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ACS介入治疗新进展

学术分享ACS介入治疗新进展

导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最为危险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严重威胁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也明显增加社会经济负担。ACS核心的病生理机制是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侵蚀或钙化结节的背景下,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黏附、聚集、激活,以及后续的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所供血范围的心肌缺血、损伤及坏死。随者近年来ACS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探索,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以及指南的不断更新,ACS的治疗和管理日趋规范。其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ACS治疗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在高危患者中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围术期的药物治疗以及辅助器械的应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和指南更新,对ACS患者经皮介入治疗中的策略选择、新型药物支架、围PCI期药物治疗(如抗栓和他汀)及辅助器械等一一进行介绍和讨论。

策略选择

对于ACS患者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手术的时机,随着近年来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公布,已逐渐达成共识。对于非ST段抬高ACS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NSTE-ACS)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以及GRACE评分等,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诊疗策略,例如极高危患者需要在2小时内接受紧急冠脉造影检查。而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尽早开始再

灌注治疗,缩短首次医疗接触到PCI治疗的时间则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近年来ACS介入治疗策略研究的热点还聚焦在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究竟是应该接受一站式完全血运重建还是仅处理所谓罪犯血管。一次性处理罪犯血管和飞罪犯血管,需要面对诸多潜在风险,一旦出现慢血流或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美国2013年及中国2015年STEMI指南均建议仅对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进行干预,除非合并心原性休克或梗死IRA行PCI后仍有持续性缺血征象,不应对非IRA行急诊PCI。在一项纳入4项前瞻性和14项回顾性研究、共囊括40,280名STEMI患者的荟萃分析中,相比仅处理罪犯血管和同时多支血管干预,分次PCI明显降低短期和长期不良心脏事件风险。而同次多支血管干预则预后最差。然而CvLPRIT、DANAMI-3—PRIMULTI等研究均挑战了上述指南推荐和既往的研究结论。CvLPRI该研究共纳入296 例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仅处理IRA组(146例)或完全血运重建组(150例,在开通IRA的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动脉)。主要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和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最终1年随访结果显示,仅处理IRA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2%与10.0%(HR0.45, p=0.009),两组之间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从随访1个月时即开始显现。而DANAMI3-PRIMULTI研究则是在丹麦进行的STEMI最优治疗研究,将627例发病12小时内STEMI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只干预IRA或在首次入院时行阶段性FFR引导下的完全血运重建术。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MI和缺血导致的非IRA病变的血运重建治疗的复合终点。最终结果显示,随访4年时主要终点发生风险在FFR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组减少达44%;主要源于非IRA病变中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主要是PCI)以及紧急或非紧急PCI减少所致。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下的相对年轻患者获益最多。

而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NSTE-ACS患者,在今年发表在JACC 上SMILE研究中,584名NSTEMI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完全血运重建和住院期间分次完全血运重建。1年随访显示,单次完全血运重建组明显

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主要获益源于全因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风险的降低。

因此,目前对于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干预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针对更为专门的人群,最终获得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

DES的出现,相比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时代,明显减少了1年内支架再狭窄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但由于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高分子聚合物永久存留在患者体内,刺激持续炎症反应、引起内皮愈合延迟以及增加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最终增加晚期及极晚期支架失败发生风险。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采用了与第一代不同的支架框架材料(包括钴铬合金、铂铬合金等)、新的抗增生药物(包括依维莫司和佐他莫司等)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作涂层,其生物相容性更好,支架梁更薄,因而DES处管壁较早完成内皮化,降低了新生内膜过度增殖、再狭窄及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而在ACS患者中,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尤其需要格外关注。2014年Omar等报道了一项纳入1612名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队列,分别接受BMS、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verolimus eluting stent,EES)、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irolimus eluting stent,SES)以及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otarolimus eluting stent,ZES)。研究终点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经过3年随访,相比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SES,新一代DES(EES和ZES)支架内血栓风险明显降低,且与BMS相似。而同时,新一代DES的MACE发生率则显著低于SES和BMS;因此,此研究支持对于ACS患者应用新一代DES获益更为明显。因此,2016年中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中亦明确建议,对于ACS患者推荐置入新一代DES(I,A)。

近年来,除了对金属平台、药物以及涂层聚合物的研究外,生物可降解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已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由于植入体内2-3年后所有支架结构均降解消失,

血管正常的舒张功能可以得到保持,避免支架长期存留体内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然而,由于BVS的支架梁相比金属支架更厚,可能增加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尤其对于AC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150名接受BVS植入和103名接受EES植入的ACS患者最终纳入分析。除接受BVS治疗的两名患者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植入。两组间院内、1个月及6个月随访的MACE发生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而明确的支架内血栓两组发生率均较低(BVS组: 2.0%;EES组:1.9%)。因此,研究提示对于ACS患者而言,BVS植入是安全的,其有效性与新一代金属平台的DES相似。

