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的概况,感知现代科技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以唯物史观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新

播放“中国科技高光时刻”视频。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根据教科书P.29-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材料一

(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二

(2)国际时势: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材料三

(3)原子能等开发与利用;

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①积极: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A.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B.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提供新能源;C.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等。

②消极:原子能的滥用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材料四

(4)政策鼓励: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材料五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7)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

(三)现代科技进步的特点

材料新的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又有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1)规模大、范围广;(2)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紧密结合;(3)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5)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阅读教科书P.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一)积极意义

1.对经济

(1)对生产力: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企业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创新意识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传统说法)+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2.社会方面

社会阶层结构:中产阶级形成并壮大,劳动者地位受到挑战。

3.对人类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信息检索;通信交流;文化传播;认知视野等产生新的变化。

(2)人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长足进步,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4.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材料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

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范围,促进了人类视野的新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负面影响

1.网络黑客的侵扰,网络犯罪和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

2.航天方面巨大的投资并未带来足够的回报;不断产生太空垃圾。

3.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

4.带来社会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

5.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

(三)启示

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如何,这是一个引起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高度重视: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

2.科学应用: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发获取其效益的同时也需要防范技术缺陷或利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3.坚持创新:科技发明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它需要我们在扎实学习的同时坚持创新思维。

板块三提纲挈领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理清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两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子目介绍科技在各领域的具体成果,第二子目阐述的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革命性意义。

板块五达标检测,固本养能(《同步解析与测评》课时练及课后评价——略)

板块六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学习目标 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的概况,感知现代科技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以唯物史观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新 播放“中国科技高光时刻”视频。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根据教科书P.29-32梳理,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进步的原因。材料一 (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二 (2)国际时势: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 材料三

(3)原子能等开发与利用; 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①积极: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A.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与诊断治疗,造福人类健康;B.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提供新能源;C.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等。 ②消极:原子能的滥用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材料四 (4)政策鼓励: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材料五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7)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 (三)现代科技进步的特点 材料新的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又有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认识其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意义。 2.深刻认识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作用,理解现代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了解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理解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何重大意义? 2.现代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与图片: 分拣机器人 【教师活动】图片反映的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在生活中运用的场景,“机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运用到现代科技的例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史料: 材料一工业文明为了维持财富的持续增长,不断征服自然。由此引发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危机。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科技,为世界带来了一种以信息控制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 ——李克、朱新月著:《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常态下中国制造迎来千载良机》,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2页【教师活动】概念阐释:“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1)农业革命:发生在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标志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2)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技术的革命。 (3)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为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导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科学技术都是如何发展的呢?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教师活动】讲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是由美国军方为了满足计算弹道的需求而研制的,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呢?阅读教材29页第3段内容,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程标准 1.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课程结构 一、科技彰显人类智慧 二、科技让生活更多可能 三、科技与人类的未来 一、科技彰显人类智慧 目标:知道20世纪以来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 活动: 1.根据教材总结20世纪以来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 2.请说说你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具体体现? 收集答案: 1.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人工智能 空间技术 海洋技术 2.Siri、谷歌翻译、微信语音转换、商场智能导购、智能手表、移动支付、刷脸支付、车牌识别、扫地机器人 二、科技让生活更多可能 目标: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活动: 1.根据视频了解互联网+的定义。 2.参照视频对互联网+的定义,并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思考不同行业被“互联网+”后,会出现哪些变化? 收集答案 1.互联网+是指在创新 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购物=淘宝、京东 “互联网+”饮食=美团、饿了么 “互联网+”出行=摩拜、ofo “互联网+”交易=支付宝、微信钱包

