亦称“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客观唯心主;.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孔子“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拥有灿烂传统文化的国度。其文化渊源深厚,历经数千年的刻划和传承,如今成为了影响世界的文化宝库。其中,社会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理念 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从人性“仁”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中,有“仁者爱人”的论述,而道家思想则体现了“无为而治”、“当归之君”的人类理想。而仁爱之道在儒家学派中得到了最系统的阐述。儒家思想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其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好品质,凸显了人类在社会中的互助共荣。 传统的中国人们讲究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爱国等代表了中国文化中道德的核心。孝道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始终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敬爱、关心和照顾。而爱国则是对中华情怀的表达。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都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强调过对国家的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这种思想在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中深入植根,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在中国道德观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与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原则,以及仁爱、孝道、爱国等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道德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工作,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这些都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契机。

师德讲堂讲稿: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2

xx小学xx讲堂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尚未出现,教育是伴随生产和生活过程进行的,即人们根据生存最迫切的需要学习知识,可以说,这是人类教育的重要时期。 那时,没有专职的教师,教育工作是由一些有感情、有经验的长者来担任的;同时也没有专职学生,教育对象是部落内部的儿童和青少年,充任教育工作的长者的职责.就是言传身教地向他们传授种植、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由于人们当时定居在村庄里,教育开始变为教授广泛的知识,如在宗教仪式、舞蹈和部落的一般文化活动中向青少年传授各种知识,其中包括向他们讲解本部落或本氏族的历史、英雄故事及各种传统和风俗习惯等。 可见,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的行为习惯和朦胧的师德意识。所以说,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的萌芽、时期。 随着文字的出现,开始出现教育和学校。在雅典,为青少年设立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文化学校、琴弦学校、体操学校,以及“埃弗比”团等。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表了有关教育心理学、伦理学和教学法的首批著作;也是在雅典,国家开始对教育机构进行监督。雅典社会还要求教师首先实践,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古希腊四大美德(智慧,公正、勇敢、节制)。在罗马,西塞罗是教育机构之父,他主张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即重视对德、智、体等方面教育的结合,他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师德修养,而且要求教师用温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 至于我国,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建立了官学,但比较简陋,而且有“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性质。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生产关系急剧变化,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各派学者纷纷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学术观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与演进

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与演进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中国伦理道德的演进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中国民族的精神之源和传统的精髓。与其它文化相比,中国伦 理道德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对于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等多重层面 的重视和强调。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伦理道德的起源与 演变。 起点:先秦时期的道德思想 先秦时期是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起点。在《论语》中,孔 子提出了“仁”这个概念,提倡仁爱之道。孟子则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们应该发扬天赋的善良品质。道家思想则强调“道”与“自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之道,追求个人内心的真正安宁。 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偏向于个体的内心和自我修养,更为 理论化和抽象化。它们奠定了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影响深远,历久弥新。 中晚期:儒家思想的兴起

东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伦理道德思 想的主流。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推崇礼仪制度,注重人与人 之间的亲情和社会关系。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在这一时期被强化 完善。 儒家对于礼仪制度的倡导,使得人们注重守礼,从而形成了曲 直之分、尊卑之别。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核心。六艺的普及和推广使 得礼仪观念深入人心,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尤其六艺的强调,深刻地影响了中华 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习惯和惯例,甚至成为自然而然的考量标准。 近代:复杂政治背景下的伦理观 进入近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演变受到了政治环境的制约和社会 变革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传统的伦理体系受到 了冲击和挑战。自清初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各种思想逐渐融入国内,从而对国内同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