尽管如此,对于血栓风险和负荷更加严重的STEMI患者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BVS仍然充满争议。而在近期发表的BVS EXAMINATION研究中,应用倾向性积分匹配分析,将接受BVS治疗的STEMI患者(n=290)和EXAMINATION研究中的接受EES(n=290)和BMS(n=290)患者进行比较,主要终点是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device oriented endpoint,DO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在30天随访时,植入BVS、EES 及BMS组DOCE发生风险分别为 3.1%、2.4%和2.8%,但差异无显著性;而1年和2年随访的比较中,各组间同样无统计学差异。在更受关注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上,明确的支架内血栓无论在1年随访(BVS 1.7% vs EES 0.7%)还是2年随访(BVS 3.3% vs EES 1.0%)中,植入BVS的患者均高于接受EES的患者,尽管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因此提示,在ACS尤其是STEMI患者中应用BVS应更加关注支架内血栓风险,选择更加合适的患者以及更为合理的抗栓治疗。

新型抗凝药物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抗凝治疗,长久以来应用普通肝素。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普通肝素抗凝对部分患者效果较差、出血发生率高,且可能导致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证据-比伐芦定的研究中,不仅显示出良好的抗凝疗效,更

为突出的是其明显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ACUITY、HORIZONS-AMI以及EuroMax等研究中均发现,在稳定性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中,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提高PCI围术期的安全性。然而,来自英国利物浦的单中心研究HEAT-PPCI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比伐芦定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两组主要安全性终点严重出血发生率无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均发现,比伐芦定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最为合理的STEMI抗凝策略,来自我国的韩雅玲教授团队完成了基于我国人群的BRIGHT研究,于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从国内82家中心入选了2194例拟行急诊PCI的AMI 患者,术中随机接受国产比伐芦定、普通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三种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术后30天及1年时各组患者的疗效终点及安全终点。研究结果显示,比伐芦定组患者术后30天净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急诊靶血管重建、卒中和任何出血)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比伐芦定组、普通肝素组、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分别为8.8%、13.2%、17.0%,P<>)。PCI 术后30天MACE发生率三组间无显著差异(比伐芦定组、普通肝素组、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分别为5.0%、5.8%、4.9%,P=0.74)。与单独应用普通肝素、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单独应用比伐芦定组患者整体出血事件分别减少46%和66%,三组术后30天支架内血栓(分别为0.6%、0.9%、0.7%,P=0.74)和术后24h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为0.3%)均无显著差异;1年随访结果与此相似。

BRIGHT研究之所以与既往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比伐芦定的给药时间不同。在既往研究中PCI手术结束后立即停用比伐芦定,而BRIGHT研究首次提出了AMI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延长高剂量比伐芦定注射30分钟至4小时的新策略。我们都知道PCI前常规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后6-24小时才能起效,而600mg

负荷剂量应用起效时间则为2-6小时;比伐芦定的半衰期只有25分钟,而完成急诊PCI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h。如果术后立即停用比伐芦定,此时绝大多数患者体内的ADP受体拮抗剂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因此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延长比伐卢芦注射策略效填补了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空白窗,在减少出血风险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BRIGHT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也被2016中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引用,为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比伐芦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强化他汀治疗

欧美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推荐ACS患者应尽早启动并持续接受强化他汀治疗。同时ARMYDA系列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术前大剂量他汀负荷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因此在2009年美国PCI指南中推荐术前大剂量他汀负荷。尽管2014年我国的ACS防治指南中亦进行了相似的推荐,然而这一建议在中国ACS患者中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剂量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在“十一五”期间赵水平教授牵头开展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降脂干预研究”(CHILLIAS研究)是一项在中国ACS人群中比较强化他汀(阿托伐他汀20-40mg或等效其它他汀,n=680)和常规剂量他汀(阿托伐他汀10mg或等效其它他汀,n=675)治疗对远期心血管事件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基线临床资料可比的情况下,尽管与常规剂量他汀组相比,强化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LDL-C水平,但2年随访时主要联合终点(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及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再次住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提示,在中国ACS患者中,强化他汀治疗并不能较常规剂量他汀提供额外的临床获益,常规剂量的他汀治疗似乎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HILLAS研究存在诸多局限,例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仅为1年、未纳入基线LDL-C明显增高患者且最终LDL-C平均水平未低于70mg/dL等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强化他汀治疗是否中国ACS患者获

益仍存争议。

而针对ACS患者围PCI期的他汀治疗策略,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牵头,中韩联合开展的ALPACS研究,选择了335名未曾服用过他汀的NSTE-ACS的亚洲患者,强化治疗组术前12小时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前2小时再次口服40mg,术后口服40mg30天,对照组按照2007年ACC/AHA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的推荐进行治疗。随访30天后,研究者发现强化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心肌损伤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亚洲NSTE-ACS患者围手术期强化降脂治疗似乎无明显获益。

随后有霍勇教授牵头进行的我国最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ISCAP研究中,将接受择期PCI治疗的中国冠心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人群,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他汀治疗组(n=573)和强化他汀治疗组(n=629,术前48小时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2天,术后40mg/天×1月)。研究结果显示,强化他汀治疗未能减少30天及6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且在ACS亚组中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研究这发现,与既往ARMYDA 系列研究相比,ISCAP研究纳入了更多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了更为复杂的介入操作和植入了更多的冠脉支架,因此明显增加了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这也是ISCAP研究中主要事件的来源。复杂的介入操作稀释了强化他汀治疗可能带来的潜在获益,在2016年中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已不再推荐术前常规强化他汀治疗。