“互联网+”企业政府=各类信息化办公软件 …… 三、科技与人类的未来 活动:就“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科技的空前发展和飞跃对人类有根本性的动力意义的。人从使用、制造原始石器工具开始,到今天使用、制造电脑、网络和明天克隆人的器官身体,每一步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惊喜,他日以改变着整个社会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面貌,带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的发展变化,改善我们的生活。今天以科技为动力的社会进程和市场经济正不以人(个体或某些群体)的意志为转移,不可阻挡地前行。 科技在未来也将是一把双刃剑,既开阔造福人类的前景,也可能带来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这些深刻反映科学与价值的矛盾的问题,一般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比如说,人对地球表面的改造作用不断增强,作为一种新生的地质作用力,很容易造成破坏性的地质作用。由此引发地震、水质变坏、地面下沉的例案已不是少数。其他一些环境恶化等问题,都是人们不合理利用科技而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只有通过科技的进步,发展生产力,使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障一切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才能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对立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走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才能在科技与社会的完美互动中走向终极的辉煌。 巩固练习 1.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 B.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2.VR艺术是一种“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发展的前提是( ) A.计算机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3.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阐述 了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掌握新科技革命对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重点阐述 (1)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2)新科技革命的内容;(3)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3.教学难点阐述 新科技如何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对本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完全陌生,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时代性较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一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完全的掌握,因此,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高中历史学习法的讲授与运用。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 本教学设计按照“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大致为:“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史料分析——互动探究——感悟内化”,它是体验、探究、讲授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四)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T) 2. 传统板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原因,涵盖的内容,以及取得的成就,并结合现在的实际生活,进一步了解到新科技革命在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新科技革命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利用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等有效信息,带领学生了解新科技革命的内容内容。通过问题探究,学生交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对新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意义进行探讨,加深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掌握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板书设计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素养解读 1.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1.掌握新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特点。 2.概括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主干知识 1.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⑴计算机: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⑵互联网:1969年,美国建立起计算机军事网络;90年代,全球商业互联网。 ⑶影响: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到生产生活各领域,并走入家庭。 2.人工智能技术 ⑴含义: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⑵出现时间:20世纪50年代,美国。 ⑶主要技术: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⑷运用领域:工业生产、社会服务、家庭生活各领域智能化装置大量应用。 ⑸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航天技术 ⑴开始: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⑵发展:俄美法中等国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⑶影响: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海洋技术 ⑴美国:20世纪60年代,深潜水下数千米处,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⑵中国: ①深潜机器人:1997年,水下6000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②载人潜水器:2012年,“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度,世界载人潜水器最大深度。 5.原子能技术:1945年,美国原子弹;核电、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及治疗等。 6.生物技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微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等。 7.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作用。 2. 掌握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3. 了解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理解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现代科技技术对改变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 难点: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右图是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什么科技领域的技术?对!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

2. 【学习新课】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 1.2.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促进了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同时,航天技术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通讯和交通方式,如卫星通讯、卫星导航等。 1.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医疗手段和药品,如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同时,生物技术也为农业和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转基因食品、生物农药等。

1.4. 原子能技术: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如核能发电、核能供热等。同时,原子能技术也为工业和军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核武器、核潜艇等。 1.5. 新材料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材料,如高性能陶瓷、超导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促进工业的发展。 1.6. 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环保手段,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同时,环境科学技术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风能等。 1.7.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智能工具,如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这些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生产效率: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人类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意义。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 活方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文字、图片等资料梳理现代科技进步的成就(素养:史料实证) 2.通过补充材料,讨论分析现代科技进步背后的原因(素养:历史解释) 3.借助史料、图片等能够得出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4.通过史料与课堂探究,理解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对科技与现实、未来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充满信心(素养:家国情怀)。 【名词解释】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革命发源于美国,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新技术革命:从70年代初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国内外学者对“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从而引起科学观念、科学模式以及科学研究方式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对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技术革命“指的是人们改造世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引起社会生产礼巨大发展并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世界性技术突破。 【问题引领】 一、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有哪些技术?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6课现代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6课现代技术进步与 人类社会发展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B.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2. 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A.计算机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3. 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 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这样的大国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超过地球总面积的2/3。如何去探测深海,如何去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人类今天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海洋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苏联D.英国