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 伦理道德观念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生活中所追求的、所信仰的价值理念。这种观 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系统地探讨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 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最核心 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者爱人”,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等同看待,追求和谐共处。 此外,儒家思想还强调孝道、忠诚、正义等内容。孝道是中国传统的家庭美德,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在儒家思想中,孝道被视为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人们凭借孝心才能学习出真正的仁爱。 在中国古代,伦理观念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因此很多文学作品也强调了个 人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左传》《史记》等。这些传统儒家的观念在中国延续至今,并对当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基督教德育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主要受到基督教德育的影响。基督教德 育着重强调了个人的灵魂拯救问题,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诚实、真诚、同情和尊重社会领袖。 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德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尼姑或和尚的行为实践。他们通常 放弃个人财产、家庭和个人自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这种理念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此外,西方社会在中世纪时期也逐步出现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资本主义在 很大程度上强调商业成功和个人财富,这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对“世界的鄙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伦理观念在中世纪时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矛盾的状态。 近现代:社会主义伦理的影响 近现代,社会伦理观念的变革主要是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中,个 人不再被视为全社会的基本要素,而是被视为各种社会角色之一。因此,伦理观念强调集体利益、公正和正义。 在社会主义思想中,人应该按照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个人性格)来评判。因此,出现了“劳动最光荣”“先进工作者”等概念,强调人们应该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以促进社会利益的提升。 在当代,伦理观念的变革也在不断进行。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因素,不断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例如,在21世纪初期,环保问题、多 元文化、共生和大数据等概念被广泛提及。这些新事物对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性,同时更加坚定了个体价值和个体自由的地位。 总结 伦理道德观念是人类对于生存意义的概括,各个国家和文化都有自己的伦理观念。历史发展至今,伦理观念的变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并在其中产生着深刻的意义。人们在传承和发展传统伦理思想的同时,也深入研究现代伦理问题,并找到新的人类共同价值意识。

道家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古今对比

道家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古今对比自古至今,中国的思想理论不断发展,其中道家哲学是中国古 代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道家思想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也愈发密切。本文将从历史演变、主要思 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角度来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历史演变 道家思想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列子。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宇宙运行的根本原则。而列子则提出了“天命不可违,人事可为”的观点,主 张人应当顺从天意,不要逆天而行。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道 家思想的基础。 在汉代,张道陵的《道德经注》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道”,“上德”和“无为而治”等重要观点。此后,王充和荀子也在道家思想上做出了独到的贡献。王充思想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是对道家思想的不同角 度诠释。

到了明清时期,大量道家经典的研究与注释出现,如道德真经 和周易的注释,对于道家思想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主要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安于本心,在“无为而治”的基 础上实现宇宙之道的统一。具体而言,其主要思想包含以下几个 方面: 1、道 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原则,这种原则超越了一切存在,包 括时间和空间。道家思想认为理性思维是不能完全理解道的,因此,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超越,才能真正领悟道。 2、上德 上德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它的特点是虚心、自律、谦逊、无私和无欲。只有拥有上德的人才能实施“无为而治”的理念,为 社会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3、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即通过不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问题。道家认为,过分的干预会使得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尽量避免人为干预。 4、道家修养 道家修养是指通过心灵上的净化,超越人类统一之道。这需要通过瑜伽、禅修和冥想等方法来实现。 三、现代社会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家思想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心理健康方面。这里列出了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一些应用: 1、促进生态环境的维护。道家思想提出的“无为而治”理念可以启示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避免人类干预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2、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根据道家思想,通过道家修养中的瑜伽、冥想等方式,人们可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历史事件对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嬗变