那么,强化他汀治疗难道真的不适合中国人群吗?在今年刚刚发表的来自徐东教授团队的研究中, 798名接受PCI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或ACS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他汀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40mg/d维持1年)或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维持一年)。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高剂量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8% vs 5.1, P = 0.93);而在ACS人群中,高剂量他汀组围术期心肌梗死风险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9%vs 10.5%, P = 0.042)。而在1年随访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两组间MACE发生率同样无明显差异 (5.7% vs 7.6%, P = 0.53)。然后值得注

意的是,对于ACS患者,高剂量他汀组MACE发生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 (10.1% vs 1.8%, P = 0.021),主要的获益来源于非罪犯血管血运重建治疗比例的降低。因此,尽管该研究为单中心临床试验,但仍然提示对于ACS人群长期应用强化他汀治疗仍可能获益,且获益更多的来自非干预血管的保护,这也同样为2016年我国介入指南推荐的血脂强化达标(LDL-C<1.8mmol>)进一步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血栓抽吸治疗

对于直接PCI治疗的原则是,尽早、充分、持续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冠脉血流,从而挽救更多的心肌,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关于直接PCI的操作,“少植入、多取出”一直是公认的原则之一。其中,“多取出”是指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对冠脉内的血栓进行抽吸,从而减轻血栓负荷,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风险。然而,随着INFUSE-AMI和TASTE研究的陆续公布,常规血栓抽吸治疗收到了广泛质疑。而在2015年公布的TOTAL研究更是将争议推向了高潮。TOTAL 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关于在PCI治疗中常规行血栓抽吸是否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研究。该研究从20个国家的87家医院入选10 732例发病12小时内STEMI患者,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至PCI+血栓抽吸组或单纯PCI组。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0 064例,接受PCI+血栓抽吸治疗和单纯PCI治疗的患者分别为5035例和5029例。在1年随访时,PCI+血栓抽吸组与单纯PCI组分别有395例和394例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或IV级心力衰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8%vs. 8%,HR=1.00,95%CI:0.87~1.15,P=0.99);心血管死亡率分别为4%和4%,亦无显著差异(HR=0.93,95%CI:0.76~1.14,P=0.48),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全因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及主要出血发生率均相当。值得关注的是,与单纯PCI相比,PCI+血栓抽吸可增加30天卒中其风险,考虑与术中栓塞有关。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对于直接PCI患者常规

血栓抽吸治疗。然而,不能否认的是,TOTAL研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抽吸器械的差异、血栓负荷的情况、术者的操作经验等等均明显影响最终结果。因而,我国PCI指南指出在直接PCI时,对经过选择的患者(如血栓负荷较重、支架内血栓),可用手动或机械血栓抽吸,或将其作为应急使用(Ⅱb,C)。

同时强调血栓抽吸时应注意技术方法的规范化,以发挥其对血栓性病变的治疗作用。

结束语

尽管在诸多焦点问题上仍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ACS的临床试验进展为介入治疗的策略、器械选择、围术期药物的应用逐渐理清了思路,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尤其是来自我国的原创临床研究更是为我国相关指南的制定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我们也期待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能够为ACS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做出更多的贡献。

学术分享ACS介入治疗新进展

学术分享ACS介入治疗新进展 导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最为危险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严重威胁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也明显增加社会经济负担。ACS核心的病生理机制是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侵蚀或钙化结节的背景下,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黏附、聚集、激活,以及后续的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所供血范围的心肌缺血、损伤及坏死。随者近年来ACS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探索,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以及指南的不断更新,ACS的治疗和管理日趋规范。其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ACS治疗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在高危患者中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围术期的药物治疗以及辅助器械的应用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目前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和指南更新,对ACS患者经皮介入治疗中的策略选择、新型药物支架、围PCI期药物治疗(如抗栓和他汀)及辅助器械等一一进行介绍和讨论。 策略选择 对于ACS患者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手术的时机,随着近年来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公布,已逐渐达成共识。对于非ST段抬高ACS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NSTE-ACS)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以及GRACE评分等,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诊疗策略,例如极高危患者需要在2小时内接受紧急冠脉造影检查。而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尽早开始再