5. 自从有了“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材料反映了 A.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B.人们饮食习惯的革命性变化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6.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以上。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7.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B.传统农业日渐衰落 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8.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9. 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块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播种机正匀速前进。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定位功能,播种机沿预设路线自行作业。有了这种精准科学的方法,每千米播种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亩地出苗率能提高10%。这体现的是 A.先进科技与农业的结合B.农业生产模式的根本变化 C.先进科技率先用于农业D.我国农业生产实现自动化 10.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6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

第6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认识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3课。本节课在本教材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加深学生的唯物史观认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单元展示的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劳作方式与技术的相关内容,强调生产力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课从内容上看,包括了“新技术”的领域,中外取得的阶段成果以及劳作方式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从新课标的要求上看,对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义拥有较高的要求,也是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经过前期的调查预习后,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基本历史知识和新科技革命所带来人类社会的种种变化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缺乏对人类社会种种变化和中国现行政策理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整体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本节课重点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师的点拨使得对新科技革命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在能概述二战以来新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和重大成果,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或经济活动加以描述。运用唯物史观能够掌握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继续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生活因为新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与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生活经验相关的史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新技术革命的领域和重大成果。 难点:理解新技术革命的革命性意义和所带来的挑战。 【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讨论法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试教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 团报告集》、 等论文,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概况:①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技术迅速发展。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3)意义: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主要表现 (1)计算机网络技术 ①计算机: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②网络技术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后来,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 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此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2)人工智能技术 ①含义: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②内容: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大量内容。 ③影响: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航天技术 ①成就: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②影响: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海洋技术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③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 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5)新材料技术 ①原因: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②表现: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知识点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人类劳作方式出现巨大变革 (1)原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特点:依靠技术革新实现利润增长。 (3)结果: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 (1)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知识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等,都对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更加激烈,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造成世界动荡不安。 (3)网络虚拟世界往往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 达标检测 1.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复习学案 课时名称学习目标 第4课古代的 生产工具与劳作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 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第5课工业革 命与工厂制度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 式的影响。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 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6课现代科 技进步与人类社 会发展 1.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 响。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 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春秋时期铁器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铁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铁器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江南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 3.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春秋时期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4.铁器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推动了春秋时期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5.铁器的出现推动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促进了春秋时期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二、认识人类农耕社会动力源的演变 1.人力:指人的劳力或者人的力量,作为一种能动性的资源,一般存在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时代,如刀耕火种时期、石器锄耕时代等。后世的很多劳作工具仍可能使用人力,如东汉末期的翻车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力不断被解放出来。 2.畜力:指运输或牵引农具的牲畜的力量。牛耕的出现,是畜力应用的重要标志,也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农耕社会一般以使用畜力为主。 3.自然力:指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风力、水力、生物力等,扩而大之,是指阳光、空气、水分、湿度、土壤、风等对其他事物的客观而具体的作用和影响。自古至今,均有体现。如筒车、水排等,均以水为动力。 4.机械力:将自然界中不同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方式,可以分为风力机械(如风车)、水力机械(如水车)和热力发动机(如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三大类。近代以来,机械力逐步占据主导。 三、现代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等。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 1.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2.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 B.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 3.马克思说,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技推动生产、资本的发展 B.科学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原始积累依赖于科学 D.资产阶级较重视科学研究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B.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C.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D.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5.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6.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此可知( ) A. C.知识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 D.三国强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有效果