历史事件对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嬗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不仅对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 产生重大影响,也对社会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塑造和嬗变。从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变迁伴随着历史事件的发展。本文将以几个重要历史事件为例,探讨历史事件对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 首先,古代战争对道德观念的嬗变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代战争通常是为了扩张 领土、争夺利益而进行的,血腥和残暴的场面不仅造成大量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对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古代战争中的屠杀和奴役,使得人们开始思考战争的合理性和真正的胜利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战争的本质,强调和平和合作的重要性。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战争事件,如二战结束后的《联合国宪章》的签署以及冷战时期的军备控制等,为道德观念的嬗变提供了契机。 其次,社会革命和民主运动对道德伦理观念的嬗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 法国大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了整个社会,呼唤人权和平等的理念在革命中得以广泛传播。这一革命不仅改变了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对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人们开始对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提出质疑,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严。随后,类似的民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些社会革命和民主运动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平等和公正的理解,形成了现代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框架。 此外,科技革命对道德观念的嬗变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 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例如,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开始追问生命伦理的底线。这些技术革命不仅引发了众多道德争议,也促使人们对人类的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重新思考。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科技发展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 在古代,人们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基于宗教信仰建立的。各个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道德标准,如基督教强调爱、慈善和仁慈,佛教强调禅定、忍辱和舍弃,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孝道等道德观念。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减弱,但道德观念仍然不可或缺,社会上形成了一套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观念的演变 在古代,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中,家族观念更加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家族重视家族根系的发扬和传承,家族世系倍受尊崇。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家族观念逐渐消失,而家庭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个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单元。 三、性别角色和权利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权利和地位是不平等的。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领导地位,而女性的地位处于劣势。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女性的权利逐渐得到了保障,女性在社会、家庭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男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需要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四、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社会文化趋于多元化。人们接触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接受了不同文化的影响。这对社会的文化传播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影响。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人权观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西式的不良文化和道德观念,如过度消费、割裂人际关系、追求快乐和享乐等等。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避免被其他文化的消极因素所冲淡。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技术发展对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西方德育原 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传统到现代的过程。本 文将以时代为线索,概述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演变。 1.古希腊时期:自由与智慧 古希腊时期的德育以培养公民的德性为核心,重视自由与智慧。教育 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追求真理和美德。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师 生对话、启发式教学和体育锻炼。 2.罗马帝国时期:实用与功利 罗马帝国时期的德育注重培养实用能力和功利品质。教育的目标是培 养合格的政府官员和军事将领。德育方法主要包括模仿、实践和战争教育。 3.中世纪:信仰与道德 中世纪的德育以信仰和道德教育为中心,宗教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虔诚的基督徒,并遵循教会的规则和教义。德育方法主 要包括宗教仪式、祷告和讲道。 4.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与人文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育强调人的自主和个体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注重人文知识和人格塑造。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研究、对话和人文教育。 5.启蒙时期:理性与自治

启蒙时期的德育追求理性和自由的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性的公民,注重推理能力和人权意识。德育方法主要包括启蒙思想的普及、优秀 作品的阅读和辩论训练。 6.工业革命时期:实用与技能 工业革命时期的德育强调实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教育的目标是 为工业社会提供合格的劳动力,注重实践能力和技术训练。德育方法主要 包括实训、工学结合和职业教育。 7.现代社会:自我实现与多元发展 现代社会的德育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多元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人兴趣和多样性。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个性培养、社 会经历和实践教育。 总结起来,西方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自由与智慧、 实用与功利、信仰与道德、人本与人文、理性与自治、实用与技能以及自 我实现与多元发展等阶段。这些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迁。在当代社会,德育不仅要注重道德教育,还需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 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明显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历经了多个时期的演变与变革。本文将从道家思想的早期雏 形开始,逐步展现其发展历程,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道 家思想演变之路。 一、道家思想的早期雏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当时的社 会处于动乱不安的状态,诸侯之间的战争层出不穷,人们对于社 会制度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和具有创造性。孔子、墨子 等先贤提出的社会伦理和以天命为思想核心的纵向思想,虽然对 于当时的社会秩序有所帮助,但是却未能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 的反思和探讨。道家思想在此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独一无二的 意义。 道家思想的最早重要代表是老子。老子宣扬“无为而治”,主张 任性自然,反对以权力统治的社会制度。尽管老子没有提出具体 的社会变革方案,但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思想。老子认为,