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心 徐国锋(综述)罗勇沈晟晖孟庆刚(审校)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80年代以来提出的诊断概念,它涵盖了Q波心肌梗死(QMI)、非Q波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由于NSTEMI和UA有时在临床上难以鉴别,而治疗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别,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 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孪、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表现在临床上很多病人会进展到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故人们在探索积极的治疗方式来延缓疾病的发展。 据统计,在冠心病治疗机构中,UA/NSTEMI的数量至少与QMI数量一样多。本文重点讨论UA/NSTEMI的危险度判断和治疗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一危险度计分 UA/NSTEMI可表现为较复杂多样的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对这类病人发生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的危险度分级,过去只重视某些单一因素变化,如是否有心电图改变,是否有血清酶指标变化等,且只将其危险度粗略的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而不能进行精确的评价。 以下有7个计分变量,可用于UA/NSTEMI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度等级评价[1]:(1)年龄≥65岁;(2)至少3个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3)冠状动脉狭窄≥50%;(4)心电图有ST段改变;(5)24小时内至少有2次心绞痛;(6)7天内服用阿斯匹林;(7)血清心肌酶升高。计分为0/Ⅰ时,其死亡或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计分为2时发生率为%,3为%,4为%,5为%,计分为6/7时达%。危险度计分值也与疗效成显著的相关性。 从UA/NSTEMI病人最初检查中所获取的常规临床资料,可参照以上危险度计分的方法建立一个简单的系统,以预测病人可能发生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度等级。利用危险度计分,有利于对病人预后及疗效进行评估,也可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如是否要更多的抗凝治疗,是否需要选择早期介入治疗等。

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进展与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进展与研究进展近年来,心肌梗死的治疗在医学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与研究成果。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心肌组织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进展与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创新治疗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或损伤有明确病理学基础的急性心脏病。早期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常见的介入治疗手段包括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支架植入术。这些方法能够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提高生存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程化早期介入还是减少心肌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此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支架植入术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如全冠心脏支架植入术和生物活性支架植入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治疗的选择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 二、慢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进展 慢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后存活的心肌组织发生的病理学改变。治疗慢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是通过改善心功能和预防心肌重构来延缓疾

病的进展。目前,慢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外 科手术。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肌梗死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 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能 够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缺血,缓解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 安全性。 除了药物治疗,心外科手术也是治疗慢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冠脉搭桥术和心肌移植术。冠脉搭桥术可以恢复 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心肌移植术则是将健康的心 肌组织移植到梗死部位,以恢复梗死心肌的功能。这些手术方法能够 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三、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的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科学家们通过对心肌 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和机制。 例如,一些药物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机制来减少心肌梗死 的损伤,延缓疾病的进展。此外,基因工程和干细胞技术也为心肌梗 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修复梗死心肌组织或者转导生长因 子等治疗靶点,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改善心功能。 此外,研究者们还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突破。心肌标 志物的检测能够提前发现心肌损伤的情况,为及时干预和治疗提供了 依据。通过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如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心动图等, 可以实时观察心肌梗死的情况,判断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决策。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我国居民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且死亡率继续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为753142例。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开展,相应的指南和推荐也不断更新。现将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主要新进展总结如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新策略 1.新诊治策略成为了标准 在血管入路选择方面,RIFFLE ACS、STEMI RADIAL、MATRIX 以及RIVAL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患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此外,RIFFLE ACS和RIVAL研究亚组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的死亡率。是否经桡动脉入路适合所有的STEMI病例?其实不然。再灌注的时间是STEMI治疗的关键,导管的直径也影响血管

入路的选择。在心源性休克、动静脉瘘、老年患者等情况下,经股动脉入路是更好的选择。 在支架选择方面,第一代药物涂层支架(DES)远期血栓发生率增加;第二代DES比金属裸支架(BMS)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18年DES成为直接PCI的标准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P2Y12拮抗剂的应用,ATLANTIC研究发现,早期使用P2Y12拮抗剂获益更大。TRITON STEMI和PLATO STEMI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强效的P2Y12拮抗剂。PEGASUS研究建议在特定患者延长 P2Y12拮抗剂的使用时间。 2.新诊治策略改变了标准 血栓抽吸的应用:既往共识推荐在直接PCI时常规进行血栓抽吸。2008年发表的TAPAS试验结果显示,PCI术中进行常规血栓抽吸可改善STEMI患者的再灌注;而2013发表的TASTE试验结果显示,常规血栓抽吸并没有降低患者30天或1年死亡率;2015年发表的TOTAL试验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术并没有减少180天内发生死亡、再发栓塞、心源性休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应用新进展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快 速康复应用新进展 1.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 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3.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34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现代的医学理念提倡以患者为中心。近年 来国内疾病谱的转变,脑血管病逐渐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 要疾病。探讨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就患者入院到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动态过程中,医护患多方配合、协作整个过程,使患者减 少手术应激及手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费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达到减小手术后期的社会资源损耗。神经外科手术因其难度大,时间长,并 发症多,死亡率高,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种应 激反应贯穿整个围手术期。降低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依靠多学科,多专业合作,其 中护理工作扮演了重要角色,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术后康复,缩短愈后时间,减少由于应激而导致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 样时间可以服务更多患者。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引言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产生脑血管瘤样突起,由于 发病部位位于颅内,对颅内血管、神经、组织均有直接影响。脑动脉瘤患者发病