高二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案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认识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客观的认识现代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双重影响。。 2.时空观念:了解现代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科技进步的原因。 3.史料实证:广泛搜集现代科技进步的史料,对于已经搜集的史料进行分类、整理。 4.历史解释:在掌握现代科技进步成果的进程的基础上,对于现代科技进步进行客观的评价,既要认识到好的一面,也要意识到弊端。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感受我国科技的发展,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要感受世界科技进步速度之快,要增强学习能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难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爱同学”是小米旗下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引擎,智联万物的AI虚拟助理。搭载在小米手机、小米AI音箱、小米电视等众多小米生态链设备中,在个人移动、智能家庭、智能穿戴、智能办公、儿童娱乐、智能出行、智慧酒店、智慧学习共八大类场景中使用。 新课讲授: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材料: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这是人类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电子学、生物学、空间科学、海洋学、信息论、控制论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工业群—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某大学研制出一台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的机器,它的问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的蒸汽机”。它是世界上()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B.第一代互联网系统 C.第一颗人造卫星 D.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2.1997年5月,俄罗斯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被一台由美国国际商用机器人公司制造的名叫“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突出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A.人工智能 B.电子商务 C.信息交流 D.记忆存储 3.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 年份成果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年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1981年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2012年“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6年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发射 2020年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成功采样月球土壤样本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 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 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4.2019年,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为高频词汇。这反映出() A.首次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 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5.“拎包点心走亲戚”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过年的一大习俗。但随着手机的普及,发短信、用聊天软件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表明() A.传统节假日逐渐被淡化 B.电信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C.科学技术改变生活方式 D.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6.在网络时代,普通民众可以利用新媒体,表达和汇集民意,而政府部门也有意识地借助新媒体平台,疏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这表明网络技术() A.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B.助推政治民主化 C.迫使政府实行改革 D.易夸大民间诉求 二、能力素养提升练 7.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1962年以来,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大大缓解了人口压力 B.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C.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D.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8.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人工智能指数2022》报告,该报告旨在成为世界上最可信、最权威的AI(人工智能的英文简写)数据和洞察来源。下图源自该报告,由此可推知() 2010—2021年按地理区域划分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2.“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下列符合作者所表达的含义的有() ①蒸汽机为工业、交通提供新动力②工厂排放的烟尘导致了大气污染 ③信息化使人们的生活便捷④互联网使很多人沉迷网络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 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 4.“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板块之一,是一个聚焦数字经济,贯穿全年的国际性赛事。2022年,大赛设置数字医疗、数字“双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字共富七大专题赛,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高质量推动互联网产业精准对接,为全球互联网共治共荣和数字经济

蓬勃发展贡献大会力量。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22年11月9-1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外骨骼机器人、3D技术等让人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的魅力。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开拓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折射出()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B.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C.科技进步加速了全球化D.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 6.2022年11月30日,中国航天员乘组6人,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首次“太空会师”。航天员太空居所的扩容,折射了载人航天30年跨越发展。下列对中国航天发展理解正确的有() ①展示了国家自主研发能力②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③标志着中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世界领先④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7.西班牙巴塞罗那市通过在城市安装传感器,建设街道照明、自动洒水系统,实现环境监测与交通管理;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通过将传感器连接到可回收垃圾箱,提取信息、分析数据以决策垃圾的收储与处理。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 A.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B.促进西方科技领先世界 C.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D.推动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8.21世纪以来,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基于生物进化的遗传算法以及辅助学习的模糊逻辑和群体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大规模实践。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到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领域。这说明人工智能技术()A.加剧了各国科技发展的不平衡B.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 C.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9.21世纪,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百度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通过“亚马逊”等网络平台购物。这说明()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A.蒸汽机B.汽船C.机车D.人工智能技术 2.美国科学界认为新科技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具有科技积累优势,属于第一梯队。中国有“中国智造2025”等,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某高科技企业进行种种打压,这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B.中美冷战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3.1731年德国人彼特•亨克斯依托当地的稀有金属矿产和制刀剑传统,外加三十多道工艺,创立双立人品牌。1867年双立人成立现代化钢材铸造车间,1939年双立人独有的低温冰段技术研发成功。由材料可知,双立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原因是() A.注重品质坚持技术创新B.物美价廉广受市场欢迎C.采用现代化机器大生产D.国家统一助力企业发展4.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以下现象符合上述论断的有() ①青藏高原上建起了通信基站 ②上海洋山港建成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③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更容易 ④机器人在地震灾后排查、搜集信息中发挥显著作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时间事件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号在美国问世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帕特尼克1号”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国防部将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军用网络 2003年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2012年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突破7000米深度 A.电气时代科技成就简表B.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简表C.美国信息技术成就简表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简表6.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7.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领域取得诸多突破,其中不包括()A.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B.海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C.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D.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 8.2020年,太空全球经济总量达万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到2017年的36%,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卫星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