世上万物皆由道生,道作为宇宙的基本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种深层次的普遍规律。也正是由于对道的认识,人们才能超 越现实世界的局限,体会到更高更纯粹的存在感受。老子认为, 人性本善,而社会制度却能扭曲人性的本质,使人变得虚浮、矫 揉造作。因此,他主张以心灵的自由,来消除社会环境对人性的 影响,以达到真正的自我管理和自己的自我发展。 二、道家思想的发展 在老庄之后,道家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其中,韶关老李和 袁术都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韶关老李创立的“道家玄学”,强 调道是存在的,但难以描述。而袁术则在《将玉山全集》中,提 出了“三皇五帝圣德传”的观点,认为道的真谛在于社会的真正价 值在于民生福祉。也就是说,道需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 正地发挥作用。 到了汉代,道家思想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这时期的一个重 要代表人物是华子。他在《道家德书》中提出了“道、教、德、术”的构想,解读了道家思想中的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华子也将 老庄之道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儒道合璧”的观点,为中华 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石。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

道德与法治的历史演变 道德和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所遵循的准则,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道德和法治的演变均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引导。 一、道德的历史演变 1. 早期社会的道德观念 早期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主要基于宗教信仰和部落习俗。他们相信神灵会惩罚那些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因此遵循道德准则有助于维护个人和社群的稳定。 2. 古代文明中的道德规范 在古代文明中,道德规范逐渐被书写下来,并形成了伦理学和道德理论。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伦理学中的“善”的理论,认为道德应该追求最大的幸福。 3. 宗教的道德影响 宗教对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宗教都提倡道德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道德准则。这些宗教信仰强调爱与仁慈,并鼓励人们以善行回报社会。 4. 科技进步对道德观念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人们面临着新的道德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隐私权等议题,引发了对道德边界的深 入讨论。 二、法治的历史演变 1. 早期的部落法规 在早期社会,部落会议和长老会是解决争议和规范行为的机构。他 们制定了简单的法规,并由部落成员遵守和执行。 2. 古代王权的法律制定 随着国家的形成,国王开始制定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制定了各自的法律体系。 3. 近代法治的兴起 近代法治的兴起与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启蒙思 想家们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法国大革命则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制定了人权宣言。 4. 现代法治的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兴起成为维护国际秩序和 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家之间通过签订条约和建立国际法庭 来解决争端,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道德和法治在社会中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

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进国家的发展,加强民族凝聚力和道德教育,也为了满足国家 建设的需要,德育政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育政策不断地发展 和变革,逐步走向成熟。本文将从四个阶段的角度来探讨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一阶段:初创时期(1949-1965) 新中国成立之初,德育政策主要集中在改造旧思想和道德教育上。在延安时期,中共 中央就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口号,好战友、好家人、好同志、好公民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以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团结协作为底线,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这个时期,德育政策的核心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这一点在文革初期得到了强调。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德育政策的重心转移到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上。文革时期,德育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文革期间推行的“四清”运动、批林批孔等运动,强调的是思想解放、百花齐放,但随之而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标准减弱,主张“无产阶级革命道德”和“英雄模范”等概念。这个时期的德育政策不 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政治的斗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许多代价不菲的错误也由此出 现。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0) 改革开放之后,德育政策回归到社会建设和民族凝聚道德的重心上。在这个时期,德 育政策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得到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四 个现代化”的方针,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亦推进了道德文化建设,制定了“拥军爱民、 我行我素、向国优秀致敬”等一系列重要德育政策。在此期间,德育政策成为了国家建设 的要素之一,不仅有在校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也有宣传道德典范,推行“尊老爱幼、敬 业奉献”的现代道德建设。 第四阶段:新世纪时期(2000-至今) 21世纪德育政策的重心已经演变为走向民主、和谐的多元化时代。在现代电子信息普及的背景下,德育政策的传播途径也逐渐多元化。在这个时期,德育政策不仅仅强调价值 观的传承和道德建设,而且也强调个体自我培育。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新性的德育项目,如“寒轨义工队”、“公益迎新”等社会行动,尝试从社区层面启发青年志愿行动。 总之,德育政策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变革自身,以适应民族、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成为引导新一代的思想引领者和行为规范者。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 所谓德治,是把道德教化作为主要的治国手段,追求社会道德的协调,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德治将道德与政治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许多道德规范同时又成为政治信条,这就在客观上将道德置于上位,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实行有效统治的工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深受德治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习惯于从人伦道德的视角观察和判断政治事物。 德治思想是儒家经世思想的核心,源于自夏至周逐步形成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礼治思想,也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之精义,尤其是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德治”思想。《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它的主要内容。儒家学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 德治思想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之上的。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民本思想,即认为人民是国家唯一的重心,民为邦本,本固则国宁。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将这一思想做了充分的发挥。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在总结夏王桀、商王纣灭亡的教训时说:“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尽管从本质上看,儒家的民本思想归根到底还是以君为本,对民的重视是立足于君主的利益,为了君权的稳固和家天下的长久。然而,民为邦本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还是具有积极的思想价值的,客观上起到了使统治者更多地重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更多地考虑人民利益的作用。 德治讲求选贤任能。贤人,即道德高尚而才能出众的人,是人中