率占人群比例3%,目前,国内脑动脉瘤破裂后诊断率和治疗率占5-10%,未破 裂治疗率比例占治疗动脉瘤的10%。医药费则估计只是整个社会消耗的一小部分[1]。总的社会负担,包括直接诊疗费,康复护理费用,病人家属住宿、误工费等 社会资源,实际损耗没有办法精确估算。而整个诊疗过程中,主要的经济和社会 资源消耗,是在手术后恢复期。手术后恢复的监测和护理,在整个诊疗环节是非 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与手术本身的重要性不相上下[2]。 1、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可以选择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手术两种手术方式 (1)1974年Serbinenko开创利用可脱球囊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随即 该技术便在世界范围兴起。1991年Guglielmi发明了著名的操纵电解脱铂微弹簧 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简称GDC。GDC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颅内动 脉瘤的成功率,成为介入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3]。从此以后,GDC治疗颅内动脉瘤 成为时代的标志[4]。 (2)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从无到有,手术技术趋于微创化和精准化,大 大降低了病人经历开颅手术的痛苦[5]。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隙出血是神经 外科的常见急症,部分病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介入栓塞是治疗 脑动脉瘤的首选方法[6]。 (3)血管内栓塞技术已成为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治愈率明 显提高,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优点[7]。 (4)。Hunt-Hess分级是评价病人术前病情轻重和术后恢复效果的最要指介 入治疗脑动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Hunt-Hess分级、高血压、动脉瘤多 次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是影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8]。 (5)针对于这类特殊的脑血管病的患者,必须有一定的分级的原则。目前,急性期手术治疗为Ⅰ~Ⅱ级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而Hunt和He ss分级Ⅲ~Ⅳ级脑动脉瘤患者的最佳解决方案仍有待讨论[9]。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和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和介入治疗的 前沿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脑血管系统所发生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科学家们不断投入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并探讨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一、研究的最新发现 1. 炎性反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性反应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炎性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参与血栓形成过程。针对炎性反应的干预治疗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尝试利用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手段来降低炎性反应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2. 肠道微生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会导致炎性反应的增加,进而影响血管功能和代谢状态。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远离肠道的器官,包括心脏和脑部。因此,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成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3. 遗传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 究特定基因的突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疾病的机制,并开发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某 些基因突变与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关,进而降低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这一发现为个性化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目前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的介入治疗手段,以提高手术的 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全冠脉三维重建技 术和支架放置指导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血管情况,提高手术 成功率。 2. 中风介入治疗的创新方法 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主要死因之一,介入治疗在中风的救治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创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如机械取栓术、颅内动脉造影和动脉球囊扩张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 用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地得到救治,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3. 心脏瓣膜疾病介入治疗的突破 心脏瓣膜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病症,传统的瓣膜替换手术 风险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们致力 于开发介入治疗替代方案。例如,经皮心脏瓣膜置换术(TMVR)利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 高鹏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者糜烂引起的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急性Q波心肌梗塞.临床主要分为两大类: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证实,两者在治疗、病史和预后上均有所不同,ST段抬高者多较年青,危险因素较少,常为首次发生心脏事件(MACE),无ST段抬高者较年老,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常有明确冠心病史.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危险程度不均一.近年来,ACS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如何加强对ACS 的早期诊断,及时实施有效、合理的临床干预,及时应对危险,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近来临床的发展,对ACS的认识水平、ACS危险评估和治疗决策方面也取得更多的进展.但是目前仍旧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这里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简单的综述和讨论.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5(012)029 【总页数】3页(P196-198)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塞;治疗新进展 【作者】高鹏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样硬化斑块破溃、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或者继发性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近年来,随着ACS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对ACS的临床治疗关注度也不断上升,尤其是随着现代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使其治疗策略进一步得到更新和完善。 1 研究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出逐渐增加。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ACS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减少,但是仍旧是造成年轻人死亡的原因[2]。ACS通常是由冠脉壁或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该病会直接刺激患者发生血栓反应,进而引发缺血性心肌损伤。急性冠脉综合征常由破裂或冠脉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3]。这会刺激血栓反应,促使冠脉管腔栓塞移动,导致缺血性心肌损伤。虽然近几年来,通过现代医疗手段和技术,使其发病率和死亡均有所减少,但是患者发生死亡风险和缺血事件机率仍旧很高[4]。因此,要加强对这一高危患者群体 的关注,从而为治疗这一类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价值。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表现各有差异,在一些情况下,主要表现为胸部轻微不适,部分患者伴有严重心律不齐和血液动力学的大幅异常[5]。目前临床上关于ACS的评价手段有诸多,如患者病史、体检、心电图、生化标志物、运动负荷试验、其他超声心动图、核素检查等。由于ACS病情发展迅速,必须要加强患者的早期诊断 与治疗。临床研究表明,联合测量高敏肌钙蛋白和肽素是有效排除ACS的一种有 效方法,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一种有效策略,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急诊室观察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该方法经济有效,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加以推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的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的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介入 手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栓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进步,介入手术在血栓治疗中的应 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是一种利用声波图像引导医生进行患者体内 术前术中术后的诊疗工具。通过超声引导下介入手术能够实时观察血 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取栓。同时,在手术过 程中还能监测血流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溶栓技术的应用 药物溶栓技术是一种使用药物将血栓溶解的方法。通过导管将溶栓 药物直接送达血栓所在部位,药物能够迅速作用于血栓,使其溶解, 从而恢复血流通畅。近年来,随着溶栓药物的研发与改进,药物溶栓 技术在治疗血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溶栓药物的副作用也在减少,使得药物溶栓技术更加安全、可靠。 三、血栓机械取栓技术 血栓机械取栓技术又称血栓回收技术,是通过导管将机械器械送入 血管内,直接取出血栓,恢复血流通畅。与药物溶栓技术相比,血栓 机械取栓技术的优势在于即刻性效果好、风险低。此外,机械取栓在

操作上的灵活性也是其独特之处,医生可以根据血栓的形态和位置选 择不同的器械进行取栓,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四、新型血栓滤器的使用 新型血栓滤器是一种放置在大血管内的器械,用于防止血栓移行至 肺动脉,防止形成肺栓塞。血栓滤器的使用范围广,适用于高危病例、术后病例及无法进行传统介入手术的患者。新型血栓滤器的材料和结 构也得到了改良,使得滤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正不断取 得新的突破。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药物溶栓技术、血栓机械取栓 技术和新型血栓滤器的使用都为血栓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治 疗手段。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在未 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与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与研究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 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然而,随着科技与医学的不断进步,心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近 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新趋势与研究发现。 1. 基因治疗的应用 近年来,基因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基因治疗旨在通过调节或修复异常基因,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的目的。例如,利用载体传递相关基因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与 再生,有望改善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的病情。此外,基因治疗还可以 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加精确有 效的指导。 2. 细胞治疗的突破 细胞治疗是指通过植入或干预体内的细胞来治疗疾病。在心脑血管 疾病治疗中,干细胞的应用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 新和多向分化等特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新的心肌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从而重建受损组织,恢复器官功能。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 等技术改善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 新的途径。 3. 药物研发的创新

药物研发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分子 生物学、药物化学等领域的不断进步,许多新药物被开发出来并取得 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对急 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另外,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新型的钙 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 降低血压和改善预后的效果。 4. 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是指中风、脑动脉瘤等疾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介入治疗通过 经皮血管穿刺或内窥镜技术,将导管引入血管内,进行血管瘤栓塞、 动脉瘤修复等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小、 恢复快,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5.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 除了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研究人员 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此,制定科学的预防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例如,戒烟、适量饮酒、低盐饮食、均衡膳食、定期体检等都是常见 的预防措施。此外,心理健康的保持也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起着积极 的作用。 总结起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与研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和希望。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介入治疗以及预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大脑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病症。这些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将探讨几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 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 介入治疗技术是通过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经导管脑血管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是两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技术。PCI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还可以植入支架来保持血管通畅,最大限度地恢复冠状动脉供血;而脑血管介入治疗则可以在脑血管病变的病例中通过导管进入血管,进行血管内修复,治疗脑卒中等疾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PCI在外科手术无法实施的高龄患者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治疗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脑血管介入治疗则可以在脑卒中发病后的紧急情况下,迅速扩张血管或进行栓塞物的去除,有效减少患者病情的恶化。 二、微创手术技术的突破

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和风险。而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则通过小切口或穿刺等方式,实现对病变部位的治疗,有效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 微创手术技术的突破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微创心脏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或穿刺的方式进行,避免了传统开放性心脏手术的大切口和胸骨分离,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此外,微创脑血管手术也逐渐得到应用,通过替代传统的开颅手术,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了康复时间。 三、基因治疗的前景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操纵患者的基因或基因产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向心脏或大脑注射携带特定基因的载体,使这些基因进入细胞,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修复或恢复心脏或脑血管功能。研究表明,基因治疗可以促进心肌再生,改善心脏功能;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然而,虽然基因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难题。例如,如何精确地传递基因到目标细胞、如何避免不良反应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课题申报】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脏疾病,包括瓣膜狭窄和瓣膜关闭不全两种类型。长期以来,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但这种传统的手术治疗对于高龄、严重病情患者存在较大的风险。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飞速发展,成为心脏瓣膜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介入治疗是通过插管将治疗器械引入体内,直接对病灶进行修复或改善的一种治疗方法。相比传统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痛苦。因此,研究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对于提高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 1. 了解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2. 探究常见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 3. 分析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4. 推动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推广。 三、研究内容

1.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概述 1.1 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 1.2 介入治疗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1.3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2. 常见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2.1 二尖瓣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 2.2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2.3 主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 2.4 主动脉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2.5 瓣膜重建术及其疗效评价方法 3.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3.1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优势分析 3.2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方案探讨 4.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推广 4.1 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4.2 推广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的途径与策略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法、病例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混合研究。其中,文献调研法将用于收集和整理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病例分析法将用于探究常见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实验研究法将用于评估心脏瓣膜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临 床上表现为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常伴有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等 特征。在NSTEACS的治疗过程中,既要缓解症状,又要预防心肌梗死以及 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采取合适的介入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一、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 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2.非诺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曲美他嗪等可以扩 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的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3.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减少 心肌氧耗,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4.ACEI/AR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冠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和心肌重构的 发生。 5.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二、侵入性治疗 侵入性治疗是NSTEACS患者中的高危患者(例如心电图异常、心肌酶 明显升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常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