之杰,是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是国家之栋梁。一个统治者自己贤能不足以将国家治理好,还需要一大批贤人,所以说:“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如果没有贤人相助,国君将一事无成。孟子说:治国应该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处于领导位置上的应该是贤能之士,这样社会才能安定繁荣。在选贤的原则上,韩非子提出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些都是任人唯贤的进步主张。在他们的影响下,“求贤若渴”成为许多有功绩、有作为的为政者的共同特点。 德治要求以德选拔人才,因此,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和选拔官吏的制度。“德教为先”是为德治服务的教育理念,而历代各种选拔官吏的形式与制度,都强调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德才兼备。 德治要求以德管理人才,就是以德治吏,为政清廉是以德治吏的核心内容。具体讲,一个官吏必须做到:公私分明,不相混淆;见利思义,清正廉洁;从政必诚,以德修身。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德治思想和方法,它对后世统治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德治必然伴随着人治,所谓精英政治也不过是人在政在,人亡政亡,这一点,对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不利的,也是德治的致命弱点。 中国古代的法的思想源于周礼,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中发展起来的,是法家学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基本观点,如主张“法不阿贵”,反对“刑不上大夫”等等,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 儒家与法家都赞成有健全的社会秩序,但对于如何建立这样的秩序有不同意见。儒家主张依靠“礼”,维护有差别的等级制度。法家并不否认也不反对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差别的存在,但认为这些与治国无关,甚至有碍于治国,他们关心的是法律、政治秩序的维持,认为国家得到治理的根本方法在于赏罚。管子指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哪种行为应赏,哪种行为应罚,完全是一种客观的绝对标

道德规范的起源与演变

道德规范的起源与演变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在人们的生活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道德规范是如何起源的?它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演变的呢? 一、道德规范的起源 道德规范的起源可追溯至人类社会的最早期。在远古时代,人类集群生活在野外,需要共同合作才能求得生存。这种合作便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护集体的利益。于是,人们开始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这个过程便是道德规范起源的最初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形成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这些文化和价值观 念的影响下,道德规范有了更为明确和复杂的表达。例如,在古代文明的孕育下,诸如孔子的儒家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等各种道德体系应运而生。这些道德体系都在不同层面上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奠定了道德规范的基础。 二、道德规范的演变 道德规范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复杂过程。根据历史进程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地区和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道德规范。 首先,道德规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多样性。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强 调“仁爱”、“和谐”等价值观念,儒家思想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佛教强调慈 悲与智慧的培养。而在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基督教强调爱与原谅的力量,与东方文化形成对比。这些文化背景赋予道德规范独特的内涵和形式。 其次,道德规范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推动, 传统的道德规范不断被重新解释和调整。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兴起引发了对劳工权益的关注,促使社会对劳动条件的道德要求发生了转变。而在当代

社会,环境保护、生命伦理等新的道德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这些都是道德规范演变的具体体现。 最后,道德规范在社会互动中不断调整和平衡。道德规范往往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人与人的相处中,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在自身的判断和行为中影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规范不断发生变化。例如,社会公德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平衡等问题,都需要社会中的各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解决。 综上所述,道德规范的起源与演变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生的过程。道德规范来源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意识的觉醒,不断演变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多样性,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道德更新,以及平衡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都是道德规范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