1.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 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指导后续的 治疗。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将导管通过 血管插入到冠状动脉,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段恢复冠状动脉的血 流通畅,改善心肌供血。 3.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NSTEACS 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手术通过取患者的其 他血管作为搭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 三、其他治疗措施 1.心电监测与监护:NSTEACS患者需要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及时监测 心电图的变化,以及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2.早期康复治疗:心脏康复是NSTEACS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康复治 疗包括体力活动、心理疏导、合理饮食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的风险。 总之,NSTEACS的治疗策略是个体化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侵入性治疗是高危患者的重要选择,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电监测与监护,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最重要 的是,医疗团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心脏病治疗新突破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发展

心脏病治疗新突破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发 展 心脏病治疗新突破 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发展 心脏病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 负担。幸运的是,随着科技与医疗进步,心脏病治疗领域出现了一系 列新突破,其中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发展无疑成为了治疗心脏病的 重要手段。 一、介入手术的发展 介入手术是指通过导管或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无需开放 心脏手术,使患者避免了传统手术的风险与副作用。介入手术在心脏 病治疗中日益受到关注,常见的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 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介入手术,在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手术通过经导管插入患者体内, 将导管引入到梗阻的冠状动脉内进行扩张,并植入支架,恢复冠状动 脉的血流通畅。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明显 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介入手术的一种方式,通过经皮穿刺插 入球囊导管,将球囊导管引入冠状动脉,然后扩张球囊以改善血流。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等疾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的成功率逐渐提高,对于一些不适合或无法接受开放性手术的患者而言,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3. 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组织,破坏 异常的电路或节律改善心脏节律失常的方法。这种手术适用于治疗室 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等病症,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症状发作频 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导管经血管送达心脏,可以有效地精确控 制射频能量的照射位置与强度,降低手术风险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二、药物治疗的发展 除了介入手术,药物治疗也在心脏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 对心脏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发出来,用于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1.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心脏病的基础药物之一,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 集与凝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它们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ESC202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更新要点总结

ESC202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更新要点总结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23年8月25日发表了新版《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列出的推荐意见共有193条,I类推荐106条,II类推荐70条,III类推荐17条。指南内容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疑似患者的初步治疗,该类患者急性期管理、抗血栓治疗、住院期间管理、侵入性治疗技术及多支血管病变的管理,以及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的管理和长期治疗等。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管理: 新《指南》强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可以从无症状到持续胸部疼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通过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高敏肌钙蛋白的变化,可以对疑似ACS的患者进行诊断、分级和风险评估。(图1):

新《指南》强调根据初诊时的12导联心电图,快速将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以便引导相应的治疗路径(图2)。 新《指南》建议通过5个“Think”,掌握ACS患者管理策略(图3)。 第一个“Think”是在初步诊断和评估时,根据“A.C.S.”进行判断:A (Abnormalities心电图异常)、C(Context临床表现)和S(Stability 病情是否稳定)。这些是医生接诊ACS患者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二个“Think”是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立即进行侵入性诊疗:对于STEMI患者,需要立即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而对于具有非常高风险特征的NSTE-ACS患者,则需要立即实施紧急策略,包括血管造影术,如果需要,可以立即行PCI治疗;对于具有高危特征的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与应用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与应用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它通过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以下进展: 1. 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这种支架表面涂有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可以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从而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2. 新型介入器械的研发:如可降解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新型介入器械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介入治疗的精准化:随着影像技术和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越来越精准。医生可以通过影像设备实时了解导管、球囊、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精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拓展,例如: 1. 冠心病的治疗: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手术,可以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2.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部分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置入支架以隔绝破口,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创伤小,恢复快。 3. 心律失常的治疗: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介入手术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能量使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手术成功率较高。 总之,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相信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认可。

2021年冠心病介入抗栓治疗相关最新进展(全文)

2021年冠心病介入抗栓治疗相关最新进展(全文) 近年来随着新型介入器械、策略及新型抗栓药物的广泛应用,冠心病介入相关抗栓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的进展,日趋精准的抗栓治疗策略已得到了心血管介入医生的认可并在临床逐渐推广使用。本文围绕本期主题,简要解读和分析近1年冠心病介入抗栓治疗最新突破性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今后我国抗栓领域的创新和探索提供参考。 一、抗血小板治疗降阶策略的研究进展 目前新型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已在临床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降阶治疗策略,即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接受较短时程DAPT,之后改为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或降低P2Y12受体抑制剂的强度/剂量,已成为新近学术界探索的主流方向。 自TWILIGHT主研究结果公布后,2020年6月在法国举行的ePCR 会议中公布了由我国韩雅玲牵头的TWILIGHT China的研究结果,证实在中国高危PCI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 3个月后改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12个月,较连续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 12个月显著减低出血风险,且不增加缺血风险,该结论与TWILIGHT主研究的相关结论具有一致性。来自韩国的TICO研究结果显示,在置入DES

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术后3个月改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1年净不良临床事件(N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DAPT组。 TOPIC研究结果显示,PCI术后ACS患者应用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 1个月后,改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NACCE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继续应用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者。TROPICAL-ACS研究结果提示,与持续应用12个月普拉格雷的患者相比,ACS患者在PCI术后1周转换为氯吡格雷(依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调整P2Y12受体抑制剂强度)是可行且安全的。 2020年9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的韩国HOST-REDUCE -POLYTECH-ACS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PCI术后接受阿司匹林和普拉格雷联合治疗的ACS患者中,1个月后普拉格雷剂量减半(5 mg,1/d)组患者与持续应用常规剂量(10 mg,1/d)组患者相比,NACCE的发生风险降低。以上研究结果为更新指南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具有高出血风险的PCI人群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针对中国人群DAPT降阶治疗的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是OPT-PEACE研究(NCT注册号:03198741)。该研究由韩雅玲牵头、多中心参与,采用磁控胶囊内镜检测消化道黏膜损伤情况,了解PCI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组患者胃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NSTEACS介入治疗策略 一NSTEACS的定义、病理基础以及治疗原则 ACS包括STEMI和NSTE ACS(包括UAP和NSETEMI)。 ACS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突然或新近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冠脉血流供应不足,原因是冠脉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完全或不完全、持续或非持续性血栓闭塞。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典型或不典型胸痛、伴或不伴心肌缺血的ECG改变。治疗的原则是恢复冠脉血流、消除冠脉血栓或防治并发症。NSTEACS的治疗策略包括早期保守治疗策略和早期介入治疗策略。采取何种策略,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危险程度高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NST E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TIMI危险积分采用的预测变量值为7项,包括:①65岁以上;②存在3个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③既往冠心病史;④7天内

已服阿司匹林;⑤24小时内发作2次以上的心绞痛;⑥ECG ST段变化;⑦血心肌标志物升高(CK-MB、TnT或TnI);每项1分,0~2分为低危,3~4分为中危,5~7分为高危。 2007年ESC ACS指南将ACS患者分为“极高危”、“高危”、“非高危”三类。 1)极高危(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 ①严重胸痛持续时间长、无明显间歇或>30min,濒临心肌梗死表现; ②心肌标志物显著升高和/或ECG ST段显著压低(≥2mm)持续不恢复或范围扩大; ③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严重低血压、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的表现; ④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2)高危(中、高危)患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 ①心肌标志物升高; ②ECG有ST段压低(<2mm); ③尽管强化抗缺血治疗24小时内仍反复发作胸痛;

ACS抗凝治疗指南临床解读

ACS抗凝治疗指南临床解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闭塞性或非闭塞性)。此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本身也可诱发血栓形成。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是ACS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抗凝治疗有助于促进和维持冠脉再灌注,限制心肌梗死进展,降低事件再发可能性。本文将介绍ACS 抗凝治疗相关的最新指南,为广大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凝药物提供参考。 权威指南对STEMI抗凝治疗的推荐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病理机制包括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STEMI时,冠状动脉常常发生急性完全阻塞,因此需直接行PCI或静脉溶栓,以早期、充分和持续开通血管,使心肌充分再灌注。对于STEMI患者,无论是接受直接PCI、溶栓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指南均强调必须应用抗凝药物。 STEMI溶栓患者的抗凝治疗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STEMI指南指出,溶栓治疗同时使用抗凝药物直至血管再通,或直至出院,最长使用8天(Ⅰ/A)。在具体抗凝药物的选择上先静脉注射依诺肝素,之后皮下注射[优于普通肝素(UFH)](Ⅰ/A)。普通肝素按体重静脉推注和滴注给药(Ⅰ/C)。使

用链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给予磺达肝癸钠抗凝(静脉推注,24 h后改为皮下注射剂量(Ⅱa/B)。 2010中国急性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主张对所有STEMI患者(包括溶栓患者)急性期均进行抗凝治疗(Ⅰ/A)。指南中指出,由于低分子量肝素(LMWH)应用方便、不需监测凝血时间、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建议可用LMWH取代UFH。LMWH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其抗凝疗效亦有差异,因此应强调按各自说明书使用,并避免交叉使用。EXTRACT-TIMI 25为依诺肝素与多种溶栓药物的联合应用提供了证据。 2013年美国心血管病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的STEMI 指南指出,实施溶栓再灌注的STEMI患者需接受至少48 h的抗凝治疗,用至患者出院,最长使用8天或直至血运重建结束(Ⅰ/A)。根据体重校正后静脉给予UFH,以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控制在正常参考值的1.5 ~ 2.0倍,总计应用48 h或直至血运重建(Ⅰ/C)。依诺肝素应根据年龄、体重和肌酐清除率给药,先静脉注射,之后15 min内皮下注射,直至出院,最长使用8天或直至血运重建(Ⅰ/A)。磺达肝癸钠最初静脉给药,之后24 h内皮下注射(肌酐清除率>30 ml/min时),直至出院,最常用药8天或直至血运重建(Ⅰ/B)。 STEMI行PCI患者的抗凝治疗 2012年ESC STEMI指南指出,行直接PCI的患者必须要使用一种注射型抗凝药物(Ⅰ/C)。比伐芦定(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用,仅限于补救)较UFH和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优先推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